《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解读
浙江种畜禽管理办法_办法_

浙江种畜禽管理办法抓好种畜禽管理,推进种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文是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欢迎阅读!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种畜禽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作种用的家畜家禽,包括家养的猪、牛、羊、兔、鸡、鸭、鹅、犬、鸽、鹌鹑、火鸡、蜜蜂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以及在舍饲条件下能正常繁殖并已形成商品化生产的野鸭、杂交野猪等特种经济动物。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种畜禽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农户(农场职工)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四条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种畜禽管理工作;市、县(市、区,下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种畜禽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畜禽良种规划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扶持畜禽良种的选育和使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新品种培育和畜禽良种推广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品种资源第六条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分级保护。
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省级以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畜禽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加强对地方良种的选育,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和测定站,保存优良基因。
畜禽品种资源场的建立与认定,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对濒危畜禽品种,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畜禽品种资源场实行特别保护。
第八条禁止在保种群和品种保护区内开展经济杂交。
浙江省地方品种猪现状和保护对策

最为 丰 富 的 省 份 之 一。据 《浙 江 省 畜 禽 品 种 志》 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的有 4个品种(分别是金华猪、
(1983年版)记载,全省地方品种猪共有 16个。目 嵊县花猪、嘉兴黑猪,皖浙花猪),其中前 3个都建
前仅存 10个,已经灭绝 4个,台州的潘郎猪和温州 有国家级保种场,保种效果良好。另有 6个省级畜
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队伍。 四是加强饲养管理,尽可能把保种群置于相似
或控件近似于地方猪原所处生态环境,保证原产地 或略好于原营养水平,充分发挥地方猪独特的种质 特性和生产性能。 3.3 加强保种科技创新,采取多样化保种 为避免 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灭绝,要强化科技创新体系,积 极开展保种理论、基因检测、种质特性评价等研究, 推动科企联保,提高保种效果。目前,在采用活体保 种、原产地和异地保种外,在科研院校、省级科技推 广部门和保种场的共同努力下,完善保种方法,提高 保种效率。同时正在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每一个地 方品种猪,再建造一个同品种的备份保种场,提高保 种效果,保证每个品种猪不灭绝。二是在竭尽全力 保护现有血统的情况下,按照育种目标,通过回交等 方法尽可能创造新的血统,增加血统数量。三是采 用地方品种猪精液和体细胞冷冻等遗传物质采集和 保存。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浙江大学、浙 江省农科院采集和制作地方猪遗传物质。至 2019 年 12月底,现已采集制作了 10个地方品种猪 12家 保种场 79个家系 9万多剂精液和 84个家系 1200 多管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完成后集中保存在浙江省 种畜禽质量监测中心。每个家系制作冻精 1000剂 (每剂 0.25mL)和 12管体细胞(每个家系选择 1公 1母,每头猪制作 6管体细胞),如果将来一旦灭绝, 可以通过保存的精液和体细胞进行恢复。四是计划 通过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农科院合作,实施全 省地方品种猪的克隆,借助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并 建立浙江省地方猪体细胞克隆再生技术体系,为生 物技术辅助保种提供技术支撑。 3.4 加强开发利用,提高产品值 充分利用浙江大 学、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新技术、 新方法,在保护地方猪品种特性的基础上,提高育种 方法,培育新品系,提高生产性能,加强地方猪产品 开发,根据市场需求,打出品牌,增强竞争力,提高产 品值。目前省内的金华猪、嘉兴黑猪、龙游乌猪等地 方品种猪市场开发较好,产业链完善,各大超市及农 贸市场开设专卖店,提升了全省地方猪品种产品值, 发展前景广阔。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06•【字号】浙政办发[2010]42号•【施行日期】2010.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4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四月六日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管理,推进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场,是指饲养某一畜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条件及本《办法》第六条规模标准的畜禽养殖场。
