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演算
关系代数
第二章关系代数教学目的:本章实际上研究的是关系的运算。
学习目的:关系运算是设计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的基础,因为其中的每一个询问往往表示成一个关系运算表达式,在我们的课程中,数据及联系都是用关系表示的,所以实现数据间的联系也可以用关系运算来完成。
通过本章学习,应重点掌握:(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如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来表达实际查询问题;(3)如何用元组演算表达式来表达实际查询问题;(4)如何用域演算表达式来表达实际查询问题;(5)如何将关系代数表达式转换为元组演算表达式或转换为域演算表达式。
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结构中涉及到的域、笛卡儿积、关系模式等有关内容的含义;掌握关系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定义;掌握关系代数中的并、交、差、笛卡儿积运算,以及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
教学重点:关系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定义;关系代数中的并、交、差、笛卡儿积运算,以及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
教学难点:关系代数中的并、交、差、笛卡儿积运算,以及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
教学方法:实例法教学内容:如下: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一种简单的二维表格结构,每个二维表称做一个关系,一个二维表的表头,即所有列的标题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数据称为一个属性,列标题称估属性名。
同一个关系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组和相同属性名的属性。
1.关系模型组成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操作分为两大部分如图所示。
2.关系操作的特点关系操作的特点是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集合。
而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方式则为一次一个记录的方式。
关系数据语言分为三类: (1)关系代数语言:如ISBL ;(2)关系演算语言:分为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如Alpha ,Quel)、域关系演算语言(如QBE); (3)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如SQL 。
3.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 (1)域定义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之关系演算运算
2.3.1 元组关系演算 考核要求:达到“领会”和“简单应⽤” 层次知识点:元组关系演算的定义及表达式的含义 元组演算表达式的⼀般形式为:{t|P(t)} 其含义为:这是⼀个元组集合,其中的每个元组t(t是元组变量)满⾜公式P所规定的条件。
理解有关公式和原⼦公式的定义,对于公式中出现的符号,⽐如 、、=>、∧、∨、┐ 要理解其含义。
Notice:(1)结合例题和习题领会表达式的含义,⼀定要多做练习。
(2)对于给定的关系计算元组表达式的值。
(此部分内容为“简单应⽤”) 2.3.2 域关系演算 考核要求:达到“领会”和“简单应⽤” 层次知识点:域关系演算的定义及表达式的含义 域演算表达式的⼀般形式为:{t1……tk|P(t1……,tk)} 其含义为:这是⼀个域集合,其中每个域变量的取值关系满⾜公式P所规定的条件。
理解域公式的写法Notice: (1)结合例题和习题领会表达式的含义,⼀定要多做练习。
(熟能⽣巧) (2)对于给定的关系计算域表达式的值。
(此部分内容为“简单应⽤”) (3)表达式的转换不⽤强记,关键要从语义上理解。
2.3.3 关系运算的安全性和等价性 考核要求:达到“识记” 层次知识点:安全性和等价性的含义 (1)关系运算的安全性关系代数的运算总是安全性。
关系演算则可能出现⽆限关系(概念)和⽆穷验证(概念)问题。
在数据库技术中,不产⽣⽆限关系和⽆穷验证的运算称为安全运算,相应的表达式称为安全表达式,所采取的措施称为安全约束。
约定:运算只对表达式中公式在涉及到的关系的值范围内操作。
有了这⼀约定后,关系演算是安全的。
(2)关系运算的等价性并、差、笛卡⼉积、投影和选择是关系代数最基本的操作,并构成了关系代数运算的最⼩完备集。
已经证明,在这个基础上,关系代数、安全的元组关系演算、安全的域关系演算在关系的表达和操作能⼒上是安全等价的。
元组关系演算
元组关系演算元组关系演算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方法,用于描述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
它是关系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元组关系演算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并探讨它在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中的指导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元组关系演算。
元组关系演算是一种基于关系代数的形式化查询语言,它基于元组作为数据的处理单位。
元组是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包含多个属性值,代表了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或概念的具体信息。
元组关系演算通过对关系中的元组进行操作,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和处理。
元组关系演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易于理解和使用:元组关系演算采用的是直观而自然的查询语言,用户可以很容易理解和使用它。
它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查询表达式来获取他们所需的数据,而无需了解底层的数据库实现细节。
2. 严格的形式化语义:元组关系演算具有严格的形式化语义,每个查询表达式都有精确的含义。
这使得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相同的查询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闭包性:元组关系演算具有闭包性质,即对于任何在关系上操作的查询表达式,返回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关系。
这种闭包性使得可以通过多个查询的组合来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提高了查询的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4. 高度可组合性:元组关系演算支持查询表达式的组合,可以通过嵌套和复合的方式来构建复杂的查询。
这种可组合性使得可以将一个大的查询问题划分为多个小的子问题,并通过逐步组合子问题的查询结果来解决整个问题。
元组关系演算在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帮助数据库设计人员清晰地定义数据结构和关系之间的关系。
其次,它可以用于查询和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帮助用户获取所需的信息。
最后,它还可以作为数据库系统的底层实现基础,为高级查询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支持。
第3章关系数据模型及语言
除 rs={u对每一元组vs都存在同一元组tr,使得t[Q]=u 且t[S]=v} 半连 rs=R(r s) 囿补 ŕ={t|t( A1 (r)×A2(r)××Ak(r))tr}, 是有限关系
对任何有限关系,经上述定义的关系代数运算,结果 仍是有限关系----称这些关系代数运算为囿代数运算; 只包含囿代数运算的关系代数称为囿关系代数.
