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正投影和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物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物体的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7e0e5df2a8114431b90dd8ee.png)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高尺寸。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宽尺寸。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高尺寸。
根据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归纳以下 三条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棱锥的投影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前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长
宽
宽 高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宽 高
长
宽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物体的三面视图
2. 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
投影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 度量性较好。
工程制图中一般采用正投影法。
2. 正投影特性
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真实性
当物体上的直线或平面平行于 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为实长, 平面的投影为实形。
积聚性
当物体上的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 影面时,直线的投影积聚为点,平 面的投影积聚为直线。
作图步骤:
画出作图基准; 画出反映实形的投影图; 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余两 个视图; 检查、加深。
三视图画法
底板
三视图画法
底板三视图
三视图画法
叠加
三视图画法
叠加上两个肋板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ccff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8.png)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机械制图,可以将设计思路阐述清楚,使得设计师得以使设计成为更加可靠、经济、美观的产品。
其中,正投影及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
正投影正投影是指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按照与视点相同的垂直方向上投影到平面上。
在机械制图中,正投影是最为常用的制图方法之一。
正投影的绘图方法相对简单,需要先确定三个坐标轴,在投影平面上绘制出对应坐标值,再以对应投影点搭建成三维模型。
正投影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即三视图。
三视图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最为基础的绘制方法之一,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将三个主视图按照一定比例排列在平面上,使得三个视图交错呈现,从而能够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主视图是物体在投影方向上的正视图,也是最基本的视图。
通常将最能表示物体形状及尺寸的主视图画在最前面。
俯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主视图方向上的投影视图。
而左侧图则是物体在主视图和俯视图的空间方向上的投影视图。
为了使三视图绘制更加准确,需要在投影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三视图位置,首要考虑主视图位置关系。
2.利用已知尺寸推断未知尺寸,注意减少量算误差。
3.保持三个视图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致。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绘制的常用画法有两种,分别是手绘画法和工具辅助画法。
手绘画法手绘画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绘制,利用直尺和绘图笔进行三视图绘制。
其优点是无需电脑等辅助设备,具备灵活性高的特点。
但其缺点即是容易产生量测误差或绘图质量不高的问题。
在进行手绘画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先在草稿纸上画出物体轮廓。
2.在草稿纸上画出轴线和主视图及其相应的辅助构图线。
3.将主视图、俯视图、左侧图按照一定比例绘制在纸上。
其中,主视图位于中央、俯视图位于主视图上方、左侧图位于主视图左侧。
4.将三个视图的形状和尺寸精细地绘制出来,并标注尺寸。
工具辅助画法工具辅助画法是指利用计算机等辅助绘图工具,通过CAD等软件进行自动化绘图,现如今机械设计工作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机械制图--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1438e2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0.png)
机械制图–三视图1. 介绍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而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制图方式。
三视图是指通过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来展示机械零件或产品在三个主要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
本文将介绍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制图过程和一些注意事项。
2. 三视图的概念在机械制图中,三视图是通过正交投影的方式来展示机械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正交投影是一种由三个相互垂直的相互投影面组成的投影系统。
而三视图则分别是对这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的。
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正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侧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侧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上方投影得到的视图。
通过这三个视图,可以全面地了解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方便进行加工和装配。
3. 制图过程制作三视图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适当的投影面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投影面,这取决于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要展示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正视图通常选择垂直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侧视图选择平行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俯视图则选择垂直于工作面的投影面。