本《办法》所称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基础设施完备、集约化养殖的要求,由多个养殖业主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养殖,实行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治污,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条件及本《办法》第六条规模标准的养殖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备案,是指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辖区内符合规模标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有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凡本省行政区域内兴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单位或个人,均须按本规定向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工作,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具体实施。
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地提j } I 了 , 协议 保种 制度 ,就进 一 步加 资源保 护 的相 关法 律法 规 ,按 照 协 c 义
3 . 浙江 省畜 禽遗传 资 源现状 。
强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没的口标 、
舰定 的 内容 ,享受 保种 权 盗 ,乐担 俅 县 ( 市、 ) 农业 行政 主 管部 ¨J 千 j !
级保 护 名 录 。在这个 名 录 中 ,
遗 传 资 源保 护 主 要 采 取 保 种 场 、保 护 l 和基 I 大 I 库 三 种 方 式 为 主 。 为此 ,农 业 部 先 后 以公 告 形式 .公 布 了 国家 级 畜 禽 遗 传 资源 基 库 、保 护
区和 保 种场 ,其 中 ,涉 及 浙 江 省 现 已公 布 的 国家 级 地 方
禽遗传 资源 保护 的 基础还 很 脆刺 ,温 设 。对 纳 入省级 以 上畜 禽遗传 资源 保 对畜 禽遗传 资源保 护 的技 术指 和 州 的虹 桥猪 、北 港猪 、雅 阳猪及 白州 护 名 录的 畜 禽遗传 资 源 ,要按 属地 保 务 . .省畜 牧技 术推 广 机构 负 责 裔禽遗 的 潘 郎 猪 已经 灭 绝 ; 长 汀 i角 洲 门 种 责任 的 原则 ,由资 源所 在县 负 责建 传 资源 动态监 测平 台的建 设 羊 1 l 运行, 山羊 、江 山 h鹅 、自耳 黄鸡 、f l I l 膀 化 畜 禽遗 传资 源保 种场 ,落实 保种 责 组 织 开展 畜 禽遗传 资 源保种 效 的年 猪 、北 沙 牛 等5 个 品种 没 有 明 确 的保 任 ;对跨地 区分 布的 资源 如长 江 角 度监测 评 估 ,并作 为决定 下年 度 省级 财政 支持 的主 要依据 之一 、 种 场 主体 ,处 于散 养状 态 ;温岭 高峰 洲 白山羊 、浙 江浆 蜂 、浙 东 门鹅 等 , 牛 、天 黄 牛 、 溪花猪等3 个 品 种 按 照原 产 地优 先 的原 则建 立保 种场 ; 3 。 健全保 障机制 一是腿 f 1 h 科 有 保种 主 体 ,但 m于相 关 条件 不够 , 暂 时 没有 条件 建 立保 种场 的 .要采 取 研 、教学 、生产 位 和农 业行政 主锊 还 没有取得 《 种 畜 禽 生 产 经 营 许 可 临时性 保 护措 施 ,确 保遗 传 资源 不灭 部 门相 关领 导与 拿家 组成 的 省裔 禽遗 年 内所 有 列入 省 级 以上 传 资源委员会,其主要职责足负责奇 订 F 》, 再力 I I l 二 地力 ‘ 品种 资 源保护 缺 载 失 ,争 取 在 5 体 、缺 资 金 、缺 人 才 ‘ 现 象 仍 比较 突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 禽遗 传 资源 的鉴 定 、保种 场 认定 审卡 戋 认定 } f J ,极 易 导敛 珍 贵 、稀有 遗传 资源 的 源 ,都有 经认 定 的省 级 以上保 种 场进 和 保种 场保 种方 案审 定 二 是刈‘ 火失 ,迫 切需 要建 立 更为 有效 、更 为 行 保 护 。 严 格规 范 的管 理机 制 ,强 化地 方 畜禽 遗 传 资源依 法 、有序 保护 与 利用 。 并公 告 的省级 畜 禽遗 传 资源保 种 场 ,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5.06.26•【字号】浙农专发〔2015〕34号•【施行日期】2015.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15〕34号各市、县(市、区)农业局: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原产我省的33个畜禽遗传资源已全部纳入《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中13个品种资源被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3个场被认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
但面对畜牧业转型升级新形势、新要求,我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总体还很脆弱,仙居花猪、江山白鹅等品种资源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保种场承担保种任务,XXX灰鹅、温岭高峰牛、天台黄牛等虽有保种主体但仍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生产经营许可要求,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缺载体、缺资金、缺人才现象仍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更为有效、更为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
根据《畜牧法》、《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等规定,经商省财政厅,现就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快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凡纳入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由该资源所在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建立或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以下简称保种场),明确保种主体,落实保种责任。
跨地区分布的畜禽遗传资源,按照原产地优先的原则建立保种场。
暂时没有条件建立的,该资源所在地要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保护,确保遗传资源不灭失。
鼓励并支持符合条件的种畜禽场按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及《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争取在5年内所有列入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都有经认定的省级以上保种场进行保护,原则上一个畜禽遗传资源只认定一个省级以上保种场。
浙江省种鸽场生产经营行政许可

