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认识11~20各数(2)

合集下载

《11-20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

《11-20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

《11-20的认识》说课稿《11-20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1-20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11-20的认识》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

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3、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

4、在富有情趣的数数活动中,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1-20各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

?难点:会说11-20各数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及相关知识,对20内的数也有一定的认识。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上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三、教法学法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索法、自主学习法、师生互动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交流、迁移的方法组织学生认识11-20间的每个数,理解10个一是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观察导入,揭示课题--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发展新知--课堂总结(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打开书73页,播放视频,仔细观察,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让学生数一数并填写表格。

《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10各数的认识。

包括数的读、写、组成、大小比较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等内容,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类推教学,相信困难不会很大。

目前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已经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和引申,并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有所提高,本知识点建议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初步培养观察、估算能力。

6、继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四、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2、能正确掌握数位:十位与个位。

3、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五、本单元知识框架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六、本单元评价要点、能认、读、写11---20各数。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3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11~20各数的认识》第84页—86页、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培养估算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掌握10加几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

2、通过看图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练习课查缺补漏合计3八、各课时教学设计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11~20各数的顺序及写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11~20各数的顺序及写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 11~20各数的顺序及写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1120各数的顺序及写法。

这部10的数字写法和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0解数的顺序,会正确书写11~2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比较大小。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于010的数字写法和顺序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数的顺序和写20的数字写法掌握不牢固,数的顺序理解不深刻等。

因此,在教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11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会正确书写1120的数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数、比较大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会正确书写1120的数字。

2.教学难点:学生对11~20的数字写法的掌握,以及数的顺序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0~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基本概念:讲解11~20各数的顺序及写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理解数的顺序和写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数数、写数等实践活动,巩固对11~20各数的顺序及写法的掌握。

4.游戏互动:设计数数比赛、大小比较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1~20各数的顺序及写法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能够准确 认读11到20之间的各个数字,理 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掌握
这些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学内容涵盖
课程涵盖了数字11到20的读法、 写法、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这 些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互动游 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新
练习书写数字11-
提供数字11-20的书写范例, 让学生模仿练习。
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数字1120,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 错误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谁 写得又快又好,提高学生的书 写兴趣和积极性。
04 数字11-20的加减法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能正 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知识。
学生表现评估
学习态度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和互动。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可 以看出学生们已经较好地掌握了11到20各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思维能力提升
实践能力表现
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 行思考和分析,表现出一定的逻辑思维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数
数字11-20可用于计数各种物品或事物的数量。例如,在购物时计算购买的商品 数量,或者在统计学生人数时使用。
排序
数字11-20可用于对物品或事物进行排序。例如,在整理书架时按照书籍的数量 进行排序,或者在比赛中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
数字11-20在时间和钟表中的应用
时间表示
数字11-20可用于表示时间,如小时 和分钟。例如,11点表示上午或下午 的11点钟,20分钟表示时间的长度。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一:我的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是学生在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铺垫,也为以后100以内乃至更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20以内的数,但对于数的概念不够深刻。

认识11-20各数,是从一位数到两位数进一步量化的过程,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让学生逐步抽象成数字。

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是培养数感的基础三、教学目标: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等方法,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掌握各数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联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11-20”各数,使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出、数出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五、学具教具准备:小棒、橡皮圈、计数器、磁性教具、课件等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读一读,排一排。

师:同学们能读出这些数字吗?你能按照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吗? 1 5 2 3 7 6 4 9 8 10师:这些数可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11-20各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智慧老爷为你们准备了什么?(铅笔)师:大家猜猜,有几枝?师:请大家拿出小棒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你是几个几个数的?教师拿出铅笔一支一支带领小朋友数,刚好10支,然后拿出橡皮筋将10支铅笔捆在一起。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5篇)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5篇)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就把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的一些想法和尝试跟大家汇报一下。

一、对教材的认识、理解与把握《11-20各数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一课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是能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部分的,而要想掌握这些知识,首先必须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另外,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设计说明1、导入环节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

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又向往的大海边入手,让学生回忆大海边都有什么?然后直奔主题达到引入本课的目的。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一大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小环节:(一)估数与数数通过问题一: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的出示,引导学生对沙滩上海鸥的只数进行估计,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在估数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数来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的特点,突出数数方法的指导,渗透数数策略,并引导学生用做标记的方法来数,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二)初步感受10个一就是1个十。

