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积极谨慎使用他汀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积极谨慎使用他汀


梗阻性肝病或严重肝病

不能解释的CK升高≥3-6 X ULN


血肌酐>2.0 mg/dl

活动性肝病或AST/ALT >1.5-2 ULN


肾病综合症


未控制的糖尿病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甲状腺功能减退


酗酒

Cannon CP,et al: N Eng J Med 2004;350, Waters DD et al. Am J Cardiol 2004;93:154-158 Perdersons et al:JAMA2005;294:2437-2445
药物的安全性是依从性的关键
依从性
有效药物
降脂达标
费用
其它
药物耐受性良好
卓越的临床效益
JAMA 2002
临床试验缺乏安全性的数据 高风险患者被列入试验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
PROVE IT
TNT
IDEAL
生命预期少于2年

合并抑制CYP3A4药物,影响他汀代谢的药物


近期接受PCI或CABG


有QT间期延长因素或心功能衰竭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产生
结合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 制定适合中国人的调脂策略 指南的要点在2006年中华心血管年会正式公布
要点:从新指南的特色谈起
个体化调脂治疗原则 明确定义高危患者和治疗目标值 极高危患者定义更加严格 充分关注疗效和安全的平衡
个体化调脂---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低危
中危
高血压,且 其他因素数 1

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HDL-C≥1.0 mmol/L。
19
整理课件
4.慢性肾脏疾病(CKD)
尚无临床研究对CKD 患者LDL-C 治疗目标进行探索。 推荐治疗目标: 轻、中度CKD 者 LDL-C < 2.6 mmol/L,非-HDL-C <
3.4mmol/L;
重度CK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LDL-C< 1.8 mmol/L,非-HDLC < 2.6 mmol/L。推荐中等强度他汀类治疗,必要时联合胆固 醇吸收抑制剂。
4
整理课件
2.临床分类
临床分类
5
整理课件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
6
整理课件
血脂异常治疗原则
1. 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 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 治疗。(I类推荐,A 级证据)。
2. 将降低LDL-C 水平作为防控ASCVD 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 ( I 类推荐,A 级证据)。非-HDL-C 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Ⅱ a 类推荐,B 级证据)。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主要有: 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脏疾病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 异常。
2 原发性高脂血症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等)与血脂异常 有关,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 致,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12
整理课件
他汀类
13
整理课件
他汀类
他汀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 次,但在晚上服用时LDL-C 降低 幅度可稍有增多。他汀应用取得预期疗效后应继续长期应用。
他汀治疗后,LDL-C 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 险减少20%,全因死亡率降低10%,而非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 未见增加。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pdf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pdf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一、血脂异常概述血脂异常是指血脂水平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二、血脂异常的分类和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血脂异常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2.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7mmol/L。

3.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诊断血脂异常时,应综合考虑个体的血脂水平、心血管疾病风险、家族史等因素。

对于高危人群,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对于一般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三、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9.3%,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上升。

四、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家族史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2.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均可导致血脂异常。

3.其他疾病的影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等疾病均可影响血脂水平。

4.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差异,血脂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五、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2.药物治疗:对于血脂异常较严重或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调节血脂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

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精选优秀)PPT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精选优秀)PPT
13
脂蛋白组成
• 亲水性外壳: 蛋白质、磷 脂和游离胆 固醇。
• 疏水性内核: 胆固醇和甘 油三酯。
14
脂蛋白的合成与代谢
➢ 脂蛋白绝大多数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合成, 并主要经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 位于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也称 去辅基蛋白,Apo〕,它能介导脂蛋白与细 胞膜上的脂蛋白受体结合并被摄入细胞内, 在脂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因而血脂代 谢就是指脂蛋白代谢。
15
脂蛋白分类
富含甘油三 酯的脂蛋白
应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六大类:
乳糜微粒〔CM〕
以Apo B100为主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密度脂蛋白〔IDL〕
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脂蛋白(a) 〔Lp(a)〕
比LDL多含一 个载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2和HDL3
脂质和蛋白质 各占一半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21-05-2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 中华糖尿病学会 中华内分泌学会 中华临床检验学会
共同制订
内容
1. 流行病学资料 2. 血脂与脂蛋白 3. 调脂治疗的策略 4. 他汀治疗循征医学的证据 5. 他汀类药物机制 6. 他汀长期治疗的现状 7. 他汀长期治疗的平安性
(%)
100
75
男性
女性
50
25
14
0 治疗率
11.3 控制率
11.6 治疗率
Circulation J He, DF Gu et al 2004 110:405-411
9.5 控制率
胆固醇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 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 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
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 皮肤黄色瘤者 ➢ 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也建议每年进行
血脂检查
精选2021版课件
15
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
TC
TC LDL-C LDL-C HDL-C HDL-C TG
TG
mmol/L mg/dL mmol/L mg/dL mmol/L mg/dL mmol/L mg/dL
合适范围 <5.18 <200 <3.37 <130
<1.76 <150
边缘升高 5.18- 200- 3.37- 130-
6.19 239 4.14 159
1.7- 1502.26 199
升高 ≥6.19 ≥240 ≥4.14 ≥160 ≥1.55 ≥60 ≥2.26 ≥200
13
四、血脂异常的检出
➢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 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
➢ 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半 年至少测定一次血脂。
➢ 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 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
精选2021版课件
14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精选2021版课件
8
LDL致动脉粥样硬化 HDL抗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
LDL
血管腔
黏附分子
HDL抑制黏附 因子的表达
MCP-1 LDL
被修饰的 LDL
内皮细胞
HDL抑制LDL 的氧化
细胞因子
内膜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HDL 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引言: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品结构的调整,血脂异常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为了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成人血脂异常进行有效的防治,特制定本文——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一、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TG)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指南的目的是对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的分类、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明确的指导,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分类与诊断根据血脂成分的异常程度,血脂异常可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通过测量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对血脂异常进行初步诊断。

