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课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反思
小学音乐课《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反思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二、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3、激发学生对民族的爱好二、教学重难点:唱好十六分音符;熟悉波音三、 教学用具:课件,风琴四、教学进程:一、导入: 师:同窗们在上课之前,教师请同窗们看一些漂亮的衣饰。
直接出示图片(不一样式的彝族服装)问:(同窗们,你明白这是哪个民族吗?)彝族人们的衣饰样式多样,各具特色,色彩也很艳丽。
再次出示赶集时的喧闹场景(同窗们,你们看这确实是他们赶集时的情景,那你明白什么是赶集吗?)这确实是他们赶集时候的情景。
二、聆听歌曲:师:彝族人民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们那里山美,水美,歌声更美,下面,咱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师范唱)从中你发觉了哪句歌词最多?生:阿哩哩 师:歌词中最多的确实是阿哩哩了,这确实是彝族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高兴的时候就会唱阿哩哩,此刻让咱们跟他们学一学。
师:同窗们在谱子里还发觉了什么?在这首歌曲里面有一个波音记号你们发觉没有? 生:发觉了! 师:谁能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问是上波音仍是下波音,上波音又应该如何唱?) 率领学生一路学唱带有波音记号的歌词 3、学唱歌曲: 教师先弹奏一遍旋律,请学生认真聆听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指出不足的地方(注意音准) 有情感的演唱 注意:强调有波音记号的歌词 师:教师发觉适才唱词的时候,波音记号尚未表现出来。
(师生一路解决)处置衬词“啊哩哩” 师再次问:在这首歌曲当中运用最多的是哪句词? 生:“啊哩哩”! 师: “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呢?生:很快乐!师:想唱好彝族歌曲呢,唱好“啊哩哩”很关键!因为它代表了彝族人民的心情是很欢乐的。
第一咱们看第一句的“啊哩哩”应该如何唱呢?(处置啊哩哩的唱法)4、师再次为歌曲伴奏(学生自由发挥)五、教授舞步歌曲学会了以后,大伙儿想不想跟教师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好,请起立。
教授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师边讲解边示范:带动学生。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传统的村寨踏歌,它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赶圩的场景和心情。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村寨踏歌的特点和起源,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表达出赶圩的场景和心情;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2. 村寨踏歌的特点和起源;3. 赶圩的场景和心情。
三、教学方法1. 听课教学法: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曲,感受其中的旋律和情感;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互相学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描绘赶圩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赶圩的兴趣,并提问:“你们了解赶圩吗?它在什么时候进行?有什么特点?”2. 学习歌曲: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音频,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理解歌词的含义。
然后,分段教学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反复听、跟唱,掌握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演唱技巧。
3. 合唱活动: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学唱一段歌词和旋律,通过合作练习和互相学习,争取熟练掌握整首歌曲。
4. 情感体验:请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并请求他们表达出赶圩时的场景和心情,如:“我们劳作一整年,终于有了收获,赶圩归来,我们笑逐颜开!”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听歌学习和合唱中的参与程度,给予积极的表扬和肯定;2. 学唱水平评价: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以及演唱技巧的运用水平;3. 情感体验评价:学生能否通过演唱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赶圩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南方圩日的风情,感受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民族特色和喜悦气氛。
2.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介绍,包括圩日的由来、意义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3. 合唱部分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学唱,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中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的把握,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圩日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曲谱、歌词和背景介绍。
2. 教学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进行合唱练习。
3. 教学用具:指挥棒、节拍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南方圩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圩日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歌曲的背景介绍,包括圩日的由来、意义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3. 学唱歌曲:从单声部开始学唱,逐渐过渡到合唱部分。
在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
4.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合唱。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圩日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圩日的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瑶族的文化背景,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难点:瑶族语言的发音及节奏的把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解析介绍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2.2 瑶族文化介绍讲解瑶族的历史、风俗习惯、音乐特点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3.2 示范法教师用示范的方式教授歌曲,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3.3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瑶族文化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
4.2 学唱歌曲a. 教唱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
c. 教授瑶族语言的发音,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4.3 歌曲解析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瑶族文化的内涵。
第五章:课堂巩固与拓展5.1 课堂巩固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检查学习效果。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瑶族文化知识竞赛,增强对瑶族文化的了解。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6.2 评价方法通过小组表演、个体演唱和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a. 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瑶族语言发音的准确性。
