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新发感染。

这种感染不仅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扰,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一、医院感染的发病率1.1 感染类型:医院感染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多种类型。

1.2 发病率高的科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儿科病房等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

1.3 影响发病率的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二、医院感染的病原体2.1 细菌感染: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耐药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

2.2 真菌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的比例逐渐增加。

2.3 病毒感染:部分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以引起医院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3.1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患者、患者体液或被污染的物体而传播。

3.2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如麻疹、肺结核等。

3.3 医疗器械相关传播:使用未经适当消毒或无菌处理的医疗器械会导致感染的传播。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4.1 患者隔离: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感染传播。

4.2 手卫生:医务人员和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等。

4.3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适当的消毒或无菌处理,防止感染的传播。

五、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5.1 监测系统建立: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

5.2 报告制度:医院感染的发生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3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涉及发病率、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监测与报告等多个方面。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病原体的传播而导致的新发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和风险,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基础。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1.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手术过程中或接受其他医疗护理时,出现的新发感染。

1.2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可以根据感染部位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液感染等。

1.3 医院感染的严重程度:医院感染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和患者的免疫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一般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2.1 直接接触传播:医护人员、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包括患者的皮肤、黏膜接触、手术操作等。

2.2 空气传播:医院内的空气中可能悬浮有病原体,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吸入这些病原体而导致感染,如肺结核、麻疹等。

2.3 医疗器械传播:医院内使用的一些医疗器械,如导尿管、呼吸机等,可能成为病原体传播的媒介,如果不正确使用或不进行有效的消毒,就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过程中,会产生飞沫,这些飞沫中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如果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则可能感染上疾病。

三、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3.1 患者的免疫状况: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感染病原体,如免疫缺陷病患者、肿瘤患者等。

3.2 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3.3 长时间住院:长时间住院的患者接触医院环境的时间更长,接触的医疗器械和人员也更多,因此更容易感染。

3.4 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破坏了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容易导致病原体感染。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4.1 严格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和患者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体液、接触污染物等情况下,应正确洗手或使用消毒剂,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2023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医院感染概述•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目•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录01医院感染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定义医院感染可以根据感染部位、感染性质、发病时间等特点进行分类,如表面感染、深部感染、法定传染病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增加死亡风险,同时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

医院感染的危害影响患者健康医院感染可能引起院内暴发流行,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传播风险医院感染事件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和舆论谴责,对医院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医院声誉受损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研究意义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如发病时间、科室分布、人群分布等,以及掌握医院感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对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感染发病的原因和传播途径,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干预方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02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横断面研究通过在特定时间点收集数据,研究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如患病率、发病率等。

纵向研究通过在一段时间内收集数据,研究医院感染的趋势和变化情况,如感染率、死亡率等。

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因。

队列研究通过追踪一组患者的暴露和结局情况,探讨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

分析性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评价治疗措施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临床试验通过在特定人群中实施预防措施,评价预防措施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加强病房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佩戴口罩,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 措施。
接触传播及预防措施
接触传播方式
01
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02
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
预防措施
03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佩戴手套,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提供
充足的洗手设施。
共同媒介物传播及预防措施
1 2
共同媒介物传播方式
医务人员相关危险因素
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可 能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与医务人员
之间传播。
无菌操作
手术、穿刺等无菌操作不规范, 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患者体内。
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可能导 致耐药菌株产生,增加感染风险

环境与设备相关危险因素
空气流通
医院内空气流通不畅,易导致病原体在空气中传 播,增加感染风险。
02
医院感染流行现状
全球医院感染现状
感染发生率
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发生率呈 上升趋势,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

感染病原体
以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为主 ,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严 重。
感染影响
医院感染导致患者发病率、死亡率 上升,同时增加医疗负担和社会成 本。
中国医院感染现状
01
02
03
感染现状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流行现状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医院感染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
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在医院内感染上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风险。

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1.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一定时间内感染上的疾病,与住院或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有关。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医院感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2. 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流行趋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院患者中感染的比例。

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免疫状态、手术操作、医疗设备使用等。

根据统计数据,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差异,但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3.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

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病原体的耐药性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问题,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医院感染的治疗更加困难。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源、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等。

空气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微粒传播病原体,如结核杆菌。

飞沫传播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如流感病毒。

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医疗操作中的创伤或血液接触传播,如乙肝病毒。

5.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患者的免疫状态是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感染。