2. 域演算
以域变量(元组变量的分量)作为谓词变元的关系运算。
域演算表达式为: { t1t2tk | φ(t1,t2,tk)} 其中,t1,t2,tk为元组变量t的各个分量, φ是域演算公式。
1) 三种原子公式
① r(t1t2tk) :“以t1,t2,tk为分量的元组在关系r中”
所以,一个关系模式是个五元组r(R,D,d,F)。 显然,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它的值;关系模式是静态 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5、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所有的关系模式、属性名和关键字的集 合;即:若干关系框架的集合。 一个关系模型描述了若干实体及其相互的联系。
6、关系数据库
对应于一个关系模型的所有关系的集合,称为关 系数据库。 实际上,关系数据库也有型与值之分: 关系数据库的型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 据库的描述,包括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 干关系模式; 关系数据库的值称为关系数据库,是这些关系模式 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
在文件组织中,这些表格称为文件。
术语对照:
关系具有的特性:
(1)每一列有不同的名字,但每一列属同一类型的域 值;不同列也可以出自相同的域; (2)任意两行不能全同; (3)每一数据项应为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4)行、列次序无关; (5)具有主关键字唯一标识各个元组;
元组关系演算(从集合的角度深入浅出)-例题(不严谨,无蕴含式)
元组关系演算(从集合的⾓度深⼊浅出)-例题(不严谨,⽆蕴含式)由于之前的排版很chishi,所以就改了⼀下,把前⾯⼀部分移动到了新的⽂章《》例题(不严谨,更严谨的看这⾥:) ===》注:这⾥有如下说明>关于全称量词需要⽤到“蕴含式”,所以就不严谨(但并不是说有错误)。
我们知道我们提出这样⼀个理论的⽬的是为了更好的运⽤于实际,在实际中我们是⽤的SQL语句来实现的,这样写是很难转换为SQL语句的,所以就不提倡⼤家⽤这样的⽅法写,上⾯就贴出来⼀个全新的、能够很容易就转换为SQL语句的元组关系演算(顺便介绍了“”——百度百科)。
⽤户提供的5张表 ===》描述的实体表的中⽂名表的数据结构Teacher教师关系表T(TNo, TN, Dept)Student学⽣关系表S(SNo, SN, Dept)Class课程关系表C(CNo, CN, CT)Student_Class学⽣-选课关系表SC(SNo, CNo, Score)Teacher_Class教师-授课关系表TC(TNo, CNo)(Ⅰ)"全部都有" VS "⾄少没⼀"(即:A ∪ B =?= A,或者表述为A ?⊇ B) (1). 查询选修了'李⼒'⽼师所教授的全部课程的学⽣的学号、姓名 粗略关系代数表达式为: Π(SNo, SN)(S) ⋈Π(SNo, CNo)(SC) ÷ ΠCNo{ΠTNo[σTN='李⼒'(T)] ⋈ TC}; 元组演算表达式为: { new_s(2) | 【(∃t)(∃sc)(∃s)】 【T(t) Λ TC(tc) Λ SC(sc) Λ S(s)】Λ 【 t[2] = '李⼒' Λ# 在T表中选取TN字段为'李⼒'的元组; t[1] = tc[1] Λ# 通过TNo字段将T表与TC表进⾏⾃然连接,这时得到了李⼒⽼师教授的所有课程的课程号的集合:Lili_C; s[1] = sc[1] Λ# 通过SNo字段将SC表与S表进⾏⾃然连接; (∀tc) tc[2] = sc[2] Λ# 对于任意的(∀)tc ∈ TC,总是存在(∃)sc ∈ SC,满⾜tc[2] = sc[2],即Lili_C ⊆SNo cno(所在关系为Π(SNo, CNo)(SC)); new_s[1] = s[1] Λ# 将S表投影到SNo字段,新表的第⼀个属性为SNo; new_s[2] = s[2] Λ# 将S表投影到SN字段,新表的第⼆个属性为SN; 】 } (2). 查询⾄少有⼀门'李⼒'⽼师所教授的课程没有选过的学⽣的学号、姓名(这名学⽣没有选择李⼒⽼师教授的⼀门或以上的课程) 粗略关系代数表达式为: Π(SNo, SN)(S) - Π(SNo, SN)(S) ⋈Π(SNo, CNo)(SC) ÷ ΠCNo{ΠTNo[σTN='李⼒'(T)] ⋈ TC}; 在上⼀个题⽬中,我们求的是"选修了'李⼒'⽼师所教授的全部课程的学⽣",所以选择"全称量词∀"来表述命题p:∀tc∈TC,∃sc∈SC使得tc[2] = sc[2]成⽴。
关系代数
.4 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通过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
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是关系,运算结果也是关系。
系代数运算可以分为四类:1.普通的集合运算:并、交、差2.删除一部分关系的运算选择运算“σ”会删除某些行投影运算“π”会删除某些列3.合并两个关系的运算“笛卡儿积”运算把两个关系的元组以所有可能的方式组合起来.“连接”运算有选择地从两个关系取出元组组合在一起4.改名运算不改变关系的元组,只改变关系的模式:改变属性的名字或者关系本身的名字一、关系的集合运算三种最普通的集合运算:并、交和差:1.R∪S,R和S的并,它是R中的元素和S中的元素共同组成的集合。
2.R∩S,R和S的交,它是既出现在R中又出现在S中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R―S,R和S的差,它是只在R中出现,不在S中出现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要想对两个关系R和S进行上述运算,R和S必须满足如下条件:R和S的模式具有相同的属性集在对R和S进行集合运算之前,要对R和S的属性列进行排序,保证两个关系的属性顺序相同1. 并, R∪S ={ r | r∈R ∨ r∈S }关系R:关系SR∪S:2. 交, R∩S ={ r | r∈R ∧ r∈S }R∩S:3. 差, R-S ={ r | r∈R ∧ r?S }R-S:二、投影运算投影运算符是π,该运算作用于关系R将产生一个新关系S,S只具有R的某几个属性列。
投影运算的一般表达式如下:S = πA1, A2, … , An(R)S是投影运算产生的新关系,它只具有R的属性A1, A2, … , An所对应的列。
