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1592-2013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最终) (1)

合集下载

油管加工修复汇报隆基

油管加工修复汇报隆基
34
报废油管 成品油管
35
避免经 常震动
避免与其他 油管混合
每类产品设置单 独标识牌
BGT1类油套管储存期间, 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潮湿环境储存
避免储 存变形
避免磕伤 、碰伤
成品储存
不能直接堆放在地面、铁轨、钢板或混凝土地板上,底层离地面或地板 应至少保持2英尺的距离。
每一层下面应至少放3排支撑物,避免油管中间下陷,引起水在油套管内 积存。油套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0英尺。
注:拧扣结束后选择相应壁厚通径规对管 体拧接钳牙夹持部位(接箍端至管体1米 处)进行通径检验,检查有无夹扁现象。 通径不过的油管需锯头重新加工。
28
为保证螺纹加工质量,对加 工的BGT特扣进行第三方气 密封检测,采用干燥氮气, 99MPa情况下,保压15分 钟无泄漏。确保上井使用的 油管无质量事故碱、清洗工序
使用高压清洗机对BGT1油管进行内、外壁进行除油清洗中,清洗压力调整 到4MPa。要求达到油管内壁无油污、清洁干净。对内壁稠油的油管进热洁 炉热洁。保证油管内壁无油污。
11
内外壁除锈工序
在内壁除锈中,要求除锈杆从公端进入管体内壁进行除锈,同时为了保证 母端护丝不易脱落,必须调整通径杆旋转电机以反转方式进行内壁除锈 (逆时针旋转)。要求除完锈的油管见管体本色,管体表面无氧化锈皮。

成品入库及储存
四 各工序执行标准
3
一 油管修复操作规范
4
油管修复操作规范
BGT1油管钢级分选 全长通径检验 BGT1油管切头 BGT1油管收口 BGT1螺纹加工 BGT1螺纹检验 抛丸喷砂
通径不过报废 螺纹损伤
接箍拧接 管端通径检验 钳牙印打磨 测长、清吹 护丝、喷漆、喷标 成品检验入库

2013年石化标准

2013年石化标准

SH/T3020-2013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SH/T3031-2013石油化工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结构设计规范SH/T3060-2013石油化工企业供电系统设计规范SH/T3071-2013石油化工电气设备抗震鉴定标准SH/T3117-2013石油化工设计热力工质消耗量计算方法SH/T3122-2013炼油装置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SH/T3130-2013石油化工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H/T3401-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SH/T3402-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SH/T3403-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SH/T3404-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SH/T3406-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SH/T3407-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SH/T3517-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18-2013石油化工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SH/T3521-2013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51-2013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3009-2013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T3010-2013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SH/T3021-2013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隔离和吹洗设计规范SH/T3092-2013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H/T3104-2013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SH/T3126-2013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SH/T3132-2013石油化工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SH3137-2013石油化工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SH/T3141-2013石油化工用往复泵工程技术规范SH/T3151-2013石油化工转子泵工程技术规范SH/T3175-2013固体工业硫磺储存输送设计规范SH/T3519-2013乙烯装置离心压缩机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3-2013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53-2013石油化工汽轮机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54-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道焊接热处理规范SH/T3613-2013石油化工非金属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017-2013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SH3076-2013石油化工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SH3094-2013 石油化工厂区雨水明沟设计规范SH3173-2013石油化工污水再生利用设计规范SH/T3174-2013石油化工在线分析仪系统设计规范SH3552-2013石油化工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3612-2013石油化工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080-2013石油化工横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结构设计规范SH/T3100-2013石油化工工程测量规范。

汽水管道检修规程

汽水管道检修规程

汽水管道检修规程管道检修工艺管道使用前质量检查 1.1.1.1用肉眼检查管子的内外壁,其表面应光洁无裂纹、1.1.1.1.1重皮、磨损、凹陷等缺陷。

被清除后的管壁厚不得小于允许壁厚的最水值。

其允许的深度。

冷拉管,不大于壁厚的4%,最大深度不大于0.3mm;热拉管。

不大于壁厚的5%,最大深度不大于0.5mm。

用卡尺或千分尺检查管径和管壁厚度。

检查时可沿1.1.1.1.2 管子全长取3-4点测量管子外径,在管子端部取3-4点测量管壁厚度,根据管子不同用途,尺寸偏差应符合标准。

外径与标准尺寸误差不大于0.5-1mm;管子壁厚误差为10-15%壁厚。

椭圆度和管径检查。

检查时用千分尺和自制样板,1.1.1.1.3从管子全长选择3-4个位置来测量。

被测截面的最大与最小直径之差称管子的绝对椭圆度,通常要求相对椭圆度不超过0.05。

有焊缝的管子应进行通球检查,球的内径为公称内1.1.1.1.4 径的80-85%。

各类管子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查明1.1.1.1.5 钢号。

根据出厂证件,检查其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和应用范.围。

对合金钢要进行光谱分析,检查化学成份是否与钢号相符合。

对于要求严格的部件,对管材还应作压偏试验和水压试验。

管道焊接 1.1.1.2管子接口距离弯管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外径,且1.1.1.2.1 不小于100mm。

管子接口不应布置在支吊架上,至少应离开支吊架1.1.1.2.2 边缘50mm。

管子两个接口间距不得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1.1.2.3150mm。

对需焊后热处理的焊口,距支吊架边缘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应不小于100mm。

管子接口应避开,疏放水及仪表管等的开孔位置,1.1.1.2.4一般距开孔边缘不得小于50mm,且不得小于孔径。

管道在穿过隔墙、楼板时,位于墙、楼板内的管段1.1.1.2.5 不得有接口。

高压管子焊缝不允许布置在管子弯曲部分。

1.1.1.2.6对接焊缝中心线距管子弯曲起点或汽包联箱的外壁1.1.1.2.7 以及支吊架边缘,至少距离70mm。

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

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

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的设计、插入法、工厂预制成型折叠管内衬法、现场成型折叠管内衬法、缩径内衬法、静压裂管法、翻转内衬法、试验与验收、修复更新后的管道接支管和抢修。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插入法、折叠管内衬法、缩径内衬法、静压裂管法和翻转内衬法对在役燃气管道进行沿线修复更新的工程。

