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将军令演奏技巧

合集下载

《将军令》开头指法

《将军令》开头指法

《将军令》开头的指法如下:
双手同时弹奏刮奏,即连续的大指向上刮奏。

左手和右手的大指要同时弹奏,但两个手指不要放在同一根琴弦上,以避免声音被堵住。

应一前一后错开,大约错开一个8度。

小指弹奏低音的6,右手再弹奏一个倍低音的6和低音的6的大撮。

起势手有一个提气动作,需要把一拍的时值拖够。

到这个位置再换弦,最后半拍的时候摇指就要收住,摇指不要摇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版本《将军令》的指法可能不同,建议根据个人所学的版本进行练习。

浅析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的演奏技巧

浅析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的演奏技巧

浅析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的演奏技巧1. 引言1.1 了解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的背景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是中国古典音乐中一首著名的曲目,被广泛传颂并且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曲子传统悠久,流传颇广,其音乐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

《将军令》的演奏曲调轻快明快,具有悦耳动听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享受。

了解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的背景,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这首乐曲的内涵和韵味,为演奏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这首曲目的起源历史悠久,流传至今,被传颂不衰,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掌握了这首曲子的背景资料,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就能更好地体现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音乐魅力,使演奏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深入了解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的背景,演奏者不仅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这首曲目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还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这首曲目的理解和情感,使演奏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了解扬琴传统乐曲《将军令》的背景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2 掌握演奏《将军令》的重要性掌握演奏《将军令》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作为扬琴传统乐曲之一,《将军令》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演奏该曲不仅可以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更能够让演奏者深入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通过细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将军令》的演奏技巧可以提高演奏水平,培养音乐表达能力,让扬琴演奏者能够在音乐表演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和情感体验。

而且,《将军令》作为经典乐曲之一,其演奏在传统音乐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掌握演奏《将军令》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上。

通过精心学习和练习,《将军令》的演奏者可以在扬琴艺术领域展现出更多的魅力和技巧,同时也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2. 正文2.1 掌握左手的指法和位置掌握左手的指法和位置是扬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演奏《将军令》这首传统乐曲时,左手的指法和位置直接影响到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初中音乐课教案将军令

初中音乐课教案将军令

初中音乐课教案将军令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将军令》这首歌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感受《将军令》的音乐风格,理解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2. 学会演唱《将军令》,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将军令》的音乐内涵,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历史情境。

2. 准确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将军令》歌曲及歌词。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

3. 教学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将军令》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历史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将军令》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将军令》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气氛。

2.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将军令》歌曲所表现的历史情境,理解歌曲的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四、歌曲演练(1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将军令》,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歌曲展示(5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演唱《将军令》的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将军令》的音乐特点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将军令》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歌词、分析歌曲结构、讨论歌曲内涵,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在歌曲演练环节,教师注重指导学生的节奏和音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整节课下来,学生对《将军令》的音乐风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将军令》

《将军令》

《将军令》作者:来源:《小演奏家》2013年第07期一、《将军令》的探源浙派筝艺是我国民乐体系中南方古筝流派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派筝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古谱《弦索十三套》,用解放前老一辈艺人的话来表述,即“凡十三套,无所不能”。

《将军令》就是浙派古筝大师王巽之在1957年以清荣斋汇编的《弦索备考》中《弦索十三套》的合奏曲《将军令》移植改编而成,在1958至1961年间,该曲又多次重新修改,丰富了技法和曲式结构。

该曲在技法上除了继承传统浙派筝曲演奏技法外,还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以及部分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因此,对于其它流派的技法也就较易学习和发展。

该筝曲新指法的应用和曲式结构,对当代古筝的发展方向以及当代古筝体系的完备,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曲目特点古筝曲《将军令》描绘了古代将士征战沙场、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以及得胜归营、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全曲宏伟激昂、铿锵有力,段落层次分明,全曲共分为六个段落一个尾声:第一段,表现号角声混合人的脚步声和马蹄的行军声;第二段,描写将军运筹帷幄、威武高大的形象;第三段,描写军队军心稳定,积极备战的高昂战斗气势;第四段,通过演奏力度的变化,描写出将士们整装待发,等待号令的场面。

