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太阳钟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 1.2《太阳钟》 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2《太阳钟》一、填空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________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________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________单位——________。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不能计时。
3.太阳钟也叫________,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它是根据________下影子的________变化规律制造出来的。
4.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________,________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________,下午用________。
二、判断5.日晷是古人的计时的工具,它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6.日晷的晷面上每两相邻刻度之间的时间表示两个小时。
()7.沙漏在阴天和夜间能正常计时,因此比日晷更加科学。
()8.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11.做有趣的手掌日晷实验时,要面向正北方。
()三、选择1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日晷B. 浑天仪C. 滴漏13.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14.日晷是根据()原理制作的。
A.太阳温度的变化规律B.太阳运动与影子的变化规律C.太阳东升西落现象D.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15.下列那幅图是欧洲人沿用至今的日晷?A.B.C.四、思考题16.日晷是利用了什么原理来记时的?17.想一想,如何制作一个太阳钟。
18.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知道时间吗?我们怎样知道现在是下午3点钟?19.查找资料,将下列各种计时器按发明的先后排序。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1.【答案】太阳;昼夜交替;时间;天【解析】【解答】在远古时代,人们利用太阳进行时间的计算,发明了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来计算时间的日晷。
四年级科学下册《太阳钟》优质课件(苏教版)
制作一个地平日晷
跟着视频做 哦!
谢谢大家!
通过该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变化
实验结论
影子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光源、不
透明的物体和承接影子的屏。
★影子总在物体背光一面。 ★影子方向与光的运动方向相反。 ★同一物体:照射高度大,影子短,
照射高度小,影子长。 ★在无光照射时,影子会消失不见。
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
第8课 太阳钟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和太阳》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8.太阳钟
神奇的影子
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 子的长短与方向有什么影响?
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变化
实验步骤 ★用手电筒光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
★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 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试一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 见。
日晷
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 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 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 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 “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 “日晷”。
太阳钟
晷针 晷面
日晷
各种日晷
赤道日 晷
日晷的工作原理
“阳光”下,晷针影子投于晷 盘,影子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 动而移动,古人根据晷针的影子 落在晷盘上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 间——×时×刻。
实验步骤
★将长竹篾弯成弧形,模拟太阳运行轨道。 ★将手电筒延竹篾移动,照向铅笔,观察 子的长短与方向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 化,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关,太 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早晨 影子较长,然后逐渐变短,正午最短,然后逐渐变 长,直至日落影子消失。
最新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太阳钟》太阳钟
《太阳钟》资料太阳钟在历史的长河中,天文学和计时学是相伴发展的,可以说有了天文学,也就有了计时学,计时仪器和天文仪器一样,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精确化的。
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是土圭、圭表和日晷,其原理是通过太阳的投影和方位计时,一般通称太阳钟。
1.简介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的公转就组成了太阳钟,它普遍存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任一地方观测到它和应用它;它是可靠的---预见不到它会停止或“损失”时间;它的稳定度很高---科学家们依据它的时标能预见到地球上任何地方日出或日落的时、分、秒等;还能早几百年或几千年遇见到日蚀或月蚀以及别的与时间有关的事件。
此外,它不涉及人们的运算---在国际上不存在争论“谁的太阳最权威”的可能性,人们不必对它的运转或调节负任何责任。
然而,这个古老而光荣的“钟”也有严重的缺陷。
其中一个事实是:太阳钟与更精密的标准钟相比,并不是一个很稳定的钟。
在历史的长河中,天文学和计时学是相伴发展的,可以说有了天文学,也就有了计时学,计时仪器和天文仪器一样,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精确化的。
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是土圭、圭表和日晷,其原理是通过太阳的投影和方位计时,一般通称日冕,也称太阳钟。
2.日晷日晷又称晷仪,也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它与圭表的区别是:圭表的根据日影的长短判别方向测定季节、全年日数和冬至、夏至就在的日子,推算历法等;日晷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了耿询的成就,“观测日晷和刻漏,是测天地正仪象的根本”。
“明史·天文志”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
较之圭表,它已复杂多了,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仪器了,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太阳钟》课件
新知讲解
你认为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日”是太阳,“晷”是阴影,“日晷”就是太阳的阴影。日 晷是利用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 西向东移动来计时的。
新知讲解
实验3
人们是怎样根据影子的特点来计时的呢?
