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类型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新分类:从专家共识到循证医学
理学 科 在 I s 类 、 断 和 治疗 等 方 面 的 多 学 科 协 I 分 P 诊 作 , 国 际共 识 的基 础 上 , 在 同步发 展 我 国在 此 医学领 域 中基 础 与 临床 的研 究工 作 。
一
因此 , P I s中每 一 种 特 定 性 疾 病 的诊 断 必须 建 立在 I 临床 、 射 学 和 病理 学 科 间的 密切合 作 , 互提 供 鉴 放 相 别 诊 断 的线 索 , 在 除 外 其 他 已知 病 因疾 患 的基 础 并
上才 能 最终 达 到 正 确 诊 断 。“ 立 、 盲 ” 的诊 断 孤 双 式
20 0 1年 3月 日本 厚 生 省发 表 了“ 漫 性肺 疾 患 研 究 弥
组报 告 ” 。 今 年 岁 首 A S E S再 次 联 合 发 表 了 J T/ R
自的组 织病 理 学 结 果 反 馈 到 临床 中 , 排 除众 多 已 在 知 的致 病 因 素 或 特 定 的 疾 病 后 , 能 最 终 诊 断 I s 才 I P 分 类 中的独 特 性 实体 疾 病… 。
断 。且 间质 性 肺 炎 的分 类是 以组 织 病 理 学 为基 础 ,
根据 其各 自不 同特 点 划 分 类 型 的u 3。 不 同的 组 织 ’ J
细支 气 管 炎 伴 机 化 性 肺 炎 ( O P ] A P 病 理 学 表 B O ) 、 l[
现为 弥 漫 性肺 泡 损伤 ( A ] 呼 吸 性 细 支 气 管 炎伴 D D) 、
治疗” 国际共 识 报 告 J 同年 8月本 刊 刊 登 了“ 的 , 特
常 易导 致误 诊 或 漏 诊 。外 科肺 活检 虽 是 I s 断 的 I 诊 P
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小)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IIPs)一、概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 DPLDs)中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炎症性和纤维化性病变),有着多种肺部异常表现的非肿瘤、非感染性肺病,它们虽具有明确的组织学和影像学表现,但致病因子,故称其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并不只限于肺间质(上皮与内皮基底膜间之腔隙、损伤的原发部位),病变常同时累及气腔、外围气道及血管,病因也不完全是特发(隐源)性的。
但该类疾病中的大多数都有一定程度的间质细胞浸润和(或)胶原沉积。
因此,详细、准确的临床-放射学-病理学诊断(clinco-radiologic-pathologic diagnosis,CRP)能够区别IIP与DPLDs中其他性质的疾病。
然而,CRP诊断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首先区分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与IIPs中其他种类的疾病。
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组织多位学科专家,依据临床、放射学和病理学标准,共同制定了IIPs的ATS/ERS国际分类。
新分类中包括7个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别,依据发生率高低依次是:(1)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3)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4)急性间质性肺炎(AIP);(5)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6)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7)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
.CT/HRCT在IIP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IPF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变化(UIP),决定其在HRCT上呈现一组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即以双肺基底部和肺外围分布为主的网状和蜂窝囊肿影。
而NSIP、DIP、LIP恰与IPF相反,组织学表现特征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HRCT 影像学则以磨玻璃影表现为主。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理特征及分类(内容详实)
少见类型 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
不能分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不能分类的IIP
1、临床、影像或病理资料不全或不一致 2、治疗后类型发生变化 3、病理变化不能归为已知类型 4、多种影像或病理类型共存
纤维母细胞灶
Pleura
27
纤维母细胞灶
机化
蜂窝肺
蜂窝肺
IPF不能出现的病理改变(阴性改变)
①.无其他间质性疾病的病变, 如结节病,PLCH等
②.无显著慢性炎细胞浸润 ③.无肉芽肿结节、无血管炎 ④.无粉尘颗粒,如石棉小体 ⑤.缺乏显著嗜酸细胞浸润
以上任何一条,可以否定IPF的诊断
UIP的病理诊断几种情况:
(RBILD)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
ATS/ERS upd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the IIP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Vol 188. pp 733–748, 2013
COP AIP AFOP
有可能经小活检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及CT
(UIP临床+典型HRCT可以不做肺活检) (RBILD临床+典型HRCT+BALF可以不做肺活检)
二、各型IIP的病理特点
(一)、慢性பைடு நூலகம்维化性IIP
IPF NSIP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进展性纤维 化性间质性肺炎,见于老年人,病变 局限于肺部,其HRCT及病理组织学表 现为UIP。
于文成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新分类
