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朗读在语文教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朗读在语文教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70a5035fbfc77da369b166.png)
朗读在语文教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本应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但现如今语文课堂中对朗读教学的运用已渐行渐远。
本文就中职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语文教学一起回归朗读的原点。
一、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朗读是我国母语学习的传统方法。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经典场景——古代私塾先生和学生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古文,民间也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数学要算,语文要念”等古训,而从古至今那些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的学者大家更是个个自幼饱读诗书,通今博古。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能力。
而现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也规定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交流。
阅读的本质是“读”。
“读”是阅读方式之是指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有声的阅读形式。
换言之,即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感人的口语的一种活动。
这种阅读活动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
在这“活动”中,作者隐藏在作品之中, 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这就需要读者与作者面对面地对话,在对话中对作品不断思考、创新,作品的重要意义在独立自主的阅读对话过程中生成,发现作者,发现自我。
王力先生的《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曾有这样的论述:“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他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
”而朗读正是感受这种音乐性的美的最好的方式。
吕叔湘先生也说:“文学的作用主要是感染,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进入读者的脑子,使读者能像作者一样想,有同样的感情,这样就算达到目的了。
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那么它的作用就更容易发挥了。
试论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81093dff00bed5b9f31d84.png)
试论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当我朗读这篇课文时,我的情感连同思维都深入其中,我被我所朗读的情境而感染和陶醉,它简直就是一曲音乐,久久回荡在我的心海……”这是一位中职生在一篇作文中所写的一段话。
可见,朗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习形式,而更是一种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艺术形式。
《教育学》把朗读称为“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喜欢朗读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越来越差了。
尤其是中职学生更是这样。
究其原因,有这几个:一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惹的祸,在初中,教师强调的是识记知识、死记硬背。
一切都为考试服务,根本不重视朗读。
二是学生没有一个体味朗读所带来乐趣的环境,空余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上网、看小说上。
三是许多学生由于受方言的影响普通话不标准,怕洋枪加土炮而被别人笑话,羞于朗读。
金克木先生说过:“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美文,如倾情朗读,细细品味,仿佛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多彩的歌。
可以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和享受。
朗读可充分发挥原文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组合方式,逐渐学习并形成语感;朗读可以使学生体味作品的感情韵味,提高学生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因此我们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形成学习的主角,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从而享有知识,培养能力,启发思维,陶冶情操,达到一种奇妙的艺术境界。
然而,作为一个中职语文教师,应该铸就一把怎样的金钥匙,去开启课堂上学生们的心扉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加强范读,通过自己美妙绝伦的朗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而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c79c8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4.png)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指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并进行表达的活动。
在语
文学习中,朗读的作用不容忽视。
具体来说,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作用。
首先,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语音表达文字,这需要他们不断地理解文字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文化程度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来说,通过朗读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音美和语言的表现力,提
高表达能力和语调感受能力,使学生更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优美的语言和乐音都具有美感,通过朗读可以
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感受语言的音美和韵味,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四,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朗读需要学生通过声音表达文字,这提高了学生
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心。
在朗读时,学生可以随时掌握自己态度和语音,增强自信心,从
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
最后,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单词和语法知识。
在朗读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已经
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从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素
养。
综上所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审美情趣、提高自信心和增加记忆量,这些都对于学习语文及以
后的职业生涯都有重要的帮助。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52a7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b.png)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朗读是培养学生语音语调和语感的重要途径。
朗读时,学生要通过模仿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朗读方式,学习准确地发音和运用语言语调。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培养自己的语感。
通过长时间的朗读训练,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言流利度,使听者能够清晰听懂朗读内容。
朗读对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记忆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朗读需要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所朗读的内容上,同时要掌握适当的语速、语调和停顿。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注意力的集中来控制自己的朗读节奏和语音语调,从而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果。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也起到重要作用。
朗读不仅是一种声音的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语音和语调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
朗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朗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朗读是阅读活动和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基本信息和上下文信息,提高文本的理解能力。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将生硬的文字变成具有情感和表情的声音,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有效提高阅读素养。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提高语音语调和语感,培养集中注意力和记忆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提高阅读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朗读的训练,将其纳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17b72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e.png)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它是一种口语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发展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了解。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朗读是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它要求学生正确地发音清晰地吐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也会使学生逐渐提高口齿能力,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朗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朗读可以通过鲜明的语调和生动的语气,使文字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在学生朗读的同时,要求学生通过语音表达来理解全文内容,再将自己的理解反映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达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语言是生动的,朗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诗歌、散文、小说、演讲等多种文学形式都可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语言的音乐感和韵律感,从而培养出对语言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朗读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气等基本技巧,还要求学生合理运用语言的修辞手法,比如语言的重复、对比、想象等。
