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作品结构讲义.讲课稿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网友来稿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网友来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2.学会把握文章思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为高考作文布局谋篇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把握文章思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章结构知识,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2.提问:如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结构的概念,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的特点。
2.分析文章结构的步骤,如先找出文章的起始段、结尾段,再分析文章的中间部分。
3.讲解如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如通过关键词、过渡句等。
三、实例分析1.以一篇经典文章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词、过渡句,分析文章思路。
3.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分析一篇新的文章,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
2.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的方法。
2.提问: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课堂讲解1.讲解如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关注关键词、理解文章主题等。
2.分析一些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如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作者观点等。
三、实例分析1.以一篇新的文章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2.让学生尝试解答阅读理解题,检验自己的分析能力。
3.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阅读理解题,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2.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的方法。
2.提问: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作文写作中?二、课堂讲解1.讲解如何运用文章结构知识进行作文布局,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论述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章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把握作者的思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并解释各个部分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并指出作者的思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分享自己的发现。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文章结构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学生自行选取一篇文章,分析其结构和思路,并在下一堂课前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案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章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结构。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总结反馈法,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文章样本,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
2. 制作PPT,呈现文章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3. 准备问题列表,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章结构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以及如何分析作者思路。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范文,指出文章的结构特点和作者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论部分。
2. 学会通过、首尾段落、关键词和主题句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3. 掌握分析文章逻辑顺序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快速捕捉文章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文章的基本结构、主旨的把握、逻辑顺序和论证方法的分析。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策略快速捕捉文章信息,以及推理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选择适合分析的文章,确保文章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准备相关阅读策略的介绍材料和实例分析。
学生准备:1. 预习文章,熟悉文章内容,标记出生词和短语。
2. 了解基本的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和精读。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和精读。
2. 提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阅读策略?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Step 2: 文章结构分析(15分钟)1. 介绍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论部分。
2. 讲解如何通过、首尾段落、关键词和主题句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3. 示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文章,展示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
Step 3: 逻辑顺序和论证方法分析(15分钟)1. 介绍如何分析文章的逻辑顺序和论证方法。
2. 示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文章,展示如何分析文章的逻辑顺序和论证方法。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逻辑顺序和论证方法,并向全班展示。
Step 4: 实践练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方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 学生将分析结果写在纸上,并与同桌互相交流。
1.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和阅读体验。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考纲解读_分析结构、把握思路_文学类(精品)_公开课
三、典型试题分析
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 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 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 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 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 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 些新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1)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 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 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 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2)
原来作者写历史上的长城,实际说的是 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写现实的长城,既反映新 的形势,又表现对发展趋势的看法。而最后一 段实际是写未来的“长城”。如果能作这样的 分析和探究,这一小题就会答得很好。 高考题所选《话说知音》、《乡土情结》 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事实上,高考试题直接 考查结构分析的试题并不多见,而需要凭借结 构分析来正确回答试题的频率是相高的。
二、分析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明确结构分析的目的。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都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 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 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 譬如: 高考所选《长城》第24题:最后一段写道: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 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联系全文看,这段 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当年这一小题大多数考生都答得不好,得分率很低。 “联系全文看”,文章主体部分先写“历史上”的长城, 说它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 钝的标志”;后写开放的长城,说它开放而充满自信。但在倒 数第三段提出两个问题:你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 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倒数第二段写 “你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即都不回答。 作者提出的问题还要不要回答呢?要!这最后一段就是作 出回答: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能承受历史的再冲荡。 因此这最后一段就表现出一种民族的自信力和自豪感,而这种 自信力和自豪感即来自于历史和现实,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 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能够识别和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培养学生通过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文,让学生学会从文章结构入手,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自主分析其他文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何通过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自主分析文章。
