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摇指技法

合集下载

浅谈古筝摇指技法

浅谈古筝摇指技法

浅谈古筝摇指技法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筝——这个古老的民族拨弹乐器,演奏技法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摇、轮、刮、琶、揉、颤、按、滑,就是经过概括的弹筝八法。

本文公就摇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与同行们研究,以求有助于古筝演奏人才的培养,和古筝弹奏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顾名思义,摇指就是由于手摇的动作而得其名的。

因为筝弦的排列与演奏者是平行的位置,弹筝,必须向外或者向内(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在一根弦(多至四根弦)上反复摇弹,连续发出声音,这就是摇指。

摇指在弹筝艺术史上,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在河南早就流传。

已故的著名筝演奏家曹东扶先生,就传有“勾摇剔套轻弄弦”之说。

在他和筝演奏家王省吾先生所传的筝谱中,摇指的应用已成为表现音乐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如同琵琶和洋琴演奏技术中的“轮”,三弦演奏技术中的“撮”,弦乐演奏技术中的长弓等基本技法,必不可少。

掐弹训练,千万忽视不得。

下面就摇指在音乐作品中广泛应用的情况,作一分类概括和说明。

一、以用指来区分并命名摇指。

通常使用的有两种1、大指摇,其符号“,”。

在指向外弹叫“托”(符号为“ㄩ”),向内弹弦叫“劈”(符号为“ㄇ”)先向外再向内再向外在一根弦上托劈反复进行,就是摇指,其符号就是把ㄩㄇ重叠起来而成“,”,以代表摇指。

乐谱音符上标记“,”,就说明该音是用大指摇弹的,如“,”,就是“,”的效果。

这个符号,是一九六一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规定通用的。

2、食指摇,其符号为“\/”。

食指向内弹弦叫“抹”(符号为“\”),向外弹弦叫“挑”(符号为“/”,食指先向内再向外再向内在一根弦上反复抹挑,就把\ /用一横线连起来而成“\/”就是食指摇的符号。

下面的横线代表弦。

大指摇的效果比较厚实,食指摇的效果比较清脆,在使用中,要根据演奏的方便和乐曲的要求,二者各有用途,在上行刮奏后紧接摇指,就用食指,在下行刮奏后紧接摇指就用大指。

二、以弹奏的弦音多少来区分摇指。

有单音摇指和旋律摇指。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曲调优美,独具魅力,在中国音乐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古筝摇指技法是古筝演奏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它是通过手指的灵活运动来打击古筝的弦,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

摇指技法的特点及其在不同流派中的运用对古筝音乐的表现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古筝摇指技法是古筝演奏中的一种常见技巧,它主要通过手指的连续、快速的摇动,使指尖轻轻触碰古筝弦,产生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

摇指技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灵活多变:摇指技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通过手指的不同运动和力度,可以演奏出明亮、悠扬、轻快、婉转等各种音响效果,使演奏更加生动丰富。

2. 表现力强:摇指技法可以表现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和情绪,如忧郁、欢快、深情等,使演奏更加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

3. 难度较大:摇指技法要求演奏者手指的敏捷和灵活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技巧的积累,才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到音乐中。

古筝摇指技法在不同的流派中有着不同的运用和特点,不同流派的摇指技法在音响效果、手法技巧、演奏风格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

1. 江南古筝摇指技法江南古筝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古筝演奏流派,它以细腻、婉转、柔美而闻名。

江南古筝的摇指技法注重音色的柔和与流畅,手法细腻、悠扬,给人以如泣如诉、流水潺潺的感觉。

在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手指的轻柔摇动,使音符产生柔和的、圆润的音响效果,表现出江南古筝独特的韵味与气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音乐的发展,古筝摇指技法在现代演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古筝摇指技法既继承了传统流派的特点,又融合了现代音乐的元素,表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新性的特色。

现代古筝摇指技法不拘泥于地域流派,注重个性化的表现和音乐的时尚感,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和演奏风格。

古筝摇指技法的演奏技巧对于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它需要演奏者具备优异的音乐素养和技术水平,才能够灵活运用并表现出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和情绪。

