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伊莎贝拉》的文本解读-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电影《伊莎贝拉》的文本解读

《伊莎贝拉》是香港导演彭浩翔在2006年初的作品。这部电影有别于他以往作品的诙谐幽默、诡异怪诞的风格,例如在此之前的电影作品《买凶拍人》、《大丈夫》、《AV》等作品。《伊莎贝拉》的风格用彭浩翔自己的话说,就是“非常不彭浩翔”。叙事脉络的层层递进,对电影主题隐喻意象的把握,文本叙事的平行技巧,无不体现彭浩翔曾作为一个作家,驾驭文本叙事的优势。本文试图从电影的文本角度出发,对《伊莎贝拉》这部作品进行解读。

一、电影的文本结构

《伊莎贝拉》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回归与寻找的情感故事。杜汶泽饰演的澳门司警马振成在一个非常暧昧的情况下认识了一

个使他感到似曾相识的16岁女孩,当这种嗳昧升温到极致时,女孩张碧欣却道出了自己是马振成与被他抛弃的初恋女友伊莎

贝拉所生的孩子。突然发觉身为人父的马振成,怀着对初恋负情的愧疚、补偿的心态将女孩留下,令两个分别十数载的陌生父女,重新领悟亲情的温暖。

这部电影用三条叙事脉络支撑剧情的发展。

第一条叙事脉络是围绕马振成和张碧欣父女关系展开的,他们的故事也是整部影片的主体。在开始阶段,马振成和张碧欣的近乎于乱伦关系的出场,奠定了男女主角介乎于情人与父女之间

的暧昧关系。在经历寻找宠物狗“伊莎贝拉”、搬家、马振成触犯法律准备和女儿一起跑路等一系列事故,父女俩人的关系渐趋明亮,一种相依为命,一种模糊的超越伦理与道德,杂糅亲情与爱情的氛围渐渐升温。当马振成为了并非亲生的女儿毅然决然走向法庭,卸下一直逃避的心态,接受法律的制裁时,在那一刻终于找回了作为一个男人的最初尊严和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情人的情感救赎。

第二条叙事脉络比较隐晦,是围绕马振成和伊莎贝拉的年少爱情故事展开的。16岁的伊莎贝拉与马振成相恋,意外的怀孕让少不经事的马振成惊恐的逃开了,将伊莎贝拉遗弃在流产手术室的门外。但是伊莎贝拉却坚守着这份感情16年,默默的在城市中带着女儿与马振成擦肩而过,直到病逝。正是马振成这份对初恋往事的愧疚情感,成为了支撑整个电影情感的基石。它也成为与第一条叙事脉络相联接的关键所在,比如剧中丢失的那条叫伊莎贝拉的狗,在马振成与张碧欣的寻找过程中,不仅仅找回了伊莎贝拉对马振成的全部思念,也找回了父女俩人对伊莎贝拉的共同思念。

第三条叙事脉络。是揭示整个故事发生的大的背景。导演彭浩翔将故事的叙事背景放在1999年澳门回归前,将澳门司警利用职务之便与黑社会勾结走私的丑闻用编外语的形式陈述出来,也将作为涉案之一的马振成所处的境遇勾勒出来。这场官司也使他与女儿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三条叙事脉络看似混乱,但是彭浩翔充分发挥了自己驾驭文本叙事的优势,并通过时间的转换、空间的位移,将三条叙事脉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构造了极具张力的叙事情节,升华了片中所要刻意表达感情。

二、“伊莎见拉”的隐喻意象

这部电影的名字“伊莎贝拉”(Isabella),是葡萄牙语的音译,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上帝的承诺”。而这“上帝的承诺”也正是这部影片所暗含的底线,即影片中所体现的潜在的承诺第一个是伊莎贝拉对马振成的承诺。如“他从同学口中知道我叫伊莎贝拉,就说我跟这名字一样美,我们就从这名字开始聊。……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从那天起我就成了他的伊莎贝拉”。这个女人不仅从那一开始成为马振成的伊莎贝拉,并独自坚守这份爱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另一个是女儿张碧欣对母亲的承诺,如张碧欣和马振成在寻找那只丢失的叫做伊莎贝拉的狗的时候,马振成问起为什么狗要起这个名字,张碧欣回答道“那只狗是我妈知道自己生病后给我买的,……当初我不明白,她为什么给狗起了这个名字。她死了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妈以前叫伊莎贝拉……从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伊莎贝拉不可以再被人扔掉”。

一个是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承诺,如影片末尾,马振成在妇产科医院的长椅上幻想对已逝去的伊莎贝拉的承诺,其实也是马振成心底的承诺。“对不起,那天没有等你。你放心,我对欣会像

对我们的女儿一样”。

父亲对女儿的承诺。那个给张碧欣抄笔记的暗恋她的小男生,起初被欣的谎言所愚弄,到了结尾却勇敢地找到马振成,戏剧性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使马振成为了张碧欣自首入狱,并承诺两年出狱后重新做人,与欣重新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

单纯从“伊莎贝拉”这个名字讲,这个名字在澳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很大众化的名字。在影片中作为已逝者的名字,同时也是丢失的宠物狗的名字,这个具有典型的葡萄牙文化的名字的“逝去”或是“丢失”,是否可以认定为澳门的殖民时代已经“逝去”的隐喻。百年的殖民历史,在澳门大众心中丢失的某中情结,在这部剧中隐隐渗露,平凡的人们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历史,逝去的就让它逝去,寻找回来的是精神的归一、大陆“父权”心态的回归。电影中的马振成的回归,张碧欣的回归,隐喻了大的背景下的澳门的回归。而有关于伊莎贝拉的隐忍的回忆,也可以理解为殖民岁月里的触动心弦的却又难以泯灭的回忆。

三、电影文本中的平行技巧

从电影文本叙事的技巧来看,这部电影运用了平行的叙事方式,从一明一暗两条叙事脉络就能够看出。一方面是马振成“父权”的回归,摆脱了对年少负情的阴霾,即对伊莎贝拉的抛弃。另一方面,片外语也平行的叙述了澳门在九九回归的过程,同样,也是摆脱了殖民的历史、摆脱的屈辱的百年。

从这部影片的男女主人公马振成和张碧欣所演绎出的寂寞

的温情,似乎可以嗅到澳门在那个时期所弥漫的某种特殊气息。香港导演彭浩翔将影片的大背景放在澳门回归之前的四十八天

有着深刻的意义,他试图表述一种近似于共同的精神状态,即无论香港或是澳门,无论九七或是九九,百年离岛殖民的历史、价值观念的皈依、意识形态的认同都是人们试图努力并竭力寻找的东西。影片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文字说明,是该影片平行叙事技巧的体现。一方面,表明了马振成的现实境遇与澳门回归前的社会现实状况。另一方面,紧扣大的背景,澳门在一九九九年的回归,这就成为影片叙事重心不可偏离的一条时代线索。从女儿的寻找中,马振成也终于找到了他所遗失的“伊莎贝拉”,一种救赎似的回归,使他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在整个剧中人物的回归过程中,我们未尝不可把它看作是澳门这个城市历史与命运的真实映射。四百年的离愁,这淡淡的哀怨未尝不是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升华的,在真正面对回归的一刻,因极度渴望而微微惧怕颤抖的心灵。企盼得到真正的救赎。父女俩17年后的重逢,陌生而又熟悉的温情,千丝万缕的愁绪,未尝不是澳门回归前整个社会群体情绪的真实写照。当我们的离岛,在感受到救赎与回归的那一刻时,小心翼翼的愁绪伴随着认真的归乡情感蔓延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