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铁肩担道义》课件
细节赏析:P15一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 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 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 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 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 传记里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在镇 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 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 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
超越生死
(4)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 钊狱中供词》: 革命意志坚定、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 大智大勇 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 等等。”(教材12页) (5)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钊交 法庭依法审讯。” 富有社会声望 “据《顺天时报》报道, ……何为激励士 心。” “此外……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 要人就是蒋介石。”(教材13页—14页)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李大钊 是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 折不挠、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会 声望的人。
请概括一下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 题的?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1)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2)他不赞成无畏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 结和是人生的“佳境”,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达 到崇高不朽的境界。 (3)要求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 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 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 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 命境界。
本文是一篇评传,பைடு நூலகம்者不仅叙述了传主从容就义 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请找出文 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17、18、 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这些段落, 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 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 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的精神价值具 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2.铁肩担道义课件(粤教版)
(4)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 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 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 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2.这段文字运用了传主的有关资料,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 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写李大钊的行为表现,运用了记叙、议论等手法,主 要对李大钊的思想作了评论,这些评论揭示了李大钊精神品格 的根源、从容就义的原因、行为的本质及意义,同时高度评价 李大钊的影响。
(2)恰当的引用。
文章大量引用了相关史实,如如何处理李大钊,各方反应不同, 作者均转引历史资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再如为了表现李大钊 的生死观、对待党和同志等方面的品质,引用了李大钊的言论,增 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真实性。
答案:李大钊是一个超出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 大智大勇的人,“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 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人民,有益于全世界、 全人类”。
3.请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简析这两个比喻句表达出了什么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铁肩担道义下联和横批
铁肩担道义下联和横批铁肩担道义,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联和横批,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能够准确传达出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内涵。
本文将从下联和横批的定义、特点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下联和横批的定义下联,是指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的对联,上下句之间通过音韵、意义等方面的呼应来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
横批,是指悬挂在对联上方的一条横幅,用以点缀和衬托对联的意境。
下联和横批常常被用于庆祝、祝福、纪念等场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下联和横批的特点1. 简洁明了:下联和横批的表达要点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出主题和寓意。
2. 对仗工整:下联的上下句之间要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形成一种韵律美。
3. 意境独特:下联和横批的创作要求能够独具匠心,通过巧妙的表达方式展现出独特的意境。
4. 寓意深远:下联和横批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三、下联和横批的创作方法1. 主题明确:在创作下联和横批之前,首先要明确主题和寓意,确定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 选取对仗词:根据主题和寓意,选择合适的对仗词,注意词语的音韵和意义的呼应。
