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合集下载

第五章第一节 热带植被类型

第五章第一节  热带植被类型

新几内亚岛南部接近的生物类型。位于澳洲北部地
区的卡卡杜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重要的国家 公园,也是澳洲第一批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国家 公园。
5、季雨林类型及我国季雨林(自习)
热带季雨林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
1)半常绿季雨林:在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热
带季雨林中只有最高大的第一层乔木有部分落叶的 现象,整个森林的外貌是终年常绿的,这种热带季 雨林被称作半常绿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中木质藤 本、绞杀植物、附生植物、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各
第五章
第一节
世界植被地理
热带的植被类型
一、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
(一)环境特征 1、气候条件_____赤道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雨量充沛均匀、大于1800毫米,有 些地方达3500毫米。温差小、白天温度一般在30摄 氏度左右,夜间约20摄氏度。无显著冬季和旱季。 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2、土壤条件_____砖红壤,酸性、含营养盐类和腐 殖质很少,土壤营养物质显得贫乏,但与其它环境 因素配合,仍是植物种类最丰富地区。热带雨林中 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 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 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 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 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 实并不肥沃。
悉尼皇家国家公园亚热带雨林中的附生植物
悉尼蓝山暖温带雨林中的桫椤和攀援植物
茎花现象
藤本植物
板状根
7、动物种类很多,但个体数量较少,特有种类较
多。生活于冠层的树叶之间的大多数草食性动物很
少降到地面,它们善于摆动、攀爬、滑行和跳跃,
猩猩、犀、象等在地面生活,犰狳、盲螈、等则穴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森林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它们在森林中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

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是指群落内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

首先,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包括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格局。

在垂直结构上,森林群落可分为冠层、亚冠层、灌木层和地被层等不同垂直层次。

这些层次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结构,每个层次内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都存在差异。

在水平格局上,森林群落通常以聚集型分布为主,即物种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形成明显的聚集斑块。

这种聚集性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次,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是指群落内不同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通常表现为复杂的多样性,即其中包含大量不同类群的物种,并且在不同层次上分布。

例如,冠层通常富集了许多高大树种、大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而地被层富集了许多耐荫植物和小型昆虫。

此外,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还受到生境类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这也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最后,森林群落的种群结构特征是指群落内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和大小结构。

种群结构反映了物种的种群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个体大小分布等方面的特征。

在森林群落中,常见的种群结构类型包括正常形态、倒置形态和单峰形态等。

正常形态的种群结构通常表现为年轻个体数量较多、中间年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的分布模式。

而倒置形态的种群结构则是指年轻个体数量较少、中间年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老龄个体数量较多的分布模式。

单峰形态的种群结构则是指在一些特定年龄段出现个体数量最多的分布模式。

种群结构的不同类型反映了不同物种的生活史策略和生态适应性。

综上所述,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空间分布特征、物种组成特征和种群结构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是研究森林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教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教案必修3

第 11 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群落的看法和结构a a课时要求(1) 举例说出群落的看法。

(2) 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一、群落的看法1.植物的生长型(1)依照:植物的容颜和形态结构。

(2)分类 ( 六种 )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附生植物、地表植物。

(3)植物的生长型与群落的结构有着亲近的关系。

2.生物群落(1)看法:群落是指在必然空间内全部生物种群的会集体。

(2)特点:拥有必然的结构、必然的种类组成和必然的种间互有关系;组成群落的物种不是一种随意组合,而是经过长远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

(3)群落就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相互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

思考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能不能够称为一个群落?答案不能够,池塘中全部生物才能称为一个群落。

研究 1——理性思想群落看法的理解(1)必然空间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

(2)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等。

(3)全部生物种群的会集体,即包括这个地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特点:拥有必然的结构、必然的种类组成和必然的种间互有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能够重复出现。

(5)形成过程:组成群落的物种是经过长远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

(6)实质: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相互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

