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无机化学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归纳(精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QB = Kspө 时,饱和溶液,处于沉淀 溶解平衡状态
(3)QB > Kspө 时,过饱和溶液,有沉淀 析出,直至饱和
7-3、4
掌握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方法, 并作 简单计算
选择和使用沉淀剂时注意:
• 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使沉淀趋于完全(20-50%为宜) • 选择沉淀物溶解度最小的沉淀剂,使离子沉淀更完全 • 注意沉淀剂的电离度 • 定性沉淀完全 c 10-5 mol.L-1 ,定量沉淀完全 c 10-6 mol.L-1 • 分步沉淀:生成沉淀所需沉淀剂浓度越小的越先沉淀
期末复习
第六章 一、酸碱质子理论
•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特点:具有共轭性、相对性 、广泛性、
没有盐的概念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NH3·H2O ⇌ NH4++OH-
HCl NH4Cl NaCl NaOH H2O
α pH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无
7-2
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规则
AnBm(s) nAm+(aq) + mBn-(aq)
Q = [Am+]n[Bn-]m
即难溶电解质AnDm溶液中, 离子积QB=c´n (Am+)·c´ m (Dn -)
溶度积规则
(1)QB < Kspө时,不饱和溶液,无沉淀生 成;若体系中有沉淀存在,沉淀将会 溶解,直至饱和
[Cu(NH3)4]SO4
K4[Fe(CN)6]
┌──┴──┐
┌──┴──┐
内层
外层
外层
内层
[Cu(NH3)4]2+ SO42┌──┴──┐
(K+)4 [Fe(CN)6]4┌──┴──┐
中心离子
配体
中心离子
配体
Cu2+
(NH3)4 ↑↑
Fe3+
(CN-)6 ↑↑
配位原子┘ └配位数
配位原子┘└
配位数
6-8、9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变色范围
c HIn/c In- ≥ 10 pH≤pKHIn-1 呈酸色 c HIn/c In- ≤ 0.1 pH≥pKHIn+1 呈碱色 当c HIn=c In-时, pH = pKHIn变色点
变色范围为pKHIn±1, 2个pH单位
酸碱滴定
滴定曲线:
溶液pH 随中和百分数(T%)变化的曲线。
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pH值
c (H
)
K
θ a
c
c (弱酸 ) (共轭碱
)
c
(OH
)
K
θ b
c
c (弱碱) (共轭酸
)
缓冲溶液的pH值主要决定于酸(碱) 的pKaө (pKbө ),其次与c(酸)/c(碱)有关。 对一确定缓冲体系,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 改变c(酸)/c(碱),调节缓冲溶液的pH值。
掌握配位化合物键价理论要点
• 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 • 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 • 中心离子的空轨道在成键过程中进行了杂 化,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配合物的空间构 型。
掌握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
百度文库
• 稳定常数
Cu2+ + 4NH3 ⇌ [Cu(NH3)4]2+
K
f
c[Cu
NH3
c(H)
K
a1K
a2
多元弱酸(碱) 多元弱酸 Ka1ө >>Ka2ө >>Ka3ө ,c(H+) 主要决定于第一步
电离, c(H+)计算同于一元弱酸:
c/Ka1ө ≥500时 c(H ) Ka1c 在二元弱酸中,Ka1ө >>Ka2ө , 忽略第 二步电离,其酸根浓度近似等于Ka2 。 6-5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
跃的范围内。 准确滴定的判据: C Ka10-8 多元酸多元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能分步滴定的条件:
6-11
K
a1
/
K
a2
10 4
cK
a2
10 8
cAKA /cBKB 104 cAKA 10-8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化学计量点pH值及 突跃范围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
2 4
]
c(Cu 2+ ) c4 (NH3 )
• 不稳定常数
• 逐级稳定常数 • 累积稳定常数
Kd
c(Cu2+ ) c4 (NH3) c[Cu(NH3 )42+ ]