浙江省种鸽场生产经营行政许可
新办场现场审验评分标准
一、本标准依据《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种畜禽场管理及畜禽种质鉴定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
二、种鸽场按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分一级场和二级场。
三、本标准总分为100分,每项每条在规定值内评分,若超值作废票处理。
按本标准要求综合评分达到70分为合格。
虽达到70分,但有一项不得分或二项得不到一半分值的,也判为不合格。
四、本标准仅适用于目前常用的肉用鸽品种—---美国王鸽和石歧鸽等的养殖场。
二级种鸽场生产经营要求:
一、必备条件
1、种鸽必须来源于一级种鸽场,肉用种鸽群体在5000对以上。
(查看引种证明和现场)
2、接受市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年度健康检测,无一类动物传染病或省级动物防疫部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的病原、阳性动物检出;二类动物传染病或省级动物防疫部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达到临床控制。
(查看检测报告和生产现场)
3、必须有一名初级职称以上(含农民技师系列)的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工作。
(查看职工名册、劳动合同和职称证书)
不符合其中条件之一的判为不合格,不再评分。
二、评分标准。
解读畜牧法

解读畜牧法2006年3月17日文章ID:13876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已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将依法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遏制畜禽品种数量骤减势头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有畜禽品种、类群576个。
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畜禽产品的数量,缺乏对畜禽遗传资源重要性的认识,重利用、轻保护,致使畜禽品种数量骤减。
近20年来,我国已有10多个畜禽品种绝迹,20多个品种濒危,百余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法律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作了全面规定。
一是建立基本制度。
包括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制度,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定期发布制度,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和保护名录,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制度等。
法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
二是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的责任。
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别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
三是对畜禽遗传资源的进出境管理作了明确规定。
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评估论证后批准。
向境外输出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应当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国家支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畜禽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加强畜禽养殖生产过程的规范,是确保为畜禽产品加工提供合格原料,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

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公布日期】•【字号】浙牧畜发[2010]6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浙牧畜发〔2010〕66号)各市、有关县(市、区)畜牧兽医局: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是中央和省出台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政策,是加速畜禽品种改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
为进一步加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农办牧〔2010〕46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对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规范管理自2007年起,国家和省连续在生猪养殖重点县实施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有效地完善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升了生猪生产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深受养殖场户的欢迎。
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供精单位小而散,生产设施简陋、技术力量不强,精液质量控制难以保障;部分项目县管理制度不到位,监管松懈,个别县项目实施进度严重滞后;资金拨付不及时,精液使用记录与报账数据不健全;部分规模猪场仍然保留过量的种公猪,使人工授精技术不能达到较高的公母猪比例和经济效益;项目成效宣传不够,以项目促技术推广的力度不够。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促进产业提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增强对加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规范管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履行项目管理各项要求,促进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落实和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对供精单位的监管供精单位是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的关键环节,各地要加强种公猪站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供精单位的确认和种公猪认定,切实保障精液质量。
(一)加强供精单位建设。
各地要着力扶持和规范供精单位建设,重点发展独立的种公猪站,鼓励规范养殖场合作新办供精合作社,或者生猪合作社办供精站,积极完善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络。
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加强畜牧行业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加强畜牧行业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公布日期】2009.07.30•【字号】浙牧计发[2009]61号•【施行日期】2009.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商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加强畜牧行业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牧计发〔2009〕61号)各市、县(市、区)畜牧兽医局: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畜牧业建设项目的投入,对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项目建设情况总体良好。
但是,也有部分项目存在前期工作不充分,用地和环评等不落实,建设进度缓慢,项目补助资金存在挤占、滞留,原始凭证和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推进畜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现就加强畜牧业项目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项目研究和储备工作各地要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储备工作。
要组织有关专家对拟建项目的选址、用地、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建设内容、投资预算、环境影响等进行现场踏看和科学论证,对申请建设的单位(户)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与核实,确保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申报材料真实可靠,将论证可行的项目列入项目储备库,积极推进项目储备工作常态化管理,做到项目经申请列入投资计划后,就能组织实施。
二、严格项目计划管理各地要加强畜牧业扶持政策措施的宣传,主动公开项目指南等信息,确保项目申报公开透明。
各级项目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守项目申报程序,依据建设规划和各专项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按照行政管理层次自下而上逐级申报,严把项目申报受理关,对不符合申报条件或未经现场核实情况不清的,或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措施等不落实的项目,坚持不受理、不审批(备案)、不储备、不向上级推荐;对需公示的项目,必须在当地相关媒体上公示拟申请项目的基本情况,经公示无异议后申报。
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草案)》意见的公告

