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4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朗读、想像等方法体会其文中“浸”“全年”等用词的精妙,解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初解课题1、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一解课题《桂花雨》: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文章,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题目把桂花和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完课文想一想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动笔划一划,写一写。

)读完交流(预设:花香、摇花乐或者一份情。

)二、分享“摇花乐”和“花雨美”,再解课题1、点题,定格摇花乐,指读语段(第五段):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2、谈感受,定位句子:哪些句子给你带来了这样的感觉,指名尝试情感朗读。

3、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像:(出示图片,配乐)同学们,让我们置身在桂花树下,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看着树上星星点点的桂花。

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我们使劲地摇着桂花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

摇啊摇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对学生引导: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落在哪里?对“满头满身”“这下”等词作一个回文。

)3、指导练习情感朗读:来,就带着这样的一份感觉,再有滋有味地再读读这几句话。

(自由读。

)引:用你的朗读与大家一同分享摇花的快乐,分享这场桂花雨的美丽。

(指名学生读。

)与学生的的交流与点拨中,体验这份乐,朗读这份乐,渲泄这份乐。

完成板书:枝摇花落乐心头4、扣题,再解课题: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题──《桂花雨》,你想那是一场怎样的雨啊?(迷人的雨快乐的雨香气四溢的雨……)5、配乐齐摇花乐。

三、解读“浸”“全年”的妙处,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1、由摇花乐引至香味,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⑴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桂花雨第二课时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桂花雨第二课时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和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理念】1、课堂教学应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1、课文一开头,她就说: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2、出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二、品味香气迷人1、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2、出示句子: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每时每刻都泡在香气里,你就是琦君邻居的话,你有什么感受?三、学习摇花乐1、用心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交流。

2、出示句子: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3、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4、想象写话。

5、这么香,这么迷人的桂花,我陶醉了,那父母亲呢?6、诗:自己再读一读父亲的诗,你想说什么?四、品味生活香浓1、个别读第四自然段。

2、比较句子:⑴ 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⑵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指导朗读。

五、感受乡愁感谢您的阅读!。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桂花“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体验“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课后练习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品读桂花“香”中体会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1、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琦君的童年,一起感受----桂花雨。

(齐读课题)读着这篇散文总有一股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再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在自己老家和父母一起摇桂花时的情景,那么,桂花和桂花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板书:香乐甜这就是品读文字带给我们的滋味,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需要好好地、反复地去读、去品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文字,去读文字中香的味道,乐的味道,甚至更多的味道。

(板书:……)那么小时候作者和她的父母一起摇桂花时的情景,集中写了三个自然段,那阵阵落下的桂花雨真是香气迷人,香飘十里,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带有“香”的语句,体会一下在这些句子当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过渡:下面我们来谈谈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二、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1、生朗读出示:“桂花开得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说体会。

①有哪个字说它真的很香?(浸)我们写香一般都用“飘”的,怎么用这个“浸”字啊?我们看这个“浸”字是什么旁?淹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用了一个“浸”字呢——(就好像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感觉到了。

所以这个“浸”字用得恰当,用得传神。

②指导朗读。

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软一些。

谁愿意读一读?师:真好!我们全都浸在了花香之中,除了这个“浸”字传神,文中还个一个“浸”字。

《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金秋十月,桂子飘香,让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

(学生齐读课题)二、品味桂花香1. 课文中,“我”喜欢桂花,因为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味儿却是那么迷人,让人陶醉。

怎么使人陶醉呢?请读第2~4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2. (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 你能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一种说法吗?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 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桂花的香?(浸)“浸”本来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液体里,在这里是指什么呢?(3) 谁能读得让我们也体会到浸在桂花香里的感觉?3. (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1) 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里了?(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吃桂花糕、喝桂花酒等进行感悟)(2) 是呀,“我”的家乡整个村子全年都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深深陶醉了,怎能不让我感到快乐呢?让我们来陶醉一下吧。

【设计意图:桂花的香,需要学生自己去读、去品,才能品出花香,品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

所以,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读中感悟的方法,再通过教师适当引导、点评,以感受作者用字的准确和富有表现力。

】4. 而对于童年时的“我”来说,除了闻花香、吃桂花糕,印象更深的是什么?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5. 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1) 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老是缠着)(2) “我”缠着母亲问什么?这一句为什么用感叹号,不用问号呢?是作者用错了吗?(3) 好,现在你们就是小琦君,我当妈妈,谁来缠着我问一问?(4) 瞧你们急的,桂花还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听了妈妈的话,你的心情怎样?(失望)(5)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生齐说后面句子)6.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3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3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6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