iPPFE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2013年)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 少见的IIP
主要的IIP
家族性 2-20%, 非家族性 80%
不能分类的IIP
特发性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LIP) 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 (PPFE) 由于证据不够下列二个病
理类型未被列入疾病分类: 慢性致纤维化性IP IPF NSIP 急性/亚急性IP COP AIP 吸烟相关性IP DIP RBILD
2. Rare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
Idiopathic 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iLIP) Idiopathic pleuroparenchymal fibroelastosis(iPPFE)
Rare histologic patterns: AFOP、BCIP
理类型未被列入疾病分类: 慢性致纤维化性IP IPF NSIP 急性/亚急性IP COP AIP 吸烟相关性IP DIP RBILD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 气道中心性间质性肺炎
IPPFE
• 女性和男性发病率相当,并且平均年龄在57岁。一半的患 者存在反复感染。 • 有的患者表现出家族性间质性肺病病史或非特异性自身抗 体。 • HRCT患者IPPFE的特点是上叶纤维化、胸膜和胸膜下肺实 质为主的特征,胸膜下密集整合阴影,上叶有牵拉性支气 管扩张,结构扭曲,和上叶体积缩小。 • 组织学上:胸膜及胸膜下肺纤维化。 • 60%的患者疾病出现进展,40%的患者死亡。 • 鉴别:家族性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疾病,纤维化结节病, 慢性过敏性肺炎。
理类型未被列入疾病分类: 慢性致纤维化性IP IPF NSIP 急性/亚急性IP COP AIP 吸烟相关性IP DIP RBILD
特发间质性肺炎-精品文档
图1根据ATS-ERS分级IIPs不同类型病变的术语
• IIPs从他们特发的形式上看是罕见的疾病。 然而,更常见的疾病如结节病、血管炎和结缔 组织病可以表现为相同的形态模式,而IIPs被 认为是这些形态学改变的“原型”( 3 )。 由于 影像在鉴别特发性和继发性间质性肺炎中扮 演着关键的角色,放射科医生需要熟悉这些疾 病的形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 IIPs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伴咳嗽和呼 吸困难;然而,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 风险因素和病程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 表 1 )。
。 通常,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没有效果,数据 表明,由于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副作 用,这种疗法可能是禁用的( 8 )。 然而,环孢菌 素和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对于IPF急性发作似 乎是有效的( 9 )。 此外,患者确诊后应尽早考 虑肺移植( 10 )。
• 影像特点 • 病变早期大多数患者胸片正常。 在疾病晚期, 胸片肺容积下降和从肺尖到肺底的胸膜下网 状影( 14 )。 • 在高分辨率CT图像上肺尖到肺底的病变可以 更好的显示。肺尖到肺底的胸膜下网状影和 大量蜂窝囊样改变,伴有牵引支气管扩张,这 三个表现高度提示UIP( 图3 )( 15 , 16 )。 此 外,UIP还应考虑患者出现肺容积下降、胸膜 下网状模糊影, 大量蜂窝囊样改变,牵引支气 管扩张,范围从肺尖到肺底( 图4 )。
多变
• IIPs是基于组织学进行分类,但每个组织学类 型与典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类型相联系, 提供了适当的与组织学表现相关的CT技术 ( 3 )。 • 在IIPs的诊断上放射科医生的关键作用为全 面了解国际分类和增强多学科的思维模式。 • 在本文中,我们阐述了ATS-ERS IIPs分类所包 括的形态学特征和众多的与这些特征相关的 临床和影像学标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结节病(Sarcoidosis)。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 肺血管病相关的ILD:Wegener肉芽肿/Chu 一Strauss综合症、
坏死性结节样肉芽肿病(NSG)、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PLCH)等。 淋巴细胞增植性疾病相关的ILD:淋巴瘤样肉芽肿等。 肺泡填充性疾病:肺泡蛋白沉积症(PAP)、肺泡微石症、肺含铁
缺乏肺活检资料的UIP/IPF诊断依据
NSIP
NSIP在1994年由Katzen·stein和Fiorelli提出,指不 符合任一特定病理类型的IIP,预后较好,对皮质激素 等治疗反应佳。
NSIP大多为炎症型,也可表现为纤维化型或混合型, 病变均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NSIP有相当多表现为 CD8+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
AIP
早在50多年前,Hamman和Rich描述了4例 死于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例,他 们的病程在4—24周。这种急性起病,病情凶 险的特征与常见的呈慢性进展病程的UIP有着 明显的差异。
Hamman—Rich病在现在的分类中被称为 AIP
AIP临床表现
❖ 平均发病年龄50岁,与吸烟无关,往往先有 病毒性上感史
ATS/ERS最新的临床-影像-病理(CRP)分类
病史、体格检查、胸部 X 线检查和肺功能测定
不是 IIP 如:可能与胶元血管疾病 、环境、应用药物有关
可能是IIP HRCT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类型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类型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它比起间质性肺炎更为的复杂,因为它一般是由多种疾病或细菌感染而成,并且病因各方面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来讲,患这种疾病也意味着间质性肺炎的晚期症状。
而且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在治疗后,一般能存活5~6年,那么转发性间质肺炎有什么类型呢?