本规程不适用于新建埋地城镇燃气管道的非开挖施工、在役管道的局部修补和架空燃气管道的修复更新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 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 11547《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GB/T 15558.1-201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T 15558.2《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GB/T 23658《弹性体密封圈输送气体燃料和烃类液体的管道和配件用密封圈的材料要求》GB 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CJJ 33《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51《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63《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CJ/T 358《非开挖工程用聚乙烯管》HG/T 20606《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PN系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trenchless rehabilitation and renewal of pipeline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在在役管道原位对管道进行沿线缺陷修复,或者原位更新在役管道以改善其性台P 能匕。

油气输送管道凹坑修复判定准则

油气输送管道凹坑修复判定准则

3 分别为公式(1)-(3)。
1 t
1 1 1 2 R0 R1 1 t 2 2 R2
(1) (2)
3 2 L
其中, t 为管道壁厚,mm; d 为凹坑深度,%OD; L 为凹坑长度,mm。 则凹坑处管道内表面应变 i 和外表面应变为公式(4)-(5)。
油气输送管道凹坑修复判定准则
宋汉成 1,樊兆存 2,赵丽恒 3
(1 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北京,100020;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东营, 257061;3 中国石化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济南,250101)
摘要:系统的分析了美国联邦法规 49 CFR 195、49 CFR 192 和 ASME 标准 B31.4、 B31.8 管道凹坑修复判定标准,提出了凹坑的深度修复判定准则、应变修复判定 准则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 有限元分析结果认为相同深度尺寸的尖锐凹坑比平滑 凹坑的应力水平明显高很多,消除深度小但应变大的凹坑,避免类似 Marathon Ashland 管道凹坑破裂的事故。 以某原油管道深度为 5.97%管道直径的凹坑为例, 凹坑深度和应变修复判定准则认为需要修复,有限元模拟结果给出可以承受 3MPa 以上的内压。最后分别提出了液体管道和气体管道的凹坑修复判定准则, 将凹坑分为四个修复等级,考虑了凹坑深度、凹坑处应变水平以及管道实际运行 应力水平等因素。 关键词:油气管道,管道凹坑,修复准则,有限元模拟
[4]
图 4 49 CFR 192 凹坑修复判定准则 Figure 4 49 CFR 192 Dent Repair Criteria
图 5 ASME B31.8-2010 凹坑修复判定准则 Figure 5 ASME B31.8-2010 Dent Repair Criteria

油气田埋地管道软管内衬修复技术

油气田埋地管道软管内衬修复技术

5.4 江苏油田污水集输管线软管内衬工程 规格:D273*8,780m,架空敷设,53个弯头 特点:管径大,弯头多
3、技术优选
(1)风送挤涂 埋地管道经清洗合格后将防腐修复材料注入到管道中,采用
风送挤涂工艺推动挤涂球将涂层均匀涂敷到管道内壁,形成连 续的内防腐层。
其优点是施工管径小(DN50)、挤涂长度长(2km)、耐腐 蚀性强。涂层连续、补口点少、可抢维修。
3.3 抗渗透性
(4)穿插工艺 4.1 简介
软管穿插工艺是将HPCH管经过缩径变形(压U)后拉进到待防腐修 复管道内,通过打压复到原始状况,与金属管道紧密贴合,起到隔 离腐蚀介质、防止管道腐蚀、增强管道耐压能力的作用。
4.2 工艺特点 (1)软管本体承压,可对腐蚀穿孔、壁厚减薄管道进行补强, 提高管道耐压等级,也可以抵御外腐蚀穿孔; (2)耐腐蚀性能强,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3)一次性施工长度2km,能通过6D弯头1-2个。 (4)软管压扁后缠绕,每卷2km左右,运输方便; (5)施工快捷,对于施工环境温度要求不苛刻;施工面积小, 只需要两端开挖,对环境影响较少。
(2)软管翻转(CIPP) Ø 编织软管 Ø 缝制软管
3、技术优选
(3)塑料管穿插 将HDPE塑料管通过变形后穿插到集输管道内,再通过打压使
塑料管复原紧贴在管道内壁形成一管中管的结构。 其优势是耐腐蚀性能强、清洗要求低,其不足是耐温性能差,
不耐芳烃类溶胀,穿插施工时不能过弯头。
3、技术优选
(3)塑料管穿插 Ø 等径压缩 Ø 压U
3、技术优选 (4)技术比选
Ø 风送挤涂:施工长度,过弯头,抗渗性;不耐压。 Ø 塑料管穿插:耐腐蚀性好,抗外压;耐温性低,不能过弯头。 Ø 软管翻转:耐压,抗外压,抗渗;施工距离短。 Ø 软管穿插:本体承压,过弯头;不抗外压。