3. 确定韵律:下联和横批的韵律要求和谐,可以采用平仄相间、押韵等手法来增加韵律美。
4. 独具匠心:在创作过程中,要有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通过巧妙的表达方式展现出独特的意境。
5. 精益求精:创作完成后,要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力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达到最佳效果。
铁肩担道义下联和横批,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能够准确传达出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内涵。
通过简洁明了、对仗工整、意境独特和寓意深远等特点,下联和横批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铁肩担道义的精神风貌。
在创作过程中,要明确主题,选取对仗词,确定韵律,独具匠心,并进行精益求精的修改和打磨。
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一幅富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铁肩担道义下联和横批作品。
铁肩担道义,是一种崇高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12.1铁肩担道义
一、沧海一粟亦傲然【3班毛诗喻】1“人的本质是无尽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
”历史中清节仁义过人者,确已成人类的璀璨群星,超然悬于平凡生活的广袤平原之上,似已遥不可及。
“道义”、“英雄”这样壮烈宏大的字眼,于我们这般庸碌疲乏的凡人来说,是庄严高峻的巨碑,更衬出我们的渺小平凡。
2但,渺小绝非卑微,平凡绝非颓然,“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沧海一粟亦傲然。
3傲然之姿,是以个体思想的星火点亮追寻智慧的漫漫长路。
如黑塞在《荒原狼》中所述:“人不过是自然天性与智慧精神之间一座危险的窄桥。
”若要挣脱我们平凡肉身的本性决绝跃至绝对精神那清冷而灿烂的星空,确乎登天之难。
颤颤巍巍爬过那道窄桥者,古往今来有几人?而释迦牟尼已成神矣。
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如你如我,只是智慧朝圣路上的一个模糊面孔。
但正是如此几近飞蛾扑火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成为凡人的壮举,甚至成为整个人类精神的写照!承认平庸、承认绝对智慧的不可企及看似是一场溃败,是对故园、和平、市民性的叛降,但并非如此。
以一己平庸之力,面对浩渺广阔的黑暗未知,向无限远的远方朝圣,反而是最壮烈的史诗。
“庸手著文章”,傲即于此中。
4傲然之姿,还是以凡夫肉身负起历史的巨石。
历史并非独独伟人的历史,在时间长河中无名瞬影所做的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终一并汇集而奔涌成人类希望的滔滔大河。
讥讽者笑言,平凡之人即使笃行道义也不过做平凡之事。
但是,正如古人常道“纵恶如弯弓”,同样,只是几桩恶事的咬噬便能让社会信念的千里长堤溃然坍塌。
而正是默默秉持道义的平凡人们一沙一石缓筑起社会的防波堤,使之不至于倾覆殆尽,给后来之人以安居和前行的温柔之乡。
历史的航向非匹夫可驾驭,世间进步之革命,一人揭竿而起,还需万人呼应云集;揭竿者成英雄,但英雄失凡夫之力便非英雄。
“平肩担道义”,傲即于此中。
5“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
”平凡者的傲然,非自视甚高,非逃避真实,而是个体在宏大时空中的自我认知,是一介凡夫俗子的伟大征程。
歌颂邹韬奋的对联 上联是铁肩担道义
歌颂邹韬奋的对联上联是铁肩担道义“铁肩担道义”的下一句是“妙手著文章”,这是一幅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
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什么意思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什么意思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意思是坚实的双肩负责起世间的正道情义,灵巧的双手书写出流传的篇章。
“铁肩担道义”的意思是把救国救命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怀着为人民做事的理想和愿望;“妙手著文章”的意思是要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写作和宣传理想上,用文字的力量启发唤醒被压迫的人民群众。
这句话出自明代杨椒山的诗,原文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后被李大钊将“辣”字改为了“妙”。
这两个字的修改表现出李大钊先生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
“道义”指的是为国为民的理想和抱负,“文章”两字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歌颂共产主义的文章作品,这句话也充分诠释了李大钊为理想、为和平鞠躬尽瘁的一生和强烈反对军阀主义的态度。
“铁肩担道义”是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特别是青年人,要敢于担当,敢于接受挑战,不怕累不怕苦,在自己的岗位上深入研究、善于思考;“妙手著文章”是指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因为新时代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大量的新知识,所以要有时刻学习,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干出一番成绩,创造价值。
铁肩担道义1
(2)引用了《牺牲》中的段落:
“人生的目的,-------------------常在壮烈的牺 牲中”(教材11页----12页) (3)引用了《狱中自述》中的段落:
“钊自束发受书,----------------则钊感且不尽矣!” (教材12页) (4)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 狱中供词》: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中, ----------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 等。”(教材12页)
问题探究:
1、本文使用了李大钊自己的一些文章、被捕以 后的自述以及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等。请找出 这些资料,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 一个人? 本文使用了以下一些资料: (1)引用了李大钊在1920年写的《自然与 人生》中对于生死问题的论述: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没 有多大区别。”(教材11页)
(5)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钊交法 庭依法审讯。”
“据《顺天时报》报道,-----------何为激励士心。” “此外----------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 就是蒋介石。”(教材13页------14页)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个超越 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大智 大勇,富有崇高社会声望的人。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 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 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 崇高革命境界。