稀释定律
HAc
Ac- + H+
平衡浓度 c(1-α)
cα cα
K
θ a
c(H ) c(Ac ) c(HAc)
c 2 1
当< 5%时 Kaө=c2 Ka / c
6-4
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
一元弱酸弱碱c/Kө ≥500时
HA:
c (H ) c Kac
B:
c (OH ) c Kbc
两性物质 6-5
6-1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基准物酸质:(21H.. NNCaal22B)C标4OO37•准10H溶2O液的标定:
碱(NaOH)的标定: 基准物质:H2C2O4•2H2O
KHC8H4O4 6-14
掌握混合碱的分析方法及铵盐中含氮量的 测定方法
• 蒸馏法 (NH4)2SO4+NaOH == NH3+Na2SO4+H2O NH3+HCl == NH4Cl HCl+NaOH == NaCl+H2O • 甲醛法 6HCHO+ 4NH4+ == (CH2) 6N4+4H++6H2O • 克氏(Kjeldahl)定氮法
6-16
第七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分析法
• 掌握溶度积Kspө与溶解度S的关系
n :m型:AnBm(s)
nAm+(aq)+mBn-(aq)
s
ns
ms
Ksp= [nS]n[mS]m = nnmmSn+m
相同点
s
Kspө
表示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不同点 浓度的一种形式 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
单位
g·L-1
•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溶液越浓,突越范围越大;Ka值越大,突 跃范围越大。
• 化学计量点pH值 的计算 • 突跃范围的计算:滴定终点 ±0.1% • 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 分落在滴定突
跃的范围内 MO 3.1 ~ 4.4;MR 4.4 ~ 6.2;PP 8.0 ~ 9.6; 百里酚酞: 无色 9.4-----10.0(浅蓝)------10.6蓝
沉淀的溶解
加入某种试剂,与溶液中某离子结合生成弱电 解质,从而降低该离子浓度,使沉淀溶解。 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降 低某离子的浓度,导致沉淀溶解。 加入配合剂,生成配合物使离子浓度降低,沉 淀溶解。
7-5、6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
原则是先阴离子后阳离子,先简单后复杂
(3)QB > Kspө 时,过饱和溶液,有沉淀 析出,直至饱和
7-3、4
掌握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方法, 并作 简单计算
选择和使用沉淀剂时注意:
• 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使沉淀趋于完全(20-50%为宜) • 选择沉淀物溶解度最小的沉淀剂,使离子沉淀更完全 • 注意沉淀剂的电离度 • 定性沉淀完全 c 10-5 mol.L-1 ,定量沉淀完全 c 10-6 mol.L-1 • 分步沉淀:生成沉淀所需沉淀剂浓度越小的越先沉淀
期末复习
第六章 一、酸碱质子理论
•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特点:具有共轭性、相对性 、广泛性、
没有盐的概念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NH3·H2O ⇌ NH4++OH-
HCl NH4Cl NaCl NaOH H2O
α pH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无
7-2
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规则
AnBm(s) nAm+(aq) + mBn-(aq)
Q = [Am+]n[Bn-]m
即难溶电解质AnDm溶液中, 离子积QB=c´n (Am+)·c´ m (Dn -)
溶度积规则
(1)QB < Kspө时,不饱和溶液,无沉淀生 成;若体系中有沉淀存在,沉淀将会 溶解,直至饱和
[Cu(NH3)4]SO4
K4[Fe(CN)6]
┌──┴──┐
┌──┴──┐
内层
外层
外层
内层
[Cu(NH3)4]2+ SO42┌──┴──┐
(K+)4 [Fe(CN)6]4┌──┴──┐
中心离子
配体
中心离子
配体
Cu2+
(NH3)4 ↑↑
Fe3+
(CN-)6 ↑↑
配位原子┘ └配位数
配位原子┘└
配位数
6-8、9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变色范围
c HIn/c In- ≥ 10 pH≤pKHIn-1 呈酸色 c HIn/c In- ≤ 0.1 pH≥pKHIn+1 呈碱色 当c HIn=c In-时, pH = pKHIn变色点
变色范围为pKHIn±1, 2个pH单位
酸碱滴定
滴定曲线:
溶液pH 随中和百分数(T%)变化的曲线。
