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001]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 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 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及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 全面细致, 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 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 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 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 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 先天畸形, 上颌窦癌, 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 脑脊液耳漏), 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 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 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 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及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 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 上达颅底, 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 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 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 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 髁突外侧, 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 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 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 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 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 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 体层摄影, 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 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 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 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 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总4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试题及参考答案【A型题】1。
颌面外科医生检查颌骨骨折患者的牙齿时,最重要的是了解A。
牙有无松动及松动原因B。
上下牙咬合关系是否正常 C.牙列有无缺失 D.牙齿有无叩痛E。
牙龈瘘管及其走行方向2。
颌骨肿瘤最容易出现的牙问题是 A.颌骨上的牙齿松动、移位B。
牙龈撕脱或坏死C。
咬合关系错乱 D.牙齿自发痛E.慢性牙髓炎3.张口度的测量是指 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B。
上、下前牙的切缘间的距离C上、下中切牙的切缘间的距离D。
上、下切牙之间的距离E。
上、下颌骨之间的距离4.正常张口度的简易测量 A.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B.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C。
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D。
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 E.被检查者除拇指外的任意三指宽度5.临床上张口受限可分为 A.1度B。
2度C。
3度D。
4度E。
5度6。
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在1 Cm以内,称为A。
轻度张口受限B。
中度张口受限 C.中重度张口受限D。
重度张口受限E完全性张口受限7。
上、下中切牙间距在1~2 Cm左右,称为 A.轻度张口受限 B.中度张口受限C。
