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和《声声慢》。
2.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把握词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两首词的情感把握。
3.诗词的背诵与默写。
【教学难点】1.李清照词的意境理解。
2.两首词的情感变化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分享对李清照的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如梦令》,理解词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如梦令》的词牌、韵脚等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如梦令》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析《如梦令》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练习1.学生默写《如梦令》。
2.教师点评学生默写情况,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如梦令》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理解词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声声慢》的词牌、韵脚等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声声慢》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析《声声慢》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练习1.学生默写《声声慢》。
2.教师点评学生默写情况,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和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和《声声慢》。
在课堂讲解中,教师注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
2、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能够朗读和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
二、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学生唱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创作是源于她的身世和心理.2、任务: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活动1:小组讨论,每组介绍一首词的词意、词曲、艺术价值。
4、整体讲解:教师就词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5、活动2:通过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两首词的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临场评论的方式,增加两首词的欣赏程度。
6、总结: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对两首词的喜爱及感悟,并从中探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
三、教学重点: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2、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四、教学方法:1、活动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方法。
2、合作、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
3、听课及现场评论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PPT、录音机、黑板、水彩笔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唱词《如梦令》2、任务明确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了解一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并进行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
4、齐堂讲解教师就文章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认识。
5、背诵和演唱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同时让学生从词曲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教案1:《如梦令》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背景和特点;2. 理解《如梦令》的意象和意境,并体会其中的情感;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词意的感悟和认知。
教学重点:1. 学习《如梦令》的词意;2. 分析词句之间的内部联系;3. 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讨论和演绎。
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词作和简单介绍;2. 课文《如梦令》;3. 展示材料、音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背景,简要讲解宋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特点。
二、整体理解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朗读《如梦令》。
2. 教师分析《如梦令》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三、语言运用与感悟(20分钟)1. 学生独立思考《如梦令》的词意,提取关键句子和词语。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登台表演自己对《如梦令》的演绎,可以是朗读、歌唱、乐器演奏等形式。
四、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梦令》的要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如梦令》相关的课后阅读与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教案2:《声声慢》教学目标:1. 理解李清照《声声慢》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2. 提高学生的赏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对词意的感悟;3.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对词意的个人理解和诠释。
教学重点:1. 分析《声声慢》的情感表达;2. 分析词句之间的内部联系;3. 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讨论和演绎。
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词作和简单介绍;2. 课文《声声慢》;3. 展示材料、音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其词作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李清照及其作品有初步了解。
二、整体理解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朗读《声声慢》。
2. 教师分析《声声慢》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细节。
三、语言运用与感悟(20分钟)1. 学生独立思考《声声慢》的词意,提取关键句子和词语。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读赏析,体会诗歌语言美,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二、过程和方法先知其人,再品其诗。
先整体感知,再细细品味,通过炼字炼句和意象分析法,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词人不同生活状态下呈现出的不同诗风,感诗人所感。
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情感,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炼字炼句及意象分析法,品味诗词的语言,体会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入新课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写的是谁,李是婉约词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易安的《李清照词两首》。
二、介绍李清照其人其词1.前期的李清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通音律。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
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后期的李清照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3.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那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鹧鸪天·桂花》中所表现出的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学重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鹧鸪天·桂花【导入语】播放李清照的词作歌曲《一剪梅》视频,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谁(李清照),现在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鹧鸪天·桂花》。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也工文章。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都喜好读书。
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
他们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
于是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
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
钦宗靖康元年,即李清照42岁时,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
第二年即李清照43岁时,金兵攻陷山东,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
从山东流亡到建康,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加上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病倒了。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1.撰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二首》的鉴赏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学生需要从词作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深入挖掘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魅力。
2.选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鉴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在下一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心得,共同交流成长。
3.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要求体现李清照词作的情感特色,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已有一定了解,但对于李清照这位女性词人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词作内涵的挖掘,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此外,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正处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容易产生共鸣。通过对李清照词作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其审美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悟词作之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词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多读李清照的词作,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词作鉴赏、创作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的现代诗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4.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补充,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如:“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这是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揣摩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体味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3、理解并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的不同“愁”情。
