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子效应— 谈供应链中的需求波动被放大现象
供应链:牛鞭效应现象及其对策
供应链:牛鞭效应现象及其对策摘要:本文介绍了牛鞭效应的发生现象及其理论依据。
介绍了其产生原因以及缓解办法,并提出了利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自20世纪此类现象被发现,该现象的产生原因就一直被研究,而且很多研究者已经提出了相关对策。
本文对于牛鞭效应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最新的解决方法。
一、牛鞭效应的介绍牛鞭效应由英文“bullwhip effect”而来,是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的描述。
因为这种形象与我们在挥动鞭子时手轻微用力,鞭梢就会出现大幅摆动的现象类似,故形象描述为“牛鞭效应”,即需求放大效应。
牛鞭效应的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上的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
当信息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所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关于牛鞭效应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某着名公司在考察其某种产品的订购分布的规律时发现,虽然最终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零售商的销售波动也不大,但厂家从经销商那里得到的订购量却出现大幅波动,受到此类的信息扭曲的影响,厂家向供应商的订货量波动幅度就更大。
同样,许多企业也发生这种供应链上最终用户的需求沿供应链上游前进过程中波动程度逐级放大的现象。
在萨斯期间,我国国民大量的购买口罩、消毒水等抗病毒物品,而这种需求在零售商那里得到反映。
很长一段时间,零售商大量的购入口罩、消毒水这些抗病毒物品。
但当萨斯接近尾声时,这些物品大量的囤积,以至于零售商不得不花精力来处理这些物品以免库存大量增加。
而对于供应商而言,因为受到零售商利好消息的影响,也大量的购入生产原料,加大马力生产,最终由于萨斯的很早的结束,如口罩、消毒水这些抗病毒物品库存大大的增加。
为了降低此类抗病毒物品的库存,许多零售商不得不进行折价甩卖活动。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在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描述了在供应链中初级制造商和终端购买者之间的需求和供应之间出现的波动。
这种波动会逐渐放大,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和成本增加。
了解和分析牛鞭效应对于供应链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供应链中的波动和不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波动和成本。
本文将对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如何应对这种波动。
1. 牛鞭效应的定义牛鞭效应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杰伊·弗奇和H·韦尔逊在1961年提出的,它描述了供应链中需求和供应之间出现的波动现象。
当终端购买者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
通常情况下,终端需求的波动会逐渐放大,而初级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波动会更加剧烈。
这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和成本增加,给供应链管理者带来了挑战。
牛鞭效应通常是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信息延迟是造成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终端购买者的需求波动会逐渐放大,因为每个环节的信息传递都需要时间,而这种信息延迟会加剧供应链中的需求波动。
订单批量是另一个导致牛鞭效应的因素。
由于许多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中使用了批量订单的模式,一旦终端需求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每个环节的需求和供应波动。
定价和促销也是导致牛鞭效应的原因之一。
一些公司通过定价和促销活动来影响终端购买者的需求,这种促销活动往往会导致需求的剧烈波动,从而引发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会对供应链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和成本增加。
由于对需求和供应波动的预测不准确,导致了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这会增加公司的库存成本和持有成本。
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中的服务水平下降。
由于供应链中的波动导致了交货期的不确定性,这会对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产生不利影响。
牛鞭效应会影响供应链中的采购和生产计划。
由于供应链中的需求和供应波动,会导致公司的采购和生产计划难以进行精确的预测,这会给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安排带来困难。
牛鞭效应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牛鞭效应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摘要:牛鞭效应是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都有一个信息的扭曲,并且这种扭曲程度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不断扩大,使订货量的波动程度沿供应链不断扩大。
为尽量弱化“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对牛鞭效应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消除牛鞭效应的对策。
关键词:牛鞭效应;供应链;对策1.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分析1.1“牛鞭效应”牛鞭效应,也称需求放大效应,是美国著名的供应连管理专家Hau L.Lee教授对需求的信息扭曲(information distortion)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Forrester教授就发现这一现象,即微小的市场波动会造成制造商在进行生产计划时遇到巨大的不确定性。
后来许多实证研究与企业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存在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结构中。