中重度张口受限 D.重度张口受限E。
完全性张口受限8.对舌肌内病损临床检查通常选用A。
双手双合诊法B。
双指双合诊法C。
B超,D。
CT或核磁共振E。
穿刺检查9.对口底病损的临床检查通常采用A。
B超B。
CT或核磁共振C。
穿刺检查D。
双指双合诊法E。
双手双合诊法10.对腮腺的扪诊检查应选用 A.双手双合诊法 B.双指双合诊法C。
三指平触诊D。
双指提拉式扪诊E。
单指扪诊11.对颌下腺及舌下腺的扪诊常采用A。
双手双合诊法 B.双指双合诊法C。
三指平触诊D。
单指扪诊E。
双指提拉式扪诊12。
穿刺检查最适用于A。
深部实体包块的诊断B。
深部囊性包块的诊断C。
表面实体包块的诊断D。
表面新生物的诊断E。
浆液期炎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3.冰冻活检的标本切取后,应A。
口腔医学考研-352口腔综合《口腔颌面外科学》真题解析 讲义
二、填空题
1.室性心律失常病源首选的麻醉药是 。(四川大学 真题)
2.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局部麻醉方式有 、 、 、 。(南京大学
2007年)
3.口内注射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器应 。(四川大学 2006年)
三、名词解释
1.阻滞麻醉 (西安交通大学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 真题)
E.刮净拔牙创内的肉芽及碎片
11.拔牙创内血凝块经过多长时间可完成机化过程( )(武汉大学 2007年)
A.20天以后
B.30天以后
C.40天以后
D.50天以后
E.60天以后
12.牙拔除后 2~4天,出现拔牙创剧烈疼痛,最可能是( )(青岛大学 2012年)
A.干槽症
B.牙槽突骨折
C.牙龈损伤
D.牙槽窝内有异物
A.局部肿胀
B.创口溢脓
C.创口周围牙龈坏死
D.剧烈疼痛
3.单纯高血压无其他并发症时,血压高于多少应先治疗后再拔牙( )(青岛大学 2012年)
A.160/95mmHg
B.190/100mmHg C.180/100mmHg D.190/105mmHg
4.安放拔牙钳方法正确的是( )(青岛大学 2012年)
口腔颌面外科(二)
口腔颌面外科(二)28:口腔颌面部肿瘤有哪些诊断方法?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
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病史采集:在采集病史时,应当查询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确切的部位、生长速度以及最近是否突然加速生长,这对临床上区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以及确定晚期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大有帮助。
(2)临床检查:应详细检查病员全身及口腔颌面部的情况,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体征。
(3)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等。
(4)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对触诊时有波动感或非实质性含有液体的肿瘤,可用注射针作穿刺检查。
(5)活体组织检查:系从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病变性质、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等。
(6)肿瘤标记物检查: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及遗传工程学等相应检测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者的血液、尿或其他体液中可发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常以抗原、激素、受体、酶、蛋白以及各种癌基因等形式出现,由于这些产物多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和释放,故被称为肿瘤标记物。
因此有时根据血液及尿的化验,不仅可以了解病员全身情况,还可以协助对肿瘤的诊断。
29:什么是活体组织检查?是从病变部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病变性质,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等。
这是目前比较可靠的,也是结论性诊断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方法综合分析,才能更正确地作出诊断。
另一方面,活组织检查必须正确掌握,因为不恰当的活组织检查不但增加病人痛苦,而且可以促使肿瘤转移,影响治疗效果。
从原则上说,应争取诊断与治疗一期完成;必须先行活检明确诊断者,活检时间与治疗时间应越近越好。
30: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方法包括哪些?手术方法目前仍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良性肿瘤或用放射线及化疗不能治愈的恶性肿瘤。