实验材料
小棒、铅笔、橡皮、指南 针、直尺、白纸、计时器
新知讲解
实验过程
①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 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 ②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在记录纸上标 出来。
③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 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太阳钟
影子形成条件 影子与太阳 日晷
作业布置
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
①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按第23页的活动记录标明刻度和方向。 ②把一张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 ③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就能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观察记录表
时间(每隔1小时) 6:00
太阳位置变化 东偏南
向
移
小棒影子变化
长度
_______米
方向(位置)
西偏北
长度
米
方向(位置) 向 移 厘米
新知讲解
视频:一天中影子的变化
新知讲解
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所以影子在西侧,下午从西方落下,影子 在东侧,所以影子的变化规律为从西到东。长短的规律为从长到 短,再由短到长。正午的时候影子最短,傍晚的时候影子最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太阳钟》教案(2021新版)
8.太阳钟【教材分析】《太阳钟》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四课时。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人站在阳光下会有影子,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有影子的特征,因此影子对学生来讲是非常熟悉的。
本课带领学生认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但学生对如何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制作一个太阳钟是存在困扰的。
本课要帮助学生弄清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课属于技术设计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利用手电筒做光源,探究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先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影子测量,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变化的规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测量,连续测量需要一整天。
通过记录相关数据,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变化。
第三部分,日晷的制作与使用。
通过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通过阅读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动手制作,实际体验日晷的作用。
人类发现太阳运行以及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发明了日晷和圭表,来记录时间,最终形成历法。
从探究影子变化的规律开始,到探究阳光下照射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都需要学生在阳光下实际测量,收集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数据。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通过实作,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模型和数字化,形成技术产品,进而影响人类生活。
【学情分析】[已有认知情况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和第4单元《奇妙的光》以及本单元《太阳》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太阳的基本特征,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了解了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有影子,但是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去研究影子与太阳的关系。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太阳钟》重点习题2
《太阳钟》习题一、基础过关1.填空题(1)太阳钟是根据()来计时的。
(2)古代把一天分为(),每个时辰()。
(3)在日晷的正反面划出(),每个小格代表()。
(4)午时三刻表示()。
(5)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的长短会经历()变化过程。
(6)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7)从(),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
(8)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不同,可分为()、()。
(9)早晨当太阳升起时,()就开始了;太阳落山了,天变黑了,()就开始了。
(10)在远古时代,人类用()来计时。
二、综合训练1.选择题(1)亥时是指()A.23—1点B.1—3点C.21—23点(2)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星座。
A.12个时辰B.36个时辰C.24个时辰(3)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A.日晷B.浑天仪C.滴漏(4)古埃及人利用()计算时间。
A.星座计时B.流水计时C.太阳计时(5)日晷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B.时间C.长度2.判断题(1)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2)太阳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3)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4)太阳钟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 )(5)午时是指9—11时。
()三、拓展应用1.简答题(1)日晷与圭表的区别是什么?(2)你知道的计时仪器有哪些?2.实验题怎样制作简易的太阳钟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填空题(1)日影的方向(2)12个时辰 2小时(3)12个小格 2小时(4)11点45分(5)长短长(6)天(7)春分到秋分期间秋分到春分期间(8)地平日晷赤道日晷(9)白天夜晚(10)太阳二、综合训练1.选择题(1)C(2)B(3)A(4)A(5)B2.判断题(1)×(2)√(3)√(4)×(5)×三、拓展应用1.简答题(1)圭表的根据日影的长短判别方向测定季节、全年日数和冬至、夏至就在的日子,推算历法等;日晷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太阳钟》作者及工作单位苟来虎陕西省扶风县上宋乡龙渠寺小学教材分析《太阳钟》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的第二课。
在第一课学生通过各类方式感受了时间,本课则是学生深切研究时间测量的第一课,学习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史。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历了一个观察太阳影子转变的进程,本课,学生将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及时间单位年、月、日、小时是如何肯定的。
学情分析本课与《太阳和影子》、《日夜交替》、《看月亮》、《日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路组成《白天和黑夜》这一单元。
本课是学生开始初步熟悉到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基础上,将内容伸展到时间的测量。
通过对前人一些时间工具的了解和简单的制作时间工具,加深太阳和影子之间关系的转变规律和计时工具的原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熟悉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二、进程与方式: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的利用方式。
教学难点:日晷的计时原理教学进程三、教学进程(一)铺垫孕伏质疑提问,同时板书:太阳钟(二)探讨新知1.介绍牛顿的故事二、出示日晷挂图(介绍日晷)3、探讨日晷原理a.探讨原理b. 制作日晷(三).熟悉手掌日晷a.教师介绍b.学生操作(四)归纳知识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仍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一路的特征?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4.学生汇报5.教师小结(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请同窗们按照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一路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太阳钟》作者及工作单位苟来虎陕西省扶风县上宋乡龙渠寺小学教材分析《太阳钟》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的第二课。
《太阳钟》教案课件优秀教学设计
《太阳钟》教案课件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一节“太阳钟”。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钟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晷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太阳钟的原理,掌握日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钟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难点:日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钟模型、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太阳钟制作材料(包括纸板、针、线、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日晷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利用太阳来确定时间的。
2. 讲解太阳钟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太阳钟的工作原理。
3. 制作太阳钟:a. 分组讨论制作方法。
b. 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c.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安装与调试:a. 学生按照制作方法安装太阳钟。
b. 教师检查并指导调试。
5. 观察与记录:a. 学生观察太阳钟指示的时间,记录数据。