例:对于关系表:Student投影运算:πStudentNo, StudentName(Student) 结果为:三、选择运算(σ)选择运算符是σ,该运算符作用于关系R也将产生一个新关系S,S的元组集合是R的一个满足某条件C的子集。
选择运算的一般表达式为:S = σC(R)S的模式与R的模式完全相同。
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
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是两种常用的数据处理和查询语言,它们在数据库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出发,描述这两种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元组演算元组演算是一种基于元组的查询语言,它通过对数据元组的操作和筛选来实现数据查询和处理。
元组是数据库中的一行数据,而元组演算则通过对这些元组的操作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
它可以进行选择、投影、连接、并、交、差等操作,从而实现复杂的数据查询和处理任务。
选择操作是元组演算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它通过指定一定的条件来筛选符合条件的元组。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选择操作来查询某个特定条件下的数据,如查询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信息。
投影操作是另一个常用的操作,它用于从元组中提取指定的属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投影操作来查询只包含姓名和年龄的学生信息,而忽略其他属性。
连接操作是将两个元组集合按照某个共同属性进行合并的操作。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连接操作将学生表和课程表按照学生ID连接起来,得到学生选课的信息。
并、交、差操作分别用于求两个元组集合的并集、交集和差集。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并操作将两个选课表的结果合并在一起,得到所有学生的选课信息。
二、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一种基于关系的查询语言,它通过对关系的操作和组合来实现数据查询和处理。
关系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数据表,关系代数则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操作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
它可以进行选择、投影、连接、并、交、差等操作,与元组演算非常相似。
选择操作、投影操作、连接操作、并、交、差操作在关系代数中的含义与元组演算中的相应操作相同,不再赘述。
除了上述操作外,关系代数还引入了其他一些操作,如除法操作。
除法操作用于查询满足某一条件的关系元组。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除法操作来查询同时选修了所有课程的学生信息。
三、应用场景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在数据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数据查询、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
例如,在一个学生选课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元组演算或关系代数来查询某个学生的选课信息,或者统计某门课程的选课人数。
元组演算表达式详解
元组演算表达式详解
元组演算是一种用于操作关系数据库中关系的过程化查询语言。
它基于关系代数理论,使用一系列操作符对关系执行各种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元组演算表达式及其解释:
1. 选择(Selection, σ)
语法: σ<条件>(R)
说明:从关系R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
2. 投影(Projection, π)
语法: π<属性列表>(R)
说明:从关系R中提取指定的<属性列表>形成新的关系。
3. 并(Union, ∪)
语法: R ∪ S
说明:将关系R和关系S的并集作为结果关系。
要求R和S的度数(属性个数)相同。
4. 差(Difference, -)
语法: R - S
说明:从关系R中去除所有也出现在关系S中的元组,结果作为新的关系。
要求R和S的度数相同。
5. 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 ×)
语法: R × S
说明:从关系R和关系S的笛卡尔积构成新的关系。
结果关系的属性是R和S的属性集合之并。
6. 连接(Join, ⨝)
语法: R ⨝<条件> S
说明:将关系R和S根据连接条件<条件>连接,结果作为新的关系。
除了基本操作符外,元组演算还支持使用常量、算术表达式等,并且可以使用圆括号来指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通过组合不同的操作符,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查询需求。
tuple的比较关系演算
tuple的比较关系演算
元组的比较关系演算可以通过比较元组的各个元素来进行判断。
以下是比较元组的一些常用操作和比较规则:
1. 元素比较:元组的比较是基于元组的元素依次比较的。
比较规则如下:
- 如果元组的第一个元素相等,则比较第二个元素,以此类推。
- 如果元组的某个元素比较结果不同,则比较结果就是这两
个元素的比较结果。
2. 大小比较:元组大小的比较是通过比较元组的第一个不同的元素来决定的。
- 对于长度不同的元组,较短的元组被认为是较小的。
- 对于长度相同的元组,比较方法同元素比较。
3. 全部元素比较:如果需要比较的元组中的所有元素都相等,则认为这两个元组是相等的。
下面是一些示例:
```python
(1, 2, 3) == (1, 2, 3) # 结果为 True
