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合集下载

气体溶解度 排序

气体溶解度 排序

气体溶解度排序
摘要: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气体溶解度的排序方法
3.实际应用中的气体溶解度排序
正文: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体在液体中溶解的最大量。

它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会降低;压力升高,气体溶解度会升高;而溶剂的极性越大,对气体的溶解度也越大。

2.气体溶解度的排序方法
气体溶解度的排序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根据气体在标准状态下(0℃,101.3 kPa)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排序。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不同气体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大小。

(2)根据气体在实际应用条件下(如温度和压力)的溶解度进行排序。

这种方法更接近实际应用,但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温度和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

3.实际应用中的气体溶解度排序
在实际应用中,气体溶解度的排序对于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保
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制备碳酸饮料时,需要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

此时,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以及选择合适的溶剂,来提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从而提高饮料的品质。

另外,在环保领域,气体溶解度排序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在处理工业废气时,可以利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差异,选择合适的吸收剂,使有害气体被吸收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总之,气体溶解度的排序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温度升高时气体的溶解度

温度升高时气体的溶解度

温度升高时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通常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会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气体分子的运动能量,使它们更容易从液体中逸出。

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为例,在0℃时,每升水可溶解约1.713克二氧化碳;而在20℃时,每升水只能溶解约0.878克二氧化碳。

可见,温度每升高20℃,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就会减少近一半。

类似地,在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也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温暖的碳酸饮料会比冰镇的饮料"气味"更大的原因。

除了温度之外,气体的溶解度还会受到压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增大压力会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而减小压力则会降低溶解度。

了解温度和压力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对于许多化学、生物和环境过程都有重要意义。

例如,它影响着海洋中溶解气体的分布,以及生物体内气体的运输和交换。

3溶解气体

3溶解气体

24(2)影响光合作用产氧因素光照光合产氧随深度而变化强光表层受抑制强光表层受抑制,,次表层光合产氧最快光合产氧随季节而变化冬季约为夏季11%。

水温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 营养元素供给情况池塘不同水层光合作用日产氧量与水呼吸耗氧(Ⅰ)1977.6.251977.6.25--6.26 6.26 多云多云(Ⅱ)1977.6.281977.6.28--6.29 6.29 阴有小雨阴有小雨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Q O=0.307W-0.7381.004T 20-32℃栉孔扇贝的耗氧率Q O=0.040W-0.3491.079T 20-28℃中国明对虾的耗氧率Q O=0.061W-0.1361.089T 20-30℃式中:Q O-mg/g/h;T-温度(℃);W-湿重(g)2933393、底质耗氧-“泥”呼吸“泥”呼吸包括养殖水体底泥中含有的各种有机质分解耗氧及各生物类群呼吸耗氧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温度温度、、底栖生物量底栖生物量、、有机物含量 {SOD}gO2.m-2.d-1=0.244exp(0.0423t ) {SOD}gO2.m-2.d-1=0.636+120X式中式中::SOD 为底泥耗氧速率为底泥耗氧速率;; t 为温度为温度((℃); X 为有机质的含量为有机质的含量((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采泥器光合产氧是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光合产氧是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白天随光照逐渐增强白天随光照逐渐增强,表层中层底层43表层中层底层1、溶氧的日变化溶氧的日较差溶氧的日较差::溶氧日变化中氧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值与最低值之差。

日较差较大说明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日较差较大说明水体中浮游植物多,,即饵料生物较为丰富较为丰富,,浮游动物和有机物质的量适中浮游动物和有机物质的量适中。

ABCDE水下溶解氧含量的与水下光照、、水体混合有关水下溶解氧含量的与水下光照45结冰前的对流混合可以到达底层水结冰前的对流混合可以到达底层水,,表层富氧水能够补充底层溶氧够补充底层溶氧,,使得底层水溶氧升高使得底层水溶氧升高;; 结冰后没有显著对流混合结冰后没有显著对流混合,,加上结冰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产氧减弱光合产氧减弱,,使得底层溶氧逐渐降低使得底层溶氧逐渐降低;; 融冰后对流混合增强融冰后对流混合增强,,光照增强使得底层溶氧逐渐升高升高;;春季后对流混合无法达到底部春季后对流混合无法达到底部,,溶氧又逐渐下降溶氧又逐渐下降。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以及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以及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以及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1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
高温或者放电,都可以使氮气和氧气化合为NOx。