关于建设部发布2013年新规范的公告

关于建设部发布2013年新规范的公告

2014年3月开始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序号上网日期公告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有无强条1 2013.05.29 35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2013.05.13 2014.03.012 2013.05.29 36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2013.05.13 2014.03.01 有3 2013.09.17 101 饰面人造板工程设计规范GB50890-2013 2013.08.8 2014.03.01 有4 2013.09.17 102 人造板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889-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5 2013.09.17 103 人造板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T50887-2013 2013.08.08 2014.03.016 2013.09.17 104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GB/T50885-2013 2013.08.08 2014.03.017 2013.09.17 105 机械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GB50906-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8 2013.09.17 106 有色金属冶炼工程制图标准GB/T50837-2013 2013.08.08 2014.03.019 2013.09.17 10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10 2013.09.17 108 小型水电站安全检测与评价规范GB/T50876-2013 2013.08.08 2014.03.0111 013.09.17 109 小水电电网节能改造工程技术规范GB/T50845-2013 2013.08.08 2014.03.0112 2013.09.17 11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13 2013.09.17 111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GB/T50893-2013 2013.08.08 2014.03.0114 2013.09.18 112 抗爆间室结构设计规范GB50907-2013 201.08.08 2014.03.01 有15 2013.09.18 113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50878-2013 2013.08.08 2014.03.0116 2013.09.18 114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2013 2013.08.08 2014.03.0117 2013.09.18 115 非织造布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GB/T50904-2013 2013.08.08 2014.03.0118 2013.09.18 116 机械工业工程节设计规范GB50910-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19 2013.09.18 117 煤炭工业半地下储仓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874-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20 2013.09.18 118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50214-2013 2013.08.08 2014.03.0121 2013.09.18 119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22 213.09.18 120 核电厂工程气象技术规范GB/T50674-2013 2013.08.08 2014.03.0123 2013.09.18 121 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T50076-2013 2013.08.08 2014.03.0124 2013.09.18 122 火炸药工程设计能耗指标标准GB50767-2013 2013.08.08 2014.03.01 有25 2013.10.11 157 生活垃圾土土工试验技术规程CJJ/T204-2013 2013.9.25 2014.03.0126 2013.10.11 158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2013 2013.09.25 2014.03.0127 2013.10.11 159 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 2013.09.25 2014.03.01 有28 2013.10.11 160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供电系统技术规范CJJ/T198-2013 2013.09.25 2014.03.0129 2013.10.11 161 直线电轨道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01-2013 2013.09.25 2014.03.01 有30 2013.10.11 162 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术语标准JGJ/T313-2013 2013.09.25 2014.03.0131 2013.10.11 176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模式验收CJ/T423-2013 2013.10.09 2014.03.0132 2013.11.11 189 无负压静音管中泵给水设备CJ/T440-2013 2013.10.30 214.03.0133 2013.11.11 190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CJ/T441-2013 2013.10.30 2014.03.0134 2013.11.11 191 硬泡聚氨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420-2013 2013.10.30 2014.03.0135 2013.12.23 226 城市公共汽、电车候车亭CJ/T107-2013 2013.12.03 2014.03.0136 2013.12.23 227 建筑排水低噪声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CJ/T442-2013 2013.12.03 2014.03.0137 2013.12.23 228 建筑施工用木工字梁JG/T425-2013 2013.12.03 2014.03.0138 2013.12.31 246 遮阳用膜结构织物JG/T423-2013 2013.12.17 2014.03.0139 2013.12.31 247 建筑遮阳用织物通用技术要求JG/T424-2013 2013.12.17 2014.03.0140 2013.1231 248 抹灰砂浆增塑剂JG/T426-2013 2013.12.17 2014.03.0141 2014.01.23 274 钢框组合竹胶合板模板JG/T428-2014 2014.01.07 2014.03.0142 2014.01.23 275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JG/T235-2014 2014.01.07 2014.03.0143 2014.01.23 276 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JG/T429-2014 2014.01.07 2014.03.01 4 2014.01.23 277 住宅卫浴五金配件通用技术要求JG/T427-2014 2014.01.07 2014.03.01 45 2014.01.23 278 免漆饰面门JG/T419-2014 2014.01.07 2014.03.01关于建设部发布2013年新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房保障基础信息数据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197-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常用标准规范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常用标准规范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300-2013(系列)《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SY4200-2007(系列)《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现行国家、行业施工验收规范(包括但不限于)GB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5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350-201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T8163-201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50540-2009《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SY4200-2007《石油天然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Y4201-2016《石油天然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SY4203-2016《石油天然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站内工艺管道工程》SY4204-2016《石油天然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油气田集输管道工程》SY/T4102-2013《阀门的检查与安装规范》SY4103-2006《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GB/T12459-2017《钢制对焊管件》SY6444-201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SY/T6524-2010《石油工业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具配备要求》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Y/T5257-2012《油气输运用钢制弯管》SY/T0422-2010《油气田技术管道施工技术规范》SY4207-2007《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道穿跨越工程》SY4205-2016《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SY4206-2016《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气工程》SY/T0414-2017《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6444-201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SY/T 6609-2004《环境、健康和安全(EHS)管理体系模式》SY/T6276-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0021-2016《油气田和管道工程建设设计规范》SY4025-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SY6444-201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SY/T0043-2006《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GB50242-201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Y/T0452-2012《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315—2013《钢制管道单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GB/T8923—2011《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SY/T4024—2016《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SY/T6276-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 1241-2009《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浅析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_1

浅析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_1

浅析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9-21T02:20:55.00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5月第10期作者:赵国民,朱志刚,陈焕新[导读] 近年来,管道完整性管理逐渐成为预防管道事故、实现预防性控制的重要手段。

中国高度重视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赵国民,朱志刚,陈焕新新疆华油油气工程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管道完整性管理逐渐成为预防管道事故、实现预防性控制的重要手段。

中国高度重视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而符合国家标准(GB32167—2015)则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数据采集和集成、允许区标识性能评估、故障管理、文档和通信管理、更改管理、培训和容量要求。

适用于符合燃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或燃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3)的项目,用于管理承载油气介质的陆上钢管的完整性。

管道完整性管理通过主动的系统预防机制有效降低管道泄漏风险,始终确保控制管道风险。

关键词: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应用引言21世纪,中国在石油资源开发、油气需求增长、油气运输等方面发挥了根本作用。

在油气问题上,此类系统规模也能够应对范围更广的问题,特别是在管理方面这些问题的后果是严重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质资源来修复,目的是加强油气管道的研究和系统检查。

管道在油气运行时,运行必须稳定安全。

首批发达国家提出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概念,主要是系统评价标准。

随着输气管道的演变,输气管道逐渐建立起了综合运行评价机制。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是促进该机制运行的关键,也是复杂管道有序运行的基础。

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巩固技术优化,提高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效率。

1完整性管理定义与体系PI管道完整性(PipelineIntegrity)主要指在管道正常运行条件下,管道系统的所有部分都能满足运行要求,安全、高效、经济地完成全部程度的不同油气输送性能指标。