关于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

关于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

关于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摇指,是古筝技法中,用于延长乐音的主要技法。

由于古筝和其他弹拨类乐器的乐音持续时间不长,摇指便成了乐曲演奏中较为重要的技法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欢迎阅读。

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摇指,顾名思义,通过手部摇动产生音乐效果的技法,指甲在一根琴弦上连续快速托劈,以达到乐音不中断,持续发声的效果。

要领:1、手腕摇动。

摇指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手腕,由手腕的摇动,带动大指假甲在琴弦上不断托劈,从而进行摇指。

摇指的手腕动作跟日常人们道别时摆手的手部动作相似。

注意,摇指的时候,切忌大臂和小臂僵硬,从而在导致手腕摇动不灵活,结果摇指的声音断断续续,不能持续下来。

2、食指轻轻捏着大指假甲的根部,进行摇弦。

对于摇指这种技法,需要相对固定大指假甲的位置,光靠那指尖上几圈的胶布,是不够的,为了达到完美的音色,食指需轻轻捏住大指假甲的根部,从而将大指假甲调整成与琴弦呈180°(也就是指甲与琴弦平行),只有这个角度是摇指时产生杂音最小的角度。

3、手腕摇动的幅度不要太大。

虽说摇指是持续古筝乐音的主要指法,但是别忘了,古筝始终是弹拨类乐器,即使是摇指,它也是由无数个短音快速、无间断组成的,为了达到这个“快速”和“无间断”的效果,我们要减少指甲行走的距离。

一句话概括:托和劈刚刚拨响琴弦的同时,马上往回拨弦,保持指甲行走的距离与琴弦的粗细差不多。

一个词概括:过弦即返。

摇指的基本要素就是这些,有时根据不同乐曲,处理上会有些不同的要求,那时候就“具体问题,具体方式”了。

弹古筝不连贯怎样办?很多古筝爱好者常常在探讨一个问题:“在家练琴的时候,即使练了很长时间的曲子,不是这里错音,就是那里停顿、重复。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情况主要是练琴方法的问题。

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演奏有错或者改错不彻底。

从开始识谱,练习一首新曲子的时候,就出现一些错音、节奏、指法等等,没有及时纠正或者纠正不彻底导致;2、作品的技术难点没有掌握好。

古筝中摇指的技法有哪些

古筝中摇指的技法有哪些

古筝中摇指的技法有哪些摇指——使用大指或食指连续地向里、向外快速弹弦,以达到音色连贯的一种古筝演奏技法。

近年来随着演奏技巧的不断发展及乐曲表现力的要求,摇指这一指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那么古筝练习摇指的技法有哪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古筝练习摇指的技法,一起来看看吧!古筝练习摇指的技法拇指摇拇指摇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摇指,是用大指连续交替向外向里快速托和劈拨弦。

拇指摇也根据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演奏要求及不同的学习阶段主要分为四种:1、支腕摇——食指轻捏大指,手掌根部轻压在前岳山下的筝头处作为支点,以手腕为轴心带动手指,手型不要攥得太紧也不要张的太开,需保持放松自然,可以用食指捏大指的力度来调节摇指音量的大小,这种摇指适合初学摇指的同学。

2、扎桩摇——与压腕摇的基本要领一致,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以整个手腕作为支点而是用小指作为支架放在所要弹奏琴弦的前梁底部。

弹奏时需要注意放低手腕,在初期练习中拇指劈时,需打在下面一根琴弦上以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托指时稍加一些力但无需靠弦,如托时也靠弦的话会影响指法的灵活性。

3、悬腕摇——在前面两种摇指的基础上将指法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悬腕摇不需要任何支架,完全靠手腕的控制和力量来完成摇指,这种摇指摆脱了扎桩的局限,可以完成自前岳山到码子之间任何地方音色的要求,如游摇等。