“牛鞭效应”的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都有一个信息的扭曲,并且这种扭曲程度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不断扩大,使订货量的波动程度沿供应链不断扩大。
很显然,这种现象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产品的库存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下降、供应链的总成本过高以及定制化程度低等问题,这必然降低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最终使每一个供应链成员蒙受损失。
因而弱化“牛鞭效应”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供应链敏捷性,降低供应链的成本、缩短产品的供货时间等问题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效果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最新手段。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又被称为小球效应或者正弦波效应,指的是在供应链中,由于信息传递和订单传递的延迟,对需求的错误估计和产品生产的滞后性会导致供应链的波动放大。
这一现象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是非常常见的,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牛鞭效应的概念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时间,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周期、运输时间、订单处理时间等。
而在这些环节中,由于信息传递不够及时或者由于需求的错误估计,会导致每个环节的决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这种偏差在不断地叠加和放大之后,就会形成牛鞭效应,呈现出波动增长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牛鞭效应会表现为需求的小幅波动,但是在供应链中的表现却是周期性的大幅波动,这是因为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前一环节的波动做出反应,并且每一个环节的反应都会放大原有的波动。
这就会导致在供应链中出现过剩和缺货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
2. 牛鞭效应在供应链中的表现在实际的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表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1)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波动:由于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零售商对产品需求的估计产生偏差,从而给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带来不确定性,形成需求的波动。
这种波动在向上游传递的过程中会不断叠加和放大,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波动增长。
(2)批量订货带来的波动:当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面临需求增长时,为了应对这种增长,通常会选择进行批量订货。
但是由于批量订货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会导致供应链中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和小周期的缺货或过剩现象。
(3)信息传递的延迟带来的波动:在供应链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延迟,可能导致每个环节对需求的反应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而这种滞后又会导致波动的放大。
(4)价格波动带来的效应: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当市场价格上涨时,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选择增加库存,以应对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而当价格下跌时,又会选择减少库存以避免损失。
论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2013 年1月1日摘要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俗称“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与营销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本文分析了牛鞭效应对整个供给链的影响,着重对牛鞭效应产生的系统和非系统原因进行了深进分析,并针对其产生原因提出了一些缓解对策。
关键词:供给链;牛鞭效应;供给商治理库存;联合库存治理一、牛鞭效应的背景最早注意到供应链中这种需求波动逐级放大现象的人是J.Forrester, 早在1961年他就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对一个三阶段四节点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分析,指出对于季节性商品,制造商觉察到的需求变化远远超过顾客的需求变化,供应链内部的结构、策略和相互作用是导致需求变动放大的原因。
Sterman设计了“啤酒博弈”的课堂游戏(1989),从人的行为研究出发,认为决策者对反馈信息的误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Hau L Lee等(1997)对需求放大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了导致牛鞭效应的四个原因并提出了牛鞭效应的量化模型和方法。
二、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概述供给链中的需求放大现象,我们通常通俗地称之为“牛鞭效应”。
在供给链中,零售商往往是根据历史销售量和现实销售情况进行猜测来确定订货量,但为了保证这个需求是及时可得的,往往会有意地将猜测订货量进行一定的放大后再向其上游的供给商发出订单,那么批发商也会基于同样的考虑汇总销售商的订货数据再进行一定的放大后向供给商提出订货量。
以此类推,订货量被一级一级放大,越是上游的供给商得到的订货数目就会越大。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1. 引言1.1 什么是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随着订单向上游传递,需求信号会逐渐被放大,导致供应链中出现波动性增加的现象。
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传递和反馈滞后的影响,小的变动在顾客需求端会被放大传递到供应端,使得供应链中的库存水平和生产计划产生波动。
