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学设计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精选
《有趣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身边科学》第二章《生活中科学》第三节《有趣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产生、声音传播、不同物体声音特点以及声音与我们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 培养幼儿对声音敏感度,能分辨不同物体声音特点。
3. 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分辨不同物体声音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鼓、锣、口琴、气球、塑料瓶、米粒、尺子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鼓、小锣、口琴、气球、塑料瓶、米粒、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玩“听声音找物品”游戏,引导幼儿关注声音,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声音产生:通过敲鼓、摇塑料瓶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声音产生。
(2)声音传播:让幼儿把耳朵贴在鼓面上,感受鼓面震动,理解声音传播。
(3)不同物体声音特点:展示音响、鼓、锣等物体,让幼儿分辨不同物体声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学具进行实践,观察不同物体声音特点,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传播:空气传播3. 不同物体声音特点:音响、鼓、锣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三个物体,记录它们声音特点,并说给家长听。
2. 答案示例:瓶子(沙沙声)、铃铛(清脆声)、纸盒(闷闷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解声音产生、传播和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声音交响乐”活动,让幼儿用不同物体创作出美妙音乐。
还可以让幼儿解声音在生活中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例题讲解例题讲解是本节课核心,尤其是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一、活动名称:《有趣的声音》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践,初步感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3. 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铃铛、鼓、木棍、纸张等;2. 幼儿园环境布置,包括安静的角落和宽敞的活动空间。
四、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周围的环境声音,然后提问:“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发幼儿对声音的关注和思考。
2. 探索环节:(1)教师展示各种发声物品,让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制造声音。
并引导他们注意观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并鼓励他们用动作模仿声音的产生过程。
3. 实验环节:(1)教师示范如何用纸杯和线制作电话,然后让幼儿两两一组,尝试用自制电话传递声音。
(2)通过实验,让幼儿体验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 游戏环节:(1)玩“听声辨物”游戏,教师悄悄地敲击一个物体,让幼儿猜测是哪个物体发出的声音。
(2)玩“声音接力”游戏,幼儿分成两组,依次传递一个声音,看哪组传递得又快又准。
五、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同时,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声音的奥秘。
六、活动延伸: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探索活动,如寻找家里的各种声音,或者制作简易乐器等,以加深孩子对声音的理解和兴趣。
七、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但在活动中也应注意控制音量,保护幼儿的听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为《有趣的科学》。
主要涉及第三章“奇妙的声音世界”中的第一节“有趣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3. 提高幼儿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鼓、铃铛、绳子、气球等。
学具:小鼓、小铃铛、绳子、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音响,让幼儿闭眼聆听周围的声音,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声音的产生:教师演示击鼓、摇铃铛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教师将绳子绷紧,让幼儿用小鼓敲击绳子,观察绳子振动产生的声音。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用不同的方法使气球振动,观察气球发出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振动传递3. 声音的特点:高低、大小、长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声音,记录下来,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如汽车的喇叭声、鸟儿的鸣叫声、雨滴声等。
2. 作业题目: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并演示它的声音。
答案:如用纸杯、豆子制作沙锤,用橡皮筋绑在盒子上演示吉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了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
课后可以引导幼儿继续关注生活中的声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不同乐器,探索声音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活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含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有趣的声音》选自幼儿小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奇妙的声音世界》,具体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种类、生活中的声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原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倾听、分辨不同声音,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铃铛、小鼓、塑料瓶、米粒、沙子等。
2. 学具:小纸杯、棉签、橡皮泥、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敲击音响、铃铛、小鼓,让幼儿闭上眼睛倾听,猜一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2. 讲解声音的产生:教师演示音响、铃铛、小鼓等物体振动时发出声音,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例题讲解:教师用不同的物体(如塑料瓶、米粒、沙子等)演示不同声音的产生,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让其他幼儿猜测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5. 创意活动:幼儿利用学具(小纸杯、棉签、橡皮泥、小棒等)制作属于自己的“小乐器”,并展示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1. 大《有趣的声音》2. 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种类生活中的声音3. 关键词:振动、音响、铃铛、小鼓、塑料瓶、米粒、沙子、小纸杯、棉签、橡皮泥、小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生活中遇到的声音,如汽车的喇叭声、鸟叫声、流水声等,并尝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特点。