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草案)》意见的公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1.10.25•【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草案)》意见的公告为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浙江省农业厅制定了《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送审稿)》并报送省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意见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11年11月10日前以电子邮件或直接在网页上留言的方式反馈至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依据)为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种畜禽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蜂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品种选育和生产经营,适用本办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种畜禽,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猪、牛、羊、马、兔、鸡、鸭、鹅、鸽、鹌鹑、火鸡等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以及在舍饲条件下能正常繁殖并已形成商品化生产的野鸭、杂交野猪等特种经济动物。
第四条(政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扶持畜禽良种的选育和使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条(部门职责)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工商、科技、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海关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促进种畜禽发展的相关工作。
浙江种畜禽管理办法

浙江种畜禽管理办法抓好种畜禽管理,推进种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文是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欢迎阅读!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种畜禽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作种用的家畜家禽,包括家养的猪、牛、羊、兔、鸡、鸭、鹅、犬、鸽、鹌鹑、火鸡、蜜蜂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以及在舍饲条件下能正常繁殖并已形成商品化生产的野鸭、杂交野猪等特种经济动物。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种畜禽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农户(农场职工)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四条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种畜禽管理工作;市、县(市、区,下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种畜禽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畜禽良种规划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扶持畜禽良种的选育和使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新品种培育和畜禽良种推广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品种资源第六条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分级保护。
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省级以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畜禽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加强对地方良种的选育,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和测定站,保存优良基因。
畜禽品种资源场的建立与认定,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对濒危畜禽品种,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畜禽品种资源场实行特别保护。
第八条禁止在保种群和品种保护区内开展经济杂交。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03.04.07•【字号】•【施行日期】2003.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农业局、畜牧中心:现将《浙江省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非法经营、制售兽用生物制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附件:《浙江省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二00三年四月七日浙江省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农业部第2号令)、《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兽用生物制品主要指兽用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抗原、抗体等。
其中疫(菌)苗、类毒素为预防用生物制品。
第三条预防用兽用生物制品实行省、市、县(市、区)各级动物防疫机构专渠道供应,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供应。
供应预防用兽用生物制品的动物防疫机构应当具备与供应品种相适应的储藏和运输条件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取得由省农业厅批准核发的注明经营预防用兽用生物制品和经营区域范围的《兽药经营许可证》。
第四条下述生物制品由省动物防疫机构统一组织订购,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必须向省动物防疫机构订购,不得自行订购:1.国家和省动物防疫机构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用疫苗;2.原种场、祖代种畜禽场所用疫苗;3.动物防疫监测诊断用抗原、抗体。
第五条县级动物防疫机构订购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必须在本行政区域内使用。
如因防治工作需要本市内跨县级区域调剂的,需经当地市级动物防疫机构同意后,方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调剂,并报省动物防疫机构备案;跨省、市行政区域间的调剂,需经省动物防疫机构同意。
浙江省畜禽 排放标准