4、快速托劈摇——靠大指的指根关节拨弦,即以拇指与手掌的连接处为动点,带动全指运动,在弹奏时不需食指挨着大指,所有手指都是完全放松的,保持弹奏时的自然放松手型。

这种摇法在快速演奏长音或时值较长的时候一般采用扎桩(扎桩通常用无名指进行),在演奏不断变化的时值较短的一些音符时可不用扎桩。

快速托劈摇法在拇指摇中是比较难的一种,前三种拇指摇主要是用手腕的力量完成,而这种摇是通过拇指关节的力量,如要弹奏得流畅自如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

拇指摇在练习时,可分阶段练习,如开始在每根弦上摇四个音再逐步增加至八个音、十六个音直至可以连续、均匀、快速地弹奏摇指(除快速托劈摇外,一般拇指摇以劈开头)。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在演奏古筝时,常用到的技法之一就是摇指技法。

摇指技法是指利用手腕或手指的震动力度产生音色效果,使得演奏出的音符具备更强的特殊音效,使得音乐更具有韵律感。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

1、强调变化节奏在古筝的演奏过程中,摇指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变化节奏。

其实,在音乐中,节奏既包括基本节奏又包括变化节奏。

在使用摇指技法时,古筝演奏者可以结合强弱变化、停顿、跳跃等手法来实现有节奏的演奏效果,更好的表达音乐的情感与思想。

2、注意速度控制摇指技法的行云流水般顺畅与自然,离不开速度的控制。

一般来说,古筝摇指技法的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过快的演奏速度会失去音乐的味道和内容,而使音乐显得繁琐。

因此,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速度的变化和控制。

3、注重情感表达古筝曲中的摇指技法常常可以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感受的情感信息。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用情感的表现手法,让每个音符都具有情感的表达,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和思想,这是摇指技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流派一:江南丝竹系江南丝竹系是古筝摇指技法的代表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南方的一种民间音乐,以民歌民乐为主要演奏内容。

江南地区的古筝摇指技法在表现音乐情感方面尤为突出,尤其是展现出江南地区优美自然风光的音乐特点。

流派二:北京琴派北京琴派是古筝摇指技法的另一种代表流派,起源于清代北京音乐文化的发展阶段。

北京琴派的古筝摇指技法体现了婉安的平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强调音乐技巧和艺术的表现。

流派三:浙江派浙江派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在于韵律上的稳定性,和技巧上的纯熟性,其音乐风格主要依托于浙江民间音乐创作的理念,以及对古筝音乐曲艺的传承和发扬。

总结:古筝摇指技法是古筝演奏中极具特色的技法之一,它能够为古筝音乐增色不少。

以上我们介绍了古筝摇指技法的三大特点及代表流派,相信对于喜欢古筝音乐的读者来说将会对古筝摇指技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怎样弹好古筝摇指

怎样弹好古筝摇指

怎样弹好古筝摇指“摇指”是古筝演奏中常用的技法之一,所以我们在弹奏古筝时需要知道古筝摇指的方法。

下面店铺整理了弹好古筝摇指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弹好古筝摇指的方法一:放弦首先,右手食指指肚的左侧面,轻轻地抵住大指义甲的缠胶布处。

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小指在前岳山右侧扎桩。

手腕略微下压,接近调音盒。

大指的义甲正面触弦。

弹好古筝摇指的方法二:放弦注意点1、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大家先练习小指支撑,并离弦转动手腕的动作。