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pH值
c (H
)
K
θ a
c
c (弱酸 ) (共轭碱
)
c
(OH
)
K
θ b
c
c (弱碱) (共轭酸
)
缓冲溶液的pH值主要决定于酸(碱) 的pKaө (pKbө ),其次与c(酸)/c(碱)有关。 对一确定缓冲体系,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 改变c(酸)/c(碱),调节缓冲溶液的pH值。
掌握配位化合物键价理论要点
• 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 • 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 • 中心离子的空轨道在成键过程中进行了杂 化,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配合物的空间构 型。
掌握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
百度文库
• 稳定常数
Cu2+ + 4NH3 ⇌ [Cu(NH3)4]2+
K
f
c[Cu
NH3
c(H)
K
a1K
a2
多元弱酸(碱) 多元弱酸 Ka1ө >>Ka2ө >>Ka3ө ,c(H+) 主要决定于第一步
电离, c(H+)计算同于一元弱酸:
c/Ka1ө ≥500时 c(H ) Ka1c 在二元弱酸中,Ka1ө >>Ka2ө , 忽略第 二步电离,其酸根浓度近似等于Ka2 。 6-5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
跃的范围内。 准确滴定的判据: C Ka10-8 多元酸多元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能分步滴定的条件:
6-11
K
a1
/
K
a2
10 4
cK
a2
10 8
cAKA /cBKB 104 cAKA 10-8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化学计量点pH值及 突跃范围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
2 4
]
c(Cu 2+ ) c4 (NH3 )
• 不稳定常数
• 逐级稳定常数 • 累积稳定常数
Kd
c(Cu2+ ) c4 (NH3) c[Cu(NH3 )42+ ]
稀释定律
HAc
Ac- + H+
平衡浓度 c(1-α)
cα cα
K
θ a
c(H ) c(Ac ) c(HAc)
c 2 1
当< 5%时 Kaө=c2 Ka / c
6-4
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
一元弱酸弱碱c/Kө ≥500时
HA:
c (H ) c Kac
B:
c (OH ) c Kbc
两性物质 6-5
6-1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基准物酸质:(21H.. NNCaal22B)C标4OO37•准10H溶2O液的标定:
碱(NaOH)的标定: 基准物质:H2C2O4•2H2O
KHC8H4O4 6-14
掌握混合碱的分析方法及铵盐中含氮量的 测定方法
• 蒸馏法 (NH4)2SO4+NaOH == NH3+Na2SO4+H2O NH3+HCl == NH4Cl HCl+NaOH == NaCl+H2O • 甲醛法 6HCHO+ 4NH4+ == (CH2) 6N4+4H++6H2O • 克氏(Kjeldahl)定氮法
6-16
第七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分析法
• 掌握溶度积Kspө与溶解度S的关系
n :m型:AnBm(s)
nAm+(aq)+mBn-(aq)
s
ns
ms
Ksp= [nS]n[mS]m = nnmmSn+m
相同点
s
Kspө
表示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不同点 浓度的一种形式 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
单位
g·L-1
•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溶液越浓,突越范围越大;Ka值越大,突 跃范围越大。
• 化学计量点pH值 的计算 • 突跃范围的计算:滴定终点 ±0.1% • 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 分落在滴定突
跃的范围内 MO 3.1 ~ 4.4;MR 4.4 ~ 6.2;PP 8.0 ~ 9.6; 百里酚酞: 无色 9.4-----10.0(浅蓝)------10.6蓝
沉淀的溶解
加入某种试剂,与溶液中某离子结合生成弱电 解质,从而降低该离子浓度,使沉淀溶解。 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降 低某离子的浓度,导致沉淀溶解。 加入配合剂,生成配合物使离子浓度降低,沉 淀溶解。
7-5、6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
原则是先阴离子后阳离子,先简单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