步骤2:绘制正视图在选定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正视图。
注意要准确地表示出特征和尺寸,包括主要特征、孔和轴等。
步骤3:绘制侧视图在平行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侧视图。
要注意与正视图的对应关系,确保主要特征的位置和尺寸一致。
步骤4:绘制俯视图在垂直于工作面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俯视图。
同样要与正视图和侧视图保持对应关系。
步骤5:标注尺寸在绘制完三个视图后,需要进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要准确、清晰,并遵循一定的标注规范。
标注需要对零件或产品的尺寸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于工艺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加工和使用。
4. 注意事项在绘制三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保证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三个视图中的主要特征和尺寸应该是一致的。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缩放比例,使得绘制出的三视图能够清晰地展示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机械制图(第3版)》教学讲义 项目一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
![《机械制图(第3版)》教学讲义 项目一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ec2e0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1.png)
课题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2 课型讲授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堂学习使学生掌握三投影体系名称以及其代号。
2、结合三投影体系使学生明白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关系。
3、在明白三视图形成的基础之上理解并基本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学重点本堂重点是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三视图的形成引导分析,使学生掌握。
教学难点本节难点是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的掌握,通过分析图形是该难点得到突破。
学情分析向学生明确三视图是表达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借助简单模型通过引导分析以及演示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相关知识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解,讲授,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修改意见(一)课前准备:讲要求,准备课堂用具,清点学生人数(3′)(二)复习引入:1.常见的投影法有哪两种?(5′) 2.平行投影法如何分类?各有什么特点?(三)教学内容用一个投影图能不能表达零件的结构?(学生看图思考作答)(5′)教师引入三视图形成:如果不能我们怎么才能把物体的形状表达清楚?一、三投影面体系(8′)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用“V ”表示;右边侧立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代号用“W ”表示;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用“H ”表示。
结合书中图形,以及教室内的两堵墙壁和地板使学生掌握三投影面。
1、学生唱歌,准备上课用具2.学生复习并回答问题:常见投影法有:中心头法和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又分斜投影(投影大小总是随物体的位置不同而改变不能反映物体真是形状与大小)和正投影(能够表达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3、学生根据老师提问快速看书,找到答案,并回答4、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如书中图纸以及实例。
1、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精神2、加强学生对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的巩固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4、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三投影面的定义以及代号。
二、三视图的形成(20′)(将我们的视线看成是投射线,且互相平行地垂直于各投影面进行观察,而获得正投影。
〖机械加工〗机械制图-三视图
![〖机械加工〗机械制图-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58241523ba0d4a7303763a9a.png)
度达1.5μm的微细轴。
工艺基础的基本概念
编辑本段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 成产品 的全部 过程。 对机器 生产而 言包括 原材料 的运输 和保存 ,生产 的准备 ,毛坯 的
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 装配、 及调试 ,油漆 和包装 等内容 。生产 过程的 内容十 分广泛 ,现代 企业用 系统工 程学的 原
,然后再将其装配在一起。火车的车 轮外圈 也是用 加热的 方法将 其套在 基体上 ,冷却 时即可 保证其 结合的 牢固性 (此种 方法现 在
依旧应用于某些零部件的转配过程中 )。
机械加工包括:灯丝电源绕组、激光切 割、重 型加工 、金属 粘结、 金属拉 拔、等
离子切割、精密焊接、辊轧成型、金 属板材 弯曲成 型、模 锻、水 喷射切 割、精 密焊接 等。
主 视 图
侧 视 图
主 视 图
侧 视 图
俯 视 图
俯 视 图
例2 .画出如图所示正四棱锥的三视图.
例3、画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4、画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5. 下图是一个零件的直观图,画出这个 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6. 如图所示是一个奖杯的三视图,画出它 的直观图。
练习题: 1.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四边形,则 这个几何体不可能是( )D.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三.三视图的画法要求: (1)三视图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分别 是人从物体的正前方、正上方、正左方看 到的物体轮廓线的正投影组成的平面图形;
(2)一个物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是:俯视图 放在主视图的下面,长度与主视图一样,左视 图放在主视图的右面,高度与主视图一样,宽 度与俯视图的宽度一样;
而且增加了材料、工具和电力消耗, 提高了 加工成 本。若 加工余 量过小 ,则既 不能消 除上道 工序的 各种缺 陷和误 差,又 不能补 偿
机械制图基本体三视图
![机械制图基本体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0c25ab1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5.png)
●
k
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S
A
如何在圆锥面上作直线?
