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专题复习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复习课课件- 整理与复习 专题一 数与代数(三) 百分数

第二天运走总数的40%,还剩多少吨?
20-20× 1 -20×40%
5
=20-4-8
=8(吨)
答:还剩8吨。
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 25%,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30%,两个小时一 共行了220千米,甲、乙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25%x+30%x=220 55%x=220 x=220÷0.55 x=400
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
百分数 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小数
先改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百分数 再将能约分的约分
分数
关键是找准单位“1”。
用 百
数量÷对应百分率=单位“1”的量
分
多百分之几=多的量÷单位“1”
▲
数
少百分之几=少的量÷单位“1”
解 决 问
▲
1.单位“1”的量已知,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
举一反三 (选题源于《典中点》)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75=( 75 )%
7
20 =( 35 )%
5
6 ≈ ( 83.3 )%
1.02=( 102 )%
6 5
=(
120 )%
2.填一填。 (1)用30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有15粒没有发芽,
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95%)。 (2)甲数比乙数多30%,甲数是乙数的
期末整理与复习
百分数
RJ 六年级上册
刘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它的20%,第二
天读了它的
5 8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34页,刘
红第一天读了多少页?
34
5 8
-20%
20%=1(6 页)
部编版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课件一古代亚非文明

命题点 1:古代埃及
1.★(2020·黔东南州)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
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D )
A.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命题点 2:古代两河流域
2.★(2020·毕节)下列选项反映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古代文
明成就的是
(C )
A
BCLeabharlann D命题点 3:古代印度
3.★(2020·黔南州)下图反映的是一个文明古国存在的一种社会等级
制度。这个文明古国是
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四大文明古国
国家
文明发源地
古代埃及
非洲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 国
西亚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
古代中国 东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文明成果
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在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 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
文字等 且每年河水泛滥,带来了
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 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
成就 教。
种姓 制度
内容
等级
概况
第一等级:婆罗门[16]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17]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18]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19] 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三个等级服务。
身份更为卑贱,在社会上遭到歧视 “不可接触者”[20]:贱民
和凌辱。
种姓制 度
特点 影响
(1)种姓制度[21]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2)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
单元专题复习课到底复习什么

