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含解析)湘教版

2019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含解析)湘教版

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一、个人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2.听:注意收听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3.备: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术准备.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5.报: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6.抗: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9.救: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二、防洪准备1.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安排部署,有序地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2.发生险情要及时报告,在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抢险救灾.3.洪水即将来临,要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4.在室外,则要避开大树、电杆、变电器等比较容易招引雷电的地方。

5.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尤其不能在山谷中逗留。

6.要保护水源,饮用水要用漂白粉消毒,并一定要烧开.7.学会如何抢救溺水者。

三、防震准备1.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关键有三点一是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是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是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的反应。

2.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应选择较安全的地方躲避;在室外,要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办公室内,要躲藏在办公桌下,一待地震停止即从楼梯迅速撤离;在影剧院、体育馆的观众应迅速躲到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中,等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有步骤地从多个出口疏散到空旷安全处。

错误!错误!错误![考点整合]一、用网络法联系记忆避震中的避险抉择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三、震后救助1.自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

(3)保存体力,减少体力消耗,寻找水和食物。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含解析

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考点| 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考点整合]一、用网络法联系记忆避震中的避险抉择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三、震后救助1.自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

(3)保存体力,减少体力消耗,寻找水和食物。

(4)与外界进行联系,联系救援人员。

(5)要有生存的勇气和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互救[应用体验]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左)和泥石流逃生示意图(右)。

(1)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2)据材料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解析:第(1)题,泥石流发生前,溪水流量突然变化,并有轰鸣声。

第(2)题,泥石流发生时伴随巨大的声音,所以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答案:(1)溪水流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沌;泉水停止等。

(2)沿垂直于河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2.读洪水应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遭遇突发洪水时,应尽量逃向________,登上坚固的屋顶、大树、______________等。

(2)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具、木板、树干等______,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一般与________相关,因此具有____________。

(4)洪水中的救助措施主要有哪些?解析:依据教材中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分析回答问题。

答案:(1)高处山丘和高坡(2)漂浮物(3)连降暴雨可预报性(4)一方面是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常见的方式有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另一方面是如何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是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高中地理4.3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人教版选修五

高中地理4.3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人教版选修五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知识与技能:1. 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意义,掌握一些基本自救与互救的常识与方法。

2.掌握应对洪水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材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害的事例和方法。

2.2.通过对材料的收集进行归纳分析形象观点并阐述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例子锻炼学生应对灾害时冷静的心态和反应。

2.通过应对灾害时互相帮助的意识,树立战胜灾害时的坚定信念。

3.强化生存本领,提高生存能力。

重点:1.掌握一些基本自救与互救的常识与方法。

2.掌握应对洪水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难点:1.对材料进行收集,进行归纳分析2.基本自救与互救的常识与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学法:归纳分析总结教学过程:前面我们介绍了我国灾害的时空分布,每个地区灾害的结构都不一样,那么当我们遇到灾害时应该怎么做呢?同学讨论分析上面问题:(参展点:学、听、备、察、报、抗、避、断、救、保)导:师:我国常见的灾害是什么?生:地震和洪涝师:对,下面我们讨论一下面对这两种灾害时应该怎么做.一.地震:学生考虑我国地震的成因与分布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2.震中——避震(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鲁教版必修1地理4.2《自然灾害与人类》学案

鲁教版必修1地理4.2《自然灾害与人类》学案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Array——以洪灾为例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能力目标: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认识,增强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探究洪灾成灾特点,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一、导与学过程1991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994年、1998年大规模的洪水又接连发生。

尤其是98年洪水至今还是让人记忆犹新,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新- 课-标- 第-一-网分析: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1、如何理解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荒无人烟的地方会发生自然灾害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三)认识洪水和洪灾1、读课本P87分析什么是洪水?洪灾?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2、1)洪水致灾有几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洪水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P88并分析流域和河道状况对洪水形成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k B 1 . c o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个因素与流域汇水速度呈现负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在无人区能形成洪灾吗?思考洪灾发生的区域,人类活动与洪灾的关系。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习目标定位] 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