过锥顶作一条素线。
圆的半径?
3.圆球
三个视图分别为三 个和圆球的直径相等的 圆,它们分别是圆球三 个方向轮廓线的投影。
圆母线以它的直径为轴旋转而成。
⑵ 圆球的三视图
⑶ 轮廓线的投影与曲 面可见性的判断
左视图 —— 体的侧面投影
2.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
三等关系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
高
宽
宽
长对正
宽相等
高平齐
视图就是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3.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上
下
左
右
后
前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6.2 基本体的形成及其三视图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本体 曲面基本体
一、平面基本体
点的可见性规定: 若点所在的平面的投影可见,点的投影也可见;若平面的投影积聚成直线,点的投影也可见。
由于棱柱的表面都是平面,所以在棱柱的表面上取点与在平面上取点的方法相同。
⑷ 圆球面上取点
k
辅助纬圆法
k
k
⑴ 圆球的形成
圆的半径?
3.圆环
(1) 圆环的形成
(2) 圆环的三视图
小 结
重点掌握:
基本体的三视图画法及面上找点的方法。
⒈ 平面体表面找点,利用平面上找点的方法。
⒉ 圆柱体表面找点,利用投影的积聚性。
机械制图学案 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3点的投影
![机械制图学案 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3点的投影](https://img.taocdn.com/s3/m/c1d01e7402768e9951e738e1.png)
§3-3点的投影【学习目标】1.识记: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标记2.领会:点的三面投影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3.应用:点的三面投影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重点难点】点的三面投影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课前准备】三角尺一付、圆规、HB、B的铅笔两只,两组备一把小刀等作图工具。
【预习导学】1.点的投影特性2.点的投影标记3.点的三面投影4.点的投影规律【学习内容】一、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特性:。
二、点的投影标记空间点用标记,正面投影用标记,侧面投影用标记,水平面投影用标记。
三、点的三面投影从图中可以看出,Aa、A a′、A a″分别为点A到H、V、W面的距离,即:A a = a′a x = a″a y (即a″a YW),反映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A a′=a a x = a″a z ,反映空间点A到V面的距离;A a″ = a′a z = a a y (即a YH),反映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上述即是点的投影与点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若已知点的空间位置,就可以画出点的投影。
反之,若已知点的投影,就可以完全确定点在空间的位置。
四、点的投影规律由图中可以看出:a a YH = a′a z 即a′a⊥OXa′a x = a″a YW即a′a″⊥OZa a x = a″a z这说明点的三个投影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而且这个关系不因空间点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把它概括为普遍性的投影规律:(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OX轴,即a′a⊥OX;(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OZ轴,即a′a″⊥OZ;(3)点的水平投影a和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a″到OZ轴的距离,即a a x = a″a z 。
(可以用45°辅助线或以原点为圆心作弧线来反映这一投影关系)根据上述投影规律,若已知点的任何两个投影,就可求出它的第三个投影。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件项目二 正投影法及三视图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件项目二 正投影法及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622a8e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2.png)
案例分析
平面ABCDE由五条直线围成,作平面投影,可先求出端点A、B、 C、D、E的投影,然后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面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1 绘制平面的三面投影图 案例绘制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1 绘制平面的三面投影图 知识拓展
空间平面根据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1 绘制物体的正投影图
案例出示
在机械设计、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图来准确地表达机器和零
件的形状和大小,图为一物体立体图。立体图就像照片一样富有 立体感,给人以直观的印象,但是它在表达物体时,某些结构的 形状发生了变形(矩形被表达为平行四边形),可见立体图很难 准确地表达机件真实形状。如何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物体前表面 的形状和大小呢?