2. 作业题目:制作小乐器答案:请幼儿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小乐器,如纸杯鼓、橡皮泥铃铛等,并试着演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种类,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等科学知识,让幼儿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感知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到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木棒、塑料尺、桌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的声音。
2. 探究活动:(1)教师展示气球,提问:“你们听见过气球爆炸的声音吗?这个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2)教师将气球放在桌子上,用木棒敲打气球,让幼儿听气球振动产生的声音。
(3)教师让幼儿自己尝试用木棒敲打不同的物体(如塑料尺、桌子等),让幼儿听到的声音,并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如碗、筷子等)制作声音,并记录下来。
2. 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声音博物馆”活动,让幼儿收集各种声音,并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进行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对声音的产生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活动,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这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让他们通过实验活动自己去发现声音的产生原理。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发现部分幼儿在实验活动中对物体的振动观察不够仔细,在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让他们更加关注实验现象。
七、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他们在实验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在作业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有趣的声音作品。
八、教学建议:1.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产生。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通用12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篇1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通过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各种容器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1、导入: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要演节目,想请小朋友来制作乐器2、展开:——介绍材料,提出要求:你们看我都准备了什么?(快速展示一遍)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呢?(幼儿回答,教师示范)要求:A、每次只能放一种东西。
B、注意安全。
C、仔细听听放不同的东西声音是否一样。
——请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最好听?你放了什么东西?你们两个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探索比较不同的声音:a、用同样的两个纸盒分别装豆和沙,比较:总结:同样的盒子,装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b、用塑料瓶和纸盒同时装黄豆,比较:总结:不同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c、用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装同样多的回形针,比较:总结:同样的盒子,大小不一样,装同样的东西,声音不一样d、用同样的纸盒,分别装一勺沙、装满沙,比较:总结:同样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装得多少不同,声音也不同e、同样的容器和材料,用力摇和轻轻摇,声音也不同。
力气不大也不小的时候,声音最好听(请两个幼儿上来摇,大家比较不同)——请幼儿用自制乐器为儿歌《哈巴狗》伴奏:请你选一种你认为最好听的材料放进去,准备好乐器:a、按节奏伴奏b、互换乐器,伴奏3、延伸:我们下次创造出更好听的声音好吗?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篇2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精选8篇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以及声音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幼儿能够分辨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3.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教学重点:分辨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小鼓、小锣、小铃铛、塑料瓶、水、米粒等。
2. 学具:小纸杯、棉签、橡皮泥、小木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不同物体的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猜测是哪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教师敲击小鼓,让幼儿观察鼓面的振动,并让他们模仿鼓面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教师演示音响、话筒的使用,让幼儿了解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3)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教师展示小鼓、小锣、小铃铛等物体,让幼儿分辨它们的声音特点。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践,用小纸杯、棉签、橡皮泥等学具制作小鼓、小锣等发声物体。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传播3. 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小鼓、小锣、小铃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中的三种物体,模仿它们的声音,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发声物体。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声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收集不同物体的声音,进行声音展览。
(2)组织幼儿进行声音模仿比赛,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3)向家长推荐相关书籍和视频,让幼儿在家庭中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世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小班科学教案21篇
