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 故宫博物院课件 新人教版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c6d0c958f5f61fb736663f.png)
第六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 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 顺序写的? 它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 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 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 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文章强调中轴线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 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在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龙? 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 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 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 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皇 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 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11. 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 12. 乾清宫的用途 13. 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 14. 后三宫的装饰特点
15. 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
16. 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首尾呼应
现在,你知道本文的结构了吗? 总分总
空间顺序 。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
景山
景山
北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对故宫有初步的认识。
2.学习积累生词。
3.初步了解课文,明确课文的说明 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和结构。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 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 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 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 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 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 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 类文化遗产”。
在介绍建筑群中,重 点介绍主要建筑,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df0c78f01dc281e53af035.png)
(4)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 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 —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 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 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 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 (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 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 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 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 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 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 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 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 结合。
(7)在介绍太和殿的内景时,立足 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 上圈点出方位词。龙。
课外链接
学习了这篇课文,故宫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它代表着我们国家古代 建筑的奇迹,同学们可以通过其他途 径去了解更多风格各异的建筑,这样 可以开阔视野,感受祖国的伟大,见 证祖国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从而,争 取做一名富有创造力的接班人,把国 家建设得越来越好!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 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 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 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大殿____ 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 ____ 背后是雕龙屏。方台 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____ ____ 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 中央藻井有一 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____ 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 色大圆珠,____ 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 下面的宝座。梁坊间彩画绚丽,有 珠正对着____ 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多态多姿,龙身____周围 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02e5d4a58da0116c17493e.png)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故宫整体有什么特点? 2、课文介绍了故宫的哪些建筑? 对什么建筑详写?
3、文章结构顺序?说明顺序?
1、故宫整体有什么特点?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划出课文依次介绍了故宫的哪些建 筑?
• 2、下面是故宫的简略平面图,请根据课文,在 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
作者在介绍故宫博物院时为什 么如此详尽地解说太和殿?根 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 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此外,它 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
思考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1、 列数字 准确的说明了太和殿的规模宏大, 突出了它的雄伟壮丽.
(பைடு நூலகம்
15
)
(
2
) (
14
(
) )
北
13
( 12
( 11
) )
(
9
)
(
3
) (
(
7
)
6
)
(
1)
( )
1.午门 2.神武门 3.西华门 4.东华门 5.角楼 6.金水桥 ( 10 ) 7.太和门 8.太和殿 ( 8 ) 9.中和殿 10.保和殿 11.乾清宫 ( 4 ) 12.交泰宫 13.坤宁宫 ( 5 ) 14.御花园 15.景山
3、故宫的说明顺序及说明的结构?
北 西 南 东
3、故宫的说明顺序及说明的结构? 以空间为顺序,从南到北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总分总结构
午门
金水桥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门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242ddf84254b35eefd343d.png)
故宫博物院。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
2.故宫整体有什么特点?
3.作者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1.午门 2.神武门 3.西华门 4.东华门 5.角楼 6.金水桥 7.太和门 8.太和殿 9.中和殿 10.保和殿 11.乾清宫 12.交泰宫 13.坤宁宫 14.御花园 15.景山
4.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我来当导游!
走近你
殿顶
龙榻立柱Βιβλιοθήκη 翊坤宫养心殿西六宫
神武门和护城河
御花园
殿堂
神兽
汉白玉栏杆
午门
东华门
西华门
太和门
乾清门
太和门狮雕
金水桥
金水河
坤宁宫宝座
坤宁宫内景
先 游 到 这 儿 吧 !