关于热力NOx的生成机理是高温下空气的N2氧化形成NO,其主成速度与燃烧温度有很大关系,当燃烧温度低于1400℃时热力NOx生成速度较慢,当温度高于1400℃反应明显加快,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反应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

这说明,在实际炉内温度分别不均匀的情况下,局部高温的地方会生成很多的NOx;并会对整个炉内的NOx生成量起决定性影响。

热力NOx的生成量则与空气过剩系数有很大关系,氧浓度增加,NOx生成量也增加。

当出现15%的过量空气时,NOx生成量达到最大:当过量空气超过15%时。

由于NOx被稀释,燃烧温度下降,反而会导致NOx生成减少。

热力NOx的生成还与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越长,NOx越多。

温度在1000~1200℃时,得到的产物主要是NO,高于1200℃时后,NO2产物才会出现。

2 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详见下表
请注意:当温度在80~100℃下,CO在水中只有微量的溶解,而CO2已经没有溶解度,亦即在稍高温度CO2在水中已经不溶解。

表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α——吸收系数,指在气体分压等于101.325 kPa时,被一体积水所吸收的该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l——是指气体在总压力(气体及水气)等于101.325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中的该气体体积;q——是指气体在总压力(气体及水气)等于101.325 kPa时溶解于100 g水中的气体质量(单位:g)。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The Aquatic Solubilities of Gases。

[精品]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精品]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精品]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氧气(O2):在20°C和标准压力下,每升水可溶解约7毫升O2。

二氧化碳(CO2):在20°C和标准压力下,每升水可溶解约1.5升CO2。

氮气(N2):在20°C和标准压力下,每升水可溶解约20毫升N2。

氢气(H2):在20°C和标准压力下,每升水可溶解约1.6毫升H2。

甲烷(CH4):在20°C和标准压力下,每升水可溶解约14毫升CH4。

乙烯(C2H4):在20°C和标准压力下,每升水可溶解约2毫升C2H4。

氯气(Cl2):在20°C和标准压力下,每升水可溶解约0.03毫升Cl2。

这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低;压力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高。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① 假如A/RT=0, 则溶液是理想溶液,亨利定律在0~1全部浓 度范围内都合用。
② 假如A/RT比1小得多,则虽然x2相当大,活度系数也没有 很大变化。
③ 假如A/RT很大,则虽然x2不大,也会引起活度系数随构成 而明显旳变化。
7.2 亨利定律及其热力学意义
式(7-3)中,亨利定律假设气相逸度等于分压,但这 个假设并不是必须旳。第四章已经详细讨论过气相逸度旳计 算,这个假设能够清除。
当溶液旳温度高于纯组分i旳临界温度时, pis 旳计算还
会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把纯组分i旳饱和压力曲线 外推到高于临界温度旳溶液温度。
如右图,虚拟液体旳饱和 蒸汽压一般由饱和蒸汽压 对热力学温度倒数旳半对 数图直线外推得到。
lg pis
虚拟流体 临界点
液体
1/T
7.1 气体旳理想溶解度
由式(7-2)表达旳理想溶解度有两个严重旳缺陷:
2
2 2,1 2
KrichevskyIlinskaya方程
导出:
ln
f2 x2
ln H ( p1s ) 2,1
A RT
x12
1
V m2
p RT
p1s
7.3 压力对气体溶解度旳影响
7.3.3 状态方程计算Krichevsky-Ilinskaya方程旳参数
假如试验数据不足,可利用状态方程计算KrichevskyIlinskaya方程旳三个参数。
解度常与它旳气相分压成正比。
pi yi p kxi
(7-3)
式中,k是百分比常数;对一定旳溶质和溶剂,k仅与温 度有关,与构成xi无关。
能满足式(7-3)旳溶解度值和分压值因系统而异,一 般旳说,对许多常见系统旳粗略规律是:分压不超出5bar或 10bar,溶解度不不小于3%(摩尔分数)。