Hale Waihona Puke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 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 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 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 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铁肩担道义[1]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 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 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 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 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 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 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 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4、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 传主从容就 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 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17、 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这些评议性的 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同时也是作 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 思想,对认识 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 用。
品味一个好的标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品味。 标题的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 新颖生动 简洁凝练 含蓄隽永 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 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1)吸引读者关注 (2)体现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3)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他的慷慨 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课文里提到李大钊思考生死问题的文字有很 长一部分(即教材的第13段……第18段),从这 些文字里,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 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理 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 “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 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钊 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 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 “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 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 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钊对亲人的 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 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 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 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 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 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 大的力量占据着。 •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 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父 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 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 了这段话,又望北京大学图书馆主 任兼经济学教授。在 《新青年》上发表 《青春》一文,号召 中国青年“冲决历史 之桎梏,涤荡历史之 积秽,新造民族之生 命,换回民族之青 春”。这是“五四” 以前革命民主主义的 宣言书。
• 十月革命胜利后, 李大钊以《新青年》 为阵地,相继发表 了《法俄革命之比 较观》、《庶民的 胜利》、《我的马 克思主义观》等文 章,成为中国共产 主义的先驱、我国 最早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人。
• 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传主从容就义 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请找出文 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17、18、 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 •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 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 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 重要的点睛作用。
2、铁肩担道义
以最残忍的“三绞处决”法,对李大钊进行 了整整40分钟的绞杀。中国共产党党名的议 定者,就这样,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第 一个慷慨就义。
朱志敏
第二课时
赤壁赋——苏轼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而又何羡乎?
课后作业:
从《铁肩担道义》中选取素材,确定论点,将李大 钊的经历改写为一则100字左右的作文素材。
推荐阅读 《李大钊》,朱志敏/编撰,北京:人民
日报出版社,1999。 《李大钊传》,朱志敏/著,济南:山东
人民出版社,1998。 《李大钊》,朱成甲/编著,北京:中国
国际 广播出版社,1996。 《李大钊的故事》,孔丽贞/编著,汕头:
——《自然与人生》
内容:写李大钊对生死的思考。
选材——传主本人的散文。
