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
“每月”之类的意思。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②“日”充当形容词或变化意义比较突出的动词的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相当于“一天天”、“一天比一天”。如: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楚辞·涉江》)
③“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充当全句的修饰语,往往含有追溯过去的含义,相当于“往日”、“以前”。如: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左传·昭公七年》)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如:走、趋、伐、见、为、有、欲、能、可。
动词的主要特点是:能受副词修饰,大多数动词能带宾语。动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能在句子中作谓语,也能作主语。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动词“伐”,前有副词“将”修饰,后有宾语“颛臾”。
按能否带宾语,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前者如:患、使、见、伐、问、助、哀等;后者如:走、行、活、止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悦、忿恚、喜、惊等,它们能受“甚”这类副词修饰。
有的动词表示主观意愿或客观可能,一般称为助动词,如:欲、能、可、愿等。它们能独立作谓语,但经常是作其他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修饰成分,如“臣愿.奉璧往使”、“壮士!能.复饮乎”、“欲.诛有功之人”等。
动词有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如:廉、勇、强、老、壮、大、恂恂、融融等。
形容词能受一般副词的修饰或少数副词的补充,但不能受副词“勿”等的修饰。如:“城非不高.也”、“君美.甚”。
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也能作宾语等成分。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良”作定语)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同上)(“倨”作谓语)
今杀相如……而绝秦赵之欢.。(同上)(“欢”为宾语中心语)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并带上使动、意动意义,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一、二、三、十、百、千、万等。
表示数目的是基数词。基数词又包括系数(零、一、二、十等)与位数(十、百、千等)。系数放在位数前,二者是相乘的关系;位数放在系数前,二者是相加或分数的关系,如:“十八九”可能是“十”加“八”或“九”,也可能是“十分之八九”;系数与系数放在一起,常常是相乘的关系,如:“年方二八”即十六岁,“三五之夜”即农历十五的晚上。表示次序的数词是
序数词,古汉语的序数词经常以基数词的形式出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数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名词或动词,表示物量或动量,在句中作定语、谓语、状语。如: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数词后不加量词,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二”即“两次”,作谓语。)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前出师表》)(“三”即“三次”,作状语。)
五、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叫量词。古汉语中没有像现代汉语那样丰富的量词。有的量词是度量衡制度规定的计量单位,实际上也就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名词,如:丈、尺、寸、仞、斗、升、斛、斤、两、钧等。有的量词是借用盛器名词来充当,如“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与“瓢”。这些量词都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叫作名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量词是动量词。在古汉语中,动量词起源很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中的“回”便是一个专用动量词。量词一般要与数词组成数量结构使用,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如:
大王遣一介
..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量结构“一介”作定语,其后以“之”
与被修饰的名词“使”隔开。)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短歌行》)(数量结构“三匝”作补语)
六、代词
代词是指具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代词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它的指代作用,跟它所指代的词语的语法特点大致相同,其句法功能也跟它所指代的词基本相同。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种,分别介绍如下:
(一)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一般分为下面三类:
1.第一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朕、余、予、吾、我。它们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2.第二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女)、尔、而、乃、若。“汝(女)”、“若”主要作主语、宾语;“而”、“乃”多作定语;“尔”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3.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厥、彼、夫。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其中,“之”多作宾语,“其”主要作定语,“厥”作定语,“彼”、“夫”可以作主语。
除以上三种人称代词外,古代汉语中还有两个反身代词“自”、“己”。这两个代词相当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加“自己”,即“我(们)自己”或“他(们)自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古汉语中,人称代词最初既没有性的区别,男性女性通用,也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若表多数,便在代词下加数量词。如:“夫子欲之,吾二臣
...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后来,逐渐有了类似于表示复数的“侪”、“等”、“曹”、“属”、“辈”、“徒”等,它们黏附在第一
或第二人称代词、部分尊称与谦称以及人名之后,如:“不者,若属
..皆且为所虏!”(《史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