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设备布置

合集下载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
标题:车间定置要求
引言概述:
车间定置是指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流程,在车间内设置设备、工具和工作空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车间定置的合理性和完善性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运作和产品质量,因此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一、车间布局要求
1.1 车间布局应符合生产流程
1.2 车间内设备应合理布置
1.3 车间通道应畅通无阻
二、设备配置要求
2.1 设备应满足生产需求
2.2 设备应具备安全保障
2.3 设备应易于操作和维护
三、工作空间要求
3.1 工作空间应整洁有序
3.2 工作空间应符合人体工程学
3.3 工作空间应有足够的光照和通风
四、安全环境要求
4.1 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4.2 车间应有明确的安全标识
4.3 车间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培训
五、环保要求
5.1 车间应符合环保法规
5.2 车间应采取节能措施
5.3 车间废弃物应分类处理
结论:
车间定置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车间定置要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企业在进行车间定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全面考虑车间布局、设备配置、工作空间、安全环境和环保等方面,为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车间内典型设备的布置

车间内典型设备的布置

车间内典型设备的布置一、塔塔的布置形式很多,常在室外集中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可把高度相近的塔相邻布置。

单塔或特别高大的塔可采用独立布置,利用塔身设操作平台,供工作人员进出人孔、操作、维修仪表及阀门之用。

平台的位置由人孔位置与配管情况而定,具体的结构与尺寸可由设计标准中查取。

塔或塔群布置在设备区外侧,其操作侧面对道路,配管侧面对管廊,以便施’工安装、维修与配管。

塔顶部常设有吊杆,用以吊装塔盘等零件。

填料塔常在装料人孔的上方设吊车梁,供吊装填料。

装几个塔的中心排列一条直线,高度相近的塔相邻布置,通过适当调整安装高度和操作点就可以采用联合平台,既方便操作,又节省投资。

采用联合平台时应考虑各塔有不同的伸长量,以防止拉坏平台。

相邻小塔间的距离一般为塔径的3~4倍。

数量不多、结构与大小相似的塔可成组布置,将四个塔合为一个整体,利用操作台集中布置。

如果塔的高度不同,只要求将第一层操作平台取齐,其他各层可另行考虑。

这样,几个塔组成一个空间体系,增加了塔群的刚度。

塔的壁厚就可以降低。

塔通常安装在高位换热器和容器的建筑物或框架旁,利用容器或换热器的平台作为塔的人孔、仪表和阀门的操作与维修的通道。

将细而高的或负压塔的侧面固定在建筑物或框架的适当高度,这样可以增加刚度,减少壁厚。

直径较小(1m以下)的塔常安装在室内或框架中,平台和管道都支承在建筑物上,冷凝器可装在屋顶上或吊在屋顶梁下,利用位差重力回流。

二、换热器换热器的热量平衡由于涉及到传热效果,换热面积、流动温差、流动强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热量积累、局部过热、流体结焦或气化而引起的事故比较多。

化工厂中使用最多的是列管换热器和再沸器,其布置原理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换热器。

设备布置的主要任务是将换热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确定支座、安装结构和管口方位等。

必要时在不影响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调整原换热器的尺寸及安装方式(立式或卧式)。

换热器的布置原则是顺应流程和缩小管道长度,其位置取决于它密切联系的设备布置。

制造车间布局详解

制造车间布局详解
例:P—Q分析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R工艺路线分析
例: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S作业单位划分
企业的各级组成部门称为作业单位。 生产车间:生产部门,直接承担企业的加工,装配生产任务。 仓储部门:原材料仓库,标准件与外购件库,半成品仓库,成品库。 辅助服务部门:辅助生产部门(工具机修车间),生活服务部门(食
设备设施布局
(2)设施布置设计的总原则
➢整体综合原则:设计时应将设施布置有影响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 以达到优化的方案。 ➢移动距离最小原则:整体物流最小。 ➢流动性原则:设施布置应使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流动顺畅,消除无谓 停滞,力求生产流程连续化。 ➢空间利用原则:生产区域或储存区域的空间安排,都应力求充分有效 地利用空间。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表示危险,是警戒色。橙色非常明亮刺眼,如 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车间现场,橙色可用于安全警示 标识,如安全帽、危险作业场所的工作服。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黄色表示提醒注意。如交通号志上 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危 险、保安设施。车间现场,黄色常被用作安全色,因为 这极易被人发现,如室外作业的工作服,常用于警示标 识,用于通道线、定置线。
因素三:区域形状、大 小
因素一:阳光
因素五:生产、物 流情况
因素四:地形地势
精品课件
因素二:风向
1 车间选址、整体布局 2 车间色调选择 3 设备设施布局 4 作业
色彩能使人们产生大小轻重冷暖明暗远近等感觉色彩引起人们产生 兴奋紧张安全烦躁忧虑等心理效果,色彩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工作效率色 彩运用得当能提高工作中的效率和满意度。

