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性质》教学设计
氨气的性质
课题:氨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版)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氨气的性质展开教学,师生共同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水的的组成、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的还原性以及氨气的用途。
二、设计思想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运用实验探究得出物质有关的化学性质。
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实验探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此时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知识运用过程,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乐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概念图: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
2.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和了解其用途。
3.能力与技能目标:1. 通过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归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2. 通过对氨气用途的认识,增强自然科学素养及环境保护意识。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氨的性质推测 生活用途性质 氨的用途实验探究原因 总结解决问题知识联系七、教学准备: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水、酚酞试液、浓氨水、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红色石蕊试纸、热水、脱脂棉、烧杯、集气瓶、双孔胶塞、铁架台、导气管、毛巾、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橡皮塞等。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案
氨气(NH3)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氨气的基本性质和常见用途。
2. 掌握氨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究氨气的一些特性。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氨气的基本性质2. 氨气的制备方法3. 氨气的实验观察和特性探究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氯化铵、氢氧化钠、盐酸、试剂瓶、导管、试管、气相色谱仪等。
2.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 实验操作指导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酸碱中的氨气反应,引起学生对氨气的认知和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a. 介绍氨气的基本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b. 介绍氨气的制备方法:通过氯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氨气;c. 探究氨气的溶解性:讲解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和其溶液的应用。
3. 实验操作(60分钟)a. 实验前准备工作:安全操作守则,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步骤介绍;b. 实验操作步骤:按照操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氨气制备实验;c. 实验结果观察:观察氨气的颜色、气味等特性;d. 实验数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探究氨气的一些特性。
4. 实验总结(10分钟)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引导学生总结氨气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
5. 课堂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氨气的其他性质和应用,并展示讨论结果。
6. 拓展性学习(10分钟)通过浏览相关资料,了解氨气的其他应用领域和安全注意事项。
7.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教师的总结,巩固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和参与度。
2. 检查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巧和安全意识。
3. 通过课堂讨论和拓展学习的成果,评估学生对氨气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制备氨气。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相关行业进行参观,了解氨气的工业应用和相关安全措施。
高中化学人教版氨的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氨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氮气的性质及用途,掌握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氨的合成反应,勾画氨的制备工艺流程,运用氨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探究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 掌握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介绍氨的性质,引发学生对氨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2. 学习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实验验证,巩固学生对氨的认识。
3. 结合实际案例,讨论氨的应用领域和环保意义。
4. 学习氨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合成反应,引导学生分析氨的合成原理。
5. 分组讨论,设计氨的制备工艺流程,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激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探索和研究。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听课认真、思维活跃、能积极回答问题、能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作业表现:书写规范、内容详实、用词准确、理解透彻;
3. 实验操作:注意安全、操作规范、数据准确、结论明确。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氨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氨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的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氨在环保和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教案氨
教学目标:1. 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氨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3. 能够解决相关氨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氨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和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氨水、盐酸、氢氧化钠等。
课本:有关氨的知识点。
图表:相关实验原理和结果图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有趣的实例引入氨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氨的兴趣。
二、讲解氨的性质:1. 介绍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等)和化学性质(碱性、与酸等物质发生反应)。
2. 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体会氨的性质。
三、探讨氨的制备方法:1. 介绍氨的制备方法(氨水和氢氧化铵的反应、氨气与氢氮气的合成等)。
2. 分析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
四、探讨氨的用途:1. 介绍氨在工业生产、医药、化肥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2. 分析氨的用途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氨资源。
1. 安排相关实验,让学生进行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2.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六、总结回顾: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氨的重要性和用途,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板书设计: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氨的制备方法:氨水和氢氧化铵的反应、氨气与氢氮气的合成氨的用途:工业生产、医药、化肥等作业布置:1. 思考并写出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2. 撰写氨的化学性质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得化学教学更生动有趣。