b. 分析数据,讨论误差原因。
b.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太阳钟原理2. 制作步骤3. 安装与调试4. 观察与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太阳钟,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太阳钟的指示时间,并与实际时间进行对比。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记录太阳钟指示的时间,分析误差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太阳钟的制作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古代计时工具,如水钟、漏刻等,激发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太阳钟原理的理解;2. 制作步骤的详细讲解与示范;3. 安装与调试的准确性;4. 观察与记录的数据处理;5. 作业设计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2024年五年级科学《太阳钟》课件
2024年五年级科学《太阳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时间的测量》中的第二课时《太阳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太阳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掌握利用太阳影子判断时间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钟的历史和原理,理解太阳影子与时间的关系。
2. 学会制作简单的太阳钟,并能利用太阳钟判断大致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钟的制作和影子的观察。
教学重点:太阳钟的原理和利用太阳钟判断时间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太阳钟模型、多媒体课件、计时器。
学生准备:硬纸板、剪刀、尺子、铅笔、针线、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太阳钟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判断时间的?进而引入太阳钟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太阳钟的原理:讲解太阳钟是如何利用太阳影子来判断时间的。
(2)制作太阳钟:讲解制作太阳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制作太阳钟的方法,并动手制作。
4. 学生制作太阳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制作太阳钟。
5. 影子观察6. 影子与时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发现影子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太阳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太阳钟的原理2. 制作太阳钟的步骤3. 影子与时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钟,记录一天中影子的变化。
2. 答案:(1)太阳钟的制作步骤。
(2)影子与时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太阳钟的制作方法和影子与时间的关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制作太阳钟的步骤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太阳钟的原理,了解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太阳钟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影子观察的准确性和数据记录。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太阳钟》精美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太阳钟》精美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实验,知道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与光照射的位置有关。
2.通过实验,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3.通过实验,知道可以利用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关系,制造出计时工具,知道什么是太阳钟。
科学探究: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光的照射的位置有关。
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出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3.能在制作太阳钟的活动中,认识可以利用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关系,制造出计时工具。
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敢于大胆想象。
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证明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3.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教学重点】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教学难点】利用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制作太阳钟【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手电筒、铅笔、橡皮、竹篾、小棒、指南针、硬卡纸、白纸、直尺、笔和指南针、剪刀、双面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出示皮影戏图片,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说明: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这是我国的传统艺术,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问:你知道皮影戏是怎么表演的?(只要回答出影子就行)提问:你觉得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明确:需要有光照射物体。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钟2名师教
1 / 4……………………………………………………………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钟一、教学理念: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
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太阳钟的制作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钟的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四、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二)探究新知A.初步认识太阳钟1.介绍牛顿的故事2 / 4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
(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
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
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3.学生回答4.教师小结B.探究日晷原理1.介绍日晷: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
(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1 ……………………………………………………………最新资料推荐…………………………………………………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果有时间学生阅读完成科学课堂作业本。
(1)提问:古人如果想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怎样来观察日晷呢?
(2)出示日晷模型,学生观察日晷。
(3)指名学生回答。
(4)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个时辰的?说说日晷是怎样计时的?怎样来观察日晷的计时?
(在晷面中间插上一根针——这就是古人计时的日晷。我们只要看晷针的影子在哪,就是什么时辰。)
(5)思考:听了同学的介绍,日晷计时的原理?
(古代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阅读教材P52上的资料,知道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思考:用“天”作单位,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谈话:在生活中,人们认识到用“天”做单位太大,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就把一天划分了十二时辰,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午时三刻”、“半夜三更”等等。
1、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以及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
2、自制日晷模型;立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谈话:我们有哪些方法来计时?(钟表、电视等)
(2)提问:古人没有现代人用的钟表,他们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二、探究过程
1、用太阳来计时(难点)
(1)提问:知道最早使用时间单位“天”是怎样来的吗?
太阳钟教学设计
东州小学吴文笏
教学内容:科教版《科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第二课P52~P53。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在没有发明时钟之计时的原理。
3、制作一个“太阳钟”,并发现太阳钟的弊端。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
教学准备:
(5)提问:我们经常在书本里看到这样的词语“午时三刻”、“半夜三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6)出示日晷图,解说晷面上十二时辰的划分方法。
(7)讲解: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8)介绍:各个时辰的名称由来。
(依据古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物活动时间的规律来命名)
2、自己来利用光影计时并制作太阳钟(重点)
(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来计时)
(6)提问:我们现在知道了日晷的计时原理,我们自己能做一个太阳钟了吗?
(7)小组讨论:怎样制作太阳钟来计时,需要哪些工具。自己制作太阳钟将会怎样?怎样使制作的太阳钟计时更准确。
3、讨论与思考
思考: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阴雨天不能使用,晚上不能使用,计时不精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