三、教学过程2. 课堂讲解:介绍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
讲解如何通过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3.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范文,让学生通过文章结构来分析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从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去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这篇文章的,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章,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文章的思路。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章结构在写作和阅读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文章的思路,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2. 请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时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表达有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关注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如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等,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特点进行分析。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识别优秀文章和普通文章在结构安排上的差异,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课堂互动1.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理解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了解文章思路与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
2. 能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
3. 能够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技巧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文章思路与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
难点:1. 识别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
2. 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技巧来把握文章思路。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章样本,包括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文章结构分析方法。
3. 准备练习题和答案,用于学生练习和反馈。
学生准备:1.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做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并介绍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示例: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文章样本,示范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文章结构,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篇陌生的文章,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
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题目,包括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文章结构,并准备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六、教学过程(续):6. 拓展:教师提供一些进阶的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如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等方面深入分析文章结构。
7. 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文章进行分析,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探讨作者的思路,之后各组分享分析结果。
分析小说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公开课)
九、牛刀小试
天要黑了,一群南飞的雁落在湖畔。饥饿、劳累和寒冷让他们 非常难受。 雁儿们望着西沉的太阳,情绪低落,昏昏欲睡。这守夜的雁奴, 便自然摊在最新丧偶的寡妇名下。为什么这样安排,不大清楚。 打孤雁,便是他们那个王国的宗法。越是凄苦义务越多,连睡觉 的权利也要贡献出来。不过雁奴似乎无意去计较那不公平的待遇, 她伶俐的站在土丘上,机警地歪起脑袋,一只耳朵捕捉危险的信 息,另一只耳朵倾听在草堆栖息的伙伴的动静。啊,那一对对夫 妻多么幸运,或许正在梦中憧憬着明天能落在食物丰盛的好地方 吧!夜渐深沉,风声凄紧,一种古怪的声音远远传来,几个小黑 点仿佛在朦胧中闪动……这是梦吗?不对,昨天不就是这样的小 黑点夺走了我最亲爱的伴侣吗——从那里喷出一股火焰,铺天 盖地的沙子打过来,于是它张开臂膀遮住我的胸脯,一刹那间便 从天上掉进了无底的深渊。她不禁慌忙发出本能的警告: “伙伴们醒呀,危险——”
• 段首句:开启下文,引出对象,总领 全段,总领后文,提出问题,提出观 点。 • 段尾句:得出结论,强调观点,总结 全段(上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 • 线索:分为单线和双线两种。明暗交织 的双线必须是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线索可以是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 件线、情感线、时空线等。使文章结 构更紧凑。
铁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老头看小男孩 玩铁圈——老头想玩铁圈——老头捡旧 铁圈——老头自玩铁圈来展开故事情节。
1.结构思路意识 2.术语意识 3. 阐述意识
文章结构有下列元素: 一、段落和层次 二、过渡和照应 三、开头和结尾 四、线索和顺序
四、高考回眸相关真题:
全国课标卷(开头的作用)、北京卷 (开头引用诗句的作用)、山东卷(开头 的作用)、江西卷(开头景物描写的作 用)、浙江卷(开头的作用)、全国大纲 卷(中间段的作用)、安徽卷(梳理脉落、 结尾的作用)、重庆卷(分析文章的思 路)、江苏卷(中间段的作用、概括文章 的思路)、广东卷(开头结尾景物描写的 作用)。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
3. 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文章结构。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相关文章示例。
3. 练习题。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章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文章结构。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和技巧。
第二章:文章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的概念。
2. 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的概念。
2. 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结构在理解和把握文章思路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
2. 相关文章示例。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文章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结构在理解和把握文章思路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的结构,让学生体会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第三章: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
2. 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
2. 识别和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命题透视一、什么是文章的结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内部组织形式,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结构要服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
一般认为,文章结构的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款识、补记等。
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结构。
思路是指作者谋篇布局的思维轨迹。