(1, 2, 3) < (1, 2, 4) # 结果为 True
(1, 2, 3) < (1, 3, 2) # 结果为 True
(1, 2) < (1, 2, 3) # 结果为 True
(1, 2, 3) < (1, 2) # 结果为 False
(1, 2, 3) == (1, 2) # 结果为 False
```
需要注意的是,元组的比较关系演算在比较过程中会逐个比较元素,直到找到不同的元素为止。
因此,如果元组的元素类型不支持比较操作(如包含不可比较的对象),则会引发TypeError异常。
关系运算关系演算
2.4 关系运算(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将整个关系看作变元,并以其作为基本运算单位,同时以集合方法为关系运算的理论基础。
如果将组成关系的基本成分例如元组或者属性域看作变量,以其作为基本运算单位,同时以数理逻辑中谓词演算为相应关系演算的理论基础,就得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关系数据语言——关系演算。
关系演算基于谓词演算。
在谓词演算中,如果谓词中的变元是关系中的元组,则得到所谓元组关系演算;如果谓词中的变元是关系中的属性域,则得到所谓域关系演算。
这样,关系演算就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两类。
在 2.4节和2.5节,均以本章 2.3.4节中的关系数据库{S,C,SC}为背景举例。
这里S (S#,Sn,Sex,Sa,Sd);C (C#,Cn,P#,Tn);SC (S#,C#,G),其中各个属性的含义见2.3.4节。
2.4.1 元组关系演算如果在一阶谓词演算表达式中,变量是以元组为演算单位,就称其为元组关系演算(Tuple Relation Calculus),其中元组变量表示关系中的元组,变量取值范围是整个关系。
1. 关系的元组演算表示(1) 关系与谓词的对应为了得到关系操作的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需要考虑关系与谓词的联系。
z由关系R确定的谓词P在数理逻辑中我们知道,关系可用谓词表示,n元关系可以由n元谓词表示。
设有关系R,它有元组(r1,r2,…,r m),定义关系R对应如下一个谓词P (x1,x2, …,x n)。
当t =(r1,r2, …,r m)属于R时,t为P的成真的真值指派,而其他不在R中的任意元组t则是P 的成假指派。
即是说,由关系R定义一个谓词P具有如下性质:P(t) = T (当t在R中);P(t) = F (当t不在R中)。
z由谓词P表示关系R由于关系代数中R是元组集合,一般而言,集合是可以用满足它的某种特殊性质来刻画与表示。
如果谓词P表述了关系R中元组的本质特性,就可以将关系R写为:R={t | P(t)}这个公式就建立了关系(元组集合)的谓词表示,称之为关系演算表达式。
元组关系演算(补充2)-18页精选文档
3
21.01.2020
元组关系演算 (1)
在元组关系演算(Tuple Relational Calculus)中, 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简称为元组表达式,其一般形式为
{ t | P(t)}
(元组成为谓词变元)
其中,t是元组变量,表示一个元数固定的元组;
P是公式,在数理逻辑中也称为谓词,也就是计算机 语言中的条件表达式。
词符号定义,那么称为自由元组变量(Free) ,否则 称为约束元组变量(Bound) 。
5
21.01.2020
元组关系演算 (3)
定义2.5 公式(Formulas)的递归定义如下: ① 每个原子是一个公式。其中的元组变量是自由变量。 P②1P如2也果都P1是和公P2是式公。式,那么┐P1、P1∨P2、P1∧P2和 ③ 如果P1是公式,那么(s)(P1)和(s)(P1)也都是公式。 ④ 公式中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 t | P(t)}表示满足公式P的所有元组t的集合。
4
21.01.2020
元组关系演算 (2)
在元组表达式中,公式由原子公式组成。 定义2.4 原子公式(Atoms)有下列三种形式:
① R(s) ② s[i]θ u[j] ③ s[i]θ a或aθ u[j]。
(R是关系,s和u是元组,a是常量) 在一个公式中,如果元组变量未用存在量词或全称量
9
21.01.2020
10
21.01.2020
元组关系演算的例子
例2.16 图2.20的(a)、(b)是关系R和S,(c)~(g)分别是下面
五个元组表达式的值
ABC
ABC
ABC
ABC
123
第02章关系数据库(习题课)
课程名
教师姓名
办公室
SC表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1) π2,6,7(籍贯=‘上海’(S ⊳⊲SC)) (2) π2,6,7(S ⊳⊲ SC ⊳⊲ 课程名=‘操作系统’(C)) (3) π2,4(S ⊳⊲ (π1,2 (SC) ÷π1 (C) )
15
6.设有3个关系运算是S、C和SC,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 示下列查询语句: SC表 Sname Sage Sex S表 Sno
等价的关系表达式是_______.
A.π3,4(R⊳⊲S) C.π3,4(R ⊳⊲S).
1=1
B. π2,3(R 1=3 ⊳⊲S) D.π3,4(1=1( R×S))
14
5.设有3个关系运算是S、C和SC,将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 用汉字表示出来,并求其结果。 S表
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籍贯
C表
课程号
课程号
课程名
教师姓名
办公室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1) π2,6,7(籍贯=‘上海’(S ⊳⊲SC)) 查询籍贯是上海的学生姓名和选修课程的课号及成绩
26
练习
5.设有3个关系运算是S、C和SC,将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 用汉字表示出来,并求其结果。 S表 C表 SC表
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籍贯
课程号
课程名
1 2 3 李强 刘丽 张友 Cname C语言 数据库系统 编译原理 23 22 21 男 女 男 Teacher 王华 程军 程军 Sno Cno Gread
1
2 5 2
K1
K1 K1 K1
83
85 92 90
C表
Sdept AO(1) .