这种现象类似于一根鞭子抽打时的波动,因而得名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通常会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持续上升或下降,生产计划频繁变动,造成生产效率下降、成本增加以及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牛鞭效应带来的问题,供应链管理者需要深入理解其原因和影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供应链运作更加稳定和高效。
【牛鞭效应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对供应链管理者来说,了解和应对牛鞭效应是至关重要的。
】1.2 为什么会出现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供应链中信息传递不畅、需求波动大、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订货行为不一致等因素所导致的。
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存在滞后和不准确的情况,导致生产商无法准确了解市场需求,从而产生过量或过少的生产。
消费者的需求波动大,也会加剧牛鞭效应的出现。
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根据前一环节的需求做出反应,而随着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失真,每个环节对需求的预测都有可能出现偏差,进而放大供应链中的波动。
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订货行为不一致也是导致牛鞭效应的重要原因。
当零售商的销售情况出现波动时,批发商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预测而非实际需求进行补货,这使得供应链中的波动更加剧烈。
牛鞭效应的出现是由于供应链中信息传递不畅、需求波动大、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订货行为不一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正文2.1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原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出现的需求扭曲现象,表现为随着信息传递到供应链的后段,需求的波动会呈现逐渐放大的趋势。
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之间,造成了库存波动加剧、生产计划失调等问题。
浅谈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根据Wal-Mart的调查,如果提前26周进货,需求预测误差为40%,如果提前16周进货,则需求误差为20%,如果在销售时节开始时进货,则需求误差为10%使用外包服务,如第三方物流也可以缩短提前期和使小批订货实现规模经营,这样销售商就无须从同一个供应商那里一次性大批订货。
(2)短缺博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避免缺货发出的异乎寻常的大额订单,订货激增给上游经营者带来错误市场信号,扭曲的信息在向更上游的供货商传递过程中多次放大,给整个供应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HP公司的新产品在刚上市时,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合理地安排产品,上游企业总设定一个配给比例来发货。假设这个比例是75%,当下游企业的订单量是100个商品时,实际能得到的货物只是75个。这时下游企业往往夸大销售量和订单量,进行博弈。一旦上游企业的生产能力能满足订单需求时,订单又恢复正常,这使得上游企业积累了大量库存,产生了“牛鞭效应”。
(2)加强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联合库存管理策略是合理分担库存责任、防止需求变异放大的先进方法。它是使供应商与销售商权利责任平衡的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在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建立起了合理的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与竞争性库存损失的分担机制,将供应商全责转化为各销售商的部分责任,从而使双方成本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利于形成成本、风险与效益平衡,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牛鞭效应”的产生和加剧。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预测修正
需求预测修正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的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例如,在市场销售活动中,假如零售商的历史最高月销量为100箱,但下月正逢重大节日,为了保证销售不断货,他会在月最高销量基础上再追加A%,于是他向其上级批发商下订单(1+A%)100箱。批发商汇总该区域的销量预计后(假设)为120箱,他为了保证零售商的需要又追加B%,于是他向生产商下订单(1+B%)120箱。生产商为了保证批发商的需要,虽然明知有夸大的成分,但也不得不按至少(1+B%)120箱投产,并且为了稳妥起见,在考虑损毁、漏订等情况后,他又加量生产,这样一层一层地增加预订量,导致“牛鞭效应”。
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1. 简介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物流流动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牛鞭效应,也称为供应链扭曲效应或供应链放大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需求信号不断放大,产生供需失衡的现象。
本文将从牛鞭效应的定义、原因和影响以及减缓牛鞭效应的方法进行探讨。
2. 牛鞭效应的定义和原因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中上游环节的需求变动在向下游环节传递时会放大,导致供需失衡的现象。
简单来说,需求的小波动会在供应链中不断放大,形成需求的扭曲。
牛鞭效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2.1 订单批量和频率的波动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根据之前的订单情况和销售数据来进行生产和补货。
一旦订单批量和频率发生波动,供应链中的各环节都会根据这些变动进行调整,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2.2 信息传递延迟和不准确性信息的传递延迟和不准确性是牛鞭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供应链中,从上游到下游的信息传递需要时间,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
这样就会导致下游环节对需求的反应出现滞后,进而放大需求的波动。