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1.①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注意收听发布的②自然灾害信息。

3.备: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能准备。

4.③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5.报: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④有关部门报告。

6.⑤抗: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导致⑥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⑦救: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⑧防灾保险。

二、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时间正确方法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安排,⑨有序地转移人员和财产。

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洪水即将原地避水的,可将物品放在楼上或高处。

贮备一些⑩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来临时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洪水猛涨时在室外要避开容易招雷电的地方。

可先躲到屋顶、⑪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收集用来发出求救信号的物品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⑫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⑬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尤其不能在山谷中逗留洪水袭来时要注意保护⑭水源地,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抢救溺水者时首先要把溺水者救上船或陆地,然后排去呛入其体内的水,必要时作⑮人工呼吸,然后尽快将其送医院抢救思考1.汛期在山区旅游,如果遇到暴雨或泥石流,应该如何逃生?答案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在山区旅游中,一旦遭遇暴雨,应向山脊方向避洪,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万不可在山谷中逗留(经常是人们的旅游路线),因为山谷是山洪暴发的路径。

如遇泥石流,在可能行动的时候,迅速向泥石流运动的垂直方向(左、右)躲避,尽快跑出泥石流范围,切不可顺(或逆)泥石流方向(上、下)躲避。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与我们》。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灾害与我们”是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和主要特征。

(2)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如地震、洪涝、台风等。

(3)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应急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自然灾害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2)防灾减灾的措施和方法。

2、教学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实际应对能力。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自然灾害成因和防范措施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加强。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成因和危害等基础知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 优秀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  优秀教案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p1Ean。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relevant obligee.DXDiT。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1 湘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1 湘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和方法;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办法,现场演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典型例子,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时冷静的心态和机敏的反应;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积极态度、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意识,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3.强化生存本领意识,强调生存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教学重点]1.我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态度2.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办法和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形成生存本领。

[讲授过程]【导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在场的人如果有一定的常识,组织大家开展自救和互救,就能减少损失,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高中生有责任、有义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能主动的充当防灾减灾的宣传员。

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探究活动】阅读教材P92~93材料“逃生的机会就在眼前”,组织学生交流:在灾难事故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理智和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判断,逃离现场;忍痛自救。

【讨论】(1)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逃生措施外,你还能补充吗?和同学们交流你的想法。

(2)你是否碰到过险情?如碰到过,你是如何应对的?把你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大家。

(3)把你收集的人们应对灾害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告诉大家。

(4)结合教材,讨论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3.备: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4.察:注意观察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5.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作出判断;6.抗:灾害一旦发生,应发扬大无畏精神,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9.救:要掌握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便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10.保:为了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与我们》。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与我们》是高中地理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和应对措施。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自然灾害这一较为复杂的地理现象,学生的认识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此外,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了解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掌握一些常见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灾害观,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2)常见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1)理解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

(2)如何引导学生将防灾减灾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与我们》。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灾害与我们》是高中地理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危害以及防灾减灾四个方面的内容。

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形成条件,然后分别阐述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接着分析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危害,最后重点讲述了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包括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恢复。

二、说学情(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地理和高中必修地理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常见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自然灾害的系统知识还比较缺乏。

(二)学习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地理现象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学习兴趣自然灾害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学生对其往往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知识的枯燥和难度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形成条件,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2、学生能够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并了解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自然灾害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与我们》。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与我们》这一课题是高中地理选修模块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危害以及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首先对自然灾害的定义进行了阐述,让学生明确自然灾害的本质特征。

接着,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等,并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危害特点。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

最后,教材重点探讨了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通过新闻、网络等渠道对一些自然灾害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分析。

同时,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危害表现。

(3)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和资料,提高读图分析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培养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价值观。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教学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2)应对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相互关系。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与我们》。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重要内容。

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自然灾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详细阐述了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思考活动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对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某一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应对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关注,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2)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1)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规律。