难点:理解并积累词中的常见意象,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教法设想】鉴赏、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阅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将理解深入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个独创一格的女人,她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豪气,也有“一种想思,两处闲愁”的万种柔情,她就是被人称为“乱世中的美神”的“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两首词,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近作者,知人论世1、简介作者(学生读课文题注)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
词集有《漱玉词》。
2、我们在初中阶段曾经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复习)(读或背)《如梦令》和《武陵春》。
3、介绍李清照人生遭遇和前后不同风格上面这两首词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一首相对轻松、活泼,一首相对愁绪满怀,比较沉重。
)这是为什么?这与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
出生于官宦人家的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过着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结婚后与嫁给赵明诚,与丈夫情投意合,相亲相爱,但也开始有丈夫在外做官、自己独守空家的孤独和寂寞;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流落江南,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她后来受过骗,坐过牢,没有子嗣,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晚景凄凉。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两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三、学习新课,感受经典。
(一)学习《醉花阴》1、初读感知。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领悟《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分析《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习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李清照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领悟李清照词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如梦令》(一)导入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如梦令》,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声声慢》(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声声慢》,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比较阅读(一)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词的异同。
(二)课堂讲解1.讲解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异同。
2.分析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词的异同。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强调两首词的艺术价值和人生哲理。
五、作业布置1.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
2.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的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李清照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词,领悟其意境和情感,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二、知人论世走近李清照:1、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2、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高二语文《照词两首》优秀教案高二语文《照词两首》优秀教案【高二语文《照词两首》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深化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浸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打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1、诵读品悟2、情感体验3、探究学习4、比照阅读教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我们就学过她的《醉花阴》。
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
大家还能背这首词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照的情绪假设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哪个字?(愁),假设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这是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
今天,就让我们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在这道词的字里行间她又表现出怎样的心绪呢?二、鉴赏《声声慢》1、解题2、自由读词。
考虑: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看来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天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一)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带着一个任务: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动作恍惚):你觉得照在寻觅什么?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老师明确:当时的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是宋代文学家,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词作以婉约、抒情著称。
这篇教案将围绕李清照的两首词展开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艺术风格,并通过学习和分析她的词作,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分析和欣赏李清照的两首词作。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分析和欣赏李清照的两首词作。
三、教学准备1.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和《如醉如痴》。
2.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和导读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李清照的词作,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李清照的作品和其特点,了解李清照这位女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Step 2 课文分析1.课文欣赏教师让学生先阅读《如梦令》一词,然后在黑板上展示全词,逐句或逐句段进行讲解。
注重让学生了解和体会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讨论课文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词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生观念,例如“好梦由来宜/君自重/莫徒劳”等句子中表达的爱情观念和人生态度,了解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她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发言。
3.分析对比引导学生阅读《如醉如痴》一词,并与《如梦令》进行对比。
比较两首词的风格和特点,包括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让学生发现两首词的异同之处,并进行个人思考和讨论。
Step 3 学生练习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首词进行朗读,要求他们注重朗读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随后,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词进行创作改编,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是对原词的续写,也可以是根据原词的意境和感受进行创作。
Step 4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鼓励他们多阅读李清照的词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对李清照及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会了分析和欣赏她的词作。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2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武陵春·春晚》两首词的词牌、词律及修辞手法。
1.3能够准确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1.4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诗歌的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2两首词的词牌、词律及修辞手法。
1.3两首词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教学难点:2.1两首词的修辞手法及意象分析。
2.2两首词的情感及哲理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1向学生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1.2提问:同学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她的词有哪些特点?2.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词,感受词的意境。
2.2分析词牌、词律,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形式特点。
2.3通过讨论,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4指导学生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对词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3.1让学生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进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2提问:同学们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感悟有哪些?2.学习《武陵春·春晚》2.2分析词牌、词律,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形式特点。