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设计意图:运用诗歌导入,既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

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

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桂花雨》教案范文(通用9篇)

《桂花雨》教案范文(通用9篇)

《桂花雨》教案范文(通用9篇)《桂花雨》教案1一、教学内容:《桂花雨》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读__,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涵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一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谁能用一两个字说说桂花的特点?(香、小等)(板书:桂花香)2、谁能用一个俗语说说桂花有多香?(桂子花开,十里飘香)3、桂花这么香,同学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想闻一闻、想摸一摸、想……)那么作者是怎样做的?(摇桂花)(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大家自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看边画出表现作者一家人摇花乐趣的语句(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1、“我”是怎样催促母亲摇桂花的?(出示课件:“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2、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缠着母亲问呢?(请三位学生读出不同的语调。

)3、作者老是缠着母亲摇桂花,但是母亲却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课件中的语句。

)4、母亲终于答应摇桂花啦!“我”是怎样做的?(出示课件: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板书:摇桂花)5、哪些语句最能表现“我”摇桂花时的欢乐之情?(出示课件: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板书:摇花乐)你来喊一喊,好吗?(请三位学生喊)6、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出示课件:播放动画的桂花飘落的情景)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我”摇桂花时的欢乐的语句。

7、桂花摇下来了,父母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课件: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甜。

”)8、父亲的这首诗写出了我们一家人摇桂花的欢乐之情,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童年的摇花乐,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理所母亲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读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小琦君去欣赏这场奇特的桂花雨,去体验作者“摇桂花”的快乐。

二、讲授新课(一)感受“摇花乐”。

自学提示:自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摇桂花场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交流读后感受。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师: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场景,是呀!这就是摇花的乐趣,奇妙的桂花雨。

谁还想读读这些句子?生:你这个雨还不太香,你这个雨还不够乐........师:你们是读出来的快乐,而作者是喊出来的。

你来试一试。

大家试一试。

师:读的真好,请同学们带上动作边读边演。

师: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落到你的头上,你激动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落到你的肩上,你兴奋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你的鼻尖上,你高兴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落到你的手上,你开心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让我们站在那棵桂花树底下,沐浴着桂花雨,欣喜若狂的大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师:多么温馨的画面,难怪多年以后作者还总是想起这阵阵桂花雨,想起童年时的摇花乐。

作者的父亲当时也吟诗一首: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桂花不仅带给我童年的快乐,更是融入到家乡人们的生活中。

你瞧!(出示桂花茶、桂花饼)清香的桂花茶,美味的桂花糕,难怪作者会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出示句子)老师有个疑惑,他们村子里的桂花一开开一年吗?生:不是。

(教师引导)春天,人们坐在庭院中喝着桂花粥,香气飘满整个村子。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篇一:12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12桂花雨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摇化乐”;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插图,自主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感受“摇花乐”,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体会思乡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体会思乡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2课《桂花雨》。

2、课文开头第一句说: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通过上节课对第一小节的学习,谁能用原文说一说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是什么?二、感受桂花香1、指名回答(出示)指名朗读。

齐读。

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桂花那令人的沉醉的芳香。

桂花香(板书)2、课文中还有哪两句也具体描写了桂花之香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出示句子:a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b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浸”是物体泡在液体里的意思,(出示图片)你觉得用在这里是否合适?(写出了桂花香味的无处不在、浓郁持久。

)可见,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3、朗读时,如果谁能把两个浸字读好,就能让我们陶醉在浓浓的花香之中。

指名读。

齐读。

三、享受摇花乐1、课文除了写桂花的香味迷人,最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情?(板书:摇桂花)。

2、对于“摇桂花”这件事情,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记在纸上。

(如:为什么要摇桂花?作者是怎样摇桂花的?摇桂花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桂花摇落以后,能做什么?)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与摇桂花有关的事情呢?(2、3、4)3、同学们,仔细得读一读这3个自然段,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用直线划出来,在下面写上相对应的序号。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桂花雨》。

2.引读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

是因为桂花虽然笨笨拙拙的,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味令人陶醉,芳香四溢。

喜欢桂花,是因为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和阵阵令人情牵梦绕的桂花雨。

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到:(出示句子)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3.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小节。

想想从哪颗感受到作者的快乐。

用画出体现摇花乐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作者(心情)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出示)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1)小作者怎样缠?谁能表演一下吗?(2)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3)a从老是、缠这个词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盼望早点摇桂花)b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句话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c对呀!作者是不是用错了?感叹号一般用来抒发比较强烈的感情,作者这里用感叹号是为了?(说明作者自己非常急切盼望早点摇桂花)(说明作者恨不得马上就摇桂花。

