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语文朗读教学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曾给语文作过这样的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朗读作为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

【关键词】朗读兴趣激发习惯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的重要性取决于朗读的作用,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也有助于学生听说写等能力的提高。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貌。

一、朗读的重要性

1.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以读悟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准确地领会课文内容。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学生学习课文,就是要领会每一篇课文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朗读课文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诗歌、散文、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中,朗读更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仔细”倾听”作者话语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作者进行感情、

思想交流的过程;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进行的感情、思想交流就越深入,越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通过反复朗读,去理解文本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比教师一厢情愿的分析讲解好得多。在朗读中,每位学生都是主体,他们会自己去揣摩,去理解;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学生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诗歌《将进酒》的教学中,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充分地朗读来领会诗歌的内容,体悟诗人的情感的。又如诗歌《北方》,艾青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饱经忧患、伤痕累累、到处蔓延着“贫穷与饥饿”的悲哀的北方景象,而这也正是当时祖国的真实写照。诗歌一个特别的地方是,某些诗句有标点符号,而某些诗句却没有标点符号。而仔细阅读过诗歌后,我发现这是诗人有意为之。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不要换气,不要停顿。学生兴致很高,非常投入地朗读起来,然后他们说感觉自己快断气了,我说这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你想:北方的悲哀苍凉,贫穷落后的景象,怎能不令人断肠呢?

(2)由读入境,好的朗读,感情充沛,能营造一种氛围,它不仅能带给我们听觉上的娱悦,还能将听者带入文本所创设的意境和情境之中。《西地平线上》中的三次落日,让我们体会人间的大美,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可是课文对落日景象的直接描写较少,更多的是作者看到这种“大美”时的感受。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那里的风景图片,配上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再请声音低沉且富有感染力的同学来朗读,其他

同学或看图片,或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那种苍凉死亡的气息就会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3)以读带写,以写促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是为了写,读得多了,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语言文字的感觉自然也就会在有形无形中形成了。据说茅盾对《红楼梦》是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巴金也曾说,自己之所以能在创作上取得成就,完全得益于年轻时期背熟了20多篇《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训练,比如在《祝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一回祥林嫂的辩护律师,替祥林嫂找一下凶手,并为她写一份辩护词。又如在《天净沙·秋思》教学中,让学生将这段文字改写成散文。通过这些读写训练,不仅使他们得到了写作的训练,而且为了写作,学生必然会对课文再加以熟悉,在无形中又促进了朗读。

2.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厌学情绪的与日渐增,虽然与学业加重,升学压力增大,社会上的诱惑等等紧密相关。但也有其他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地失去了成就感。很多学生在周记里反映,进入高中以来,一种深深的落寞始终伴随着自己,处于高手林立的集体中,自己早已湮没在人群中,再也体会不到佼佼者的自豪与快乐了。另一方面是在课堂上,老师在唱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

同学讨论交流,也欢迎学生畅所欲言,可一旦学生的发言与参考答案不相吻合之时,我们便匆匆地收回话语权,忽略甚至无视学生幼稚而又不失鲜活的思想情感火花。这样,除少数佼佼者之外,更多的同学与自豪感成就感,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畅谈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找回正在渐渐失去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首先,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对此教师可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齐读、个别度、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评价读、竞赛读等。

范读可分为录音范读和教师范读。录音范读的优势在于朗读者普通话标准规范,情感充沛,极富感染力,是学生学习模仿最佳的途径。对于那些对话较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而那些情节比较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采取表演性质的朗读,效果则会更好。比如戏剧《雷雨》,让学生选取其中一幕或一些段落进行表演朗读。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熟悉故事的情节,学生一定会反复地朗读课文;使他们的表演才能得到展示。评价读可以是师对生的,生对生的,还可以是生对师的,特别是后边两种,很受学生欢迎。

其次,设置精彩问题,延伸课外朗读。在学习《阿q正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题目中的q应读什么?阿q为什么不叫其他名字,偏叫阿q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就会仔细地去读课文,而当他们在课文中无法找到所要的答案时,他们

就会去找一些与鲁迅相关的书籍来读。

再次,朗读习惯的培养,与教师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好处,尽可能地利用好时间进行朗读,并要求学生读课文时必须出声,最好能大声地朗读,要养成读必出声的好习惯。课堂上,多留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课堂之外,利用好早读晚读课,让课堂上书声朗朗。熟读成诵,背诵也是朗读的一种形式,所以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背诵情况。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只要我们老师有信心,有恒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书声盈耳。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课文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讲懂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文本,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情感和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地朗读,主动轻松活泼地读,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

可以这样说,唯其读,才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途径。这正是“书山有路读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