研究 2——比较异同种群和群落的差别和联系比较项目种群群落指占有必然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在必然空间内全部生物种群的集看法个体的会集体合体研究种内关系种间关系范围差别组成个体(同种)种群单位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必然的结构、必然的物种组成、特点率、种群密度、种群分布型种间关系联系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例1(2017 ·嘉兴高三基础测试) 藻类、浮游动物、贝类、虾、鱼、微生物等某湖泊中生活的全部生物,它们统称为()A.种群 B.群落C.生态系统 D 生物圈答案B例2判断以下有关群落描述的正误。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一、树木群落的构成1. 树木种类树木群落具有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条件下,树木群落的构成会有所不同。

树木种类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乔木是树木群落的主要构成部分,常见的包括桦木、松树、柏树、柳树等。

2. 群落结构树木群落的结构包括植被层次和物种组成等方面。

植被层次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不同层次的植被对光照和水分的利用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空间结构。

不同树木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树木群落的结构。

3. 功能组成树木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角色,包括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

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生态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功能组成。

二、树木群落的生态功能1. 气候调节树木群落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了气候调节的作用。

树木的树冠和树干能够对阳光进行反射和吸收,降低了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形成了微气候,有利于保持地区气候的稳定性。

2. 水土保持树木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生态景观树木群落对于地形地貌的塑造和自然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树木在不同季节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树木群落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动植物物种。

通过维持树木群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维护和保护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树木群落的动态过程树木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的树木种类和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开始时,树种的数量较少,树木群落的生态结构相对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群落的植被结构逐渐变得复杂,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2. 竞争与协同树木群落中的不同树木种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协同的关系,它们通过对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等方面的竞争与协同,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过程。

《森林生态学》课件第五章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学》课件第五章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学?课件第五
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
一、概念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包括人类在
内〕和非生物成分〔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子〕,通过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
一个功能单位。
第一节 生态系统
2. 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动物和某
些腐生或寄生生物,只能依赖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为
量,即生产的速率。
总初级生产力(GPP) :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绿
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包括植
物呼吸消耗掉的局部〕。
净初级生产力(NPP) :指绿色植物除去呼吸消耗之
后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
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物的能量来源于生态系统的净
生产力。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增加的趋势;因此,净生产力在中年到达最高值。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各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比较:

奥德姆根据初级生产力将生态系统划分为4级:

最低:荒漠和深海,通常为0.1g/m2•天或少于2 •
天。

较低:山地森林、热带稀树草原、某些临时农耕
地、半干旱草原、深湖和大陆架2 •天。

较高:热带雨林,长久性农耕地和浅湖,3-10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四、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和储存
〔一〕名词解释
1. 与生产量有关的概念:
初级生产量: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
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损失的局部。
总初级生产量(GPP):在初级生产过程中,合成的
有机物质总量。
次级生产量:消费者的生产量。

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九章群落第一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一、群落的概念1.生物群落森林群落:在一定地段的自然条件下,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形成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叫生物群落。

那么,森林就是一定地段上,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该地段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所形成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我们称其为森林群落。

可见森林的概念不仅包括树木、灌木和草本,而且包括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微生物,甚至包括林下的土壤和林内的环境。

群落不是杂乱无章的,群落是生物种群的有机组合,而且在相似的条件下就会有相应的群落的出现,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些生物种群组合在一起呢?在这里,我们认为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生物群落得以维持的动力机制。

在有关进化的章节中我们介绍过,导致生物进化的机制是自然选择,或者说自然选择给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动力。

我们也相信,任何一个生物类群或者生物群落的有规律的组合都是有根据的,这种根据有的是外部的,有的是内在的,生物群落的维持机制是组成该群落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既包括正相互作用,也包括负相互作用,没有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就谈不上一个确定的生物群落的形成。

2. 群落的结构在中学阶段,学物理,学化学时必然学到分子、原子。

学习方法是,先研究它的结构,知道分子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即分子结构;然后研究它的性质,即分子运动等。

所谓结构,就是任何一个系统的具体构成形式, 而系统则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全局。

