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美术 -6《中国画的形式美》【教案】
![八年级上册美术 -6《中国画的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8ee9d4f242336c1fb95e48.png)
6《中国画的形式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内容,对中国画的形神、色彩、笔墨、形制有基本的了解。
体会中国画的形式美感,感受其蕴含的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经典的中国画作品,感受中国画在美术语言方面所呈现出的形式美感。
与西方绘画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国画的形式之美,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能初步感悟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在形神、色彩、笔墨、形制方面的表现特点和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了解蕴含在中国画形式美中深层次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画作品的意境与情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笔、笔洗、中国画颜料、调色碟、生宣纸、墨汁、胶布、中国画图片、书画毡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牧笛》片段,提出问题:我们所看到的动画片有什么特点?生:是水墨动画,画面优美,意境深远,节奏流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师小结:中国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这不仅因其历史深厚久远,大师巨匠其众如林,传世名作好似烟海,更重要的是它异常独特,且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中国画的美深入人心,但它美在何处?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领略它的美?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画的形式美》。
(板书:中国画的形式美)2.出示实物国画,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中国画作品美在哪儿,引出形神、色彩、笔墨、形制等关键词。
(设计意图: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进一步分析中国画的形式美做铺垫。
)二、感受形神之美1.分析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问题1:画面中的人物在干什么?问题2:她们的形象与神态美在何处?(提示可以从动态、服饰、色彩、面部、发型、饰物等方面欣赏)生答,师总结:(1)发髻高绾,面孔白皙,眉清目秀,姿态优雅得体,衣物刻画舒展自然。
(2)动作——顾盼生姿神态——专注传神2.结合作品徐悲鸿的《马》,进一步引导学生领略“形神之美”。
高中美术艺术美和形式美优秀教案
![高中美术艺术美和形式美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b25b1e45c3b3566ec8ba5.png)
美术课教案
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
板书设计
艺术美和形式美
形式美包含的内容。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及其构成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比照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7c4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9.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艺术美和形式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3.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2.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幅名画,并问学生对这幅画的感受和评价。
2.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感受,是艺术家通过创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形式美指的是作品表面的形式和结构在美学上的组织和表现。
3.特点比较(15分钟)分别列出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和比较两者的异同,并总结归纳。
4.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幅艺术作品,对其进行欣赏和评价。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5.互动讨论(15分钟)6.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四、课堂延伸:1.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写一篇欣赏和评价的文章。
2.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欣赏和评价的作品,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演讲或展板等形式。
3.课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准备:1.一幅名画;2.相关的教学PPT;3.学生可以选择的艺术作品图片。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3.学生的互动讨论和课堂表现。
美术鉴赏艺术美和形式美(高二美术精品课件)
![美术鉴赏艺术美和形式美(高二美术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046a015a8102d276a22f91.png)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 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老国王(油画,76.8厘米×54厘米,1916—1917, 匹兹堡卡内基学院藏) 卢奥(法国)
这一幅《老国王》,颜色很厚 重,黑色勾轮廓,体现出油画 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特征。 老国王的侧面形象显得很忧伤 ,不像国王,倒像个苦难者的 化身,与基督受难像差不多。
艺 术 美 的 形 成
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语言 元素和语言规则创造出来的艺术 所特有的美。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等同于现 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 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 的艺术自身的美。
艺术典型: 反映艺术家个人 和时代的精神和
审美理想
美术形象: 按照美的规则 从现实生活中 抽离的艺术形象
艺术 美
不等同于 漂亮、好看
二:什么是形式美? 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 达出的美,即形式美,它不仅包含在艺术 美中,其本身也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形式”一词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形体、形态,即个别事物呈现 出来的样子;
一是指形体或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 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苏东坡曾说过:能仕必已
变
几乎没有谁的画风是一尘不变的,每个人的风格 都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那么:如何欣赏各个时期不同艺 术家的作品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仔细观察一下艺术作品, 谈谈自己的感受! 欧米艾尔(雕塑,1886年)罗丹(法国)
一:什么是艺术美? 它有哪些表现?