……
三、夯实基础:
1.给加色注音:
o ) nɡ )攒( cuá n )鳌头( á 罄( qì n) 琉璃(liúlí )藻井( zăo )蟠龙( pá
u 中轴线(zhó ) n) 金銮殿( luá
2.辨析字形,并组词: 卸( ) 拢( ) 御( ) 珑( ) 缀( 辍( ) ) 谐( 楷( 湛蓝 斟酌 ) ) 点缀 辍学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交泰殿
太和殿 武英殿 文华殿
汉白玉石桥
金水河
午门
从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说 明 顺 序
课文 按照空间 顺序组织 材料,由 外入内, 沿着故宫 的中轴线, 从南到北, 以中间带 两边来说 明,井然 有序。
5.师生共同探究第5—8段: 1)这部分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太和殿。
2)请将这四个自然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4《故宫博物院》ppt课件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4《故宫博物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bb3730453610661ed9f4bd.png)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明确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说明顺序。 2、尝试着向家人有序地介绍故宫博物院。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事物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结构层次:总—分—总 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 (空间顺序)由外到内 选好立足点 用准方位词 详略安排:详写太和殿,略写其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 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 门→景山
课堂小结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 的了解。一般而言,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 明文,大抵都按照空间顺序,即参观游览的方位 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明确: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 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 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 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 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 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 C、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一、预习展示
识记字音、字形 矗立(chù ) 鳌头(á o) 湛蓝(zhà n) 琉璃(liú ) 殿檐 (yá n) 藻井(zǎo) 蟠龙(pá n) 轴线(zhó u) 金銮殿(luá n) 击磬 (qì ng) 檀木(tá n) 攒(cuá n) 乾清宫(qiá 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 奏报(zò u) 慈 禧(xǐ) 额枋(fāng) 妃嫔(pí n)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目录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edf39e1b9d528ea81c779ff.png)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单元阅读1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3 生命生命杏林子4 紫藤萝瀑布宗璞5 童趣沈复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第二单元阅读6 理想流沙河7 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 人生寓言(节选) 周国平9 我的信念玛丽·居里10 《论语》十则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阅读11 春朱自清 12 济南的冬天老舍 13 山中访友李汉荣14 秋天何其芳15 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第四单元阅读16 化石吟 张锋17 看云识天气18 绿色蝈蝈 法布尔19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20 山市 蒲松龄综台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五单元 阅读21 风筝 鲁迅22 羚羊木雕 张之路23 散步 莫怀戚24 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寄母亲25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第六单元 阅读26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27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28 女娲造人 袁珂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浣溪沙 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如梦令 李清照 观书有感 朱熹名着导读《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附录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第—单元阅读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3 丑小鸭(安徒生)4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5 伤仲永(王安石)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阅读6 黄河颂(光未然)7 最后一课(都德)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0 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阅读11 邓稼先杨振宁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13 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15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第四单元阅读16 社戏(鲁迅)17 安塞腰鼓(刘成章)18 竹影(丰子恺)19 观舞记(冰心)20 口技(林嗣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第五单元阅读21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 荒岛余生(笛福)23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24 真正的英雄(里根)25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第六单元阅读26 珍珠鸟(冯骥才) 27 斑羚飞渡(沈石溪) 28 华南虎(牛汉) 29 马(布封) 30 狼(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名着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阅读1 新闻两则2 芦花荡孙犁3 蜡烛西蒙诺夫4雨果5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阅读6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背影朱自清8台阶李森祥 9老王杨绛 10信客余秋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阅读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2桥之美吴冠中 13苏州园林叶圣陶 14 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说“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具体篇目的课件,教案,试卷等资源请访问链接中的文章,并选择备课中心的相应页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c6581336f61fb7360a4c6567.png)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故宫博物院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增强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3.学写介绍校园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通过让学生担当导游的活动方式,了解本文按空间方位顺序,沿着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的说明特点。
学些介绍校园的文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辅助多媒体。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故宫”导入1. 简介故宫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此外,还有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
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长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
(可出示简易的位置图)。
原名紫禁城,初建于明朝,公元1406年奠基,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鼎盛于清代,五百年间它曾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帝王将相的舞台。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博物院,得名于1925年,八十年来,它历经风雨,走向复兴,最终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艺术宝库。
今天,紫禁城既古老又新鲜,它正承载着历史,创造着未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2.作者简介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故宫研究专家,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36张PPT 含视频)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36张PPT 含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b1eecc15f78a6529647d5331.png)
故宫座落在什么地方?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故宫中最大的殿堂叫什么?
学子们在什么地方参加殿试?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皇帝居住过故宫吗?
A.在北京城中心
B.72万平方千米
C.”紫”字取名于紫宫,紫宫又是天帝之宫。皇宫是禁区,
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 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 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 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 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九龙壁
版权所有
珍宝馆内的寿山
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1.辨析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 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3.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4.真正认识到故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激发民 养 族自豪感。 心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 版权所有 逻辑顺序便于体现实力的内部联系。
顺贞门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乾清门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北
我西 来 当 导 游
东 南
西 华 门
太和门 东 华 门 角楼
写出游览路 线,填写景 点名称,找 出交代方位 变化的词语。
博:多,丰富。 矗立:高耸直立。 湛蓝:深蓝。 藻井: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处理。 妃嫔:泛指后妃们 御道:专供皇帝走的路。 玉玺:秦朝后专指皇帝用的印。 蟠龙:曲折环绕的龙。 馨:香。 磬:石制的打击乐器。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远,差得远。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独 版权所有 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4课《故宫博物院》(共64张)(共64张)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4课《故宫博物院》(共64张)(共64张)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18a662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5.png)
第十六页。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六页。
第四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大殿_正__中_是(zhè一ngzh个ōng) 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___上_安面放(shàng miɑ 着金漆雕龙宝座,____是背雕后龙屏。方台____有六
根 两高旁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 龙。仰望殿顶,____藻井有一条巨中大央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____环绕着 六颗小珠,龙周头围、宝珠正对着____的宝座。梁 坊间(fāngjiān)彩下画面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 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____还 衬托着流云火焰。 周围
• 作者(zuòzhě)采用了什么顺序介绍了太和殿?