结构与系统是两个含义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概念。

系统指的是一系列相互有关的单元,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构成的完整综合体。

而结构则是系统内部各单元的排列组合方式,它是系统的性质与数量的集中表现。

只有依靠结构,才就能把孤立的诸单元变为一个系统,只有以结构为中介,单元的属性与功能才能变成系统的属性与功能,如果系统没有一定形式的结构,那么,系统不但不能发挥其效能,而且连系统本身也便不复存在了。

结构这一范畴日益受到多门学科的重视,例如结构力学是以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力学结构为对象的一门学问,化学研究物质结构,探讨分子、原子、质子的特性;地质学研究地质结构;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经济学研究经济结构;计算机----。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群落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群落

5。

2植物生长型和群落结构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发展要求说明1.“植物的生长型"不作要求.2.“小资料:自养群落和异养群落"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4.有关协同进化的概念不作要求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群落的概念1。

群落的概念是什么?提示: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即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统称.注意:群落不是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来的有机体。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哪些?提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组成和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群落的范围、边界和演替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提示:(1)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二、群落的结构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

阳光、温度、水分等生态因素对动植物的分层有直接影响。

群落的水平结构往往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种群密度上的差别.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光照、温度的影响导致群落周期性的变化,如动植物物的昼夜活动变化和季节性变化.【提问】植物的不同生长型与群落垂直结构有密切关系,群落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体现出哪些结构?阅读课本,整理群落的三种结构,举例并讨论三种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展示图5-1“热带雨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示意图”讨论分析,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1.图示群落自树冠到地面表可分为哪些层次?――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表层.2.以上分层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阳光。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五章群落版含答案生物备课大师【全免费】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五章群落版含答案生物备课大师【全免费】

