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医学治疗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医学治疗在现代社会中,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已成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之一。
这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问题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给他们和家庭带来了很大负担。
对于这一问题,医学治疗是目前被广泛应用并取得积极效果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以医学治疗为主题,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医学治疗方法以及其效果。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医学治疗方法之一。
其中最为常用的药物是刺激剂类药物,如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和阿莫西林(Atomoxetine)。
这些药物通过增加大脑中与运动、决策制定等认知功能相关的化学物质浓度,并调节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控制多动行为。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儿童,只有那些确诊为ADHD且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儿才会接受此类治疗。
此外,治疗过程需要专业医生的监督和指导,并定期进行剂量调整和监测副作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患儿的反应和行为,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二、认知行为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外,认知行为疗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帮助患儿了解自身情绪、思维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以及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改善他们的注意力和多动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管理:教育患儿怎样合理安排时间表,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例如,设定定时器来提醒患儿开始或结束某项任务。
2.目标设定:通过设定小目标和奖励机制来鼓励患儿积极参与活动并专注于任务。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长期持续性注意力。
3.注意力训练:使用各种认知训练方法,如反应抑制训练、专注力练习等,来帮助患儿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水平。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患儿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掌握有效的处理策略。
此外,该治疗方法还可促进患儿与家庭和学校中的人建立更良好的关系。
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2008年12月 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2010年3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翻译药审中心最终核准目录概要 (4)1. 引言 (4)1.1 诊断 (5)1.2 鉴别诊断 (5)1.3 流行病学和合并病症 (6)2. 范围 (6)3. 法律依据 (6)4. 患者特征和选择 (7)4.1 诊断和入选标准 (7)4.2 排除标准 (8)5. 疗效评价方法 (8)5.1 主要疗效终点 (8)5.2 次要疗效终点 (9)5.3 其他的支持性疗效标准 (9)6. 临床试验的策略和设计特点 (9)6.1 在人体中的早期研究 (9)6.1.1 药效学 (9)6.1.2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9)6.1.3 剂量效应研究 (9)6.2 治疗验证性研究 (10)6.2.1 短期试验 (10)6.2.2 长期试验 (10)6.3 在特殊人群中的研究 (11)6.3.1 成人 (11)6.3.2 学龄前儿童 (12)7. 临床安全性评价 (12)7.1 一般建议 (12)7.2 特殊的不良事件 (12)7.2.1 反跳/撤药/依赖 (12)7.2.2 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 (13)7.2.3 血液学不良反应 (13)7.2.4 心血管不良反应 (13)7.2.5 内分泌不良反应 (13)7.3 评价包括长期治疗安全性的临床安全性人群暴露程度 (13)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概要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和青春期精神病之一。
该疾病被认为会对学习和发育造成重大影响。
多动症最佳治疗方案
五、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传技巧:指导家长与患者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3.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
4.家庭干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家庭干预活动,促进患者康复。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和任务。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疗效和生活质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关注患者病情波动和康复情况。
四、方案调整与优化
-根据患者病情、疗效及家庭反馈,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及家庭参与方案制定,提高方案的实施效果。
-定期总结经验,优化方案,提高治疗水平。
五、注意事项
多动症最佳治疗方案
第1篇
多动症最佳治疗方案
一、方案概述
本方案针对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制定,遵循合法合规原则,结合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治疗方案。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行为矫正、家庭教育及社会支持五个方面。
二、药物治疗
1.选用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个体差异,选用适合的药物,如中枢兴奋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
3.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及家庭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4.心理康复:结合患者兴趣及特长,开展心理康复活动,提高患者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四、行为矫正
1.制定个性化行为矫正方案:针对患者具体行为问题,制定可行性强、易于执行的行为矫正方案。
2.正向激励:采用奖励制度,鼓励患者积极改正不良行为。
3.规律作息: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六、社会支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治疗与管理实践策略
非中枢兴奋剂如托莫西汀等,主要用于改善注意力集中和情绪调节,但起效较慢, 需要长期使用。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ADHD治疗的另一重要手 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教育和家庭治疗等。
诊断流程
诊断流程通常包括收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理评估。心理评估通常使用 ADHD评定量表等工具,以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功能损害程度。
评估工具与量表
评估工具
评估ADHD症状的常用工具包括 ADHD评定量表(ADHD-RS)、 Conners'父母评定量表和教师评定量 表等。这些量表可以帮助评估症状的 严重程度和功能损害程度。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 别。例如,抑郁症患者也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动力等症状,但与ADHD的症状有本质区别。
Part
03
ADHD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ADHD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和非中枢兴奋 剂。
生活方式调整与干预包括规律作 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有 助于改善ADHD症状。
适量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增强 体质、提高注意力等,建议每天 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规律作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 精神状态,减轻ADHD症状。
健康饮食应避免高糖、高脂、刺 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摄入。
后果
未经治疗的ADHD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 ADH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还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对于 ADHD 的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关于 ADHD 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ADHD 药物治疗的目的并非完全消除症状,而是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注意力,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目前,常用于治疗 ADHD 的药物主要包括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和非中枢兴奋剂(如托莫西汀)。
哌甲酯是一种常见的中枢兴奋剂,它能够增加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提高注意力和减少多动冲动行为。
哌甲酯有短效和长效制剂之分。
短效制剂一般作用时间较短,需要每天多次服用;而长效制剂则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疗效,减少了服药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托莫西汀则是一种非中枢兴奋剂,它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来发挥作用。
与哌甲酯相比,托莫西汀的起效相对较慢,但作用更为平稳持久,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共患病情况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因素。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医生可能会更倾向于先尝试非药物治疗,如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
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佳,或者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才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接受药物治疗。