手术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手术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之一。

医疗设备的使用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如导尿管、呼吸机等。

6.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包括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如正确洗手、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是研究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等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1.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1.2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可以分为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两大类。

1.3 交叉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患者之间传播的感染,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患者感染来源于医疗机构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2.1 空气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其他患者。

2.2 接触传播:医护人员、患者、器械等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

2.3 水和食物传播:医院内的水源或者食物可能被病原体污染,导致医院感染的传播。

三、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3.1 医院环境:医院内的清洁程度、通风条件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医院感染的传播。

3.2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到位是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因素。

3.3 患者的免疫状态:患者的免疫状态良好与否也会影响其是否易感医院感染。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4.1 严格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减少医院感染的传播。

4.2 管理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要做到位,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4.3 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保持医院内部的清洁卫生,减少医院感染的传播。

五、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5.1 定期监测医院感染率:医院应定期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5.2 加强感染控制团队建设: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团队,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5.3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总之,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惟独深入了解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才干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加强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水处理系 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对透析液进行检测和控制等 措施。同时,对患者进行监测和隔离治疗,加强 手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技能培训, 提高其防控能力和操作水平。
宣传教育患者及家属
定期评估与反馈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引 导其正确认识和配合防控工作。
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防控措 施。
CHAPTER
05
医院感染
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防 护,如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以 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强化手卫生管理
医务人员要勤洗手,使用洗手液和消 毒剂,确保手部卫生达标。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严格按照医生的处 方使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
感染部位与病原体
确定感染发生的部位和病原体 类型,了解感染的来源和传播 途径。
医疗操作与感染风险
分析各种医疗操作与感染风险 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 供依据。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 析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报告
结果分析
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 析,识别感染发生的危
险因素和传播途径。
控制意义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等措施,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环境中发生的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是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

本文将从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角度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了解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一、医院感染的类型1.1 医院感染可分为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两种类型。

1.2 交叉感染是指在医院环境中患者之间传播的感染,常见于手术室、病房等地方。

1.3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中感染的情况,常见于插管、手术等过程。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2.1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体液传播。

2.2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传播感染,如结核菌、麻疹病毒等。

2.3 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

三、医院感染的危害3.1 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

3.2 医院感染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3.3 医院感染还会给医护人员带来感染风险,影响医疗质量。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4.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

4.2 医院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医疗设施和器械进行消毒和清洁。

4.3 患者和家属应注意个人卫生,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规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五、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5.1 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进行及时监测和报告。

5.2 医院感染的监测数据可以帮助医院了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5.3 医院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报告和信息共享,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领域,对医院感染的类型、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措施和监测报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内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诊断、治疗、护理或康复过程中患者所发生的新的或加重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或出院后一段时间内,与住院期间相关的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部位,医院感染可以分为四类: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血液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1. 发病率和感染率: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感染率是评估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的重要指标。

发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感染率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数除以住院患者总数。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了解医院感染的风险和流行趋势。

2. 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医院感染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包括手术切口、呼吸道、尿路和血液等。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了解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可以指导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感染风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操作、使用抗生素和免疫状态等。

了解感染风险因素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 抗生素耐药性:医院感染中出现的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医院感染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指导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 患者隔离: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携带耐药菌株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等,以防止感染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

2. 手卫生: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规程,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性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简称HAI),是指在接受医疗保健过程中,患者感染了原本不存在的病原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一方面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和医疗费用的支出。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改善感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源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感染指的是病原体来自于患者自身,例如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正常细菌受到破坏或者失去正常免疫机制的控制,从而引发感染。

而外源性感染则是指病原体来自于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其他患者或者医务人员等。

例如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场所的不洁、医疗器械的不洁或者不良使用,甚至医务人员的不当操作等,都可能成为外源性感染的媒介。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以及飞沫传播等。

1.接触传播:这是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

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或者通过医疗器械等进行病原体的传播。

2.空气传播:某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进行传播,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

这种传播方式多在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进行吸气时发生。

3.水源传播:医院内的水源,特别是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水源(如洗手池、浴缸、卫生间等)可能成为感染的媒介。

