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合集下载
垂体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垂体的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a4c849fad6195f312ba6ad.png)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钩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 的下壁 。
出现在这里最常见的病症,是胶质瘤、错构 瘤、生殖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
.
11
C1颈段(Cervical segement),C2岩段(Petrous segment),C3破裂 (孔)段(Lacerum segment),C4海绵窦段(Cavenous segement ),C5床段(Clinic segment),C6眼段(OPhtalmic segement)和 C7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
垂体中出现的最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垂 体Rathke囊肿、颅咽管瘤。
.
8
cvc
垂体柄
这是一个垂直走向的结构,连接到大脑的下 丘脑。
它的底部薄ke上皮 因此在腺垂体出现的各种疾病在垂体柄中也 可以出现。
有一些不同的是,在儿童可以出现如生殖细 胞瘤和嗜酸性肉芽肿。
垂体
.
1
垂体基本介绍
❖ 垂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 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甲 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蝶鞍垂体窝内, 体积约0.5cm×1.0cm×1.0cm,重量约0.5g,妇女妊娠期 可稍大,表面均被硬脑膜包绕。
转移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细菌或真菌在蝶窦炎症过程可以通过传播颅 内海绵窦。
.
15
.
16
.
17
.
18
7/13/2020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脑垂体课件
![脑垂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4f8a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6.png)
02
脑垂体的生理作用
生长激素的分泌与调节
生长激素
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 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分泌调节
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的调节 ,同时还受到年龄、性别、昼夜节律和营养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殖激素的分泌与调节
脑垂体课件
• 脑垂体的基本知识 • 脑垂体的生理作用 • 脑垂体疾病 • 脑垂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脑垂体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目录
01
脑垂体的基本知识
脑垂体的定义和位置
总结词
脑垂体是位于颅底部的内分泌腺,负责分泌多种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 谢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脑垂体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位于颅底部的蝶鞍内,通过漏斗与下丘脑相 连。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等生理过程起着重 要的调节作用。
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视野障碍、颅内 压增高等。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需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04
脑垂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脑垂体疾病的诊断方法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视力障碍、内 分泌功能紊乱等症状,以及生长发育 异常、性腺功能减退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脑垂体的形态和位置,判断是否 存在肿瘤或其他异常。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功能性或非功 能性脑垂体肿瘤,手术治 疗是首选方法,包括开颅 手术和经蝶窦手术。
放射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 的脑垂体肿瘤,放射治疗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脑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方法
下丘脑与垂体PPT参考课件
![下丘脑与垂体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a430767ec102de2bd89dd.png)
短反馈
下丘脑释放激素→腺垂体促激素→靶腺激素 超短反馈 长反馈
9
腺垂体激素(7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特异 促甲状腺激素(TSH) 性作 卵泡刺激素(FSH) 用于 促性腺激素(GnRH) 黄体生成素(LH) 各自 生长激素(GH) 靶腺 直接作用 催乳素(PRL) 与靶细胞 或靶组织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MSH)
31
临床五年制一班 1153176 何怡婧
32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㈡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㈢其他:神经、激素等影响
33
甲 状 腺 激 素 分 泌 的 调 节
34
(一)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
1.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①TRH的作用
寒冷
应激
下丘脑
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刺激腺垂体
分泌TSH ②寒冷刺激→CNS递质NE →下 丘脑TRH↑→腺垂体TSH↑→T3、 T4↑ ③应激刺激→下丘脑GHRIH↑→ 下丘脑TRH ↑→腺垂体 TSH↑→T3、T4↑