2、摇指的放弦及手型是弹好摇指的关键,食指抵住大指的义甲时,大指的关节要撑住,不要塌陷或变形。

食指的作用是控制和固定大指的义甲,食指的捏握力量要适中,如果食指过分用力,容易造成手腕僵硬或手型变形,从而影响手指发力。

过于放松会使大指义甲前后晃动,声音虚,且缺乏颗粒性。

3、中指、无名指略微抬起,避免在弹奏摇指时中指与无名指的义甲碰触到琴弦,而产生杂音。

4、小指支撑时要保持稳定,但不要过度用力。

弹好古筝摇指的方法三:弹奏摇指包含了“劈”和“托”两个方向的弹奏动作,大指在中音”5“琴弦内侧,距离前岳山约两厘米处,贴弦放好。

首先手腕带动大指,向身体内侧弹奏,完成“劈”方向的动作。

弹完后,手腕依靠惯性带动手指,向身体外侧弹奏,完成“托”的方向的动作。

这样来回快速地托劈,就形成了摇指。

古筝摇指练习方法摇指的全面掌握大致分为三个步骤:扎桩摇,悬腕摇,扫摇。

1、扎桩摇,就是以小指为支点,点在前梁右边,用腕部快速带动手指的摇法。

2、悬腕摇,就是腕部悬起来,以腕为轴心转动的摇法如游摇等。

3、扫摇,平时中指的弹弦法则是勾符号为⌒,中指向里弹弦;连勾,符号为⌒……中指从外向里由下而上,依次连续拨弦。

中指扫弦的法则与前者有不同之处,扫弦,即中指向里同时弹出两根三根,甚至根据需要而弹更多根弦称之为扫。

勾与扫从音响效果上是不同的,相对讲,前者发音为点,后者发音为片,前者发音清楚,有颗粒性,后者发音成片,音混。

再扫摇技巧中大指摇弦,与一般情况下大、食两指的摇也是有区别的。

古筝摇指的方法有哪些

古筝摇指的方法有哪些

古筝摇指的方法有哪些现在很多的小朋友都在学习古筝,那么你知道古筝摇指的一些具体方法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古筝摇指的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古筝摇指的方法A.单音练习首先摆好姿势、触弦角度,注意手肘、手腕、肩膀都不要抬起,与其他指法的姿势相同才好。

用中高音区的弦来练习,不需要弹得很大声,只求清楚、均匀的密度,手腕放松,托劈的音色平均。

以四拍为一个单位,配合着节拍器四分之一拍等于50来练习,四拍之后稍息一下,再弹,不用换弦。

B.上行之邻近音练习一样选择中高音区开始,每个音四拍,然后换弦,弹一组八度,注意换音时一定要在拍点上,不要延长。

C.中低音弦练习与A、B方法相同,只是从中低音弦开始。

因为中低音的琴弦较粗,因此弹奏的力度需要多一点,才能和其他音区的音量平衡,但要留意只是力度大一点,手腕仍是保持放松。

D.下行之邻近音练习与B相同,但有一个小小的诀窍,就是换音时用"劈"开始。

【其实上下行都可以这么做!但如果你在练习中,不觉得有换弦衔接的问题,可以不需理会,一切自然就好。

】E.综合练习挑选一首简单的民谣,像是茉莉花之类的五声音阶曲调的曲子,全部用摇指弹奏,练习时要注意节奏的准确。

摇指的变化指法很多,例如扫摇、游摇都是,也有力度的变化,所以一定要奠定良好的基础!古筝的弹弦方法筝的基本弹弦方法有两种:夹弹法和提弹法。

1、夹弹法:手指弹弦方向是从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发青厚实,音质饱满。

弹奏时往往是无名指自然依放在筝弦上,使手有所依托,保持手型自然松弛。

夹弹法是初学弹筝的基础弹法,也是传统技法的基本弹法。

2、提弹法:手指弹弦方向是从斜下方到斜上方,角度呈45度,发音清脆,音质干净。

弹奏时往往是无依托,悬手弹。

基础训练时切忌手型紧张,仍需保持手型的自然松弛状态。

提弹法是快速练习的重要弹法。

除这两种基本弹弦方法外,触弦的深浅、触弦角度的调整、触弦速度与力度的不同都给筝的发音带来极大的变化。

古筝摇指的训练技巧和方法

古筝摇指的训练技巧和方法

古筝摇指的训练技巧和方法
古筝摇指的训练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提高古筝摇指技巧的方法。

1. 手指按弦练习:将手指放在古筝的琴弦上,按照正确的指法,按住不同的弦。

从低音弦到高音弦进行练习,训练手指的力度和精确度。

2. 跳弦练习:跳弦是指从一根琴弦跳到另一根琴弦上弹奏音符。

练习跳弦可以帮助你提高手指的迅速切换能力和准确度。

可以安排一些练习曲目或乐段,将跳弦技巧融入其中进行练习。

3. 手指独立性练习:古筝摇指需要每个手指都具备独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通过练习同时按下多个琴弦,或是进行各种不同手指的组合,可以提高手指的独立性。