• 为什么把太和殿当作说明的重点?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 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 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 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 重要(zhòngyào),另外它在整 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 的重点。
• 文章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介绍(jièshào)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乃到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是封建
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 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
气势雄伟、色彩绚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所以文章把 太和殿作为(zuòwéi)介绍的重点。
第五十页,共六十六页。
故宫博物院
第一页,共六十六页。
第二页,共六十六页。
课前思考 : • (sīkǎo) 1、故宫坐落于什么地方?
•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 3、皇帝的金銮殿是指哪个大殿?
• 4、学生们在哪个大殿参加殿试(diànshì)? • 5、一共有多少个皇帝居住过故宫?
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新人教
![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fb05af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1.png)
课堂小测: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与句型
总结词
课堂小测旨在检测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 汇与句型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VS
详细描述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词汇和句型 的填空、选择、翻译等练习题,让学生在 课堂上完成并即时核对答案,对于错误进 行纠正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和记忆。
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故宫博物院的短文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尊重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02
CHAPTER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结构分析
01 02
课文结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和历史,然 后分别从午门、太和殿、后三宫和御花园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最 后总结了故宫博物院的地位和价值。
逻辑关系
各个段落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层次分明,使得文章整体结构紧凑,易于 理解。
02
《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主要介 绍了故宫的历史、建筑布局、主 要展馆和珍贵文物,是了解中国 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布局和主要展馆,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生字和词 语。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复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故宫博物院》,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分组讨论:故宫博物院的特色与价值
总结词
分组讨论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色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探究 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艺术收藏等, 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讨论交流,共同探究故宫博物院的特色与价值,最后各组汇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2427c86137ee06eff9183c.png)
4、(9)中和殿、(10)保和殿 5、(11)前朝和内廷的通道 6、(12)乾清宫 后 廷 7、(13)交泰殿 、坤宁宫 、后三宫
8、(14)写后三宫的特点 9、(15)御花园 10、(16)从景山鸟瞰故宫
• 根据课文及图表,你能分析出作者带领读者参 观故宫是沿着怎样的路线,按着怎样的方向进 行的吗? 沿故宫的中轴线,由南到北 • 他又是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 绍的? 同时又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为“前朝”和“内 廷” 聪明的你,能从本文中看到作者使用了哪些说 明顺序? 空间顺序(从南到北)逻辑顺序(先总后分)
一、(1)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 二、(2-16)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现状、 规模、布局特色 1、(2)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2、(3-4)三大殿的外观、规模 3、(5-8)太和殿 :外形、内景、位置、用途、概貌
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故 宫 博 物 院
前 朝
学习目标
• 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 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学习介绍建筑物的 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 学习正确处理详略安排 • 珍视故宫,热爱故宫
• 1、你去过故宫吗?说说你所了解的故宫 故宫方圆72万平方米,有九千多间房屋, 九十多万藏品,九百多万档案材料 • 2、你知道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吗? 古时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划分为三垣 (yuάn)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 yuάn(指三个宫城,即太微垣、紫微垣、 天市垣),紫薇垣在中间在北斗星的东 北方向,于是古人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 地方,封建帝王被认为是天帝之子,故 皇宫取“紫”字,又因为皇宫是禁区, 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
2 摹状 貌: 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太和殿内部装饰的富丽庄严.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 故宫博物院(黄传惕)第二课时课件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 故宫博物院(黄传惕)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a6cace33d4b14e8524684f.png)
藻井(zǎo ) 矗立( chÙ)
矫健(jiăo
绚丽(xuàn) 雍正(yŌng)轮廓(kuò )
初读文本 •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句,你能 发现建筑物说明文写作上的一般规 律吗?
