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知识点

合集下载

苏教版选修《夏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苏教版选修《夏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苏教版选修《夏本纪》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女平水土同“汝”,你致费于沟淢同“洫”,田间水道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同“敷”,分布四奥既居同“墺”,可定居之地九州涤原同“源”,水源众土交正同“征”,征收于是帝锡禹玄圭同“赐”,赏赐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同“避”,躲开二、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使动薄衣食,致教于鬼神使……减少卑宫室使……低矮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使……成功完美乃劳身焦思使……劳累,使……焦急2.为动用法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为……感到痛心3.名词用作动词陂九泽,度九山筑堤防4.名词作状语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在陆地上,在水里,在泥泞的路上,在山路上三、一词多义鸿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大)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大雁)怀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包围)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思念)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怀揣着)负鲧为人负命毁族 (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背)秦贪,负其强(仪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失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载)等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比较)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等死,死国可乎(同样)诛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惩罚)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诛杀)是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正确)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这)唯利是图(“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勉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努力)勉为其难(力量不够而尽力做)让让于契、后稷、皋陶。

(推让)秦二世使人让章邯(责备)克禹为人敏给克勤 (能)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克制,战胜) 克日到达(约定或限定(时间)。

夏本纪

夏本纪

夏本纪概述帝禹授益,益不若启贤,启得天下,建国夏。

(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 夏朝共传13代,16王。

政治制度:夏后,即夏王,是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

九州的五服贡赋是夏后氏的主要经济来源,车战是夏代的主要战斗形式。

正,是夏代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之通称。

见诸文献的有车正、牧正、庖正等,分别为管理车辆、畜牧和膳食的官吏。

刑法: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可概况为奉“天”罪罚。

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

为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制定了《禹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规法典。

经济:仪狄杜康酿酒。

陶器品种等达三十多种。

造型美观,质地坚硬,制作精湛,胎质细腻、薄如蛋壳、器表漆黑发亮表面有各种纹路。

在石器制造方面,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

各种石器磨制精致,几乎没有钻孔损毁或重钻的现象,表明制作石器的技术已相当成熟。

1980年在登封王城岗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铜残片,包含有锡、铅、铜合金的青铜。

夏代已经铸造铜器,并进入了青铜时代。

此外,制造木器、玉器、骨器和蚌器,以及纺织和酿酒等,在夏代都可能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但目前仍未发现夏朝文字。

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还在使用,二里头文化遗存中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

夏朝都城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和商朝的2米宽车辙不同,商朝已经确认使用马车了。

科技:夏代设有历法官。

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

后人整理《夏小正》,已经被证实是综合夏代至春秋时期历法知识的古籍,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具有丰富物候知识的著作。

其经文有463字,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以及采集、渔猎等活动。

夏本纪

夏本纪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夏禹的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 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 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 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护他。 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护他。夏朝的 衰亡,则是由于孔甲、 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 伤民,人民怨恨他们。当然, 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当然,夏禹还只 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 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 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 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 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 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 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 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 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
①南面:登临帝位之意。古代以坐北朝 南面:登临帝位之意。 南为尊位,帝王见群臣,面向南而坐, 南为尊位,帝王见群臣,面向南而坐, 因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 因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意思是 接受天下人的朝拜。 接受天下人的朝拜。 姓姒氏: ②姓姒氏:姓:在远古时代本为氏族 部落)的标记, (部落)的标记,它标明一个人所出生 的氏族,与后世的姓不同。 的氏族,与后世的姓不同。氏是姓的分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 支。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 逐渐合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逐渐合一,汉代则通谓之姓。这里的 姓姒氏”就是以姒为姓。 “姓姒氏”就是以姒为姓。
本纪指《 本纪指《史 记》中的一种 体例。 本纪” 体例。“本纪” 是叙述历代君 主或实际统治 者的政迹, 者的政迹,是 史记》 《史记》全书 的大纲。 的大纲。