石油天然气(SY)行业标准目录

石油天然气(SY)行业标准目录

SY/T 10010-2012 非分类区域和Ⅰ级1类及2类区域的固定及浮式海上石油设施的电气系统…SY/T 7041-2016 钢质管道聚丙烯防腐层技术规范SY/T 7074—2016 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测试仪校准方法SY/T 7077-2016 自然伽马刻度器校准方法SY/T 7022-2014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域顶管法隧道穿越设计规范SY 5490—2016 钻井液试验用土SY 5985-2014 液化石油气安全规程SY 6240-2016 重晶石化学分析推荐方法SY 6326-2012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底座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SY/T 6989-2014 油水井带压作业方法SY/T 6992—2014 碳酸盐岩地层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SY/T 7002—2014 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规范SY/T 7021—2014 石油天然气地面建设工程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SY/T 0324-2014 直埋高温钢质管道保温技术规范SY/T 0530-2011 油田采出水中含油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SY/T 4126—2013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SY/T 4127-2014 钢质管道冷弯管制作及验收规范SY/T 5244—2014 钻井液循环管汇SY/T 5273—2014 油田采出水处理用缓蚀剂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SY/T 6978-2014 钻井液旋转粘度计校准方法SY/T 6656—2013 聚乙烯管线管规范SY/T 6666-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SY/T 6851—2012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SY/T 6885-2012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雷电防护设计规范SY/T 6890。

1-2012 流量计运行维护规程第1部分:液体容积式流量计SY/T 6892—2012 天然气管道内粉尘检测方法SY/T 6949—2013 特殊螺纹连接套管和油管SY/T 6975-2014 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实施指南SY/T 5495-2012 长输管道敷设工程劳动定额SY/T 5783.2—2016 注入、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第2部分斜井SY/T 5815-2016 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测定方法SY/T 6068-2014 油气管道架空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维护保养规程SY/T 6597—2014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SY/T 6638—2012 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 0047-2012 油气处理容器内壁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规范SY/T 6490-2014 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SY/T 6577。

QSY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QSY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4: Pipeline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line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4: Pipeline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line2009-01-23发布2009-03-15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完整性评价目的 (5)4 完整性评价方法 (5)5缺陷评价 (7)6完整性评价报告 (8)附录A (9)附录B (11)附录C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4)前言Q/SY 1180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第6部分:数据库表结构;-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1180 的第4部分。

本部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及管体缺陷修复规范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及管体缺陷修复规范

Q/DQHT 大庆市汇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T 0001-2014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及管体缺陷修复技术标准Coating of buried steel pipeline and pipe defect repairing technology standard2014-06-01发布2014-10-01实施大庆市汇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和定义 (6)4 检测与记录 (9)5 管体缺陷修复方法的应用 (10)6 防腐(保温)层修复方法的应用与回填 (14)前言为了实现埋地钢质管道有效得控制腐蚀速率,延长管体使用寿命,及时修复外防腐层缺陷、管体缺陷,恢复管体强度,,我公司为了提高管道防腐及管体缺陷修复质量,规范各种修复方法的适用范围,明确各种修复方法的施工步骤和技术要求,针对油田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及管体缺陷修复工程,特制定本标准。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写组成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总结了本公司多年来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及管体缺陷修复应用的实践经验,在分析研究、实验验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此标准。

本规范起草单位:大庆市汇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起草人:唐振峰张庆华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及管体缺陷修复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保温层修复的技术措施、质量和安全保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120℃的埋地钢质管道外壁防腐层与保温层缺陷修复。

本标准规定了在役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及管体缺陷修复方法的应用、检测和记录及回填。

本标准适用于钢质管道管体的缺陷、损伤或泄露的临时或永久性修复。

适用的管道规格为a)直径 60.3mm~1219mm(2-3/8~48英寸)b)壁厚 3.96mm~19.1mm (0.156~0.750英寸)c)管材等级 L248~L485(B级~X70)本标准不适用于管件、阀门、法兰、罐、压力容器、储存设施或其它非管道设施。

