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体育考试评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考体育考试评论
编辑者:Certer
学生从教室里走出来,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体育锻炼,
这才是根本。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这意味着体育科目或将进入高
考评价体系。
青少年体质状况堪忧已是不争事实,如今放眼望去,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有例为证:昨天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去年北京高中生体检完全合格仅有一成多,其中体重与视力问题最多。只有一成多高中生体检合格,这多少表明现在学生的体质状况确实到了需要重视的地步。如何重视?把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以高考这个“指挥棒”来“赶鸭子上架”,逼迫高中生加强体质锻炼,正是此次探索
的出发点所在。
其实,早在今年的“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等分值。理由是“我国青少年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重,力量却越来越小……”与此次探索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比,直接纳入高考的建议显然更激进,因而争议更甚。
批评者立刻会找到充足的理由予以驳斥,比如说高考多了体育,客观上是对应试教育的强化,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此次《意见》提出的只是在高考综合评价体系中增加体育的内容,这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要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来衡量体育。而且以应试教育的眼光来看待身体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思维,理应摒弃。
当然,倘若要把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且不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公平公正公开”是最基本的要求。眼下有不少地方都试行“中考加试体育”,但加试中也不时曝出一些徇私舞弊现象。而诸如“高校特招体育特长生大多是关系户”的消息也不时耳闻。再说了,城乡因为体育基础设施的差异,多少也会反映在体育考试中,如何平衡?都值得推敲。因而,在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前,首先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育考试测评体系,否则就会如批评者所说:增加学生的负担,制造新的社会不公。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哪一天真的把体育纳入了高考,能否以此倒逼现在中小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课,特别是把体育锻炼时间还给学生,也很值得怀疑。高考体检为何只有一成学生合格?原因谁都清楚,高中面临升学压力,没人会在乎体育锻炼。而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也不会主动要求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反倒是不断挤占学生的业余时间,补课、考试;至于初中、小学,学校宁愿把学生圈在教室,也不想让学生到操场自由活动,哪怕是课间操,也恨不得就在教室里解决。而放学时间一到,就立刻把学生赶出学校。因为在学校眼中,学生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锻炼身体又关学校何事?回到家中,学生又被做不完的作业所绑架;周末又要被父母逼着去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没有自己的时间,学生又如何锻炼身
体?体质自然每况愈下。
因而,真要落实《意见》,类似昆明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3年下降,相关负责人将被严厉问责的做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应让学生从教室里走出来,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体育锻炼,这才是根本。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其根源在于国家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要少于等待就业的人数,所以,要通过考试这个手段将一部分人淘汰出去,让他们自由择业去。留下的人总体上是“能力相对好、素质比较高”的人。高考就像一面筛子,而筛孔就是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知识和能力。一直以来,由于这种手段的公平性、客观性,也由于经过这个筛子选拔的人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又有利于个体的发展,所以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人们发现,经过现有高考这把筛子选拔的人,似乎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于是,人们想到了改良——在现有高考制度上又加了一个体质健康的“筛子”,试图再把身心不好的、不健康的淘汰,把体质好、身心健康的留下。从这个角度看,高考加体育是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文化成绩好,还要身体好的、身心健康。
由于以前人才选拔不考体育,所以,家庭和学校从孩子入学开始就不重视体育,使得孩子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一代不如一代,学生肥胖急剧增加。身体机能差、肥胖可能在青壮年时代不显现危害,但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高致病性因素一旦持续到中老年,就会出现爆发式病发现象,国家将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医疗资源。
由于以前人才选拔不考体育,所以,孩子们只知道苦读书,不锻炼。为了几分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是对自己正确认识的缺失,是责任心和勇敢、进取生活态度的缺失,是社会交
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是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缺失。这些素质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而恰恰是体育能够有效培养的。
高考考体育,其实并不是中国独有。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考试。美国一些大学是否录取高校申请者主要看三个条件:一是相对好的文化科目水平测试成绩,二是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时间,三是良好的体育团队(俱乐部)经历。在国内,2000年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学校也设置了一个特别的“体育加试”: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考体育,考得好的加分;不考的,不扣分。
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招来一群只会考试的应试高手,动不动就郁闷、抑郁,甚至跳楼;也不会希望自己的毕业生在工作中经受不住激烈的职业竞争而中途夭亡。根据笔者的相关调查,运动员和有运动经历的职业群体中,少有自杀现象。
所以,高考考体育并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它表征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面对这种转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反对,而是适应。
本文来源:/edu/gaokao/2011/1205/96255.html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把学生体质状况和参加锻炼情况纳入各类招生考试之中。”在鲁政发(2011)31号文件《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中,这条硬性规定成为山东省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新表述。这意味着,山东省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将学生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已成定论。
将体育纳入高考,山东省这一做法无疑是一次“吃螃蟹”的尝试。究竟这一做法是会增强学生体质还是走向应试的极端,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内(福建省,编者加)部分专业人士。
可将体育纳入高中会考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体育教研组组长钟玲玲老师认为,体育进入高考会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学生平时往往因学业忽视了身体锻炼,很难在课余保证运动时间,而高考作为指挥棒,会影响到学生和家长的心态。但是,体育纳入高考要怎么考,考什么,会不会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反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些都值得商榷、推敲。
“高中生各学科都要求会考合格,目前只有体育还不是会考科目。”钟老师建议,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将体育纳入高中会考,要求高中生必须达到一定的等级,这样既不会走向应试的极端,又对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产生促进作用。
1小时锻炼每天怎样保证
对于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否保证这个问题,钟老师表示,如果将学校的课间操、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