史记·夏本纪(8)全文

史记·夏本纪(8)全文

史记·夏本纪(8)全文①阳鸟:即大雁。

《集解》引孔安国曰:随阳之鸟,鸿鴈之属,冬月居此泽也。

②入:指入海。

③致定:意思是修治完成,指修筑堤防,成为蓄水湖泊。

④竹箭:即箭竹。

竹质坚硬,可以制箭。

布:遍布。

⑤夭:茂盛的样子。

⑥乔:高大。

⑦涂泥:土质湿润。

⑧下下:第九等。

⑨下上:第七等。

上杂:意思是夹杂有上一等的,即第六等的。

⑩金三品:指三色铜。

(依《集解》引郑玄说。

)(11)瑶:美玉。

琨:似玉的宝石。

(12)齿:象牙。

革:兽皮。

旄:旄牛尾,可作旌旗上的装饰。

(13)岛夷:即上文所说的鸟夷。

卉服:草编的衣服。

(14)织贝:贝形花纹的锦缎。

(15)包橘、柚:包着的橘子和柚子。

锡(c,赐)贡:根据天子的指令进贡。

《集解》引孔安国曰:锡命乃贡,言不常也。

(16)均:沿。

《尚书禹贡》作沿。

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①。

九江甚中②,沱、涔已道,云土、梦为治。

其土涂泥。

田下中③,赋上下④。

贡羽、旄、齿、革,金三品,杶、榦、栝、柏⑤,砺、砥、砮、丹⑥,维箘簬、楛⑦,三国致贡其名⑧,包匦菁茅⑨,其篚玄纁玑组⑩,九江入赐大龟(11)。

浮于江、沱、涔、(于)汉,逾于雒(12),至于南河。

①朝宗于海:意思是像诸侯朝见天子一样奔向大海。

朝宗,朝见。

《周礼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

②甚中:意思是都有了固定的河道。

《会注考证》引江声云:中,犹言水由地中行也。

(水由地中行即水顺河道而行。

)③下中:第八等。

④上下:第三等。

⑤杶:即椿树。

幹(gān,干):即柘树。

木质韧细密,可作弓。

栝(guā,刮):即桧树。

⑥砺、砥:磨刀石。

砺粗砥细。

砮:一种石头,可做箭头。

丹:丹砂。

⑦箘簬:一种细长节稀的竹子。

可做箭杆。

楛:一种可作箭杆的荆条。

⑧致贡其名:进贡当地有名的特产。

⑨包匦菁茅:包裹和装在匣子里的菁茅。

匦,匣子。

菁茅,祭祀时用来滤酒的一种香茅。

⑩玄纁:彩色的帛。

玄,黑中带红。

纁,浅红色。

《集解》引孔安国曰:此州(按:指荆州)染玄纁色善,故贡之。

夏本纪

夏本纪

►(三)用作连词。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
是……” 。
►(四)助词,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 禹为人敏给克勤,
►克,能。勤,勤苦,劳苦。
►克勤:能吃苦。
► 身为度,称以出;
►度:尺度。
►称:称量、权衡.
►朗读第三
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洫 ► 公而忘私,毫不利己 ►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 ► 身体力行,吃苦在前 ►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左准绳,右规矩 ► 公平正直 ►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 均诸侯。 ► 为民除害,为民兴利
研习第六段
►朗读第六段
重点字词句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 ►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 ►咸:都。 ►则:标准.准则,这里是以为标准的意思。 ►赐土姓:指分封诸侯,赐给土地和姓氏。 ►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距:同“拒”,违抗,违背。 ►朕:我。 ►行:行为,这里指各种措施。
诗歌鉴赏
嶓(bō)冢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注:嶓冢 ,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运用了夸张与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 比,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历史功绩的高度 赞颂。虽然禹已经逝去“万年”,但 “至今”百姓仍享其利,治水之举泽被 后世,永远被人们铭记心中。
四段
小结本节
►三、四自然节,从文中找几个词概括一下
夏禹的高尚品质。司马迁刻画夏禹采用了 什么手法? ►高尚品质: 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 言可信 仁厚诚信,道德高尚 ►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严于律己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 ►侧面:通过四岳“皆曰”推荐,帝舜的肯 定。 ►第四段是正面描写。