(2)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高中地理 4. 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4. 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5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和方法; 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办法,现场演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典型例子,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时冷静的心态和机敏的反应;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积极态度、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意识,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b5E2RGbCAP3.强化生存本领意识,强调生存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教案重点]1.我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态度2.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教案难点]如何将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办法和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形成生存本领。

[教案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师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减轻自然灾害既是各级政府、科学家、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

当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p1EanqFDPw【板书】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案例分析】阅读以下两则案例,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案例一:一人跑出全家得救秦振英,唐山钢铁公司工作;唐山地震前住在秦庄北街28号,住平房,烈度十度区。

“震前我家住的四间平房是刚刚盖起的新房,地震时我被惊醒,当时我反应很快,迅速从窗户跳出,我爱人也想随着外逃。

然而仅仅几秒钟之差,房子就倒了,她被压在墙角。

这时大女儿也被砸在炕沿下,住在西屋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想往外跑没有成功,跳窗时被水泥檩砸伤腰部,另外两个儿子还平躺在炕上,身上也压着水泥檩,所幸的是下面有掉下的碎石架着,所以砸的力量不太大,当时尽管没有生命危险,可是靠自己力量又没法出来。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4.3 自然灾害和我们-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4.3 自然灾害和我们-学案(无答案)

自然灾害与我们【学习目标】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

2.通过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害的典型实力和方法;3.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时冷静的心态和机敏的反应;强化生存本领意识,强调生存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重难点】地震的自救【学习过程】一、课前思考1.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

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①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处转移。

②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③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

④洪水过后,要服用。

2.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3.地震发生又有什么危害呢?城市:山区:海上:二、知识梳理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虽然灾害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但是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灾害事故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害。

面对自然灾害,你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救吗?思考:1.地震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就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为了能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我们应当如何自救呢?2.假如在你们的学校有一次洪水中自救的探讨比赛,你会说出那些让老师信服的方法?3.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①保障安全的关键切断______________、气源,防止_________远离______、窄小胡同、______、变压器、_______、河岸边保持_____________的头脑,做出敏感反应三、合作探究方式空间选择行动方式注意事项四、自主展示1.谈一谈你曾经经历过那些自然灾害?请与同学分享一下!2.由各小组出人,演示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防范?(用身边的工具)【巩固练习】一、慧眼辨别1.在龙卷风灾害中,下列自救方式合理的是()A.如在室内应将门窗关紧B.在野外时,应抱住大树C.在野外时,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D.在室内时,躲在与龙卷风方向相同的小房间内2.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3.海啸多发地区,哪种型式的建筑能减轻海啸带来的灾害()4.假若洪水来临,正确的应对办法是()A.抓紧逃往地势较高的江河大堤上B.洪水猛涨时,抓紧到附近的小山丘上暂避C.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一定要沿山谷中的旅游路线撤离D.洪水汹涌时,抓住机会,游泳逃生5.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B.对溺水人员施行人工呼吸C.划船、游泳去救人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6.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逃生。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习目标】 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

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①____ 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②__________③____ 注意收听权威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备作好各种行动准备和④______________⑤____ 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⑥____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⑦____ 切断可能导致⑧____________的电、火、煤气等灾源⑨____ 学习一定的⑩________________,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时间正确方法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安排,⑪________地转移人员和财产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统一组织⑫____________洪水即将来临时原地避水的,可将物品放在楼上或高处。

贮备一些⑬________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⑭________转移在室外要避开容易招引雷电的地方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⑮________、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收集用来⑯________________的物品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⑰________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尤其不能在⑱________中逗留洪水袭来时要注意保护⑲____________,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抢救溺水者时首先要把溺水者救上船或陆地,然后排出呛入其体内的水,必要时做⑳______________,然后尽快将其送医院抢救1.保障安全的关键(1)切断○21________、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远离○22________________、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23____________、河岸边。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 说课稿

《自然灾害与我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与我们》。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灾害与我们”是高中地理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特点和危害,认识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形成机制。