1.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集合体) .2.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3.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4.群落演替是指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直到到达顶极群落才会终止 .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在裸岩、沙丘和湖底上发生的演替)和次生演替(洪水、火灾、人为破坏以及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原生演替时间比拟长,次生演替时间比拟短.5.顶极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多为顶极群落.6.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对应学生用书P54群落与群落结构1.群落概述(1)群落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2)群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2.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A处反映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2)B处反映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3)C处反映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光照的不同.因此,在海平面-200 m~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同时动物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充分表达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群落的时间结构(1)概念: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表现:①群落物种组成的昼夜变化是明显的.②群落的季节变化也很明显.1.以下对生物群落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1)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2)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3)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4)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5)一棵枯树及其上面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可以构成群落提示:(2)(4)正确.2.竹林中竹子上下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提示:不是.竹林中竹子是种群,而不是群落,种群不具有垂直结构.3.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的垂直结构有何关系?提示: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取决阳光等因素,动物的分层那么是由于植物给其提供了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1.对群落概念的理解(1)同一时间内(至|少在种群没有太大变化的时间段内):如某环境中的某种动物在全部迁走时,在此前与此后的这个环境中的生物种群不一样,这两种情况下的生物群落特点就不一样.(2)一定空间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地或一片森林 .(3)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4)群落内各种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特点与意义(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影响植物的分布(垂直、水平、时间)――→食物决定动物的分布(垂直、水平、时间) . (2)群落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意义:①生物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 ,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根底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和时间上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③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 ,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 .如: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 .3.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表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 .镶嵌分布说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 ,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 .(2)群落镶嵌分布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 .例如 ,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的强弱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4.群落时间结构的规律性变化(1)群落物种组成昼夜性变化明显 .例如蝶类、蜂类和大多数鸟在白天活动 ,而蛾类和猫头鹰在夜晚活动 .(2)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也很明显:①温带地区 ,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不同季节季相不同 ,温度决定季相 . ②许多鸟类有随季节不同进行迁徙的习性;一些变温动物有冬眠的习性等 .群落的主要类型、群落演替及其类型1.识别以下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填图](1)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落才会终止的依次取代现象.(2)群落演替的实例- -从湖泊到森林群落的演替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3)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①原生演替: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的演替.原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比拟长.②次生演替:由于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等把原有群落消灭,在被消灭群落的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就是次生演替 .一般来说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拟好,因为原有群落消灭后,总会留下大量有机质和生命的胚种,如孢子和种子等.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比拟短.(4)顶极群落:①顶极群落的概念: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所到达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即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②实例:a.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b.低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c.中温中湿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d.低温低湿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苔原.E.极端缺水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沙漠.1.浙江省分布的陆地群落类型主要是何种?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群落演替主要标志是什么?提示: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3.弃耕农田上一定能演替成森林吗?提示:不一定.只有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会演替成森林.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弃耕的农田就很难演替成森林,或只开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4.火山爆发后发生的群落演替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试分析原因.提示:不能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在火山爆发中 ,有些物种可能会灭绝| ,在恢复过程中 ,外来物种可能会侵入 .群落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 ,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1.群落的主要类型陆地生物群落⎩⎪⎪⎨⎪⎪⎧森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荒漠苔原2.群落演替的原因、过程和特点 (1)群落演替的原因:①环境不断变化 ,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 ,迁徙 .③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 ,使它们之间不断相互影响 ,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④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 ,新的植物分类单位(如种、亚种、生态型)不断发生 .⑤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 ,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 .(2)群落演替的特点:①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②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③顶极群落是演替到达的最|终稳定状态 ,顶极群落并不是绝|对稳定 ,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3.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拟 类型 内容原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原先从没有过任何植被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来有过群落,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地方时间经历的时间较长经历的时间较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在裸岩、沙丘上进行的演替火灾、洪水及人为破坏后的群落基质上进行的演替对应学生用书P56以信息或图示为载体,考查群落和群落结构[例1]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说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主要树种对群落会产生重大影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精讲精析]群落结构是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反映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而林下不同生物种类的差异那么是反映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群落的这种结构特点的生态意义表达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上.答案为A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 "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而不是 "同种生物个体〞垂直高度上的差异.如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矮,不可称垂直结构.1.以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C图中表示的是森林中植物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光照,也与温度、湿度有关.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如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但C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给,而没有涉及群落的结构.以图表信息为载体,考查群落的演替[例2](海南高|考)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 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 37 260 乙不干预8 9 28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思路点拨][精讲精析]此题考查群落结构与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提取、转换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由表中数据知,移栽植物能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项错误;移栽植物能为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故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预期的结果,B项正确;边坡甲上可能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而自然长出乔木,C项错误;群落演替不会随时间延长而一直逐渐加剧,D项错误.