读书笔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

读书笔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

读书笔记史记-译文|白话文-卷一·五帝本纪史记-译文|白话文-卷一·五帝本纪1.干戈:干是防御武器,戈是进攻武器。

女:古亦称“你”。

苦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kǔ yǔ,释义为粗糙质劣。

2."治五气,艺五种":五气,指的是五行之气。

春为甲乙属于木气,夏为丙丁属于火气,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戊己属于土气,秋为庚辛属于金气,冬为壬癸属于水气。

“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化。

艺,种植。

五种,指黍、稷、稻、麦、菽等谷物。

“艺五种”即种植各种作物。

"治五气,艺五种"的意思为研究四时节气的变化,来种植各种作物。

3.五帝之一: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习用干戈,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五帝之二:黄帝崩,葬桥山。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zhuān xū)也。

五帝之三: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kù)。

五帝之四: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

娶娵訾氏女,生挚。

帝喾崩,而挚代立。

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五帝之五: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

女登帝位。

”舜让於德不怿。

正月上日,舜受终於文祖。

文祖者,尧大祖也。

(禅让制由来)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硃病;授丹硃,则天下病而丹硃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虞舜者,名曰重华。

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夏本纪

夏本纪

夏本纪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显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夏禹的赞美之情,作为一个史官对历史的公正的评价。

3、体会夏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舍己为民的情怀和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参考课下注释,依靠译文,疏通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

知识链接:1、“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

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2、《夏本纪》是记述夏朝各代君主兴亡事迹的史篇,是《史记》的第二篇“本纪”,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的历史,向人民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3、本篇仅节录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约占全篇的五分之三。

司马迁以极其虔诚的心情,向人们叙说了夏禹的业绩:他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导九州,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明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在叙说夏禹的业绩的过程中,司马迁还插进了皋陶论“九德”以及舜和皋陶关于元首和股肱的歌词,这也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诸侯大臣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A级)(学法指导;参考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时应把它们放到短语、句子、上文语段中辨析它们的词义及特殊用法)1、学生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鲧.( ) 颛.( )顼.( ) 殛.( ) 稽.( )首契.( ) 皋陶.( ) 亹.( )亹傅.( )沟淢.( ) 乘檋.( ) 陂.( ) 祗.(( )台.( ) 东渐.( ) 锡.( ) 为嗣.( )2、解释通假字(1)乃殛.鲧于羽山以死(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3)致费于沟淢.(4)于是帝锡.禹玄圭(5)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6)鸿.水滔天(7)女.平水土(8)四奥.既居(9)九川涤原.(10)众土交正.3、一词多义等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父老年年等.驾回表行山..表木..城上千步一表.或援誓以表.心刻石表.功兮炜煌煌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视女其往视.尔事矣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见贱如贵,视.少如长则咸则.三壤成赋尊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其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女其.往视尔事矣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4、解释古今异义词(1)四海..会同(2)中国..锡土姓(3)天下于是..太平治(4)群臣四岳..皆曰鲧可(5)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5、指出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2)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夏本纪知识点.docx

夏本纪知识点.docx

《夏本纪》知识点一、字音gǔn曾zēng大父襄xiāng更gèng得舜狩shóu殛jí 嗟jiē稽qǐ首契xiè 后稷jì皋陶 gāoyáo敏 j ǐ称 chēng以出亹亹wěiwěi沟淢xù橇qiāo檋jú 陂bēi九度duò九山攸 yōu袛台 zhīyí ji ān于海 j ì qì姓姒 sì氏二、重点字1.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皆不得在帝位。

曾大父,曾祖父。

大父,祖父。

从父,伯叔。

2.浩浩山襄陵。

,包。

襄,冲上,漫上。

3.人命族。

,背。

,坏。

4.等之未有于者。

等,比,衡量。

,能干,有才能。

5.行天子之政。

,代理。

6.行之治水无状。

无状,没有子,不像子。

7.乃殛于羽山以死。

殛,流放,放逐。

8.天下皆以舜之是。

以,。

是,正确,的。

9.于是舜子禹。

,任用。

10.崩。

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天子死曰崩,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另:“没”表示去世,后也写作“殁”。