气体的临界常数及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体的临界常数及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体的临界常数及在水中的溶解度气体的临界常数及在水中的溶解度Critical Constants and the Aquatic Solubilities of Gases单质气体的临界常数Critical Constants of Elementary Substance Gases序号(No.)分子式(Molecular formula)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 T c/℃临界压力(Criticalpressure)p c/(106Pa)临界密度(Critical density)ρc/(g/ml)1 Ar -122.4 4.8734 0.5332 As 530.0 34.651 -3 Br2311.0 10.334 1.264 Cs 1806.0 - 0.445 Cl2144.0 7.7003 0.5736 D2-234.9 1.6515 0.6697 F2-128.85 5.2149 0.5748 H2-240.17 1.2928 0.03149 He -267.96 0.22695 0.069810 3He -269.84 0.11449 0.041411 Hg 1462.0 18.946 -12 I2546.0 - 1.6413 K 1950.0 16.211 0.18714 Kr -63.8 5.5016 0.91915 Li 2950.0 68.897 0.10516 N2-147.0 3.3942 0.31317 Na 2300.0 35.462 0.19818 Ne -228.75 2.7559 0.48419 O2-118.57 5.0426 0.43620 O3-12.1 5.5726 0.5421 P 721.0 - -22 Ra 104.0 6.2818 -23 Rb 1832.0 - 0.3424 S 1041.0 11.753 -25 Si -3.5 4.8430 -26 Xe 16.583 5.8400 1.11无机化合物气体的临界常数分子式(Molecula r formula)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T c/℃临界压力(Criticalpressure)p c/(106Pa)临界密度(Criticaldensity)ρc/(g/ml)分子式(Molecular formula)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T c/℃临界压力(Criticalpressure)p c/(106Pa)临界密度(Criticaldensity)ρc/(g/ml)空气(Air)-140.6 3.76910.313HfCl4450.0 5.7752 1.05 AlBr3356.0 2.63430.510HgCl2700.0- 1.56 AlCl3490.0 2.88760.860NF3-39.2 4.5290-AsCl3318.0-0.720NH3132.411.2760.235 BBr3300.0-0.90NO-93.0 6.48440.52 BCl3178.838.704-NO2158.010.1320.55 BF3-12.3 4.9849-N2F436.2 3.7488-B2H616.6 4.0528-N2H4380.014.691-BiCl3906.011.955 1.21N2O36.417.24430.452 (CN)2127 5.9778-PH351.6 6.5351-CO-140.24 3.49850.301SF645.54 3.75890.736 CO231.07.37600.468SO2157.67.88370.525 COS102.0 5.87650.44SO3217.88.20690.63 GeCl4279.0 3.85010.65SbCl3521.0-0.84 HBr90.08.5514-SiClF334.5 3.4651-HCl51.58.30820.45SiCl2F295.8 3.4955-HCN183.6 5.39020.195SiCl3F165.3 3.5765-HI150.88.3082-SiCl4234.0 3.74880.521 HF188.0 6.48440.29SiF4-14.1 3.7184-H2O373.0922.0470.32SnCl4318.8 3.74880.742 D2O370.821.6620.36TiCl4365.0 4.66070.56H2S100.08.93640.346UF6232.6 4.6607 1.41 H2Se138.0 3.8501-ZrCl4505.0 5.76510.730有机化合物气体的临界常数Critical Constants of Organic Compound Gases序号(No. )中文名称(Chinesename)英文名称(English name)分子式(Molecularformula)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T c/℃临界压力(Criticalpressure)p c/(106Pa)临界密度(Criticaldensity)ρc/(g/ml)1氯二氟甲烷ChlorodifluoromethaneCHClF296.0 4.97680.5252氟二氯甲烷FluorodichloromethaneCHCl2F178.5 5.16730.5223氯仿Chloroform CHCl3263.4 5.47120.54氟三氯甲烷FluorotrichloromethaneCCl3F198.0 4.40740.5545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283.2 