同时,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过敏史等,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在用药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和家长不应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的剂量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治疗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身体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主要特征。
药物治疗是ADHD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类(如哌酮醇、左旋哌嗪)、ATOMEXETINE等。
本文将就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并对其治疗效果、安全性等进行评估。
一、药物治疗的目标和原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旨在改善患儿的行为和学习表现,提高其生活质量。
这些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增强注意力,减少多动冲动行为。
二、甲基苯丙胺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估甲基苯丙胺类药物是ADHD常用的首选药物,常见的包括哌酮醇和左旋哌嗪。
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注意力和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
然而,甲基苯丙胺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失眠、食欲不振等。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谨慎监控其副作用,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三、ATOMEXETINE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估ATOMEXETINE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ADHD的治疗。
相比于甲基苯丙胺类药物,ATOMEXETINE的副作用较轻,主要包括恶心、头痛等。
研究发现,ATOMEXETINE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注意力和学习行为,但其疗效相对较慢,需要一段时间的应用才可见到明显效果。
四、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药物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2. 定期复诊,监测患儿的疗效和副作用;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4. 积极配合非药物治疗,如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
五、药物治疗的展望与挑战虽然药物治疗对ADHD有明显疗效,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儿童注意缺陷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研究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研究应用心理学091201070901班张玉惠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入手,介绍近年来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研究进展。
综述常用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药物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治疗引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是一类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基础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正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问题,亦可见于成年人群,由Wood等于1976 年首次报道。
ADHD 的发病率儿童为3%~7%,成人为4%~5%,且儿童时患ADHD者将有50%~70%持续至成年期。
ADHD 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不能集中注意力或缺乏专注能力、活动过度、难于安静、行为冲动、鲁莽、处事不假思索、常丢失书本和玩具、容易厌烦、不遵守规则、喜欢打断或侵扰他人、爆发性发声、污秽语言和危险行为,常伴发多种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反社会人格、物质滥用和药物依赖。
ADHD若得不到适当治疗,对儿童的学习能力、与朋友及家人的关系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且不能治愈并相伴终身,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效果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ADHD是一种慢性病,与遗传、生理、教养及某些环境因素有关,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得到阐明,可能与中枢网状结构功能异常、多巴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神经元系统功能失调有关。
临床处理ADHD 以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因为行为治疗只适用于轻症患者,对于行为治疗无效的患者或中度、重度患者,需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摘要:《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
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药新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评价;技术指南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376 (2015) 05 - 0472 - 08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5.05.002Guideline on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for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d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Clinical Evaluation Unit, Pediatric Branch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Abstract: The series of Guideline on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for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 in children were issued by Clinical Evaluation Unit, Pediatric Branch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developed to assist applican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evaluation of pediatric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safer and better medicines for children. The guidelines were developed by all 18 clinical trial institu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tilized the “consensus meeting method”, which was recommended by WHO, and the consensus development program (GPP) principles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t involved phase Ⅱ and Ⅲ to post marketing re-evaluation in 11 kinds of pediatric diseases, such as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cute bronchitis, bronchial asthma,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RTI), anorexia,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tic disorders, enuresis,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and eczema. It spent three years from the first draft to the last version, after repeated revise, it was eventually released by CACM in October 2013. This Guideline intends to address the position in the main topics of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new Chinese medicinal products in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The elaboration included possible claims, clinical study design, patients’ selection, endpoints, safety observation, as well as other significant points.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 possible guidance for sponsors and investigators of clinical trial.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new drugs;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clinical evaluation; guideline1 制定依据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2]《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2008)[3]《ICH药品注册国际技术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5]《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6]《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7]《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8]《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2008)[9]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1994)[10]《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1996)[11]制定。
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
【 关键 词】注意 力缺 陷 多动症 【 图分类 号 lR 4 . 4 中 7 9 9 1 讨 论 与分析
临床 护理 心理 干 预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编 号 】1 7 — 7 22 0 )3c一 1 1 0 6 4 0 4 (0 90 ( 0 3 — 1 )
如哌 醋 甲酯 ( 他林 ) 利 、苯 丙胺 、匹莫林 。用药 从小 剂量 开始 , 白天 早 餐后 顿服 , 节假 日停 药 , 6岁以 下及 青 春 期以 后 原则 上 不用 药 。
1 1 病 因 .