2.3 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牛鞭效应的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的变化,消费者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一旦市场需求发生波动,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进而引发牛鞭效应。
3. 牛鞭效应的影响牛鞭效应会对供应链管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包括:3.1 库存管理问题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库存数量不平衡。
上游环节由于需求的波动会导致反应不及时,进而形成过剩的库存;而下游环节由于需求波动的放大会导致供应不足,从而造成断货等问题。
3.2 交货延误和交货不准时由于牛鞭效应中信息的滞后和不准确性,供应链中的交货时间会受到影响,交货延迟和交货不准时的问题会相应地出现。
这会严重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声誉。
3.3 成本的增加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简述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方法
简述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方法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因为信息传递延迟和预测不准确而产生的波动放大现象。
它得名于牛鞭的形状,因为供应链中的波动会像鞭子一样不断放大。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延迟:在供应链中,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包括订单信息、库存信息和销售信息等。
如果信息传递的时间长,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就难以及时作出调整,从而导致波动的放大。
2. 预测不准确: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根据需求预测来制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如果预测不准确,就会导致生产和采购的偏差,进而影响供应链的整体运作。
3. 库存管理问题:库存是供应链中的一个缓冲区,用来平衡供需之间的差异。
如果库存管理不当,会导致供应链中的波动放大,例如过多的库存可能会导致销售下降,而库存不足则会导致无法及时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牛鞭效应,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加强沟通与协作: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加强沟通,及时共享信息。
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从而减少信息延迟。
2. 提高预测准确性:采用先进的预测方法和工具,如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来提升对需求的准确预测。
同时,也需要对预测结果进行及时修正和调整。
3. 优化库存管理:通过精细的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的波动。
可以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供应链协同规划和供应链可视化,来实现库存的最优化管理。
4. 强化供应链的灵活性: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网络,包括多个供应商和多个物流渠道,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同时,也需要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波动。
总之,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加强沟通、提高预测准确性、优化库存管理和强化供应链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缓解和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浅谈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贸易与流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浅谈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尹亚仙摘要:牛鞭效应的存在影响供应链上的企业预测终端客户的实际需求,导致企业的决策和运营出现较大的失误。
因而弱化牛鞭效应产生的危害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焦点。
本文主要阐述了牛鞭效应的成因、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影响及缓解牛鞭效应的措施。
关键词:牛鞭效应;成因;措施一、概述(一)供应链的含义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终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我国国家标准GB/T 18345-2001《物流术语》给出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二)牛鞭效应的含义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并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这种波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可以把供应链比喻成一棵大树,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在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原因在于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不会从供应链利益最大化来确定订货策略,他们会从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供应的不确定性、库存成本以及价格等相关因素来综合考虑,并制定出使自身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供应策略。
这也导致了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二、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一)需求预测放大供应链中的企业在做出自己的订货决策前都会进行需求预测。
当企业以下游客户的订单作为参考数据进行预测时,便会产生需求放大的现象,因为作为靠近消费者的下游企业为了防止缺货的发生且考虑到交货日期,交付的可能性、及时性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会在实际需求量的基础上增加订货量。
鞭子效应— 谈供应链中的需求波动被放大现象
采购经常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给供应商的采购预测的波动比市场发货、预测的波动大,采购计划放大了要货计划的偏差。