(SM)
软骨、骨骼肌等细 胞上的IGF受体 通过酶耦联受体或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
促进软骨生长、增殖、骨化,使长骨长长 刺激多种细胞有丝分裂,加强细胞增殖
14
3. 分泌调节:
血糖↓ 氨基酸↓ 慢波睡眠 应激刺激 ⑴下丘脑调节: ⑵反馈调节: 腺垂体 GH 甲状腺素 雌激素 雄激素
15
下
丘
脑
GHRH
GHRIH
游离型
★生长素受体(GHR):分布很广泛
★作用途径: ①JAK-STAT途径途径
②PLC/DG途径
★生长激素介质(SM):
又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下丘脑释放激素→腺垂体促激素→靶腺激素 超短反馈 长反馈
9
腺垂体激素(7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特异 促甲状腺激素(TSH) 性作 卵泡刺激素(FSH) 用于 促性腺激素(GnRH) 黄体生成素(LH) 各自 生长激素(GH) 靶腺 直接作用 催乳素(PRL) 与靶细胞 或靶组织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MSH)
31
临床五年制一班 1153176 何怡婧
32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㈡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㈢其他:神经、激素等影响
33
甲 状 腺 激 素 分 泌 的 调 节
34
(一)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
1.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①TRH的作用
寒冷
应激
下丘脑
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刺激腺垂体
分泌TSH ②寒冷刺激→CNS递质NE →下 丘脑TRH↑→腺垂体TSH↑→T3、 T4↑ ③应激刺激→下丘脑GHRIH↑→ 下丘脑TRH ↑→腺垂体 TSH↑→T3、T4↑
(SM)
软骨、骨骼肌等细 胞上的IGF受体 通过酶耦联受体或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
促进软骨生长、增殖、骨化,使长骨长长 刺激多种细胞有丝分裂,加强细胞增殖
14
3. 分泌调节:
血糖↓ 氨基酸↓ 慢波睡眠 应激刺激 ⑴下丘脑调节: ⑵反馈调节: 腺垂体 GH 甲状腺素 雌激素 雄激素
15
下
丘
脑
GHRH
GHRIH
游离型
★生长素受体(GHR):分布很广泛
★作用途径: ①JAK-STAT途径途径
②PLC/DG途径
★生长激素介质(SM):
又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垂体课件内分泌科》课件
![《垂体课件内分泌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c79a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b.png)
04
垂体病变的症状与诊断
垂体病变的症状
• 激素分泌异常症状:由于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繁多,因此垂体 病变可能导致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的分泌异常可能导致相应的 症状,如生长激素过多可能导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促甲状 腺激素过多可能导致甲亢等。
垂体病变的症状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垂体分泌的激素 水平,可以了解激素分泌 情况,有助于诊断垂体病 变。
病理学检查
对于需要确诊的病例,可 以通过病理学检查对病变 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 诊断。
垂体病变的鉴别诊断
01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鞍区肿瘤,起源于鞍上或鞍内,早期症状常
表现为视力视野障碍、颅内压增高、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症状。与垂体病
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心理调适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 压力。
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早期发现病变
定期进行垂体相关检查,有助 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时采取有
效的治疗措施。
监测病情变化
定变的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02
鞍结节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起源于鞍结节和前床突的脑膜瘤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其
发病率仅次于垂体瘤,典型症状包括视力视野障碍、头痛、内分泌紊乱
等。与垂体病变的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03
拉克氏囊肿
拉克氏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又称鞍内囊肿,典型症状包括视
力视野障碍、头痛、内分泌紊乱等。与垂体病变的症状相似,需要进行
常保健措施。
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883a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4.png)
02
MRI是诊断垂体梗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梗死病灶的 大小、形态和位置。
03
CT扫描可以显示梗死病灶的钙化或骨质的侵犯,但敏感性较低。
04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到与缺血相关的生化指标,如心肌酶和肌钙蛋白 等。
其他垂体病变
其他垂体病变包括垂体增生、 垂体囊肿、垂体转移癌等,其 影像学表现根据病变性质和程 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MRI和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病变的 大小、形态和位置,以及与周 围组织的关系。
核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 于鉴别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垂体病变的鉴别诊断
垂体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
垂体瘤