4. 节奏练习:摇指技巧需要和音乐的节奏保持一致。

练习使用不同的节奏进行古筝摇指,可以提高你的节奏感和音符的准确性。

5. 温习基础乐曲:回顾一些基础的古筝摇指乐曲,巩固基本的技巧和指法,同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6. 多练习速度变化:在练习过程中,尝试不同的速度进行练习。

从慢速开始,逐渐提高速度。

这样可以锻炼手指的敏捷性和速度控制能力。

7. 寻求老师指导:请教专业的古筝老师,让他们对你的摇指技巧进行指导和纠正。

老师可以帮助你发现并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摇指动作和指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加速你的进步。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练习,你可以提高古筝摇指技巧,使自己的演奏更加流畅、准确和具有表现力。

记住,练习是提高技能的关键,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进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筝摇指技法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筝——这个古老的民族拨弹乐器,演奏技法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摇、轮、刮、琶、揉、颤、按、滑,就是经过概括的弹筝八法。

本文公就摇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与同行们研究,以求有助于古筝演奏人才的培养,和古筝弹奏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顾名思义,摇指就是由于手摇的动作而得其名的。

因为筝弦的排列与演奏者是平行的位置,弹筝,必须向外或者向内(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在一根弦(多至四根弦)上反复摇弹,连续发出声音,这就是摇指。

摇指在弹筝艺术史上,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在河南早就流传。

已故的著名筝演奏家曹东扶先生,就传有“勾摇剔套轻弄弦”之说。

在他和筝演奏家王省吾先生所传的筝谱中,摇指的应用已成为表现音乐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如同琵琶和洋琴演奏技术中的“轮”,三弦演奏技术中的“撮”,弦乐演奏技术中的长弓等基本技法,必不可少。

掐弹训练,千万忽视不得。

下面就摇指在音乐作品中广泛应用的情况,作一分类概括和说明。

一、以用指来区分并命名摇指。

通常使用的有两种
1、大指摇,其符号“?”。

在指向外弹叫“托”(符号为“ㄩ”),向内弹弦叫“劈”(符号为“ㄇ”)先向外再向内再向外在一根弦上托劈反复进行,就是摇指,其符号就是把ㄩㄇ重叠起来而成“?”,以代表摇指。

乐谱音符上标记“?”,就说明该音是用大指摇弹的,如“?”,就是“?”的效果。

这个符号,是一九六一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规定通用的。

2、食指摇,其符号为“\/”。

食指向内弹弦叫“抹”(符号为“\”),向外弹弦叫“挑”(符号为“/”,食指先向内再向外再向内在一根弦上反复抹挑,就把\ /用一横线连起来而成“\/”就是食指摇的符号。

下面的横线代表弦。

大指摇的效果比较厚实,食指摇的效果比较清脆,在使用中,要根据演奏的方便和乐曲的要求,二者各有用途,在上行刮奏后紧接摇指,就用食指,在下行刮奏后紧接摇指就用大指。

二、以弹奏的弦音多少来区分摇指。

有单音摇指和旋律摇指。

1、单音摇指,就是在一根弦上摇弹。

由于时值不同,又可分为长摇和短摇。

王省吾演奏谱:“高山流水”
例一:(详见原谱)
王省吾演奏谱:“落院”
例二:(详见原谱)
沈立良、项斯华、范上娥:“幸福渠水到俺村”
例三:(详见原谱)
以上三例,音符上标有“?”,都是长摇。

在乐曲进行中,使用一个单音,往往很不满足,这时就用短摇的手法,以加强力度和满足情绪上的要求,其时值在一拍以下,连度较快。

王省吾演奏谱:“征西”
例一:(详见原谱)
王巽之、陆修棠:“林冲夜奔”
例二:小快板(详见原谱)
赵玉斋:“庆丰年”
例三:(详见原谱)
注:此曲在原谱中虽记成(详见原谱),但实际效果不一定是六连音
在现代创作乐曲中,使用最广,且最富效果的单音摇指,大都是作为延长音而出现的。