通过计划员的追踪和分析,发现通过一级级计划,一层层分解,最终到原材料采购计划时,需求的波动发生了变化,波动被放大了。
是谁放大了需求波动?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制造企业普遍存在,在供应链管理中把它叫作“鞭子效应”。
它的基本思想是: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当到供应商那里时,需求信息和实际顾客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 L.Lee 把这种信息扭曲现象表述为“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要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
在库存管理的研究中,斯特曼(Sterman)在1989年通过一个“啤酒分销游戏”更进一步验证了这种现象。
在实验中,有4个参与者,形成了一个供应链,各自独立进行库存决策而不和其他的成员进行协商,决策仅依赖上游环节的订货量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在《第五项修炼》中对“啤酒游戏”有很详尽的描述)。
当企业的供货周期(生产周期+采购货期)太长时,“鞭子效应”还会以另一种特定的形式存在,那就是“鞭子的头停止了抖动,而尾部还在不停地摆动”。
造成“鞭子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计划、库存策略:由于市场需求经常出现波动,各环节均都会考虑一定量的安全库存,由此造成需求曲线大起大落,而且还易将需求逐级放大。
这一级一级放大使得最终传递到原材料供应商的需求信息已被放大了数倍。
2、订货批量及订货周期:按计划逻辑,有订货周期存在,也就是向供应商订货时不是来一个需求下一个订单,而是采用周期性分批订货,比如一周、一月订一次。
在我们跟批量、订货周期有关的计划参数有最小包装、最小采购批量、加工批量、固定供应天数等,这些参数都会不同程度引起鞭子效应。
3、采购价格波动:很多供应商对提前订购和采购量大的客户有一定的价格折扣,这使得许多企业预先的采购量大于实际需求量。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也称为刷单效应、权限扩大效应或就地买卖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生产和供应链各环节的波动逐渐增大的现象。
1. 订货批量的放大:从顾客向供应商方向传递的订单数量会发生扭曲,层层传递下来的订单量会逐渐增加。
顾客在需求波动时常常采用批量订货的方式,而供应商则根据收到的订单数量来规划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延迟,供应商容易在订单数量中看到波动,因此他们往往会根据这个波动来制定生产计划,从而放大了波动。
2. 延误的放大:由于供应链中存在生产、运输和配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
当顾客需求发生波动时,这些延迟会逐渐放大。
当顾客需求减少时,供应商可能会启动缩减生产计划,并将订单数量减少。
在此过程中,由于生产和运输的时间延迟,供应商可能已经将大量的产品运达到零售商那里。
这就导致了库存的增加,供应商又会进一步减少生产计划,最终导致供应链中的延误扩大。
3. 信息延迟的放大:供应链中的不对称信息传递和延迟会放大牛鞭效应。
当顾客需求波动时,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通过信息传递来预测和规划自己的生产和供应。
由于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不完全准确性,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往往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也无法了解前方订单数量的准确情况。
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制定生产计划和供应策略。
这就导致了每个环节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制定不同的计划,从而放大了信息延迟。
4. 缺货与积压现象: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缺货或积压现象。
当顾客需求波动时,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制定生产和供应计划。
由于延迟和不准确的信息传递,每个环节的计划可能会出现偏差。
当顾客需求突然增加时,供应商可能无法及时增加生产,导致缺货现象;而当顾客需求突然减少时,供应商可能又无法及时缩减生产,导致积压现象。
这就使得供应链中的库存和供应能力无法适应实际需求,从而导致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上的牛鞭效应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消除方法
供应链管理上的牛鞭效应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消除方法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方差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最下游的客户端相当于鞭子的根部,而最上游的供应商端相当于鞭子的梢部,在根部的一端只要有一个轻微的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在供应链上,这种效应越往上游,变化就越大,距终端客户越远,影响就越大。
这种信息扭曲如果和企业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叠加在一起,将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
一、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供应链上,常会遇到尽管某种产品的末端市场需求变动不大,但上游的需求波动却很大的情况。
例如,宝洁公司在研究“尿不湿”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量相当稳定,波动性并不大。
但在考察分销中心的订货情况时,却发现其定单的变动程度比零售数量的波动要大得多,而分销中心是根据销售商订货需求量的汇总进行订货的。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零售商为了能够应付客户需求增加的变化,往往在历史和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订货量上,作一定放大后再向批发商订货,而批发商也出于同样的考虑,进行加量订货。
这样,虽然客户需求波动不大,但层层加量订货就将实际需求逐级放大了。
例如,某零售商销售某产品的历史最高月记录为100件,为应付即将到来重大节日的销售不断货,他会在此基础上增加x件,订货量为(1+x%)100件;他的上一级批发商同样也会在其订货基础上增加y件,因此,向生产商订货的数量就变成了(1+x%+y%)100件;生产商为了保证供货,必须要按大于该订货的数量进行生产,这样一层层地增加,就导致“牛鞭效应”。
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主要来自8个方面:1.需求预测修正。
供应链上成员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作各自的预测,所采用的数据仅限于下游客户的直接定单,对未来的掌握度极,因而常在预测值上加上一个修正增量作为订货数量,产生了需求的虚增;2.价格波动。