答案为B .(1)群落演替的主要特征:植物群落动态变化是最|重要的特征.(2)顶极群落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最|稳定的群落结构.(3)顶极群落在受到外力干扰时,也会发生改变.(4)根据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目的多少,可判断群落的稳定程度,生物种类、数目越多的群落越稳定,反之那么越容易被破坏.(5)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远超过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2.关于顶极群落及其实例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且永恒延续的过程B.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C.演替至|顶极群落时,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D.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如在低温高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解析:选A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并非永恒延续的过程,演替到达顶极群落后可在无外力干扰时保持原状.以具体信息为依托,考查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例3]以下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演替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C.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精讲精析]人类的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在人工群落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人的影响会超过自然因素 .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答案为D .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三类,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屡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以下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一组措施是()①大力植树、营造防护林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植树造林,营造防护带;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都对治理沙尘暴有一定的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P57[课堂回扣练习]一、概念原理识记题1.以下各项中,属于群落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解析:选A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而选项B、C、D中的生物只是其中的一类或一种生物,不是所有生物.2.(2021·海南高|考)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回扣知识点]1.群落的概念 .2.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变化.两地群落演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假设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数量会逐渐增多解析:选A甲地原有植被虽因火灾消灭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根本保存,甚至|还保存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 ,在这个地方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虽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在乙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两地演替类型不同.二、易错易混辨析题3.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解析:选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说明在不同的高度上分别有不同的生物,为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表示在不同地段上分布有不同的生物,为群落的水平分布;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都为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差异,不是群落的特征.三、根本原理应用题4.右图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演替过程中鱼类数量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3.易误点提醒: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别、种群无垂直结构.4.能力迁移:此题考查获取信息和正确分析信息的能力.解析:选D珊瑚礁上发生的演替是在原有的条件下发生的演替,原有条件就含有鱼类等生物,所以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珊瑚礁是鱼类等生物生存的环境,它的体积增加导致鱼类等增加,从而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了更复杂的生存空间;三条曲线的变化过程趋势都是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过程.[课下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以下有关群落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植物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群落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牛等所有生物D.一个群落中的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解析:选B群落是一定地域内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不包括非生物环境.2.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群落一般是由动植物形成的种群构成B.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D.组成群落的物种是通过长期开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解析:选A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3.以下关于群落结构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选D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布.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来源有关.4.(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以下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选A草坪和树林属于不同的群落,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5.以下与群落结构相关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B.在温带地区,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此即群落的季相C.群落物种组成的昼夜变化属群落时间结构的重要内容D.热带雨林在一年四季中的季相相差很大解析:选D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在温带地区,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即群落的季相.而在热带地区,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不大,因此季相变化不大.6.关于群落演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原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布与光照条件无关解析:选D随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群落演替;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原生演替,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光照条件影响着动物的分布、生理、繁殖等.7.以下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原生演替的是()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B.草原的放牧演替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解析:选A原生演替是指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发生的演替,A~D所述的类型中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为原生演替,其余均为次生演替.8.群落不断开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 .以下关于演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解析:选D原生演替比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要长,演替的速度要慢;自然演替的结果会增大生物的多样性;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相对稳定,因此其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过于显著;火灾过后的森林,其土壤条件根本不变,甚至|还保存着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再重新形成森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9.一块弃耕的农田,最|后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在此演替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选B由一块弃耕的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的演替过程中,其物种数量、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和生物呼吸量都是增加的,最|后演替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各变量均到达平衡.10.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类型,那么对应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气候条件顶极群落A 低温高湿热带雨林B 高温高湿北方针叶林C 中温中湿温带草原D 极端缺水苔原解析:选C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在低温低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苔原;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二、非选择题11.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上层中层下层植物乔木灌木草本(1)现象 .(2)在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________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 ,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________ .答案:(1)垂直结构分层分布(2)阳光(3)食物和栖息场所竞争12.某国|家森林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过后,森林中的许多地方成为一方焦土.但几个月后,这里就有了生命的迹象.首|先是青青的绿芽出现在黑土地上,接着小树也开始生长了,数年后森林奇迹般地恢复了.(1)大火之后群落形成属于________演替,引起这种演替发生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公园新形成的生物群落是否与原来完全一样?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大火之后,原来的植被已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根本保存,所以在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引起该群落演替的因素是使原植被破坏而不能将其彻底消灭,如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人类活动等.(2)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与原有群落不一定相同,因为火灾过后的土壤及环境条件与火灾前可能发生改变.答案:(1)次生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及人类的活动等(2)不完全一样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同时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森林生态学》课程大纲