b. 学生对瑶族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c.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材料准备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7.2 辅助材料收集瑶族文化的图片、视频、图书等资料。
《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教学设计
《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教学设计《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3、激发学生对民族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唱好十六分音符;认识波音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直截出示图片:(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同学们,彝族人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等省区,彝族人们的服饰款式多样,各具特色,他们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你们看这就是他们赶集时的情景,那你知道什么是赶集吗?)2、聆听歌曲:师:彝族人民的山美,水美,歌声更美,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生:阿哩哩师:歌词中最多的就是阿哩哩了,彝族人们在开心的时候就会唱阿哩哩,让我们跟他们学一学。
师:同学们在谱子里还发现了什么?在这首歌曲里面有一个波音记号你们发现没有?生:发现了!师:谁能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老师问是上波音还是下波,上波音应该怎样唱?)3、学唱歌曲:教师先弹奏一遍旋律,请学生仔细聆听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指出不足之处(注意音准)有感情的演唱(请你边唱边想象这个美丽的画面)注意:强调波音记号师:老师发现刚才唱词的时候,波音记号还没有体现出来。
(师生一起解决)处理衬词“啊哩哩”师:在这首歌曲当中运用最多的是哪句词?生:“啊哩哩” !师:“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呢?生:很高兴!师:想唱好彝族歌曲呢,唱好“啊哩哩”很关键!首先我们看第一句的“啊哩哩”应该怎样唱呢?(处理啊哩哩的唱法,和“”应该向上挑,再让学生找出来还有哪一句也要这样唱。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自由发挥)5、聆听《丰收锣鼓》请你说说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的?6、小结。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瑶族音乐的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掌握简单的瑶族舞蹈动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瑶族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瑶族舞蹈动作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课件:瑶族风情图片、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音频、舞蹈动作分解图。
2.教学道具:瑶族服饰、头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初步感受瑶族音乐的风格。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歌曲的初步印象。
(二)歌曲教学1.教师介绍歌曲背景,讲解瑶族音乐的特点。
2.分组讨论:歌曲中体现了哪些瑶族文化特点?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5.集体演唱,感受歌曲的整体效果。
(三)舞蹈动作教学1.教师展示瑶族舞蹈动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舞蹈特点。
2.分组讨论:舞蹈动作与歌曲旋律的匹配关系。
3.教师分解舞蹈动作,逐个指导学生掌握。
4.学生自主练习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5.集体表演,感受舞蹈与歌曲的结合。
(四)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瑶族音乐和舞蹈的喜爱。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和舞蹈,感受瑶族文化。
2.搜集瑶族的其他音乐和舞蹈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瑶族音乐和舞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部分学生在舞蹈动作掌握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瑶族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瑶族舞蹈动作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圩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唱、集体舞蹈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学唱。
2. 民族舞蹈的编排与表演。
3. 圩日的传统习俗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能够参与集体舞蹈的编排与表演。
2. 难点:歌曲中的方言词汇理解,舞蹈动作的协调与配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及相关舞蹈表演。
2. PPT课件:圩日的图片、歌曲歌词、舞蹈动作图解。
3.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舞蹈道具(如花环、彩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圩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圩日的了解和感受,引出课题。
2. 学习歌曲:(1)听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歌曲的氛围。
(2)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方言词汇解释,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3)分组练习,加强歌曲的合唱部分。
3. 编排舞蹈:(1)观看舞蹈表演,分析舞蹈的动作特点和表演风格。
(2)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3)分组练习,进行舞蹈编排,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表演。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和舞蹈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乡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3)拓展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圩日习俗和文化活动,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方言词汇发音。
2. 观察学生在舞蹈编排与表演中的参与度、动作准确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搜集学生对圩日习俗和文化活动的了解程度,评估教学目标实现的满意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包括: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赶圩归来阿里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民族风格,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采用聆听、演唱、表演、伴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表现音乐。
3.帮助学生掌握××××、×××、×××等节奏,并用打击乐合奏。
教学重难点1.学生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2.准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方法听唱法、提纲式学习法、启发引导式、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手风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在互评时能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歌舞都有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出示课题)2.这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答案就在歌曲当中。
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好啰(播放歌曲)3、现在,大家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对,彝族。