一些致病菌可以通过水滴、飞沫等进行传播。

4.飞沫传播:飞沫往往是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的,其中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患者呼吸道、口腔等途径迅速传播给其他患者或医务人员。

三、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虽然任何人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都可能感染,但是一些特定的人群,由于其身体状况、免疫功能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受到感染。

1.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由于其免疫力低下,容易被病原体攻击,从而发生感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和控制的科学。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治疗或接受护理的患者在入院后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旨在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传播途径、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以下是对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的详细描述。

1.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感染的疾病。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部位,医院感染可分为四类:手术部位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血液感染。

2.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衡量医院感染问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发生率通常以每1000例住院患者中感染的患者数来表示。

根据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2%至20%之间。

3.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如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接触)、空气传播(如气溶胶传播的呼吸道感染)、飞沫传播(如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和血液传播(如手术操作中的血液接触)等。

4. 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长期住院、年龄(婴儿和老年人更容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操作、使用呼吸机、使用导尿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等。

5.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消毒和灭菌、合理使用抗生素、隔离措施、疫苗接种、环境清洁等。

6.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通常会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报告。

监测数据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7. 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对医疗机构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负担。

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同时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资源消耗和人力成本。

8. 医院感染的研究和创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不断推动着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创新。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又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者院内感染,是指在住院期偶尔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因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在住院期偶尔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因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疾病。

根据感染部位和感染途径的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泌尿道感染:如尿路感染、膀胱炎等;- 伤口感染:如手术切口感染、创伤感染等;- 血液感染:如败血症、菌血症等。

2.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2.1 发病率和感染率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院患者中浮现医院感染的比例。

感染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医院感染发生的次数与接受医疗护理的患者总数之比。

通常以千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来表示。

2.2 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的医院感染部位和病原体有其特定的流行病学特征。

例如,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

泌尿道感染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2.3 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感染源,如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

空气传播主要是指呼吸道感染的传播,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者气溶胶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给他人。

血液传播主要是指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如输血、注射等。

2.4 影响因素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因素与感染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医院内的环境、设施、医疗护理质量等因素也会影响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3.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针对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或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在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原因、感染传播途径以及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 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评估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和统计,可以了解感染的发生情况、发病率和感染风险因素,为制定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2. 感染类型:医院感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不同类型的感染在临床表现、病原体和治疗方法上有所差异,因此对不同类型的感染进行分类和研究对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3. 感染原因: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存在,医疗环境的不洁净、患者免疫力低下、手术操作不规范等。

通过深入研究感染原因,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4. 感染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和医疗器械传播等。

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减少感染的传播。

5. 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针对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规范手卫生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教等。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总结: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原因、感染传播途径以及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研究,可以为医疗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不断改进感染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是研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学科,它涉及到医院内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接触医疗环境、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或其他患者而导致的新发感染。

在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可以是患者本身、医务人员、患者家属或其他环境因素。

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通过对感染源和传播途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特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感染的发病率、患病率、传播速度、季节性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感染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易感人群:不同的人群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存在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因素。

通过研究易感人群,可以针对性地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4. 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医疗器械管理、隔离措施等。

通过研究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以为医院提供科学的感染控制指南。

为了准确评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1.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医院内感染的相关数据,包括发病率、患病率、传播途径、感染源等信息。

数据可以通过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感染控制部门的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渠道获取。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计算感染率、发病率、患病率等指标,绘制流行病学曲线、传播图等,从而揭示感染的流行规律和趋势。

3. 流行病学调查:针对感染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调查、追踪调查、环境调查等。

通过调查,可以确定感染源、传播途径,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者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因暴露于病原体而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可能导致死亡。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在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发病率和感染来源:研究医院感染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同时,追踪感染源头,确定感染是来自医护人员、其他患者、环境还是自身。

2. 病原体类型和耐药性:分析医院感染中涉及的病原体种类,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并研究它们的耐药性,以了解不同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3. 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研究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并确定可能的风险因素,如手卫生不当、设备污染、手术操作等。

4. 预防控制策略: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包括加强手卫生、消毒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环境清洁等措施。

5. 监测和报告:建立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采集和分析感染数据,监测感染发生的趋势和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为了实施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通常会采取以下步骤:1. 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如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

2. 数据采集:采集医院感染相关的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情况、病原体检测结果等。