在进行朗读时,学生必须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会促使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语言技巧。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必须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这要求学生要有很大的勇气去面对自己,有极大的自信心,而良好的朗读能力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生获得成功的朗读后,会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情感的激发,这种情感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增强是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da09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0.png)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词汇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的意义和内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人物形象、场景描写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朗读也是锻炼学生语音语调的良好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发音更准确,阅读流畅自然。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韵律、节奏和声调,进而培养自己的语感。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对语言美感的把握能力,它是学生培养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
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文体、风格和情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表达文学作品。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新的词汇,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这些词汇。
一本好的读物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词汇,学生通过朗读,不仅能够掌握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还能够了解这些词汇在语境中的运用。
朗读也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词汇,通过不断地朗读和反复默写,学生的词汇量会逐渐增加。
朗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正确地把握语音语调、停顿和语速等方面的技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朗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通过朗读,学生能够训练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eedd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1.png)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它有助于学生了解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可以增强语言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他们可以通过
听自己和老师的声音阅读文本并理解文本的意思。
同时,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
子结构、语调和语气等语言特征。
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有很大帮助。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朗读会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有
效地组织语言、实现衔接。
此外,朗读也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
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更快地理解文本,提
高阅读速度、提高识字能力,加强记忆能力、快速提高阅读能力,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阅
读也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朗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技能。
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表现文本的情感、情节等方面,提高阅读的体验。
总的来说,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加阅读技巧,并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
需要,灵活制定朗读计划,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a0d2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e.png)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在语音、语调、表达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下面我来详细阐述一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语音、语调。
通过朗读课文和诗歌,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语音和语调,逐渐培养起准确、流畅的朗读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
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和文字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含义和语言特点,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结合语音、语调、语气等因素来理解和感受文本,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和乐趣,并且培养学生阅读长篇文章和复杂文本的耐心和毅力。
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修养和情感。
通过朗读优秀作品和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文学的高雅和美好,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修养自己的心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语音、语调,增强学生的语感和文字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修养和情感。
在语文课堂中要加强对朗读的重视,为学生提供多种朗读机会和形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0143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a.png)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朗读是指用声音将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起着多重作用。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语音语调。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文过程中,会出现音读不准、声音不响亮等问题。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帮助学生改善发音问题。
朗读还可以使学生磨练喉部肌肉,增强声音的穿透力和表现力,使学生的声音更加响亮、自然。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听到标准的语言模范,模仿老师或者优秀的朗读者的语音语调,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朗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通过模仿朗读者的语气和表情,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和语境,从而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朗读需要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声音,通过口头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正确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和胆怯的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信心。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速度。
朗读是一种动态的阅读方式,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声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句子和段落的结构,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流畅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内容。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改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培养阅读习惯和速度。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朗读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通过多次的朗读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职高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