版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secret

版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secret

版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secret————————————————————————————————作者:————————————————————————————————日期:目录总说明 (14)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15)册说明 (15)第一章切削设备安装 (17)说明 (17)工程量计算规则 (18)第二章锻压设备安装 (18)说明 (18)工程量计算规则 (19)第三章铸造设备安装 (19)说明 (19)工程量计算规则 (20)第四章起重设备安装 (20)说明 (20)工程量计算规则 (20)第五章起重机轨道安装 (21)说明 (21)工程量计算规则 (21)第六章输送设备安装 (21)说明 (21)工程量计算规则 (22)第七章电梯安装 (22)说明 (22)工程量计算规则 (23)第八章风机安装 (24)说明 (24)工程量计算规则 (25)第九章泵安装 (25)说明 (25)工程量计算规则 (26)第十章压缩机安装 (26)说明 (26)工程量计算规则 (27)第十一章工业炉设备安装 (28)说明 (28)工程量计算规则 (29)第十二章煤气发生设备安装 (29)说明 (29)工程量计算规则 (30)第十三章其他机械安装及灌浆 (30)说明 (30)工程量计算规则 (31)第十四章附属设备安装 (31)说明 (31)工程量计算规则 (33)第十五章冷水机组安装 (34)说明 (34)工程量计算规则 (34)第二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 (34)册说明 (34)第一章中压锅炉设备安装 (35)说明 (35)工程量计算规则 (42)第二章汽轮发电机设备安装 (45)说明 (45)工程量计算规则 (49)第三章燃料供应设备安装 (49)说明 (49)工程量计算规则 (51)第四章水处理专用设备安装 (52)说明 (52)工程量计算规则 (53)第五章炉墙砌筑 (54)说明 (54)工程量计算规则 (56)第六章工业与民用锅炉安装 (56)说明 (56)工程量计算规则 (60)第三册静置设备与工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 (60)册说明 (61)第一章静置设备制作 (61)说明 (61)工程量计算规则 (62)第二章静置设备安装 (63)说明 (63)工程量计算规则 (64)第三章设备压力试验与设备清洗、钝化、脱脂 (66)说明 (66)工程量计算规则 (67)第四章设备制作安装其他项目 (67)说明 (67)工程量计算规则 (68)第五章金属油罐制作安装 (68)说明 (68)工程量计算规则 (69)第六章球形罐组对安装 (70)说明 (70)工程量计算规则 (70)第七章气柜制作安装 (71)说明 (71)工程量计算规则 (71)第八章工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 (72)说明 (72)工程量计算规则 (74)第九章综合辅助项目 (75)说明 (75)工程量计算规则 (75)第四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76)册说明 (76)说明 (77)工程量计算规则 (77)第二章配电装置 (78)说明 (78)工程量计算规则 (78)第三章母线、绝缘子 (79)说明 (79)工程量计算规则 (79)第四章控制设备及低压电器 (81)说明 (81)工程量计算规则 (81)第五章蓄电池 (82)说明 (82)工程量计算规则 (82)第六章电机 (83)说明 (83)工程量计算规则 (83)第七章滑触线装置 (84)说明 (84)工程量计算规则 (84)第八章电缆 (85)说明 (85)工程量计算规则 (86)第九章防雷及接地装置 (88)说明 (88)工程量计算规则 (89)第十章10KV以下架空配电线路 (90)说明 (90)工程量计算规则 (91)第十一章电气调整试验 (93)说明 (93)工程量计算规则 (94)第十二章配管、配线 (96)工程量计算规则 (97)第十三章照明器具 (98)说明 (98)工程量计算规则 (98)第十四章电梯电气装置 (102)说明 (102)工程量计算规则 (102)第十五章太阳能电源 (103)说明 (103)工程量计算规则 (103)第五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3)册说明 (103)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104)说明 (104)工程量计算规则 (104)第二章通信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5)说明 (105)工程量计算规则 (105)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5)说明 (105)工程量计算规则 (105)第四章建筑设备监视系统安装工程 (105)说明 (105)工程量计算规则 (106)第五章有线电视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6)说明 (106)工程量计算规则 (106)第六章多媒体会议系统、扩声及背景音乐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7)说明 (107)工程量计算规则 (107)第七章电源与电子设备防雷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107)说明 (107)工程量计算规则 (108)第八章停车场管理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8)说明 (108)工程量计算规则 (108)第九章楼宇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8)说明 (108)工程量计算规则 (109)第十章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109)说明 (109)工程量计算规则 (109)第六册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 (109)册说明 (109)第一章过程检测仪表 (110)说明 (110)工程量计算规则 (111)第二章过程控制仪表 (111)说明 (111)工程量计算规则 (112)第三章集中检测装置及仪表 (113)说明 (113)工程量计算规则 (113)第四章集中监视与控制装置 (114)说明 (114)工程量计算规则 (115)第五章工业计算机安装与调试 (115)说明 (115)工程量计算规则 (117)第六章仪表管路敷设、伴热及脱脂 (118)说明 (118)工程量计算规则 (119)第七章工厂通讯、供电 (119)说明 (119)工程量计算规则 (120)第八章仪表盘、箱、柜及附件安装 (120)说明 (120)第九章仪表附件安装制作 (121)说明 (121)工程量计算规则 (122)第七册通风空调工程 (122)册说明 (122)第一章薄钢板通风管道制作安装 (124)说明 (124)工程量计算规则 (124)第二章调节阀制作安装 (125)说明 (125)工程量计算规则 (125)第三章风口制作安装 (125)说明 (125)工程量计算规则 (126)第四章风帽制作安装 (126)说明 (126)工程量计算规则 (126)第五章罩类制作安装 (126)说明 (126)工程量计算规则 (126)第六章消声器制作安装 (127)说明 (127)工程量计算规则 (127)第七章空调部件及设备支架制作安装 (127)说明 (127)工程量计算规则 (127)第八章通风空调设备安装 (128)说明 (128)工程量计算规则 (128)第九章净化通风管道及部件制作安装 (128)说明 (128)工程量计算规则 (129)第十章不锈钢板通风管道及部件制作安装 (129)工程量计算规则 (130)第十一章铝板通风管道及部件制作安装 (130)说明 (130)工程量计算规则 (131)第十二章塑料通风管道及部件制作安装 (131)说明 (131)工程量计算规则 (131)第十三章复合型风管制作安装 (132)说明 (132)工程量计算规则 (132)第十四章玻璃钢通风管道及部件安装 (132)说明 (132)工程量计算规则 (133)第十五章人防通风设备及部件安装 (133)说明 (133)工程量计算规则 (133)第十六章通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 (133)说明 (133)工程量计算规则 (134)第八册工业管道工程 (134)册说明 (134)第一章管道安装 (135)说明 (135)工程量计算规则 (136)第二章管件连接 (136)说明 (136)工程量计算规则 (137)第三章阀门安装 (137)说明 (137)工程量计算规则 (137)第四章法兰安装 (138)说明 (138)工程量计算规则 (138)第五章板卷管制作与管件制作 (139)说明 (139)工程量计算规则 (139)第六章管道压力试验、吹扫与清洗 (139)说明 (139)工程量计算规则 (140)第七章无损探伤与焊口热处理 (140)说明 (140)工程量计算规则 (141)第八章其他 (141)说明 (141)工程量计算规则 (142)第九册消防设备安装工程 (142)册说明 (142)第一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43)说明 (143)工程量计算规则 (144)第二章水灭火系统 (145)说明 (145)工程量计算规则 (147)第三章气体灭火系统 (148)说明 (148)工程量计算规则 (149)第四章泡沫灭火系统 (149)说明 (149)工程量计算规则 (150)第五章消防系统调试 (150)说明 (150)工程量计算规则 (150)第十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 (151)册说明 (151)第一章管道安装 (151)说明 (151)工程量计算规则 (153)第二章阀门、水位标尺安装 (153)说明 (153)工程量计算规则 (153)第三章低压器具、水表组成与安装 (154)说明 (154)工程量计算规则 (154)第四章卫生器具制作安装 (154)说明 (154)工程量计算规则 (155)第五章供暖器具安装 (156)说明 (156)工程量计算规则 (156)第六章小型容器制作安装 (156)说明 (156)工程量计算规则 (156)第七章燃气管道、附件、器具安装 (156)说明 (156)工程量计算规则 (157)第八章系统调试 (158)说明 (158)工程量计算规则 (158)第十一册册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待编) (158)第十二册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 (158)册说明 (158)第一章除锈工程 (159)说明 (159)工程量计算规则 (159)第二章刷油工程 (160)说明 (160)工程量计算规则 (160)第三章防腐蚀涂料工程 (160)说明 (160)工程量计算规则 (161)第四章手工糊衬玻璃钢工程 (161)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161)第五章橡胶板及塑料板衬里工程 (162)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162)第六章衬铅及搪铅工程 (162)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162)第七章喷镀(涂)工程 (162)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162)第八章耐酸砖、板衬里工程 (163)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163)第九章绝热工程 (163)说明 (163)工程量计算规则 (164)第十章管道补口补伤工程 (165)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165)第十一章阴极保护及牺牲阳极 (165)附录 (166)第十三册措施项目工程 (166)册说明 (167)总说明一、《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领》(2010版)共分十三册,包括: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第二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第三册静置设备与工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第四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第五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第六册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第七册通风空调工程第八册工业管道工程第九册消防设备安装工程第十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第十一册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待编)第十二册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第十三册措施项目工程二、《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计价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是统一本省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计量单位的依据;是指导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的编制以及工程合同价约定、竣工结算办理、工程计价纠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鉴定等的依据。