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与不确定性分析及其对策探讨.kdh(最全)word资料
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与不确定性分析及其对策探讨.kdh(最全)word资料0引言供应链中存在着特有的“牛鞭效应”和多样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牛鞭效应”的存在,使得要准确预测需求和制定生产供应计划变得困难。
库存存在的一个客观目的就是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保持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研究库存控制,就要研究和防范不确定性的影响,在既定的供应链管理目标下,维持一个合理经济的库存水平。
1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分析1.1“牛鞭效应”的涵义供应链活动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当真实的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自下而上传递时,需求信息会不断被扭曲变异和逐级放大,这种现象被形象的描述为“牛鞭效应”。
[1]当真实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信息从供应链的下游零售商向上游分销商直至制造商传递时,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性会不断加剧,会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如图1所示,当达到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的消费者需求信息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与下游的制造商、分销商相比,其需求变异系数更大。
由此而导致供应链上游企业比下游企业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下游企业订货的不确定性,人为地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经营成本和营销风险。
1.2“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①需求预测偏差。
供应链中的各企业都需要进行需求预测,以便作出各自的订货量决策。
当企业将其直接的下游企业的订货数据作为市场实际需求数据而进行预测时,便会产生需求放大现象。
作为库存管理者,总会用一些需求预测方法,比如指数平滑法,预测数据来源于直接顾客过去几个月的订单数量,这样,传递给供应商的补货订单数量便是过去几个月数据的修正值。
当提前期较长时,订货量的时间波动更显著一些,与实际市场销售量就会发生偏差。
如果更上游的供应商也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市场需求和安全库存量时,就会加剧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与不确定性分析及其对策探讨To Discuss on Analysing of Bullwhip Effects and Uncertaintyfor the Supply Chai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赵临风Zhao Linfeng(中山广播电视大学,中山528403(Zhongshan Radio&TV University,Zhongshan528403,China摘要: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与不确定性,使得要准确预测需求和制定生产供应计划变得困难。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和防范措施作者:任慧娟金守峰王钰鑫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24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及其防范方法。
阐述了“牛鞭效应”的概念,从多个方面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具体原因,并相应地提出“牛鞭效应”的防范措施与弱化方法。
研究内容为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牛鞭效应需求变异供应链活动中存在一种现象,当最终顾客的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自下向上传递时,这种需求信息便会不断被扭曲变异并逐级加速放大。
这种现象就像鞭子一样,鞭子微微的挥动便会引起鞭梢的巨大摆动,所以它被形象的描述为“牛鞭效应”[1]。
它是供应链下游客户逐级将风险转嫁给上游企业的结果,它的存在会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导致库存的增加,资源浪费,市场风险增大,必须加以防范[2]。
本研究旨在探讨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及其防范方法。
一、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分析(一)产品需求预测需求预测通常是基于下游企业所提供的需求数据而进行的,其间便会用一些需求预测方法,比如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法等[3]。
预测的初始数据来源于最终顾客过去几个月的历史消费记录,这样,传递给节点企业上游供应商的订单数量便是过去几个月历史数据的修正值。
如果更上游的供应商也采用各种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产品需求预测时,就会加剧实际市场销售量和各级订货量之间的偏差。
这种不断加剧的需求变异和数量偏差的变化便是导致“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订货策略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在向其上游供货商订货时,会在考虑库存费用和单次运输成本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适的订货频率和订货批量。
这种订货策略导致供应链企业自下而上需求变异的放大和“牛鞭效应”的产生,而订货周期越长,供应链级数越多,“牛鞭效应”就越明显[4]。
(三)价格波动价格波动是由于一些厂商的促销活动,或者是经济生活环境的突变所造成的。
这会促使其下游企业或最终顾客提前购买日后所需要的产品,这种购买方式在增加购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各级库存[5]。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牛鞭效应又称为“缺货效应”或“炮轰效应”,它是指在供应链中,因为信息传递不完整、传递延迟以及缺乏协调等因素,导致销售数据需求的波动向上扩散,产生了像牛鞭一样的波动,每个环节的波动呈倍增的趋势,使得供应链中出现了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
牛鞭效应不仅对供应链运营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对消费者也产生了不利的后果。