师:你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赶圩就是我们这儿说的赶集。
4、简介彝族(播放课件,背景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感受彝族的风土人情。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彝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庆丰收或办喜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呀。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当夜幕降临,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
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起源、传承及歌词意义。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唱踏歌的基本技巧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深刻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节奏,学习唱踏歌的技巧。
2. 难点:理解村寨踏歌的文化内涵,掌握唱踏歌的地域特色。
三、教学准备1. 播放器、音响设备。
2. 放映仪、PPT。
3. 《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音频和视频资源。
4. 印有歌词的PPT或手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村寨踏歌的背景及意义。
2. 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音频,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第二步:歌曲学习(30分钟)1. 展示PPT或分发歌词手册,让学生逐句跟读歌词。
2. 教师讲解歌词的意思及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故事背景。
3. 演示或播放视频资源,让学生观看唱踏歌的表演过程,了解舞蹈和歌曲的结合。
第三步:唱腔练习(40分钟)1. 教师示范唱踏歌的基本唱腔,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2. 分别指导学生练习中高低音部分,以及唱腔的转调和停顿。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唱腔技巧。
第四步:节奏培训(30分钟)1. 教师示范唱踏歌的基本节奏,让学生跟随练习。
2. 引导学生通过拍手、踏步等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并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
3. 分组比赛或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符合歌曲特色的新颖舞蹈动作。
第五步:表演展示(15分钟)1. 放映、播放学生的表演视频,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彼此的表现。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的独特风采,展示个人特长和表演能力。
五、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自行编排《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表演,包括唱踏歌、舞蹈和节奏。
2. 学生在组内相互合作,彼此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共同完善表演节目。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故事理解和故事演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2.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故事演绎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赶圩归来啊哩哩》故事书。
2.教学素材:图片、数字卡等。
3.教学工具: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1.热身阶段教师播放相关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阶段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有关赶圩的经历,并激发学生对赶圩的好奇心。
3.阅读理解阶段教师让学生大声阅读故事《赶圩归来啊哩哩》,确保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然后教师提问:-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谁?-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的情节是什么?-故事有什么寓意?4.分析情节阶段教师将故事分为几个部分,并让学生分组分析每个部分的情节,然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各个部分的情节。
5.故事演绎阶段教师分发角色卡片,让学生分组排演故事。
排演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
6.展示和总结阶段学生进行故事演绎表演,教师可以录音或视频留作教学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经历和教训,并展开讨论。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编写自己的小故事,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故事进行表演。
3.学生可以组织赶圩活动,模拟故事中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通过表演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聆听和学唱《赶圩归来阿哩哩》,让学生体验到瑶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瑶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包括瑶族的分布、风俗习惯等。
聆听和学唱《赶圩归来阿哩哩》,了解歌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学唱、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
第二章:歌曲解析2.1 教学目标分析《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歌曲中的瑶族方言词汇,增强对瑶族文化的了解。
2.2 教学内容解读《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歌词,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习歌曲中的瑶族方言词汇,如“阿哩哩”、“赶圩”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跟读瑶族方言词汇,增强对瑶族语言的感知。
第三章:演唱技巧3.1 教学目标学习《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指导学生进行演唱练习。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分组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评价。
第四章:创意活动4.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通过创作和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瑶族音乐的魅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创意活动,包括歌曲改编、舞蹈编排等。
各小组展示创意成果,进行表演,分享创作心得。
4.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创作、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5.1 教学目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5.2 教学内容回顾《赶圩归来阿哩哩》的学习内容,包括歌曲结构、演唱技巧等。
引导学生思考瑶族音乐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性。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歌曲演奏。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介绍《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2 旋律解析:分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旋律结构,让学生了解其音乐形式和特点。
2.3 歌词解释: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作者、旋律结构和歌词含义。
3.2 示范法: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3.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歌曲欣赏: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魅力。