管道系统吹扫与清洗检修技术标准

管道系统吹扫与清洗检修技术标准

管道系统吹扫与清洗检修技术标准1. 一般规定1.l 经更新和较大面积修补的管道在气压严密性试验前,应分段进行吹扫与清洗。

1.2 吹洗方法应根据管道使用要求、工作介质及管道表面的脏污程度确定。

吹洗顺序一般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1.3 不需吹洗的管道和设备应与吹洗系统隔离。

1.4 管道吹扫应有足够的流量,吹扫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流速不低于工作流速,一般不小于20m/s。

1.5 吹洗时,除有色金属管道外,应用锤(不锈钢管道用木锤)敲打管子,对焊缝、死角和管底等部位应重点敲打,但不得损伤管子。

1.6 管道吹洗合格后,应填写《管道系统吹洗记录》(见附录六),除规定的检查及恢复工作外,不得再进行影响管内清洁的其他作业。

2. 水冲洗2.1 工作介质为液体的管道,一般应进行水冲洗,在不能满足清洁水质要求时,可用空气进行吹扫,但应采取相应措施。

2.2 水冲洗的排放管应保证排泄畅通和安全,排放管的截面不应小于被冲洗管截面的60%。

2.3 冲洗水可根据管道工作介质及材质选用饮用水、工业用水、澄清水或蒸汽冷凝液。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不得使用氯离子含量超过25ppm 的水进行冲洗。

2.4 水冲洗应以管内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量或不小于1.5m/s 的流速进行。

2.5 水冲洗应连续进行。

以出水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目测一致为合格。

3. 空气吹扫3.1 工作介质为气体的管道,一般应用空气吹扫,如用其它气体吹扫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3.2 忌油管道的吹扫气体不得含油。

3.3 空气吹扫时,在排气口用白色靶检查,如五分钟内检查其上无铁锈、尘土、水分及其它脏物即为合格。

注:氧气管道在使用前,应用3倍管道总容积的氧气量进行吹扫,吹扫速度不大于10m/s。

4. 蒸汽吹扫4.1 蒸汽管道应用蒸汽吹扫。

当其它管道蒸汽吹扫时,应考虑其承受高温和热膨胀因素的影响。

4.2 蒸汽吹扫前,应缓慢升温暖管,恒温一小时后进行吹扫,然后自然降温至环境温度,如此反复吹扫一般不少于三次。

1.油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QSY GJX 131-2012

1.油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QSY GJX 131-2012

Q/SY GJX131—2012
油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长输管道线路工程及线路阴极保护、线路附属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线路工程的施工。
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企业标准
Q/SY GJX131—2012
油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 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mainlineconstructionfor oilandgaspipelineproject
2012-12-20发布
2012-12-30实施源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发 布
1
Q/SY GJX131—2012
4 施 工 准 备
4.1 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核对设计文件、编制并报批 施 工 组 织 设 计、专 项 施 工 方 案,配 备 施 工 装备。 4.2 开 工 前 应 做 好 前 期 工 作 , 包 括 以 下 内 容 :
a) 确定运输方案,包括伴行路及其与作业带之间的连接匝道。 b) 了解施工场地与相邻工程,以及埋地电 (光)缆、管道等其他设施的关系。 c) 了解建筑物、道路、水利、电信和电力线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和数量。 d) 调查水源、检测水质,拟定供水方案。 e) 调查可利用的电源、通信、消防、劳动力、生活供应及医疗卫生条件。 f) 调查施工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4.3 开 工 前 , 施 工 单 位 应 全 面 熟 悉 设 计 文 件 , 参 加 设 计 技 术 交 底 , 并 做 好 以 下 工 作 : a) 核对设计文件。 b) 对管道施工和环境保护影响较大的地形、地貌制定保护措施。 c) 掌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d) 会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接桩和复核测量控制点、施工测量用的基准点。 4.4 技 术 交 底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a)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要求,向施工管理、技术和作业