因为拨弹乐器的发音特点,只能渐弱而无法渐强,为要使乐音渐强,时值自如,就必须以单音长摇的手法来解决。

史兆元:“春到拉萨”
例一:(详见原谱)
刘起超、张燕:“草原英雄小姐妹”
例二:(详见原谱)
2、旋律摇指。

就是用摇指弹旋律,一个乐句,一个乐段,一首乐曲,一摇到底。

在摇的过程中要变换弦音,变化姿势,变动位置,所以较难掌握。

边摇边换弦,相当于琵琶和三弦演奏技巧的左右手配合的效果。

在琵琶或三弦上,右手只管轮或撮,左手按弦控制音高,双手分工又合作;而在筝上,摇弹和控制音高,都要靠右手一个手指去完成,不管用大指还是用食指,都必须合乎乐曲旋律连续不断的要求。

李祖基:“丰收锣鼓”
例一:(详见原谱)
沈立良、项斯华、范上娥:“幸福渠水到俺村”
例二:(详见原谱)
例三:《将军令》。

(略)此曲有的演奏谱,自始至终用摇指,更是训练和鉴别摇指技巧掌握得如何的好乐曲。

浙派筝曲的摇指很少用食指,一般都用大指。

三、从音乐效果来看,还可分为抒情性摇指,爆发性摇指、装饰性摇指等。

抒情性摇指,对音的控制要特别注意,每个音力度上的变化,手指着弦程度,弹弦点距离岳山的远近,都要随着音乐的要求而变化,一般来说,触弦点深,离岳山近则强,触弦点浅,离岳山远则弱,摇指的颗粒密度大则强,颗粒密度小则弱,摇指是以“点”连成线的。

线的强弱变化,必须体现在对每一“点”的控制,奏出的每一“点”,必须使人感到是一条线组成部分,而不是零散的互无关系的“点”。

张燕:“东海渔歌”
(详见原谱)
上例是由上下句构成的一个乐句,上下句的连接音是相同的,如果在弓弦乐器或管乐器上,以换弓或换气来解决是很容易的事,而在筝上就比较困难,必须在前一句末尾,摇的密度渐小,力度渐弱,后一句的开头,摇的密度稍大,力度渐强,以达到分句明显的效果。

暴发性摇指。

在音符上常标记强音记号,有个“音头”的效果。

冼星海:“黄水谣”
例一:(详见原谱)
迷胡音乐:“姜女泪”
例二:(详见原谱)
装饰性摇指。

在摇指的前面加一连串音阶上行(或下行)式的装饰音,从而使摇指更加有力、突出。

延甲、增抗:“秦桑曲”
例一:(谱)
王昌元、浦琦璋:“洞庭新歌”
例二:(详见原谱)
四、摇指的派生技巧
摇指的派生技巧有扫摇、扣摇、双摇等。

扫摇是模拟琵琶扫拂技巧的结果,颇有气势,大大丰富了筝的表现力。

扫摇是在大指摇弹的基础上,有规律的加进中指扫弦(即弹出与大指成低八度及其上方的两根弦),扫与摇的交替,或一对一、或一对三弹出,其符号为“?”,因为是四个指法组成,所以又叫汇组指法。

王昌元:“战台风”
(详见原谱)
上例,中指扫弦与大指摇指,就是一对三的规律。

王昌元、浦琦璋:“洞庭新歌”
(详见原谱)
上例第二小节第二拍,中指扫弦与大指就是一对一的关系。

扫摇的技巧要掌握得好,中指扫弦的音响倾向音,必须与大指摇弹的弦音保持八度,大指摇弹的旋律必须准确、清晰。

扣摇,属单音摇指,特点在于左手的制音控弦的效果。

双摇,就是用大中两指,甚至中指、名指同时摇弹二、三、四根弦,或一个指头摇弹两根弦,形成特殊的效果。

摇指是筝演奏右手的重要技巧,尤其在现代创作乐曲中必不可少,摇指在弹筝技术中所占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虽然各地所用义甲不同,弹奏方法各异,但表现音乐的规律则是一致的,凡弹筝者,必须认真钻研和训练摇指,方能不断提高演奏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