小班科学教案21篇《小班科学教案21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含反思活动背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对于刚进入大家庭的孩子们来说倾听声音是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声音充满着好奇,想去探索,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幼儿学习倾听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辨别各种东西发出的不同声音。
3.通过探索和操作,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饮料瓶人手一份,分别装上沙子、豆子和玻璃球。
2.打击乐器若干。
3.活动室四处分别布置成各种小动物的家。
4.会发声音的玩具及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
师:哎呀,活动室里有声音,听,是什么声音?幼儿:是小狗的声音,“汪汪汪”。
师:哈哈,原来是一只玩具狗在叫,小朋友的耳朵真灵,为了奖励小朋友,今天我带小朋友去小动物家里去做客好不好?幼儿:好。
师:在做客的时候小朋友要怎么做呢?幼儿:要懂礼貌。
(二)倾听并辩解沙子在酸奶瓶子里的声音。
师:这是谁的家?幼儿:这是小兔的家。
幼儿:小兔你好!师:小兔家有什么啊?幼儿:酸奶。
师:里面装的是不是酸奶啊,小朋友先不要打开,自己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的小朋友先告诉我,看看谁最能干。
幼儿操作。
幼儿:老师我听见有沙沙的声音,是小石头吗?幼儿:不对,是沙子的声音。
师:对,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三)听辨豆子在易拉罐里的声音。
教师带幼儿来到了小花猫的家。
幼儿:小猫家到了。
幼儿:小猫你好。
师:小猫家里有什么?幼儿:易拉罐。
师:现在也请小朋友去摇一摇,听一听,然后告诉大家。
幼儿回答幼儿:是豆子。
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老师喜欢你们。
(四)听辨玻璃球在饮料瓶里的声音。
师: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礼物,让我们摇一摇,听一听,是什么呢?师: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啊?幼儿:是石头吧。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含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点和来源;2.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并简单区分声音的高低、轻重;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声音的存在。
二、教学内容1.声音的特点和来源;2.不同的声音和声音的高低、轻重;3.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三、教学准备1.声音源,如鸟鸣、汽车声等;2.各种物体,如铃铛、乐器、塑料球等;3.教学材料的制作和准备;4.听音乐的APP。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畅想和感受声音的存在,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遇到或留意到的声音,开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
2. 探究声音的特点和来源(25分钟)2.1 声音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掌或木板等物体敲击、拍打发出声音,并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清晰程度、音量大小等,让学生亲身体会声音的特点。
2.2 声音的来源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联想认知声音的来源,比如通过听不同的声音源,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如是什么。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拿着发声小工具,主动制造声音,并逐步引导学生认知声音源的多样化。
3. 不同的声音和声音的高低、轻重(30分钟)通过播放或现场演示各种来源的声音,教师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并比较它们之间音高高低、音量轻重等差异,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声音的能力,并且可以识别具体的声音源。
4. 日常生活中的声音(20分钟)教师通过各种声音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关联和教育,比如汽车、烟花、鸟鸣声等,让学生体验声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发声中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其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此次学习的内容,并与生活实际结合,巩固对声音的理解和感知。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可以对于小班学生进行更加多样化的声音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有利于学生在音乐领域得到加强,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听觉认知和生活感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情感认知和动手能力。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5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三章《有趣的声音》中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种类、声音的运用等。
我们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基本知识,并学会辨别不同声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倾听、观察、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学会运用声音进行交流和创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声音的种类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小鼓、铃铛、音叉、橡皮筋等。
学具:铅笔、尺子、纸张、小鼓、铃铛、音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敲击桌面、拍手、摇铃铛等,感受声音的产生。
(2)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 例题讲解(1)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介绍声音的种类,如乐音、噪音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不同声音,如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鸣笛声等。
(2)分辨不同声音,如高低音、响度等。
4. 小组讨论(1)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警报、语音交流等。
(2)探讨如何减少噪音污染,保护听力。
(2)拓展延伸:介绍声音的科学研究及其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介质3. 声音的种类:乐音、噪音4. 声音的运用:音乐、警报、语音交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声音,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简述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2. 答案:(1)生活中的三种声音:汽车的鸣笛声、鸟叫声、钢琴声。
特点:汽车的鸣笛声响亮、急促;鸟叫声清脆、悠扬;钢琴声丰富、和谐。