4.55940.5586三氟甲烷Fluoroform CHF325.74 4.83600.5257二溴甲烷MethylenebromideCH2Br2331.07.1937-8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CH2Cl2237.0 6.6871-9氯代甲烷Chloromethane CH3Cl143.1 6.67900.353 10氟甲烷Fluoromethane CH3F44.55 5.87650.300 11甲烷Methane CH4-82.60 4.60490.162 12甲醇Methanol CH3OH239.438.09540.272 13甲硫醇Methanethiol CH3SH196.87.23420.332 14甲胺Methylamine CH3NH2156.97.4571-15二甲胺Dimethylamine(CH3)2NH164.5 5.3094-16溴三氟甲烷BromotrifluoromethaneCBrF367.0 3.97170.7217氯三氟甲烷ChlorotrifluoromethaneCClF328.9 3.92100.57918全氟甲烷haneCF4-45.6 3.73870.63019二氯二氟甲烷DichlorodifluoromethaneCCl2F2111.80 4.12470.55820三氟乙烯TrifluoroetheneC2HF3271.0 5.0153-21乙腈Acetonitrile C2H3N274.7 4.83290.237 22乙炔Acetylene C2H235.18 6.13890.231 23乙醛Aldehyde CH3CHO188.0--241,2-二氯乙烯1,2-DichloroetheneC2H2Cl2243.3 5.5118-251,1-二氟乙烯1,1-DifluoroetheneC2H2F230.1 4.43270.417261-氯-1,1-二氟乙烷1-Chloro-1,1-difluoroethaneC2H3ClF2137.1 4.12370.43527乙烯Ethene C2H49.2 5.03150.218281,1-二氟乙烷1,1-DifluoroethaneC2H4F2113.5 4.49550.36529环氧乙烷Epoxy ethane C2H4O196.07.19370.314 30乙酸Acetic acid C2H4O2321.3 5.77520.35131乙酸酐Aceticanhydride(CH3CO)2O296.0 4.6812-32溴乙烷Bromoethane C2H5Br230.7 6.23110.50733氯乙烷MonochloroethaneC2H5Cl187.2 5.2686-34乙烷Ethane C2H632.28 4.87950.203 35乙醇Ethanol C2H5OH243.1 6.37910.276 36乙硫醇Ethanethiol C2H5SH226.0 5.49150.300 37乙胺Ethylamine C2H5NH2183.0 5.6232-381,2,2-三氯-1,1,2-三氟乙烷1,2,2-Trichloro-1,1,2-trifluoroethaneC2Cl3F3214.1 3.41440.57639全氟乙烯yleneC2F433.3 3.94330.58 40丙炔Propyne C3H4129.23 5.62730.245 41丙腈Propanenitrile C3H5N291.2 4.18450.240 42丙烯Propylene C 3H691.8 4.62020.233 43环丙烷Cyclopropane C3H6124.65 5.4945-44丙酮Acetone C3H6O236.5 4.78230.278 45甲酸甲酯Methyl formate C2H4O2214.0 6.00350.349 46甲酸乙酯Ethyl formate C3H6O2235.3 4.73770.323 47甲酸丙酯Propyl formate C4H8O2264.9 4.06090.309 48甲酸异丁酯i-Butyl formate C5H10O2278.0 3.88050.29 49甲酸戊酯Amyl formate C6H12O2303.0--50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 C3H6O2233.7 4.69410.325 51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 C4H8O2250.1 3.84910.308 52乙酸丙酯Propyl acetate C5H10O2276.2 3.36280.269 53乙酸丁酯n-Butyl acetate C6H12O2306.0--54乙酸异丁酯i-Butyl acetate C6H12O2288.0--55丙酸甲酯MethylpropionateC4H8O2257.4 4.00410.31256丙酸乙酯EthylpropionateC5H10O2272.9 3.36170.29657丙酸丙酯PropylpropionateC6H12O2305.0--58丙酸异丁酯i-ButylpropionateC7H14O2319.0--59丁酸甲酯Methyl-n-butyrateC5H10O2281.3 3.47320.30060丁酸乙酯Ethyl-n-butanoateC6H12O2293.0 3.03960.2861戊酸Valeric acid C5H10O2378.0--62异丙醇i-Propanol C3H8O235.16 4.76400.27363甲基乙基醚Methyl ethyletherC3H8O164.7 4.39720.27264三甲基胺Trimethylamine C3H9N160.1 4.07300.233 65丙胺n-Propylamine C3H9N233.8 4.7417-66丁腈Butyronitrile C4H7N309.1 3.7893-67丁烯Butylene C4H8146.4 