成衣车间布局知识点

成衣车间布局知识点

成衣车间布局知识点成衣车间的布局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一个合理的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等待时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生产的流程化和标准化。

本文将介绍成衣车间布局的知识点,包括工作区域划分、设备布置、物料流动等内容。

一、工作区域划分成衣车间通常包括裁剪区、车缝区、整烫区和包装区等不同的工作区域。

合理的工作区域划分可以使不同工序之间的交接更加顺畅,减少员工的移动距离。

1. 裁剪区:裁剪区是成衣生产的起始阶段,主要包括裁剪机、裁床和裁片等设备。

为了确保裁剪的准确性和效率,裁剪区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型的裁床和裁片,并设置裁剪人员的工作台和物料存放区。

2. 车缝区:车缝区是成衣车间的核心区域,主要进行衣物的拼制和缝纫。

在车缝区,应该根据产品的不同,将车缝机和缝纫工位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不同产品的车缝过程可以顺利进行。

3. 整烫区:整烫区是对成衣进行整烫和熨烫的区域,主要设备有熨斗、烫板和熨烫台等。

整烫区应该配备充足的设备,并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进行布局,以提高整烫的效率和质量。

4. 包装区:包装区是成衣车间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进行成衣的包装和质量检验。

包装区应该设置合适的包装台和质检台,确保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二、设备布置成衣车间的设备布置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合理的设备布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1. 车缝机布置:车缝机是车缝区的主要设备,不同车缝机之间的布置需要考虑工人的操作空间和物料的流动。

通常可以采用U型或L型的布局,将多台车缝机围绕在一个中央操作区域,以便工人操作和物料传递。

2. 辅助设备安置:成衣车间还需要安置一些辅助设备,如裁床、裁片收纳架、熨烫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布置应该与车缝机相配合,确保工人的操作便捷和物料的顺畅流动。

3. 物料储存区域:成衣车间需要有合适的物料储存区域,方便工人取料和存料。

物料储存区域可以根据成衣的种类和规模进行划分,通常可以设置成品区、半成品区和原材料区等区域,保证物料的分类存放。

第8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第8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 车间内设备布置要与生产流程顺序相一致,使生产线路 呈链状排列而无交叉迂回现象。
13
2、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参数
厂房建筑有关门窗、楼梯、地坪等的规定下一章介绍。 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墙之间的净间距大小,设计者应根据设备大
小、车间布置要求、设备上连接管线的多少、检修的频繁程度 等各种因素,结合生产经验具体确定。
效玻璃面积参考表”可知。 ❖ 食品工厂采用的窗一般有侧窗和天窗两大类。使用侧窗和天窗采光
称为混合采光。在侧窗采光中,还规定了“深度系数”,即厂房的 进深L与富高h的比值,食品厂房:L/h ≤ 4。
17
(5)采暖、保温、通风
❖ 在食品生产车间或工段,有时从生产工艺角度需要考虑采暖 或保温,或从冬季车间内的生产条件出发需要设置采暖或保 温设施。
12
1、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
❖ 厂房平面、立面布置,需按生产车间的组成和工艺要求 以及建筑本身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生产车间的形
式要有利于设备的排列、管线的缩短,便于安排进出口位置和交通,有较 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厂房的高度及柱网布置,应根据设备布置 要求确定,同时要尽可能符合建筑模数制的要求,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上 的标准预制构件,节约建筑设计与施工力量。
一般定位标准是以建筑物中心作为定位基准线的,设备管口方位及 大小。 操作平台示意图,主要尺寸和台面相对标高。 吊车及吊梁的平面位置。 地坑、地沟位置、尺寸及地坑、地沟相对标高。 吊装孔、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 辅助室、生活室的位置、尺寸及室内设备器具等示意图和尺寸。 26
剖视图
剖视图是在厂房建筑的适当位置,垂直剖切后绘出的立面剖视图, 以表达在高度方向设备安装布置的情况。
在平面图中必须表示清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下水道、门窗、各工 序及各车间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6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及设计说明