对称中心线用细点画线绘制
测量物体的正面的尺寸, 按1:1作图
检查,并按标准描深图线 注意: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2 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案例出示
一个视图只能表达物体一个面的形状,但不能完整 地表达物体的全部形状,如物体顶面和侧面则无法反映。 因此,要想表达一个物体的完整形状,就必须从物体的 几个方向进行投射,绘制出几个视图。通常我们在物体 的后面、下面和右面放置三个投影面,从物体的前面、 上面和左面进行投射,分别绘出三个视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2 求作点的第三投影 案例出示
如图2-7所示,已知点a点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项目二 正投影及三视图
课题三 绘制和识读直线的投影
分析下图可知,直线AB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这种与 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线。直线AB的三 面投影皆为斜线,且三面投影的长度小于直线的实际长 度。
机械制图第2章
![机械制图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97d0b8791711cc7931b716c3.png)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1.2 正投影的投影特性 (1) 真实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 其投影 反映实形(或实长)的性质称为真实性, 如图2-6所示。源自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6 正投影法的真实性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 积聚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 其投影 积聚为一条直线(或一个点)的性质称为积聚性, 如图2-7所示。 (3) 类似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 其投影 变小(或变短), 但投影的形状与原来形状相类似的性质称为类 似性, 如图2-8所示。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对应投影面的 距离, 即:
a′ax=a″ay=A点到H面的距离Aa;
aax=a″az =A点到V面的距离Aa′; aay=a′az =A点到W面的距离Aa″。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2.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点的空间位置可用直角坐标来表示,即把投影面当作坐标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3 中心投影法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4 采用中心投影法绘制的图样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 平行投影法 若将图2-3中的投射中心 S移至无限远处,则投射线都相互
平行,如图2-5所示。这种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
影法。 平行投影法按投射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 又可分为斜投影 法和正投影法。 (1) 斜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16 点的直角坐标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可见, 空间点的位置可由点的坐标(x,y,z)确定,点的空间位 置、点的投影与其坐标值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我们可以直接 从点的三面投影图中量得该点的坐标值。反之,根据所给定的 点的坐标值, 可按点的投影规律画出其三面投影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共44张PPT)
![机械制图-三视图(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1b57d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9.png)
投影方向
(1)
(2)
(3)
(4)
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方向的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俯视图是
也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注意各个视图上线框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方向的视图是 三个视图可以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根据立体图补出三视图中缺少的线 根据立体图补出三视图中缺少的线 在两投影面体系的根底上,再增加一个同时与V、H面都垂直的W面。 在两投影面体系的根底上,再增加一个同时与V、H面都垂直的W面。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可以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三个视图
三个视图
二.画三视图的步骤
第三个视图的
尺寸应由其它 两个视图根据
三等关系来定
看不见的线
用虚线表示
选择主视图 的投影方向 先画反映形体 特征的视图
逐个画其它 视图
检查、加深
最能反映形体 的特征形状
虚线少
沿X轴方向
尺寸大
画物体的三视图
先画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 注意各个视图上线框之间的对应关系。 先画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 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方向的视图是 根据立体图补出三视图中缺少的线 在两投影面体系的根底上,再增加一个同时与V、H面都垂直的W面。 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根据立体图补出三视图中缺少的线 在两投影面体系的根底上,再增加一个同时与V、H面都垂直的W面。 在两投影面体系的根底上,再增加一个同时与V、H面都垂直的W面。 三个视图可以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封闭的线框可表示一个平面、曲面,或者平面和曲面的结合。 也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根据立体图补出三视图中缺少的线