)d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23人)(4)读得真好!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是件大事,她迫不及待想摇桂花,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有点烦,但又很耐心地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5)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心想这桂花怎么还开不足呀!2.所以当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作者说这下我可乐了。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作者为什么乐了?(A终于可以摇桂花了。

)母亲为什么提前摇桂花呢?(因为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赶紧吩咐提前摇桂花。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箩、杭”;熟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学习这种感情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中句子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方法:结合课件解读课文,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梅花魂》中,我们透过傲雪而立的梅花看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爱与眷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种花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

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我们来学习第7课——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理顺文意让学生带问阅读,“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桂花雨’有什么寓意?”请学生回答第一个问和第二个问。

桂花雨:文中是指摇桂花时落花纷纷,若雨一般。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家乡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三、词句解析,细品思乡情1.“我”一开始就明说“我喜欢的是桂花”,为什么喜欢?——“桂花香气迷人”。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现桂花香的句子: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第1、2句:两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第3课《桂花雨》第二课时 教案

第3课《桂花雨》第二课时  教案

第3课《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桂花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3. 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花香,体会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体会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欣赏桂花姿态糕饼泡茶摇落成熟香飘寻找盛开邻居新鲜2.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脉络,知道文章以桂花为线索,写了桂花给带来的很多美好回忆。

今天再次走进那场缤纷的桂花雨。

品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从文中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感受家乡桂花的样子。

选出代表回答问题:1.从文中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感受家乡桂花的样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 讨论:说说下列划线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交流,然后回答:(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采用对比、和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喜欢桂花的原因,说明了桂花在心中的重要地位。

(2)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从“担心、每天都要”可以看出,收桂花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大事。

在琦君的原文中,还提到了母亲洗净双手将摇下来的桂花在佛堂供奉的情景。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课教学目标是:1、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结构和段落主题;2、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和表达方式展示阅读成效。

教学过程设计】一、热身启动1、教师播放一段桂花雨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桂花雨的美好;2、教师出示几张桂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品味、描述桂花的特点和美丽。

二、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和结构;2、教师分段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每段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情感认知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四、语言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和表达方式展示阅读成效;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文章,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拓展1、教师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外继续拓展阅读面;2、教师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感受、品味身边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结构和段落主题;2、学生能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3、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4、学生能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和表达方式展示阅读成效。

本课将研究___小时候的“摇花乐”,大家先读一遍课文,哪一自然段重点写了这一童年趣事?(等待学生回答)是第然段。

现在我们来理清一下这段的顺序,按“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的顺序分成三层,并圈划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以及表示心情的词句。

这样划分有助于我们理清本段脉络,有条有理地写作。

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桂花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花雨的来历,知道桂花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

(3)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意义。

3.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4.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桂花雨对自己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花雨的来历和意义。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意义。

(2)灵活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桂花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桂花雨的来历和意义。

2. 课堂讲解(20分钟)(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桂花雨的来历和意义。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 课堂讨论(10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桂花雨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实践(10分钟)(1)学生动手实践,用生字词编写小故事。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实践成果。

(2)学生表达对桂花雨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桂花雨2. 来历:民间传统习俗3. 意义: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亲情的珍惜、友情的珍视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点击欣赏桂花)金秋十月,桂花盛开。

桂花走进了许多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琦君(点击出示琦君)的童年。

人们都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

(点击出示课题)2、齐读课题3、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桂花是作者小时侯的最爱,也知道了作者喜欢桂花的两个原因,谁来说一说?4、齐读描写桂花样子和香味的句子。

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仿佛真的像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了!(板书:桂花香)二、感悟文本。

过渡语:这么多桂花,弥漫着前后左右十几家人家,他们都陶醉了,而琦君一家呢?他们一家人又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用心的读读第三段,用简单的话来概括的说说。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并指生概括回答:琦君一家人做了些什么?(琦君缠着母亲摇桂花,母亲看到天气不好,于是提前跟琦君一起摇桂花,最后父亲口占一绝,作了一首诗赞美桂花)2、学生回答。

3、过渡语:那我们就先来看看小琦君是怎么缠着母亲摇桂花的?4、点击出示:“摇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①作者为什么老是缠着母亲呢?(点击加点)在家里你有没有缠过母亲?当时心里怎样?指导朗读就带着这种着急的心情来读这句话。