第五段,运用散板,描绘出将军发令后,部队出发迎敌的情景;第六段,描写两军对垒短兵相接、奋力厮杀的场面;尾声,音乐气势辉煌、悲壮,表现了得胜归营的壮观场面。

其中分别应用了不同的古筝演奏技巧,特点如下:1. 长摇《将军令》第一段以及结尾都采用了浙派筝艺有别于其他筝派演奏技巧的最大特色之一——长摇。

山东筝派的摇指是以右手小关节快速劈托形成的;而河南筝派是通过右手无名指扎桩,大拇指大关节快速劈托而成。

浙江筝派则不同,它的摇指是现代摇指的雏形,以小拇指或无名指扎桩,食指捏住大指甲片,以手腕为轴快速往返摆动形成的。

由于此技法能充分调动臂、腕的力量,所以声音力度较大,触弦频率较快,摇出的时间也更长,使古筝发出的一个个离散的单音连成连续的长音,模拟出拉弦乐器演奏的效果,使得演奏过程中对音的时值和强弱的控制力大大加强,从而提高曲目的流畅度及歌唱性;使得该曲在旋律渐入中更加自然,气势跌宕起伏。

古筝课教案将军令

古筝课教案将军令

古筝课教案将军令第一课一、《前进着的车轮》:1. 分指的连贯性不好,注意每指的接替。

2. 力度?二、《秦桑曲》:1.首先要知道“秦”的含义,陕西一代成为“秦地”。

2.了解秦地的民间音乐、调子等。

3.微#4、微b7的音乐特点。

4.乐曲不熟练,左手按音不准确,耳朵仔细听。

第二课一、《前进着的车轮》:1、手指之间的交替性。

2、颗粒性?二、《秦桑曲》:1、秦地曲子的风格是微#4、微b7。

2、切分音拖满。

3、左手的功夫,揉弦的感觉。

4、触弦的方法?第三课一、《前进着的车轮》:1、分指的连续性加强。

2、力量向下坠。

二、《秦桑曲》:1、开头的气势?用手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指间,把每个音甩出来。

2、八度刚劲有力。

3、微#4、微b7一定要按准。

4、尽可能的用大拇指弹拨和劈托指法。

第四课一、《前进着的车轮》:1、双手触弦的位置靠中间一些。

2、左手功力加强,力度不够。

二、《秦桑曲》:1.指法劈托挑出来单独练,重点练。

2.左手按弦要更迅速,无尾音。

3.学会用手腕带动手指演奏。

4.扫弦的方法?爆发力?第五课一、《上楼》:1、弹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筝曲的派别,属于哪一流派。

2、韵味来自左手功夫,韵味是右手声音的延续。

3、上楼的情感特点:轻巧、活泼、欢畅、伶俐。

要注意这首曲子的整体情感发展过程。

第六课一、《上楼》:1、乐曲的连贯流畅,找出自己感觉不满意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细化。

2、曲子的韵味,关键在于左手,颤、揉、按、滑技巧之中。

3、切分音运用的都是“符点颤音”,又叫“迟到颤音”。

4、对上滑音、颤音的理解不够准确。

第七课一、《上楼》:1、具有河南风格特点的经典传统曲目,虽不算长,技法也不是很难,但要弹得十分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谁上楼?一个11.12岁的女孩子,她聪明伶俐、机灵顽皮、欢快活泼、心地善良、行动敏捷轻巧,又有一些鬼心眼,时不时又爱搞一些恶作剧。

上楼干什么呢?传递老夫人同意张生与莺莺的婚事。

乐曲显得生动有趣,符合丫鬟红娘特有的性格意境。

浅析浙江筝曲《将军令》及其演奏特点

浅析浙江筝曲《将军令》及其演奏特点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浅析浙江筝曲《将军令》及其演奏特点肖 桐(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3)【摘要】《将军令》是浙江筝派中流传广泛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筝乐作品。

本文从作品的探究、作者简介、作品分析及乐曲涉及到的“点指”“长摇”“快四点”等特色演奏技法以及我对作品的总结与感悟这四个方面浅析浙江筝曲《将军令》。

【关键词】浙江筝曲;《将军令》;演奏技法【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一、作品的探究《将军令》起源于唐朝皇家的乐曲,已经流传有1000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已有多种乐器演奏的曲谱与演奏方式。

古筝曲《将军令》属于浙江筝曲。

浙江筝派是古筝五大筝派中南派的代表之一。

浙江筝派通常有文武之分,文曲强调追求清新淡雅,武曲生动热烈,慷慨激昂。

浙江筝派的特色技法有快四点、摇指、点指等。

代表作品《将军令》《月儿高》《高山流水》《林冲夜奔》等。

浙江筝派最重要的就是来源于《弦索十三套》。

《弦索十三套》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丰富的弦索乐的曲谱集。

二、作者简介王巽之,浙江杭州人,浙江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代表作品有《将军令》《高山流水》《林冲夜奔》等。