《氨的性质》教学设计
《氨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氨的制备、性质、检验和应用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其应用;2.氨的制备、性质、检验和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氨的制备方法;2.氨的应用。
教学准备:1.控制氨的质量和浓度的实验室设备与试剂;2.相关教学资料与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小实验或者问一道有关氨的相关问题来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如:“氨液的气味很浓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或者“把氯化铵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等,引起学生的思考。
Step 2:学习氨的化学性质(20分钟)1.讲解氨的物理性质,包括氨气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2.重点讲解氨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金属、非金属等物质的反应,以及氨水的中和反应等;3.展示氨在实验中的应用,如氨水的中和反应、氨水洁厕剂的使用等。
Step 3:学习氨的制备方法(30分钟)1.讲解氨的制备方法,包括氮气和氢气的催化合成、铵盐的热分解等;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制备氨气,并观察实验现象;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氨气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Step 4:学习氨的检验方法(15分钟)1.讲解氨的检验方法,包括红磷湿润试纸法、硝酸银试液法等;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践使用检验方法检验氨气的存在;3.引导学生总结氨的检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
Step 5:学习氨的应用(25分钟)1.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查找氨的常见应用领域,并记录下来;2.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讨论氨的应用;3.引导学生思考氨的应用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
Step 6: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与回顾;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种制备氨的新方法,并写出实验步骤和原理。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行查找氨的更多应用领域,并进行展示;2.搭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氨气制备与应用实验。
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教案氨和铵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对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其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氨的性质及应用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凝结为无色液体。
氨具有以下主要性质:1.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在水中,氨能够接受H+离子,生成氨水(NH4OH),因此具有碱性。
2. 氨是一种强还原剂:氨能够和一些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将其还原成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3. 氨与酸反应生成盐:例如,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NH4)2SO4,氨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等。
4. 氨有刺激性气味:氨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在高浓度下对人体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氨有广泛的应用领域:1. 作为肥料:氨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原料,氨水可作为直接施用的氮肥,也可用来制造氮肥的原料。
2. 化工原料:氨是众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用来制造农药、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
3. 制冷剂:氨有较高的蒸发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系统和制冷设备。
4. 清洁剂:氨水具有去污、去渍的作用,常用于清洗玻璃、金属器具等。
5. 医药用途:氨在医药中作为制备某些药物的原料。
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铵盐是一类化合物,它的一般化学式为NH4X,在常温下大多为固体物质。
铵盐具有以下主要性质:1. 铵盐是碱性物质:铵盐在水中能够溶解,产生NH4+和相应的阴离子,表现出碱性。
2. 铵盐能够和酸反应生成气体:例如,铵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氯化氢气体,与硫酸反应会产生硫酸气体。
3. 铵盐能够水解:铵盐与水反应会生成氨气和相应的酸。
4. 铵盐有吸湿性:一些铵盐具有吸湿性,常用于湿度调节和防潮剂。
铵盐也有广泛的应用领域:1. 肥料:铵盐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如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等,它们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2. 化学实验室中的试剂:一些铵盐可用作化学实验室中的试剂,如氨银溶液(Ag(NH3)2Cl)、氨锌试剂等。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氨气的性质展开教学,师生共同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水的的组成、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的还原性以及氨气的用途,氨气的制法及铵盐的性质安排在下一课时学习。
二、设计思想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维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学得比较呆板,不太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差。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史料和新闻报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一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T提出问题T提出假设T实验验证T解决问题T提出新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途;3、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3、(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合成氨方法的发明及其对解决人类粮食的重大贡献,认识化学合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点:1、氨气的化学性质。
2、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的术语、规范的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氨的性质》教案
化学《氨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的化学性质,掌握氨的基本性质。
2.掌握氨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理解氨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氨的基本性质。
2.氨合成、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1.氨的性质及应用。
2.氨的合成。
四、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自主探究,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探究氨的性质及应用。
2.互动式教学,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五、教学过程:一、氨的概述1、氨的形成:氨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
它由氮和氢化合而成,在自然界中极少出现。
2、氨的性质:氨在常压下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3、氨的用途:氨普遍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疗工业中。