手术时必须遵循肿瘤外科原则,对恶性肿瘤必须完全、彻底地切除。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1.咬合关系 –有无紊乱、覆牙合、覆盖情况及牙合曲线 补偿曲线 2.牙磨耗是否均匀一致,程度如何
Company Logo
唾液腺检查
一.一般检查 内容:三对大唾液腺及小唾液腺
双侧对比的方法,观察导管口和分泌物的情况 (注意分泌物的颜色、流量和性质)
注意:探针应钝而细,且应在排除有结石存在可能 后方可进行,以免将结石推向深部。
“待诊”
处理
• 详细记录处理意见(包括必要的辅助检查等); • 处理过程、处理效果; • 药物治疗(药名、剂型、剂量、用法); • 对患者拒绝的检查或治疗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可要求患者签名。 • 处理后注意事项等;
签名
• 全名; • 字体清楚,易辨认; • 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门诊病历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名。
肿瘤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口腔检查
咬合错乱
口腔检查
咬合关系 咬合错乱:颌骨骨折、颌骨肿瘤、TMJ病变 正常张口度:三横指 3.7cm
轻度开口受限
两横指
2~2.5cm
中度开口受限
一横指
1~2.0cm
重度开口受限
不足一横指
1cm以内
Company Logo
完全开口受限
口腔检查
Company Logo
双侧腮腺良性肥大
唾液腺检查
二.分泌功能检查
意义:明确疾病是阻塞性病变还是萎缩性分泌 抑制,是局部病变的结果还是系统疾病的表征。 包括2个方面: 1.定性检查: 给病人以酸性物质(2%枸橼酸、维生素C、置于舌 背或舌缘),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 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 管的通畅程度。
门急诊病历重点要求
(完整word版)口腔颌面外科学上整理总结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麻醉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相应颊侧软组织。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
四、颞下颌关节检查
1. 关节动度检查:2种方法 2. 咀嚼肌检查:收缩力、有无压痛、是否对称协调 3.下颌运动检查 主要是通过让患者作开闭颌运动、下颌前伸运动和侧方运 动重点检查关节功能是否正常 : ①关节有无疼 痛、弹响或杂 音 , 对疼痛要明确疼痛的部位、出现时间和性质 , 对弹响和 杂音一定要明 确发生时间、性质、次数和响度 ; ②两侧关节 动度是否一致 , 有无偏斜 ; ③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 ; ④ 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4.咬合关系检查
四、涂片检查
涂片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简单易行的辅助检查方法。 主要是取脓液或溃疡、创 面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 , 可观察、 确定分泌物的性质及感染菌种 , 必要时还可作细菌 培养及 抗生素敏感试验 ,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声检查
无创、无痛、软组织分辨力强、成像迅速可观察运动的 脏器 用于唾液腺、下颌下及颈部肿块的检查,以明确是否有 占位性病变,是囊性还是实性。 常用B超、彩超
5 语音及听诊检查 语音检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 义 , 如腭裂患者具有很重的鼻音 , 临床上 称 “ 腭裂语音 ”; 舌根部肿块可有 “ 含橄榄 语音 ” 。蔓状血管瘤局部可闻及明显的吹 风 样杂音 ; 颈动脉体瘤亦常可闻及血管性 杂音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则可在关 节区进行听诊 , 根据关节弹响发生的时间和 性质 , 可协助该病的诊断和分型。
十、放射性核素检查:99mTc可以用于沃辛瘤、颌 骨恶性肿瘤的诊断 十一、核素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检 (ECT) 是核医 学 示踪技术与CT结合的产物。空间分辨率低,定 位难,用于唾液腺疾病的诊断,肿瘤有无全身转移 病灶的检查。 十二、关节内镜检查:有创伤。 十三、唾液腺内镜检查:属于微创外科,可以检查 治疗同期完成。 十四、手术探查
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一、创口的分类 1、无菌创口 2、污染创口 3、感染创口 二、创口的愈合 1、一期愈合 2、二期愈合
创口的处理