《森林生态学》课程大纲

《森林生态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森林生态学(英文):Forest Ecology课程编号:14241001课程学分:3.5课程总学时:5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光、温、水、气、土、火等生态因子对森林植物的影响,森林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和演替规律,森林群落的分类及地理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的基本规律,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原理等。

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综合实习两个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和基本措施。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森林经理学、营林学、森林保护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其生态因子关系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林业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的基本理论,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出其经营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认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能够针对不同类型森林和流域的性质特征,提出其开发管理和综合治理的生态学思想和基本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理解森林及林分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任务和研究趋势。

2.教学重点与难点: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习题要点:森林生态学的概念;现代生态学产生的背景;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森林与环境(1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森林与环境的概念,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掌握森林植物与不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腐生动物 如蚯蚓、白蚁、蜣螂 (屎克螂)
如果没有了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会怎样?
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凡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1)绿色植物;(2)自养型细菌:硝化细菌。
3、消费者:属异养型生物 (1)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举例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小型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除此,还有哪些是异养型生物?
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到 哪里去了? 被细菌、真菌等分解了。
归类:腐生生物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分解者
归还无机环境
(联系无机界 和有机界的
腐生细菌 如枯草杆菌
必备成分) 举例 腐生真菌 如霉菌、蘑菇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二、分类
农田生态系统
1.人工生态系统
(人的作用十分突出)
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2.自然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产氧气最多)
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动物
寄生的微生物 和植物,如菟 丝子
营腐生生活 的细菌和真 菌
腐生生活的 动物,如蚯 蚓、蜣螂等
地位
生态系统的 基石
生态系统 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 关键 成分
制造有机物,
储存 能量,为
加快生态系统 中 物质循环 , 分解有机

浅谈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浅谈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 . 1 土 壤 微 生 物 群 落 的 作 用 分 析 在 生物 学 的研 究 中 , 土壤微 生物 群落 往往 作 为 一个 极 其特 别 的生物 学 总体来 看待 。宏 观 上而 言 , 土 壤 微生 物 群 落指 的是 由 同种 生 物 中 的 不 同个 体 在 一 定 环 境 下 ( 如 土
室进行研究 。
系统 中的生 物化学 过程 均需 要 土壤 中的生 物 参与 , 例如 矿 化 同化过 程 、 氧化 还原 过程 、 有 机 碳代 谢 过 程 等等 。因此 ,
土壤 微生 物群 落 在生 态 系统 的 研究 过程 中也 被 称 为 修 复 土壤 生态 环境 和 降解污 染物 质 的先 锋 者 。此外 , 土壤 微 生
摘要 : 指 出 了杉 木 人 工林 土 壤 微 生物 群 落 结构 特 征 对杉 木 人 工林 的 种 植 有 着 重要 意 义 。基 于 此 , 分 析 了杉
木 人 工 林 与 土 壤 微 生 物 群 落 结 构 特 征 的 相 关理 论 , 从 数量 分布 、 垂直分布 、 季 节 性 变化 等 不 同 角 度 论 述 了 杉 木 人 工 林 土壤 微 生 物 群 落 结 构 特 征 , 为 以后 的研 究 工作 奠 定 了理 论 基 础 。
2 01 5 年5 月
J o u na r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缭 色科 技
第 5期
浅谈 杉木人 工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袁爱兰
( 福建 省龙 岩 市武平 县 万安林 业工作 站 , 福建 武平 3 6 4 3 0 0 )
布 的数 据 , 我国的杉木林面积已超过 1 8 0 0 0 h m , 蓄 积 量 更是 达 到 了 0 . 4 7亿 m , 超 出 了 我 国 人 工 林 蓄 积 量 5 O 。但 现 阶段 , 我 国 杉 木人 工林 的建 设 还 存 在 着 一 些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
地上成层现象、地下成层现象、层间植物 群落中昆虫的分层现象
主要与食物、微气候有关
6
水生植物的成层性
7
二、群落的水平结构
概念: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 镶嵌性(mosaic)和小群落(microcoense) 环境异质性 、种子的散播方式、动物的选择性
采食等影响。 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
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个演替的终点 为顶极群落
结构完善、资源利用有效、群落稳定
演替过程中动物种类随群落而变 化
19
第四节 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
⒈生物多样性概念 2.生物多样性描述方法 3.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4.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5.生物多样性--中国在行动!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
H
施药前 0.4 0.3 0.1 0.15 0.05 1.3923
施药后 0 0 0.4 0.4 0.2 1.0549
群落2前 0.8 0.2 0.05 0.03 0.02 0.909
后 0 0 0 0.9 0.1 0.3551
3、稳定群落抗干扰能力强,在引进天敌时应考虑
物种多样性
5. 生物多样性--中国在行动! 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
其中:Ni为第I类群个体数,N为个体总数
相似性系数:Cs=2j/(a+b)
式中:j为两个群落或样地共有的物种数;a 和b分别为样地A和样地B的物种数
三、物种多样性指数
Simpson指数:D=1-ΣPi2 Shannon-Weiner指数 H =-ΣPilnPi
上二式中Pi种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 例,Pi=Ni/N。
仅20世纪,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永远 从地球上消失了,许多生物还没有来得及被 鉴定就灭绝了。目前,有593鸟、400多兽、 209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正濒 于灭绝。面对这些另人心惊的数字,如果不 采取有效行动,谁能保证最后灭绝的不是我 们人类自己!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