二、氨的性质1、氨的化学性质:(1)氨和酸的反应:氨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酸、硫酸、硝酸等。
(2)氨和氧化剂的反应:氨气具有还原性,它可以还原一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一些物质的氧化物。
2、氨的物理性质:(1)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能够上升。
(2)氨气比较溶于水,并且水溶液是碱性的。
氨水常常用于清洗、洗涤、脱毛、试剂等方面。
三、氨的合成1、工业氨的合成(1) 氨的生产:氨的工业生产是利用纳、氢的特殊性质而实现的。
(2) 氨的合成:Haber-Bosch氢气氨气化反应是氨的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2、氨的实验室制法(1) 氨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用制氨的主要方法有热解铵盐、电解水溶氨的方法。
(2) 氨的实验室制法:其中热解铵盐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制氨的方法。
四、氨的应用1、氨的用途(1) 氨的用途:氨气是制取合成氨、硝酸、盐酸、尼龙、纤维、化肥、二硫化碳等工业原料的重要物质;(2) 氨的用途:在农业中,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肥,在医疗工业中氨被用于各种药品、医疗器械和实验操作中;(3) 氨的用途:氨水具有很强的清洁力和腐蚀性,适用于各种清洁和去渍。
2、氨的危害(1) 氨气有迅速弥漫面积广,强烈化学活性,会对人体有危害。
氨的性质和用途的教案极力推荐
氨的性质和用途-教案1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这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及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也充分说明了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意义。
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1868-1930)因为在合成氨发面的巨大贡献,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事隔13年后,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再次垂青及合成氨有关的研究。
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农作物每年从土壤里摄取大量的含氮化合物,减少了土壤中氮的含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为土壤补充氮肥。
含氮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空气是氮最丰富的来源,但多数生物不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氮气,只有将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才能被生物吸收。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目前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直接合成氨。
高温高压N2 + 3H2 2 NH3催化剂1、氨的性质【实验4-8】如图4-27,在干燥的原地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
导致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观察并描述现象。
现象: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图4-27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氨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溶解很快。
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及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
NH3·H2O 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为氨和水。
NH3+H2O NH3·H2O NH4++OH-NH 3·H 2ONH 3↑ +H 2O氨水有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资料卡片】氨为什么显碱性在常温下,一水合氨中有一部分(约1%)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 变红。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氨气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氨气的性质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展示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1.氨气的性质:氨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氨气的应用:介绍氨气的一些常见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安全问题: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学生需注意安全使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塑料瓶、塑料管、氨气、蓝色试纸、火柴等。
2.实验试剂:盐酸、碳酸氢钠溶液等。
3. PowerPoint幻灯片:用于展示氨气的性质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氨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这是什么物质?你了解氨气的性质吗?2.探究(30分钟):(1)氨气的化学性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将氨气通入盐酸中,会有白色的烟雾产生。
解释实验现象:氨气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固体沉淀,所以会产生白色烟雾。
(2)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将氨气通入酚醛试剂中,试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解释实验现象:氨气与酚醛试剂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3.拓展(20分钟):(1)氨气的应用:通过展示幻灯片介绍氨气的一些常见应用,如合成农药、化肥、合成纤维等。
(2)安全使用氨气:提醒学生使用氨气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直接吸入氨气等。
4.实验操作(25分钟):学生在实验室中操作进行氨气的制备实验。
步骤1:取一个塑料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步骤2:用塑料管插入塑料瓶中,另一端放入盐酸。
步骤3:缓慢加热瓶底,观察瓶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步骤4:将放在瓶口上面的试纸变色。
步骤5:将试纸变色的位置与氨气的图像进行对比。
5.总结(10分钟):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氨气的性质有哪些?氨气的应用有哪些?使用氨气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六、课后作业:1.总结氨气的性质,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必修 1 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第 1 课时)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版)第四章第四节第1 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氨气的性质展开教学,师生共同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水的的组成、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的还原性以及氨气的用途,氨气的制法及铵盐的性质安排在下一课时学习。
、设计思想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维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学得比较呆板,不太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差。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史料和新闻报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一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一提出问题T提出假设一实验验证一解决问题一提出新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途;3、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合成氨方法的发明及其对解决人类粮食的重大贡献,认识化学合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氨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氨试讲教案年级:高中课题:氨的性质和用途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氨的制备方法和用途;3. 能够进行氨的相关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氨的化学性质;2. 氨的用途;3. 氨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具:氨气瓶、氨水瓶、指示剂、试管、试管夹、酚酞溶液等;2. 实验材料:氨气、盐酸、氧化铜、氨水等;3. 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氨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了解氨的性质和用途;2. 回顾前几节课讲过的氨的相关知识。