垂体瘤通常表现为鞍内或鞍上占位性病变,可压迫正常垂体 组织,引起相应的激素分泌异常。影像学上可见肿瘤组织与 正常垂体的分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控制生殖器官功能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等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 响,如促进卵巢排卵、促进睾丸产生精子等。
调节水盐平衡和血压
垂体后叶储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对水盐平衡和 血压有调节作用,如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等。
02
CATALOGUE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非肿瘤性病变
非肿瘤性病变如炎症、梗死等也可能引起垂体的形态改变, 但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影像学上可见病变部位与 正常垂体的分界模糊,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强化程度较低。
不同类型垂体瘤的鉴别
功能性垂体瘤
功能性垂体瘤可引起相应的激素分泌异常,如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影像学上可见肿瘤组织与正 常垂体的分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根据激素分泌异常的类型,可进一步确定肿瘤的性质。
MRI是诊断垂体梗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梗死病灶的 大小、形态和位置。
03
CT扫描可以显示梗死病灶的钙化或骨质的侵犯,但敏感性较低。
04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到与缺血相关的生化指标,如心肌酶和肌钙蛋白 等。
其他垂体病变
其他垂体病变包括垂体增生、 垂体囊肿、垂体转移癌等,其 影像学表现根据病变性质和程 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MRI和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病变的 大小、形态和位置,以及与周 围组织的关系。
核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 于鉴别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垂体病变的鉴别诊断
垂体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
垂体瘤
垂体瘤通常表现为鞍内或鞍上占位性病变,可压迫正常垂体 组织,引起相应的激素分泌异常。影像学上可见肿瘤组织与 正常垂体的分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控制生殖器官功能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等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 响,如促进卵巢排卵、促进睾丸产生精子等。
调节水盐平衡和血压
垂体后叶储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对水盐平衡和 血压有调节作用,如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等。
02
CATALOGUE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非肿瘤性病变
非肿瘤性病变如炎症、梗死等也可能引起垂体的形态改变, 但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影像学上可见病变部位与 正常垂体的分界模糊,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强化程度较低。
不同类型垂体瘤的鉴别
功能性垂体瘤
功能性垂体瘤可引起相应的激素分泌异常,如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影像学上可见肿瘤组织与正 常垂体的分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根据激素分泌异常的类型,可进一步确定肿瘤的性质。
高中生物PPT课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性腺)
![高中生物PPT课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性腺)](https://img.taocdn.com/s3/m/c93467c9195f312b3169a54d.png)
维持 卵巢
与 雌激素 一起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在妊娠时抑制子宫 孕激素
的运动,与催乳素一起刺激乳房准备哺乳
归纳总结
性激素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3.下面关于性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B.性激素可以促进性腺的发育成熟 C.性激素可以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D.雌激素可以维持雌性动物的正常性周期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性腺)
内容索引
一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二 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 三 性腺分泌性激素 当堂检测
一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知识导学
高等动物通过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来调节机体多方面的功能。阅读教材, 结合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思考。 1.观察下面两图,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3.下丘脑和垂体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 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代谢,结合下图分析:
(1)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 丘脑、 b. 垂体 、c.甲状腺。 (2)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 甲: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乙: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图中“+”、“-”分别表示 促进 和 抑制 。
甲状腺
活学活用