作用:表现他客观豁达的生死观, 对生死处之泰然,使他能更勇敢地 面对死亡。
讨论一:分析本传记中所选的资料,说说从 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
讨论二:分析本传记的选材有何特点?说说 这样选材组织材料的好处?
讨论三: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 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 了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 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担任《晨钟报》总 编辑的李大钊
1916年春,李大钊回国。他 写了著名论文《青春》,发表 在《新青年》上。这是“五四” 以前革命民主主义的一篇宣言 书。它号召中国青年
“冲决历史之桎梏,
涤荡历史之积秽,
新造民族之生命,
换回民族之青春”,
对激励广大中国青年的革 命进取心起了重要的作用。
铁肩担道义画面内容
铁肩担道义画面内容铁肩担道义画面内容什么是铁肩担道义•铁肩:指的是人们坚强的承担能力和责任感•道义:指的是道德和正义观念铁肩担道义的画面内容1.人们勇敢捍卫正义的场景–描绘英雄人物义无反顾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情景–展现勇敢的人们为了捍卫正义而牺牲、奉献的精神2.公平正义的呈现–描述法庭上公正判决的一刹那–刻画为民伸张正义的律师或法官的形象3.坚定信仰的展示–展现宗教信仰者虔诚敬神的场景–描绘人们在信仰指引下,为了正义事业不懈努力的形象4.互助友爱的呈现–描绘人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情景–展现强者扶持弱者,共同追求道义的动人场景5.教育引导的内容–在校园中刻画学生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权益的形象–展示老师对学生进行关怀和教育的场景铁肩担道义的意义与价值•激发人们对于正义的追求•唤起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培养新一代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结语铁肩担道义的画面内容展示了人们在面临困难和诱惑时坚守正义、追求道义的形象。
它激励人们秉持良好的道德观念,勇敢面对挑战,塑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传承下去!铁肩担道义画面内容的表现形式与方式支撑铁肩担道义的细节描写•英雄形象的塑造–描述英雄人物威武的身姿和坚定的眼神–展示英雄人物逆境中的坚持和勇气•挑战邪恶势力的对抗–描绘英雄与恶势力展开激烈的战斗–展现英雄敢于面对危险、迎接挑战的勇气•公平正义的场景构建–描述法庭审判的整个过程,如法官的庄严、律师的辩护等–展现法庭上判决的结果,让读者感受到正义得以伸张的力量•宗教信仰的呈现–描绘宗教建筑物的壮丽景象和虔诚的信徒–展示信徒们虔诚的祷告和功德行为,传达出坚定信仰的力量•互助友爱的表达–描绘人们在艰苦环境下相互扶持的情景–展现人们积极合作、共同追求道义的精神•教育引导的内容呈现–描绘老师教育学生的情景,如指导学生正确思考和行动–展示学生自觉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传达出教育引导的价值利用写作手法塑造铁肩担道义画面内容•描述细致的场景–使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画面的力量–利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增强描写的逼真感和艺术效果•对话的运用–利用对话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化–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深化读者对故事的共鸣•叙述与展示结合–适时切换叙述和展示的方式,既能让读者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又能让读者亲身感受到画面的震撼力•结合现实案例–引用真实的事件或人物作为借鉴和启示,增强铁肩担道义画面内容的说服力–利用现实案例展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道义和担当责任通过以上的细节描写和写作手法的运用,铁肩担道义的画面内容可以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正义和道义的力量,并进一步引发读者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铁肩担道义》课件
本课件将深入介绍《铁肩担道义》的概念、内涵和实践,以及培养和提高铁 肩担道义的方法和技巧。
引言
铁肩担道义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铁肩担道义的含义和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铁肩担道义的历史背景
探讨铁肩担道义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
课件内容概述
引出本课件将重点讲解的内容和目标。
铁肩担道义的内涵
1
定义和起源
详细解释铁肩担道义的含义,以及它的起源和背景。
2
含义和价值
探讨铁肩担道义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3
特点和表现形式
介绍铁肩担道义特有的特点和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
铁肩担道义的实践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分享铁肩担道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关心他人并负起责任。
3
日常生活和职业中融入铁肩担道义
提供建议,帮助人们将铁回顾
总结铁肩担道义的核心内 涵和实践,强调其在个人 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和应用展望
展望铁肩担道义在未来的 发展趋势和新的应用领域。
呼吁践行铁肩担道义
呼吁听众积极践行铁肩担 道义,共同建设美好的社 会。
职场中的意义和作用
讨论铁肩担道义在职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如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强调铁肩担道义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以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铁肩担道义的培养和提高
1
培养和提高的方法和技巧
分享一些培养和提高铁肩担道义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案例分析和研讨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在现实情境中应用铁肩担道义。
高二语文铁肩担道义1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 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 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 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 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 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 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 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 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1914年2月李大钊同 志在东京留影