王巽之出生于1899年,原名王其昌。

少年时期的王巽之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触绘画与音乐。

蒋荫椿先生可以说是带入王巽之走进古筝演奏与研究的启蒙者与奠基人。

由于王巽之勤奋、刻苦、谦虚,蒋荫椿在一生中只有王巽之一个工作弟子,所以老师将自己所学全部教授与王巽之。

1956年上海音乐学院开办后,王巽之在此作为古筝教师,潜心教学并创作发扬浙江筝曲。

三、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分析浙江筝曲《将军令》用音乐语言描绘了将士们在征战前的紧张氛围、征战过程中浴血拼搏、顽强抵抗最后齐心协力凯旋得胜的战争场面。

浙江筝曲《将军令》在每段的开头均标有标记段落符号,全曲段落层次分明、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在结构上筝曲《将军令》共有6个段落加尾声。

乐曲的第一段描写的是战前紧张的氛围。

古筝曲《将军令》的摇指技巧

古筝曲《将军令》的摇指技巧

古筝独奏曲《将军令》溯源于清荣斋汇编《弦索备考》中的“弦索十三套”。

“杭州滩簧”、“弦索十三套”、“杭州丝竹乐”中的部分曲牌,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古筝演奏史重要的浙派古筝曲。

这些古筝曲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弦索十三套”,而“杭州滩簧”通常又是以丝竹乐器进行伴奏的。

《将军令》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存活于舞台上的古筝独奏曲《将军令》,是由著名的浙派筝曲演奏家王巽之先生改编,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经过了多次修改和商榷。

如今,古筝独奏曲《将军令》音色跌宕起伏、速度变幻多端、情绪雄壮豪迈。

其借鉴了浙派筝曲的传统演奏技法,同时融汇了三弦、琵琶和部分西方乐器的演奏技巧,《将军令》的改编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筝演奏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如今古筝的演奏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古筝曲《将军令》可以分为六个主要段落和一个尾声。

该曲以战场上的号角和鼓声为节奏和旋律的素材,强调叙事性,描绘并塑造了战场官兵视死如归,马革裹尸还的场景。

第一段以行军作为主要内容,其演奏混杂了马蹄、行军的脚步声以及号角战鼓等各种声音。

第二段则着重突出将军形象,表现了战场上将军的威武不屈。

第三段描叙备战场面,以表现在战场上将军和士兵同心协力积极备战,表现出了积极昂扬的斗志和热情。

第四段加大的演奏力度,主要描述了将军和士兵整装待发开赴战场。

第五段通过“散板”的运用,展现出官兵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准备迎敌的场景。

第六段即是战争的主体段落,所描绘的是战场上官兵浴血奋战、奋力厮杀。

尾声则表现了官兵们从战场上得胜归来的场景。

古筝独奏曲《将军令》第一段大量运用了摇指的技巧。

这一段主要描述行军的场景,其音乐混杂了马蹄、脚步以及号角等各种声音,而这一场景的描绘、气氛的渲染是通过左右手的配合来完成的,左手的“四点夹弹”配合右手长篇的“摇指”技法所表现出来的。

《将军令》中所运用的以浙江筝派的“摇指”技法为主要特色。

小指扎桩,食指捏住大指甲片,通过以手腕为轴,快速摆动得以实现,这样的摇指力度较大、触弦频率快,以突出乐曲的节奏。

浅析浙江筝派的演奏技巧r——以《将军令》为例

浅析浙江筝派的演奏技巧r——以《将军令》为例

浅析浙江筝派的演奏技巧r——以《将军令》为例卜晋雯【摘要】《将军令》这首著名的古筝独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荣斋所汇编的《弦索备考》,该曲被其中的"弦索十三套"收录,后又经过浙派筝曲的著名演奏家王巽之的精彩改编,最终使其成为筝曲中的典范之作.笔者首先即从该曲的溯源入手进行研究,然后又认真分析了其巧妙的结构组成,接下来细致地分析和讲解了该曲在演奏中惯用的一些手法和技巧:"摇指""快速点弦""快四点""点奏"和"抓弦".为了使乐曲的演奏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在该曲的演奏过程中根据情感的表达和演奏的实际需要,在对传统的优秀演奏方法进行传承的同时,又结合时代特色大胆创新,别出心裁地采用一些演奏技巧和方法,这样不仅使古筝的音乐表现力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同时也对现代古筝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指导.【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7(000)017【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浙江筝派;《将军令》;演奏技巧【作者】卜晋雯【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32.32浙江筝派在在弹奏形式上清丽秀美,倾向于婉约素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旋律和音乐韵味比较和谐。