4.3 讲解歌曲: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旋律结构和歌词含义。
4.4 示范演唱: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4.5 歌词跟唱: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4.6 歌曲演练: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练,加强歌曲表演能力。
4.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演唱要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时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5.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回家练习歌曲的情况,包括歌曲演唱和演奏。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知识介绍:为学生介绍更多关于赶圩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关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2 比较学习:让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不同版本的特点和魅力。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共5篇)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共5篇)第一篇:《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其浓郁的彝族风格,体会彝家姑娘热爱生活,赶圩归来时的喜悦、欢快心情。
2、演唱歌曲时能注意各声部之间的音响均衡和谐,明确合唱时既要独立唱准自己的声部,又要和各声部融合统一,默契配合,体会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
3、用愉悦的心情,轻巧活泼、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年级:初中、高中一、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至二课时教具:播放机、投影屏幕、钢琴等教材分析:由古笛作词,黄有异作曲的广西彝族风格浓郁的《赶圩归来啊哩哩》,旋律欢快优美,明朗洗炼,富于民族特色,犹如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表现了彝家姑娘的美丽活泼,热爱生活,在赶圩归来时的愉快心境。
此歌曲不仅作为独唱歌曲受到人们的喜爱,还由孙宝林编配为合唱而得到更为广泛的演唱和欢迎。
北京战友文工团的混声合唱参加了“亚洲艺术节”,获得“特别奖”,受到了亚洲各国朋友的喜爱。
《赶圩归来啊哩哩》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轰动了中国音乐界,广西的歌曲唱响了全国。
现在,这首歌曲已被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亚太地区教材,至今仍是全国许多歌手的首选演唱曲目。
著名歌唱家曲比阿乌曾经在“澳门回归庆典晚会”等大型活动中多次演唱;在第二届国际民歌节上,轮回乐队将其用摇滚唱法演绎,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广西歌手唐佩珠原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这位歌手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引出以下过渡语。
广西是多民族的居住地,各民族能歌喜舞,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广西各民族文化既有自身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同时又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
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正是承传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演变而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唱由广西音乐人古笛、黄有异创作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广西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情,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竖笛电子琴投影仪打击乐器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训练1、歌曲《雨花石》2、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三、竖笛吹奏训练1、《红河谷》2、《牧场上的家》3、合奏《我怎样长大》4、学习吹奏《赶圩归来啊哩哩》的5—8小节四、课题引入刚才吹奏的曲子,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风味的曲子吗?(抽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彝家欣赏彝族风情吧。
五、欣赏cAI课件制作的mV介绍彝族风情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
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赶圩、外出,姑娘们都要带上美丽的花包头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
凉山彝族男子喜欢披“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做工十分考究,有白、灰、青等色,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
彝族小伙子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南方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介绍赶圩的起源和意义。
1.2.2 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1.3.1 图片展示:展示赶圩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赶圩。
1.3.2 音频播放: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第二章:歌曲解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和歌词含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2.2 解读歌词中的民族风情和生活场景。
2.3 教学方法:2.3.1 示范演唱: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2.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特点和歌词的含义。
第三章:歌曲学唱3.1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3.2.1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2.2 练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3.3.1 音频播放: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旋律学唱。
3.3.2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相互观摩和交流。
第四章:歌曲表演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2 教学内容:4.2.1 编排歌曲的表演动作和舞台布局。
4.2.2 进行歌曲的表演练习和展示。
4.3 教学方法:4.3.1 示范表演:教师示范歌曲的表演动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4.3.2 团队协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2 教学内容:5.2.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歌曲和知识点。
5.2.2 推荐其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5.3 教学方法:5.3.1 问答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学习内容。
5.3.2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讨论。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圩市的文化氛围,感受圩市的繁华与热闹。
2. 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学会用激昂、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乐谱,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布置简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圩市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背景。