P.李勇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汇总
第二章节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1.数据库系统的生存期分成哪几个阶段?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在生存期中的地位如何?分为七个阶段:规划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现阶段、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库的效率和质量,是数据库生存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2.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应做哪些事情?A、进行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B、确定数据库系统在组织中和信息系统中的地位。
C、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是如何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一阶段是计算机人员(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双方共同收集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和用户对处理的需求。
并以需求说明书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以后系统开发的指南和系统验证的依据。
需求分析的工作主要由下面四步组成:A、分析用户活动,产生业务流程图。
B、确定系统范围,产生系统关联图。
C、分析用户活动涉及的数据,产生数据流图。
D、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
4.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流、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一系列二维表格,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在数据库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5.试叙述概念设计的步骤。
分三步完成:A、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概念模式。
B、将局部概念模式综合成全局概念模式。
C、对全局概念模式进行评审和确认。
6.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称为ER方法,用ER方法建立的概念结构模型称为ER模型,或称为ER图。
ER图是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三个要素组成的。
7.试述采用ER方法的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
A、设计局部ER模式:确定局部结构范围,实体定义,联系定义,属性分配。
B、设计全局ER模式:确定公共实体类型,ER模式的合并,冲突的消除。
元组演算表达式
元组演算表达式元组演算表达式是一种用于处理元组的数学表达式。
在编程中,元组是一种有序、不可变的数据类型,可以包含多个元素。
元组演算表达式是一种对元组进行操作和计算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元组演算表达式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并通过实例来演示其用法。
一、元组演算表达式的基本概念元组演算表达式是一种基于元组的数学表达式,用于对元组进行操作和计算。
元组是一种有序、不可变的数据类型,可以包含多个元素。
元组演算表达式可以对元组进行筛选、映射、聚合等操作,以实现对元组的处理和分析。
1. 筛选操作:通过筛选条件对元组进行过滤,只保留满足条件的元组。
例如,对于元组列表[(1, 2), (3, 4), (5, 6)],可以使用筛选操作筛选出第一项大于3的元组,即[(3, 4), (5, 6)]。
2. 映射操作:对元组的每个元素进行操作和转换,生成新的元组。
例如,对于元组列表[(1, 2), (3, 4), (5, 6)],可以使用映射操作将每个元组的第一项加1,得到新的元组列表[(2, 2), (4, 4), (6, 6)]。
3. 聚合操作:对元组进行统计和汇总,得到汇总结果。
例如,对于元组列表[(1, 2), (3, 4), (5, 6)],可以使用聚合操作计算所有元组的第一项的和,即1 + 3 + 5 = 9。
三、元组演算表达式的实例演示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元组演算表达式的用法。
实例1:筛选操作假设有一个元组列表[(1, 2), (3, 4), (5, 6)],我们要筛选出第一项大于3的元组。
筛选条件为第一项大于3,因此筛选操作可以写为[(x, y) for x, y in [(1, 2), (3, 4), (5, 6)] if x > 3]。
运行结果为[(3, 4), (5, 6)],即满足条件的元组。
实例2:映射操作假设有一个元组列表[(1, 2), (3, 4), (5, 6)],我们要将每个元组的第一项加1。
关系演算
关系演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教学重难点:ALPHA语言、QBE语言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关系运算,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系演算。
2.7 关系演算关系演算是以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为基础的,通过谓词形式来表示查询表达式。
根据谓词变元的不同,可将关系演算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2.7.1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元组关系演算是以元组变量作为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的典型代表是E.F.Codd提出的ALPHA语言.2.7.1.1 ALPHA语言ALPHA语言是以谓词公式来定义查询要求的。
在谓词公式中存在客体变元,这里称为元组变量。