2.3通过讨论,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4指导学生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对词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3.1让学生对《武陵春·春晚》进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悟。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Chinese teaching plan of Li Qingzhao's two poems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2、篇章2: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章3: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篇章1: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背诵全词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比较法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学习《醉花阴》教学内容及步骤: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感受其词作的艺术魅力。
2.分析《如梦令》和《声声慢》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2.《如梦令》和《声声慢》的情感分析和意象解读。
三、教学难点1.李清照词的审美价值。
2.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如梦令》一、导入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这位才女的一生。
2.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文解析1.让学生自读《如梦令》,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引导学生感受李清照词的细腻情感。
3.讨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点,如“浓淡相宜”“含蓄委婉”等。
三、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
第二课时:《声声慢》一、复习导入1.复习《如梦令》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李清照的词风。
2.介绍《声声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词的背景。
二、课文解析1.让学生自读《声声慢》,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梧桐更兼细雨”等,引导学生感受李清照词的深沉情感。
3.讨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点,如“字字锤炼”“意境悠远”等。
三、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的异同,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第三课时:综合探究一、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感受其词风。
2.讨论李清照词的艺术价值,如“婉约派代表人物”“千古绝艳”等。
3.分析李清照词对后世的影响,如“影响了一代词人”“成为古代文学经典”等。
二、课堂小结2.强调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如“关注背景、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等。
三、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的鉴赏文章,题目自拟。
2.收集其他古代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11篇)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11篇)导语:讲课前准备教案能够更好的把握授课节奏,也能使教师更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声声慢》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声声慢》李清照教案篇1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幻灯片1)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幻灯片2和幻灯片3)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活泼快乐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课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掌握意象的一般内涵。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疏通词的大意。
〔2〕有感情地诵读,在品读中体会和品味词的意境。
〔3〕结合李清照的生平,把握词的主旨。
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词人的情感。
〔2〕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词中意象的深刻内涵。
〔2〕熟读成诵,在阅读中品味古典诗词的美感和词作中抒发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音乐好听吗?感觉怎样?有谁愿意说一说这首曲子吗?明确:这首曲子叫《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乐,瞎子阿炳用他如泣如诉的二胡声演绎了人世间的悲凉。
静静地听,人们莫不为之动容,这是用音乐表达悲愁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文字表达愁苦的经典。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
她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的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李清照从小就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会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
赵明诚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清照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幸福美满。
公元1125年,金入侵宋朝。
两年后,北宋灭亡。
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她一家被迫南迁避难。
两年后,其夫赵明诚在赴官上任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丧失殆尽等〕。
她的作品也分为前后期,前期多写闺中生活的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
三、整体感知提问:《声声慢》和《醉花阴》,哪一篇的情感更能打动你?哪一篇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声声慢》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
李清照教学设计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1)通过诵读准确把握该词的情感;(2)了解并把握李清照的创作分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和赏析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并理解李清照创作分期和创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我们先看一句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PPT展示),当然也有人进行过恶搞。
(PPT展示: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容嬷嬷吗)实际上,大明湖畔确实出现过一些美女和才女,这里有一幅对联为证: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
这就是郭沫若题李清照故居漱玉堂的对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走进李清照,学习《李清照词两首》。
二、板块教学,整体感知1. 读一读。
向学生提出四维诵读要求。
读得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关键(愁:一个“愁”字开篇,反应的是作者浓浓的愁思,使全词都笼罩在凄迷、哀怨的氛围当中。
思考:李清照因何而愁?凉。
表面上:重阳节,天气转凉。
玉枕纱橱,难于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到孤独、凄凉。
)引申问题:本词写作的季节?时间?重阳节。
本应于家人团聚,而此时赵明诚在山东做官,李清照在青州老家居住,李清照清寂无聊,写了这首词给赵明诚,以寄相思。
“永昼”“半夜”“黄昏后”。
巧妙抓住了这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读出感觉2. 品一品。
品读“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这样的比喻比较恰当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作者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高一8班马雯雯
学习目标:
1.分析情感,体味词人的愁情的深浅;
2.寻找意象,品味词中所营造的意境特点;
3.品味李清照词中的豪放气,欣赏她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2 学习难点: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仇者联盟——赋愁者联盟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
二、分析情感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种愁情是否相同呢?
愁永昼+销魂 VS凄凄惨惨戚戚+正伤心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相比较,《声声慢》的愁情更深重一些。
三、分析意象
找出《醉花阴》和《声声慢》都写了哪些意象?
《醉花阴》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橱、酒、黄昏、黄花(暗香)、西风
《声声慢》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相同的意象有:黄花、黄昏、酒、风。
1、黄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比较:前者是修长纤细的一瓣黄菊,秋菊初绽,鲜艳明媚,馨香浓郁,花颜正好如清瘦袅娜的美人,只为衬托人消瘦;后者描写的是西风飒飒秋雨急,一瓣瓣黄花在秋风秋雨中纷飞凋落,昔日花样美人已憔悴不堪。
2、黄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比较:前者在黄昏时分走出家门,把酒赏菊,虽有愁情但也风雅;后者则是黄昏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更寒凉更阴沉。
3、酒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
比较:前者在东篱下饮酒,还有花香陪衬,显得优雅闲适;后者在秋风中靠酒御寒,显得凄苦不堪!
4、风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
比较:前者西风卷起帘幕,人虽消瘦但尚可抵御;后者在秋风中靠酒御寒,也挡不住阵阵凉意,仿佛要被风吹透!
不同意象:
《醉花阴》:瑞脑、金兽、玉枕纱橱——为精美细致的生活用具,呈现的是宋代贵族妇女们的生活状态。
以此来表现的愁多了几分安定和雅致。
《声声慢》:大雁、梧桐、细雨——为自然之物,在古诗中都具有典型象征意味:悲愁。
从“旧时”雁可以看出应该是经历了变故之后所作。
从相同和不同的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声声慢》的愁情更为深重一些。
总结整体的意境特点:
《醉花阴》:阴沉冰冷还有点雅致美丽
《声声慢》:萧瑟衰颓冷清空荡
究其原因,导入写作背景
《醉花阴》写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宦游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非常思念丈夫。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
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愁思浓重。
四、鉴赏方法小结:
1、通读全文,概括每句内容。
2、找直接句,分析情感哀、乐;
3、找间接句(景、别人),关注重点字词,分析所含情感,并和直接句比照找出手法。
五、别样清照
阅读以下三首诗词,说说李清照词作中的豪放气。
《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
《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总结:她,以李清照,而不是赵李氏的名字流芳于世。
在男权社会,不掺杂桃色绯闻,不必在社交场周旋,而是靠她的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和人格魅力,“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她以女子的身份证明了文名比官名更恒久。
六、作业布置
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以及当下女性x发展现状,写出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