)11.女其往事矣。

女,通“汝”,你。

其,表气,是。

(事),公。

12.禹敏克勤。

敏,敏捷。

克,能。

勤,勤苦,苦。

13.身度,称以出。

称,称量,衡。

14.亹亹穆穆,。

亹亹,勤勉不倦的子。

穆穆,端正恭敬的子。

15.命侯百姓人徒以傅土。

百姓,百官。

人徒:征民夫。

傅,通“敷”,分布。

16.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表,表,里作。

定,定。

1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室,致于沟淢。

致,表达,献出。

,。

18.陂九,度九山。

陂,堤防,堤岸,里作,筑堤防。

度,量,勘。

19.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及山川之便利。

相,察看,考察。

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20.九州攸同。

九州:冀、、青、徐、、、豫、梁、雍。

攸,就。

同,同一。

21.九山刊旅。

刊,砍削。

旅,治理。

22.中国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土,土地。

姓,姓氏。

袛,恭敬。

夏本纪知识点梳理

夏本纪知识点梳理

《夏本纪》知识点梳理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3、卑宫室,致费於沟淢4、四奥既居5、九川涤原6、众土交正7、不距朕行8、声教讫于四海9、於是帝锡禹玄圭10、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二、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浩浩怀山襄陵2、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3、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4、薄衣食,致孝于鬼神5、卑宫室,致费於沟淢6、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7、左准绳,右规矩8、陂九泽,度九山9、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10、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11、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12、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13、南面朝天下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1、群臣四岳皆曰鲧可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3、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4、四海会同5、中国赐土姓6、天下于是太平治四、指出下列特殊句式并翻译1、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2、舜登用。

3、以告成功于天下。

五、内容赏析,问题探讨1、第二段文字写鲧作用何在?2、读读三、四自然节,从文中找几个词概括一下夏禹的高尚品质。

司马迁刻画夏禹采用了什么手法?六、拓展延伸咏史诗·嶓冢唐五代•胡曾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注]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1、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内容?2、后两句诗对你有何启发,说说你对这首诗的感悟。

[知识补充]九州:传说中的上古行政区划,起于春秋战国时代,说法不一。

西汉以前,认为系禹治水后所划分,州名未有定说。

《书禹贡》作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始览》有豳(bìn)州,而无梁州;《周礼职方》有豳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

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九道:指弱、黑、河、漾、江、沇(yǎn)、淮、渭、洛九条河流的河道。

九泽:指雷夏、大野、彭蠡、震泽、云梦、荥播、荷泽、孟豬、豬野九个湖泊。

《夏本纪》知识点

《夏本纪》知识点

《夏本纪》知识点一.字音:鲧gǔn 颛顼zhuān xū曾zēng大父襄xiāng 更gèng得舜狩shòu 殛jí嗟jiē稽qǐ首契xiè后稷jì皋陶gāoyáo敏给jǐ克勤称chēng以出亹亹wěiwěi穆穆傅fū(通“敷”)土沟淢xù橇qiāo 檋jú陂bēi九泽度duó九山攸yōu袛台zhīyí德先东渐jiān于海暨jì讫qì帝锡cì禹玄圭姓姒sì氏二.重点字词:1、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