小棒怎样摆能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有1个1个摆的、有2个2个摆的、有5个5个摆的,还有5加6的,还有10和1的……引导学生对这些摆法进行评价筛选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逐个淘汰,最后选出10和1这种摆法,但是学生的这种摆法只是一个雏形,于是我运用课件对此进一步加工,边演示边解说,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出是10根,我们把它捆成一捆。

6《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6《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年级:一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并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

2. 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1. 理解数的含义和数的顺序。

2. 运用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卡片:数字11-20的卡片。

2. 教学道具: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2.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数一数,从11数到20。

二、探究与发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让学生发现每个数字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排列数字卡片,让学生感受数的顺序。

3.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相邻的数字,让学生发现数的大小关系。

三、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和小棒,引导学生用计数器和小棒进行数的计算。

2. 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教师出示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计数器和小棒等教学道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与应用环节中的教学活动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1、谈话引入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情境):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观察。

教师:这幅图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教师:图中学具的数量有的超过10了,是哪一种?它们各是多少个?(2)引入新课。

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2、初步感知教师:请你想一想,这些学具卡片放置散乱,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所数的物品超过10个时,把10个看作一份更清楚。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数小棒来继续研究11~20各数。

二、探究新知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1)教学11。

教师指导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教师:捆成一搁,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

接着该怎么数呢?教师指导学生在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

教师: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2)教学12。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

(3)教学13~19。

教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加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1个十和5个一,是15,读作十五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认识11~20各数(2)|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认识11~20各数(2)|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认识11~20各数(2)|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认识11~20各数。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二是学习数的顺序和数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顺序,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数的顺序排列。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11~20各数的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数轴、卡片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让学生数一数桌子的数量。

2. 例题讲解:利用卡片,展示11~20各数,引导学生读写这些数,并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铅笔在练习本上写下11~20各数,并让学生自己数一数,确认数的顺序。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一起数数,看哪组数得又快又准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及数的顺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铅笔在练习本上写下11~20各数,并画出数的顺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数,对数的顺序也有了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的读写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数一数家里的物品,如家具、书籍等,并尝试画出数的顺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我选择了教室里的物品作为实践情景,这是因为学生对于教室的环境熟悉,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实践情景。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数一数桌子的数量,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数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第2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2)

一年级数学上第2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2)
R·一年级上册
11 ~ 20各数的认识(2)
从20你数能到从1,1数你到还2会0吗?
125679123482468179530
现用在摆只出有121颗,颜怎色样一摆样能,别大人小一也 一眼样就看的出珠来子呢,?还能表示11吗?
11
从右边开始 第一位叫“个位” , 第二位叫“十位” 。
十位 个位 计数器
十位 个位
2
0 0起占位的作用。
归纳小结
十位 个位
在写数时一定要分清数 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 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注 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 位上的数,从高位写起。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些数,看谁写的最漂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写一写,读一读。【课本75页第“做一做”第1题】 ( 1 ) ( 10) ( 16 ) ( 19 )
2. 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课本75页第“做一做”第2题】
十六 十四
十一 十七
十九 二十
12 19470
3. 按顺序填数。【课本75页第“做一做”第3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4. 【课本77页“练习十七”第7题】
(1)一共有( 15 )只。
(2)把左边4只圈起来。从右边数,把第7只圈起来。
11 ~ 20各数的认识(2)
从有右1个边十起在第十一位 位写有是 几1,个有位 一2, 在个第十 二在个位十是 写位十 几写位 。2。。
二、我会填。 1. 计数器右边的第一位是( 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 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18),这个数再添上( 2 )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年级:一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并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

2. 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1. 理解数的含义和数的顺序。

2. 运用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卡片:11-20的数字卡片。

2. 教学工具: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这些数字的认识和了解。

二、探索与发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或小棒,从11开始数到20,让学生亲身体验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特点。

三、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数的含义,如11表示一个十和一个个位数,12表示一个十和两个个位数,以此类推。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数进行简单计算,如11 3=14,12-5=7等。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讨论并解答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如教室里有15个学生,又来了5个学生,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学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并理解其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详细补充和说明: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是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 课时 11~20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 课时 11~20的加减法(教案)