![职高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9c435902d276a201292e82.png)
职高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作者:马如玉来源:《未来英才》2017年第16期摘要:职高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能力的训练会丰富课堂活动和教学内容,让原本没有生机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课文变得活跃起来,变得有血有肉,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华得到提高。
关键词:职高语文;朗读教学;方法探究;意见探究职高语文的朗读教学就是在语文课文以及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将朗读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声音以及语言的刺激,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体会,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不能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朗读教学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不需要集中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专门的训练,教师可以运用零散的时间传授给学生技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语文教学也会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朗读教学会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一、职高语文教学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1、教师不能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被忽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急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阅读方法,认为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老师忽视了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教师觉得朗读教学浪费时间,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帮助,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语文课文内容的朗读没有概念,更不懂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迷茫,面对一篇陌生的语文课文不知道如何下手,这都是教师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带来的问题。
2、学生不懂得朗读的技巧,不能从朗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不懂得朗读的技巧,更不懂得如何抑扬顿挫的进行阅读和学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不能在阅读和朗读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大的缺失,看似无足轻重,但是事实上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7c9b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5.png)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听说
读写四个语言技能出发,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语
音材料,从而提高他们对语音的感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通过不断地朗读,学生可以熟悉各
种语音现象,掌握标准的语音模式。
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加深对语文
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模仿教师
或优秀的读者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
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培养流利、自然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能力。
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和感受,加深对作文的理解和解读。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作文的语气、情感和语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朗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
欣赏和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
样的文字材料,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模仿和反复朗读,学生可以提高自
己的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写作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文章的语言质量和修辞水平。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c6e3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7.png)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文化素养。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通过朗读课文、故事和文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音、语调和语速等方面的知识。
朗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对那些外语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熟悉常见词语和句式的运用,提高口语流利度。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觉和把握能力,是用来理解语言的内在规律和美感的能力。
通过朗读优秀的诗歌、散文和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韵律、节奏和意境。
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好和表达力,激发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朗读是一种口头表达的形式,通过朗读文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推测作者的态度和获得更多的内容细节。
朗读不只是机械地读出文字,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和内涵。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名著和名篇,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底蕴和价值观念。
朗读也是学习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人文精神,拓宽自己的眼界,培养自己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素养。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试论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484c0fff00bed5b9f31dad.png)
试论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朗诵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在语文课堂上已经很少听见学生的朗朗读书声。
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阐述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加深师生对于朗读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朗读中职语文教学作用朗读,简单讲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有情感地把文章读出来。
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朗读有着悠久的历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等谚语充分说明朗读的重要作用。
教育学家蒋仲人先生说:“就学习语文说,朗读最重要。
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现在有些中职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让学生默读课文,忽视了朗读的作用,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想要省事省力,也不愿意朗读。
弱化朗读的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速度,不知道老师讲解的内容在课文中哪个部分,这样下去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
那么,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呢?一、从教师教授的角度看朗读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是语文课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教师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效用。
1、朗读有利于促进教学互动现在很多中职语文老师反映上课时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答非所问,只好自己唱独角戏一人讲到头,其实是因为忽视了课堂朗读的作用。
学生不清楚课文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老师让其默读课文有的同学又开小差去了,等到提问时连老师讲到哪里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回答问题了。
而通过朗读,一是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结构与内容,二是能有效的防止学生开小差偷懒,从而能让学生与老师积极进行课堂互动。
2、朗读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朗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所以它本身就有调节课堂气氛的功能。