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病历审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进行。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感染率、风险比、相关系数等指标,以揭示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4. 结果解释和推广: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解释研究发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并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和卫生管理中。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改善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浮现的新的感染或者已有感染的加重。

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匡助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浮现的新的感染或者已有感染的加重。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时间,可以将医院感染分为以下几类: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液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2.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评估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常以每100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数来计算。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所差异。

3.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不同的病原体对应不同的感染部位和感染途径。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者粉尘传播病原体,如肺结核和麻风等。

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感染源传播病原体,如手术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5. 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危(wei)险因素相关。

常见的危(wei)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状态、手术创口、使用医疗器械、长期使用抗生素等。

了解危(wei)险因素可以匡助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6.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合理使用抗生素、手术操作规范等。

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并执行感染控制方案,定期开展感染监测和评估。

7.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采集和报告医院感染的相关数据。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患者由于接触医疗环境或者接受医疗操作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二、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1. 医院感染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或者出院后30天内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疾病。

2. 医院感染的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和感染原因,医院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a. 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

b. 尿路感染:包括尿道感染、膀胱炎等。

c. 伤口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创伤感染等。

d. 血液感染:包括败血症、菌血症等。

e. 胃肠道感染:包括腹泻、肠炎等。

三、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1. 发病率: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是衡量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数据,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在2%至20%之间变化。

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免疫状态、手术创口的清洁程度、医疗机构的卫生条件等。

2. 病原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多样化,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其中,最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病原体的选择和分布与医疗机构的特点和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3. 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传播,如气溶胶传播的肺结核。

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如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接触。

飞沫传播是指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4. 影响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创口的清洁程度、医疗机构的卫生条件等。

此外,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措施也对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 感染控制策略: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实施感染控制策略,包括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培训医务人员、制定感染控制指南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或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在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新的感染。

这种感染可能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旨在了解和控制这些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方式,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1.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或出院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医院感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液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消化道感染和其他感染。

2.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为了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方式,流行病学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交叉研究和时空聚集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感染的风险因素、传播途径和相关控制措施。

3. 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免疫状态、手术操作、使用医疗器械、长时间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环境清洁等。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传播病原体,如结核杆菌;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患者、医务人员或环境表面的直接接触传播,如手部清洁不当;飞沫传播是指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如流感病毒;血液传播是指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

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和使用消毒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灭菌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提供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意识和知识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或者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治疗或者护理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1. 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种类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新的感染病例数与该机构的入院患者总数之比。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例医院感染发生。

医院感染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血流感染等。

2.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寄生虫。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等途径传播给患者。

3.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通过患者、医护人员或者环境表面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进行呼吸治疗时,病原体悬浮在空气中传播)、飞沫传播(患者呼吸、说话或者进行手术时,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等。

4. 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个危(wei)险因素相关。

常见的危(wei)险因素包括:长期住院、手术切口、使用呼吸机、使用导尿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等。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老年人和新生儿等易受感染。

5.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消毒和清洁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6.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是评估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采集和分析感染病例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与社区感染比较,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以及预防与控制,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
医院感染的感染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即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或中断任一环节,将不会发生医院感染。

这是指外源性感染,而内源性感染或自身感染则不同,它的感染过程是感染源(自身)、易位途径和易感生态环境,需从微生态进行考虑。

(一)感染源
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感染的医务人员、污染的医院疗器械、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环境储源和动物感染源,但动物感染源少见。

(二)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可由单一因素组成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经接触感染,也可由多个因素组成如鼠伤寒沙门菌可经接触、共同媒介或生物媒介感染。

医院中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物品如仪器设备、病人的日常用品等则称为感染因素。

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触感染:为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感染方式之一。

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和间接接触感染。

直接接触感染指病原体从感染源直接传播给接触者如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之间,都可通过手的直接接触而感染病原体;病人的自身感染也可认为是自身直接接触感染,如病原体从已感
染的切口传递至身体其他部位,粪便中的革兰阴性杆菌传递到鼻咽部等。

间接接触感染源排出后,经过某种或某些感染媒介或医务人员手、医疗仪器设备、病室内的物品等传播给易感者。

在间接接触感染中,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作用。

因为手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性物质及其污染物品,很易再经接触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医务人员、病人或物品。