担任《晨钟报》总编 辑时的李大钊
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 十一 条”,李大钊同志积极参加了 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向 国内寄发《警告全国父老书》, 激励全国人民开展反日爱国运 动。1916年春,李大钊同志回 国。他写的著名论文《青春》, 发表在《新青年》上。这是 “五四”以前革命民主主义的 一篇宣言书。它号召中国青年 “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 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换 回民族之青春”,对激励广大 中国青年的革命进取心起了很 好的作用。
4、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 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 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 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 17、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 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 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 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 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 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 赴死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 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 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 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 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钊 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肩担道义颍上一中王文付关注国防,就是关注我们的家园。
——题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读着这些铿锵的句子,我们的思绪便驰向了祖国的边疆。
从古到今,多少铁血儿女为保家卫国献出了青春甚至生命。
他们的肩上担着国家安宁的使命,他们的心里装满了祖国。
为国而战,马革裹尸。
在那硝烟弥漫的古代战场,有多少豪杰留下了英名?李广,飞将军的美名使匈奴闻风丧胆;霍去病,二十多岁“封狼居胥”;岳飞,给敌人的印象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巾帼也不让须眉。
花木兰代父从军,杨门女将让敌人闻风丧胆。
在近代,为保家卫国献出了不贵的生命。
邓世昌,甲午海战的大英雄。
弹尽之时不是想着逃跑,而是命令手下将军舰开足马力撞向敌舰,以七尺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以树皮草根为食,独自一人在山上跟敌人周旋二十多天,最终壮烈牺牲。
数不胜数的英雄们,为了国家,舍小家顾大家。
他们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着什么。
中华五千年,正是他们的存在,国家有了安宁,人民得以安居。
为了武器,夜以继日。
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代战争,粮食可能不是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武器装备。
为了武器的精良,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科技战士前赴后继,舍弃功名甚至先出了生命。
邓稼先,为了国家的原子能事业隐身大漠,身先士卒。
在他们那一代,有多少人不计功名,隐姓埋名,为了保密,为了祖国的武器装备而献出了青春和生命的。
他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下一代。
而当今,也不乏这样的英雄。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
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罗阳,51岁,原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
2012年11月25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是什么让他们坚守?是什么让他们勇猛?是肩上的责任。
是中华民族的大义。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人心中最可爱的人。
他们为了祖国,不惜献出生命,而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一员,又该做些什么呢?关注国防,就是关注我们的家园。
虽然有无数的国防战士保家卫国,使我们能在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下生活、学习,我们也要居安思危。
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要向先辈学习,能够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使我们的国防武器装备处于世界前列。
写后反思:“新课标”指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本文写作时,考虑到审题范围要小。
本文渴望从国防方面如笔。
但在具体的写作中,有觉得过于堆砌材料二议论不足。
在写前,本着:观点鲜明,层次清晰,材料丰富的原则进行构思。
在本论部分,原计划从“为国而战”,“为国二和”,“为武器而战”三方面展开,但在写的时候去掉了第二个方面,由逻辑顺序转入了时间顺序,先写了古代、近代的战场,后写了现代的武器装备。
在论证方法上以举例为主,虽然显出了说服力,但较为单一,议论的句子较少,缺乏深度。
在结尾处联系学生实际也很生硬,但这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敢于担当之前读到臧克家《老马》中的句子“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感觉“老马”是一个被压迫者的形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老马”该是一个勇于担当者的形象。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那些为了他人,为了国家,为了社会甘于奉献,勇于付出的担当者,不永远是一个拉车的老马吗?敢于担当是知耻而后勇。
成大事者不能为小节而拘。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从古到今有多少中华儿女谨记这一原则。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后能指挥千军万马是将军的担当,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文人的担当,邓小平忍多次免官之辱是领袖的担当……他们都是英雄人物,是敢于担当的典范。
他们知道“忍”的重要,所以,在面临耻辱时,能咬紧牙关,用“辱”来磨练自己,为将来的成大事打好基础。
【这是后加的】那些不能忍一时之痛,只想逞一时之能者,往往只能落个莽夫的下场。
敢于担当是不断地超越自己。
作为一个勇者,在事业上要不知满足,不断进取,为了他人,为了国家,敢于打破各种限制,超越自我。