富有情感的朗读常会感染他人,因此许多教师用它来营造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状态。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教师在授课中依据教材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b52d5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4.png)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些朗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模仿语音语调,锻炼语音的韵律和语调的抑扬顿挫,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
对于富有感情色彩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体味文章的情感表达,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朗读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发音不准确、语气不够生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和把握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韵律美,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在朗读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表达,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朗读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品味能力,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库,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丰富。
在朗读中,学生还可以通过模仿名家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的朗读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比如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等。
通过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韵律美,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948f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4.png)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朗读的定义朗读是指用发声的方式将书面文字转化为语音并传达给听者的过程。
朗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听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语篇的连贯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1. 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言的语音语调。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模仿教师或音频中的语音语调,使自己的语音更加地规范和准确。
通过不断地朗读练习,学生的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表达的流利度。
通过不断地朗读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速度和连贯性,使语言表达更加流畅自然。
这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经常接触到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
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学生会渐渐地形成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趣。
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境和语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调、语音来传达文本的意义,这不仅要求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准确的理解,还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5. 增强自我表达能力朗读是一种对外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思想的方式,适合于初中生心理特点。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在表达中找到自己的舞台,增强自信心,自觉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我表达的能力。
6.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经常朗读会使学生逐渐形成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朗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合理安排朗读时间朗读教学应该合理安排朗读时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逐步增加朗读的时间。
朗读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c467b23186bceb19e8bb63.png)
度 上 。”“痣 一 点 ”是 后 置 词 ,“十 分 清新 ,十 分 自然 ” 是前 置 词 ,对 这 样 特 殊 句式 要 加 重 语 气 来 读 ,读 出 了其 中畅快 的语势 ,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小屋 的喜爱 之 情 。
筛选是按照要求去选择文章 中的信息 ,筛选信
美 丽 “极 致 ”展 开联 想 ,揭 示 出各 种 事 物 中人 “在一 定 的 环境 里 ”,才 能 发挥 自己全 部 美 丽 极 致 的深 刻 哲理 。
摘 要 :朗读作为语 文教 学传 统的教学方 法,在职业 院校语 文教 学中起到非 常重要 的作用 ,朗读不仅能 够领会 文章大意 。还 能够提 高语 言概括能力 ,不仅 有助 于语 言表 达能力的提 高 ,普通话 水平的提 高 ,更能够提 高文 学鉴 赏能 力,因此 ,在语 文教 学中
要 注意培 养学生的朗读 习惯。
领 会 大 意是 对 文 章 主 旨的初 步 把 握 ,可 以不深 刻 ,但 必须 力 求 准确 ,因 为在 很 多 时候 ,我 们 所需 要 的就 是 这 种 大 概 的 了解 ,而且 ,它 常 常 直 接 影 响进 一 步的朗读 。所 以我们要努力提 高见字 出声 、见字 解意的能力 ,努力提高放声朗读过程中对文章大意 领会 的准确性 。例如 ,读朱 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就要感受作者渴望光 明,渴望革命 ,但找不 到 出路 ,看 不 到希 望 ,又不 甘 心妥 协 ,因此 内心无 助 彷徨 和 苦 闷 ,作者 通 过 对秦 淮 河 夏夜 如 诗 如 画如 梦 的描写 ,坦率地流露 出 自己的真实情感 。读郁达夫 《故都 的秋》,要读 出秋的“清”、“静 ”、“悲凉”,要读 出作 者对 故都 的秋 怀有 的一 丝苦 涩之 情 。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https://img.taocdn.com/s3/m/84a30524ba1aa8114431d99a.png)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作者:许雪飞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4期语言是语言学习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性的,是打开人类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朗读在整个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朗读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内容或文本所进行的出声的阅读。
其作用为:1.可以增进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动情地朗读会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学生会禁不住心为之动、神为之摇,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通过自己的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
2.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人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系统的感受能力,是一种心理行为能力。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旦形成较好的语感,那么对语言的学习就会有轻车熟路之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3.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一样东西时,只有调动各种感官,学习效果才会达到最佳状态。
实际上,出声朗读这一身体行为给大脑带来了紧张感,使注意力得以集中,同时,朗读出声会促使自己用耳朵听,即眼、耳、口、脑同时工作,会增强对左右脑的刺激,激活脑细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提高学生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
作为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文学家、教育家朱自清先生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蜜咏甜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
”(《国文教学》)尽管如此,朗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重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考试中对朗读的忽视。
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明确要求中学生的朗读应达到何种水平,但在现行的语文学科的考试中,却都没有对朗读能力的测验。
进入职高以来,各门学科的开设再加之所学专业的要求,使得大多数职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大大减弱,甚至是应付了事。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无所顾忌,为了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们会重点抓看似可以立竿见影的词语、背诵、写作等,而忽视朗读这一项。
朗读的魅力——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朗读的魅力——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1239e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1.png)
方法交流2013-10积累知识朗读,是对学生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
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认识汉字、感知节律、体会含义、领悟作者情感的实践活动。
所以,课堂上的朗读,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
但在我们的上课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不能准确流畅地朗读。
朗读过程中由于现实的习惯经常出现误读的现象,如“氛围”中的“氛”的正确读音是“fēn”,而同学们经常误读为“fèn”,“徇私”中的“徇”误读为“xǘn”。