元组变量是一个变量,其变化范围为某一个命名的关系。
ALPHA语言的基本格式是:<操作符> <工作空间名> (<目标表>)[:<操作条件>]操作符有GET,PUT,HOLD,UPDATE,DELETE,DROP等到种。
1. 数据查询(1)简单查询例查询所有学生的数据。
GET W (S)例2.13 查询所有被选修的课程号码。
GET W (O)(2)条件查询例2.14 查询计算机系工资高于1000元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
GET W (T.TN,T.SAL):T.DEPT=’计算机’∧T.SAL>1000(3)排序查询例2.15 查询S3同学所选课程号及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
GET W (O,SC.SCORE):SC.SNO=’S3’DOWN SC.SCOREDOWN表示降序,后面紧跟排序的属性名。
升序排列时使用UP。
(4)定额查询例2.15 查询一名男教师的教师号和姓名。
GET W (1) (T.TNO,T.TN):T.SEX=’男’例2.16 查询一名男教师的教师号和姓名,并使他的年龄最小。
GET W (1) (T.TNO,T.TN):T.SEX=’男’ UP T.AGE(5)带元组变量的查询例2.17 查询S3同学所选课程号。
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
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元组关系演算(tuplerelationalcalculus,TRC)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查询处理语言,是在关系代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元组关系演算是一种不使用SQL-like语句表达式及算术表达式的关系算法,它采用关系演算语言来描述关系数据,以及关系模式的所有可能值,从而实现数据库查询的描述。
元组关系演算的表达式可以包括基本关系演算及扩展的关系演算。
基本关系演算是个布尔值的计算,用于评估某些元组是否存在某关系中。
基本关系演算的一般形式如下:元组关系R(T1, T2,, Tn)其中,T1~Tn 代表R关系的元组属性。
当某个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被求值后,它将得到一个布尔值,如果表达式为真(即T1~Tn的值符合R关系定义),则这个布尔值为真,否则为假。
扩展的关系演算,允许使用复合表达式和算术表达式,用来灵活地评估更复杂的元组查询。
采用复合表达式可以改善查询的灵活性,从而解决一些复杂的查询问题。
例如,上述基本表达式可以使用复合表达式改写为:元组关系R(T1, T2,, Tn)其中,T1~Tn 代表R关系的元组属性,a1~an 代表算术表达式中的变量,f1~fn 代表算术表达式中的函数。
此外,可以使用“if-then-else”语句、“case-when-then-end”结构等复合表达式改写元组关系演算的表达式,用以满足不同的查询需求。
元组关系演算是另一种基于关系代数的查询处理语言,它与关系代数有着本质的区别:关系代数是描述数据库查询操作,而元组关系演算则是描述数据库查询表达式。
元组关系演算可以使我们更灵活地处理查询语句,可以将查询更加精细化,从而提高查询效果。
元组关系演算的表达式构成了一种用于描述数据库查询的强大工具,它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好的满足特定的查询需求。
因此,元组关系演算的表达式是数据库查询中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组演算符号逻辑运算符
元组演算符号逻辑运算符元组是Python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多个元素。
元组使用圆括号来表示,其中的元素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包括数字、字符串、列表等。
在元组中,可以使用一些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来进行操作。
首先,元组可以使用加法运算符(+)来进行拼接,即将两个元组合并成一个新的元组。
例如,如果有两个元组a = (1, 2, 3)和b = (4, 5, 6),则a + b的结果是(1, 2, 3, 4, 5, 6)。
其次,元组还可以使用乘法运算符()来进行重复操作,即重复元组中的元素。
例如,如果有元组a = (1, 2)和整数n = 3,则a n的结果是(1, 2, 1, 2, 1, 2)。
另外,元组还支持索引和切片操作。
可以使用索引来访问元组中的单个元素,索引从0开始计数。
例如,如果有元组a = (1, 2, 3),则a[0]的结果是1。
同时,可以使用切片来获取元组中的子集。
例如,如果有元组a = (1, 2, 3, 4, 5),则a[1:4]的结果是(2, 3, 4)。
此外,元组也支持成员运算符(in)和身份运算符(is、not is)。
成员运算符用于检查元组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例如,如果有元组a = (1, 2, 3),则2 in a的结果是True。
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元组的内存地址,例如,如果有元组a = (1, 2, 3)和b = (1, 2, 3),则a is b的结果是False,因为它们在内存中的地址不同。
最后,逻辑运算符包括与(and)、或(or)和非(not),它们可以用于组合多个条件。
在元组中,逻辑运算符通常用于判断元组中的元素是否满足某些条件。
例如,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来判断元组中的所有元素是否满足某个条件,或者判断元组中是否存在某个特定的元素。
综上所述,元组可以使用多种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来进行操作,包括加法、乘法、索引、切片、成员运算符和身份运算符等。
这些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可以帮助我们对元组进行各种操作和判断,从而更好地利用和处理元组中的数据。
元组演算表达式
元组演算表达式元组演算表达式是一种数学表达式,用于描述和操作元组的集合。
元组是有序的、不可变的序列,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元素。
在元组演算表达式中,使用一系列操作符和函数来实现对元组的各种操作和计算。
元组演算表达式中常用的操作符包括并集、交集、差集、笛卡尔积等。