4.02240.234 68邻乙基甲苯o-Ethyltoluene C9H12380.0 3.14110.28 69间乙基甲苯m-Ethyltoluene C9H12363.0 3.14110.28 70对乙基甲苯p-Ethyltoluene C9H12363.0 3.14110.28 71正丁酸n-Butyric acid C4H8O2355.0 5.26860.304 72丁烷Butane C4H10152.1 3.81970.228 73乙醚Ethyl ether C4H10O193.55 3.63730.265 74正丁醇n-Butanol C4H10O289.78 4.41240.270 75正丁胺n-Butyl amine C4H10N251.0 4.1541-76二乙胺Diethylamine C4H11N223.5 3.70830.24377全氟丁烷OctafluorobutaneC4F10113.2 2.32320.62978吡啶Pyridine C5H5N346.8 5.63330.312 79环戊烷Cyclopentane C5H10238.5 4.50770.27 802-戊酮2-Pentanone C5H10O290.8 3.89060.286 81正戊烷n-Pentane C5H12196.5 3.37900.237822,2-二甲基丙烷2,2-DimethylpropaneC5H12160.60 3.19860.23883溴苯Phenyl bromide C6H5Br397.0 4.51880.485 84氯苯Chlorobenzene C6H5Cl359.2 4.51880.365 85碘苯Phenyl iodide C6H5I448.0 4.51880.581 86苯Benzene C6H6288.94 4.89780.302 87苯酚Phenol C6H5OH421.1 6.12980.41 88苯胺Aniline C6H5NH2426.0 5.30910.3489全氟苯OctafluorobenzeneC6F6243.57 3.3042-90甲基环戊烷MethylcyclopentaneC6H12259.6 3.78930.26491环己烷Cyclohexane C6H12280.3 4.07300.273 92正己烷n-Hexane C6H14234.2 2.96860.23393丁烷taneC6H14215.58 3.08010.240 94三乙基胺Triethylamine C6H15N262.0 3.03960.26 95苯甲醛Benzaldehyde C6H5CHO352.0 2.1783-96甲苯Toluene C 7H8318.57 4.61510.292 97邻甲苯酚o-Cresol C7H8O424.4 5.00520.384 98间甲苯酚m-Cresol C7H8O432.6 4.55940.346 99对甲苯酚p-Cresol C7H8O431.4 5.14700.391100甲基环己烷MethylcyclohexaneC7H14299.1 3.47730.2851013-乙基戊烷3-Ethyl pentane C7H16267.42 2.89060.241 102乙苯Ethyl benzene C8H10343.94 3.60900.284 103邻二甲苯o-Xylene C8H10357.1 3.73260.243 104间二甲苯m-Xylene C8H10343.82 3.49550.282 105对二甲苯p-Xylene C8H10343.0 3.51070.2821062,3-二甲苯酚2,3-DimethylphenolC8H11O449.7 4.86330.261072,4-二甲苯酚2,4-DimethylphenolC8H11O434.4 4.35700.241082,5-二甲苯酚2,5-DimethylphenolC8H11O449.9 4.86360.261092,6-二甲苯酚2,6-DimethylphenolC8H11O427.8 4.25570.241103,4-二甲苯酚3,4-DimethylphenolC8H11O456.7 4.96490.271113,5-二甲苯酚3,5-DimethylphenolC8H11O442.4 3.64770.20112N,N-二甲基苯胺N,N-DimethylanilineC8H11N411.0 3.6272-113正辛烷n-Octane C8H18295.61 2.48630.232 1141-辛烯1-Octene C8H16293.4--1151-辛醇1-Octanol C8H17OH385.0-0.266 1162-辛醇2-Octanol C8H18O364.0--117己烷xaneC8H18276.65 2.52480.2391182,2,3-三甲基戊烷2,2,3-TrimethylpentaneC8H18290.28 2.72950.2621191,2,3-三甲基苯1,2,3-TrimethylbenzeneC9H12257.96 2.95340.252120丙苯n-PropylbenzeneC9H12365.15 3.19960.273121丁苯n-butylbenzene C10H14387.3 2.88660.270 122正壬烷n-Nonane C9H20321.41 2.3100-1231-壬醇1-Nonanol C9H19OH404.0-0.264 124正庚烷n-Heptane C7H16267.027.000.232 125光气Phosgene COCl2182.0 5.67390.52126二硫化碳CarbonbisulfideCS2279.07.90290.44表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气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首先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同时也随着气体的压强和溶剂的温度的不同而变化。