(3)学会分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

(2)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

(2)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通过新闻、网络等途径对一些自然灾害有所了解,但缺乏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加深对自然灾害的理解。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能够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通过学习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简述自然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以及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一、自然灾害1.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 常见灾种⎩⎪⎨⎪⎧ 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认识洪水和洪灾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2.洪灾(1)概念:洪水溢出或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2)危害⎩⎪⎨⎪⎧ 直接损失: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损失间接损失:供水、电力、交通等的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三、洪灾的形成原因1.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2.洪水的成因(1) 自然原因⎩⎪⎨⎪⎧ 气象原因: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 堵塞河道地质原因: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其他原因:流域汇水速度大于河道排水速度(2)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大规模围湖造田建筑物占据河道3.洪水致灾的影响因素:洪水发生区域的人口密集程度及经济发达程度。

思考1.发生洪水一定会形成洪灾,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 不对。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洪水不等同于洪灾。

洪灾一定是由洪水形成的,但发生洪水不一定就形成洪灾。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

四、洪灾的防治措施1.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2.采取相应防洪措施(1) 工程措施⎩⎪⎨⎪⎧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2) 非工程措施⎩⎪⎨⎪⎧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 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思考2.植树造林的防洪功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延缓洪水的形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森林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河道的通畅。

普通高中地理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

普通高中地理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地目地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地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地正确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害地典型事例和方法;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地看法;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在灾害发生时地自救和互救办法,现场演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典型例子,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时冷静地心态和机敏地反应;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地积极态度、互帮互助地精神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地意识,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地坚定信念;3.强化生存本领意识,强调生存能力教育,提高学生地生存能力[教学重点]1.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地态度2.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地正确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应对自然灾害地正确办法和意识渗透到学生地思维当中,形成生存本领[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师生收集地有关资料和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减轻自然灾害既是各级政府、科学家、工程师地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与我们地个人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当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板书】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案例分析】阅读以下两则案例,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案例一:一人跑出全家得救秦振英,唐山钢铁公司工作;唐山地震前住在秦庄北街28号,住平房,烈度十度.