并集操作符用来合并两个元组,交集操作符用来找出两个元组中相同的元素,差集操作符用来找出第一个元组中有而第二个元组中没有的元素,笛卡尔积操作符用来生成两个元组所有可能组合的元组。
例如,对于两个元组A=(1, 2, 3)和B=(3, 4, 5),可以使用并集操作符来计算它们的并集,结果为C=(1, 2, 3, 4, 5);使用交集操作符来计算它们的交集,结果为D=(3);使用差集操作符来计算它们的差集,结果为E=(1, 2);使用笛卡尔积操作符来计算它们的笛卡尔积,结果为F=((1, 3), (1, 4), (1, 5), (2, 3), (2, 4), (2, 5), (3, 3), (3, 4), (3, 5))。
除了操作符,元组演算表达式中还可以使用函数来实现更复杂的操作和计算。
常用的函数包括选择函数、投影函数、条件函数等。
选择函数用来从元组集合中选择满足指定条件的元组,投影函数用来从元组集合中选择指定属性的元组,条件函数用来判断元组是否满足指定条件。
例如,对于一个元组集合R=((1, 2, 3), (4, 5, 6), (7, 8, 9)),可以使用选择函数来选择第一个元组中满足条件x>2的元组,结果为G=((3,));可以使用投影函数来选择第一个元组中的第一个属性和第三个属性,结果为H=((1, 3));可以使用条件函数来判断第一个元组是否满足条件x>2,结果为True。
元组演算表达式可以用于描述和操作多个元组的集合,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操作。
通过使用合适的操作符和函数,可以实现对元组集合的筛选、排序、聚合等操作,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
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
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元组演算与关系代数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元组演算是一种基于元组操作的计算模型,而关系代数是一种操作关系的代数系统。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描述,探讨元组演算和关系代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元组演算元组演算是一种基于元组操作的计算模型。
元组是由多个属性组成的数据结构,类似于数据库中的一行数据。
元组演算通过对元组进行操作和运算,实现对数据的查询和处理。
例如,假设有一个学生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姓名、年龄和成绩等信息。
我们可以使用元组演算来查询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条件,即成绩大于80分。
然后,我们通过筛选符合条件的元组,即成绩大于80分的学生。
除了筛选操作,元组演算还包括投影、连接和除运算等。
投影操作可以选择指定的属性,连接操作可以将两个关系连接起来,除运算可以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从另一个关系中剔除。
二、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一种操作关系的代数系统。
关系是由多个元组组成的数据集合,类似于数据库中的一张表。
关系代数通过对关系进行操作和运算,实现对数据的查询和处理。
例如,假设有两个关系,一个是学生关系,包含学生的姓名、年龄和班级等信息;另一个是班级关系,包含班级的编号和人数等信息。
我们可以使用关系代数来查询班级人数超过30人的班级。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条件,即人数大于30人。
然后,我们通过筛选符合条件的关系,即人数大于30人的班级。
除了筛选操作,关系代数还包括投影、连接和除运算等。
投影操作可以选择指定的属性,连接操作可以将两个关系连接起来,除运算可以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从另一个关系中剔除。
元组演算和关系代数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分析领域。
通过使用元组演算和关系代数,我们可以轻松地查询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例如,在一个在线购物平台的数据库中,我们可以使用元组演算和关系代数来查询销售额最高的商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操作将订单关系和商品关系连接起来,得到订单商品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t[i] θ c 或 c θ t[i]
这里 c 是常量,该公式表示 “t 的第 i 个分量与常量 C 满足比较关系 θ” 。例如: t[4]=3 表示元组 t 的第 4 个分量等于 3 。
在关系演算中定义了 “ 自由元组变量 ” 和 “ 约束元组变量 ” 的概念。这些概念和谓词演算中的概念完全一样。若公式中的一个元组变量前有 “ 全称量词 ” 或 “ 存在量词 ” ,则称该变量为约束元组变量,否则称自由元组变量。
其中 R(A,B,C,D) S(C,D,E)
关 系代 数 表 达 式 为 : π B ( σ A>E (RCROSS.gifS))
4 、把下列 关 系代 数 表 达 式 转换为 元 组 表 达 式
π 1,4 (RCROSS.gifS)
其中 R(A,B,C) S(B,D)
注: F 是公式。 F 用 t[i] 代替 运 算 对 象 i 得到的等价公式。
例 1 查询信息系 (IS 系 ) 全体学生:
S IS ={Student(t) ∧ t[5]='IS'}
例 2 查询年龄小于 20 岁的学生。
公式可以递归定义如下:
(l) 每个原子公式是公式。
(2) 如果 Φ 1 和 Φ 2 是公式,则 Φ 1 ∧ Φ 2 、 Φ 1 ∨ Φ 2 、 ﹁ Φ1 也是公式。分别表示:
① 如果 Φ 1 和 Φ 2 同时为真。则 Φ 1 ∧ Φ 2 才为真,否则为假;
② E2= π A,D ( σ R.C=S.C ( σ B<'2007' (R) ×σ E='80' (S)))
③ E3= π A,D ( σ B<'2007' (R) CROSS.gifσ E='80' (S))
④ E4= π A,D ( σ B<'2007' ∧ E='80' (RCROSS.gifS))
答案是 ③ ,很明 显 自然 连 接要 优 于笛卡尔 积 ,先 运 算再投影 优 于 先投影再 计 算
在元组关系演算系统中,称 {t|Φ(t)} 为元组演算表达式。其中 t 是元组变量, Φ(t) 为元组关系演算公式,简称公式。
它由原子公式和运算符组成。
原子公式有三类:
(1) R(t)