二、讲解(15分钟)1. 展示氨气瓶和氨水瓶,介绍氨的物理性质;2. 讲解氨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的反应等;3. 介绍氨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实验一: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2. 实验二:氨水与氧化铜的反应;3. 实验三:氨气与盐酸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分析(5分钟)1.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氨的化学性质;2. 引导学生思考氨的实际应用。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教学反馈:1.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巩固对氨的理解;2. 教师提出问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更多氨的性质和用途;2. 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设置合理,实验操作能够直观展示氨的性质;2. 下节课可以引入更多氨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氨的实际价值。
氨的性质
第三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的性质【学习目标】1.知道氨的物理性质和工业制法,及NH4+的检验方法。
2.知道氨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会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氨的性质(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氨气的性质问题探究1.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问题探究2.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实验探究】氨的喷泉实验(1)氨的喷泉实验如何操作?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产生喷泉的原理?(2)做氨的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3)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具有下列性质①,②。
(4)氨气、液氨、氨水、一水合氨是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思考】1.能否用其他的气体代替氨气做喷泉实验?举例说明。
问题探究3.若用一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另一根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会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该现象?这一反应有什么应用?可以用其他的酸替换浓盐酸吗?写出NH3与H2SO4、 HNO3的反应方程式?问题探究 4.从NH3中氮元素的价态判断氨气还具有什么性质?写出体现该性质的化学方程式?问题探究5.氨气有哪些用途?【例题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氨具有还原性B. 氨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C. 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变式训练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探究点二、铵盐的性质问题探究1.铵盐有哪些物理通性?有哪些化学通性?氮肥的种类有哪些?问题探究2.NH4Cl受热分解有什么现象?能不能用此反应来制备氨气?氯化铵、碳酸氢铵、碳酸铵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题探究3.写出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NH4Cl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通过以上反应总结如何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例题2】下列性质不是所有铵盐所共有的性质是()A.都易溶于水B.都是无色晶体C.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和相应的酸D.其溶液和NaOH溶液共热时,放出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变式训练2】一种盐X和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可生成X盐,则盐X是()A.(NH 4)2SO 4B.NH 4NO 3C.NH 4ClD.NH 4HCO 3探究点三、氨气的制备问题探究1.工业如何制备氨气?实验室如何制备氨气?制备气体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1)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的性质
课题:氨的性质[新授课]课标要求: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氨水成分及性质的多样性。
4、学会用相对与绝对、对立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并会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氨水性质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引入:一、氨的物理性质:氨是色、味的气体,(水溶性),密度比空气的,沸点(易液化)。
[思考]: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哪种收集方法?能否采用排水法?为什么?2、既然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能否和水发生反应?二、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实验现象:[思考问题]:1、喷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几种吗?你认为只有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发生喷泉实验么?3、为什么烧瓶内的溶液呈现红色?氨气与水反应的表达式:。
[知识拓展]喷泉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存在压强差,只要能形成压强差的气体就可以产生喷泉。
下列组合不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B、CO2和H2O C、Cl2和NaOH D、SO2和H2O问题:⑴氨水中的微粒有。
⑵氨水的保存方法⑶氨水中的溶质是NH3,氨水的密度,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
⑷检验氨气的方法2、氨气与酸的反应: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拓展思考]:本实验中能不能用浓硝酸代替浓盐酸?浓硫酸呢?3、氨的催化氧化:(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通常状况下,氨气和氧气不反应,但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试着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三、氨的用途:阅读课本93页,归纳氨的用途。
小结:达标练习:1: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CO2B、N2C、SO2 D 、NH32、关于氨的喷泉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气与水反应得到氨水是强碱B、证明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C、收集氨气的烧瓶内壁必须干燥D、证明氨极易溶于水4、氨水与液氨有何区别?8、标准状况下,充满VL氨气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若能充满整个试管,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的性质》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氨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渗透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观点。
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唯物主义观点。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科学方法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氨的催化氧化法,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氨与酸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由氢气和氮气合成引出本节课题
【板书】一、氨
【板书】1.氨的分子结构
【提问】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氨分子的结构
【板书】电子式H∶N∶H
结构式H-N-H
【展示】氨分子的球棍模型
【提问】氨的分子结构,判断氨分子是极性分子吗?