4 护理体会
4 1 心理 护理 .
本 病 由 多种 因素 引起 。遗 传 因素 在 本病 发 生 中有 相 当大 的 作 用 。是 一 种 多 基 因 遗 传性 疾 病 。 此 外 还 与 妊 娠 及 分 娩 期 脑 轻 微 损伤 、精神发育损害或延迟、神 经递质及有关酶改变、不 良社 会和家庭环境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关 。 12 发病 机制 . 许 多学 者 进行 诸 多 因素 的病 因学研 究 , 解释 其 发病 机 制 , 识 共 的遗 传 因 素研 究 发现 患 儿 D4 基 因多肽 性 与 ADHD 发 病 有关 , R 它 主要 分 布 在额 叶 , 的 异 常提 示 额 叶 DA 神 经元 功 能低 下 引 发 它 注意 障 碍 。 巴克利 提 出 了著 名的 巴克利 行 为 反应 抑制 模 型 :1非 () 语 言 工 作 记 忆 , 是 将 视 觉 和 听 觉 的 意 向 传递 给 自我 , 自我 就 供 “ 自” 析 和利 用 , 意 力障碍 儿 童 在此 方 面 缺 陷表 现 为不 能 像 独 分 注 其 他儿 童 有 意地 保 持 知觉 经 验 。2 语 言 工作 记 忆 , () 人们 接 受 刺 激 经过 抑 制 产 生有 关 事 物 的语 言 活动 , 且就 完成 任 务 的活 动 进 行 并 内部 的 自我对 话 , 导 自己的 行为 。ADHD 患 儿很 少 自我对 话 , 指 进行 自我提 示和 自我鼓 励 。3情 绪 动 机的 自我控 制 , () ADHD 儿童 不能 适 当抑 制 自我 的情 绪 , 机 不 能 指 向未 来 , 动 机 不 足情 况 动 在 下, 抗干 扰 能 力差 。4 行 为 重组 , 过 反 省和 自我对 话 , 行 为进 () 通 对 行分 析找 到 合理 的行 为方 式 。ADHD儿童 不 能从 过去 的 行为 教 训 中受 到 启 示 , 改进 行 为 。 2 临床 表现 即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多同时存在。 ( ) 学 业 、工 作或 其 他活 动 中 , 1在 往往 不 能注 意 到 细节 或者 常 发 生 粗 心 所 致 之 错误 ; () 力往往难 以持久 ; 2注意 ( 在与之对话 时 , 3 ) 往往心不在 焉 , 似听非 听 ; 不能听从教导 以完成 作 业 、 日常家 务或 工 作 ; () 4逃避 、 不喜欢 那些需 要精 力持久 的作业或 工作 , 因外界刺 激而 分心 ; 遗忘 日常活动 ; () 或 足有很 多 小动 作 , 5手 或在 座 位上 扭动 ; 要求坐 好 的场 合 擅
ADHD: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评价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PEDIATRICS 中文版 2012 年 1 月 第 7 卷 第 1 期
45
将评价、 诊断和治疗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并在 本文中给出了与指南和演算法相关的推荐意见。 除 规范的评估、 诊断和治疗推荐以外, 本指南还提 供了用于指导临床过程的单一演算法。
分组委员会包括初级保健儿科医师发育行为儿科医师以及来自于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儿童神经学学会儿科心理学学会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发育和行为儿科学会美国家庭医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成人chadd学会的代表还包括来自于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的流行病学专家
论 著
ADHD: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 / 多动障碍的 诊断、评价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3. 在对儿童 ADHD 进行评估时, 初级保健医师还 应评估其他可能与 ADHD 共存的疾病, 包括情 绪或行为 ( 例如: 焦虑、 抑郁、 对立违抗和 品行障碍 ) 以及发育 ( 例如: 学习和语言障碍 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 ) 和生理 ( 例如: 抽动和 睡眠呼吸暂停 ) 方面的疾病 ( 证据质量为 B / 强 力推荐 )。
治疗问题集中于 3 个方面: 1. 与 FDA 批准的 ADHD 治疗药物 ( 兴奋剂和非兴
奋剂类 ) 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相关的新资讯有哪 些? 尤其是这些药物在学龄前和青少年患儿中的 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新资讯有哪些? 2. 与社会心理干预 ( 行为修饰 ) 治疗 ADHD 儿童的 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相关的证据有哪些? 尤其是在 学龄前和青少年患儿中实施这类干预的效果和安 全性方面的资料有哪些? 3. 是否有其他疗法也能够达到循证考虑级别?