目前由于我国手卫生设施差、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不高,因此医务人员的手在接触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卫生部已经颂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在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必将对加强我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防控医院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飞沫感染:是指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排出病原体导致病人发生感染,如2003年春夏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即为经飞沫感染。

因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时间短,播散距离一般小于1m,所以不需空气隔离或消毒。

(3)空气传播:是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当病人吸入这种带微生物的气溶胶后而发生感染。

空气传播在结核杆菌感染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医源性感染:因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

常经污染的诊疗器械和设备、血液及血制品、输液制品、药品及药液、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三)易感染人群
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宿主的易感性。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有: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如各种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
、慢性肾病及肝病等,这些疾病对人体体液免疫、细胞吞噬能力等均有明显影响,使病人对病原微生物易感。

(2)婴幼儿及老年人;因婴幼儿免疫机能的发育尚未成熟,而老年人生理防御机能减退。

(3)接受各种免疫制剂治疗者;如抗癌药物、皮质激素、放疗等,均可损伤病人的免疫机能。

(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长期使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可使病人产生菌群失调和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对病原微生物易感,因此临床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其管理。

(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各种侵袭性操作可直接损伤机体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给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有利的途径。

同时如果无菌操作不严或器械污染,则可直接将病原体带入病人机体内而导致感染。

(6)住院时间长者;住院时间越长,病原微生物在病人体内定植的机会就越大,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缩短平均住院日,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7)手术时间长者;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性越高。

因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切口部位组织受损加重,局部及全身抵抗力下降、切口中污染的微生物数量增加以及术者疲劳手术操作准确性降低等,这些均使病人对病原微生物易感。

(8)营养不良者;病人营养不良,会影响皮肤黏膜的防御功能、抗体生成能力以及料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使病人易发生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人群的特点
1、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
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病率较无危险因素者高,如心外术后行气管插管病人,插管时间>4天者为<4天者的20倍,手术时间>5天者为<5天者的3.7倍;行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的患者,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均较无这些高危险因素的患者高出数倍。

2、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医院感染
大量调查表明医院感染与年龄有关,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率高,如心外术后病人0—岁组的医院感染率是10—岁组的4.7倍,心瓣膜替换术50—岁以上组是20—岁组的2.4倍,这主要与婴幼儿和老年人抵抗力低有关,尤其是低体重儿、高产儿、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如美国国家卫生安全系统2007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与插管相关的的血液感染和与呼吸机使用相关肺炎的感染率,≤750g低体重儿为≥2500g新生儿的2~10倍;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也是很好的例证。

3、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有关
患有不同基础疾病的病人其发病率不同。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的监测报告以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类、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类疾病病人;以良性肿瘤、妊娠及产褥期并发症病人、未定性肿瘤及精神病的发病率较低,均在3%以下。

4、医院感染多数与性别无关
调查发现医院感染与性别无关,但某些部位的感染有性别羞,如泌尿道感染女性病人较男性病人高。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地理特点
1、医院感染发病率随科室不同而异,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内科最高,其次为外科与儿科,以五官科发病率最低。

1976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的调查显示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科室分布与我国不同,他们以外科最高,其次为内科及妇科。

同一科室由于亚科不同,其医院感染发病率也不相同,内科以血液疾病组和肾病组最高;外科以神经外科和胸外科最高;医院感染发病率还随手术切口类型不同而异,手术毁口污染程度越重,医院感染发病率越高。

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室有各类型的ICU、新生儿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室、神经外科病房、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病房、血液科病房和肾病科病房等。

2、医院感染发病率与医院级别、性质及床位数有关。

医院等级越高,床位数越多,医院感染发病率越高。

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大医院(>1000张病床)高于小医院(<500张病床),这主要是由于级别高的医院、教学医院与大医院收治的病人病情重,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插入性操作所致。

3、医院感染在各地区、国家之间的发病率不同,这与当地的经济、医学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是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有关。

我国的医院感染报告发病率在5%~10%,高旧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

四、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
各国发生医院感染的主林部位有所不同,在美国其感染部位的顺位为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肺炎、菌血症和其他部位感染。

其中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感染部位感染分别占整个感染部位的42%和24%。

而我国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外科切口和皮肤,这些部位的感染占了整个医院感染的90%;与美国不同,我国泌尿道感染占第4
位,这除了泌尿道感染发病上的差异外,还可能与我国病原体检验水平不同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