为此,本文根据自己所学并结合具体曲目进行分析,现总结杭筝共有三个突出特征是其它筝派所不具备的:第一,杭筝在弹奏技巧上与其它筝派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左手的伴奏相对更繁杂,多以旋律编配和声为主,其常用的弹奏技巧包括点指、快四点等;第二,以音响作为切入点加以创新,在音响上提供了启发,为了新古筝曲的创作上拓展了新的想法,开拓了全新的创作方法。

(一)历史文化的原因杭州一直以来享誉盛名,其地处沿海,在古时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其凭借沿海地域的优势,交通相对其它地区更加便捷。

这样的环境奠定了当地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基石,所以这一地域在古时就有开放的市井文化。

筝曲《将军令》的演奏特点及影响

筝曲《将军令》的演奏特点及影响

筝曲《将军令》的演奏特点及影响卜晋雯【期刊名称】《北方音乐》【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1页(P157)【作者】卜晋雯【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一、前言浙派筝曲主要由“杭州滩簧”、“杭州丝竹乐”、“弦索十三套”中的曲牌演变而来。

“杭州滩簧”是曾经盛传在杭州的说唱音乐,采用丝竹乐器作为伴奏,筝在其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浙派筝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取材于古谱《弦索十三套》。

古筝独奏曲《将军令》是由浙江筝派著名演奏家王巽之先生根据合奏曲移植改编而成的,源于清荣斋汇编的《弦索备考》中的《弦索十三套》。

它是浙派筝曲的典范曲目。

在1958至1961年间,该曲又多次重新修改、丰富技法和曲式结构。

该曲在技法上除了继承传统浙派筝曲演奏技法外还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以及部分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

该筝曲以独特的古筝演奏技法以及新颖的古筝独奏曲曲式对古筝体系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将军令》的演奏特点(一)长摇《将军令》第一段以及结尾都采用了长摇这一浙派筝派独特的演奏技巧。

该曲尾声运用的长摇技法与第一段遥相呼应。

右手同样用摇指弹奏,左手在低音区加以和弦式的伴奏,最后左、右手强有力的“抓弦”,加强了乐曲的结束感。

(二)快四点“快四点”即快速的“勾、托、抹、托”指法的组合,是南方筝派特有的技法,在浙派筝曲中使用的尤为突出。

《将军令》的三、四、五段中,均能呈现出浙江筝派“快四点”的演奏技法。

如下图谱例1所示,“快四点”的运用给人以活泼、跳跃的感觉,而在该乐曲中用以描写军士列队急行及两军对垒作战的激烈场面。

(三)点指“点指”是运用双手的食指快速交替“抹”弦,有时也可以用右手中指“勾”弦、左手食指“抹”弦、右手食指“抹”弦与左手食指“抹”弦配合的交替指序组合(故该指法也成为双食点),可由弹奏同度音扩展到八度音程甚至八度以上的音程大跳。

该曲的第六段从旋律上看是第五段的变奏,有着相同的主旋律。

(听赏)将军令-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听赏)将军令-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听赏:将军令-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歌曲简介将军令是一首流传久远的传统曲目,属于古剧场音乐的一种。

这首曲子流传广泛,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演奏版本。

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将军令》教学方案适用于七年级上册音乐课程。

二、教学目标•能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之美,并对《将军令》曲目有一定了解•能够结合传统文化背景了解曲目的历史典故•能够区分和识别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并知晓乐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能够借助乐器音色与声韵等元素体验民族文化,发现和向往之美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传统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2. 学生互动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如:“你们能不能说出敦煌壁画所发现的乐器?”3. 场景化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将军令》的历史传说。

如:“你们知道唐朝时将军令是干什么的吗?”4.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将军令》。

如:“你们能听出不同版本《将军令》中的不同之处吗?”5. 听辨练习引导学生辨别乐器声音的特点,如:“请你们分辨一下古曲《将军令》中的剑吧和丝弦发出的声音各自是什么样的声音?”6. 词语学习了解乐器类型的名称和音色,如:“请你们说出古琴,古筝等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7. 体验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乐器进行体验,让学生远离苦闷的学习氛围。

如:“请你们自己操作琴弦感受一下弦鸣的声音。

”8. 总结回顾将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并理解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