QSY 1190-2013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

QSY 1190-2013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

计分公 司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李志民、安玉亮、王嘉麟、蒲文晶、丁毅、刘巍、李树森、安东华、胡乃 科、邹茂荣、李文隆、梁林佐、孙力东、程家运、魏宾宾。
H
Q/ SY 1190-2013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事 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 三 级预防与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石油化 工 企业、石油库和石油储备库的水体污染预防 与控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长距离输油 管 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参照执行。
5. 5. 3
若设置了中间 事 故缓冲设施,末端 事 故缓冲设施正常状态下可作为其他污水处理设施的补充
处理手段使用,设施内附件按论证确定的技术要求执行,但要设置配 套设 施,确保 事 故状态下 事 故液 能顺利排人,同时不影响其他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5. 5. 4
末端 事 故缓冲设施的其他技术要求与 5. 4. 2 相同。
三 级预防与控制体系包括围墙、末端 事 故缓冲设施及其配 套 设施等。
一级预防与控制体系 罐组防火堤
6. 3. 1. 1
6. 3. 1. 2
6. 3. 1. 3 6. 3. 1. 4 6.3. 2 6. 3. 2. 1 6.3.2.2 6.4 6.4.1
罐组防火堤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罐组防火堤 内地坪标高 宜低于堤 外消防道路路面或地面 。
无法利用装置围堪、罐组防火堤控制 事 故液时,应关闭雨排水系统的出口阀门、拦污坝上
闸板,切断防漫流设施与外界的通道,将 事 故液排入中间 事 故缓冲设施。
如果未设置中间 事 故缓冲设施, 直 接排入末端 事 故缓冲设施。

管道安装检修技术标准

管道安装检修技术标准

管道安装检修技术标准1. 一般规定1.1 管道安装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1.1.1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1.1.2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固定完毕;1.1.3 必须在管道安装前完成的有关工序如清洗、脱脂、内部防腐等已进行完毕;1.1.4 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并且具备有关的技术证件;1.1.5 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按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不存杂物。

1.2 管道的坡向、坡度、排列、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1.3 脱脂后的管子、管件及阀门,安装前必须严格检查,其内外表面是否有油迹污染,如发现有油污斑点时,不得安装,应经重新脱脂处理,各类管道及附件在施工中应确保内部清洁无污物。

1.4 埋地管道试压防腐后。

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

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附录七),及时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1.5 管道穿越道路,应加套管或砌筑涵洞保护。

2. 中、低压管道安装2.1 法兰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规定,不得位于管道支架上,最小距离为30Omm。

2.2 管道安装时应对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

2.3 法兰连接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1000,且不大于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办法以消除歪斜。

2.3.1 法兰盘端面与管子轴线应垂直,其边缘的倾斜应不大于管径的1/1000。

2.3.2 往管道上焊接法兰时,管子插人深度不小于2/3 的法兰厚度,法兰的里外面都要焊好,不许只焊单面。

2.4 法兰连接应保持同轴,其螺栓孔中心偏差一般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自由穿人。

2.5 垫片安装时一般可根据需要,分别涂以石墨粉、二硫化钼油脂、石墨机油等涂剂。

2.6 当大口径的垫片需要拼接时,应采用斜口搭接或迷宫形式,不得平口对接。

2.7 采用软垫片时,周边应整齐,垫片尺寸应与法兰密封面相符,其允许偏差见表29 的规定。

表 29 软垫片允许偏差法兰密封面形式平面型凹凸型榫槽型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125+2.5-2.0+2.0-1.5+1.0-1.0≥125+3.5-2.0+3.0-3.0+1.5-1.52.8 软钢、铜、铝等金属垫片,安装前应进行退火处理。

管道检验规范-在用管道系统检验、修理、改造和再定级

管道检验规范-在用管道系统检验、修理、改造和再定级

管道检验规范在用管道系统检验、修理、改造和再定级SY/T 6553—2003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用金属管道的检验、修理、改造和再定级。

是专门为石油天然气生产工业、石油炼制工业、化学工业制定的,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管道系统。

本标准不能代替管道管理的基本法规,本标准的采用和应用不允许与任何现行法规相抵触。

2、测厚方法: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mm时,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厚通常是最精确测厚的方法。

射线测厚技术更适合于管道公称直径为25mm和更小的管道。

3、土壤的电阻率:土壤的腐蚀性可以通过测量土壤的电阻率确定。

低电阻率土壤比高电阻率土壤的腐蚀性更大,特别是在土壤电阻率变化较大处的管道区域。

4、管道—土壤电位检测:阴极保护管道密集电位检测可以用来检验采用全程阴极保护的埋地管道。

对于涂盖层不佳的管道,其阴极保护电位不一致,为确保其连续的防腐能力,应每5年进行一次检测。

5、土壤的腐蚀性:对于埋地长度大于30m且无阴极保护的管道,应每5年进行一次土壤的腐蚀性评定。

钢质管道及防腐蚀与防护调查方法标准(SY/T 0087-95)1、适用范围:埋地钢质管道外壁腐蚀与防护调查;钢质储罐外壁及储存原油、水的罐内内壁腐蚀与防护调查;输送原油、水介质管道内壁腐蚀与防腐调查。

2、外壁腐蚀调查分类1)全线普查:对管道全线或油气田某一区块内管道的外壁腐蚀与防护状况进行宏观地系统性评价而进行的调查。

其成果可指导重点调查。

2)重点调查:依据全线普查的成果筛选或经其他程序确认的重点管段或区域内管道、共性部位、设施(如弯头、管道进出土壤端、套管、墩、架、焊口、防腐层补口等)所进行的更为深入、具体的调查。

3)日常调查:对管道外壁腐蚀与防护状况所进行的日常性监测、调整。

3、外壁腐蚀调查内容1)全线普查,全线普查必须测定以下几项参数:土壤腐蚀性;管道自然电位;防腐层绝缘电阻或防腐层缺陷检查;管道阴极保护电位。

上述四项参数的测定方法应按下表的规定执行。

管道系统试验检修技术标准

管道系统试验检修技术标准

管道系统试验检修技术标准1.一般规定1.1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规定对管道系统进行强度、严密性等试验,以检查管道系统及各连接部位的安装质量。

试验项目一般可按表 34 的规定进行。

表 34管道系统试验项自工作介强度试严密性试验其他试液压气压质验作作-验-水、蒸汽、压--作泄漏量煤气氧气、氢作作作泄漏量气、管道系统强度与严密性试验,一般采用液压进行。