R 是关系名, t 是元组变量。 R(t) 表示 t 是 R 中的元组。于是,关系 R 可表示为: {t|R(t)}
(1) 并
R ∪ S={t|R(t) ∨ S(t)}
(2) 差
R - S={t|R(t) ∧ ﹁ S(t)}
(3) 笛卡尔积
R×S={t (n+m) |( ∃ u (n) )( ∃ v (m) )(R(u) ∧ S(v) ∧ t[1]=u[1] ∧ ... ∧ t[n]=u[n] ∧ t[n+1]=v[1] ∧ ... ∧ t[n+m]=v[m])}
(5) 在元组演算公式中,各种运算符的优先次序为:
① 算术比较运算符最高;
② 量词次之,且 ∃ 的优先级高于 ∀ 的优先级;
③ 逻辑运算符最低,且 ﹁ 的优先级高于 ∧ 的优先级, ∧ 的优先级高于 ∨ 的优先级;
④ 加括号时,括号中运算符优先,同一括号内的运算符之优先级遵循 ①②③ 各项。
若有一个 t 使 Φ 为真,则 ∃ t(Φ) 为真,否则 ∃ t(Φ) 为假。
(4) 若 Φ 是公式,则 ∀ t( Φ ) 也是公式。其中符号 ∀ 是全称量词符号, ∀ t( Φ ) 表示:
如果对所有 t ,都使 Φ 为真,则 ∀ t( Φ ) 必为真,否则 ∀ t( Φ ) 为假。
② σ F (E 1 × E 2 )≡ σ F (E 1 ) ×σ F (E 2 )
③ σ F (E 1 -E 2 )≡ σ F (E 1 )- σ F (E 2 )
④ π A1,A2,B1,B2 (ECROSS.gifE)≡ π A1,A2 (E) CROSS.gifπ B1,B2 (E)
① 当 F 包含 A1,A2 以外的限制 时 ,不恒等
② 当 F 包含大于 E1( 或 E2) 个数 的限制 时 ,不恒等
③ 恒等
④ 等式不可能成立,右 边没 有相同 属 性
2 、以下元 组 的意 义 :
{t|( ∃ u)((R(u) ∨ S(u)) ∧ ( ∀ v)(T(v)→( ∃ w)((R(w) ∨ S(w)) ∧ w[1]=u[1] ∧ w[2]=v[1] ∧ w[3]=v[2])) ∧ t[1]=u[1]}
元组.jpg
附:其他类型举例:
-----------------------------------------------------------------------------------------
1 、下列等式中恒等的是:
① π A1,A2 ( σ F (E))≡ σ F ( π A1,A2 (E))
其中 R(A,B,C) S(A,B,C)
{t| ∃ u ∃ v(R(u) ∧ S(v) ∧ u[1]>v[2] ∧ t[1]=u[1] ∧ t[2]=v[2] ∧ t[3]=v[3])}
6 、下列 查询 效率最高的一 组 是:
① E1= π A,D ( σ B<'2007' ∧ R.C=S.C ∧ E='80' (R × S))
元组关系演算
之前学习了一下关系代数表达式,现在再学习一下元组关系的演算,这样就全了。这篇东西的符号打出来费了好多时间,比较麻烦,还好看着还能看懂,关键是全文本的,好下面开始正文。
为了讨论方便,先允许关系的基数是无限的。然后再对这种情况下定义的演算作适当的修改,保证关系演算中的每一个公式表示的是有限关系。
(2) t[i] θ u[j]
t 和 u 是元组变量, θ 是算术比较运算符。 t[i] θ u[j] 表示断言 “ 元组 t 的第 i 个分量与元组 u 的第 j 个分量满足比较关系 θ ” 。例如, t[2] < u[3] 表示元组 t 的第 2 个分量小于元组 u 的第 3 个分量。
元 组 演算表 达 式 为 : {t| ∃ u ∃ v(R(u) ∧ S(v) ∧ u[2]=v[1] ∧ t[1]=u[1] ∧ t[2]=v[2])}
5 、 关 系代 数 表 达 式 → 元 组 演算表 达 式
π 1,5,6 ( σ 1>5 (R×S)) -- 注意中 间 是乘法不是自然 连 接
② 如果 Φ 1 和 Φ 2 中一个或同时为真,则 Φ 1 ∨ Φ 2 为真,仅 Φ 1 和 Φ 2 同时为假时, Φ 1 ∨ Φ 2 才为假;
③ 如果 Φ 1 真,则 ﹁ Φ 1 为假。
(3) 若 Φ 是公式,则 ∃ t(Φ) 也是公式。其中符号 ∃ 是存在量词符号, ∃ t(Φ) 表示:
(6) 有限次地使用上述五条规则得到的公式是元组关系演算公式,其他公式不是元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演算公式。
一个元组演算表达式 {t|Φ(t)} 表示了使 Φ(t) 为真的元组集合。
关系代数的运算均可以用关系演算表达式来表示 ( 反之亦然 ) 。下面用关系演算表达式来表示五种基本运算:
dom(Φ)= π A (R) ∪ π B (R) ∪ π C (R)
={{a1,a2},{b1,b2},{c1,c2}}
则 S 是 dom(Φ) 中各域值中元素的笛卡儿积与 R 的差集。结果如图 2.8(b) 。注意,在做笛卡儿积时各个域中的元素不能搞混。
据 说 是表示 R ∪ S ÷ T 的意思,但是我 实 在是看不 懂 。
3 、以下元 组 表 达 式 转换为关 系代 数 表 达 式
{t| ∃ u ∃ v(R(u) ∧ S(v) ∧ u[3]=v[1] ∧ u[4]=v[2] ∧ u[1]>v[3] ∧ t[1]=u[2])}
S 20 ={Student(t) ∧ t[4]<20}
例 3 查询学生的姓名和所在系。
S={t (2) |( ∃ u)(Student(u) ∧ t[1]=u[2] ∧ t[2]=u[5])}
上面定义的关系演算允许出现无限关系。例如 {t| ﹁ R(t)} 表示所有不属于 R 的元组 ( 元组的目数等于 R 的目数 ) 。要求出这些可能的元组是做不到的,所以必须排除这类无意义的表达式。把不产生无限关系的表达式称为安全表达式,所采取的措施称为安全限制。安全限制通常是定义一个有限的符号集 dom(Φ) , dom(Φ) 一定包括出现在 Φ 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关系中的所有符号 ( 实际上是各列中值的汇集 ) 。 dom(Φ) 不必是最小集。
注: t (n+m) 表示 t 有目数 (n+m)
(4) 投影
π t1,t2,...,tk (R)={t (k) |( ∃ u )(R(u) ∧ t[1]=u[i1] ∧ ...t[k]=u[ik] )}
(5) 选择
σ F (R)={t|R(t) ∧ F}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元组演算表达式 {t|Φ(t)} 是安全的:
( 1 )如果 t 使 Φ(t) 为真,则 t 的每个分量是 dom(Φ) 中的元素。
( 2 )对于 Φ 中每一个形如 ( ∃ t)(W(u)) 的子表达式,若 u 使 W(u) 为真,则 u 的每个分量是 dom(Φ) 中的元素。
( 3 )对于 Φ 中每一个形如 ( ∀ t)(W(u)) 的子表达式,若 u 使 W(u) 为假,则 u 的每个分量必属于 dom(Φ) 。换言之,若 u 某一分量不属于 dom(Φ) ,则 W(u) 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