曾大父,曾祖父。

(大父,祖父。

从父,伯叔。

)2、浩浩怀山襄陵。

怀,包围。

襄,冲上,漫上。

3、鲧为人负命毁族。

负,违背。

毁,败坏。

4、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等,比较,衡量。

贤,能干,有才能。

5、摄行天子之政。

摄,代理。

(摄政王。

其他有“代理”含义的词:行、署。

)6、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没有样子,不像样子。

7、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殛,流放,放逐。

8、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以,认为。

是,正确,对的。

9、于是舜举鲧子禹。

举,任用。

10、尧崩。

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另:“没”表示去世,后也写作“殁”。

)11、女其往视尔事矣。

女,通“汝”,你。

其,表语气,还是。

视(事),办公。

12、禹敏给克勤。

敏给,敏捷。

克,能。

勤,勤苦,劳苦。

13、身为度,称以出。

称,称量,权衡。

14、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穆穆,端正恭敬的样子。

15、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百姓,百官。

兴人徒:征发民夫。

傅,通“敷”,分布。

16、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表,表记,这里作动词。

定,测定。

1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致,表达,献出。

费,资财。

18、陂九泽,度九山。

陂,堤防,堤岸,这里作动词,筑堤防。

度,测量,勘测。

夏本纪

夏本纪
返回
第三部分(8):
舜荐禹
禹即帝位
舜崩
禹辞 禹即位
返回
大禹
事迹
治理水患
品德
尽职尽责 公而忘私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 关爱民生 为人谦逊
予众庶稻及食
辞让职位 ……
返回
请说出《史记》的体例及 其记载的内容:
本纪 世家 列传 书 表
本纪:
记载帝王事迹的一种体例。“罔罗天下放 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论考之行事”(《史记》)。
百姓: 文中义百官;今义平民
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女平水土: 女通“汝”, 你 傅通“敷”,分布 傅土: 淢通 “洫”,田间水 沟淢: 道 四奥既居: 奥通“墺”,可定居之 地 九川涤原: 原通“源”,水 众土交正: 源 正通“征”,征 帝锡禹玄圭: 收 锡通“赐”,赏赐 禹辞辟舜之子商均: 辟通“避”,躲避
谢谢观看



返回
一、解释下列实词
怀: 襄: 等之: 摄行: 殛: 崩: 诸侯死: 敏给克勤: 称以出: 亹亹:
怀抱,包围 冲上,漫上 比较,衡量 代理执行 流放,放逐 帝王死 薨 敏捷 能 称量,权衡 勤勉不倦的样子
定高山大川: 度九山: 行相地宜所有: 表木: 九州攸同: 九山刊旅: 众土交正: 祗台德先: 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 朔、南暨: 声教讫于四海:
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十年,帝禹东巡行,至于会稽 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 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 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史记· 夏本纪》
参考译文:
过了十年,帝禹向东巡视,到 了会稽山便驾崩了。禹把天下传给 益。三年服丧完毕,益让位给禹的 儿子启,自己退居到箕山南面。禹 的儿子启贤能,天下都归服于他。 等到禹驾崩,天下虽传给了益,但 益辅佐禹的日子不长,没有取得天 下的信任。所以诸侯都离开益而去 朝拜启。

002-【《史记》夏本纪】

002-【《史记》夏本纪】

002-【《史记》夏本纪】夏本纪原文及注释夏禹,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鲧(鯀)gǔn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

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

】,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夏禹,名叫文命。

他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帝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

禹是黄帝的玄孙,又是颛顼的孙子。

在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能登上帝位,只是做了臣子。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四岳曰:“等【等:比较。

】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殛:流放远方。

殛jí杀死:雷殛(突遭雷击致死)。

】鲧于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在尧帝的时候,洪水波涛满天,浩浩荡荡地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百姓深受洪水的困扰。

尧访求可以治理洪水的人,群臣和四岳都说鲧能够胜任。

尧说:“鲧这个人,违背天命、败坏家族,不能用他。

”四岳说:“相比之下鲧是最贤能的了,希望您试一试。

”于是尧采纳了四岳的建议,任用鲧治理洪水。

过了九年洪水也没有退去,鲧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于是帝尧才另外寻找人才,又得到了舜。

舜被任用,代行天子职事,巡视天下。

舜在巡行中发现鲧在治水方面一事无成,于是把他流放到羽山而死在那里。

天下人都认为舜惩罚鲧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时舜举荐鲧的儿子禹,并且让他继承鲧的事业。

尧崩,帝舜问四岳【传说尧舜时四方部落的首领】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舜曰:“嗟!然。

”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尧去世以后,帝舜问四岳说:“有谁能够更好地完成尧的事业并担任官职呢?”众人都说:“让伯禹担任司空,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尧的事业。