四、注意事项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文化之美。

五、总结通过本节的教学和训练,学生们对古代音乐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身体的照顾,加深了记忆的深度,不仅仅是对语言上形式的记忆,在将来的学习中也可以更好的结合上下文理解文化,去感受文化传承的美。

同时这次教学也突出了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之兴盛所贡献拼凑的建筑,充分展现了声、色、香、味力所无法带来的神秘感。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将军令》主题音乐教案 花城版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将军令》主题音乐教案 花城版

苏南吹打《将军令》主题音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乐曲《将军令》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弹奏方法以及艺术处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通过音乐处理完整驾驭、演奏全曲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喜欢中国扬琴传统曲目的曲风,乐于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对乐曲四个乐段的艺术处理。

【教学难点】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

2)对乐曲第三乐段(快板)、第四乐段(急板)的力度及速度变化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赏析导入,激发兴趣:(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于古代战场,提问学生古代战争的情节。

(二)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由香港作曲家黄霑作曲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旋律就是取自《将军令》的主旋律作为音乐素材,从而使学生会对新课内容更加感兴趣,导入新课。

(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二、朗诵古词,揭示背景:(一)播放《将军令》,并出示古词(师生共同朗诵)(渲染全曲所表现的古代战争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气氛塞上长风,笛声清冷。

大漠落日,残月当空。

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

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

报朝廷!谁人听?(二)由学生作为主体(根据聆听音乐及朗诵古词的感受)话说古代战争。

(教师总结乐曲创作背景:全曲以“战争”为主线,曲调热烈奔放,气势宏大,表现了庄严、生动、紧张的古代战争场面。

)三、分段教学,艺术处理:(配合各乐段表达的内容播放图片)全曲是单主题的变奏曲,结构是引子加主体乐段。

按照情节,命名为引子(擂鼓),慢板(升帐),快板(出征),急板(决战)。

(一)引子(擂鼓):描写军营中鼓声雷动,预示着战争开始的情景。

1、首先,邀请学生一同敲击“战鼓”(感受力度);2、讲解力度处理方法:本段由四个句子组成,演奏时应采用“臂腕结合”的方式,每个句子的开始都要有爆发力,像擂动战鼓一样,有凝聚全身的力量于琴竹之上的感觉,要求浑厚有力的音响。

古筝将军令分段讲解

古筝将军令分段讲解

古筝将军令分段讲解
古筝将军令是古筝音乐中的一首经典曲目,相信大家不会对这首乐曲感到陌生。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分段探讨这首曲目的演奏技巧与意境。

第一段:前奏
古筝将军令的前奏是一个简单的琶音,它是整首曲子的引子,也是整首曲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奏中的琶音要轻柔、静谧,要让人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第二段:主题部分
古筝将军令的主题部分是整首曲子的精髓所在。

在演奏时,要注意把握好每个音符的音色和拍子,表达出曲子中那种深沉而优美的情感。

主题部分的演奏要轻盈、流畅,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妙的旋律。

第三段:副歌部分
古筝将军令的副歌部分是整首曲子的重要转折点。

在演奏时,要注意体现出副歌部分独特的节奏感,让人感受到一种鲜明的对比。

副歌部分旋律优美、清新,要让人感受到一种开朗、活泼的气氛。

第四段:尾声
古筝将军令的尾声是整首曲子的结束部分,也是整首曲子最能表现出古筝音乐韵味的部分。

在演奏时,要注意将尾声中的每个音符表
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情而缭绕的世界。

尾声中的琶音要尤其注意,要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极致的美感。

总结:
古筝将军令是一首集深情、精致、流畅、清澈于一体的古筝经典曲目。

在演奏古筝将军令时,要注意每个部分的特色和节奏感,要让人感受到一种沉浸式的世界。

在演奏中要注重音乐中那种深情的表达和美好的追求,让观众感受到无尽的音乐乐趣。

《将军令》第四段详解

《将军令》第四段详解

《将军令》第四段详解
1.乐段音乐情境导入
(1)音乐情境感知
通过演奏力度的变化,描写出将士们整装待发,等待发号施令的场面。

教师有感情地示范乐段,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把一个沉着冷静的将军形象展现在脑海中。

(2)分析谱例
这一乐段旋律稍快,右手是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四点技法。

(3)音乐情境音色引导
快四点要求要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和音符的颗粒感,中指的弹奏要加上手腕力量的辅助。

2.右手练习
(1)第76—85小节的右手是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四点技法,弹奏时手的重心要低,动作要小,突出重音和颗粒感的弹奏。