2.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下丘脑或垂体分泌的激素,现有如下激素,其中属于 ①的是_A__、__C_,属于②的是_B_、__D__、__F_。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促性腺激素 E.甲状腺激素 F.生长激素
三 性腺分泌性激素
知识导学
青春发育期的第二性征与性腺分泌的性激素相关。
活学活用
课堂小结
促激素释放
促
下丘脑
生长
当堂检测
12345
与 雌激素 一起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在妊娠时抑制子宫 孕激素
的运动,与催乳素一起刺激乳房准备哺乳
归纳总结
性激素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3.下面关于性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B.性激素可以促进性腺的发育成熟 C.性激素可以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D.雌激素可以维持雌性动物的正常性周期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性腺)
内容索引
一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二 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 三 性腺分泌性激素 当堂检测
一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知识导学
高等动物通过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来调节机体多方面的功能。阅读教材, 结合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思考。 1.观察下面两图,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3.下丘脑和垂体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 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代谢,结合下图分析:
(1)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 丘脑、 b. 垂体 、c.甲状腺。 (2)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 甲: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乙: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图中“+”、“-”分别表示 促进 和 抑制 。
甲状腺
活学活用
2.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下丘脑或垂体分泌的激素,现有如下激素,其中属于 ①的是_A__、__C_,属于②的是_B_、__D__、__F_。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促性腺激素 E.甲状腺激素 F.生长激素
三 性腺分泌性激素
知识导学
青春发育期的第二性征与性腺分泌的性激素相关。
活学活用
课堂小结
促激素释放
促
下丘脑
生长
当堂检测
12345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精品PPT课件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428de92af90242a995e514.png)
颅神经(Cranial nerves, CNs)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CN3) 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 CN4) 展神经(Abducens nerve, CN6)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CN5)
眼神经,CN V1 上颌神经,CN V2
• 70~90%多为相对低信号,比正 常腺体组织强化延迟
• 10~30%仅能在动态增强的序列 上显示
F/20,圆脸1年,月经不规律半年
54159
Cushing syn
54159
ACTH微腺瘤
F/64,手足粗大就诊
56471
F/24,泌乳5年,停经1年
55609
PRL微腺瘤
F/50 微腺瘤
垂体周围结构
骨结构
鞍结节、前(后)床突、鞍底、鞍背
鞍隔
硬膜
脑脊液腔隙
鞍上池、三脑室视隐窝
正常垂体的MRI表现
正常垂体的MRI表现
蝶鞍MRI解剖
III IV V2
海绵窦
视N
颈内A
蝶窦
VI V1
正常垂体的MRI测量
儿童=6mm 男性、绝经后女性=8mm 年轻女性=10mm 妊娠、哺乳女性=12mm
垂体的高度是重要的诊断指标
垂体病变
垂体发育低下 和 垂体侏儒 (pituitary hypoplasia & dwarfism)
垂体增生 (pituitary hyperplasia) 垂体腺瘤 (pituitary adenoma) 垂体囊肿 (Rathke’s cleft cyst) 空泡蝶鞍 (empity sella turcica) 垂体炎症 (inflammation & infection)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CN3) 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 CN4) 展神经(Abducens nerve, CN6)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CN5)
眼神经,CN V1 上颌神经,CN V2
• 70~90%多为相对低信号,比正 常腺体组织强化延迟
• 10~30%仅能在动态增强的序列 上显示
F/20,圆脸1年,月经不规律半年
54159
Cushing syn
54159
ACTH微腺瘤
F/64,手足粗大就诊
56471
F/24,泌乳5年,停经1年
55609
PRL微腺瘤
F/50 微腺瘤
垂体周围结构
骨结构
鞍结节、前(后)床突、鞍底、鞍背
鞍隔
硬膜
脑脊液腔隙
鞍上池、三脑室视隐窝
正常垂体的MRI表现
正常垂体的MRI表现
蝶鞍MRI解剖
III IV V2
海绵窦
视N
颈内A
蝶窦
VI V1
正常垂体的MRI测量
儿童=6mm 男性、绝经后女性=8mm 年轻女性=10mm 妊娠、哺乳女性=12mm
垂体的高度是重要的诊断指标
垂体病变
垂体发育低下 和 垂体侏儒 (pituitary hypoplasia & dwarfism)
垂体增生 (pituitary hyperplasia) 垂体腺瘤 (pituitary adenoma) 垂体囊肿 (Rathke’s cleft cyst) 空泡蝶鞍 (empity sella turcica) 垂体炎症 (inflammation & infection)
内分泌系统解剖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7804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f.png)
2
一.垂体 hypophysis 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的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 下丘脑。