艺术美——综合了主/客观及艺 术家个人观点和时代精神的艺 术典型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第二 自然)。
《中国画的形式美》说课稿
![《中国画的形式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063ad3c5f0e7cd184253698.png)
《中国画的形式美》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6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学习中国画鉴赏基本知识,突出中国画的形式之美。
主要从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制四个方面介绍与分析中国画在形式上的特点,系统地引领学生欣赏与分析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初步解决学生不了解与不会欣赏中国画的难题。
引导学生走近中国画,了解和学习中国画独特的形式之美,探究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学会从多方面欣赏祖国传统绘画,以提升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民族文化修养。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转折点,这时候的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有自己的见解,具备一定程度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所以可塑性强,但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的学习。
所以我会侧重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主动思考、探究,针对学生的年龄及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把握。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几方面内容,对中国画的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式有基本的了解。
体会中国画的形式美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分析讲解作品在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制方面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国画在美术语言方面所体现的形式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中国画的形式美感,理解中国画的形式之美,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在欣赏过程中逐渐感悟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在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制方面的表现特点和独特美感。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蕴含在中国画形式美中深层次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画作品的意境与情趣。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为达成教学目标,我选择了相应的教法学法:欣赏指导法、师生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形式美,并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探究与实践。
本课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学法。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20697b26dd36a32d737581db.png)
艺术美:形象丑≠艺术丑
美术现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形式美规则
(具有美感的形式)
{
数据与比例
动态与力量
?
?
?
曾经有一位画家说过:“我要激活我的绘画,我 要赋予它运动,我要将节奏和韵律引入我的绘画, 我要根据我的心理状态来演奏我的视觉乐谱。”
节奏韵律 美
艺术美:形象丑≠艺术丑
美术现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韩熙载夜宴图
意象艺术作品
抽象艺术作品
世界上第一张抽象画
作者:康定斯基(俄国)
赵无极油画作品
朱德群油画作品
你如何看待这两个作品?
谢 谢
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不断发展和 变化的。巴洛克美术为了强调动态和激情, 也背离了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 形式规范。尤其是在现代艺术中,为了达到 创新而打破传统形式法则的创作,更是层出 不穷。所以,我们对形式法则的理解,应该 是作品产生的主观条件,更好的欣赏美术作 品。
艺术美:形象丑≠艺术丑
美术现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数据与比例
形式美规则
(具有美感的形式) 是发展和变化的
{
动态与力量 节奏与韵律 变化与统一
… …
罗丹曾经说过: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 发现美的眼睛。”
同学们,让我们畅游美术课堂,拓展视 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做个生 活的有心人!