夏本纪知识点整理

夏本纪知识点整理

《夏本纪》知识点整理一、解释下列文言实词浩浩怀.山襄.陵:包围,冲上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四方诸侯鲧为人负.命毁.族:违背,败坏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比较摄行..:巡行,不像样子..天子之政,巡狩..:代理执行,巡查疆土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流放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正确伯禹为司空..:官职禹拜稽首...:跪拜,叩头禹敏给克...勤:敏捷,能够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称量亹亹..,为纲为纪:勤勉肃敬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表计,测定..穆穆陂九泽,度.九山:测量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考察及山川之便利..,四奥既居:就,同一..:交通是否方便九州攸同九山刊旅..:聚会京师..:砍削,治理,疏通四海会同..,九川涤原众土交.正:都咸则.三壤成赋:标准祗台..德先:祗,恭敬;台,我,自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流入,覆盖声教讫.于四海:北方,及,达到天下于是太平治.:太平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继承人二、解释下列文言虚词女其.往视尔事矣:还是以.开九州,通九道:用来以告成功于.天下:向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女.平水土:汝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敷致费于沟淢.:洫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墺九山刊旅,九川涤原.:源六府甚,众土交正.:征于是帝锡.禹玄圭:赐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避四、找出古今异义并解释于是..兴人徒以傅土:百官..帝尧乃求人:在这时命诸侯百姓中国..太平治:从这时..赐土姓:九州之中天下于是五、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使动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使动薄.衣食,致教于鬼神:使动卑.宫室:使动左准绳..:名作动..,右规矩九泽既陂.:名作动以均.诸侯使动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名作状六、写出写列各句的文言句式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状后舜登用:被动而使续鲧之业:省略可种卑湿:省略以告成功于天下:状后。

《夏本纪》5

《夏本纪》5
2、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
授课人
上课时间
教学环节
教与学互动设计【第5课时】
学习札记
(个案)
课堂检测
拓展训练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拓展训练:一、1、⑴祗zhī,恭敬。2、⑴敬仰,⑵按时,⑶平民,⑷这里是“判断”的意思,⑸大道。3、⑴像高山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⑵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象出他的为人。⑶(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成为贤人的也够多的了,当他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他一死就什么就没有了。
二、1、⑴sho,小时侯。⑵nn,驳倒。⑶jing,让……做将军,名词活用做动词。2、⑴赵括从小时侯起就学习兵法,讲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抵得上他的。⑵用兵打仗,(本是)生死攸关(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的那样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就算了,如果一定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⑶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军官。⑷(秦将白起)出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分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
1、为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⑴少()()⑵难()()⑶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本纪》知识点字音:鲧gǔn 颛顼zhuān xū曾zēng大父襄xiāng 更gèng得舜狩shîu 殛jí嗟jiē稽qǐ首契xiè后稷jì皋陶gāoyáo敏给jǐ克勤称chēng以出亹亹wěiwěi穆穆傅fū(通“敷”)土沟淢xù橇qiāo 檋jú陂bēi九泽度duï九山攸yōu袛台zhīyí德先东渐jiān于海暨jì讫qì帝锡cì禹玄圭姓姒sì氏重点字词:1、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