【展示】一瓶氨气
【提问】通常状况下,氨有哪些物理性质?
【投影】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回忆旧知识,明确本节目标。
思考,书写。
观察模型,认真思考并回答。
有一对孤对电子,呈三角锥形,极性分子
观察思考复习,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情景。
用理论分析氨的分子结构
培养立体思维能力,帮助理解记忆。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板书】2、氨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氨的加压、液化、放热、减压、气化、吸热过程的讲解,告诉学生氨做致冷剂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指导】氨的喷泉实验
【提问】酚酞溶液为什么会喷入圆底烧瓶?酚酞溶液为什么会变成红色?
结论氨极易溶于氨溶于水后呈碱性
【过渡】大家分析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呢? 分析,思考。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观察,描述。
分组实验并讨论。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多方面考虑问题,加深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中蕴涵的美。
【板书】3、氨的化学性质
【板书】氨与水的反应 :
NH3+H2O=NH3·H2O=NH4++OH-
NH3·H2O=NH3 +H2O
【讲解】不稳定,且在水溶液中能少部分电离出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讨论】在氨水中,主要存在哪些分子和离子?
【演示】将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打开的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瓶口
【讲解】浓氨水有挥发性,
挥发出的氨跟水反应,使湿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用
此方法检验氨的存在。
【过渡设问】氨水有碱性,能与哪类物质反应呢?
【指导】氨与氯化氢反应
【提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推断出什么结论?
【过渡设问】氨与酸能反应,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计算机演示】氨与酸溶液中H+结合成NH4+ 的过程
【板书】氨与酸反应
NH3+HCl = NH4Cl
【讲解】由配位键的形成条件知,有孤对电子的NH3可以和有空轨道的H+形成配位键而地到NH4+。
NH3+ H+ → NH4+ 三角锥正四面体
【练习】
NH3+HNO3=NH4NO3
2NH3+H2SO4=2SO4
【引入】在NH3分子中,N呈
-3价,是最低价,能被氧化
而升高,O2是最常见的强氧化
剂,那么,NH3和O2之间在
什么条件下可以反应?有什么
现象?产物是什么呢?
【演示】取干燥的250ml烧瓶在酒精灯上预热一分钟,迅速将瓶口对着盛氨水的试剂瓶口,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20秒,再将烧红热的螺旋状铂丝迅速插入烧瓶中。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讲解】在上述条件下,NH3和O2可以反应,反应放热,初时无明显现象,冷却时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说明初时有NO 生成。
【板书】氨跟氧气的反应催4NH3+5O2=4NO+6H2O△-3 +2
【讲解】在反应中,N→N, 0 -2被氧化,O→O,被还原,由于这是在NH3、O2与催化剂接触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叫”氨的催化氧化法”反应,这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反应。
【过渡】通过上边的学习,不难看出氨有许多性质。
【板书】4、氨的用途
【小结】:氨的分子结构、性质
【练习】1、氨水与液氨有什么不同?
2、浓硫酸常用气体干燥剂,是否可以用来干燥氨气?为什么?
3、找出两种在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
【作业】:
分组讨论,提出看法并说明理由。
思考,讨论。
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讨论结果。
思考,讨论。
思考反应实质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
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反应原理。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自己画网络图。
思考,交流
1、给学生营造一个研讨的气氛。
2、渗透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观点
3、巩固重点内容,及时反馈知识掌握情况。
4、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认识。
1、亲手实验,加深印象。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渗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引出氨与氧气反应的性质
1、培养观察能力、叙述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培养思维的严密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探讨反应的实质。
考察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