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汉代赋体文学 - 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小赋:



形式上: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有的通 篇用四言,有的四、六言兼用。 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 咏物抒情,也有 针砭现实之作。 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 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 然,有的感情激切。 汉末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 的倾向。 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蔡邕《述 行赋》、祢衡《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
3
赋------《诗经》+楚辞: 《文心雕龙· 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 拓宇于楚辞也。” 《诗经》:“敷(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 楚辞:《离骚》较长的篇幅、华美的词藻、 局部设为问答以及宋玉赋中的铺排 《战国策》:铺排手法

4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 宋玉赋作: 在内容上,由侧重抒情转为侧重咏物叙事,并且开 “微讽”先河; 手法和形式上,写景状物比屈原作品更加夸张,词 藻更为华美,又设为问答,韵文与散文兼行,已初 具汉赋的规模,为汉赋奠定了基础。 荀子《赋篇》是最早以赋名篇 的作品 ,形式上设 为一问一答。
12
三、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
第一阶段:从西汉开国至武帝初年,汉赋的 形成期。 这一时期的辞赋呈现着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 形态,并最终确立了汉大赋这种新体赋的形 式。 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枚乘。 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




第二阶段:从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汉赋的全盛时 期。 新体赋即汉大赋的创作为主流,并达到了完全成熟 和极度兴盛的境地。 武帝、宣帝之时是汉赋创 作的鼎盛时期,西汉末年 以降则出现了创作中的模拟风气。 形成了劝百讽一,润色鸿业,“铺采摛文,体物写 志”(刘勰《文心雕龙· 诠赋》)的内容和艺术上的 特 点。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一、贾谊骚体赋:
1.贾谊是汉初著名的辞赋作家。 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赋七篇,今存有 《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旱云赋》三 篇。 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吊屈原赋》。
16
2、贾谊辞赋的特点:
继承了屈原楚辞的创作精神: ----刘熙载《艺概· 赋概》:“屈子之赋,贾 生得其质。” 在内容方面,继承了《离骚》的怨刺传统, 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 在句型的运用方面,大抵保留了楚辞于整饬 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

26
5、用韵和语言上: 韵散相间 开头的序一般用散文体; 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 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 言。

27
二、司马相如生平及文学历程



1、(约前179-前118),字长卿,成都人 2、《汉书· 艺文志》著录有29篇,大都不传。 今存者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 赋》《美人赋》《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 《美人赋》二篇真伪尚存争议。 《子虚赋》《上林赋》是代表作,典型汉大赋的体 制由这两篇赋得到最后确立。 以后大赋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模拟此二篇赋的体式, 在题材和语言上加以变化。
24
3、主旨上:既美且刺 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 颂帝王的功德; 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 侈进行讽刺和劝谏 客观上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25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 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 ---开头序,通常是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交 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 ---中间部分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和辩难; ---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告终,揭示 出讽谏意。

34
其他作品:
《哀二世赋》:描写旅途自然景象,抒发对 秦迅速败亡的感慨,怀古伤今,开后世纪行 赋的先河。 《大人赋》:描写幻想性传奇性的自然景色, 上继楚辞传统,下开游仙文学之先河。 《长门赋》:骚体,为历代宫怨作品之祖。 以景写情,在赋中是别创。

3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1、枚皋 (前156-?)是汉代文坛成果最多的作家。 所作赋数量过于他人,史称其作品可读者百 二十篇,此外尚有数十篇。 作品不以讽喻谏说为宗旨,表现出有别于传 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观。 多匆促而就,缺少锤炼,后世罕有流传。

17
在艺术表现手法 上,继承了《离骚》的比兴 传统,风格也接近楚辞。 在形式上,基本保持了楚辞的形式,也常用 带有“兮”字的语句,句式整齐而又有变化。 有“以文为赋”(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 的趋向。

18
二、枚乘及其《七发》:
1、枚乘生平 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 《汉书· 艺文志》:赋九篇 《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 《七发》:代表作品,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 志
36
2、东方朔 (前154-?),武帝的文学侍从 《答客难》: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3、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董仲舒《士不遇 赋》等用骚体形式抒发士人丧失自由、怀才 不遇的悲哀。
28
三、司马相如赋的艺术特色


1.艺术构思上,采用了虚构的手法。 人物虚构 一些事物描写中的夸张本身 也包含了虚构的成分。 文章结构完全采用了虚构的主客问答形式,通过主 客互相夸耀诘难展开描写,力求展现巨大的时空。 整个赋作显得气象阔大,结构宏伟,想象丰富 是汉帝国的盛世气象在文人心理结构上的反映





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 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 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 间, 散文的成份较多; 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 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 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 堂皇的风格特征。 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