2.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b.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c.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演唱方法。
3. 练习: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演唱展示: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学生了解了圩市文化,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集体演唱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圩市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圩市,让学生亲身体验圩市的繁华与热闹。
2. 邀请当地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圩市文化。
3. 开展圩市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等,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圩市的感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安全,组织学生参观圩市时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朴实而感人,旋律欢快而悠扬,极具地域特色。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这首歌融入到音乐课程中,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歌曲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下面是一份关于《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曲名称、演唱者以及歌曲背景。
(2) 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力目标(1) 能够正确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
(2) 能够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歌曲,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让学生通过歌曲体验乡村生活的简单和快乐,培养爱乡情怀。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原版音频(2)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歌词(3) 投影仪或音响设备音乐教室或者多媒体教室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可先简要介绍一下《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以及歌曲的背景和意义,营造出浓厚的乡村氛围。
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感受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2. 歌曲欣赏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原版音频,让学生静心聆听。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聚焦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3. 学习歌词将歌曲的歌词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跟随着音频一起朗读歌词。
教师可以解释歌词中一些乡村特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歌词进行排练。
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氛围和情感,自由发挥,找到适合自己小组的表达方式。
然后,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自己的部分,展示给全班同学。
5. 整合表演在小组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进行整合表演。
将各个小组的表演进行串联,形成完整的《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表演。
通过整合表演,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歌曲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同时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第2课《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课《赶圩归来啊哩哩》。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参加过节日庆典或者民族活动时,有没有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气氛?”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族音乐的魅力。
-学会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教师需指导学生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和伴奏节奏,使学生能够在集体演奏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乐氛围和民族特色,增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教师应通过讲解歌曲背景,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歌曲所传递的情感。
2.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的掌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某些复杂的节奏可能难以把握。例如,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等,教师需要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并掌握这些节奏。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民族音乐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不够,容易停留在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深度。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牢。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村寨踏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在劳作和生活中创作并传承下来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生活情感。
这首歌曲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旋律朴实优美,歌词真实感人,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情。
教学这首歌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学生能够了解广西壮族民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掌握歌曲的基本曲调和歌词意义。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1. 了解《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和特点四、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介绍《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和特点,包括这首歌的创作意图、所反映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内涵。
2. 教师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音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首歌曲的基本曲调和旋律。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赶圩归来啊哩哩》的第一印象和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曲调和歌词1. 教师给学生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曲调特点和歌词意义,让学生逐句理解歌词内容,并解释歌词中的地方特色词语和习惯用语。
2. 教师逐句教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演唱,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调、发音和情感表达。