单元专题复习课到底复习什么单元专题复习课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最后阶段,它起着总结提升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对单元专题进行复习,目的是深化单元主题,掌握单元学习规律,内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那么,如何通过单元专题复习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呢?一、关注单元专题的复习起点人教版教材以单元专题作经线,以阅读课、口语交际?习作、拓展回顾为纬线,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单元专题复习课要关注导语中的阅读训练点,围绕单元专题的人文内涵,突出阅读教学的方法;其次对“交流平台”或“我的发现”的阅读方法加以实践,促进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另外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习作中把阅读方法转化为相应的习作方法。
如学习了四上第三组“中外童话”单元后,学生对童话的主要内容、教育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童话的体裁特点有一定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确立复习课的起点:读出《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这种童话的特点是把不会说话的“物”赋于人一样的思想,并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真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而《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等童话是通过神奇的力量给人带来真善美,让学生感受童话带来的愉悦,对人生前景充满憧憬。
可以说,单元专题教学是通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单元专题复习课则是通过语文能力来养成健康人格。
二、突出阅读课文的标本作用单元专题复习课并不是阅读教学课,不必对每篇课文作系统分析,要根据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对阅读内容作必要的取舍,截取适合学生自主运用阅读方法去感悟、体验的句段,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内化为相应的阅读技能,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采用对比阅读法、图表阅读法、图示阅读法、朗读阅读法、实验阅读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阅读技能,促进学生相关阅读能力的形成。
如四上第二组“观察与发现”单元中《爬山虎的脚》一文,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怎样用脚一步一步向上爬,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两种情况下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品质。
三、发现语文学习规律和乐趣单元专题复习课是基于单元专题学习后的总结课,因此,它的教学目的是揭示单元阅读训练点,发现单元专题的学习规律,并寻找到语文的乐趣,如观察带来的乐趣,阅读带来的学识修养,语言品味带来的形象美,想象带来的画面美,童话对人性的熏陶……如五上第一组“我爱阅读”专题中,我们引导学生从《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中学习读些什么书,怎么读书;从《窃读记》中学习作者读书胜过吃饭的那种如饥似渴的优秀品质;从《我的“长生果”》中学习读书对习作的作用,体会作者由阅读丰富人生的喜悦等,由此促动每一个学生去自觉阅读。
专题01 字音字形(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202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类 型 4 音形综合语段
在众多中考试卷中,许多考查点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会 综合考查多个考点,需要我们答题时注意。字音字形的考查通 常通过语段,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并且容易跟词语的理解、 标点符号、修改病句等基础知识结合考查。
202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方法总结
1.辨析字音的方法 (1)形旁辨识法: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
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 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混淆的三个字,“讴、 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 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 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 杰出的英雄了。
考点梳理
二、主要考查点
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 ①辨识同音字 ②辨识多音字 ③辨识误读字 ④辨识形声字 ⑤辨识形近字 ⑥辨识易错字等
202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202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考点梳理
三、命题趋势
类 型 1 音形综合选择
(1)在同一个语境中综合考查字音、字形,字词依然为课标范 围。
202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3)语境辨识法: 语境辨识法,即借助语境来判断字形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特别是
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 配者。
例如:居里夫人一身命运跌宕起伏、坎坷不平,巨大的打击并没有使 她倒下,顽强的意力使她获得了最终的成功。结合语境,能辨析出句中 错误的地方:“一身”应为“一生”,“意力”应为“毅力”。现代汉语 中有“一身(全身)”这个词,但不合这个句子的语境。汉语中没有“意 力”这个词,但容。易让人想到“意志力”“注意力”,导致难以辨析。
英语专题复习课教案

英语专题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英语专题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所学的专题内容。
2. 加深学生对于英语专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所学的专题内容。
2. 强化学生对于英语专题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专题知识的关键概念。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 复习资料:包括相关教材、练习册、复习笔记等。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对于英语专题复习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关于英语专题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回忆。
二、复习专题内容(30分钟)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专题进行复习。
2.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回忆专题知识。
3. 运用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巩固专题知识(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运用专题知识完成任务。
2.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运用教材中的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专题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英语专题复习中的收获和进步。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于英语专题知识的掌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度等。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于英语专题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和改进。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课教案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学期的生物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生物学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学的概念与特点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3.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4.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6.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7. 生物学实验技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梳理知识,完成相关练习。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复习中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
5. 知识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提问、讨论、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4.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复习提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复习提纲。
2. 教学课件:教师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 练习题:教师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专题复习《水和溶液》复习目标1、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2、了解溶液、悬浊液、乳状液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4、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能正确读懂溶解度曲线图。
复习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和溶液的性质特征,溶解度曲线图的理解。
难点培养学生复习、综合、分类、读图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前面的复习,同学们对水和溶液的有关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知道,天然水都是溶液,可知水和溶液是密不可分的,究竟为什么如此,我们复习完本节课我想大家会知道的。
专题一:水的电解与组成1、实验现象(1).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2).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质量比为8:1 。
(3).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为氢气。
2、实验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一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专题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专题三: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在20℃时,四种氯化钠溶液(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思考:1 .第4号溶质质量分数为什么不是28.6%2.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小结]1.对于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对于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专题四: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
专题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意义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100g溶剂(3)溶解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 g3、固体溶解度曲线(如上图)及意义点:(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