理清作者的思维轨迹,是把握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思路理清了,文章的“文脉”就抓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了然于胸,这是对任何文章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关键一环。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的方法⒈整体阅读感知文章,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结构,提取文意要点。
⒉辨明文章体裁,熟识文章结构的常见类型,理清文章顺序,找准文章线索,把握思路脉络。
三、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应注意的问题⒈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时要考虑好过渡段的层次归属,看清过渡段与上下文的联系,注意开头、结尾与主体的衔接。
⒉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采用的是双线结构,要分清主次与明暗,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短语、句子(它往往是线索的聚焦点)。
类题讲练【命题角度01】解析过渡和照应【知识解说】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段落层次保持连贯、文章脉络上下畅达的一种手段。
文章的过渡段、照应段都是结构段,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层次和段落。
过渡有明、暗,暗的过渡不用过渡段等语言标志,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连贯。
但大多数文章的过渡,由过渡段或过渡性的语句来衔接,这是明的过渡。
文章的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一般是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文意的转折、交接处;叙述与议论的转接处;记叙类文章中倒叙、插叙与顺叙相接处;由写景而抒情、或由抒情议论而写景的衔接转换处等等。
文章在前面写到的有关内容,后面应作适当的回应,这就是照应。
与照应相关的另一概念“伏笔”,是指作品中对以后要写到的内容作某些“埋伏”、“暗示”。
照应是对前文说的,伏笔是对后文说的。
照应能体现思路的严谨、缜密,结构的紧凑、精巧。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2)学会分析文章的思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框架和内容;(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快速捕捉文章的核心要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验并掌握文章结构分析的方法;(2)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培养学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提升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类型及其特点(1)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结尾总结;(2)总分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3)分总结构:中间分述,结尾总结;(4)其他结构类型。
2. 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1)快速浏览,整体感知;(2)细读首尾段,把握文章主题;(3)梳理段落层次,找出关键句子;(4)运用思维导图,直观展示文章结构;(5)小组讨论,交流心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掌握文章结构类型及特点;(2)学会分析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框架。
2. 难点:(1)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2)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文章结构;(3)在小组讨论中,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未标明段落的短文,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结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结构类型及其特点;(2)讲解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细读首尾段、梳理段落层次等;(3)示范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文章结构。
3.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阅读指定的文章,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并用思维导图展示。
4. 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心得,讨论如何更好地把握文章思路。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析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资源。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优秀课件
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 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 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 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 书· 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 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 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 速度同样也是勿庸臵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 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 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起空”。二 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 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 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 “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 切。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科学论著注重严密的条理,文学作品讲求 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对思路的 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 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 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细 致地阅读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思 维的轨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一个更深 入、更准确的认识。这是解答阅读试题的 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
方法2.寻找标志性词语划分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 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 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的 分析。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 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 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 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
②讲述知音的传说,抒写知音可贵难得。 ③联想典籍的知音,希望知音越多越好。 ④忆伯牙学琴历程,对艺术应不懈追求。 ⑤应珍惜艺术成果,以期获得更多知音。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考点的具体考查要求和高考命题形式2.掌握“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单】【考试说明】一、了解考试说明相关要求:1.分析综合 C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二、考点解说作品的结构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分析作品结构即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其中包括整体思路的分析概括以及局部思路的分析概括。
【题型示例】1、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2012重庆卷)2、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2014山东卷)3、《捧与挖》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011江苏卷)【知识梳理】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的是各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标题。
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作品的结构分析包括:1、语段结构分析要求能分清语段内部的结构层次,把握语句间关系。
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总分、因果、条件、转折等。
2、全文段落层次分析全文段落层次分析需要用到如下概念。
顺序:①顺叙:按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过渡:是文章中各层次、段落之间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需要过渡的地方有: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由叙入议,或由议到叙,由写景到抒情;今昔相联;地点、事件转换;由环境到人物;从概述到详述,或由详到简;从正面到反面;或从反面到正面等。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课件