2.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诵,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声音比较低,神态扭捏,而且在读的时候断断续续。
3.在朗读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增删词语,导致文章失去原有的韵味。
面对职高学生的这些普遍情况,我从四个方面强调一下朗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便唤起老师、学生对职高朗读教学的再认识。
一、朗读是职高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通过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深切地体会中国语言的表现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运用汉字的能力,提高人际交流的能力。
但是要成功地朗读一篇作品并不容易,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例如,发言要标准,吐字要清楚,念词要完整,感情要饱满,抑扬顿挫等。
此外还要深入研究作品,对作者的生平及他写作时代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使朗读出来的文章有感情,进而引起听者的共鸣。
二、通过朗读去领会文章神韵,陶冶情操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职高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在语言方面都经过千锤百炼。
诗歌如《琵琶行》,散文如《荷塘月色》,包括戏剧语言都是具有美感的。
职高学生认为朗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
其实,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如果不读,我们就品味不出诗歌优美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无法体会小说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感受不到散文的意境美,无法体会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三、通过朗读提高职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就是朗读,我们的古人就非常注重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朗读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摘要: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作用很大,朗读旨在通过让学生对语言文本的朗读并感知,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为提高他们的语感获知能力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教学中的朗读运用为职高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与知识技能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朗读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基本能力
语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靠平时阅读的积累而来的。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语言,是我们应该思索探究的永恒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朗读在整个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明确要求中学生的朗读应达到
何种水平,但在现行的语文学科的考试中,却都没有对朗读能力的测验。
特别进入职高以来,各门学科的开设再加之所学专业的要求,使得大多数的职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大大地减弱,甚至是应付了事。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无所顾及,为了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们会重点抓看似可以立竿见影的词语、背诵、写作等,而忽视朗读这一项。
在职高的教学中,往往专业课的学习占大多数的时间,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就很少被重视。
没有了在初中时的晨读课,语文学科的学习仅是在课堂上的学习所得,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向多用在课文的理解与疏通上,朗读的时间自然就没有了。
1.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去领会文章神韵,陶冶情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强调了语言对文章的重要作用。
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强调了语言锤炼的艰辛。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在语言方面都经过千锤百炼。
诗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杏枝头春意闹”。
散文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语言具有含蓄美和音乐美。
小说方面,福楼拜认为:“无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要一个词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性质鲜明。
”戏剧的语言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化。
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语言用词追求立体感,分寸感,句式讲究节奏美,整齐美,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可以“一字传神”,甚至“不着一字,尽着风流”。
职业高中学生认为朗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
其实,他们不知道: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如果不读我们就品味不出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体会不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再现不出散文的意境美,展现不出戏剧角色的个性。
2.教师要告戒职业高中的学生,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
“读书
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
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
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解释。
许多学生反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们说:老师,你授课时讲得太多了,太清楚了,而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又太少了。
这样一味地把知识往我们头脑里灌,我们会因“积食”而“消化不良”的。
这是众多家学生的心声。
职业高中语文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去朗读,去思考,不然,课本中的精品就会寡然无味了。
须知,光靠老师讲,学生思考,是培养不出学生理解能力的。
高中阅读理解得分不多就是明证。
我们不要忽视朗读理解文章的作用,而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职业高中学生的经常一般较差,语感也有一定的欠缺,朗读,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语感。
语感是指人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系统的感受能力,是一种心理行为能力。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旦形成较好的语感,那么对语言的学习就会有轻车熟路之感。
正因为如此,现代神经语言学家华生指出:“所有的学习在于形成习惯,语言学习关键在于语感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缺少语感就永远谈不上掌握和精通。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件至关重要但也很费心的事。
其实朗读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方式,因为朗读是一种有声训练,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
的高低快慢强弱中,只有通过多读、熟读方可全面把握。
充满感情的朗读就会使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尽可能地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从而使语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高。
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罗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炼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言改通顺,流畅了。
”叶圣陶先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
”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改诗时,就采用“读”的方式,“读”的修改法使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音韵优美,雅俗共赏。
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应用“读”这种方式修改作品成绩最为显著的是海明威。
他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反复读了二百余遍,修改了二百余次,最后才付印。
海明威就是用“读”的方法,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去刻画形象,用最乘法,炬的语言将作者,形象,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形成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
由此可见,通过“读”来修改文章是行之有效的,职业高中虽然课业紧张,但每写一篇文章务求其精,“文章不厌百回读”,只有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语病,只有通过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言“心语”之语。
这样,可能初改文章时费时费力,但从整体写作教学来说,它却是省时省力的。
学生一旦掌握了边读边改的方法,必可受用无穷。
总之,不难看出朗读在我们的语言教学中有着如此重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做到一个朗读的践行者,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职业高中学生的朗读,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也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更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