三、各类创口的处理原则 (一)无菌创口的处理 1、无菌创口均应严密缝合 有组织缺损 颌面部外伤不超过48小时 有较大的死腔或渗血 2、无菌创口一般不打开检视 3、面部严密缝合的创口可早期暴露 4、面部创口可据具体情况早期拆线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3、面部器官检查: 眼:瞳孔的检查 视力、有无复视 眼睑的动度、睑裂的大小 有无眼球固定 鼻:有无脑脊液鼻漏 有无鼻塞或血性分泌物 有无畸形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4、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检查 5、听诊和语音检查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应用手指和口镜、镊子等器械,依次检查唇、颊、牙龈粘膜、唇颊沟以及唇颊系带的情况。注意有无颜色异常、质地改变、瘘管、溃疡、伪膜、疤痕、组织坏死或新生物形成,腮腺导管乳头有无红肿、溢脓等。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下唇粘液囊肿
牙龈溃疡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创口的处理
(四)类型及应用 四头绷带 交叉十字绷带 头部绷带 颈部绷带 颅颌弹性绷带 石膏绷带
创口的处理
(一)绷带包扎的基本原则 力求严密、稳定、舒适、清洁、美观 压力均匀,有弹性 松紧适度,利于引流 消灭死腔,防止出血
创口的处理
(二)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无菌纱布应有一定的范围和厚度。 不影响功能 压力要均匀适度 腮腺区要施一定的压力 骨折复位者应防止错位
创口的处理
(三)基本包扎技术 环形包扎 螺旋包扎 反折包扎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要求: 认真细致、方法正确、客观有序、不漏体征、准确无误、高度重视。 第一节 一般检查 一、口腔检查 二、颌面部检查 三、颈部检查 四、颞下颌关节检查 五、涎腺检查
口腔颌面外科: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强直区 骨折线
八.磁共振成像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属于生物磁自旋成像技 术,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 图像的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特 点是无放射损害,解剖结构逼真,病变同解剖结 构的关系明显,能使血管显影,且具有三维图 像,利于病变定位。其软组织的对比度更优于CT。 主要用于肿瘤及颞下颌关节疾患的检查与诊断, 尤其在诊断颌面部肿瘤方面,具有广泛适应证。
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丰富的淋巴组织对感染的扩展和肿瘤的转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淋巴结有过滤与拦截淋巴液中的微生物颗粒物质与细胞肿瘤细胞的功能还有消除毒素的作用它是防御炎症的侵袭和阻止肿瘤细胞扩散的重要屏障起着卫士的角色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第一节.一般检查
• 包括口腔检查,颌面部检查,颈部检查,颞下颌 关节检查和唾液腺检查。
囊肿阴影区
七.电子计算机X线断摄影
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以 及损伤小,能显示准确的立体概念等优越性。可
以显示组织间0.1﹪-0.5﹪的x线吸收值差异。对
颌面部肿瘤,特别是面深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 其与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能提供较准确的信 息,对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炎症、损 伤、唾液腺及颞下颌关节等诸疾病中也广为应用。 目前对口腔颌面部深在部位的病变,CT检查已广 泛使用。
急性口炎和重金属中毒等唾液腺分泌增加;唾液腺结
石、淋巴上皮病等可存在唾液流量的减少。
唾液中含有电解质、蛋白质、尿酸、尿素、酶和免疫 球蛋白等。有一定的正常值。
第二节.辅助检查
一.化验检查
化验检查主要包括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 验、细菌及血清学检验等。临床检验和生化检 验在手术病人的术前评价上有重要意义。细菌 学检验能准确判定炎症病人的病原体,并对药 物选择起指导作用。免疫学检查有助于免疫性 疾病的诊断,对肿瘤患者的预后有评价作用。
颌面外科9.15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1).唇、颊、舌--双指双合诊
2).口底和下颌下区病变--双手双合诊,由后向前。
第一节 一般检查
Logo
第一节 一般检查
Logo
第一节 一般检查
Logo
第一节 一般检查
Logo
二.颌面部检查
1.表情与意识形态检查 颜面部表情和意识神态变化不仅是某些口腔颌面外科疾病 的表征,也可以是某些全身疾病和全身功能状态的反应 2.外形与色泽检查 颌面部外形,比较是否对称等,肿瘤、外伤和畸形都 有外形改变。炎症、血管瘤等都有皮肤颜色的改变
咬合异常是颞下颌关节病病因之一。 咬合关系是否正常;覆牙合、覆盖情况;牙齿磨耗是否均匀一致等
第一节 一般检查
Logo
四.颞下颌关节检查
3.下颌运动检查: 1).关节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对疼痛的部位、出现时间