作品欣赏
具象艺术作品
艺术美
艺术美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不同与现实 生活的第二自然。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能同等于现实中的 “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现 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艺术美是通
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探究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探究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https://img.taocdn.com/s3/m/5eaab44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8.png)
文章标题:探究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一、前言美,是人类最早的追求和探索对象之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也不尽相同。
从古希腊的“形式美”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概念美”,人们对美的追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内在的情感体验。
艺术美和形式美作为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们对美追求的重要路径。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能真正领略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内涵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方面下功夫。
二、课程设计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并不是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完全理解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了解、理解、感受。
同样是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课程内容中添加对艺术和形式美的介绍和解释,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艺术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技能所代表的美学意义;二是安排对艺术和形式美的主题学习,包括对于不同主题的艺术品的观赏研究、感性体验和思考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和形式美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交互合作中展开对于艺术和形式美的探究和思考。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艺术品的剖析和解读,从艺术品所代表的主题、情感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艺术品的互动体验和反馈,包括对声音、光影和空间等因素的感知和处理。
四、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教育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必要手段。
在学习评价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感受体验和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估。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作品展示和演示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这样可以有效地考察学生在艺术和形式美方面的认知、感受和表现能力。
五、结语艺术美和形式美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第六课艺术美与形式美
![第六课艺术美与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d2ed3e262af90242a895e5ea.png)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艺术美和形式美
试评价《欧米艾尔》
《欧米艾尔》实际上是罗丹对从前的一 个模特,一个老年的意大利女人所做的 敏锐研究中得到灵感的,通过畸形、丑 陋的形体,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悲哀和 绝望。罗丹以极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老 年人身上一切不忍目睹的肉体形态。但 是罗丹绝不是仅仅为了再现老年人丑陋 的肉体,而是用用无与伦比的丑陋形态, 象征人贪欲的结局,是对人因追求享乐 而犯下的“罪恶”及其堕落的报应和惩 罚。这在资本主义金钱竞争、享乐造成 灾难的年代,无疑是一种反思,是用丑 陋的肉体形象对当代人类行为的反思, 也是对人的悲剧命运的反思。
《 雄 视 》
潘 天 寿
分析作品: 从画面的韵律、节奏、 对比与平衡,既对立与 统一的形式变化上分析 这幅画的形式上的特点。
春雪 吴冠中
传说之中,她是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 的。公元1820年在米洛斯岛上,她带 着“庄严的妩媚”和震撼人心的残缺 重返尘世,断臂在带给人们些许缺憾 时更多的是把充满无边想象,她被认 为是爱与美的化身。被公认为是迄今 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爱 神的身材端庄匀称,肌肤丰腴,面容 美丽平静,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 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 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 整个雕像既有女性的丰腴妩媚、温柔 秀美,又有人类母亲的伟大庄严和慈 爱,体现了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 精神智慧。
古希腊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率是造 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 法则,简称黄金率。 黄金比率规定, 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 值以5:8为最美(或 1.618:1) 黄金分割率最早 是古希腊人发现的。 至19世纪,被欧洲人 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 比例。古希腊的雕塑 和建筑都是按照这个 比值设计和创作的。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https://img.taocdn.com/s3/m/3982b6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7.png)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理解艺术美与生活美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2. 形式美的概念与表现手法3. 艺术作品欣赏与分析4. 生活中的美与创新5. 实践练习: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本质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2.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及其运用3. 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4. 将艺术美融入生活的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理论。