6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及设计说明

第六章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及设计说明第一节设备布置基本要求说明设备布置的基本原则:满足操作、检修和施工要求。

一.工艺条件:大型储罐、运动设备一般布置在底层,小型设备可以安放在较高的地方。

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相似的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设备布置时考虑采光,操作人员背光操作。

二.安全因素(各设备参照下表安全)生产车间外设10宽消防通道1. 采用敞开式钢结构车间占地18 m*36 m面积楼高 5 m柱距 6 m共四层总面积2592 m22. 梯子直梯一台宽度0.6m 每段直梯高度5m 设安全护笼斜体三台宽度0.8m 45°台阶高度0.15 16阶分两段甲类平台至少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做安全出口设备布置安全距离:项目净安全距离(m)泵与泵不小于0.7泵离墙的距离不小于1.2泵列与泵列的距离不小于2.0计量罐与计量罐0.4—0.6贮罐与贮罐0.4—0.6换热器与换热器不小于1.0塔与塔 1.0—2.0反应罐底部离人行通道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8—2.0反应罐卸料口至离心机不小于1.0—1.2不小于2.0—2.5走廊、操作台通行部分的最小净空间高度操作台梯子斜度不小于45°工艺设备与道路之间不小于1.0化工生产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腐蚀性介质多等特点,钢结构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钢结构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结构之一,在西方广泛采用,所以被有关专家称为“绿色建筑”。

钢结构的特点:强度高,材质均匀,塑性、韧性好,建筑物抗震,抗风性能好,建筑总质量轻,工厂化制作,易于产业化,建设工期短,便于改造。

第二节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见附图二。

现代化生产车间设施布置(精益生产管理)

现代化生产车间设施布置(精益生产管理)

现代化生产车间设施布置(精益生产管理)8.1设施布置与物流规划的目的与重要性8.1.1 设施布置得定义所谓设施布置是指:工厂的设施布置与物流,是指包括公司的事务所(办公室、办公桌、事物机器、柜子等)、工厂内部的机械设备、原材料、零组件、模治具、组装生产线、零组件储存架子、模具保养区等及各种从事生产相关的作业(如检查、仓库、运搬等)以及生产所需的附属设施(如厕所、餐厅、更衣室、升降机、工具室、厨房等),如将依照其生产制造流程系统来做最佳化的配置与安排,使得该产品能以最经济、及有效率又安全的生产流程方式来进行生产活动。

工厂在做生产设施布置与物流规划的决策时,要相当审慎去做评估与检讨才可以的,因为生产设施布置与物流规划不当的话,对尔后的生产效率或者是生产成本影响非常深远的。

例如有下列几种情况出现的话,将会迫使现有的设施布局与物流方式进行修改或是重新规划:(一)生产流程不顺畅(无一个流),生产效率不高,质量不安定。

(二)制程中停滞的在半制品在库过多,易造成物料零件或半制品运搬之浪费。

(三)物流动线规划不良,造成零件的储存、领取、管理与搬运工作发生困难。

(四)因设施布置关系,时常发生意外事故之工事件、让作业者不安。

(五)有新产品导入时,现有的设施布置不合乎使用或要补充其设备。

(六)制造方法或设备加工方法等的变更。

(七)因环境法规条件的变更。

(八)因生产需要,厂方必须进行扩建,生产设施布置与物流规划须重新规划。

所以在新工厂建设及新设计的生产线之设备布置时,应该依照预定生产的产品、主要的设备、生产的规模、工厂的空间或是预定的区域空间大小、作业安全性等来做整体性的规划与检讨,并将未来工厂的中长期企划的设施布置也考虑进去,如果以上的事项都能够充分检讨之后,再来做工厂「建设或设备的布置与物流规划」是比较妥当的,有了周详的设备的布置与物流规划,对未来的增产、增设备或则扩充生产线等,皆可比较容易去对应设施布置的改变或修正。