和性质,对弹响和杂音一定要明确发生时间、性质、次数 和响度
2).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 3).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 4).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4.牙合关系检查
第一节 一般检查
Logo
第一节 一般检查
Logo
四.颞下颌关节检查
1.面型及关节动度检查: 面型:下颌骨参与面型构成 动度:1.耳屏前扪诊法;2.外耳道指诊法 2.咀嚼肌检查 a.颞肌附着部分(喙突和下颌支前缘直至下和第三磨牙远 中) b.翼外肌下头(上颌结节后上方) c.翼内肌下部(下颌磨牙舌侧的后下方及下颌支的内侧面)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Logo
正确的临床检查是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进 行临床医疗实践的客观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试题及参考答案 【A 型题】1.颌面外科医生检查颌骨骨折患者的牙齿时 ,最重要的是了解A •牙有无松动及松动原因B •上下牙咬合关系是否正常 C.牙列有无缺失D.牙齿有无叩痛E •牙龈痿管及其走行方向2•颌骨肿瘤最容易出现的牙问题是 A.颌骨上的牙齿松动、移位 B •牙龈撕脱或坏死C.咬合关系错乱 D •牙齿自发痛 E •慢性牙髓炎3•张口度的测量是指 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B.上、下前牙的切缘间的距离C上、下中切牙的切缘间的距离D 上、下切牙之间的距离E 上、下颌骨之间的距离4.正常张口度的简易测量A.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B.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 C 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 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 E.被检查者除拇指外的任意三指宽度5.临床上张口受限可分为A.1度B. 2度C. 3度D.4度6. 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在 1以内,称为 A.轻度张口受限12.穿刺检查最适用于 A.深部实体包块的诊断 B.深部囊性包块的诊断 C 表面实体包块的诊断D.表面新生物的诊断E.浆液期炎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3. 冰冻活检的标本切取后,应 A.立即放入10%甲醛固定液中 B.立即放入3%戊二醛固定液中 C.立即放入75%酒精中脱水 D.立即放入0.9%生理盐水中 E 不作任何处理 ,尽快送病理科14. 对颞下区深部包块的早期诊断,最佳的手段是 A.切取活检B.穿刺活检C. D. B 超E 放射性核素检查15. 要判断口腔癌晚期有无全身转移,最佳的检查手段是A.全身B.C. .D.E. B 超 [B 型题} 16-18 题备选答案A. 张口度2.5-3.7左右B.张口度2-2.5左右 闭,完全不能张口C.中重度张口受限D.重度张口受限E 完全性张口受限E.5度B.中度张口受限 7.上、下中切牙间距在1~2左右,称为 A.轻度张口受限C. 中重度张口受限D.重度张口受限8. 对舌肌内病损临床检查通常选用 C. B 超,D.或核磁共振9. 对口底病损的临床检查通常采用 C 穿刺检查 D.双指双合诊法10. 对 腮 腺 的 扪 诊 检 查 应 选用C 三指平触诊 D.双指提拉式扪诊E.完全性张口受限A. 双手双合诊法E 穿刺检查A. B 超E.双手双合诊法A.双手双合诊法E 单指扪诊A.双手双合诊法E 双指提拉式扪诊B.中度张口受限 B.双指双合诊法B. 或核磁共振B.双指双合诊法 B.双指双合诊法 D.被检查者食、中、无C.张口度1-2左右D.张口度1以下 E 牙关紧16. 轻度张口受限17. 中度张口受限18. 重度张口受限[C 型题 } A. 99B. 1251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9. 口腔内异位甲状腺 20. 颌骨恶性肿瘤 A.检查B.磁共振检查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21. 确定颞下区深部恶性肿瘤的侵犯边界 22. 明确腮腺恶性肿瘤是否侵及面神经 [x 型题 } 2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适用于A.颈动脉体瘤B.颈鞘浅面的转移性淋巴粘C 颞面部血管瘤D 腮腺浅叶肿瘤E 血运丰富的恶性肿瘤 24. 口腔检查应遵循 A.由前至后B 由外及内C 由浅入深D健、患两侧对比 E 上、下部位对比25. 口 腔 前庭检 查应警惕艾滋病的 早期口 腔 表现,常见体 征有26.检查、描述颞面部外形应包括A.左右对称否B.比例协调否 C. 有无突出和凹陷 D. 表情 E 意识神态27. 双手双合诊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检查 C 唇、颊部病损 D.颌下区 28. 双指双合诊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检查 C 唇、颊部病损 D.颌下区29. 