3.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演唱,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身处地地演绎《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情境和情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曲内容和表现技巧。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排练,让学生自由组合,展示他们对《赶圩归来啊哩哩》的理解和诠释。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表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对《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表达,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赶圩回来啊哩哩》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赶圩回来啊哩哩》教案《赶圩回来啊哩哩》一、导入1、彝族音乐欣赏(吉他弹唱)师:这是哪一个民族的音乐生:彝族师:彝族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节?生:火把节师:回答的非常正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美丽大凉山的彝族二、了解彝族(音乐图片)三、感受1、复习已学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师:我们学过一首彝族的歌曲,叫什么名字?生:《赶圩归来啊哩哩》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歌曲的前两段(钢琴伴奏)生:演唱歌曲(前两段)2、处理歌曲师:A、同学们演唱的真不错,但同学们刚才的演唱还少了些彝族的味道。
B、彝族的味道藏在哪里?(啊哩哩)师:逐句教唱每乐句,上波音教唱。
生:学唱歌曲师:赶圩归来就是赶集归来,彝族小朋友可开心了,可是咱们的歌声里面还欠缺一点开心、快乐的心情。
将这种快乐的心情用你们的歌声传递给我们好吗?生:好师:唱歌时越放松,彝族的味道就越浓,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歌曲的前两段(生起立,师伴奏)生:带情绪演唱四、歌曲创编(一)欣赏不同版本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师:刚才同学们演唱了童声齐唱版的《赶圩归来啊哩哩》,你知道吗?不光我们喜欢演唱这首歌,很多艺术家也根据自己的演唱风格来唱出了不同的版本,咱们一起欣赏欣赏。
1、欣赏民族唱法版本师:播放视频生:欣赏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唱法来演唱的吗?生:答师:还有什么演唱方法?民族、通俗、爵士、摇滚生:民族唱法2、欣赏摇滚、爵士版本1 师:这首歌还有不一样的演唱版本,听过吗?生:没有师:开开眼界生:好师:播放视频生:欣赏师:同学们听完这个版本感觉怎样?生:谈感受师:这个版本少了些彝族的味道,同学们看来你们很喜欢这种改编方法。
要不今天咱们也改编一个,好不好?生:好3、怎么改编师:怎样改编?师:是不是感觉有点难?没关系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改编一首属于咱们5.6班不一样的“啊哩哩”。
师:作曲让人感觉很神秘,但是作为小朋友我们可以由浅入深,我们可以考虑首先改变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民族风格,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采用聆听、演唱、表演、伴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表现音乐。
3.帮助学生掌握××××、×××、×××等节奏,并用打击乐合奏。
教学重难点
.学生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准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提纲式学习法、启发引导式、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手风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互评时能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歌舞都有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出示课题)
2.这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答案就在歌曲当中。
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好啰
3、现在,大家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
对,彝族。
师:你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赶圩就是我们这儿说的赶集。
4、简介彝族(播放,背景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
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感受彝族的风土人情。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彝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庆丰收或办喜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呀。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当夜幕降临,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
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播放歌曲
师:仔细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使用什么情绪演唱的,演唱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回答(欢快、活泼的情绪。
中速稍快)
再听歌曲,歌曲描述了怎样的画面?分别请学生说一说。
说说歌曲的拍号、强弱规律。
2.用lu模唱(慢速),并拍出歌曲的强弱拍。
3.再用da来模唱,然后把它换成拍手,拍出歌曲的节奏。
4.注重××××、×××、×××
节奏的拍击,出现错误及时矫正。
5.边模唱边用
××
××
××
××∣
×
×∣
×
-
×
-∣
这三种节奏分别拍一拍。
6.播放歌曲伴奏音乐(经处理过的慢速伴奏音乐),将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一个节奏,合奏。
7.也可师生合作,老师选择任一条节奏和学生一起拍,然后以递进式进入(第二组节奏在第二小节进入,第三组节奏在第三小节进入),老师指挥提示。
8.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使其对号入座。
9.学生随琴用慢速哼唱歌曲。
0.问:第四小节“2”上的记号是什么记号?引导学生感受有无波音记号不同的效果。
并用原速正确演唱。
1.再听范唱,说说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各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生: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是歌曲的高潮,情绪上更加欢快、热烈。
2.师:用怎样的声音表达歌曲,表现歌曲的情绪的呢?生:欢快、活泼的、富有弹性的声音……
3.分别请学生唱一唱,并互相评价一下。
(三)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老师引导学生用领唱、对唱、齐唱等演唱形式来演唱,强调声音要富有弹性。
2.师:彝族同胞都是能歌善舞,观赏《赶圩归来啊哩哩》。
多媒体播放舞蹈视频,让学生模仿歌舞里的动作一起
来律动。
3.老师讲解彝族舞蹈的简单动作,学生学着做一做,再和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4.请部分学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其他学生歌表演,边唱边舞,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奏、舞合一。
5.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欣赏民俗版罗宁娜和通俗版玖月奇迹的《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听赏并讨论不同版本的特点。
(四)小结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学习了彝族风格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好的音乐也可带到课堂上我们一起分享。
在《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教学反思:
在提问“赶圩”是什么意思?“啊哩哩”又是表现什么情绪的?然后出示小卡片复习四分音符节奏、二分音符节奏、八分音符节奏,再学习十六分音符节奏、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然后听歌曲根据歌曲的情绪把歌曲分为两部分教唱歌曲。
为了让学生唱出彝族人民的甜美,豪迈之情,我采取了对比法,还有多次聆听法,让学生自己感受到美丽的音色并试着模仿,再通过男女配合,比赛,把学生的
激情都激发出来,这样这首歌就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