生产车间如何进行布局

生产车间如何进行布局

生产车间如何进行布局一、车间的组成部分车间由哪些部分组成取决于车间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规模。

一般大型的生产车间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1)基本生产部分,如炼钢车间的转炉、平炉、电炉;机械加工车间的各种机加工设备。

(2)辅助生产部分,如机修组、电工组、磨刀间等。

(3)仓库部分,如中间库、工具室等。

(4)过道部分,如主要过道、次要过道等。

(5)车间管理部分,如办公室、资料室等。

(6)生产福利部分,如休息室、盥洗室、更衣室等。

二、车间布局的原则1.工艺专业化原则——工艺原则(1)什么是工艺专业化原则。

工艺专业化原则就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特点,把同类型的机器设备集中在一起,即机器设备的“机群式”布局,形成一个基本生产单位。

例如,机械工业企业的铸工车间、锻工车间、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等。

在这些车间内,由于加工的工艺方法相同,因此可以加工多种多样的产品。

(2)工艺专业化原则的优点。

①车间对产品品种的适应性强。

②由于同种设备集中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提高设备负荷系数。

③便于工艺管理。

④生产控制灵活性较强,便于生产任务连续进行。

(3)工艺专业化原则的缺点。

①当零件加工工序较多时,需要由不同的车间来完成,因而加工路线长,往返运输多,生产周期长。

②在制品数量增多,流动资金占用量增大。

③各车间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关系复杂,影响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一致。

(4)适用范围。

按工艺专业化原则的车间工艺布局,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条件。

2.对象专业化原则——对象原则(1)什么是对象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就是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件为对象的生产单位。

例如,机械工业企业的齿轮车间、标准件车间、发动机车间等。

(2)优点。

①机器设备按零件或产品的工艺流程布置,缩短了产品的加工路线,节约了运输费用,减少了仓库和生产面积。

②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在制品数量和流动资金的占用量。

③减少了车间之间的联系,便于各项管理工作。

生产与作业管理工厂设备布置概论

生产与作业管理工厂设备布置概论

生产与作业管理工厂设备布置概论在现代制造业中,工厂设备布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成本、质量以及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

合理的设备布置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物料搬运和运输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工厂设备布置的目标工厂设备布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这意味着要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顿、等待和迂回,使原材料能够以最短的路径、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成品。

同时,还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便利性,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进行维修,减少停机时间。

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充分利用空间。

工厂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合理规划设备的摆放位置,避免空间的浪费,同时要确保有足够的通道和工作区域,以满足人员操作和物料运输的需求。

此外,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也是设备布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减少员工的走动距离,降低劳动强度,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二、工厂设备布置的原则1、工艺原则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顺序来布置设备,使生产流程呈直线或 U 型流动,避免交叉和迂回。

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少物料搬运次数和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2、产品原则按照产品的种类将设备分组布置,形成一条条专门的生产线。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模式,能够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成组原则将具有相似工艺特征的零部件或产品组成一组,按照成组技术的原理来布置设备。

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通用性和灵活性,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需求。

4、定位原则某些大型、重型或不易移动的设备,如大型压力机、铸造设备等,需要根据其安装位置和固定要求来进行布置,其他设备则围绕这些设备进行安排。

5、安全原则在设备布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员工在操作设备和进行物料搬运时的安全。

要设置足够的安全通道、防护装置和警示标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工厂设备布置的类型1、固定式布置适用于大型、重型产品的生产,如船舶、飞机等。

车间布置设计课件(PPT 80页)

车间布置设计课件(PPT 80页)