若血脂异常持续存在,则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遗传性血脂异常。

三、预防与干预1.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控制:推荐控制每日总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10%。

(2)适量增加非饱和脂肪酸摄入。

(3)限制每日饮酒量,男性不超过30g,女性不超过20g。

2.体育锻炼: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或者每周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3.控制体重:在BMI指数超过24时,应积极进行减重。

4.戒烟限酒:提倡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四、药物治疗1.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2.他汀类药物:适用于富含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症。

3.纤维酸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LDL-C水平,适用于混合性高脂血症。

4.贝特类药物与噻唑烷难解残基(Niacin):适用于谨慎选择的特定患者群,如高危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五、随访与评估对于已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调整药物剂量、监测血脂水平和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2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22
• 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 陈旧性心肌梗死、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 冠脉介入或手术后
• 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粥样硬化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病、动脉瘤、 症状性颈动脉病
• 糖尿病
• BP≧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血压药物治 疗合并≧3项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
冠心病等危症
十年危险度
• 极高危 • 高危 • 中危 • 轻危 • 低危
ESC
>40% 20%-40% 10%-20% 5%-10% <5%
2006
代谢综合征
• 一组代谢起源的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促成 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血管病,也增加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
• 当前世界各国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不一致 • 根据我国的资料,建议的定义为:
指南制订的条件
近十年来 • 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资料已有一定积累 • 血脂异常防治的国际经验进展显著, 足为借鉴 • 专业人员和群众对血脂异常的认识有所提高
指南制定的指导思想
● 结合中国人群学脂的特点,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调脂策 略 ● 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制定预防方案的依据 ● 吸收国际上血脂异常防治的经验 ● 原则上与国际指南一致,具体上有别于国际指南
血管病易患人群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提测量一次空腹血
脂. 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
定血脂. 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
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脂检查的重点人群
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冠心病或动脉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血脂影响因素
胆固醇占LDL比重的50%左右,故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 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C水平。 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作为
ASCVD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HDL-C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 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清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 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 吸烟可使HDL-C下降。 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状态可伴有低HDL-C。 高TG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C。 运动和少量饮酒会升高HDL-C。
经他汀治疗后,如非-HDL-C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
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即空腹TG≥5.7mmol/L,应首先考虑使用主要降低TG和VLDL-C的 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
对于HDL-C<1.0mmol/L(40mg/d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提示将LDL-C降至更低,虽然存在临床获益空间,但绝对获益幅度已趋缩小。
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若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基本目标值,则可考 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
临床上也有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 左右。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
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
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 计算公式:非-HDL-C=TC-HDL-C。 非-HDL-C作为ASCVD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临床试验:1960-1993
他汀临床试验
早期降脂一级预防试验
(1960-199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TC *
-9 -9 -14
CHD 事件 *
Oslo: 饮食/戒烟 N=1,232, P=0.02 WHO: 安妥明 N=15,745, P<0.05 Upjohn: 降胆宁 N=2,278, P0.02 LRC-CPPT: 消胆胺 N=3,806, P<0.05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重视 东方循证医学证据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证据
6.2.1 对稳定型冠心病的试验
6.2.1.9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
4870例(男性3986例,女性884例)有急性心肌梗死史的 中国患者,年龄18-75岁,血清TC水平4.40-6.47mmol/L(平 均5.37mmol/L)。随机服用血脂康0.6g,bid或安慰剂,平均随 访4年。 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比较,血脂康组冠心病死亡与非致死 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45%,各种原因的总死亡降低33%, 肿瘤死亡降低55%,PCI和(或)CABG术的需求减少33%, 不良事件未见增加。老年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 者治疗后获益更显著。
0 -5 -10
TC *
-6 -10 -13 -23
CHD 事件 *
CDP: 安妥明 (n=1,103) N=8,341, P=ns
-9 -13
%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CDP: 烟酸 (n=1,119) N=8,341, P=ns Stockholm: 安妥明 + 烟 酸 N=555, P=ns POSCH: 回肠部分切除术 N=838, P<0.001
• 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
• HDL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部分富含TG脂蛋白(CM和VLDL残 粒)可能具有致AS作用。TG升高可 能有间接地致AS作用。