7
汉赋兴盛原因:
(1)汉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经济基础 国力强盛、大城市、宫殿建筑群、建筑内的 装饰陈设——写作的现实基础; 统治者的奢侈欲望、好大喜功心理,以及帝 国宏大强盛的大汉气象——表现的需要 (2)汉王朝的文艺政策鼓励、刺激着汉赋的 创作。

8
二、汉赋的概念




汉赋: 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 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 赋既有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特点,又有散文 句型自由,无严格的格律限制的特点。 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 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 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 它包括骚体赋、汉 大赋和小赋(抒情小赋),但典型的汉赋是大赋。
5



大体说来,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 于两汉。 班固:“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 :“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 皆作赋 以讽,咸有恻隐古诗之意。”(《汉书· 艺文志》) 班固把荀子的《赋篇》和屈原的作品都看成赋,并 认为是源于《诗》。
6
对汉赋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楚辞 其次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和先秦散文的文 体形式和表 现手法。 汉赋吸收综合了多种文学因素,形成了独特 的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
29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铺排夸张、 描摹渲染的手段来叙事写物。 赋以“体物”为主,集中笔力来描绘物类、 物象、物态,并追求辞藻的博富和绚丽。 《文心雕龙· 诠赋》: “写物图貌,蔚为雕 画”

30
3.刻意追求辞藻美和形式美: 在语言形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对偶 在字型的排列上,注意形式美 有堆砌辞藻、好用奇词僻字之嫌 一味追求“写物图貌”而缺少动 人的意境和 内在神韵
22

(3)《七 发》的语言形式: 吸收了楚辞的句式和“兮”字 大量使用散文句式,也有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 与楚辞相比,诗的成分减少,散文的成分增加。 是韵文与散文的结合,是诗歌的散文化与散文的诗 歌化。
23
第三节

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上林赋》
一、大赋的特点 代表汉赋的最高成就,是汉赋的主流。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 千言以上; 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 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 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 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
20
3、《七发》的艺术成就
(1)融会前代文学的各种因素。 体制宏大,主客问答形式,环环相接来结构 全篇。 在体制与描写手法上受到楚辞的影响: ----《离骚》的宏大体 制、问答形式 ----《招魂》帝与巫阳的问对 ----《招魂》和《大招》的铺排描写手法 -----纵横家说辞

21



第五章 汉代赋 体文学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流变 第二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第三节 司马相如及其《子虚 赋》、《上林赋》
1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流变
一、汉赋的来源 二、汉赋的概念 三、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

2
一、汉赋的来源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 骈可散。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先秦已有“赋”: -----《周礼· 春官· 大师》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 曰兴、曰雅、曰颂”,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 -----《文心雕龙· 诠赋》:“赋,铺也。”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31
【讲读】 ——《子虚赋》和《上林赋》


《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 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去十年。 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 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 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 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在虚构的框架中以主客问答体的方式展开内容的 铺叙,最后“曲终奏雅”,提出应当提倡节俭的 道德教训。 32
14


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汉赋的转变期。 汉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抒情小赋创作兴起。 张衡首开其风,其后的重要作家有赵壹、蔡邕、祢 衡等。 张衡《归田赋》是抒情小赋代表 赵壹《刺世疾邪赋》对社会乃至历史提出无情批判。 蔡邕《述行赋》正面发出对社会现实的激烈批判。
15
第二节
1、极度的铺张扬厉 赋予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作品具有超 乎寻常的巨丽之美。 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严正的艺术旨趣 紧密结合 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义即 讽谏作用的依归,融为一体。

33
2、韵散夹杂的句式。 篇首几段散文领起,中间若干段韵文铺叙, 篇末散文结尾。 句法灵活,多用排比句,并间杂长短句。 在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时,大量采用短句, 描写山水用四字句,描写游猎主要用三言, 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缺点:夸张失实,文字艰深,罗列过度,呆 板滞重。

19

2、《七发》的内容: 《文选》李善注:“《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 子也。”(《文选》卷三十四) 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以音乐、饮食、车 马、游宴、田猎、观涛、论 道七事启发楚太子。 主旨意在说明声色犬马之乐,不如圣贤的“要言妙 道”,在于劝戒淫奢,启发人们要注重精神的追求。
9
骚体赋:



骚赋指的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作品而写成的 一种赋。 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 于《离骚》的情调。 形式上: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鸟赋》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10
汉大赋(新体赋):
(2)写作上善于描写形容,写景状物,声色情态 毕现,描摹精致细腻,形象生动;善于铺陈排比, 夸张渲染,气势恢宏,辞藻华丽。 ------刘勰:“枚乘 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 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 杂文》) 人物及其对话都是虚构的,叙事和描写也是想象的, 更具有 文学创作的意味。 在内容上由骚体赋的以抒情为主,转变为以叙事写 物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