(2)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基本知识。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学会运用声音进行交流和创造。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5篇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世界》,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噪声与乐音的区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能够辨别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培养观察和分辨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难点: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响器材、各种物体(如铃铛、鼓、木鱼等)、录音机、磁带。
学生准备:空瓶、橡皮筋、纸片、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音响器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操作音响器材,让幼儿倾听并描述它们的声音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2)声音的传播:教师通过录音机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传播。
(3)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教师让幼儿分别敲击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和分辨它们的声音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空瓶、橡皮筋、纸片等,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并尝试演奏。
(2)幼儿分组进行“声音接龙”游戏,增强对声音的感知。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介质3. 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音调、音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寻找不同的物体,尝试敲击并描述它们的声音特点。
(2)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简易乐器,并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1)音调: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2)音量: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2. 可在下一节课中引入音乐元素,让幼儿体验音乐中的声音变化,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和好奇心激发。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精选8篇
《有趣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奇妙声音》中第2节《有趣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声音,解声音产生,探索声音传播,以及声音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各种声音,解声音产生和传播。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各种声音,解声音产生和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气球、纸杯、绳子等。
2. 学具:小鼓、小铃、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敲击小鼓、摇动小铃,让幼儿闭上眼睛,猜一猜是什声音。
2. 讲解声音产生通过展示音响、话筒等设备,让幼儿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3. 探索声音传播用绳子将两个纸杯连接起来,让幼儿分别在两个纸杯上说话,观察声音传播现象。
4. 认识各种声音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学具,尝试发出不同声音,并记录下来。
5. 例题讲解以小鼓为例,讲解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
6. 随堂练习每组幼儿用学具发出声音,并解释声音产生和传播。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传播:振动传递3. 声音特点:音调、音量、音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声音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声音,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声音产生和传播。
2. 答案:示例:汽车喇叭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声音有更直观认识。
但在讲解声音传播原理时,部分幼儿可能难以理解,今后可以尝试用更简单易懂方式进行讲解。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一起探索声音奥秘。
同时,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声音传播和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是声音产生和传播讲解,以及作业设计。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8篇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科学》第三章《声音的世界》,详细内容围绕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多样性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学会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分辨不同物体的声音,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鼓、铃铛、橡皮筋、纸杯、细线等。
学具:小鼓、小铃铛、纸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敲击鼓,让幼儿观察鼓面的振动,并询问他们听到了什么。
(2)教师用纸杯、细线制作“电话”,让两名幼儿分别拿着纸杯,通过线传递声音,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传播。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音响,让幼儿观察音响发声时喇叭的振动,讲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教师用鼓、铃铛等不同物体发出声音,让幼儿分辨各种声音,并引导他们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小鼓、小铃铛等学具,让幼儿自己尝试发出声音,并观察振动。
(2)组织幼儿进行“声音接龙”游戏,让他们用不同的声音传递信息。
六、板书设计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记录下来并描述它们的声音特点。
答案示例:鼓的声音低沉,铃铛的声音清脆。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解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答案示例:声音是通过空气、物体振动传播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5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有趣的科学》第二册,第5章《声音》,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理解声音的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声音特性的理解。
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鼓、锣、音叉、尺子、橡皮筋、水杯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音响、话筒、鼓、锣、音叉、尺子、橡皮筋、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辨别并说出声音的来源。