第五章昆虫群落生态学
Pielou均匀度指数:E=H/Hmax Hmax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LnS
实例
25
多样性指数计算
Simpson指数:
DA=0 DB=1-[(50/100)2+(50/100)2]=0.5000 D[(9c=91/1-Σ0P0)i22=+1(1-Σ/1(0N0i/)N2])=2=01.0-198 Shannon-Wiener指数:
11
五、营养结构:可用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 锥体来表征。
数量锥体(各相继营养级别的个体数)
生物量锥体(各相继营养级别生物的总干 重)
能量锥体(各相继营养级别生物的能量或 生产力)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ine particulate Microorganisms微生物 Flocculation shredders
实例: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
2、次级演替secandary succession 演替系 列在增经被占领的区域上开始演替。
持续种 Sustained species:种群数量在次级演替过程中虽 有波动,但逐渐适应环境,始终存在于整个演替过程(狗尾草 等)。
更替种 Succeeding species:在次级演替中种群数量从无到 有不断增加,最终在群落中取得优势的种类(双子叶杂草,野葡 萄、蒲公英等)。
仅20世纪,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永远 从地球上消失了,许多生物还没有来得及被 鉴定就灭绝了。目前,有593鸟、400多兽、 209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正濒 于灭绝。面对这些另人心惊的数字,如果不 采取有效行动,谁能保证最后灭绝的不是我 们人类自己!
其中:Ni为第I类群个体数,N为个体总数

(新教材)【湘教版】2020版地理新导学必修一讲义:第5章+第1节 主要植被和自然环境及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2020版地理新导学必修一讲义:第5章+第1节 主要植被和自然环境及答案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示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

(重点)3.理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掌握不同尺度上植被变化规律。

(重难点)一、主要植被1.植被的含义: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植被分类⎩⎨⎧ 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人工植被: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3.森林(1)分布: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2)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泰加林)等。

(3)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4)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4.草原(1)分布: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2)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

(3)热带草原:禾本科植物占优势。

湿季,草木葱绿,生机盎然;干季,万物凋零,满目枯黄。

(4)温带草原: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季相变化明显。

5.荒漠(1)分布:干旱区。

(2)类型: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

(3)特点: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二、植被与环境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环境影响植物 ①必然性:植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②表现:环境影响植物的形态和生活机能,以及它们的分布等。

(2)大尺度上 ①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

②表现⎩⎨⎧ 从赤道向两极: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递减→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植被带状分布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不同→植被依次为森林、 草原、荒漠(3)中尺度上 ①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地形。

②表现: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山地垂直气候带→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破坏植被会发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恢复植被可以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森林生态学要点

森林生态学要点

第二章森林与环境1.叶片适光变异:叶片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

2.光周期现象的作用:植物主要是诱导花芽形成和转入休眠,动物主要是调整代谢活动和进入繁殖期。

3.陆生植物有湿生、中生、旱生4.林内雨量:滴落量、茎流量、穿透雨量之和称为林内雨量。

5.土壤: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6.根瘤是一种根瘤细菌,从根毛浸入后发育成瘤状物。

7 根菌是土壤中真菌与树木根系的共生体。

8 说明树种耐荫性的鉴别途径和影响因素。

A林冠下能否完成更新过程和正常生长B根据树种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影响取决于树龄、气候、土壤等。

9 试述树种耐寒性和抗高温性的机理。

形态方面,植物的芽及叶片经常有树脂类物质保护。

生理方面,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类和色素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

10 森林对土壤的影响森林土壤含有大量依赖于森林生存的土壤生物;影响土壤肥力的变化;根系可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 生态密度:分布局中最适生长的区域的个体数量。