垂体
3
远部
腺垂 体 结 节 部
中间部
垂体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漏 斗 部
正中隆起
前叶
后部 漏斗
4
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与功能联系:
1.垂体-门脉系统
2.下丘脑-垂体束
5
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激素、黑 色细胞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 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 或促间质细胞激素。
12
五.胸腺 thymus 位于胸腔内上纵隔的前
部,分左、右两叶。2岁 时相对体积最大,至青 春期发育达顶点,之后 逐渐退化。 作用:中枢淋巴器官, 兼内分泌功能。胸腺激 素----T淋巴细胞。 最新研究表明:胸腺是 生命的储存器。
13
14
六.肾上腺 suprarenal gland
呈灰黄色,位于肾上端,左侧的呈半月形,右 侧呈三角或椭圆形。
神经垂体释放:加压素和催产素
6
二.松果体 pineal body (脑上腺)
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 部。儿童时发达,7岁开 始退化,17岁后有钙盐沉 着,称“脑砂”。
作用:分泌抑制腺垂体分 泌促性腺激素,有防止性 早熟的作用。
7
三.甲状腺 thyroid gland 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两侧和前面。
如分泌不足,可产生糖尿病。
18
八.生殖腺 男性的睾丸----雄激素 女性的卵巢----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19
内分泌腺:垂体、松果体、肾上腺、
内分泌
甲状腺、甲状旁腺。
系 统 内分泌组织:胰岛、胸腺网状上皮细
一.垂体 hypophysis 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的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 下丘脑。
垂体
3
远部
腺垂 体 结 节 部
中间部
垂体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漏 斗 部
正中隆起
前叶
后部 漏斗
4
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与功能联系:
1.垂体-门脉系统
2.下丘脑-垂体束
5
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激素、黑 色细胞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 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 或促间质细胞激素。
12
五.胸腺 thymus 位于胸腔内上纵隔的前
部,分左、右两叶。2岁 时相对体积最大,至青 春期发育达顶点,之后 逐渐退化。 作用:中枢淋巴器官, 兼内分泌功能。胸腺激 素----T淋巴细胞。 最新研究表明:胸腺是 生命的储存器。
13
14
六.肾上腺 suprarenal gland
呈灰黄色,位于肾上端,左侧的呈半月形,右 侧呈三角或椭圆形。
神经垂体释放:加压素和催产素
6
二.松果体 pineal body (脑上腺)
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 部。儿童时发达,7岁开 始退化,17岁后有钙盐沉 着,称“脑砂”。
作用:分泌抑制腺垂体分 泌促性腺激素,有防止性 早熟的作用。
7
三.甲状腺 thyroid gland 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两侧和前面。
如分泌不足,可产生糖尿病。
18
八.生殖腺 男性的睾丸----雄激素 女性的卵巢----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19
内分泌腺:垂体、松果体、肾上腺、
内分泌
甲状腺、甲状旁腺。
系 统 内分泌组织:胰岛、胸腺网状上皮细
下丘脑——垂体调控PPT课件
![下丘脑——垂体调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5cde0083c4bb4cf6ecd120.png)
(FSH)
卵泡(雌) 刺激卵泡成熟(雌)
黄体生成素 (LH)
糖蛋白
卵泡间隙细胞 (雌)
睾丸间隙细胞 (雄)
促使卵泡充分成熟、雌 激素的分泌、排卵、黄 体形成和孕酮分泌;增 加雄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GnRH刺激释放
催乳素(PRL) 蛋白质
乳腺
促进乳腺的生长和增加 雌激素增加则允许
乳蛋白的合成
释放
黑色细胞刺激 多肽 上皮色素细胞 增加黑色素的合成,增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 长抑素,GHRIH/SS)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 素(CRH)
2019/11/3
结构 三肽 十肽
四十三肽
十四肽 四十一肽
基本作用及机制
与腺垂体TSH细胞膜上的TRH受体结合通过 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或IP3-DG系统,Ca2+介 导,引起TSH释放
与腺垂体GtH细胞膜上的GnRH受体结合后, 通过IP3系统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促进腺 垂体合成和释放GtH。GnRH对性腺的直接作 用是抑制性的。
与腺垂体GH细胞膜上的GHRH受体结合后通 过增加细胞内cAMP与Ca2+ ,促进GH分泌。 这是一种经常性调节。GHRH呈脉冲释放, 导致GH分泌也呈脉冲式。
与腺垂体GH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后通过减少 细胞内cAMP和Ca2+而抑制GH的基础的分泌。 这种抑制作用仅在应急刺激GH分泌过多时 才发挥的。
释放激素
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释放抑制激素
②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神经内分泌细胞
2019/11/3
3
垂体就位于脑的下部,因 此也叫脑下垂体
2019/11/3
下丘脑是间脑的一部分,左 右对称,位于丘脑下部。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垂体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e21d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3.png)
详细描述
X线是一种传统的影像诊断技术,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通过X线平片和造影检查,可以观察垂体的位 置和形态,有助于某些垂体疾病的诊断。然而,X线辐射暴露较大,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有限,因此 在垂体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04