2. 示范法: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价值。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艺术美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艺术美的定义、特点,以及形式美的概念和表现手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更多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4. 实践练习:分组进行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将所学艺术美理论应用于实际。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的基本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艺术美的感受和理解。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艺术创作经验和心得。
3. 开展艺术美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摄影比赛、绘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创作实践: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关注他们对艺术美的理解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交流、合作等方面。
八、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教案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15faa4b35eefdc9d33355.png)
教案检查签名:第6课《中国画的形式美》一、课题:中国画的形式美课型: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实际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材分析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如同一切文化遗产一样,中国画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审美视知觉的能力。
中国画在其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对于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极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尤其是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有机结合,形成中国的独特的形式美观。
本课的版面内容,由数字、图片范例、学习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文字部分是对中国画形成美中的形象美、笔墨美、章法美的概述,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从形式语言的角度获得审美体验。
而大量的图片范例也展示了中国形式美的丰富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
②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③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2)过程与方法: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尝试体验中国画的形式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体验笔墨情趣。
五、教学难点: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及相互关系。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讨论、自主探究七、教学手段:教具:课件(包括丰富、典型的各种风格的名作)。
教案检查签名:教案检查签名:教案检查签名:教案检查签名:教案检查签名:教案检查签名:。
艺术美和形式美
![艺术美和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c29926c258f5f61fb736667c.png)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艺术美和形式美 美术 1 教学对象 课的类型 高一 鉴赏 任课教师 时 间 陈晓州 2011、10、19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第 6 课《艺术美和形式美》 2、教材内容着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什么是形式美以及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 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的主要表现。 3、通过欣赏、分析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和形式美。2、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 语言规则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分析美术作品,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审美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厦门市翔安一中高一学生 学生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掌握了美术的艺术语言及美术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美术作品 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抢答
学生分小组抢答设问 一和设问二。 设问三学生分小组讨 论,小组成员把讨论 的结果上传到网络平 台小组讨论区。
从给出的条件 进行抢答,先下勾起 学生的好奇心,然后 再设问引起学生思 考,直接切入本课课 题,同时也为后面教 学内容作铺垫。 利用网络平台, 不同小组成员可以 第一时间看到各个 小组的讨论结果。同 时利用这种网络平 台讨论,可以拉近师 生之间的距离。建立 学生之间的合作意 识。
三、 欣赏与评述 四、 课堂总结
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
![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c70d9bdea58da0116c174923.png)
向正方形致敬 油画 阿尔伯斯(美国)
用几何色块的组成来形成作品的形式美
语言手段
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构图、 构图、空间和肌理等传达出形式美 春雪 吴冠中
以空间和肌理等传达出形式美 牧羊女 油画 米勒(法国)
夜巡
油画 伦勃朗(荷兰)
以光影变化传达出形式美
空 波 间 丘 中 尼 连 ( 续 意 性 大 的 利 形 ) 式 雕 塑
对比与和谐
3.形式美的艺术语言(对比与和谐) 形式美的艺术语言(对比与和谐) 形式美的艺术语言
3.形式美的艺术语言(节奏与韵律) 形式美的艺术语言(节奏与韵律) 形式美的艺术语言
3.形式美的法则 比例与尺度 形式美的法则(比例与尺度 形式美的法则 比例与尺度)
以比例与尺度, 以比例与尺度, 节奏与韵律等传 达出形式美ຫໍສະໝຸດ 以形体的空间分析 传达出形式美
3.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
对称与均衡
语 言 法 则
节奏与韵律 对比与和谐 比例与尺度
变化与统一
3.形式美的法则 对称与均衡 形式美的法则(对称与均衡 形式美的法则 对称与均衡)
林荫道
霍贝玛
荷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3.形式美的艺术语言(对比与和谐) 形式美的艺术语言(对比与和谐) 形式美的艺术语言
找出下面图片的共同点? 找出下面图片的共同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3.形式美的法则(比例与尺度) 形式美的法则(比例与尺度) 形式美的法则
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让学生深刻认识的同时理 解美术作品是与生活息息 相关的, 相关的,体会人类艺术 的成就。 的成就。