怀疑有以下哪些疾病时 , 需作听诊检查管瘤C.淋巴管瘤D.颈动脉体瘤30. 颞下颌关节髁突动度检查,常采用 A.关节区听诊法、C 耳屏前扪诊法D.双手双合诊E.双指双合诊31. 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时,可选用 A.酸性物剌激定性测定定 C 收集24小时自然分泌量D.某一时段的自然分泌量测定32.穿刺检查适用于 A.表皮样囊肿 B.腮裂囊肿 C.海绵状血管瘤 D.颈动脉体瘤E 脓肿33.细针穿刺适用于 A. 深在脓肿B.血管瘤C.实体肿瘤 针吸活检D.囊性淋巴管瘤 E 动脉瘤34.常用 的 活体组织检查 方法有 A. 切 取 活 检 B. 吸 取 活 检C 切除活检 D.钳取活检 E.冰冻活检35.冰冻活检诊断常用于 A.表浅恶性肿瘤B.深部恶性肿瘤C 唾液腺肿瘤 D.颌骨肿瘤E 恶性淋巴瘤36.切取活检适用于 A.位置表浅的溃疡型肿瘤 B.位于皮下的小肿瘤C.浅表淋巴粘D.高度疑为恶性黑色素瘤E.血管瘤37.涂片检查常用于 A.血管瘤内血液B.囊肿内的囊液C.脓肿的脓液A.舌肌内病损B. 口底深在病损 E 颈侧包块A.舌肌内病损B. 口底深在病损E 颈侧包块A.蔓状血管瘤B.海绵状血E 颞卜颌关节紊乱病A.牙龈线性红斑BEC 白色念珠菌感染 D.粘膜、牙龈新生物 E.坏死性牙周 B.外耳道指诊法 B.酸性物剌激定量测 E.放射性核素扫描D. 溃疡面分泌液E. 口腔内唾液38. 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外科检查中多用于A.颈部肿块 B.下颌下区肿块C颌骨内肿块 D.颞下区肿块 E.腮腺肿块39. 超声检查的目的 A.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 B.判断是囊性还是实性肿块 C.明确肿块的良恶性D•仅为肿瘤良恶性提供信息E•确定肿块与邻近重要血管的关系40. X线造影检查可用于A•腮腺良性肿瘤B•腮腺恶性肿瘤 C.舌下腺恶性肿瘤D.海绵状血管瘤 E.颌下腺导管阳性粘石41. X 线造影检查可用于A.颌下腺导管阳性粘石B.颌下腺导管阴性粘石C•毛细血管瘤D•腮裂囊肿E腮腺舍格伦综合征【填空题】42. 下颌下淋巴粘群,位于三角内,主要收钠来自颊、鼻侧、上唇、下唇外侧、舌尖、舌侧、、牙龈、部和下淋巴粘输出管,然后汇入颈淋巴粘群。
43.颈深淋巴粘上群,位于肌深面,沿静脉, 呈状,上达,下至处,主要收钠鼻咽、口腔、颌面、耳廓、枕部、颈后以及甲状腺等诸淋巴输出管,然后汇入颈深淋巴粘群,最终汇入44.颈深中淋巴粘,位于至处,沿排列。
45.颈深下淋巴粘,位于肌以下,沿排列。
46.颈深下颞下颌关节检查时,应包括、、、等四项检查。
47.行下颌运动检查时,应让患者作运动、运动和运动。
【简答题】48.在对颌面部病变扪诊检查时,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记录? 49.对颌面颈部深部包块的扪诊检查时,应从哪些方面检查和描述包块的性质? 50.在进行颞下颌关节的下颌运动功能检查时,应重点检查哪四个方面? 51.简述粗针吸取活检的操作要点。
52.简述切取活检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 B 2. A 3. C 4. C 5. D 6. D 7. B 8. B 9. E 10. C 11. A 12. B 13. E 14. C 15. C 16. 17C. 18D. 19 B. 20 A. 21 C. 22 B.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34. 35. 36. A 37. 38. 39. 40. 41. 42. 下颌下上下颌牙面颞深上43.胸锁乳突颈内链颅底颈总动脉分叉下颈淋巴干44 .颈总动脉分叉处肩胛舌骨肌横跨颈内静脉颈内静脉45.肩胛舌骨颈内静脉46.关节动度检查咀嚼肌检查下颌运动检查合关系47.开闭颌下颌前伸侧颌48. (1)病变所在的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查清病变累及的解剖区域、组织层次。
(2)病变大小的检查:最好用定量的尺度如厘米()、毫米()来描述病变面积或体积,也可用大小较恒定的实物如米粒、黄豆、核桃等来形象描述。
(3)病变的性质:包括质地、表面形状光滑否,有无压痛,有无波动感、搏动感等,包块与周围有无粘连,动度如何? 49 .包块的性质包括:软硬度;形状是否规则,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有无压痛;或其他特殊体征,如波动感、搏动感、乒乓感等,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包块表面的皮肤、温度、颞色、质地如何?活动度如何?边界清楚否? 50. (1)关节有无疾病、弹响或杂音: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
(2)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
(3)开口度和开口型。
(4) 开闭口运动中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51.皮肤消毒、局麻、表皮或粘膜。
.2 的小切口,用带芯的穿刺针接上50 针筒,经小切口刺入肿瘤,强抽针筒检子使之髁持负压,然后将针向各方向穿刺2~3次,在负压下缓慢拔出针头,推出针管内肿瘤组织,放在滤纸上,再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送检,或将针管内的肿瘤组织推在载玻片上,送检。