我的发现: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开篇一般要交代:建筑物的地位、 地理位置、建造年代。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 最后要总结。 作者一方面恰当选择事物 点明了故宫的特征是:宏伟的建 的立足点,一方面准确地 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 运用方位词语,有条理地 采用了总 ---分---总的结构特点。 加以说明。
• 立足点: • 大殿正中朱漆方台。 • 殿顶的中央雕金蟠龙 • 方位词:正中、上面、两旁、下面、背后 • 说明顺序: • 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 • 由上—后—两旁 • 以蟠龙为立足点 • 由周围—下
片段精读
•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采用 了什么顺序? • 为什么把太和殿当作说明的重点? • 找出片段中有关“龙”的句子,探究 写的原因。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北
太和殿 武英殿 汉白玉石桥
从 南 到 南 北 的 空 间 文华殿 说 文华殿 明 顺 金水河 序
午门
本文说明顺序的特点
• 1.以空间说明顺序为主。这样按照事 物的空间分布位置介绍的说明顺序叫 作空间顺序。 • 2.故宫建筑顺序也是作者的参观路线。 按照由南到北沿中轴线进行。 • 3.本文的结构安排特点:先总—分— 总
作者所使用的方位词
• 从…往里、沿着、穿过、进了、 走进、到了、往北、在两边、在 中间 • 从方位词可以看出作者的立足点 在不断变化,这属于“动点观 察”。 • 静立某种建筑物时,需要进行 “定点观察”。
精读文本 这么多的建筑,作者不可能面面俱 到,那么重点介绍的是哪一处?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a73257767f5acfa1c7cdcf.png)
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故宫
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在太和殿的一段里,我描绘了多姿多态的龙,同时也没有忘 记揭露那些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矗立(chù) B.藻井(zào) C.击磬(qìng) D.额枋(fāng) 湛蓝(zhàn) 蟠龙(pán) 赏赐(cì) 妃嫔(bīn) 矫健(qiáo) 檀木(tán) 御花园(yù) 金銮殿(luán)
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这
时《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
即在1979年第11期上刊载了,题目叫“古代艺术
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
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文章主旨
这篇解说词按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作者 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瑰宝。
字词知识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井然有序: 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矗立: 高耸地立着。 矫健: 强壮有力。 湛蓝: 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瑰宝: 特别珍贵的东西。
玲珑: (东西)精巧细致。
肃穆: 严肃安静。 掩映: 彼此遮掩而互.重要词语释义 殿试: 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皇帝亲临殿廷主持。 斗拱: 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也作枓拱,枓栱。 额枋: 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镏金: 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在器物表面。也作鎏金。 藻井: 宫殿或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一般呈圆形、方形或多边 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或彩画。 鳌头: 指皇宫大殿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 “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b2bab5d1f34693daef3e7e.png)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方位词。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蟠(páan)龙鎏(liú)金玉玺(xǐ)妃嫔(Pín)湛(zhàn)蓝
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
2.解释加点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人教版语文第三单元14课《故宫博物院》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第三单元14课《故宫博物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5b1e0187c24028905fc31f.png)
御花园
御花园
御花园蟠龙槐
顺贞门
神武门
景山回望
【理解课文结构】
一: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及历史。(1段) 二:介绍故宫的主要建筑特点。(2—15段)
总写故宫整体及特点。 (2段) 天安门—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 桥—太和门 (3段)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 (4段)
2、生字词注音并释义
湛蓝(zhàn) 磬(qìng) 攒(cuán) 琉璃(liú)
藻井(zǎo) 蟠龙(pán) 金銮殿 (luán) 鳌头(áo)
湛蓝:深蓝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布局:全面安排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3、参观故宫路线图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练习拓展】
1、 在右图中指出 下列建筑名称:
神武门、午门、 太和门、太和殿、乾 清宫、坤宁宫、御花 园。
2、用一段文字介 绍下列图中的布置。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乾清宫
太和殿 太和门
午门
写作提示
• 1.先观察,找出门和窗的位置,数数共有几件家具? • 2.选择好立足点.如“门、书桌、窗、四壁” • 3.恰当运用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两边、
(16段)
【理清说明顺序】
•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 顺序。
•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往往 运用表时间的词语,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用时 间顺序。
• 空间顺序多用方位词语,按空间位置安排材料 的先后顺序,注意事物的大小、上下、前后、左 右、远近、东南西北的位置和方向。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评价课件新人教版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评价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857f99ddccda38366baf9a.png)
多年过去了,那次班会上的掌声,时时萦绕在我的耳畔……
第十六页,共26页。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我不能让自己(zìjǐ)的学生有个三长两短。
指难以预料的坏事情。
(2)这粒盐,原本并没有溶化掉。
第六页,共26页。
(1)请解释俞敏洪先生讲话中“储钱罐”和“印 钞机”的指含依义靠。传统方式,被动积累钱财的人。 储钱罐: 指凭借自身能力,不断创造财富的人。 印钞机: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 jiǎodù),说说俞敏洪先生这段话有 什用么了特两色个。(liǎnɡ ɡè)新颖独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个 价值这个抽象的问题。
停滞(zhì) 高涨(zhǎng) 须臾(yú) 丑陋(lòu)
【解析( jiě xī)】选项B中 “威慑”的“慑”应 读shè。