评价:你有点急了!你真有点迫不及待了!看出来是缠了好几天了!5、作者这样缠着母亲急着想摇桂花,那桂花为什么要摇呢?联系前文找找答案。

指读:桂花成熟时,——香味差多了。

6、引:就在作者缠母亲的时候,母亲看见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总算可以摇桂花了,让我们也来摇一摇(做出“摇”的动作)指生回答:刚才老师看见你摇得起劲,那时你什么心情?(高兴\快乐)那我们就带着高兴、快乐的语气来把这段话读一下。

(点击出示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现在老师请大家来看一看,(点击桂花落的动画)边看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琦君,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落到你们的头上、身上、脖颈里、鼻尖儿上有的甚至落到你们的嘴里。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桂花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2教材简析《桂花雨》是一篇状物的抒情散文,以桂花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第二至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

第二自然段写“摇”桂花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

第三自然段讲“摇”桂花的情景。

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情景交融,物我和谐共生。

第四自然段写“摇”桂花后,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

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篇末再次点题,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分享“摇花乐”。

全文以桂花为线索,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以童年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感情。

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设计意图课题“桂花雨”引领读者感受那浓郁的桂花香气在鼻翼唇齿间弥漫,纷纷扬扬的桂花香雨在脑海眼前散开。

读着课文,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喜欢桂花的迷人香气,难忘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也就理解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又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渐渐的,作者的思乡情便也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溢满字里行间,也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且引得我们浮想联翩。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首先我引导学生“多读”,这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

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

其次是情境创设,我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整堂课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桂花雨》2、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很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很香)是啊!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板书:桂花香3.你知道对于作者来说,什么事是她童年生活里最难忘的事?(生:摇桂花)4、为什么摇桂花会在作者的记忆中留下如此难以抹去的痕迹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去了解一番。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一)、作者摇花前(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是写作者摇桂花前的表现?哪些句子是写作者摇桂花时的表现?细细品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1.哪些句子写了作者摇桂花前的表现?指名说,相机出示。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2.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老是、缠着”体会着急的心情、反复问了好多次)3.就是啊!作者小时候也像有的同学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呢?想想你平时央求妈妈答应你要求时是怎么说的。

那谁来当回小作者,问问妈妈,抓住关键词语把作者此刻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瞧你多心急呀!读得不错!;女生读评:瞧你急的,撒娇的本事都用上了!(师: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听到母亲的话,小作者更加急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

(齐读句子。

)二)、作者摇花时过渡:哪些句子是写作者摇桂花时的表现?相机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1.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这句话中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此刻小作者的心情?(乐相机加点)板书:摇花乐2.除了“乐”以外,哪些词语也让我们感受到此刻小作者心中的快乐?(帮着帮着使劲喊相机加点)3.是呀!她帮着爸爸铺竹席、使劲地摇着桂花树,忙得不亦乐乎呀!4.谁能通过朗读读出“我”此刻心中的快乐。

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陆续”、“要求”等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即作者离开家乡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回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陆续”、“要求”等词语造句。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录音机、相关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1.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作者对家乡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后半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2.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细节描写练习3.1 教师出示相关情境,要求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3.2 学生练习写作,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课堂小结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桂花雨家乡——亲人的思念离开——思念与回忆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题目为:“我想象中的家乡”。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中的故事,感受亲情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扫除了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还通过初步的朗
读,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桂花雨和摇花乐
我们一起读:
每到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我们还了解到了,作者很喜欢桂花,因为——
1、xx 很香(板书:
xx)
2、xx可以做糕饼、泡茶喝很香。

3、摇xx给我带来快乐。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是如何来写桂花香的?
1、桂花不与繁华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真是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香味浓郁)
课件出示这四个句子
这桂花可不仅仅只是闻着香,它还可以吃呢。

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
饼。

(泡茶喝、做桂花卤、做糕饼)(板书:
可食用)
哎呀呀,这桂花不仅香味迷人,还可以食用,这让我们的作者怎么能不喜
欢它呢?还有更令作者期盼神往的是那一年一度的——摇桂花
作者为什么期待摇桂花呢?快乐啊,好玩啊!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摇花乐。

(板书:
摇花乐)
同学们,你们能快速地找到描写摇花乐的段落吗?
第几段?第三自然段
你们太棒了,这样快速准确地定位了段落呀!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在读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读完以后,你要好好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读一读,体会。

(课件出示3 句话)
生: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xx 嘛!”师:
我听出来你把“大”字读得特别的高。

大事拖长音读出来,说足以见出作者
对这事情的看重。

还有谁再读?
师:
哟!真是个会撒娇的孩子,为什么“我”老是“缠”着妈妈问?
生:
因为摇桂花太有意思了,我太想摇桂花了,可妈妈总是说没开足,不让
摇,所以就老是“缠”着妈妈问。