2 生态出生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3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测的资料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4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分布的调查。

5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特征种群密度、种群的空间结构、年龄结构和性比、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6 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k-对策种群竞争性强,数量较稳定,一般稳定在k附近,大量死亡或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但一旦受危害造成种群数量剧烈下降。

R-策略死亡率甚高,但高r值使种群能迅速恢复。

第四章群落种内与种间关系1 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有何异同点不同点: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种内竞争的实质是密度效应.种内竞争通常较种间竞争激烈.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各方面都力求抑制对方,结果给双方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相同点:都是为了争夺同样有限资源和空间,给双方带来不利影响.2什么是竞争排斥原理?举例两个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最后导致一个种占优势,一个种被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 生命的特征是不停的运动,群落也是如 此。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 态、演替与演化。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 任何一个群落都只能分布在特定地 段或特定生境中,不同群落的生境 和分布范围不同。无论从全球范围 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不同生物 群落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分布。
▪ 最小面积的确定通常采用在群落中央逐步 成倍扩大样方面积[如图5—1(a)],统计面 积扩大增加的种数(表5-1),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加的种数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 根据各植物种的生物地理群落过程和在群落中 的地位及数量特征可以把森林植物种划分为以 下几种群落成员型。
木兰科——木兰和山茶科——山茶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5.2.2.1 优势种和建群种
▪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 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 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 优势种。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 优势层(乔木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种群的 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 建群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 把群落中的建群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 质和环境的变化;若把非建群种去除,只 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的变化。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 共存。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 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形成具 有一定外貌、种类组成和结构的集合体。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 这两种观点对生态学研究的影响都很大, 从机体论观点出发,建立了群落单元演 替顶极学说和相应的研究方法;从个体 论观点出发,建立了梯度分析的理论和
方法。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5.1.3 群落的基本特征
▪ 生物群落是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 构成的集合。无论群落是一个独立单元,还是 连续系列中的片断.由于群落中生物的相互作 用,群落都不是其组成物种的简单累加,而是 一定地段上生物与环境作用的一个整体。生物 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 (3)具有一定的外貌。 ▪ (4)形成群落环境。 ▪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 表5-2 不同国家和学者建议的森林植被研究时的最小面积 m2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5.2.2 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
▪ 不同的森林群落,其植物种类组成的数目或多 或少,它们均属于一定的科、属,以我国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为例,群落的类型虽然极为多样, 但是组成群落的主耍植物种类均属壳斗科、樟 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 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有明显的 边界,有的边界不明显。但在多数 情况下,不同群落间存在过渡带, 被称为群落交错区,并导致明显的 边缘效应。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5.2.1 森林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
▪ 群落除了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定 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例如,生活型组成、 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捕 食者的关系等。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3)具有一定的外貌。
▪ 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 体,分别处于不同高 度并具有不同密度, 从而决定了群落外部 形态。在植物群落中, 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 定其高级分类单位的 特征,如森林、灌丛 或草丛的类型。
• 曲线的特征是,起初陡峭上升,而后慢慢趋于 平缓,这是因为开始的样方中出现许多种,而 后来扩大的样方中增添的种数就不多了,曲线 开始平缓的一点即群落的最小面积。
• 例如,在西双版纳南部热带雨林群落的最小面 积至少为2 500m2,其中包含组成群落的主要 高等植物130种左右;而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 的最小面积约为400m2,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 有40种左右。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 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 群组成的。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 首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 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4)形成群落环境。
▪ 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 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如森林中的 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 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 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即使生物 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对土壤等环 境条件也有明显改变。
▪ 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 也要保护那些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它们 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任何一个森林群落都是由一定树木及相关的植 物种类组成.可把组成一个森林群落的全部植 物种类称为该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
▪ 一个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不仅可以反映有关生 境条件的状况,而且也反映着该群落的历史渊
源和更为广阔的空间上的联系。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
▪ 生态学家提出了最小面积的概念。所谓最 小面积,也就是说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 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