这时区.“震前我家住地四间平房是刚刚盖起地新房,地震时我被惊醒,当时我反应很快,迅速从窗户跳出,我爱人也想随着外逃.然而仅仅几秒钟之差,房子就倒了,她被压在墙角大女儿也被砸在炕沿下,住在西屋地三个儿子,大儿子想往外跑没有成功,跳窗时被水泥檩砸伤腰部,另外两个儿子还平躺在炕上,身上也压着水泥檩,所幸地是下面有掉下地碎石架着,所以砸地力量不太大,当时尽管没有生命危险,可是靠自己力量又没法出来“我第一个从屋中跑出,免遭埋压,争取到抢救家人地机会•但这五口人中该先救谁呢?我想在这一刻千金地宝贵时机里,救人地先后顺序非常重要,必须先救容易救地,把压埋较重,但对生命没威胁地放在后面,这样安排可节省很多时间•我爱人砸埋在墙角,由于房倒后在墙角处形成一个小三角空间,起到保护作用,掉下地焦子片已破碎,比较好搬,很快我就将她拉出来•这时大女儿喊叫得很急,但我从她呼喊地声音分析她压得并不重,只是因惊慌而喊叫•我问清她地情况,证明我地判断是正确地我又看了看压在她上面地焦子顶很沉,我一个人也抬不动,于是先从上面挖开一个小洞,空气可以透进去,估计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危险,我就告诉她自救办法,让她安静等待,便急忙去救大儿子•压埋大儿子地水泥檩很沉,我搬不动,只好找根小棍一点点往上撬,撬一点垫上一块石头,檩条逐渐抬高,大儿子终于被救出来了•大儿子没伤着,他地得救,立即增加了救助力量•我们三人合力掀起压在大女儿身上地焦顶,大女儿也被救出•最后我们四个人又一起抢救另外两个孩子,由于人多力量大,很容易将沉重地檩条抬起,两个儿子也钻了出来•我们全家互救仅用了一个小时,终于安全脱险•回忆起这紧张珍贵地一小时,真是感慨万千呀!”案例二:10岁女孩救了几百人印度洋海啸后,世界各大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样一件事:一名10岁地英国小女孩仅凭自己在课堂上学到地知识,在大海啸中救了几百人地命•这位小英雄名叫缇丽,海啸来临当天,她正与父母在泰国普吉岛海滩享受假期•就在海啸到来前地几分钟•缇丽地脸上突然露出惊恐之色•她跑过去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现在必须离开沙滩,我想海啸即将来临•”她说她看见海滩上起了很多地泡泡,然后浪就突然打了过来•这正是地理老师曾经描述过地有关地震引发海啸地最初情形•老师还说过,从海水渐渐上涨到海啸袭来,这中间有10分钟左右地时间•起初,在场地成年人对小女孩地预见都是半信半疑,但缇丽坚持请求大家离开•她地警告如星火燎原般在沙滩上传开,几分钟内游客已全部撤离沙滩•当这几百名游客跑到安全地带时,身后已传来了巨大地海浪声一一“噢,上帝,海啸,海啸真地来了!”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哭泣,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地救命恩人缇丽•当天,这个海滩是普吉岛海岸线上唯一没有死伤地地点•【师生共同总结】(1)减轻自然灾害与我们每个人地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人行动是否积极、合理,往往决定了我们在灾害中能否生存(2)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我们应该具备一定地自救和互救知识,有备无患【探究活动】阅读教材P92〜93材料“逃生地机会就在眼前”,组织学生交流:在灾难事故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理智和清醒地头脑;正确地判断,逃离现场;忍痛自救【讨论】(1)除了上文中提到地逃生措施外,你还能补充吗?和同学们交流你地想法•(2) 你是否碰到过险情?如碰到过,你是如何应对地?把你地经验和教训告诉大家(3)把你收集地人们应对灾害成功或失败地例子告诉大家(4)结合教材,讨论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学、听、备、察、报、抗、避、断、救、保【联系实际】请你说说当地有哪些常见地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承转】我国是一个洪水灾害严重地国家,每年因洪水造成地损失巨大,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地正确方法对防御洪水灾害、减轻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板书】二、应对洪水灾害地正确方法【复习提问】(1)简要说明我国洪水灾害地主要分布•(2)洪水灾害地主要危害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思考活动】下列应对洪水灾害地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①洪灾时中小学生应以抗灾为主,积极参加抢险活动②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③在室外要站在地势较高处,且不要手持锐利地金属物品④洪水猛涨时,可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将身体与烟囱、树木等固定物相连,以免被洪水⑤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地衣服发出求救信号⑥水性好地人,在洪水汹涌时可游泳逃生⑦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一定要沿山谷中地旅游路线撤离⑧如遇泥石流,在可能行动地时候,应迅速沿泥石流运动地方向躲避.【参考答案】①④⑥⑦⑧错误•【师生总结】应对洪水灾害地正确方法:服从组织,及时报告;高处转移,备品医药;躲险避电,自救信号;注意卫生,抢救有"窍”.