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视图的形成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c8ba4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d.png)
• 二、投影法的分类
若投射光源为点光源或投 射线汇交于一点,这样的
投影法叫做中心投影法
用相互平行的投射线,在 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
方法叫做平行投影法
第一节 正投影法概述
• 二、投影法的分类
相对于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更能反映物体轮廓的 真实大小。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两类:
正投影法与斜投影法,一般用正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 一、三视图的形成
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的长、宽、高的形状及位置,通常用 三面投影体系来表达其形状与大小,基本表达方法是三视图
三面投 影体系 的建立 与展开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 一、三视图的形成
➢主视图:从工件的前方向后
投影,在V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工件的上方向下
• 二、直线的投影
直线与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a' c'
A X
V
b' C
0B
b
a' c' b'
X
0
b
ac
c
H
a
若点的投影分别在直线的三面同名投影上(会将线段的各个投影分 割成和空间相同的比例),则可判断点在线上;反之,若点的投影 有一个不在直线的同名投影上,则该点必不在此直线上。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 一、点的投影
点的三 面投影 的形成
空间点A的三面投影仍为点,分别用对应的小写字 母a、a′、a〞来标记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 一、点的投影
点投影“宽相等” 的三种作法
第三节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投影分析
《机械制图(第4版)》电子教案 项目一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6、基本体三视图(三)
![《机械制图(第4版)》电子教案 项目一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6、基本体三视图(三)](https://img.taocdn.com/s3/m/6681c4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6.png)
2.棱锥的三面视图画图步骤:
s
s
a
b
c a(c)
b
a
c
s
b
1.4.6 圆柱
曲面体(由曲面或曲面和平面围成的形体) 由上底、下底和圆柱面围成。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
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 直线AA1称为母线。
圆柱面上任意一条平行 于轴线的直线,称为圆 柱面的素线。
在投影图中处于轮廓线 位置的素线,称为轮廓素 线。
设问:俯视图表达了哪些部分?
俯视图外框为一等边三角形,反映底面实形,同时也 是三个棱面的积聚性投影,所以三棱锥的俯视图是由三个 等腰三角形组成的等边三角形。
设问:左视图为什么不是正三角形?
左视图是一个三角形,但三角形的一条斜边是后棱面 的积聚性投影,底边是底面的积聚性投影,而三角形本身 是左棱面的收缩性投影。
O A
O1 A1
1.4.6 圆柱
1.圆柱的三面视图
注意:轮廓素线的投 影与曲面的可见性 的判断
2.圆柱的三面视图分析
3.圆柱的三面视图画图步骤:
项目一.正投影法与三视图教学目Βιβλιοθήκη :1.4 基本体三视图(三)
返回
1.4.5 正三棱锥
1. 棱锥的三视图
画正三棱锥的三面 视图,其方法和步骤 与棱柱相同。
为了对视图进行线 面分析,可标出各顶 点的投影名称。
设问:正三棱锥主视图形状如何,分别表达了什么?
由于其中一条棱线在正中,所以主视图是两个直角三 角形,反映正对观察者的两个棱面的收缩性投影,外框三 角形的底边也是底面的积聚性投影。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611d4c19c5da50e2524d7f57.png)
A BC
E
当空间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 D 其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或平面的实形,
1.实形性
这种投影性质称为实形性。
a
b
e c d
H
目录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课程组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A C
E
2.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 B D 其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条直线,这 种投影性质称为积聚性。
目录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课程组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课程组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当光线照射物体就会在地面上产生影子,这 就是投影现象。 实现投影的三个要素: 1.光线 —— 制图上称为投射线 2.承影面 —— 制图上称为投影面 3.物体 投影法:投射线经过物体向投影 面投射,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 法。
宽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1.三视图的度量对应关系