浙江省畜禽排放标准
浙江省畜禽排放标准。
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之一,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
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畜禽排放标准,旨在规范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浙江省对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进行了严格规定。
畜禽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地、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养殖场的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
其次,浙江省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和密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畜禽,设定了
相应的养殖密度限制,避免因过度密集养殖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此外,对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还需进行环评审批,确保其环境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浙江省还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和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
的粪便处理系统,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如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等,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养殖场将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浙江省还对畜禽饲料的管理提出了要求。
严禁使用违禁添加剂和转
基因饲料,推动绿色饲料的使用,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
总的来说,浙江省畜禽排放标准的出台,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业发展、减少环境
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养殖场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畜禽养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3.04.12•【字号】浙农专发〔2013〕27号•【施行日期】2013.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正文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的通知浙农专发〔2013〕27号各市、县(市、区)农业局:为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和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浙政令〔2012〕298号)和省政府《关于下放部分省级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的通知》(浙政发〔2012〕73号)精神,我厅重新修订了《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情况请及时反馈浙江省畜牧兽医局。
附件: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浙江省农业厅2013年4月12日附件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种畜禽场是指以繁育种畜禽为主,并对外提供种畜禽、种苗(种蛋)、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场所,包括种畜场、种禽场、种蜂场、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孵坊、生猪供精站,冻精和胚胎等遗传材料供应站等。
孵坊是指以孵化苗禽为主的独立场所;种禽场所属的孵坊纳入种禽场管理。
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是指以经济利用为目的,向外提供在舍饲条件下能正常繁殖并已形成商品化生产的野鸭、杂交野猪等种用特种经济动物的场所。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的畜禽遗传资源,是指原产我省的畜禽地方品种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通过设立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以下统称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方式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2023年修正)

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402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2012年4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公布根据2015年1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烟草专卖管理办法〉等23件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2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88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等9件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3年12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402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管理办法〉等4件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及种畜禽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种畜禽,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精液、胚胎等。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要求,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预算,扶持种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使用,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种畜禽品种选育、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督管理、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种畜禽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接受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七条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确定、调整和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由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确定、调整和公布,并报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
浙江省种畜禽场

浙江省种畜禽场(孵坊)管理及畜禽种质鉴定规则日期:2002-07-14发布单位:浙农政发[2002]8号第一条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以下分别简称《条例》、《细则》、《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种畜禽场是指繁育种畜禽为业并对外提供种畜禽、种苗(种蛋)、冻精、冻胚等遗传材料的生产场所,包括种畜场、种禽场、种蜂场、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孵坊、冻精和冻胚等遗传材料供应站等。
孵坊是指专以孵化苗禽为主的独立场所;种禽场所属的孵化场所纳入种禽场管理。
冻精、冻胚(鲜胚)等遗传材料供应站是指生产或采购冻精、冻胚并对外供应的生产经营场所。
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繁殖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的种畜禽场。
第三条种畜禽场实行统一管理。
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种畜禽场的审批。
各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种畜禽场和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场的审核(包括二级繁育场的验收)。
县(市、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单纯从事种畜禽经营、种公畜使用许可证书、禽蛋孵化场的审批。
第四条新建种畜禽场实行筹建审批制度。
新建种畜禽场应当向所在县(市、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受理并初审后,在20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并经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审批机关在收到申请后,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或论证,审查合格的,由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建场证书;审查不合格的说明原因和理由。
申请者凭建场证书办理工商登记、引种和其他相关手续。
建场证书有效期二年。
申请建场证书的申报材料:(一)法定机构的资信证明;(二)拟建设种畜禽场或经营场所的规划(可行性方案);(三)拟生产经营的种畜禽种类和引种计划;(四)畜禽废弃物的环保处理方案等;第五条种畜禽场(孵坊)的卫生防疫条件应符合《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
场址基础条件良好;有足够的种畜禽生产、经营场地和栏舍面积,饲养设备先进;有生产技术档案室,资料归档齐全;有疫病诊断室,并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最新