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预后差,平均生存时间为5~6年,病死率为68%,对激素反应差,外科肺活检证实的IPF几乎没有长期存活者,现未发现完全康复病例。
2、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预后不良,其存活时间与该病合并症密切相关,目前病死率、生存时间尚无循证学数据。
3、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的预后良好,平均生存时间为12年,病死率为27%,对激素治疗反应好、病程较稳定。
4、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预后差,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病死率为62%,其预后与磨玻璃影、实变影、牵拉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的范围有关,对激素治疗反应差,无完全恢复可能。
5、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时
间为17个月,病死率为11%,对激素反应好,临床上有完全康复病例报道。
6、隐原性机化性间质性肺炎(COP)愈后良好,平均生存时间为13年,病死率为13%,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但对激素不敏感者,晚期发现、反复发作者及高热不退者预后较差。
这种疾病一般和患者的环境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系,而且这种病症是呈现多样的症状的,到后期的话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并且后期的话是高热不退,所以通常这类的用药也会加入大量的抗生素,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肺部,一定要多加爱护和保养才能让它健康。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七种病理类型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七种病理类型1968年著名病理学家Liebow首次提出并命名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将此病分为5个组织病理学类型,1998年Katzenstein和Myere对Liebow原分类加以修正,提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的新分类,并获得ATS(美国胸科学会)、ERA(欧洲呼吸学会)一致认同(2000年),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1968年著名病理学家Liebow首次提出并命名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将此病分为5个组织病理学类型,1998年Katzenstein和Myere对Liebow原分类加以修正,提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的新分类,并获得ATS(美国胸科学会)、ERA(欧洲呼吸学会)一致认同(2000年),见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病理分类为四种类型: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等同于病理学诊断间质性肺纤维化(IPF,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急性间质性肺炎(AIP,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nonspecific intersititial pneumonia)。
并于2000年2月ATS/ERS/ACCP(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联会发表了《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的国际共识报告;2000年8月中华内科杂志刊登了《特发性肺纤维化:病理和临床界定、认知、共识和借鉴》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新进展》。
随后2002年,ATS/ERS发表了多学科国际共识报告,根据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的特点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分为7个亚型,在2000年认同基础上增加三个类型即: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呼吸性细支气管间质性肺炎(RBILD,RB-ILD,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NSIP诊断
除外已知病因引起的ILD,特别是CTD-ILD,慢 性过敏性肺泡炎等;
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咳嗽、呼吸困难,可有乏力; CT:两肺下野磨玻璃影或网状影,伴牵拉性支气
管扩张,病变常沿支气管血管分布; 组织病理时相一致,不同程度的炎症或纤维化。
IPF/UIP与纤维化型NSIP的鉴别要点
AIP影像
X线:早期双肺下野散在或相对对称分布的班片影、大片 实变影或磨玻璃影;随病情进展,扩大至中、上肺野,并 可出现弥漫网格和条索影。
HRCT:磨玻璃影;实变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小叶间 隔增厚;气管血管束增粗;结节影;网状影;蜂窝状影。
AIP诊断
符合以下条件应考虑AIP可能:急性起病,进行性 呼吸困难;持续恶化低氧血症;CT新近出现的双 肺弥漫浸润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无感染依据; 排除其他已知原因肺损伤。
ILD/DPLD分类
疾病 职业性肺病(尘肺);药物性肺病;结缔组织 疾病相关ILD(CTD-ILD)等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 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Wegener肉芽肿等 肺泡蛋白沉积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淋巴管平 滑肌瘤病;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特发性肺含 铁血黄素沉着症;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等。
AIP治疗
类似IPF急性加重,激素+对症支持治疗。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
不明原因的机化性肺炎,病因不明,感染、药物、风湿性 疾病可能有关。细支气管、肺泡损伤后,气道内肉芽组织 过度增生、肺泡渗出物机化。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及其临床病理诊断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及其临床病理诊断
张子杰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3(015)009
【摘要】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粉尘的吸入和职业因素及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因引起。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lp)间质性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的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性病变。
由于病变在肺间质,呼吸道症状早期较轻,
【总页数】1页(P263)
【作者】张子杰
【作者单位】473009,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诊断分类及诊治分析
2.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影像学新分类及HRCT特点分析
3.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HRCT诊断及新分类法解读
4.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
5.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及其临床病理诊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类型
导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它比起间质性肺炎更为的复杂,因为它一般是由多种疾病或细菌感染而成,并且病因各方面是比较复杂的。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它比起间质性肺炎更为的复杂,因为它一般是由多种疾病或细菌感染而成,并且病因各方面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来讲,患这种疾病也意味着间质性肺炎的晚期症状。
而且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在治疗后,一般能存活5~6年,那么转发性间质肺炎有什么类型呢?
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预后差,平均生存时间为5~6年,病死率为68%,对激素反应差,外科肺活检证实的IPF几乎没有长期存活者,现未发现完全康复病例。
2、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预后不良,其存活时间与该病合并症密切相关,目前病死率、生存时间尚无循证学数据。
3、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的预后良好,平均生存时间为12年,病死率为27%,对激素治疗反应好、病程较稳定。
4、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预后差,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病死率为62%,其预后与磨玻璃影、实变影、牵拉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的范围有关,对激素治疗反应差,无完全恢复可能。
5、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时间为17个月,病死率为11%,对激素反应好,临床上有完全康复病例报道。
6、隐原性机化性间质性肺炎(COP)愈后良好,平均生存时间为13年,病死率为13%,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但对激素不敏感者,晚期发现、反复发作者及高热不退者预后较差。
这种疾病一般和患者的环境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系,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