本文分析了牛鞭效应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牛鞭效应的根本原因1.信息延迟与不完整在供应链中,信息传递是保证供需匹配的重要因素。
如果供应链中信息传递延迟或不完整,就会导致每个环节对实际需求的不完全了解,从而采取了不合适的决策,进一步误导下一个环节的决策,导致供需不平衡。
2.订单批量在供应链中,有些企业采用大批量、低频次的订单方式。
这种方式会导致下一个节点的压力增加,因此采取了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以避免错误。
然而,过多的控制会导致无法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并且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
3.价格信号价格是供需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价格的信号会传递到产品的每个环节。
如果价格波动太大,供应链中的企业可能会采取过激措施,如缩减生产、停产等,这会导致供需失衡并加剧牛鞭效应。
4.承诺在供应链中,企业之间需要互相信任和承诺,以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运作。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承诺可能会打破。
这会导致某些企业遭受损失,失去信任,从而必须采取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剧牛鞭效应。
1. 采购订单变化当销售订单突然增加时,上游的供应商必须加快生产以满足需求。
如果供应商每次只处理一个订单,他们就需要采取更保守的策略,以确保订单被及时满足。
因此,任何异常都会产生大幅影响。
2. 传统的安全存储策略安全存储是在供应链中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策略。
如果下游的客户采取更多的订单,那么生产商就需要增加库存量。
每个环节都会增加库存,进一步加剧了牛鞭效应。
3. 传统的销售预测方法传统的销售预测方法通常不太准确。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研究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研究第一篇: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研究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研究随着市场全球化和竞争的不断加剧,有人曾在20世纪就预言了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于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由此可见,供应链是一个集成了多家企业的价值增值链。
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供应链包含了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和价值链,而是一条增值链。
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增值能力,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成为各节点企业共同的目标。
尽管如此,在供应链的实际运作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预测的不准确,导致对需求的难以把握;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供给不稳定;因为企业之间的诚信还没有完全建立,企业之间的合作性与协调性差,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很难发挥作用;供应的缺乏,生产与运输作业的不均衡、库存居高不下,成本过高等现象。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由于牛鞭效应是从下游客户端逐级向上游转嫁风险的结果,因而它会危害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导致总库存增加、生产无序和失衡,业务流程阻塞,资源浪费、市场混乱和风险增大。
由此可见,牛鞭效应的存在,已经成为削弱供应链的增值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负面因素。
因此,研究牛鞭效应,并消除它对于供应链的负面影响就是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分析1.1 何谓“牛鞭效应”1995年,宝洁公司(P&G)管理人员在考察婴儿一次性纸尿裤的订单分布规律时,发现一定地区的婴儿对该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零售商那里的销售量的波动也不大,但厂家经销商那里得到的订货量却出现大幅度波动,同一时期厂家向原材料供应商的订货量波动幅度更大,这一现象与我们挥动鞭子时手腕稍稍用力,鞭梢就会出现大幅动摆动的现象相类似。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订单和库存波动会逐渐放大的现象。
当顾客需求发生小幅度波动时,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订单和库存波动会逐渐放大,最终导致供需不平衡,出现缺货或积压现象。
下面将对牛鞭效应进行分析。
牛鞭效应是由信息传递延迟引起的。
在供应链中,不同环节之间存在信息传递的延迟,从顾客到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当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时,这个信息需要逐层传递,每个环节都会根据当前的需求情况进行订单和库存的调整。
但由于传递信息的延迟,每个环节得到的信息是滞后于实际需求的,因此其采取的行动也是滞后的,导致了牛鞭效应的产生。
牛鞭效应与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的设置有关。
在供应链中,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的设置对牛鞭效应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当企业采取较大的订单批量和较长的补货周期时,一旦顾客需求发生波动,企业需要长时间才能调整订单和补货计划,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
由于较大的订单批量和较长的补货周期,企业可能需要过量的库存来应对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也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策略决策有关。
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策略决策会影响到订单和库存的波动。
零售商的促销策略、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和原材料供应商的补货策略都会对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当企业过度依赖促销策略、缺乏准确的需求预测或误判市场趋势时,都可能导致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由信息传递延迟、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的设置以及各个环节策略决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
