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存在主义美学和现象学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郑军,男,辽宁沈阳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

现象学 存在主义美学 现象学美学

郑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 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对包括文艺学、美学在内的诸多社科领域产生深远影

响。它尤其对存在主义、现象学美学等的缘起、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从现象学核心概念入手,梳理现象学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和英伽登现象学美学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现象学; 存在主义美学; 现象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0)08-0037-02

引言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发起的现象学运动对整个世纪的人文思潮流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美学方面,现象学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的缘起、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拟从现象学核心概念入手,概括现象学要义,尝试梳理现象学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和英伽登现象学美学之间的渊源关系。

胡塞尔现象学根据中国黑格尔专家贺麟先生的研究成果,现象学(Phano m eno l og ie)一词,始见于18世纪德国哲学家朗贝尔特的!新工具∀(1764)。后在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那里得到逐步阐发,遂成流行词汇。后来费希特在!伦理学∀(1812)中提出:现象学当称#自我现象学∃,因为它从自我意识出发,向外推演出现象世界。而现代胡塞尔的现象学正是在对前辈哲学的批判与反思中形成的。埃德蒙 胡塞尔(Ed m und H usser,l 1859-1938),德国犹太人,现代最具深远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的现象学被誉为哲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现象学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文艺学、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现象学运动在西方文论史上与结构/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并称20世纪三大思潮。总体来说,胡塞尔一生大部分时间专注于现象学研究,著述浩繁丰富,他不但独创术语而且还常常赋予普通概念以特定含义,加上其思想又曾数度转向,更使得他的现象学晦涩繁琐,难以把握。简言之,胡塞尔现象学体现着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排斥任何间接的中介而直接把握#事实∃本身,#将被误认为独立于意识的世界存在还原到世界的合乎意识之显现上去∃[1]。所谓#实事∃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指显现在人意识中的东西,即#现象∃,所以面对#实事∃本身,就是面对#现象∃,就是回到意识层面

上来。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是#现象∃,可他所谓的#现象∃既不是纯粹客观经验又不是纯粹感觉材料,而是#纯粹意识的存在∃[2]19。换句话说,胡塞尔认为客观经验和外部世界都不可靠,应暂时#悬搁∃对外在客体的信念。对此,他采用了所谓的#现象学还原法∃(pheno m eno l og ica l reduct i on)。此法又称#悬搁∃或#加括号∃,即把外部世界、感觉经验等先放在一边,#悬搁∃或#括起来∃,存而不论,只凝神于#现象∃本身。他认为,通过这种还原,就能直观到纯意识的本质,最终发现意识的一种基本结构:#意向性∃,即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是有关某对象的意识[3]394。现象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直接呈现在意识中的内容作非因果性的描述。

现象既非自然客体,也非主观感觉而是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一切东西,是包含主观客观的#中性意识∃。胡塞尔思想不但直接为英加登的现象学文论奠定了哲学基础,而且对存在主义美学和接受理论等影响深远。谈到存在主义美学和现象学美学就不能不提胡塞尔两位大名鼎鼎的#叛逆∃弟子%%%海德格尔和英伽登。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马丁 海德格尔(M ar tin H eidegger ,

1889-1976)出生于天主教家庭,

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作为存在主义开山鼻祖的海德格尔曾是胡的得意门生,胡塞尔一度把他看成自己最合适的接班人,并宣称#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但后来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的#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理想,事实上并不存在。为此他以时空中#人的存在∃为思想回溯的终点,将其称为#此在∃即我的存在。这一#此在∃存在的本体论分析即海

%

37%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2010年第8期

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也成为后来一般存在主义的基础[4]387。这样一来,他与老师胡塞尔在学术上分道扬镳,各走一方,可是他的存在主义美学依然深受现象学浸染。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现象学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孤独的个体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个体存在为核心的#此在现象学∃。胡塞尔认为现象即意识,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即存在,但它不是在主客二分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不分主客意义上的所谓#此在∃(Des e i n),即#我的存在∃或#人的存在∃[5]。客观地说,现象学在海德格尔手里有了新的发展。胡塞尔认为,现象即意识,海德格尔则认为现象即存在。同时,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现象学被海德格尔改造成#此在∃现象学,用解释学代替了胡塞尔的本质直观,为其美学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追问存在、超越传统,将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他关注人的生存,关切人类命运与精神家园。海德格尔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并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如萨特、梅洛一庞蒂,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如德里达、福科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罗曼 英伽登(Ro m an I ngarden,1893-1970)波兰哲学家,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曾师从胡塞尔。1918年取得博士学位。他的著作有!文学的艺术作品∀、!论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艺术本体论研究∀、!经验、艺术作品与价值∀等。英伽登作为胡塞尔的学生,后来虽然在哲学上与胡塞尔观点迥异而趋向实在论,但他的美学观还是建构在胡塞尔的意向性(i n tentionality)理论基础上的。因此,他的美学被称为#较为纯净的胡塞尔现象学美学∃[4]439。

英伽登一方面同意胡塞尔把问题#悬搁∃起来的现象学方法,从作品本身出发,强调作品的本体地位;并将现象学还原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上,对作品的本质结构和审美经验的完整过程加以描述。另一方面,英伽登不同意胡塞尔那种否定有独立于主体意识的客观对象的观点,他坚持认为作品尽管是一个意向性对象,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而作品是一种意向客体,既有实在客体的性质,又有观念客体的性质,这是文艺作品的基本存在方式。对此英伽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他著名的文艺作品四层次说:(1)语音层;(2)意义层;(3)图式化观相层;(4)再现的客体层。这四个层次之间彼此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对作品的审美过程中,英伽登强调读者的创造作用,即读者的意向性作用。文艺作品中的客体总是图式化地呈现,是一种#纯意向性客体∃,其中包含大量#未确定点∃(s po ts o f i ndeter m inacy),它们有赖于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地充[7]。

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理论体系严谨、方法论独特并具有的普遍意义,它对伊瑟尔接受美学的影响最为突出。伊瑟尔正是按照英伽登的思路,对文本进行了现象学的透视,从中发现了文本的#召唤结构∃,并创立了包括#空白∃、#空缺∃和#否定∃等概念的文本不定性理论,使接受理论广为流传[8]。

结语胡塞尔现象学以其深邃缜密的#还原方法∃,对哲学方法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意向性学说突出人类自我意识的主观创造性,在认识论上有继往开来的意义[9]。在文论方面,胡塞尔现象学不但直接影响了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对接受美学、结构主义、日内瓦学派以及英美新批评等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后现代的诸多理论家都不得不对胡塞尔哲学做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2.

[2]张帆,李建群.中外哲学原著导读[M].西安交通大学出

版社,2001.

[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M].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0.

[5]李醒尘.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2000(4).

[6]张贤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纲[J].武汉大学学报(人

文科学版),2001(4).

[7]陈登.论罗曼 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J].四川外语学院

学报,2001(4).

[8]方汉泉,游南醇.伊瑟尔的文本%%%读者观及其在英诗

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9]张秉民.胡塞尔现象学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7(1).

%

38

%

文学研究郑军/现象学 存在主义美学 现象学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