师:
由“缠着”我们读出了“我”对摇桂花的那份期盼!现在我来做妈妈,谁来做文中的“我”来“缠”妈妈?(生积极举手)
生:
(娇声地)妈,怎么还不摇XX嘛!”
师:
(点了一下学生的额头,慈爱地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 (全班同学都笑了,举手的人更多了)
师:
你焦急了。

还可以加点动作和表情,表现得更急切一点啊!
生:
(皱眉着急地)(欲哭似的)(摇着老师的手,撒娇般地说)“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师:
”你都无奈的想要哭了!看来你真的迫不及待了。

师:
你们都想来“缠”妈妈?好,现在我读妈妈的话,你们读“我”的话,看谁读得更逼真。

(全班投入地读起来)
师:
摇桂花是件大事。

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大家快来摇吧!(学生做动作摇)
生:
在做动作,师出示课件图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师:
现在,你就在桂花树下,你会怎样喊?(跳起来,大叫: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呀!)生:我会跳起来喊、我会拍着手喊起来、我会伸开手臂转着圈喊、我闭上眼
睛,拥抱桂花雨,, 师:
这时你是什么心情?
生:
分别说:
“高兴、快乐、开心”
师:
好,让我们一起读: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师:
孩子们,你们读出了自己的体会。

现在让我们站起来,舒展开身子,加上
动作,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读这段话。

(生动情地朗读,或拍手或跳或陶醉状课堂走向高潮)(板书:
深深的童年乐)
师:
你们还想再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再次播放动画的桂花飘落的情景约
二十秒)师:
(深情地)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沐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想到了什么?
生:
我终于看到桂花雨啦!沐浴着这桂花雨,我都要陶醉了!真是太美了呀!
生:
那朵朵桂花就仿佛是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萤火虫,向我纷纷飞来,我跳起来喊:
“太好看了!”
师:
你的想象真丰富呀!
生:
我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愿望,看到了迷人的桂花雨,真想这一刻永远陪伴着我。

那黄色的小花落满地,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师:
好,那就让这一刻在你的心中成为永恒。

生:
我还说一个比喻,飘落的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生:
啊!桂花真香呀!飞舞的桂花如同金色的雪花。

这幅美景让我陶醉,真想天天闻到桂花香。

师:
对呀!xxxx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生:
这是一场纷纷扬扬的桂花雪呀!我沉醉在其中,不由翩翩起舞。

“桂花雪!桂花雪!你快快下吧!”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喊着。

师:
你们想象真丰富呀!桂花雨在你的眼中又变成了桂花雪。

真的陶醉了。

4、“是呀,自己陶醉了,老师也陶醉了,可母亲还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怎么还比不上呢?那家乡院子的桂花该有多香呢?看来我们还得再细细品读一下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比满陇桂雨还要香。


5、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作者家乡的桂花香。

课件出示课堂伊始的那四个句子。

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几个句子,感受一下,桂花的香。

(生读一会儿)桂花的香怎么样啊?
1、真是迷人!
繁华:
各种各样的花,很多花。

对比反衬,桂花的香(真是迷人!)真加重语气,拖长语调。

2、xx 十里浸在xx 里(香味浓郁)
我们人人都知道,桂花香飘十里。

也许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作业退一步说,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那就是说都浸在桂花香里了。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xxxx。

4、好香的雨啊!感叹肺腑
6、能不能再慢些,让花香久久地弥漫在那里。

7、指名读,读得慢,读得深情。

小结:读琦君的《桂花雨》,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

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

(板书:
香香的xx 雨)
如此浓郁醉人的XX,母亲却说:
8、幻灯片出示:
“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
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
生1:外地的桂花也很香,但是因为母亲离开了家乡,却仍然忘不了家乡的桂花树。

生2:桂花树是自己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从小的乐趣所在。

出示:
外地的XX 再香,也()。

外地的生活再好,也()。

生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生活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生活那样让人怀念。

我们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师:
我想起了XX 的一句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
月亮是故乡的更亮一些,人呢?
生1:人是故乡xx。

生2:人是故乡亲。

师:
同学们知道作者琦君为什么会如此思念故乡吗?
师介绍: 1949 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

我们的课文《桂花雨》写于1976年,也就是琦君到台湾的十七年后回忆起家乡的桂花写作而成的。

xx 君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移植”一词,用得何等精妙),匆匆将三十年。

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士的一事一物。

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

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浓浓的思乡情啊!板书设计:
12、xx雨
xx --- 香香的xx雨喜爱xx 可食用
摇花乐深深的童年乐浓浓的思乡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