第2课时11~20的加减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1. 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方式,经历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过程,能根据图意列出三道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1. 提问:说说这些数分别是多少?(课件出示。

)1个十和9个一。

1个十和7个一1个十和4个一。

1个十和2个一。

1个十和1个一。

(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给予肯定。

)2. 看图列式计算。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预设1:绿色圆片有4个,红色圆片有6个,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是10个,用加法计算,列式是4+6=10。

预设2:一共有10个圆片,去掉左边的4个绿色圆片,剩下的就是右边的6个红色圆片,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0-4=6。

预设3:一共有10个圆片,去掉右边的6个红色圆片,剩下的就是左边的4个绿色圆片,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0-6=4。

设计意图通过对11~20各数的组成和一图三式的复习,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作好铺垫,唤起学生的旧知识,帮助学生架起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二)引入新课出示课件。

师:你能根据这些小棒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预设:学生说出加法算式:10+3=13,减法算式:13-10=3,13-3=10。

师:那么这些算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11~20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 用数的组成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认识11-20各数——11到20各数的认识》数学教学PPT课件(4篇)

《认识11-20各数——11到20各数的认识》数学教学PPT课件(4篇)
想想做做 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0、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小朋友,你发现尺子上的数越往右越怎么样?
越往右数越大
从7数到17。
7、8、9、10、11、12、13、14、15、 16、17
从11数到20。
11、12、13、14、15、16、17、18、 19、20
数数、读数
2.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数到20。
和15相邻的数是( 14 )和( 16 )。 20前面一共有( 20 )个数。
数数、读数
3.
从7数到17
7,8,9,10,11,12,13,14,15,16,17
数数、读数
3.
从11数到20
11,12,13,14,15,16,17,18,19,20
数数、读数
数苏数教、版读数数学 一年级 上册
认识11-20各数
11到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数数、读数
课前导入
数一数小棒的根数。
123456789
数数、读数
探究新知
9根再添上1根是几根呢?
10根 表示10个一
1捆 表示1个十
(10 )个一是1个十。
数数、读数
你会摆一摆、数一数吗?
13接近10。
数的组成、写数
6.在○里填“>”或“<” 。
11 > 10
12 < 13
19 < 20
15 > 5
数的组成、写数
7.
一共有(20)个房间。 号, 住第(11)号, (20)号。
住第( 7 )号, 住第( 9 ) 住第(18)号, 住第

人教版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重点难点】1.能正确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它们的组成。

2.正确计算几加几和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1)读数只要求口头读,不要求用汉字写出来。

(2)写数时要求学生写整齐、均匀,每两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

(3)写20时,强调“0”不能丢。

(4)加减法各部分名称不要求学生去记,有初步印象即可。

(5)教学时能放手的要放手,不要越俎代庖。

【课时安排】11~20各数的认识…………………………………..1课时11~20各数的读写…………………………………..1课时11~20加减法…………………………………..1课时数学乐园………………………………………………...1课时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的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且知道它们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你们刚才的回答中有没有数呀?看来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数,到现在为止你们和哪些数成为好朋友了?(学生说,老师写0到10)2.导入新课教师结合屏幕上的数字(例如:14、19、20)提问:这些数字你们见过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全单元】》教学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全单元】》教学PPT课件

学习体会 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 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 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6 11~20各数的认识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情境导入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提 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新知探究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从小丽开始画 比较简便。
第10
第15
你还能找出其它方法吗?
新知探究
怎样解答? 还1人5人就可里是以小减用丽去减后10 法面的计人算数。。
再减去1就是 小丽和小宇之间
的人数。
15 - 10 = 5(人) 5 - 1 = 4(人) 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 4 人。
归纳小结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 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
十位 个位
( 10 )
巩固练习
1. 数一数。
(教材P75 做一做1)
十位 个位
( 16 )
十位 个位
(1)
巩固练习
(教材P75 做一做2)
2.按顺序填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课后练习
填空。
(1)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15 )。 (2)2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12 )。
6 11~20各数的认识
第 1 课 时 11~20各数的认识
情境导入
有( 2 )个
有( 2 )个
图中有多少根小 棒呢?
新知探究 10个1个0一个十是一1个十
新知探究
1个十
1个一
11怎读么作表:示十?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2课时认识11~20各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11~20各数的数序。