3.形式美的法则(变化与统一) 形式美的法则(变化与统一) 形式美的法则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082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9.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并认识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对于美术作品的描述、分析、评价等认识美术作品与生活以及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艺术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并且增强热爱生活的意识,感悟美术作品所渗透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什么是艺术美。
【难点】从形式美的角度鉴赏美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绘画作品,分别是《蒙娜丽莎》与《带帽的妇人》,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不同。
并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引出马蒂斯的一句话“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究竟怎样鉴赏美术作品,能不能以“漂亮”、“好看”来作为美术鉴赏的标准呢?从而揭示课题《艺术美与形式美》。
环节二:欣赏作品,感知艺术美1.展示《欧米艾尔》《呐喊》《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等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一谈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怪异、不安、不好看、不漂亮……2.引导学生欣赏罗丹的《欧米艾尔》并思考:这件作品漂亮吗?给你什么感受?为什么会给我们这种感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这件作品不好看、不漂亮,却给人心灵的震撼,是中残缺美。
3.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像《欧米艾尔》《呐喊》这一类作品的美吗?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美术形象,不等同于现实重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了艺术自身的“美”,这正是艺术美。
环节三:对比分析,理解艺术美1.提出问题:什么是艺术美?我们通过作品的分析一起来解答。
2.多媒体展示席里科的《艾普色姆的赛马》与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摄影与席里科作品,并思考两者有何不同?画家是如何表现奔马状态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却以低矮、翻滚的云层和阴暗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赛马时的紧张气氛。
艺术美与形式美
![艺术美与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b92ade9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7e.png)
艺术美与形式美艺术美与形式美——欣赏课45分钟⼀、导⼊⾸先我们来欣赏⼀下罗丹的雕塑作品——《欧⽶艾尔》,《欧⽶艾尔》⼜译作《⽼妓》、《丑之美》,法国雕塑家罗丹雕塑代表作之⼀,青铜。
《欧⽶哀尔》呈现的是⽐⽊乃伊还要皱⽼的裸体的⽼妓欧⽶哀尔,正在悲叹她的丑陋。
她弯着腰⽆⼒地低垂着头,绝望地看着⾃⼰那⼲瘪如柴的胸部、布满道道皱纹的僵硬的肚⽪,四肢筋节犹如枯⼲的葡萄藤。
那同学们仔细思考⼀下,你认为这个雕塑美吗?下⾯我们来从不同的⾓度分析⼀下:社会的⾓度——出卖⾁体的妓⼥——是“美”还是“丑”?⾃然的⾓度——风烛残年、浑⾝皱纹等——是“美”还是“丑”?艺术的⾓度——是“美”还是“丑”?作品中的⽼妓形象是丑的,但蕴涵着作者“构思美”和其对受欺凌妇⼥同情的“⼼灵美”。
所以我们说这些艺术作品本⾝是美的。
通过艺术的审美性,使“丑”的⼈物形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想⼀想,“漂亮”和“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如果我们要掌握美术鉴赏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和形式美。
下⾯就进⼊我们今天的课程《艺术美与形式美》。
⼆、讲述新课(⼀)什么是艺术美(1)艺术美并不等同于“漂亮”、“好看”就例如我们刚刚举例说明的《欧⽶艾尔》,有时作为艺术中的丑,是艺术美的⼀种特殊形态,正是因为这些丑的对象的出现,才激发出⼈们对现实中丑恶的恨,因⽽使⼈们的⼼灵震颤,产⽣强烈的美感,即所谓的化腐朽为神奇,于丑怪中见光华。
因此我们说艺术美并不等同于“漂亮”、“好看”。
(2)“第⼆⾃然”即“艺术美”下⾯我们来看⼀些向⽇葵的图⽚,⾸先我们来看⼀下⽣活中的向⽇葵,排列整齐,欣欣向阳,如同花海⼀般,再看⼀下提取出来的向⽇葵形象,我们看到了它⾼⾼昂起的花盘和舒展的花瓣,永远是那么的充满着⽣机,代表着希望,最后我们把这些对象处理为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艺术形象并不等同于⾃然界中的形象的复制,⽽是通过艺术家的提取再创造,最后融⼊画家观点成画,我们来对⽐⼀下真实的向⽇葵和画中的向⽇葵,在对⽐的同时理解⼀下艺术美的定义:⽆论是哪种美术形象,它们都不是与⽣活完全等同的,⽽是艺术家利⽤美术的语⾔,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对现实⽣活进⾏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致改造的结果,反应了艺术家个⼈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②(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2、教学重点:
2.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
3、教学难点:
①、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②、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异同的理解。
4、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雕塑图片《欧米艾尔》导入。
小结: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
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的第二自然。
它的美不同于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
影响了人们对
美术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等同现实在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艺术美又称第二自然。
是相对自然美来说的。
美术形象: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图片《艾普色姆的赛马》和《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
结合第三课“艺术形象”这一概念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美术作品的
艺术美。
环节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构成:
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
B、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
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教师活动:投放潘天寿的作品《雄视》,讲解什么是形式美,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三、拓展:提高实践能力
以一件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
通过具体作品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
四、课堂小结: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2、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