1. 颁布与实施时间:《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最早由农业部于1998年1月5日颁布,并自同年1月5日起实施。
2. 管理范围:该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
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除外。
3.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 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保护。
- 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公布;省级名录由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公布,并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和测定站等。
4. 种畜禽进出口管理:
- 种畜禽进出口品种名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
- 种畜禽进出口的规划、计划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5. 种畜禽场管理:
- 种畜禽场承担保护畜禽品种资源、培育及提供良种、开发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的任务。
- 国有种畜禽场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
具备法人条件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可取得法人资格。
6. 最新修订:
- 2023年,针对《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最新修订,可能包括对畜牧业养殖环境、兽药使用、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仅为对《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概要介绍,具体内容以官方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址及布局(15分) 不同品种、核心群和繁育群分开,公猪舍、怀孕舍、 分娩舍、保育舍、隔离舍、测定舍、销售厅 卫生防疫制度与设施(10分) 消毒、病死猪处理,开展定期疫病检测,免疫记录 技术力量配备(10分) 育种专人负责,专职兽医员、配种员、档案记录员 经营与管理(10分) 质量控制目标、技术标准、各种制度 育种技术与管理(13分) 原始记录、统计分析、育种管理电子化
Multiplication
繁育群:一级场(生产纯种及父母代) 二级场(生产二元母猪及商品代)
Production
生产群:商品场
种畜禽场的设置应当根据根据省级畜牧业 及畜牧种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特色及市 场需求,科学设置,合理布局。 种畜禽场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及 育种、生产等养殖档案,并及时归档。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表 工商营业执照及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专职职称证书(附劳动合同) 品种来源证明、品种标准、引种单位许可证复印件、系谱卡等。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猪质量管理技术规程、疫病监测、废 弃物无害化处理等。 技术资料:1、每个品种成年公、母个体和群体照各1张。 2、原种场、一级场种猪选育及性能测定方案 选育工作总结。 3、原种场及保种一级场年度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引种与场内测定(种猪要求)(12分)
按规定引种,种猪统一编号,场内测定。
选育效果(15分)
选育年度总结
种猪质量保障(15分)
分等级、系谱卡、合格证、检疫证明,育成数40%
许可证有效期三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 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向原发证机 关提出申请。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 别建立或者确定为国家级、省级畜禽遗传资源 保种场。(金华猪、嵊县花猪、嘉兴黑猪、江 山乌猪、碧湖猪、岔路猪、兰溪花猪) 原种场、一级场受委托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任务 申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的,应当具备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 法》(母猪120头以上,公猪10头,三代之间 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不少于7个)。
原种场、一级场、一级供精站由省农业厅 委托设区市和义乌市农业局核发。 二级场、二级供精站由县农业局核发。
行政许可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审核机关应 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 审批机关受理申请或者收到上报的审核材 料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进行审 核并组织现场审验。
解
读
☆依据《畜牧法》、《浙江省种畜禽管 理办法》 ☆4章33条,2005年《浙江省种畜禽场 管理及畜禽种质鉴定规则》为25条。 ☆新增了“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 一章内容
重点:第二章 种畜禽场管理(20条) 第三章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7条)
Breeding
育种群:原种场(生产纯种及祖代)
新办场需从国外直接引进或从地方品种原 产地引进,经认定的优秀个体。同品种能 繁母猪数量,长白猪、大约克不少于600头, 杜洛克不少于350头,地方品种不少于120 头;外来品种公猪必须有10个以上、地方品 种6个以上不同血统。
必须建立核心群:一般为1/3-1/4
年度动物疫病监测健康证明 必须有一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职畜牧兽医 技术人员从事育种工作,并在场工作2年以 上(新办场1年以上)。 种猪测定,长白猪、大约克不少于300头、 杜洛克100头。有明确的育种世代和合理的 选育方案,有3年的选育工作总结。 已备案,建立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 有动物防疫合格证
♀♂
Breeding 育种
Data Recording 数据记录
Selection Genetic of best pigs Evaluation on EBVs 遗传力评估 通过育种值选择最好的猪只
必备条件(6条) 评分值 总分为100分,70分为合格。虽达到70分, 但有一项不得分或二项得不到一半分值,也 判为不合格。
符合条件的,可向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 报省级保种场。
经确定的省级保种场承担省级遗传资源保 护任务,并与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保 种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