例如,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1 L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702 L,氢气为0.018 19 L,氧气为0.031 02 L。

氨气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而且氨气分子跟水分子还能形成氢键,发生显著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溶解度很大;而氢气、氧气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一点对气体来说没有例外,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大,容易自水面逸出。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这是因为当压强增大时,液面上的气体的浓度增大,因此,进入液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面逸出的分子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压强(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气体不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

例如,在20℃时,氢气的压强是101 kPa,氢气在1 L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 19 L;同样在20℃,在2×101 kPa时,氢气在1 L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 19 L×2=0.036 38 L。

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的气体的体积(并需换算成在0 ℃时的体积),即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

另一种气体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 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 k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质量,用这种方法表示气体的溶解度就可和教材中固体溶解度的定义统一起来。

气体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与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与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与溶解度气体的溶解是指气体分子在溶液中与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气体逐渐消失在溶液中的过程。

而气体的溶解度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气体的量。

溶解度是气体在溶液中的重要性质,对于理解溶液和气体溶解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气体溶解的原理气体溶解是由于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发生的。

在气体溶解过程中,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吸引,气体分子进入溶剂中,使溶液中逐渐溶解了一部分气体分子。

溶解气体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溶解气体分子进入溶液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气体分子从溶液中逸出。

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得溶液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溶剂分子对气体分子的吸引力减弱,从而导致气体的逸出增加,溶液中的气体溶解度减少。

2. 压力:溶解度与气体的压力成正比。

当气体的压力增加时,气体分子进入溶液的速度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也相应增加。

3.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影响气体的溶解度。

当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时,溶解度较大;相反,如果相互作用力较弱,溶解度较低。

4. 物质的性质:不同的气体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溶解度有所差异。

三、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气体溶解度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表示。

1. 体积溶解度:体积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一般以升/升或立方厘米/立方厘米为单位。

2. 质量溶解度:质量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气体质量。

通常以克/千克或克/百克为单位。

3. 摩尔溶解度:摩尔溶解度是指单位物质的摩尔溶液中所溶解的气体的摩尔数。

以摩尔/升(mol/L)为单位。

四、气体溶解度的应用气体的溶解度不仅在化学实验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

高中化学气体溶解度的计算技巧

高中化学气体溶解度的计算技巧

高中化学气体溶解度的计算技巧高中化学中,气体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通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气体的物质量。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和计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计算技巧,以便准确地计算气体溶解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有一定体积的水,温度为25摄氏度,我们需要计算在这个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

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公式,溶解度等于气体在溶液中的分压与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

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氧气在25摄氏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根据化学手册的数据,氧气在25摄氏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为0.0351MPa。

现在我们假设氧气的分压为x,根据溶解度公式,溶解度等于x/0.0351。

假设溶解度为y,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方程y=x/0.0351。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氧气的分压x。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通过Dalton定律来计算。

Dalton定律指出,在混合气体中,各个气体分子对总压力的贡献与它们的分压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Dalton定律将氧气的分压与其他气体的分压相加来计算。

假设水中还有一种气体,它的分压为p。

根据Dalton定律,氧气的分压x等于总压力减去另一种气体的分压p。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方程x=P-p,其中P为总压力。

现在,我们需要确定总压力P。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假设水中还有二氧化碳溶解。

根据Henry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在溶液中的分压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Henry定律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与其在溶液中的分压相乘来计算。