(2)第86—89小节大切分的节奏是练习的重点,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划拍视唱,弹奏时注意切分节奏的强弱处理。

3.左手练习
左手在低音区的伴奏要低沉有力,离弦弹奏,注意避免杂音的出现。

4.双手练习
左右手旋律熟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慢速配合练习。

教学重点放在86—89小节,左手与右手的切分节奏配合准确。

浙江筝曲《将军令》的演奏感悟

浙江筝曲《将军令》的演奏感悟

浙江筝曲《将军令》的演奏感悟作者:刘毅君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浙江筝派古筝独奏曲《将军令》是王巽之先生从清荣斋的《弦索十三套》改编而成的,是浙江筝派的代表筝曲之一。

本文从浙江筝曲《将军令》的演奏技巧练习进行分析,简单概述了浙江筝曲《将军令》的创作背景及乐曲的结构,并提出了练琴时对乐曲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关键词:浙江筝曲;《将军令》;技巧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138-01一、浙江筝曲《将军令》演奏技巧的练习在浙江筝曲《将军令》这首乐曲中有许多技巧运用的变化,比如:长摇、短摇、点指、提弦、快四点、快夹弹、和左手的吟与滑。

通过模仿中国古代战场上特有的鼓声和号角声的旋律与节奏,营造出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和将军、士兵英勇作战的壮观场面。

整个乐曲由六个段落加上结尾而组成,一共七个部分。

在进行系统地学习筝曲《牛苷军令》之前,自己就弹过这首乐曲,但那时候只是纯粹的“弹”过,并不能把它称之为——演奏,当时在技巧、手法、节奏、情感上都有许多的不足。

《将军令》是唐代的皇家乐曲,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浙江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在乐曲开头的第一个段落中,是右手的长摇和左手的快四点这两个技法的配合运用。

表现了军队行军过程中匆匆的脚步声,渲染了在战争之前紧张的氛围,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要一气呵成。

右手的长摇是浙江筝派演奏技巧最有特色的之一,有别于其他流派的技巧。

在第一段中有三十二个小节的长搖,在弹时不能中断要有连续性,力度与密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演奏中要充分地调动身体中手腕和手臂的力量,这样才能使乐曲更加流畅。

左手的快四点的技法就是快速的“勾”“托”“抹”“托”,看起来非常简单。

自己在看着谱时马上就上手了,除了速度比较快,感觉并没什么难度。

但是在系统地学习之后,发现了左手存在的问题:快四点的速度不平均、触弦时有杂音,并且越快的曲子越要慢练。

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对比研究

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对比研究

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对比研究作者:于洪晨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6期【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的溯源,并从曲式结构与调式两个方面对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进行对比研究。

可以从曲法在筝派传承中的变化体会到不同筝派的一脉相承、百花齐放传承方式之美。

【关键词】将军令;技法;调式一、《将军令》的由来分析(一)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的由来《弦索备考》作为中国音乐悠久历史上中保存极其翔实的是弦索乐乐谱,一直被后人不断的参考和借鉴。

在1950年,《弦索备考》由曹安和、简其华两名乐曲创造者,将其从工尺谱译成国际通用的五线谱,并且更名《弦索十三套》出版发行。

通过声音,节奏,乐律等独特中国传统音乐因素,最大的发挥“本土文化”的特点,来完成筝曲的音乐风格和情感的表达。

《弦索备考》分别在第五及第六卷的筝谱及工尺谱对《将军令》进行了描述;而“卷二·琵琶谱”、“卷三·弦子谱”和“卷四·胡琴谱”的目录中,记录了《将军令》的曲名。

据爱新觉罗·毓峘先生所述,《将军令》曾经在达官显贵和文人阶层中十分流行,人们常常在吉日良辰、阖家团圆之日,志得意满、逸致闲情之时把玩此乐。

可诸位同好一起合弹,也可独自弹奏,合弹时“正工调,诸器皆可用”,无论合弹还是独弹都需要“句读不可拘泥,搃贵乎偷气得法为妙”,讲究的是自在、灵活、丰富的行腔作韵,以及自然流畅的演奏风格。

(二)浙江筝派《将军令》的由来浙江筝曲《将军令》在浙江诞生、成长、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目前为浙江筝曲的最具影响力代表传统曲目之一。