罗阳,原沈飞集团的董事长,中国歼击机的领头羊。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
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留给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
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林俊德,总装备部研究员,为了祖国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他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我。
即使身患绝症为了工作也不接受化疗。
在垂危之时,仍在电脑旁整理信息。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正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顶天立地者,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成为东方一颗闪亮的明星。
正是因为他们的敢于超越,中国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每个人都有超越自我的潜能。
古人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这些高中生又何尝不是呢?敢于担当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作为高中生,我们该如何担当呢?也许我们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就是“耻辱”,其实,只要我们敢于超越自己,勇敢面对自己,坚决相信自己,那一定会成功。
学习生活也许是枯燥的,鸡鸣三更起,夜半不停笔。
我们感觉很累,很乏。
但是,别忘了我们身上的责任,别忘了我们都应该敢于担当。
就像臧克家笔下的“老马”一样,要让我们的“大车”装个够。
比着那些英雄,我们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只要我们敢于超越,有踏破铁鞋的担当,我们还担心没有收获吗?写后反思:写完后,总感觉在层次上有点不对劲,又不知道怎么改。
反正在写之前想到了要有清晰的层次。
在论证中能注意到材料的丰富,特别是例子,有古有今,全是中国人,我喜欢用中国人做榜样,感觉是中国的骄傲。
但是,例子之后的议论就觉得有所欠缺。
虽然后来改了一点,还是觉得不足。
最为不足的是习作的结尾,有点画蛇添足之感,又觉枯燥无味,引用的一句还觉得满意吧。
责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母亲为远行儿子尽到的责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是文人为自己的作品尽到的责任;“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是农民为土地尽到的责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守边将士为国家尽到的责任……责任,一个很沉重的字眼,也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责任是对家人的关爱。
幼吾幼,老吾老,兄弟和,全家乐。
这里主要说一下孝道。
百善孝为先。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孝道。
那为了母亲而“怀橘”的陆绩,为了祖母而写下《陈情表》的李密,为父亲免受战争之苦而毅然代父从军的花木兰,都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榜样。
今天,这样的人物也越来越多。
孟佩杰,照顾养母十二年的善良少女。
五岁时爸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孟佩杰考上大学后,带着养母去上大学。
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
一连五年,风雨无阻。
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谁没有老的时候?又有哪一个人不是由“老人”抚养长大?树欲静而风不止,老欲养而亲不在。
万莫待行孝恨晚。
特别是在当前的农村,有多少空巢老人,子女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这也无可非议;但是,老人毕竟需要孩子的照顾,哪怕是常回家看看,常常打个电话也是对老人的孝顺呀。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老人多一点关爱吧,包括自家的,也包括人家的。
责任是对他人的奉献。
社会是个大家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他人也就是关爱自己。
高淑珍,因为自己的孩子行动不便不能上学,办起了炕头学校。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如果说高淑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才推己及人,那么同样是先天残疾的周月华则把全部的付出献给了乡人。
二十多年来,她“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
为的是别人的身体健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只要我们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是春光无限。
但是,当今社会,就有不少人为了一己之私,不但不爱人反而处处害人。
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人造鸡蛋,地沟油……贪污,受贿,好大喜功……这些人也真的应该反省一下,害了别人最终也是害了自己。
为什么不能拿出真心去去关爱别人,为别人做点贡献,为社会尽点责任呢?【感觉这里用正反议论还是不错的】责任是对国家的贡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为保家卫国,多少中华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今中国,虽然暂时没有有硝烟的战争,但国防绝对不能放松。
国防力量的强大得益于国防武器的发达。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付出了太多太多。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
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11,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正是成千上万个林俊德、罗阳,中国的边疆才筑起了铜墙铁壁,中国人才能挺直腰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前的祖国,无硝烟的战争仍很严峻,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关注国防,有机会的话敢于为了祖国而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其实,只要我们做好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努力拼搏,多付出爱心,这些也就是对国家贡献了,也就是尽到责任了。
铁肩担道义。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一定的使命。
梁任公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明白肩上的重任。
子曰:任重而道远。
愿我们共同努力,勇敢地负起祖国明天更加辉煌的责任。
写后反思:感觉还是在分层的标准上有点不足。
但该怎么分层次有想不出好法子。
另外,例子后面的议论有一点进步,感觉从正面肯定例子,再从反面议论一点,应该更全面。
还有,议论要联系自己——高中生的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