2. 讲解声音的产生:通过敲击鼓、锣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产生。
3. 探讨声音的传播: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4. 讲解声音的特性:以音叉为例,让学生了解音调;通过调整音响的音量,让学生了解音量;比较不同材料的音色,让学生了解音色。
5.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雷声、汽车喇叭声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声音,并分析其特性。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振动2. 声音的传播:介质3.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一种声音现象,分析其产生、传播和特性。
2. 答案示例:观察汽车喇叭声,分析其产生(振动)、传播(空气)、特性(音调、音量、音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分析具体声音现象时,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更多声音现象的兴趣。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乐器,观察不同材料的音色特点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声音的传播介质3. 声音特性的理解与应用4.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声音的产生原理以敲击鼓、锣等为例,让学生感受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2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1活动目标: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
活动准备:1、PPT课件《有趣的声音》。
2、图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配套课件:小班科学课件《有趣的声音》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PPT)。
1、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PPT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2、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PPT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PPT播放洗手声音)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4、洗漱完,吃完早饭,宝宝准备坐上爸爸的大汽车去上幼儿园啦!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PPT播放汽车的声音)马路上除了汽车发出声音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车也能发出声音?(PPT摩托车,自行车)马路上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我们下次再去慢慢听。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实物操作)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
)师小结: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师: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提醒幼儿盖紧瓶盖)3、幼儿集体装黄豆4、表演大鼓和小鼓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2.提高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感知本领;3.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鸣笛器、铁球、吹风机等;2.教学素材:发声原理原理图、声音传播模型、声音示范。
三、教学内容一、找寻声源1.让幼儿听到一些声音,如鸟叫声、门铃声、拉铃声等,让幼儿说说声音的来源。
2.让幼儿在教室里找寻声源,或提出幼儿想知道的声音。
二、探究声音的特点1.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并画出声音传播的模型。
2.让幼儿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了解声音的特点。
3.让幼儿利用鸣笛器、铁球等器材,尝试产生不同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变化。
4.让幼儿借助吹风机的风力,探究声音的传播,在不同的环境下分析声音的特点。
三、声音的应用1.让幼儿听到来自身边的环境音,如车水马龙的声音、雨打芭蕉的声音等,让幼儿通过感知练习,了解声音应用的一些意义。
2.让幼儿说说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铃响代表有电话来了,火车在轨道上行驶代表我们就要到达目的地了等。
四、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认得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利用各种器材产生声音,让幼儿感知不同声音所带来的趣味与学问,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声音应用的不同场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
但同时,活动中也发觉几个问题:一、教材准备不足:本次活动需要准备鸣笛器、铁球、吹风机等器材,而本班没有这些器材,挥霍了宝贵的活动时间。
二、语言表达缺乏引导:幼儿在感知声音特点的过程中,表达本领有限,显现了“想说又不敢说”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予以引导和支持。
三、环境影响不利:我们选择的活动场地过于嘈杂,影响了幼儿关注力和合作精神的发挥。
以后需要提前规划好活动场地。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
活动准备:1、课件《有趣的声音》。
2、图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1、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2、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播放洗手声音)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4、洗漱完,吃完早饭,宝宝准备坐上爸爸的大汽车去上幼儿园啦!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播放汽车的声音)马路上除了汽车发出声音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车也能发出声音?(摩托车,自行车)马路上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我们下次再去慢慢听。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
)师小结: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师: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提醒幼儿盖紧瓶盖)3、幼儿集体装黄豆4、表演大鼓和小鼓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及生活中的有趣声音现象。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
难点:声音的传播过程和声音特征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小鼓、锣、尺子、橡皮筋等。