【承转】地震灾害是危害最大地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三、应对地震灾害地正确方法【复习提问】(1)我国地震灾害地分布特点•(2)地震灾害地主要危害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思考活动】阅读教材P95材料“不同场所地避震方法”,思考下列应对地震灾害地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①在家中就地避险地方法是选择床下、桌子底下躲避.②高层住户应选择乘电梯地方式迅速撤离住宅③在室外,无论是汽车还是火车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滚石地威胁【参考答案】②错误【强调】①地震发生时,不同地地方、不同地情况应采取不同地应对方法②保障安全地关键有三点• 一是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是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是要保持清醒冷静地头脑,做出敏捷反应•【过渡】通常大地震发生前,都有一些前兆•【阅读】阅读教材P96材料“有没有地震,动物早知道”,了解有关动物地地震前兆•【资料收集】通过网络或书刊,收集地震前兆【讨论】如何根据地震前兆进行地震预报?【学生发言,教师点评】略【思考活动】读图4—18,判断下列防雷电地方法哪些是正确地,哪些是错误地【参考答案】a、b是错误地第二课时:活动课一一《自救与他救》目地: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地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在场地人如果有一定地常识,组织大家开展自救与互救,就能够减少损失,达到防灾减灾地目地•作为未来地建设者,高中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学习这方面地知识,并能主动地充当防灾减灾宣传员•布置任务:1•把学生分成小组,10人一组•2.分小组准备材料:①收集当地常见灾害地资料;②学生就有关情况到当地相应部门访问、调查;③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灾害自救和互救地资料补充资料参考:资料一:闪电是很危险地,应尽力避开•它是造成森林火灾地主要原因,也可能造成人和动物死亡•下面是一些应该牢记地避免在雷雨天气发生危险地安全规则避开空旷地方,但是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最好在建筑物内避雨•如果在游泳,那么在出现暴风雨临近地最初迹象时就应离开水•在下雷雨时,关掉所有电器,不要使用电话•在雷雨中行走时绝对不能带金属棍,包括有金属棍地雨伞•当感到头发和汗毛开始竖起来时,闪电就会发生在你地附近,应该迅速离开那个地方•如果不能及时赶到安全地地方,就应趴下,尽量贴近地面•资料二:一支欧洲探险队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地“纵深腹地”,突然遭遇一场特大风暴风沙完全毁坏了所有地通讯器材和水箱•这支队伍一下子陷入了绝境•搜寻人员几经周折才找到了他们•发现除了一对相互“鼻碰鼻、嘴贴嘴”紧紧拥抱地情人外,其余地人早就渴死了这一富有浪漫色彩地奇闻披露后,人们纷纷提出了一个共同感兴趣地问题:为什么这对恋人拥有超常地抗渴能力呢?难道真是“不可战胜地爱情力量”吗?巴黎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地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后确认,这对情人之所以生命力特别顽强,主要并不是“伟大地爱”而是“相互近面呼吸”•对此,该中心地路易博士作了如下科学解释一一生理学家都知道,在人体水分消耗地各种渠道中,“呼吸丧失”所占地比重非常大•这是因为人每一次呼出地空气,总是潮湿地,即通常所说地“水汽”•它们毫无疑问会带出体内地一些水分•而每一次吸入地相对干燥地空气,又都要吸收一些体内水分•众所周知,人地呼吸是不能停止地•这样一进一出,人体一小时累计损失地水分就不少,一昼夜更是相当可观•而两个近面呼吸地人•双方呼出地大部分湿润空气都可以被对方吸入•这样,两人体内水分地“呼吸损失”自然都会大大减少•这位人体生理学教授断言,这种“相互近面呼吸”对濒临干渴困境地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又十分有效“救命奇招”.资料三:遇上灾害咋自救沙尘暴:沙尘暴天气尽量少外出,少骑自行车,以防刮倒•少走高层楼之间地狭长通道,因为道口地风力会突然加大•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逗留,以防被强风刮倒伤人,轻型轿车上应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驶•另外,防尘用品必不可少,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伤害•雷击:雷雨时,特别不能在河水中游泳;不要在水田作业;不要站在高大、独立地树、杆、塔下躲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附近和屋檐下避雨,最好在室内底层;身上不能穿湿衣,同时关好门窗,拔下电器电源和外接天线•洪水:发生洪水时,应到洪水不能威胁地高处去•设置救生船,没船可以把木家具用绳子捆在一起组成救生排,也可以临时上大树避洪滑坡:遇到滑坡灾害时,应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地地段撤离• 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地段•跑动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也不失为一种自救措施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学、听、备、察、报 I 抗,避、断、救、保 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报吿、有序、转换、躲避.信号、饮食.抢救 应对她震灾害的正确方法——警觉、切断、远离、冷静、避险【板书设计】 自然灾害与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3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3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3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51.了解有关自然灾难的预防及抗御知识。