而不 忠⑩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
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⑪乎?
传⑫
不 习 乎?”
心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学
而》)
⑥吾(wú):人称代词,我。 ⑦日:每天。 ⑧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 检查、反省。 ⑨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⑩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⑪信:诚信。 ⑫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文学文化常识
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 《论语》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
称为“四书”。
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曾子 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内容理解类 1.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 交友原则和态度? 答案: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态度:视交友为乐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这一问题,二者 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
答案:前者强调“时习”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 要 自觉学 习、不 断实践 ;后者 强调通 过温 习达到 “知新 ”的目 的 ,强 调 “悟”,即思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5.“博学而笃志”一句中,“博学”与“笃志”有什么关系? 答案:“博学”与“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的 两大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不 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坚定的意志。
生物专题复习课件(1)

练
习:
1,人的一个受精卵中的DNA含量为 ( ) ,人的一个受精卵中的 含量为 A.23 B,23—46 C.大于 . . , .大于46 D.46
分析:有很多同学错选了 项作为答案 原因是将 项作为答案. 分析:有很多同学错选了D项作为答案.原因是将DNA等同于染 等同于染 色体.实际上, 除了染色体上含有以外, 色体.实际上,DNA除了染色体上含有以外,线粒体中也有. 除了染色体上含有以外 线粒体中也有. 答案为: 答案为:C
水又为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 ,,所以有些同学对 生成18O2,水又为呼吸作用利用生成 18O2,,所以有些同学对 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错选了 一见钟情" 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错选了D 一见钟情
剖
析: 题条件隐敝,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质为何 植物周围出现的物质为何 此题条件隐敝,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
2,由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株是( A) ,由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株是(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六倍体 . . . .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5.因类比不妥而上当 .
类比方法是立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陌生的对象和 类比方法是立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陌生的对象和熟悉的 的基础上 对象相比 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 差异性会 相比. 对象相比.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而差异性会限制 类比的结论.有些同学在解答选择题时,对差异性关注不够而 类比的结论.有些同学在解答选择题时,对差异性关注不够而错 解. 红螺菌的体内具有光合色素,能够在缺氧的情况下, 例5 红螺菌的体内具有光合色素,能够在缺氧的情况下,利用光 以有机酸,醇等物质,使自身迅速增殖. 能,以有机酸,醇等物质,使自身迅速增殖.下列关于红螺菌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红螺菌没有叶绿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红螺菌没有叶绿体, 红螺菌没有叶绿体 B.红螺菌与蓝藻一样.是一种光能自养型生物 红螺菌与蓝藻一样. 红螺菌与蓝藻一样 C.红螺菌通常以分裂生殖的方式增殖,在繁殖过程中不遵循孟 红螺菌通常以分裂生殖的方式增殖, 红螺菌通常以分裂生殖的方式增殖 德尔的遗传规律 D.红螺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应属于分解者 红螺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应属于分解者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课

详细描述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和斜边的高来计算。面积 = (1/2) × 直角边1 × 直角边2 = (1/2) × 斜边 × 高。
示例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直角边a=3和b=4,斜边c=5,斜边上的高h可以通过面积公式计 算为h=12/5。
等。
05 勾股定理的易错点解析
勾股定理适用条件的误解
总结词
理解不准确
01
总结词
应用范围限制
03
总结词
忽视前提条件
05
02
详细描述
勾股定理适用于直角三角形,但学生常常误 以为它适用于所有三角形,导致在解题时出 现错误。
04
详细描述
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 非直角三角形,需要使用其他定理和 公式进行计算。
06
详细描述
勾股定理的前提是三角形必须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忽视这个前提,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勾股定理计算中的常见错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计算错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学生在使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时,常常因为粗 心或对公式理解不准确而出现计算错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单位不统一
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总结词
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之间存在密 切关系,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求 解相关问题。
详细描述
在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三角 函数问题时,勾股定理常常被用 来计算边长或角度。例如,在求 解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时, 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相关物 体的长度或距离。
示例
在解决与航海、测量和几何学相 关的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使用 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来求解角度 和距离。
【语法过关】专题01 名词中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