如因设1.2计结构或其他原因,液压强度试验确有困难时,可用气压试验代替,但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应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其试验压力一般不得超过表 35 的规定。

表 35 气压试验压力≤1>61.3管道系统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3.1管道系统施工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有关规定。

1.3.2支、吊架安装完毕。

1.3.3焊接和热处理工作结束,并经检验合格。

焊缝及其他应检查的部位,未经涂漆和保温。

1.3.4 埋地管道的座标、标高、坡度及管基、垫层等经复查合格。

试验用的临时加固措施已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

1.3.5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精度不低于 1.5 级,表的满刻度值为最大被测压力的 1.5~2 倍,压力表少于 2块。

1.3.6具有完善的,并经批准的试验方案。

1.4试验前应将不能参与试验的系统、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等加以隔离。

安全阀、爆破板应拆卸。

加置堵板的部位有明显标记和记录。

1.5 管道系统试验前,应与运行中的管道设置隔离盲板。

对水或蒸气管道如以阀门隔离时,阀门两侧温差不应超过100℃。

1.6试验过程中如泄漏,不得带压修理。

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试验。

1.7 试验完毕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堵板,核对记录,并填写《管道系统试验记录表》(见附录五 )。

2.液压试验2.1液压试验应用洁净水进行。

系统注水时,应将空气排尽。

2.2 奥氏体不锈钢管液压试验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否则应采取措施。

当管道系统试验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附件或设备在内时,不论管材是否为奥氏体不锈钢,其水质要求也应符合这一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 修复a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a
否l
永久 修复c 永久 修复e
否l
永久 修复
否l
永久 修复 永久修 复b 永久 修复e
临时 修复 否l 否l 否l 否l 否l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
否l
否l
永久 修复
2
Q/SY 1592—2013
表1(续)
缺陷类型
打磨 堆焊 补板
A型 套筒
B型 套筒
II
前言
Q/SY 1592—2013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部管道分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天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臣、杨永和、徐震、付立武、蒋金生、胡江锋、项卫东、高强、周永涛、陈 旭、高丽兰、孙震东、代鹏飞、马剑。
5.1 管体缺陷修复原则 .............................................................. 4 5.2 管体泄漏 ...................................................................... 4 5.3 管体外腐蚀 .................................................................... 4 5.4 管体内部缺陷或腐蚀 ............................................................ 5 5.5 管体凿槽或其它金属损失 ........................................................ 5 5.6 管体电弧烧伤、夹渣 ............................................................ 5 5.7 管体凹坑 ...................................................................... 5 5.8 管体硬点 ...................................................................... 6 5.9 管体裂纹 ...................................................................... 6 5.10 管体焊缝缺陷 ................................................................. 6 5.11 管体环焊缝缺陷 ................................................................ 6 5.12 管体皱弯、弯曲缺陷 ............................................................ 7 5.13 管体砂眼、氢致裂纹缺陷 ........................................................ 7 5.14 管体打孔盗油(气)泄漏 ........................................................ 7 6 管体修复作业流程 .................................................................. 7 6.1 作业流程图..........。............................................................7 6.2 管体缺陷评价......................................................................7 6.3 修复方案制定......................................................................8
否l
否l
集中的凹坑
修复i
永久
否l
否l
否l
否l
修复
硬点



永久 永久
否l

<0.4t
修复d 修复e
纹 0.4t≤裂纹
永久
否l
否l
深度<0.8t
修复e
永久
永久
永久
永久
否l
修复e
修复b
修复e
修复e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592—2013
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
Repai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il & gas pipeline
2013 - 10 - 1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3 - 10 -1 实施 发布
Q/SY 1592—2013
1
Q/SY 1592—2013
3.6 套筒修复 full encirclement steel sleeve repair
利用两个由钢板制成的半圆柱外壳覆盖在管道缺陷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套筒与管壁紧密结合, 协同变形,提高缺陷管体的承压能力。 3.7
复合材料修复 nonmetallic composite repair 利用复合材料修复层的高强度和高模量,通过涂敷在缺陷部位的高强度填料,以及管体上和纤维材 料层间的强力胶,将作用管道损伤部位的应力均匀地传递到复合材料修复层上。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修复技术选择 ...................................................................... 2 5 管体缺陷修复 ...................................................................... 4
械夹具及换管修复技术,具体介绍参见附录A。对于管体打孔盗油(气)泄漏,常采用管帽或补板修复,
具体介绍参见附录B。
油气管体不同缺陷类型宜选用的修复技术如表1所示。
缺陷类型
打磨
表1 油气管体不同缺陷类型与修复技术对应表
堆焊
补板
A型 套筒
B型 环氧钢 套筒 套筒
复合 材料
机械 夹具
换管 修复
泄漏或缺陷深
度>0.8t
I
Q/SY 1592—2013
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的技术特点、修复要点及施工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管体缺陷、打孔盗油(气)点等的修复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腐蚀深度
<0.8t

腐 点蚀深度

≥0.8t
焊缝损伤
或腐蚀
内部缺陷或腐蚀
管体凿槽或其它 金属损失
否l 否l 否l 否l 否l 永久 修复d
否l 永久 修复 否l
否l
否l 永久 修复e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
否l
否l
永久 修复e
否l
永久 修复 否l
否l
永久 修复c 永久 修复e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b 永久 修复 永久 修复f
I
Q/SY 1592—2013 6.4 修复材料准备......................................................................8 6.5 现场开挖..........................................................................8 6.6 旧防腐层清除及基材表面处理........................................................8 6.7 缺陷定位..........................................................................8 6.8 缺陷修复..........................................................................8 6.9 现场检测..........................................................................9 6.10 修复层防腐及回填.................................................................9 6.11 后期工作.........................................................................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 .......................................................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管道打孔盗油(气)修复 ......................................... 27 附录 C(规范附录) 管道维修的 HSE 管理规定 ........................................... 3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管体缺陷与修复记录表 ........................................... 33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复合材料修复管道缺陷后的性能测试 ............................... 35 参考文献 ............................................................................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