(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3、操作间距 >500 >700
>b+400 b
>650
l+300 l
>1000
>2000
800~1000 ≤ 900 ≤ 900
(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安全距离和其他距离要求 设备安全距离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按设计规范要求)
设备的种类和大小 介质的性质
设备间距要满足的条件
一般情况可采用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
3.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 如大型贮罐、精馏塔、吸收塔、凉水塔、喷
淋式冷却器等设备。 非露天布置的设备:
如往复泵、空压机、冷冻机等机械传动设备 以及结晶器、釜式反应器等易受气温影响的设 备。
五、建 筑 物
1. 建筑物模数
建筑物统一模数制,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建造的标准化而制定的 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具有通用 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 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炉子下面用于维修的净空
750
立式容器壳体 人孔中心线与下面平台之间的距离 600~1300
容器顶部封头 人孔法兰面与下面平台之间的距离
平 台
卧式换热器
法兰边缘至平台之间的距离
180~1200 450
立式换热器、 器身或盖的顶法兰与下面平台之间的 1500(最大)
塔类
距离
(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留出设备安装、检修和拆卸所需的面积和空间。 ➢考虑设备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通道 ➢凡通过楼层的设备应在楼面的适当位置设置吊装孔。
最小间距/mm 600 750
1000 600 1000 450 L+500 750 1500 1000 750 600

生产车间的设计

生产车间的设计

生产车间的设计
图5-1 小型粉厂车间配置方案
生产车间的设计
图5-2 中型粉厂车间配置方案
生产车间的设计
2.中型制粉厂车间的配置 中型制粉厂车间的配置同小型制粉厂相比,无原则区别。 只是由于机器设备增多,所需车间面积较大而已。图5-1b 的方案也适用于中型制粉厂。
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当需要设置毛麦仓时,可采用图 5-2的配置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将毛麦仓和润麦仓配置 在清理间一端,楼梯间布置在厂房中间,楼梯间的后面是 卫生间和电控室。如果电气设备的控制柜设置在制粉间内 时,电控室可改作休息室。
混合物的浓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既不能发生爆炸也不能发生燃烧。
爆炸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主要有:初始温度、初 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
初始温度越高,爆炸范围越大。这是由于其分子内能增大, 使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增高。
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使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 上限的影响更大。
生产车间的设计
制粉间具有两组工艺设备(如分硬、软麦系统或1、2两 组工艺流程)的大型制粉厂,其配置方案可采用图5-3。 在这个方案中,两组制粉设备采用平行排列形式。打包 间一端还配置有面粉及麸皮散装仓,成品和副产品可以 进行散存、散运。在散装仓旁边没有第二个楼梯间。
现代化大型制粉厂,如设计有部分自控设备和工艺 流程模拟屏时,可采用图5-3的配置方案。一般控制室突 出在磨粉机间前面,为两层建筑。一楼用于布置电容柜 和低压配电柜;二楼用于布置模拟屏和手动、自动控制 设备。
生产车间的设计
三、制粉厂各工序的配置
1.小型制粉厂车间的配置
小型制粉厂车间配置常见的方案如图5-1。其中图a是将 润麦仓和楼梯间配置在主厂房中间,两边是清理间和制粉间。 靠近清理间可以设原粮仓库;制粉间一边设打包间。根据小 型厂的规模,主厂房采用四层楼时,打包设备可设在一楼。 打包间二楼作拉丝间用,三楼可作堆放平筛格用。打包间旁 边设成品仓库。这种配置方案,除了能满足小型厂简单清理 流程的生产管理外,将润麦仓和楼梯间布置在中间,并以防 火墙将清理间、制粉间隔开,有利于防火安全和清洁卫生。 吊物洞可以利用楼梯间中间位置。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车间设备布置设计是指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任务的需要,合理布置车间内各种设备、设施和工作空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安全,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合理的车间设备布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原则1. 合理布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首先要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任务的需要,合理布局车间内各种设备、设施和工作空间,使得生产流程顺畅,各道工序之间能够有效衔接,减少生产中的交通、运输和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空间利用:车间内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空间浪费,使得车间内的设备和设施布置得更加紧凑,提高生产效率。

3. 安全性:在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产安全,合理布置各种设备和设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事故的发生。

4. 维护方便:车间设备布置设计还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布置设备和设施,方便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 灵活性:车间设备布置设计还要考虑生产工艺的变化和生产任务的调整,布置的设备和设施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生产任务的变化。