曾大父,曾祖父。

(大父,祖父。

从父,伯叔。

)2、浩浩怀山襄陵。

怀,包围。

襄,冲上,漫上。

3、鲧为人负命毁族。

负,违背。

毁,败坏。

4、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等,比较,衡量。

贤,能干,有才能。

5、摄行天子之政。

摄,代理。

(摄政王。

其他有“代理”含义的词:行、署。

)6、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没有样子,不像样子。

7、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殛,流放,放逐。

8、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以,认为。

是,正确,对的。

9、于是舜举鲧子禹。

举,任用。

10、尧崩。

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另:“没”表示去世,后也写作“殁”。

)11、女其往视尔事矣。

女,通“汝”,你。

其,表语气,还是。

视(事),办公。

12、禹敏给克勤。

敏给,敏捷。

克,能。

勤,勤苦,劳苦。

13、身为度,称以出。

称,称量,权衡。

14、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穆穆,端正恭敬的样子。

15、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百姓,百官。

兴人徒:征发民夫。

傅,通“敷”,分布。

16、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表,表记,这里作动词。

定,测定。

1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致,表达,献出。

费,资财。

18、陂九泽,度九山。

陂,堤防,堤岸,这里作动词,筑堤防。

度,测量,勘测。

19、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相,察看,考察。

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20、九州攸同。

九州: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

攸,就。

同,同一。

21、九山刊旅。

刊,砍削。

旅,治理。

22、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土,土地。

姓,姓氏。

袛,恭敬。

台,我。

距,违背。

朕,我的(朕字在秦始皇以后为皇帝专用。

)行,准则。

23、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渐,流入。

被,覆盖。

暨,及,达到。

讫,穷尽,达到。

1、鸿水滔天:鸿通洪,大。

2、女平水土:女同汝,你。

3、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

4、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

5、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

6、九川涤原:原同源,水源。

7、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

8、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赐予。

9、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避开。

古今异义:1、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百姓:古,百官;今,普通民众。

2、左准绳,右规矩。

准绳:古,测量用的绳子;今,标准,规则。

规矩:古,画圆画方的工具;今,标准,法则或习惯。

3、中国赐土姓。

中国:古,中原地区;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4、天下于是太平治。

于是:古,这个时候;今,连词,表承接。

词类活用:1、行山表木。

表:名词→动词,作表记。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伤:形容词为(wèi)动用法,为……感到悲伤。

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

4、劳身焦思。

劳、焦:形容词使动用法。

5、薄衣食。

卑宫室。

薄,卑:形容词使动用法。

6、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

名词→状语。

在……上(赶路)。

7、陂九泽,度九山。

陂:名词→动词,筑堤防。

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卑湿:形容词→名词,低下潮湿的地方。

9、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均: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平均。

特殊句式:1、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判断句,“……曰……”2、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判断句,“……者,……也。

”3、舜登用。

──被动句。

4、(四岳)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省略句,省略主语。

5、其德不违(正道)。

──省略句,省略宾语。

6、致孝于鬼神。

──状语后置。

7、载(之于)四时。

──省略句,省略宾语、介词;状语后置。

8、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状语后置。

之禹之父曰鲧。

之,结构助词,的。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之,代词,指鲧。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维是勉之。

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维,句首语气词。

是,这个。

)其下民其忧。

其,形容词词头,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女其往视尔事矣。

其,祁使商量语气,还是……吧。

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其,代词,他的,指禹。

于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于,介词,比。

于是帝尧乃更求人。

于是,这时候。

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于,介词,到。

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于,介词,给。

致孝于鬼神。

于,介词,向。

(鬼神:祖先神明。

)致费于沟淢。

于,介词,到。

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于,介词,向。

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于,介词,到。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于,介词,到。

以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以,表结果。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以,认为。

称以出。

以,表承接,才。

……以开九州,……以,连词,表目的。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以,连词,表目的,用来。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以,连词,承接。

而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而,并列。

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而,承接。

九年而水不息。

而,用于句中,表示语句的舒缓。

?十七年而帝舜崩。

而,用于句中,表示语句的舒缓。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而,承接。

息九年而水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息:平息,停止。

(苏)武气绝,半日复息。

息:呼息。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息:叹息。

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息:休息。

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息:生长,增长。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子女。

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怀:包围。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怀:胸前,怀抱里。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怀:思念。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怀:留恋,爱惜。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怀:情意。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怀:归向。

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

怀:安,安抚。

负鲧为人负命毁族。

负:违背。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负隅顽抗。

负:依仗。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负:辜负,对不起。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负:失败。

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负:享有,拥有。

以此偿博负。

负:拖欠,债务。

举于是舜举鲧子禹。

举:任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举起,抬起。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举出,提出。

举义兵以诛暴乱。

举:发动。

吏见知弗举与同罪。

举:检举。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举:攻下,占领。

举国欢庆/ 举世无双举:全。

翻译重点句子:1、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翻译:当帝尧的时候,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地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老百姓都深陷在忧愁之中。

2、四岳说:“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翻译:四方诸侯说:“比较起来,与他同辈的人中没有谁比他更能干的了,希望陛下让他试试。

”3、女其往视尔事矣。

翻译:你还是赶快去办你的公事吧。

4、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翻译: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惩罚)正确。

5、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翻译:禹为先父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惩深感痛心,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而不敢进入。

6、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翻译:(帝舜在)中国范围内分封诸侯,颁赐土地和姓氏,并说:“要把修敬我的德行放在首位,不要违背我一贯的行为准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