52.切取活检适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
勿使用染料类消毒剂,以免组织染色;勿在急性炎症期取材,取材部位不宜有明显的炎症或坏死,应在取材容易、病变典型的部位切取,切取组织块应包块部分正常组织,应有足够的大小和一定的厚度,一般不小于0.5 X 1. 0 禁用电刀切取,取下后勿钳夹挤压,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试题及参考答案【A 型题】 1.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 A. 丁卡因 B.普鲁卡因 C 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 卡波卡因2. 具有微弱的血管收缩作用的药物 A. 丁卡因 B •普鲁卡因C 利多卡因D •布比卡因 E 卡波卡因3•毒性较小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的局麻药是 A •利多卡因B •丁卡因C.布比卡因D.卡波卡因E 普鲁卡因4•具有抑制磺胶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的局麻药是 A 利多卡因B •普鲁卡因C 丁卡因D 卡波卡因E 布比卡因5.毒性最强的局麻药是A.普鲁卡因B.卡波卡因C.利多卡因D. 丁卡因E.布比卡因6.麻醉维持时间最长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卡波卡因 C.利多卡因 D. 丁卡因E 布比卡因E. 300E. 500~600E.0.52%E. 0.2%17.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浓度宜为 A. 1: (20 000-40 000) B. 1: (2 000-4 000)C. 1: (200 000-400 000)D. 1: (2 000 000-4 000 000)E. 1: (200-400)18 .鉴别第二支三叉神经痛的 ,可阻滞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眶下神经E.下牙槽神经19.牙列完整的患者经口内注射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是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龈部前庭沟 B.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龈部前庭沟 C.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侧龈部前庭 沟D.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龈部前庭沟 E 上颌第二双尖牙颊侧龈部前庭沟20.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患者最佳体位是A.患者取坐位,头直立,大张口,上颌牙牙合面与地平面平行B.患者取坐位,头微仰,半张口,上颌牙牙合面与地平面呈45° C 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颌牙抬面与地平面呈 75° D.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颌牙7.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选的局麻药是 布比卡因E 卡波卡因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C.丁卡因D. 8.2%的利多卡因用于小儿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A.B. 5C. 10D. 15E. 309.普鲁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 800~1000 B. 60~ 100 C 300~400D. 100~15010.利多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 800~1000 B. 60~100 C. 300~400 D. 100-15011.布比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 800~1 000 B. 60~100C.300~400 D. 100-150E. 300 12.丁卡因用于表面麻醉的浓度是 A. O.050.1%B. 0.10.2%C. 0.250.75%D.23%13.普鲁卡因用于浸润麻醉的浓度是、 A. 2% -3% B. 0.25% -0.5% C.10% ~20%) . 1 % ~ O. 2 % 14.利多卡因用于阻滞麻醉的浓度是 E. O. 01% ~ 0 . 02 %A.12%B. 0.1 % -0.2% 0.25% -0.75% D. 0. 25 % - 0. 5 %E. 2 % - 3 %15.不宜使用肾上腺素的患者使用卡波卡因的浓度宜为A.1%B.2%C.3%D. 0.5% 16.布比卡因用于阻滞麻醉的浓度是 A.12%B. 0.10.2%C.1020%D. 0.5 % -1 %E. 0.25 % -0. 75 %牙合面与地平面呈45° E.患者取坐位,头直立,半张口,上颌牙牙合面与地平面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