学具:小纸杯、绳子、铅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音响播放音乐时,话筒的震动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通过敲击小鼓、锣等,让学生感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以绳子传递抖动为例,让学生了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3)声音的特征:通过比较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认识音调、音量、音色等概念。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不同材料制作小乐器,观察、比较、分析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声音,如何利用声音为我们服务。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3. 声音的特征:音调、音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声音,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汽车的喇叭声(高音、大声、尖锐)、流水的声音(低音、小声、柔和)、小鸟的鸣叫声(中音、中等声、清脆)。
2. 拓展作业:请查阅资料,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深入研究声音的奥秘。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优质教案(精选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趣的声音》,教材为《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世界”,具体涉及第57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生活中的声音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能辨别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对声音的兴趣,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不同物体声音特点的辨别。
教学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鼓、铃铛、尺子、杯子、水、绳子等。
2. 学具:小鼓、小铃铛、小杯子、小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不同声音,如鸟叫声、水流声、汽车声等,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教师演示敲鼓、摇铃铛等,让幼儿观察鼓面和铃铛的振动,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教师用绳子绷紧,让幼儿观察绳子振动产生声音,并让幼儿触摸绳子感受声音的传播。
(3)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让幼儿分组操作小鼓、小铃铛等,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小杯子和水,让幼儿往杯子里加水,观察水位不同时敲击杯子产生的声音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声音》2. 内容:(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通过振动传播。
(3)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小物件,尝试敲击它们,听听它们产生的声音。
(2)记录下你最喜欢的声音,和爸爸妈妈分享。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对声音的理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和感受声音,了解声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实践探究产生声音的原因。
3.初步了解不同声音代表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1.班级分组工具。
2.十二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和透明胶带。
3.塑料勺子和圆木棍。
4.水晶玻璃、金属和塑料的洛氏琥珀。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可以用手拍打课桌,让孩子们尝试听声音,然后询问他们声音的来源,以打开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2. 大声和轻声让孩子们来到操场上,一个人大声说话,另一个人小声说话,然后互相比较两者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 产生声音1.教师给孩子们分发硬纸板和透明胶带,让他们用硬纸板和透明胶带制作一个纸板梳,然后用纸板梳在手心或桌子上轻轻地划一下,让孩子们听到声音,并让他们思考声音的产生原因。
2.教师将塑料勺子和圆木棍分发给孩子们,然后请他们拿起塑料勺子敲打圆木棍,听到不同的声音。
4. 声音的分类教师会让孩子们观察三个对象:水晶玻璃、金属和塑料的洛氏琥珀。
然后请他们轻轻敲打这些物品,听到不同的声音,并询问孩子们现象:•水晶玻璃的声音是不是和其他两歌物品的声音不同?•金属和塑料的声音又有什么区别?•我们能否用声音来辨别物品的种类?5. 课后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在家里练习,敲打不同的物品,听不同的声音,然后和同学一块分享发现,为下节课带来新的思路。
四、教学总结在这堂科学课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学习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让他们以更主动的态度,发现物品发生相应的声音。
这些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学设计Small class scientific activities: interesting so und teaching design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设计意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在我们农村,清晨有公鸡打鸣的声音,有小河流水潺潺的声音,有老式自行车车铃的声音,还有含有乡音的叫卖声。
这些都是我们农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的声音,可是小朋友是不是在平时有细心的注意这些声音,有没有发现这些声音的奇妙之处呢,为了让孩子更加充分认识自己身边的环境,我特地设计了一节《有趣的声音》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倾听各种有趣的声音,尝试去分辨声音。
2、使幼儿熟悉身边的各种声音,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狗、公鸡、小猫等动物图片
2、收集生活中的常见的声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教师拿出小狗图片:“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小动物吗?”
“你知道小狗是怎么叫的吗?你能模仿一下小狗的叫声
吗?”
“你在哪里听到过小狗的叫声,请你来说一说。
”
教师依次拿出公鸡、小猫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听声音、猜一猜
1、教师播放一个自行车打铃声音,请幼儿仔细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对于猜对的的孩子予以肯定。
2、教师再播放鸟叫,蛙鸣还有枪声等等的声音,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3、“还有那些声音是你们在平时听到过的声音而老师这里没有的,请你来模仿一下告诉大家好吗?”请幼儿回忆在印象中的声音,
三、有趣的声音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些声音是非常有趣的,老师也把这些有趣的声音录下来了,请你们仔细的听一听。
”
教师播放清晨叫卖豆浆油条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
为什么人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发出这样的声音呢?你知道吗?
最后请幼儿发散思维,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叫卖声,如果让你卖东西的话,你会怎么叫卖呢?
小结:我们的生活有很多有趣的声音,有些古老的声音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我们回家再找找还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回来告
诉我们小朋友好不好?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