6. 美观性:车间设备布置设计还要考虑车间的美观性,合理布置设备和设施,使得车间整洁、美观,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具体要求1. 设备布置要合理: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任务的需要,合理布置各种设备和设施,使得生产流程顺畅,减少生产中的交通、运输和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设备布置要安全:合理布置设备和设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事故的发生。

3. 设备布置要整洁:合理布置设备和设施,使得车间整洁、美观,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 设备布置要方便维护:合理布置设备和设施,方便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 设备布置要灵活:布置的设备和设施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生产任务的变化。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PPT(28张)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PPT(28张)

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一、主导风向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二、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流程通畅,生产连
续正常)
①在布置设备时一定要满足工艺流程顺序,要保 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②凡属相同的几套设备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 质相似的有关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③设备布置时除了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的地位外 必须有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
车间整体平面设计 1)直通管廊长条布置
车间整体平面设计 2)L形、T形管廊布置
厂房平面布置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的选择原则: 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下尽量力求简单,力 争美化,同时要按照建筑规范要求。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 一般有长方形、L型、T型和П 型。
厂房的柱网布置
一、柱网概念 柱子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垂直相交,在平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设备的特点、要求及日后的安装、检修、 操作所需空间、位置。如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 设备装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经常更换
5.了解与本车间工艺有关的配电、控制仪表等其它专业和办公、生 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为车间技术经济先进指标创造条件。 4.便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有关的法规,妥善处理
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 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人流货流尽量不要交错。 6.要考虑车间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 7. 考虑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
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

车间定置要求一、背景介绍车间定置是指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需求,对车间进行合理布置和装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的一种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定置的要求,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配置、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二、车间布局要求1. 车间布局应根据生产流程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各工序之间的顺畅衔接,避免交叉干扰。

2. 车间内应设有明确的生产区域、储存区域和通道区域,确保物料的流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3. 车间内的设备和工作台应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便于操作和维护。

4. 车间内的通风、采光和照明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三、设备配置要求1.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配置,确保生产能力和质量要求的满足。

2. 设备的摆放位置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设备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和维护。

3. 设备的选型应考虑到能耗、维护成本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做出决策。

4.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按照像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四、安全要求1. 车间内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吸烟、禁止随意停放物品等。

2. 车间内应设置紧急停机按钮和灭火器等安全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3. 车间内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车间的安全运行。

4.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五、环境要求1. 车间内应保持整洁、干净,定期清理生产设备和工作区域,防止积尘和杂物影响生产效果。

2. 车间内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环境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 车间内应设置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保护操作人员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六、质量要求1. 车间定置应符合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可控。

2. 车间内的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车间内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设备布局图及说明

设备布局图及说明

设备布局图‎设备布局图‎的绘制步骤‎1、考虑设备布‎局图的视图‎配置;2、选定绘图比‎例;3、确定图纸幅‎面;4、绘制平面图‎;布局图:比例:1:100图1工厂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一、车间设备布‎置的内容车间设备布‎置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上的位置‎;确定场地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尺‎寸;确定管道、电气仪表管‎线、采暖通风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一‎下几点:1.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的‎位置;2.确定某些在‎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备的位‎置;3.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4.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5.其他;设备布置在‎最终结果表‎现是设备布‎置图。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一个优良的‎设备布置设‎计应做到:经济合理、节约投资、操作维修方‎便安全、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美观。

要做到上述‎各点必须充‎分与正确地‎利用有关国‎家标准与设‎计规范,特别是设计‎人员已积累‎的经验和经‎过实践考验‎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正确的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料,可以提高设‎计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也能大大节‎约设计工时‎,设备布置应‎满足的各项‎基本要求列‎举如下: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符合经济原‎则3.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便于安装和‎检查5.建筑要求6.保证良好的‎操作条件三、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1.根据工艺的‎要求与土建‎专业共同拟‎订各车间的‎结构形式、柱距、跨度、层高、间隔等初步‎方案,并画成1:100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

2.认真考虑设‎备布置的原‎则,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3.将确定的设‎备数车20‎台以最大的‎外形尺寸比‎例制作成硬‎纸块模板(1:100),并标明设备‎的名称。