第二页,共26页。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C)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绵簇,美不胜收。 B.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雨,走近大树(dà shù),站在那里楞了片刻。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摔门在这里弹琴。 D.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3.下列词语中全都表示心情的一项是(4分)( A)
A.恐惧 得意扬扬 悔恨莫及 企盼 B.恍然 轻而易举 冥思苦想 愣着 C.愤怒 美不胜收 不求甚解 煎熬 D.苦恼 不可名状 所作所为 遨游
第三页,共26页。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4分)( )D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C.在我们的队伍里,在各条战线上,必将出现千万个雷锋。 D.她憔悴的脸上(liǎn shànɡ)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新授课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新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736625a76e58fafab003c3.png)
故宫博物院
说 明 对
故象 宫 博 物 院
阅读课文,描摹故宫全貌
角楼
西六宫
西 华 门
角楼
景山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太和门 金水河 午门
北
角楼 西
东
南
东六宫
从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东 华 门
说 明 顺
序
角楼 游览路线
午门
神武门
角楼
作者在哪个地方游 览的时间最长?
g 额枋
殿内大柱
皇帝宝座
藻井
彩绘
蟠龙
太和殿朝贺图
作者在介绍太和殿时 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和说 明顺序?
说明方法: 列数字
说明顺序: 从外到内 从上到下 从中间到四周 从下到上
中和殿
保和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三大殿
文章为什么把太和殿作 为重点来说明?
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太和 殿是中心的中心,皇权的最高象征, 位置非常重要;同时它又是故宫建 筑群的代表,最能体现整个故宫的 特色。
乾清宫
坤宁宫
御花园
京剧《游龙戏凤》里这样一段唱 词:“北京城里有一个大圈圈, 大圈圈里面有一个圆圈圈,圆圈 圈里面还有一个黄圈圈…...”
你知道这里的“大圈圈”、 “圆圈圈”、“黄圈圈” 是指什么吗?
明
清
时
期
皇城
北
紫禁城
京
平
面
图
紫禁城——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 皇宫 ,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 代宫殿和古建筑群,由大约900座建 筑和9000个房间组成 。依照中国古 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 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 是以皇帝的居所称为紫禁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c10828cc1755270722086e.png)
14 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方法;3.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
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
(二)展示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方法;3.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过渡语:有了目标就好像航船有了航向,接下来我们就依据我们的航向,开始我们学习之旅吧!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主要作品《故宫博物院》、《天安门颂》、《北京,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等2.跳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快速跳读课文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包括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读完后查字典解决生字并标记在书上(注:跳读课文是指快速浏览扫描课文,或者省略跳跃阅读,原则是集中精力,迅速扫视,跳读的目的是快速锁定生字词)。
3.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记段落,勾画出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课后练习一的故宫平面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2)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了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顺子并勾画出来。
use 14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三单元_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_新人教版
![use 14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三单元_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_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5d5ce09e31433239689347.png)
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
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 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
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
“旅游地理”专栏,要了这篇稿件, 在1979年11期上刊载了,题目就叫
“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
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 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一、读一读
pán 蟠 龙 pín 妃 嫔 áo 鳌 头 zǎo 藻 井 liú 鎏 金 zhàn 湛 蓝 liú 琉 璃 qìnɡ 击 磬 fānɡ 额 枋 yán 殿 檐 luán 金銮殿
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
二十座”。 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
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突出事物的特点。 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
四、美读课文 我做导游 我来当导游!
假设现在是2018年,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在祖国首 都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现在你们带领千千万万慕名 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 导游词内容: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太和殿的外 观、装饰、位置、用途。 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 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
乾清宫。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乾清宫
殿 顶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 朝阳、龙风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作比较 交泰殿 坤宁宫
全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 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