假设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为z,二氧化碳的分压为q。

根据Henry定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等于zq。

假设溶解度为y,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方程y=zq。

现在,我们可以将以上的方程整合起来,得到一个含有三个未知数x、p和q的方程组。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氧气的溶解度y,从而计算出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气体溶解度的关键是掌握溶解度公式、Dalton定律和Henry定律。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一)空气的溶解空气对水属于难溶气体,它在水中的传质速率受液膜阻力所控制,此时,空气的传质速率可表示为:N=KL(C*-C)=KL▲C式中N--空气传质速率,kg/m2·h;KL--液相总传质系数,m3/m2·h;C*和C--分别为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和实际浓度,kg/m3。

由上式可见;在一定的温度和溶气压力下(即C*为定值时),要提高溶气速率,就必须通过增大液相流速和紊动程度来减薄液膜厚度和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

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强化溶气传质的途径是采用高效填料溶气罐,溶气用水以喷淋方式由罐顶进入,空气以小孔鼓泡方式由罐底进入,或用射流器、水泵叶轮将水中空气切割为气泡后由罐顶经溃头或孔板通入。

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溶气时间内使空气在水中溶解量尽量接近饱和搜。

当采用空罐时,也应采用上述的布气进水方式,而且应尽可能提高喷淋密度。

在水温一定而溶气压力不很高的条件下,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可用亨利定律表示为:V=KTp式中V--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L/m3;KT--溶解度系数,L/kPa·m3,是KT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不同温度下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温度(0C) 0 10 20 30 40 50KT值(L/kPa.m3) 0.285 0.218 0.180 0.158 0.135 0.120p--溶液上方的空气平衡分压,kPa(绝压)。

由上式可见,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溶解量与溶气压力成正比,且与温度有关。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溶气压力受能耗的限制,而且空汽溶解量与溶气利用率相比并不十分重要,因而溶气压力通常控制在490kPa(表压)以下。

溶解于水中的空气量与通入空气量的百分比,称为溶气效率。

溶气效率与温度、溶气压力及气掖两相的动态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在较低的溶气压力下获得较高的溶气效率,就必须增大气液传质面积,并在剧烈的湍动中将空气分散于水。

在20℃和290~490kPa(表压)的溶气压力下,填料溶气罐的平均溶气效率为70~80%,空罐为50~60%。

气体的溶解度实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实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实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实验是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程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探索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特性。

实验一:冷却法探究气体的溶解度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冷却法来研究气体的溶解度。

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小瓶子、温度计、溶质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等。

1. 将小瓶子倒置放在容器中,容器中装有溶剂(如水)。

2. 向小瓶子中注入溶质气体,并立即用螺旋状的密封胶封住瓶口。

3. 将整个装置放入冰水混合物中,使其冷却至低温。

4. 观察小瓶子内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及溶质气体的溶解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低温下,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加,因为在低温下分子的运动减弱,相互作用力增强,气体分子更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实验二:压力法探究气体的溶解度除了冷却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压力法来探究气体的溶解度。

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一定压力的溶质气体(如氢气)、液体容器和压力计等。

1. 将溶质气体通入装有溶剂的液体容器中。

2. 用螺旋状的密封胶密封容器的瓶口,以防气体泄漏。

3. 在装置中安装压力计,记录当前溶质气体的压强。

4. 观察压力计上的压强变化,以了解气体的溶解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较高的压力下,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压下气体分子更容易被液体分子吸引,导致更多气体溶解在液体中。

实验三:温度与压力综合实验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气体的溶解度,我们可以进行温度和压力综合实验。

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装有溶质气体和溶剂的容器、温度控制装置(如恒温器)等。

1. 将装有溶质气体和溶剂的容器放入温度控制装置中。

2. 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调节温度控制装置中的温度和压力。

3. 观察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索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发现在高温和低压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会降低;而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加。

总结起来,气体的溶解度实验可以通过冷却法、压力法以及温度与压力综合实验来进行。

溶解度与气体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与气体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与气体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的量。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气体分子逸出液体,导致溶解度降低。

这种现象在大多数气体中都存在,但不同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却有所不同。

以氧气为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20℃时,每升水中最多只能溶解0.023升氧气;而在0℃时,每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035升氧气。

这说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相比之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则与氧气相反。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在20℃时,每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9升二氧化碳;而在0℃时,每升水中最多只能溶解0.5升二氧化碳。