高
高
宽
长
宽
长
宽
总体三等
宽
局部三等 三等关系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课程组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三视图及其投影规律 2.2.1视图的基本概念
¨用正投影法绘制物体的图形 时,可把人的视线假想成相互 平行且垂直投影面的一组射线, 用这样的一组射线照射物体, 在投影面上得到的投影称为视 图。
单面视图
几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 影面上会得到相同的视图
[例2.2]; ¨ 然后依次连接各交点即得截交线的投影。
[例2.1]求作正六棱柱开槽的三视图
[例2.2]求作斜切正六棱锥的三视图
2、回转体的截交线
n 回转体的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曲线, 也可能是由平面曲线和直线所围成的平面 图形。
n 截交线的形状与回转体的几何性质及其截 平面的相对位置有关。
n OX轴(简称X轴),是V与H面的交线,表示
长度方向;
n OY轴(简称y轴),是H面与W面的交线,表
示宽度方向;
n OZ轴(简称Z轴),是V与W面的交线,表示
高度方向。
2.2.3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位置关系
n 以主视图为参照,俯视图在主视图 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正右方。
n 画三视图时必须以主视图为基准, 视图之间要相互对齐、对正,不能 错开,更不能倒置。
母
线:围绕着轴线转动,其任意位置称为素线。
纬
圆:母线上任意一点的运动轨迹。
回转面形状:取决于母线形状和母线与轴线的相对位置。
常见的回转体
n 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是常见 的回转体,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三 视图画法。
1.圆柱
n 圆柱的三视图及体表面点的投影
返回
①圆柱的投影分析
n 圆柱轴线垂直于H面,上下底面与H面平行,投影为 正圆;在V、W面投影积聚为直线。
n 圆柱面在H面投影中积聚为一圆周。在V面的投影中, 前后两半圆柱面的投影重合为一矩形,矩形的两条 竖线分别是圆柱的最左、最右素线的投影。
n 在W面投影中,左右两半圆柱面的投影重合为一矩 形,矩形的两条竖线分别是圆柱的最前、最后素线 的投影。
②画图步骤:
n 作图时应先画圆的对称中心线和圆柱轴线; n 然后从投影为圆的视图画起; n 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n 由于计算机实体造型的发展,在作图形转 换过程中,相贯线的投影可直接生成,故 本章不做叙述,只对相贯线的特殊画法和 简化画法做简单图示。
逐步完成其他视图。
③圆柱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已知:圆柱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m’,求另两面投影
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可利用圆柱面投影的积
聚性来求得。
圆柱面的水平投影具有积聚性,所以圆柱 面上点的水平投影应在圆柱面水平投影的圆 周上,据此可先求出H面的投影,再求出W的 面投影。
连接到图
2.圆锥
n 圆锥的三视图及体表面求点的投影
投影法
n 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影,在 投影面上得到物体图形的方法。
2.1.2投影法的分类
根据投射线是否汇交于一点,投影 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 大类。 n 1.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 投影法。
•用中心投影法绘制的图形
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工程上常用这种方法绘 制建筑物的外形图,如 图所示。
斜投影
(2)正投影法
n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 平行投影法。
n采用正投影法所得到的图 形,称为正投影图或正投 影。
正投影
正投影法特点
n 1、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n 2、度量性好; n 3、作图简便。
¨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n 缺点是立体感差,需要一定的空间想
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2.尺寸关系
n 如图所示,从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中, 可以看出每对相邻视图同一方向的尺 寸相等,即: 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相应投影长度相等, 并且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应投影高度相 等,并且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应投影宽度相等。
3.方位关系
n物体具有上下、左右、前 后六个方位; n当物体的主视图投影方向 确定后,其六个方位也就 随之确定。
2.2.2三视图的形成
. 1.三视图:
将物体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向三个 投影面分别投影,所得三个图形称为三视图。
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 用V示;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 用H表示; 侧立投影面(: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三个投影面
n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 示;
n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 表示;
n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表 示。
三个视图分别为:
主视图:从前向后看,在V面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上向下看,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从左向右看,在W面上得到的视图.