要缓解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者应加强信息传递和共享,减少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优化供应链策略决策,以实现供需平衡和减少库存风险。
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西方民谣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特曼(sterman)教授做了一个着名的试验──啤酒试验。
在这个试验中有四组学生分别代表消费者,由此形成一个简单的供应链。
试验要求:任何上、下游企业之间不能交换任何商业资讯,只允许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传递订单,消费者只能将订单下给零售商。
结果表明:由於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资讯的不对称以及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需求资讯在供应链内部传递时失真了。
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据调查,即便是在hp、ibm、宝洁这样的知名企业中,同样存在着这一类似的现象。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啤酒试验”中提及的一个名词——供应链。
供应链(supply chain,sc)的概念在80年代末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
我们可以把供应链比做一条龙,龙头是商品的销售环节,即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企业与客户交互的过程;龙身是生产制造环节,是企业内部产品生产的过程;龙尾是原材料采购环节,即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厂商采购适当的商品。
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就是把这条龙体内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者整合起来,使企业能够获得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最优路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结点企业之间的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凋。
如果供应链的所有结点企业都采取能促使总利润提升的行为,则供应链的协调性就会得到改善。
供应链协调要求供应链的每个结点企业都考虑自身行为对其他结点企业的影响。
然而,在供应链上,常常存在着如预测不准确、需求不明确,供给不稳定,企业间合作性与协调性差、造成了供应缺乏,生产与运输作业不均衡、库存居高不下,成本过高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经常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给供应商的采购预测的波动比市场发货、预测的波动大,采购计划放大了要货计划的偏差。
通过计划员的追踪和分析,发现通过一级级计划,一层层分解,最终到原材料采购计划时,需求的波动发生了变化,波动被放大了。
是谁放大了需求波动?
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制造企业普遍存在,在供应链管理中把它叫作“鞭子效应”。
它的基本思想是: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当到供应商那里时,需求信息和实际顾客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 L.Lee 把这种信息扭曲现象表述为“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要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
在库存管理的研究中,斯特曼(Sterman)在1989年通过一个“啤酒分销游戏”更进一步验证了这种现象。
在实验中,有4个参与者,形成了一个供应链,各自独立进行库存决策而不和其他的成员进行协商,决策仅依赖上游环节的订货量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在《第五项修炼》中对“啤酒游戏”有很详尽的描述)。
当企业的供货周期(生产周期+采购货期)太长时,“鞭子效应”还会以另一种特定的形式存在,那就是“鞭子的头停止了抖动,而尾部还在不停地摆动”。
造成“鞭子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计划、库存策略:由于市场需求经常出现波动,各环节均都会考虑一定量的安全库存,由此造成需求曲线大起大落,而且还易将需求逐级放大。
这一级一级放大使得最终传递到原材料供应商的需求信息已被放大了数倍。
2、订货批量及订货周期:按计划逻辑,有订货周期存在,也就是向供应商订货时不是来一个需求下一个订单,而是采用周期性分批订货,比如一周、一月订一次。
在我们跟批量、订货周期有关的计划参数有最小包装、最小采购批量、加工批量、固定供应天数等,这些参数都会不同程度引起鞭子效应。
3、采购价格波动:很多供应商对提前订购和采购量大的客户有一定的价格折扣,这使得许多企业预先的采购量大于实际需求量。
有时采购价格的波动,也会是企业采用提前采购、囤积物料等方法来规避涨价风险,在库存管理研究中把这种库存策略叫作“屏蔽库存”。
提前采购行为没有真实反映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需求放大现象。
4、货源紧缺与采购配额: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供应商通常会根据客户的订货量按比例分配供应量。
为获得更大份额的配给量,各客户会故意夸大其需求量。
这种故意放大需求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供应商大量的库存和产能的过剩。
5、信息传递慢及供货周期:由于供应链环节多,传递信息的工具落后,造成需求信息传递慢,后续环节没有及时响应;另外生产周期、采购货期长,采购计划必须根据早期的市场预测制定,当市场预测再进行修正时,采购计划已很难作调整,最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生产线大面积欠料,而库房却在接收大量多余无用的物料”。
在实际生产供货过程中,供应链一直受到“鞭子效应”的困扰,针对供货问题许多公司也一
直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但一直很难得到明显改进。
从上述对“鞭子效应”的本质特征的解释和分析上看,采用传统的计划、库存管理模式不可能解决这种需求变异问题,因此必须探讨新的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计划新模式新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采购模式,以减少供应链对预测的依赖性。
以上就是集成供应链需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