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68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68条
第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无阳也。时,周时也。周时厥愈,脉出,为阳气复则生;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为阳气绝则死。
清·吴谦《医宗金鉴》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注】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有阴无阳也。虽用附子四逆辈,恐阳不能急回,宜急灸厥阴以通其阳。若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手足不温,反微喘者,乃无气以续之喘,是阳气上脱也,故主死。【集注】方有执曰:其喘必息短而声不续,乃阳气衰绝也。程知曰:少阴下利,厥逆无脉,服白通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厥阴下利,厥逆脉绝,用灸法,晬时脉还者生,不还者死。可见求阳气者,非泛然求之于无何有之乡也,必两肾之中有几微可续,然后可藉温灸为鸾胶耳!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此不呕不烦,不须反佐而服白通,外灸少阴及丹田、气海,或可救于万一。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阳欲断矣。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经阳来复,中气渐回,如此则生。脉不还者,阳绝不复,死无望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下利脉绝,则心房血寒,欲强心房,莫如附子。手足厥冷则脾藏血寒,欲温脾藏,莫如乾姜、炙草。服药后晬时,心房得温而脉还。脾藏得温而手足之厥冷转热,则其病可以不死。盖此证不惟手足之厥冷,而肢体常有冷汗,粘腻如膏油,按之冷如井底石。病者魂营营飞越帐顶,身摇摇如堕万丈之深坑,直待阳回之后,膏汗始敛,神魂方定,盖去死不远矣。若服药后脉绝不还,则一身精血俱寒,殚祝融全力,不能燃即死之灰;罄橐驼平生,未便活已枯之树,有惜其施治之太晚而已。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下利脉绝的预后。下利后,脉绝了,绝者就是不续了,不能够接续了。同时,手足还厥冷,这是阳气虚。脉绝就不是单纯的阳虚问题了,因为脉为血脉,这就是阴阳都虚,阴阳不能相续了。如果属于暂时性的,由于下利,正气虚衰,阴阳不能相续了,这个气血一时的接续不上而脉绝了,啐时脉还,啐时就是周时,就是经过一个对时,我们现在说是二十四小时以内,脉又跳了。手足温者,手足温暖了,说明气血、阴阳还能够恢复,
所以这个就生。要是经过一天一夜,摸脉还是没有,而且手足厥冷,这样就危险了,就是死了。张仲景观察人没有脉了,有一个时间的限制,这个时间限制就是啐时。什么叫啐时?陶弘景说:啐时者,周时也,周者,周遍也,就是满了十二时辰。譬如今天早上到明天早上,这就叫啐时。不要一看到病人没有脉了,就说这病不行了,这也不见得,他有一时性的脉绝,过一会儿也可能就又恢复了,心脏也跳了,血压也上来了,手足也不凉了,他又转好了,这种情况也有。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个也是虚寒下利的死证。下利后,指下利已止之后,这时胃陈衰而津液枯竭了,不但手足厥冷,而且脉绝,说明胃气已衰,心脏也衰了。卒时就是12个时辰,现在说24个小时,要如果在周时,脉逐渐还,手足温,就是胃气恢复,津液自生,血液也自生,心也不衰竭了,这是准好的。要是脉仍然是绝,就是不还,那人就死。所以下利止有二种问题,一种是好现像,当时的止是下亡失津液太甚了,胃也太虚了,所以它有脉绝,手足厥冷,这种情况发生,如果胃气逐渐恢复,血液也逐渐恢复,心脏衰竭也逐渐恢复,这是好现像,这个病就要自愈。也有下利止了,无可下之下,是精气怠尽,这时人就是死。
子恒试注下利后出现脉象断绝,手足厥冷,是阳虚导致气血不能接续。一天的时间内,脉象恢复,手足温暖,是阳气回复,气血得通,预后佳;如果脉象一直未复,是亡阳之证,
气血难复,属于死证。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版权说明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前文提要第346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第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第348条: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第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第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第358条: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第360条: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第361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第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第363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第364条: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第365条: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第366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第367条: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自我测验第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复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