《将军令》最初的诞生离不开清荣斋,其最初起源于清荣斋集合编纂的《弦索十三套》,并在此基础上经浙江筝派著名演奏家王巽之先生不断摸索、逐渐改进演变而成的。

它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与王巽之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19年,据说是王先生向他的启蒙老师——民间筝人蒋荫椿先生习得此谱,民国十四年(1925)春,杭州国乐社成立,王巽之任男部主任,督导训练成效卓著,影响深远。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 八音和鸣(五)《将军令》教案 湘艺版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 八音和鸣(五)《将军令》教案 湘艺版
【教学难点】
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
2)对乐曲第三乐段(快板)、第四乐段(急板)的力度及速度变化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赏析导入,激发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于古代战场,提问学生古代战争的情节。
(二)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由香港作曲家黄霑作曲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旋律就是取自《将军令》的主旋律作为音乐素材,从而使学生会对新课内容更加感兴趣,导入新课。(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朗诵古词,揭示背景:
(一)播放《将军令》,并出示古词(师生共同朗诵)(渲染全曲所表现的古代战争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气氛)
塞上长风,笛声清冷。
大漠落日,残月当空。
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
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
报朝廷!谁人听?
(二)由学生作为主体(根据聆听音乐及朗诵古词的感受)话说古代战争。(教师总结乐曲创作背景:全曲以“战争”为主线,曲调热烈奔放,气势宏大,表现了庄严、生动、紧张的古代战争场面。)
(二模仿将军的形象“出场”,师生共同讨论升军帐、议军事的气氛。(庄重严肃)
2、讲解演奏要点:在整个乐段的演奏中要求节奏稳定,气势庄严、铿锵。注意本乐段的前8小节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展现,由此往下的模仿、移位、扩充、加花,把音乐一步步推向深化,使主题充满生机。乐段的最后bE(b3)的出现,像再次敲响了战鼓,使人精神一振,这里要像引子那样击弹有力,节奏要做特殊处理。
三、分段教学,艺术处理:
(配合各乐段表达的内容播放图片)全曲是单主题的变奏曲,结构是引子加主体乐段。按照情节,命名为引子(擂鼓),慢板(升帐),快板(出征),急板(决战)。

将军令古筝背景介绍

将军令古筝背景介绍

将军令古筝背景介绍
“将军令”是一首传统的中国古乐器曲目,运用了古筝、笛子、二胡
等各种民族乐器演奏。

这首曲子表现了古代将士一往无前、勇冠三军的英
雄风范。

曲中旋律豪迈激昂,气势磅礴,蕴含着对勇士战斗的赞美和激励。

由于其激情澎湃、完美的结构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精髓,被广泛地传承
和演奏。

以古筝演奏的“将军令”更为迷人,才华横溢的表演者在触弦声
中引领人们时光倒流、回到唐纳可的岁月。

这首曲子不仅是古筝爱好者追
求和学习的重要经典之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瑰宝之一。

古筝曲十大名曲教学

古筝曲十大名曲教学

有关“古筝曲十大名曲”的教学有关“古筝曲十大名曲”的教学如下:1.渔舟唱晚:这首曲目汇集了广为流传、并为大家所喜爱的《渔舟唱晚》、《浏阳河》、《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战台风》等古筝经典名曲。

由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林玲教授亲自授课,逐句、逐段悉心辅导。

在解决技术、技巧难点的同时,为你处理、把握好这些经典名曲的风格,情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2.春江花月夜:这首曲目也是古筝名曲之一,通过描绘春天夜晚的江景,展现出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音色的控制和节奏的把握,以表现出曲目的优美和韵味。

3.汉宫秋月:这首曲目是表达古代宫女哀怨的乐曲,情感深沉,旋律优美。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技巧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意境和内涵。

4.梅花三弄:这首曲目是表现梅花傲骨的乐曲,需要运用大量的技巧和情感。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和音色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优美和韵味。

5.战台风:这首曲目是表现与台风搏斗的乐曲,气势磅礴,技巧要求高。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力度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意境和内涵。

6.广陵散:这首曲目是古代的叙事乐曲,情感深沉,技巧要求高。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技巧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优美和韵味。

7.秦桑曲:这首曲目是表现古代女子思念亲人的乐曲,情感细腻,旋律优美。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技巧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意境和内涵。

8.寒鸦戏水:这首曲目是表现古代寒鸦的乐曲,情感幽默,节奏明快。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和音色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优美和韵味。

9.昭君出塞:这首曲目是表现古代昭君出塞的乐曲,情感深沉,旋律优美。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技巧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意境和内涵。