这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除了温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还受到压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这是因为压力升高会使气体分子更容易进入液体中,从而增加溶解度。

但是,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就不再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
高,而是趋于饱和。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温度和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也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以达到最佳的溶解度。

20摄氏度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20摄氏度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20摄氏度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亨利系数是描述气体在溶液中溶解程度的常用物理量。

它表示了单位压强下气体溶解度与溶液中气体分压的比值。

亨利系数常用于评估溶液中气体的溶解程度,从而对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特性进行定量描述。

以20摄氏度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为例,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其在溶解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特性。

首先,氨气在溶解过程中,由于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作用,氨气会逐渐溶解于水中。

亨利系数可以告诉我们,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单位压强下溶解在水中的氨气量。

在20摄氏度下,氨气的亨利系数较高,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压力下,相对于其他温度条件,氨气在20摄氏度的水中更容易溶解。

这是因为氨气分子在较低温下活动性较低,水分子的分子间空隙较大,从而为氨气提供了更多的溶解场所。

其次,亨利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当水中的氨气分压增加时,溶解在水中的氨气量也会随之增加。

这遵循了亨利定律,即溶液中气体溶解度正比于气体分压。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氨气分压和20摄氏度下的亨利系数来预测氨气在水中的溶解程度。

此外,亨利系数还受到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在氨气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的情况下,亨利系数较高,溶解程度较大。

而相互作用力较强时,亨利系数较低,溶解程度较小。

这一点在实际应用中尤为重要,因为亨利系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各种条件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为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水源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20摄氏度下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能够全面衡量氨气在水中的溶解特性。

通过亨利系数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氨气的溶解程度与温度、压力、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

因此,深入研究亨利系数对于理解气体溶解过程、优化相关工艺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气体的溶解度实验

气体的溶解度实验

气体的溶解度实验气体的溶解度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旨在研究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行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气体源:可以选择包括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

2. 高压气体瓶:用于储存和提供气体。

3. 试管:用于容纳溶液。

4. 烧杯:用于制备溶液。

5. 密封瓶:用于装载溶液和气体。

6. 分液漏斗:用于溶液的分离和收集。

7. 温度计:用于测量溶液的温度。

8. 打气球泵: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准备好,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制备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或有机溶剂,并加热至所需温度。

3. 溶解气体:将高压气体瓶中的气体连接至密封瓶中的气体进口处。

通过打气球泵控制气体的压力,将气体逐渐注入溶剂中。

4. 混合均匀:使用磁力搅拌器或振荡器,将溶剂和气体充分混合,以促进气体的溶解。

5. 温度调节:根据实验需要,可通过加热或冷却设备调节溶液的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气体溶解度的变化。

6. 压力调节:通过调节打气球泵的压力,控制气体进入溶液的速度和压力,观察不同压力下气体溶解度的变化。

7. 观察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观察溶液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如温度、压强和溶解度等。

8. 实验比较:重复以上步骤,变化温度或压力等条件,比较不同条件下气体溶解度的差异。

9. 结果分析: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曲线图或表格,以展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关系。

10. 结论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对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改进措施进行讨论。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需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操作设备要牢固稳定,注意气体和溶剂的安全使用。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气体溶水比例总结

气体溶水比例总结

气体溶水比例总结气体溶水比例是指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它是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气体溶水比例的影响因素包括气体的压力、温度、水的质量和气体的种类等。

气体的压力是气体溶水比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气体的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压下,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导致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相反,在低压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降低。

气体的温度也是气体溶水比例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一定的压力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导致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相反,温度降低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降低。

水的质量和气体的种类也是气体溶水比例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水的质量越大,其中的气体分子数量越多,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大。

另外,气体的种类也会影响气体溶水比例,不同气体之间的溶解度往往会有所不同。

气体溶水比例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经验计算法和数理计算法。

经验计算法主要基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常数,通过实验得出。

数理计算法则是利用气体溶水比例的定义,通过数学计算得出。

两种计算方法均可以用于计算气体溶水比例。

气体溶水比例是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影响因素包括气体的压力、温度、水的质量和气体的种类等。

本文将对气体溶水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介绍气体溶水比例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