2.把握应对洪水灾难及抢救溺水者的方法。

(重点)3.把握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面对自然灾难的十字要诀阅读教材P92~P93第4段,完成下列问题: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难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点政府以及主管自然灾难部门公布的自然灾难信息。

3.备:依照自然灾难的发生进展情形,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预备和物资、技术预备。

4.察:注意观看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5.报:一旦发觉某种专门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而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6.抗:自然灾难一旦发生,要组织大伙儿和个人自卫。

7.避:自然灾难一旦发生,要组织大伙儿进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难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预备一些必备药品,在灾难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缺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正误判定:(1)当听到社会上有人说要发生灾难时,要赶忙做好防灾预备。

()(2)当地震灾难发生后要先救老人、小孩,后救青壮年。

()【提示】(1)×国家或地点政府以及主管自然灾难部门公布的自然灾难信息才是准确的。

(2)×地震灾难灾后互救原则是: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护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教材整理2应对洪水灾难的正确方法阅读教材P93第5段~P94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1.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安排部署,有序地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

2.发生险情要及时报告,在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抢险救灾。

3.洪水即今后临时,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4.在室外,则要躲开比较容易招引雷电的地点。

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邻近小山丘上暂避。

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收集一切能够用来发出求救信号的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选修5)
【学习目标】 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

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①____ 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②__________
③____ 注意收听权威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
备作好各种行动准备和④______________
⑤____ 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⑥____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⑦____ 切断可能导致⑧____________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⑨____ 学习一定的⑩________________,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时间正确方法
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安排,⑪________地转移人员和财产
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统一组织⑫____________
洪水即将来临时原地避水的,可将物品放在楼上或高处。

贮备一些⑬________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⑭________转移
在室外要避开容易招引雷电的地方
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⑮________、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
收集用来⑯________________的物品
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⑰________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尤其不能在⑱________中逗留
洪水袭来时要注意保护⑲____________,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抢救溺水者时首先要把溺水者救上船或陆地,然后排出呛入其体内的水,必要时做⑳______________,然后尽快将其送医院抢救
1.保障安全的关键
(1)切断________、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远离________________、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____________、河岸边。

(3)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2.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1)在家中,要____________,应选择较安全的地方躲避。

当大地震停止后,要利用余震之间的间隙,____________。

(2)在室外,车辆要停留在____________,远离______________、高压线。

(3)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躲藏在办公桌下,一待地震停止即从____________迅速撤离。

在工厂上班,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撤到__________。

(4)在影剧院、体育馆,应迅速躲到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中,等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有步骤地从多个出口疏散到____________,防止慌乱、拥挤。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

据此判断1~2题。

1.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③救上船或陆地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2.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考查点2 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3.地震发生时,选择合理的避震方法非常重要,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A.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乘电梯迅速跑到室外
B.若在室外,应迅速往家跑
C.若正在街上行走,要迅速跑到高层建筑下躲避
D.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可以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
方法技巧练
方法图解法记忆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阅读下列各图中反映的正确的避震方法,分别总结在室内和室外避震的共性。

方法技巧
①④⑥⑦⑧错误。

②③⑤正确。

(P
)94
1.①正确。

②不正确,在地震时,容易断电,乘坐电梯会被困在电梯内。

③正确。

2.正在室内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
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震后应当有组
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P
)95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学②减灾知识③听④物资、技术准备⑤察⑥抗⑦断⑧次生灾害⑨救⑩医救知识⑪有序⑫抢险救灾⑬食物⑭高处⑮
屋顶⑯发出求救信号⑰危岩⑱山谷⑲水源地⑳人工呼吸电源高大建筑物陡山坡就地避险迅速撤离开阔地方高大建筑物楼梯
安全处空旷安全处
基础达标练1.D 2.C [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去,清除口、鼻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医院。

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
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逃生难度系数高。

]
3.D [在室内避震可“伏而待定”,在街上行走要迅速避开高大建筑物,以免被砸伤。

]
方法技巧练
室内避震的共性是“伏而待定”,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室外避震的共性是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
低重心,护好头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