2.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能熟练掌握10加几的口算。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掌握10加几的口算。

难点: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少得多”等语言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都学了些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提问:很好,大家已经会数、读、写11~20这些数了,还知道了它们的组成,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些数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大家有信心学好吗?(有!)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10加几
师:听到同学们响亮的回答,小青蛙也来给你们加油了!你们看,它们来了。

(课件:先出示10只青蛙,再出示6只青蛙。


教师提问:请大家数数,有多少只小青蛙来给我们加油?
学生看屏幕数,并回答。

(教师板书:16)
师:对,这里有16只小青蛙。

请你用小棒表示出16这个数,并和同桌说说它的组成。

学生先独立摆小棒,再和同桌说16的组成。

学生汇报小棒的摆法后,全班一起说16的组成。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贴出学生的摆法(1捆加6根),并板书:1个十,6个一。

教师结合刚才小青蛙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先来了10只小青蛙(板书:10),又来了6只小青蛙(板书:6),一共是16只小青蛙(板书:16)。

师:学生们,我们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刚才的过程。

(板书:+、=)
教师指着算式说:10+6=16这个算式就能清楚地表示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例4右半部分填空题,教师订正。

(二)教师10加10
师:小青蛙的加油声吸引了一群小鱼。

(课件:先出示10条鱼,再出示10条鱼。


教师提问:请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数数一共有多少条小鱼,用小棒怎么表示?
同桌讨论、商量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贴出学生的(2捆十)摆法,并板书:2个十。

教师提问:能用算式表示小鱼的总数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10=20。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三)教学数序和大小比较
1.教学数序。

师:正当小青蛙和小鱼玩得高兴的时候,它们听见了一阵哭声。

(课件演示:一只哭泣的小兔子。


师:小兔子为什么哭呢?原来它的尺子上的数字娃娃不见了。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空白直尺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帮小兔把数字娃娃找回来吗?
教师请几位同学上台贴数学卡片,其余同学帮忙指导。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数字娃娃回到了直尺上,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数字。

学生在直尺上数出0~20各数。

教师提问:出了一个一个地数,你还能怎样数?
学生汇报数法: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2.比较大小。

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字,你最喜欢哪个数?把它告诉你的同桌。

教师点名两位同学,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数字,并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教师提问:这两个数谁大谁小?学生回答。

教师再请一位同学说出喜欢的数,并拿出数字卡片,将三个数放在直尺上的相应位置,让学生从具体的表现中体会“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

教师请学生从尺子上任意找两个数比比大小。

如15,18,7,14,说说怎样比。

学生尝试回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巩固10加几。

(1)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试一试”。

8+10= 2+10= 4+10=
10+8= 10+2= 10+4=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择几个算式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归纳:在计算10加几的加法时,我们可以通过想数的组成来计算。

教师再要求学生对照上下两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卡片游戏。

教材第59页“课堂活动”第1题。

游戏规则:一个同学出10,另一个同学出1~9各数,说说合起来是多少。

以同桌形式进行游戏,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3)摆小棒说算式。

教材第5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先示范摆小棒(1捆零1根),边摆边说,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10+1=11。

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2.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数的大小关系。

创设情境:一天下午,猫妈妈带着她的两个学生淘淘和乐乐去钓鱼,乐乐认真地向猫妈妈请教钓鱼的方法,而淘淘却只顾自己玩,不认真钓鱼,结果猫妈妈钓了18条鱼,乐乐钓了14条鱼,而淘淘只钓了4条鱼。

师:同学们,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
“小得多”说说它们钓鱼的情况吗?
学生汇报后教师点评。

教师提问:你想对乐乐说些什么?(品德教育)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第1~4题。

教师根据课堂上的练习时间,灵活处理。

四、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并回答。

师:看来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小!不仅能计算10加几,还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来描述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真了不起!请同学们再想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11~20各数,什么时候会用到大小比较?
学生举例进行汇报,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

(word版,可修改)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认识11~20各数(2)

一些大得多
小一些小得多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了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还将学生常见的计数器进行了适当的变形,让学生巩固个位、十位的位置值。

由于导入环节已让学生对数的组成说得很充分了,因此在10加几的教学时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数的组成和10加几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10加几的教学仅仅是强化数的概念,而不是突出它的计算功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