满分秘籍
易失分点
提分特训
(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6. The hat is not the right
________ for me. I’d like a smaller one.A. size
B. style C.
colour D. material
【答案】A 【解析】句意:这顶帽子大小不适合我。 我想要小一点的。 考查名词辨析。size大小,尺寸;style款式;colour颜色; material材料。根据“I’d like a smaller one”可知,是尺寸不合适, 故选A。
【答案】C 【解析】句意:——格林小姐,你喜欢黑咖啡吗?——不,我要甜咖啡。请 放些糖进去。考查名词辨析。ice冰;salt盐;sugar糖。根据“I’d like sweet coffee.”可知,因为喜欢甜咖啡,所以要放一些糖,sugar符合句意;故选C。
满分秘籍
易失分点
提分特训
(202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3. —I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Why not use the Internet to find more ________?A. information B.
messages
C. advice
D. discussions
【答案】A 【解析】句意:——我想了解更多关于唐朝的历史。——为什么不上网查找更 多的信息呢?考查名词辨析。information信息;messages消息;advice建议; discussions讨论。根据“Why not use the Internet to find more...”可知,是上网查找 信息,故选A。
复习课的任务、特点、类型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中学复习课的任务、特点、类型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复习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回顾、整理并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同时提升他们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在单元或章节学习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们更深入、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
一、复习课的主要任务1.查漏补缺:对学生作业、练习和考试等进行仔细检查,找出他们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和漏洞,并进行补充和强化,确保他们在理解上无遗漏。
2. 知识梳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技能训练:通过实践、实验和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4. 反馈指导: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复习课,采用多种形式,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练习强化、测验考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共同参与知识的梳理和归纳,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复习课的特点1.整合与构建:复习课就像一次建筑师的“整合与构建”,它把学习单元或章节后的所有知识点当作一块块砖,整合起来构建起一座坚固的知识城堡。
2. 目标导向:复习课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找出他们的弱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深度理解:复习课需要通过深度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4. 提升与发展:复习课不仅要巩固已学知识,还要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5. 互动与参与:复习课需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在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课的类型复习课按照复习的阶段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单元复习课、期末复习课以及中考、高考总复习课。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1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7.(2019·襄阳中考)2019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由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2_8_._0_9___,硅原子核外有___1_4___个电子。
角度4 物质组成与构成的综合考查 8.(2020·赣州期末)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 息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学霸支招:明确以下几个解题要素,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原子的电子层数=所在周期的周期数 3.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确定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或金属 元素 4.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的粒子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5. (2019·营口中考)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是___②__和__④____;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③____;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①__和__④____; (4)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②__和__⑤____。
10.(2019·百色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 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1_6___,它属于___非__金__属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表中氖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二____周期。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__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_。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专题1复习课

【针对训练7】
Mg-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极A是该电池的正极
B.电极B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电极B经外电路
流向电极A
D.电池工作时的主要反应为
Mg+2H+ ══ Mg2++H2↑
D.充电阳极反应:ZnxV2O5·nH2O-2xe- ══ xZn2++V2O5+nH2O
解析 Zn为活泼金属,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源的负极,A正确;放电时,阳
离子(Zn2+)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正确;xZn+V2O5+nH2O ══ ZnxV2O5·nH2O
反应中Zn发生氧化反应,为放电总反应方程式,C错误;充电时阳极(原电池
充电:阳离子→阴极,阴离子→阳极;
总之,阳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针对训练6】
(2022全国乙卷,12)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
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O2
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
生电子(e-)和空穴(h+),驱动阴极反应
的甲醇为2 mol,与其ΔH的值不对应,只有B项正确。
☞考点二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例2 P4S3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相关物质的结构及键能如表所示。
共价键
键能
(kJ·mol-1 )
则反应
3
8
S8(s)+P4(s) ══ P4S3(s)的ΔH为(
C)
A.(a+b-c) kJ·mol-1
B.(c-a-b) kJ·mol-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课
一、李嘉图和斯密的财富观
1.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斯密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他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一学说也有局限性。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实际上,它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
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应当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