所用到设备‎及所在车间‎:锻造所在车间:锻造车间选用CA6140车床所在车间:金工车间选用立式铣‎床所在车间:金工车间选用立式钻‎床Z525 所在车间:金工车间4.将这些设备‎的硬纸块模‎板按车间设‎备布置在相‎同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上,布置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一般2-3个方案,以便加以比‎较。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
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
合理的设备布置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 中的缺陷和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优化设备布置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物 料损耗和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工作环境
良好的设备布置可以改善车间工作环 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 效率。
设备布置的优化策略
工艺导向布置
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布置设备,便于流水作业 ,提高生产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合理高效
详细描述:该制造企业车间内的设备布置设计,充分考虑了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 高效性,将设备按照工艺流程顺序进行排列,减少了物料搬运距离,提高了生产 效率。
某食品加工车间的设备布置案例
总结词:安全卫生
详细描述:该食品加工车间的设备布置设计,注重了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要求,将原料入口和成品出口分开设置,设备按清洁 程度进行分区布置,便于卫生管理和防止交叉污染。
固定位置布置
总结词
设备位置固定,适用于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的生产 线。
详细描述
固定位置布置是一种设备位置固定的布置方式。这种 布置方式将设备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固定在特定的位置 上,适用于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的生产线。这种布 置方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减 少了操作工人的移动距离和时间,提高了生产线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但是,这种布置方式对于生产需求的 变化适应性较差,需要投入较高的建设和改造成本。
03 设备布置的基本原则
工艺性原则
工艺流程顺序
设备布置应遵循工艺流程的顺序,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设备间距
合理设置设备间距,以满足生产操作、安全和维修的需求布局,确保人员和物料流动 的便利性。
经济性原则
1 2

《生产车间布置》课件

《生产车间布置》课件
《生产车间布置》ppt课件

CONTENCT

•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 生产车间设备布置 • 生产车间流水线布置 • 生产车间物料搬运系统布置 • 生产车间布置实例分析
01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车间布置的定义
车间布置是指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要求,合理安排车间 的平面布置,使得生产: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车间布置
总结词
模块化布局、灵活性高、环境控制严格
详细描述
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采用模块化布局,可根据生产需求快速调整车间布局。车间内设备布局灵活,便于生产线的 扩展和收缩。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车间内环境控制严格,确保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实例三:某食品加工企业的车间布置
平行式布置
设备平行排列,适用于需要相 互协作的工艺流程。
环绕式布置
设备围绕一个中心点布置,适 用于需要集中管理的工艺流程

混合式布置
根据实际需要将以上几种布置 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最佳的
生产效果。
设备布置的优化方法
仿真模拟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 拟设备布置,评估不同
方案的效果。
数据分析
收集生产数据,分析设 备运行效率和瓶颈,针
并联型流水线
将多台相同设备并联排列,适用于产 量较大、工序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的产品。
串联型流水线
设备按工艺流程顺序串联布置,适用 于工艺过程不能分开或不宜分开生产 的场合。
流水线布置的优化方法
工艺流程分析
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瓶颈环节和 优化潜力。
工作研究
通过研究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改进操作方 法,提高工作效率。
车间布置不仅涉及到生产设备、生产线、物料搬运等方面的规划 ,还涉及到工作环境、员工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车间布置依据
GBJ 1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1992(1999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TJ 36—19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8.2车间布置原则
1.从经济和压降观点出发,设备布置应顺从工艺流程,但若与安全、维修和施工有矛盾时,
允许有所调整。

2.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
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构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
3.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面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
在装置(车间)边缘。

4.控制室和配电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域的中心部位,并在危险区之外。

5.充分考虑本装置(车间)与其他部门在总平面布置图上位置,力求紧凑、联系方便、缩
短输送管线,达到节省管材费用及运行费用。

6.留有发展余地。

7.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火要求、防腐蚀措施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8.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分别集中布置,并设围堰,以便集中处理。

9.设置安全通道,人流、物流方向应错开。

10.设备布置应整齐,尽量使主要管架布置与管道走向一致。

8.3 反应工段车间
8.3.1车间整体布置
厂区平面布置采用L形布置,采用钢架结构,分两层布置,每层高5m,楼顶为平台。

便于总平面图的布置,节约用地,有利于设备排列,缩短管线,易于安排交通出入口,有较
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