垂体疾病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
垂体瘤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鞍 内占位性病变,可压迫周围组织 ,导致鞍内结构变形。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于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治疗。
预后与康复
预后与康复是垂体疾病治疗的重要环 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 方式、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
康复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指导、 运动康复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 社会和生活。
预后与康复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减少并发症、恢复社会功能和 心理健康。
THANKS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经蝶 窦手术、开颅手术等,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介 入治疗等,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垂 体疾病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
放射治疗主要通过放射线杀灭病 变细胞,适用于某些肿瘤类型的
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通过血管内操作来 阻塞供应病变组织的血管,适用
垂体瘤的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结合临 床表现和激素水平检测,可以明 确诊断垂体瘤。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
垂体脓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鞍内低密 度或等密度病变,周围可见炎症反应 和水肿。
垂体脓肿的诊断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特征,可以确诊垂体脓肿。
X线是一种传统的影像诊断技术,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通过X线平片和造影检查,可以观察垂体的位 置和形态,有助于某些垂体疾病的诊断。然而,X线辐射暴露较大,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有限,因此 在垂体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04
垂体疾病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瘤的影像表现
垂体瘤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鞍 内占位性病变,可压迫周围组织 ,导致鞍内结构变形。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于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治疗。
预后与康复
预后与康复是垂体疾病治疗的重要环 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 方式、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
康复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指导、 运动康复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 社会和生活。
预后与康复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减少并发症、恢复社会功能和 心理健康。
THANKS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经蝶 窦手术、开颅手术等,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介 入治疗等,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垂 体疾病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
放射治疗主要通过放射线杀灭病 变细胞,适用于某些肿瘤类型的
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通过血管内操作来 阻塞供应病变组织的血管,适用
垂体瘤的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结合临 床表现和激素水平检测,可以明 确诊断垂体瘤。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垂体脓肿的影像表现
垂体脓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鞍内低密 度或等密度病变,周围可见炎症反应 和水肿。
垂体脓肿的诊断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特征,可以确诊垂体脓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8
• 嗜碱性细胞 • ② 促性腺激素细胞(gonadotroph),细胞大,呈圆
形或椭圆形,胞质内颗粒大小中等,直径250~ 400nm。该细 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发现上述两种 激素共同存在于同一细胞的分泌颗粒内。卵泡刺激 素在女性促进卵泡的发育,在男性则刺激生精小管 的支持细胞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以促进精子的发 生。黄体生成素在女性促进排卵和黄体形成,在男 性则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故又称间质细 胞刺激素(interstitial cell stimulating hormone , ICSH)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9
• 嗜碱性细胞
• ③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corticotroph,ACTH
cell),呈多角形,胞质内的分泌颗粒大,直径
400~550nm。此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n,ACTH)和促脂素(lipotropin
或lipotrophic hormone,LPH)。前者促进肾上腺皮