投影轴
n 相互垂直的两个投影面之间的交线, 称为投影轴
n 水平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a、b、c、…;
n 正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一撇表示,如a’、b’、 c’、…;
n 侧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a”、b”、c”、 …。
2.棱锥
n 棱锥的三视图及体表面点的投影
棱锥投影分析:求在一般位置平面
上的点,要添加辅助线 n 组成:底面和3个侧棱面 n ①底面的投影平行H面。
辅助素线法
n 过锥顶S和锥面M点连一素线SⅠ,先求出 素线SⅠ的H、W面的投影即s1和s”1”,根 据从属性,再求出M点的H、W面的投影即 m和m”,如图所示。
n 由于M点在左半部锥面上,正面投影可见, 所以m”也是可见的。
辅助素线法与辅助圆法
辅助圆法
n 在主视图上过m’作水平线交圆锥轮廓素线 于a’b’,即为辅助圆的V面投影;
②画图步骤:
n 作图时应先画圆的对称中心线和圆锥轴线; n 然后从投影为圆的视图画起; n 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逐步完成其他视图。
③圆锥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n 已知圆锥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m’,如图所示。 求作其水平投影m和侧面投影m”。作图方 法有以下两种:
n 辅助素线法 n 辅助圆法
n在工程制图中,通常把棱柱、 棱锥、圆柱、圆球、圆环等 立体称为基本几何体(简称基 本体)。
2.3基本体的三视图 基本体可分为两大类:
•平面体 •回转体(常见曲面立体)
2.3.1平面体
n围成立体的表面都 是平面的立体称为平 面立体,简称平面体。
¨例如:棱柱类、棱锥类。
1.棱柱
n 棱柱的三视图及体表面点的投影
n
建 筑 物 的 外 形 图
2.平行投影法
¨ 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 投影法。
若将投射中心S移到无穷远处,这时投射线 不再汇交于一点,可视为互相平行。
根据投射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平行投影 法又可分为两类: (1)斜投影法 (2)正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1)斜投影法
n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 平行投影法。 n采用斜投影法所得到的图 形称为斜投影图或斜投影
①圆锥的投影分析
n 圆锥底面平行于H面,其投影为正圆,另两 面的投影积聚为直线。
n 圆锥面的三面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其H面的 投影与底面的投影重合。在V、W面投影均 为一等腰三角形。
n V面上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分别是圆锥的最左、 最右素线的投影;
n W面上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分别是圆锥的最后、 最前素线的投影。
棱柱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n 求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应依据平 面上取点的方法作图。但需判别点 的投影的可见性。若点所在表面的 投影为可见,则点在该面的投影也 可见;反之为不可见。不可见点的 投影需加圆括号表示。
一般规定:
n 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的空间点、线、面及实体用 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n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 截交线上的点是它们的共有点。
(1)圆柱的截交线
[例2.3]求作斜切圆柱的三视图
(2)圆锥的截交线(5种形式见表2.2)
n 当圆锥的截交线为抛物线、椭圆、双曲线 时。可采用:
n ①辅助素线法 n ②辅助平面法(或成为纬圆法)
辅助素线法与辅助平面(纬圆)法
[例2.4]求作被平行面截切圆锥的三视图
(3)圆球的截交线
n 圆球被平面截切后截交线都是圆。
[例2.5]求作半球开槽的三视图
2.4.2回转体的相贯线
n 两立体表面相交称为相贯,其表面 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相贯线的性质:
n ①相贯线都是封闭的空间折线或曲线,特 殊情况下为平面折线或曲线。
n ②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 上的点是相交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n ②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截交线上的点是两面共有点。
n 求作立体表面的截交线,实质就是求截平 面与立体表面一系列共有点的投影。
1、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n 面立体的截交线都是一个个封闭的平面多 边形,求作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投影就是:
¨ 求截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产生的交点[例2.1]; ¨ 求截平面与平面立体各个被截切棱线上的交点
3.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n 直线和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有 三种情况:
n平行、垂直、倾斜。
n 这种位置的不同决定了正投影的以下 特性。
(1)实形性
当空间的直线和平面平 行于投影面时(称为投影面 的平行线和投影面的平行面) ,其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和 平面的实形。
(2)积聚性
n 当空间的直线和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称 为投影面的垂直线和投影面的垂直面), 其投影分别积聚为一点和线段
技能目标 ◎学会运用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 ◎学会基本体三视图的识读方法。 ◎学会基本体三视图的尺寸注法。
2.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n 2.1.1投影法
¨ 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 面上留下子,这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