一、考纲要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二:解读考点
它包括两项要求:一是分析文章结构,二 是把握文章思路。
☆ 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 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 照应的安排;
☆ 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围绕 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是解释一篇文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因为结构和思路的安排是作者实现写作意图、增强表现 力度、体现行文特色的重要手段。结构是思路在形式上 的具体表现,也是思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具体要求:
⑴、给文章或段落划分层次。
⑵、归纳文章或段落各层次的大意。
⑶、根据要求对文章或段落的层次进行重新整理。
⑷、理清文章或段落的行文思路,并归纳效果等作出评价。
三:思路与结构
☆ 思路就是文章中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 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结构就是 这种思路的表现。在阅读中只有把握文章 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内部 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意。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一人生过程为线索,贯穿地时间的不同 感悟:①小时候贪玩而 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 ④十几年前发现 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 ⑤现在明白应该和 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解题指导】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对句段在结构上所起的种种作用了然于心。常 用的结构术语有铺垫、悬念、伏笔、照应、呼 应、抑扬、波澜、过渡、线索、对比、倒叙、 插叙、层层深入、突出中心、深化中心、丰富 内涵等。
还可以结合句段的位置来把握其在结构上的 作用。
开头的句段:1. 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 为下文埋下伏笔。
“我们还要见面”; 具体写参观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表达 了作者对鲁迅精神的追寻和颂扬。
一、分析文章结构
1. 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即总体组织安排。 【看看高考·怎么考,怎么答】 (2008年高考江西卷)17. 指出文章的结构
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
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 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④⑤段写作者为 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 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 的深远影响。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照应标题。
中间的句段:1. 总结上文;2. 引出下 文;3. 承上启下(过渡);4. 为下文埋 下伏笔;5. 为下文作铺垫;6. 推动了情 节的发展。
结尾的句段:1. 总结全文;2. 点明中 心;3.深化中心,升华主题;4.照应 开头(或上文),首尾呼应;5.令人深 思,给人启示,言尽意无穷。
二、把握文章思路
【解题指导】把握作者的思路,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把握各自然段的段意;第二步,在此 基础上确定意义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三步, 将意义段贯穿起来,完成作答。 归纳:(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划分段落 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对文章进行内容上 的归类整合。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 同,如记叙性文体,可根据人或事的不同,根 据时间、空间的变化来划分;议论性文体,可 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划分,也可以按论 证结构(并列、总分、层进)来划分;说明性 文体,应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
(2)注意文章常用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 总三种形式,是文章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方式。 2)并列式 3)递进式 4)对照式 (3)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1)文章中的关键的标志词包括: a、 衔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一方 面……另一方面……” b、表递进关系的:如“更、而且” c、表转折的:如“但是、相反、与此不同” d、表总结的:如“因此、总之、由此可见” e、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
顺序,或按时间、空间顺序,或按事物自身的构 成部分,或按事件发展顺序,或按事理逻辑(由 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来划分。
(2)辨明重要的文句。文章中的有些句子, 如领起句、过渡句、前后照应句、结构相似句 (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 思路,为考生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提供了重要依据。
(3)审辨标志性词语。有些文章,为了表达 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 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 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可以 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
【解题指导】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并列式、总分
式、递进式、对照式。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 确定文章遵循的是哪一种结构方式,同时注意 不同文体文章的结构安排特点:记叙文包括小 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 情感等结构全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 论三部分结构全文: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 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然后注意过渡句、中心 句等。最后注意表示结构的一些标志性语言, 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 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 等。
《谈静》 (2010年江苏卷)
16.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 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 半来自于感受;
(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 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 “趣”。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2010年重庆卷 )
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作品结构讲 义.
文章结构有下列元素: 一、段落和层次 二、过渡和照应 三、开头和结尾 四、线索和顺序
《大河家》 (2010年全国卷Ⅱ)
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 有哪些作用?(6分)
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 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 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 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 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 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 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 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 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 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2006年湖南卷)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17.本文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 起自“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止于— ————;该部分的大意是:————(4分)
2.分析文章的局部结构——一句话或一段话 在文章组织、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2010年湖南卷) 一朵午荷 洛夫
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 构上的作用。(4分)
答: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 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心理准备和心理 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结构上起着 “承上启下 ”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 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 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