10.将军令:这首曲目是表现古代将军威武的乐曲,气势磅礴,技巧要求高。

在演奏时,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力度的控制,以表现出曲目的意境和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曲《将军令》描绘了古代将士征战沙场,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以及得胜归营、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全曲宏伟激昂铿锵有力段落层次分明,全曲共分为六个段落加尾声:
第一段,表现号角声混合人的脚步声和马蹄的行军声;
第二段,描写将军运筹帷幄、威武高大的形象;
第三段,描写军队军心稳定,积极备战的高昂战斗气势。

第四段,通过演奏力度的变化,描写出将士们整装待发,等待号令的场面。

第五段,运用散板,描绘出将军发令后,部队出发迎敌的情景;
第六段,描写两军对垒短兵相接、奋力厮杀的场面;
尾声,音乐气势辉煌、悲壮,表现了得胜归营的壮观场面。

其中分别应用了不同的古筝演奏技巧,特点如下:
1、长摇:《将军令》第一段以及结尾都采用了浙派筝艺有别于其他筝派演奏技巧的最大特色之一——长摇.(山东筝派的摇指是以右手小关节快速劈托形成的;而河南筝派是通过右手无名指扎桩,大拇指大关节快速劈托而成.)浙江筝派则不同,它的摇指是现代摇指的雏形,以小拇指或无名指扎桩,食指捏住大指甲片,以手腕为轴快速往返摆动形成的.由于此技法能充分调动臂、腕的力量,所以声音力度较大,触弦频率较快,摇出的时间也更长,使古筝发出的一个个离散的单音连成连续的长音,模拟出拉弦乐器演奏的效果,使得演奏过程中对音的时值和强弱的控制力大大加强,从而提高曲目的流畅及歌唱性;使得该曲在旋律渐入中更加自然,气势跌宕起伏。

2、四点:浙派筝艺和明清时代流行的说唱音乐艺术“杭州滩簧”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杭州滩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种基本的唱腔,筝作为伴奏乐器在其中加花伴奏,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四点”演奏法。

此技法在浙江筝曲中的应用中的运用给人以活泼、跳跃的感觉,现代的一些创作筝曲中仍沿用此技法。

乐曲第三、四、五段描写军士列队急行级两军对垒作战的激烈场面主要就运用了“快四点”的演奏技法. “快四点”即快速的“勾、托、抹、托”指法的组合,是南方筝拍特有的技法,在浙派筝曲中使用的尤为突出,且有专称“快四点”.演奏时采用平均时值的演奏方法,使得乐曲流畅.由于节奏平均,可以按小段插入乐曲的旋律中,吧不同技法演奏的特性节奏之间的特点抹平,这样可以使不同技法演奏的过程产生相似的旋律特性和近似的节奏密度感,使旋律平顺.通过该种技法对旋律进行加花、润色,使基础旋律产生起伏,有利于乐曲高潮的形成,现代筝曲的小快板也多借鉴此种技法,其后由众多名家改编的著名筝曲《浏阳河》、《雪山春晓》等即采用此种技巧作为快板的基础。

继1955年,著名山东筝派古筝大师赵玉斋先生在《庆丰年》中首次使用了双手演奏古筝(以简单的独立指法配合旋律为主);其后,王巽之先生就在《将军令》中大量地使用左手四点配合右手长摇该演奏技巧的应用使细而密的伴音穿插在乐曲主旋律中,使得乐曲的演奏效果独特新颖,乐曲的节奏也更加明快;在现代古筝发展的时期中,这不仅提高了该曲的艺术表现力成为该曲演奏技术上的一个亮点,而且推动了
现代古筝双手演奏技术发展的进程,微其后《林冲夜奔》、《战台风》、《东海渔歌》等曲目奠定了创作基础,同时也开拓了现代古筝新的发展方向。

3、点指:“点指”就是双手的食指快速交替轮“抹”琴弦,有时也可以用右手中指“勾”、左手食指“抹”、右手食指“抹”与左手中指“勾”配合的交替指序组合(故该指法也成为双食点),可由弹奏同度音扩展到八度甚至双八度的大音程.该曲的第六段从旋律上看是第五段的变
奏,有着相同的主旋律.但作为全曲高潮,王巽之先生选用了“点指”的演奏技巧,从同度点指到八度点指,以及旋律逐步演绎到双八度加中指“重勾(扫弦)”的技法,大大的提高了该段旋律的气势起伏使得该段对两军对垒短兵相接、奋力厮杀的场面描绘的淋漓精致,同时也把全曲的高潮部分推向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