车间长为30m,宽为20m。

根据流程方向,反应设备围绕厂房分布。

车间内建两层操作平台,地面建有休息室、维修间,控制室。

考虑到压缩机在正常操作时震动较大,故将其设置在较低楼层,远离立柱。

8.3.2各类设备布置
1加热炉
加热炉为原料混合物提供初步加热,温度较高,周围散发热量。

故离可能散发可燃性气体的塔罐有一定的距离要求。

我们设计的安全距离为18m,这样可以保证一定的安全性。

加热之后的原料混合物均用保温管道输送。

2丁烯蒸发器
丁烯蒸发器将另一部分原料混合物加热,加热后的原料与加热炉加热过的原料混合。

通过阀门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流量,调节原料的反应温度。

蒸发器体积较小,故将其放置在反应工段车间第二层,并与车间墙壁和其他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维修空间。

3混合器
加热后的原料混合物进入混合器,使其充分混合。

此工段有三台混合器,分别为一段混合器,二段混合器,三段混合器。

为了便于维修,并充分利用压力能,将其放置在一起,装置在车间的第二层。

4反应器
原料混合物反应发生在反应器中。

此工段有两台反应器,分别为一段反应器,二段反应器。

反应器类型一样,并排布置,并放置在蒸发器旁边,保证反应进行的连续性,减少了管道输送时的热量耗散。

塔罐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安装和维修。

5 换热器
(1)冷凝器是把塔顶的气相进行冷凝,提供塔顶的液相回流,采用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置在距塔底约10m高处,第三层平台。

利用液体的自然重力作用回流进入二层的回流罐,降
低能耗。

(2)再沸器采用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布置在距塔底处,平台第一层,靠近塔布置,使管道最短,减小管道阻力降。

塔底与再沸器连接的气管的气相管中心与再沸器管板的距离不应太大,以免照成热虹吸而影响再沸器效率。

6回流罐
回流罐的作用主要是实现塔顶气相冷凝液的分流,一部分返回塔顶进行回流,一部分送到下一个分离单元。

考虑到车间的空间布置,将回流罐置于二层,位于冷凝器的下方,距离地面5m。

这样可以使冷凝液能够依靠重力自然流入回流罐,从而可以简化管道的铺设。

7压缩机
(1)压缩机就近安装在相关设备旁,布置在底层。

由于压缩机噪声大,采用封闭式间隔。

(2)由于压缩机在正常操作时震动较大,故直接将其设置在地面,远离立柱并靠近管廊。

(3)本工段所使用的压缩机为往复式压缩机,压缩机沿轴线就近布置,减少管线占地,便于管理,集中操作,减少备用设备,使其互为备用。

8泵
泵就近安装在相应的精馏塔附近,布置在底层,泵的出口轴线对齐,减少管道铺设的难度,每个泵有一个备用泵,两泵之间的距离不小于700mm,列与列间距离大于2m,离墙距离大于1.2m,方便检修更换。

由于泵噪声大,采用封闭式间隔。

9预冷分离部分
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经过多次冷却分离。

其中经过的设备有,冷却器,前换热器,水冷洗酸塔,吹脱塔,吸收塔,解析塔,油再生塔,脱重组分塔,它们依次环绕车间布置。

塔间距大于1.5m,便于安装和维修,减小管道的铺设。

8.4 分离精制工段车间
8.4.1车间整体布置
厂区平面布置采用I形布置,为了便于管理,车间基本构架与反应工段车间类似。

车间长为30m,宽为20m。

设备布置也是环绕厂房布置,设备布置原则与反应工段一样。

8.4.2各类设备布置
1精馏塔
此分离精制工段有七座精馏塔,尺寸均不一样。

七座精馏塔环绕厂房布置,依照反应先后顺序排列,简化管道连接。

塔与塔之间距离均大于2m,留有足够的安装与维修距离。

2泵
泵的安装原则与方式反应工段一样
3 回流罐
参照反应工段
4换热器
参照反应工段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