AS发生必备因素:LDL和单核/巨噬细胞(Nature 2008)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2008
三.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陷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TC
中至重度升高 同上 中度升高 中至重度升高
TG
正常或轻度升高 同上 中度升高 中至重度升高 正常或轻度升高 正常或升高 中至重度升高
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轻至中度升高 家族性脂蛋白(a)血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正常或升高 正常
-8.5
-11
-20
%
-19
-23
-34
HHS: 吉非罗齐 N=4,081, P<0.02
-47
N=入选病例数. *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变化净差 (P 值指事件).
Levine GN et al. N Engl J Med. 1991960-1990)
events.
Joint Effect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Cholestero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sia Pacific Cohort Studies Collaboration
血各脂蛋白含胆固醇之总和。
2.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血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
3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HDL成份多,尚无方法检测HDL总量和功能, 故测HDL-C间接了解HDL多少。
CCSPS高血压亚组:合并高血压危险性更高
合并高血压与无高血压史患者事件发生情况
基本的临床实用检测项目。
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
物治疗者,都应进行此4项血脂检测。
TC/HDL-C比值可能比单项血脂检测更具临床意义, 但临床研究不多,需更多的研究,尤其是需要直接 比较TC/HDL-C比值与LDL-C或HDL-C单项检测的临床 预测价值。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当前共识
分型
高胆固醇血症
TC
增高
TG HDL-C 相当于WHO表型
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Ⅱa Ⅳ、Ⅰ
Ⅱb、Ⅱ、 Ⅳ、Ⅴ 降低
增高
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
起的血脂异常。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 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 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 即可诊断为原发 性高脂血症。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解读
中南大学 湘雅二医院 赵水平
指南制订的指导思想
作为我国的当代指南,必须
•结合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制定适合中国人
的调脂策略
•以循证医学(包括东方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制
订防治方案的依据
•吸收国际上血脂异常防治的经验
•原则上与国际指南一致, 具体上有别于国际指南
一、血脂与脂蛋白
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 脂血症的认识已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已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 单一或多个遗传基因的缺陷。 由基因缺陷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 聚积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临床上通常 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
家族性高脂血症
疾病名称
更取决于同时具有危险因素的数目。
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危险程度(多
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危险)。
我国人群血清TC增高不仅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也
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
“综合危险”
一是指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所导致同一疾病的
危险总和
二是指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本指南仅包括 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总和。 我国长期队列随访资料表明,高血压对我国人群 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Circulation. 2005;112:3384-3390.
• total 380,216 participants
• with a total of 2,547,447 person-years of observation. • Stratified time-dependent Cox proportionalhazards analyses were used to regress time until first event against baselin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2)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
5.载脂蛋白AI (apoAI)
血清apoAI可反映HDL水平,与HDL-C呈正相 关,临床意义也相似。 6.载脂蛋白B(apoB)
apoB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也与LDL-C相似。
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3)
低危
中危 高危
高危
高危**
*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低HDL-C、肥胖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为极高危
Why does hypertension equal three
other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y:hypertension is an independent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 )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 TG 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 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 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1)
1.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7.脂蛋白(a)[Lp(a)]
>300mg/L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明显增高。临床上用于Lp(a)检测 的方法尚未标准化。
8.小而致密的LDL(sLDL) 电泳LDL可分为:“A型”为大颗; “B 型”这小颗粒。sLDL致AS强。
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4)
8项检测项目中,前4项即TC、TG、HDL-C和LDL-C是
risk factors.
Clinical trials ( Oslo, Framingham, Tromso, ALLHA, INTERHEART,ASCOT-LLA,CCSPS) proved: hypertension and dyslipidemia co-existed is in the high risk for cardio-cerebrovascular
-29 -35
N=入选人数; ns=无显著性差异. *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变化净差 (P 值指事件).
Levine GN et al. N Engl J Med. 1995;332:512-521.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循证医学证据
一级预防 饮食治疗试验: LAVS, Oslo trial, MRFIT, European Collaborative Study 药物降脂试验: LRC-CPPT, HHS, WOSCOPS, AFCAPS/TexCAPS, ASCOT-LL, MEGA 二级预防 稳定性冠心病: 4S, CARE, LIPID, VA-HIT, HPS, AVERT, TNT, IDEAL, CCSPS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 MIRACL, PROVE-IT, A-Z 特殊人群降脂试验 老年人: PROSPER 糖尿病: CARDS, DIAS, FIELD 冠脉介入治疗后: LI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