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后者作用于脂肪细胞,使其产
生脂肪酸。
• 嫌色细胞(chromophobe cell):细胞数量多,体积
小,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着色浅,细胞界限
不清楚。电镜下,部分嫌色细胞胞质内含少量分泌
颗粒,因此认为这些细胞可能是脱颗粒的嗜色细胞,
或是处于形成嗜色细胞的初期阶段。其余大多数嫌
色细胞具有长的分支突起,突起伸入腺细胞之间起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11
• 结节部(pars teberalis)包围着神经垂体的漏斗, 在漏斗的前方较厚,后方较薄或缺如。此部含有很 丰富的纵形毛细血管,腺细胞呈索状纵向排列于血 管之间,细胞较小,主要是嫌色细胞,其间有少数 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此处的嗜碱性细胞分泌促性 腺激素(FSH和LH)。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 嗜碱性细胞 • 数量较嗜酸性细胞少,呈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
15~25μm,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糖蛋白 类激素,PAS反应呈阳性,嗜碱性细胞分三种: • ①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hyrotroph,TSH cell),呈 多角形,颗粒较小,直径100~150nm,分布在胞质 边缘。此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或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能促进甲状腺激 素的合成和释放。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4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5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6
• 嗜酸性细胞 • 数量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4~19mμ胞质内
含嗜酸性颗粒,一般较嗜碱性细胞的颗粒大。嗜酸 性细胞分两种: • ①生长激素细胞,(somatotroph,STH cell)数量较 多,电镜下见胞质内含大量电子密度高的分泌颗粒, 直径350~400nm。此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生长激素 (growth hormone ,GH;或somatotropin)能促进体 内多种代谢过程,尤能刺激骺软骨生长,使骨增长。 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致垂体侏儒症, 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人则发生肢端肥大症。 • ②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h,prolactin cell),男 女两性的垂体均有此种细胞,但在女性较多。在正 常生理情况下,胞质内分泌颗粒的直径小于200nm; 而在妊娠和哺乳期,分泌颗粒的直径可增大至 600nm以上,颗粒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数量 也增多并增大。此细胞分泌的催乳激素 (分m泌a。mmotropin或pro腺l垂ac体t的in结)构和能功能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7
12
支持作用。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10
• 中间部 • 人的中间部(pars intermedia)只占垂体的2%左右,
是一个退化的部位,由嫌色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组成, 这些细胞的功能尚不清楚。另外,还有一些由立方 上皮细胞围成的大小不等的滤泡,泡腔内含有胶质 (图11-10)。鱼类和两栖类中间部分能分泌黑素 细胞刺激素(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MSH),系吲哚胺类物质,可使皮肤黑素细胞的黑 素颗粒向突起内扩散,体色变黑。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1
• 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 克。
• 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 远侧部(pars distalis)的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 少数围成小滤泡,细胞间具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 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在HE染色切片中,依据腺细 胞着色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 两大类。嗜色细胞(chromophil cell)又分为 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应用电镜免疫细 胞化学技术,可观察到各种腺细胞均具有分泌蛋 白类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而各类腺细胞胞质内 颗粒的形态结构、数量及所含激素的性质存在差 异,可以此区分各种分泌不同激素的细胞,并以 所分泌的激素来命名。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2
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3
• 远侧部(pars distalis)的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 少数围成小滤泡,细胞间具有丰富的窦状毛 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在HE染色切片中, 依据腺细胞着色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嗜色细 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嗜色细胞(chromophil cell)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 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观察到各种 腺细胞均具有分泌蛋白类激素细胞的结构特 点,而各类腺细胞胞质内颗粒的形态结构、 数量及所含激素的性质存在差异,可以此区 分各种分泌不同激素的细胞,并以所分泌的 激素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