该小组在为期 2 y 的时间里, 通过举行会议, 对自旧指南发表以来实践方面的变化以及已经确认 的问题进行审核。 由于完成时间有所延误, 因此 另行举办了电话会议, 并将文献的发表年限向后延 续, 尽量做到与时俱进。 由 AAP 资助建立本指南; 对参与人员可能存在的经济利益冲突进行了确认, 并在审议时加以考虑。 一般会对本指南进行为期 5 y 的评价和 ( 或 ) 修改, 除非出现新的证据而必 须提前进行修订。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1ADHD20214目录一、概述 (3)二、基本原则 (4)三、儿童ADHD患者为受试者的确证性试验设计考虑要点 (5)(一)受试者选择 (5)1、人群特征 (5)2、主要筛选标准 (6)(二)试验设计 (9)1、短期疗效试验 (9)2、长期疗效试验 (10)3、长期安全性试验 (10)(三)评估指标 (11)1、有效性评估 (11)2、安全性评估 (12)四、特殊考虑 (13)(一)4岁至不满6岁儿童ADHD患者试验 (13)(二)扩展成人ADHD适应症 (13)(三)安慰剂的使用 (14)(四)数据和安全监察 (15)(五)客观检测指标的应用 (15)五、参考文献 (15)一、概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其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
ADHD涉及全生命周期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家庭和社会生活,还容易导致持久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存在损害个人或公共利益的隐患。
ADHD属于儿童常见精神障碍,但目前临床可用于ADHD的药物十分有限,仅有中枢兴奋剂,以及以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非中枢兴奋剂。
随着全球儿童健康卫生产业的发展,研发更多更好的ADHD新药是临床的迫切需求,也是制药企业为之努力的方向。
为鼓励和推动ADHD药物研发,规范临床研究设计,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在我国研发的ADHD创新药,着重对确证性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要点提出建议,供企业和临床研究单位参考。
需要开展确证性临床试验的ADHD改良型新药,以及需要开展验证性临床试验的仿制药,也可以参考本指导原则中技术标准进行试验方案设计的考量或优化。
与其他各类创新药研发有共性原则的内容,例如临床药理学研究、探索性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的要求等,未涵盖于本指导原则。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原则2009-09-26 17:40一、ADHD的诊断在学龄期的儿童,若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应该考虑到ADHD的可能性:(1)不安静、好动(2)注意力难于集中(3)好发脾气、行为冲动(4)自我控制能力差(5)同学关系紧张(6)学习成绩不佳ADHD和一般的躯体性疾病的诊断不太一样,一般的躯体性疾病可以通过患者或其父母亲的主述,和体格检查,并结合一些必要的辅助性的检查来进行诊断。
而对于ADHD的诊断,因为它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指标,也没有排他性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手段。
所以,对于ADHD 诊断是综合性的,需要根据从父母亲那得到的主述,结合对患者的观察,并加上从老师那得到的信息进行诊断。
对于ADHD的诊断,在世界范围内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即DSM-Ⅳ(1994)。
欧洲等许多国家采用的是WHO的ICD-10,也就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
2001年,中国精神病协会经过讨论,制定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其中包含了ADHD的诊断和分类标准。
但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还是DSM-Ⅳ。
2006年11月,“中华儿科杂志”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的精神学科组、儿童保健学组,以及“精神病学分会”的精神病学组,讨论并发布了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疗建议,其主要参考的也是DSM-Ⅳ的诊断的标准。
(一)DSM-Ⅳ诊断标准DSM-Ⅳ诊断标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症状学标准:诊断ADHD首先要符合症状学的标准,即注意缺陷和多动与冲动两方面症状。
2.起病与病程:在七岁以前出现症状,而且至少要持续六个月以上。
症状若是非常短不能够加以诊断。
3.症状造成的损害至少在两种场合出现:症状所造成的精神或者神经行为的损伤,至少要在两种以上的场合出现,例如学校和家里同时出现。
如果仅仅是在某个特定的场合出现,不能够做出诊断,有可能是存在其它一些问题。
4.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临床损害证据,体现在社交、学业或成年后职业功能等方面。
合成冰片的合理用药指导原则及临床应用建议
合成冰片的合理用药指导原则及临床应用建议合成冰片,即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是一种具有刺激性药物作用的合成药物。
它主要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来提高注意力、增强警觉性和增加活动性,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生理效应,包括兴奋、嗜睡障碍、多动症等。
在临床上,合成冰片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及少数国家的肥胖症治疗。
为了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合成冰片,下面将提供一些合理用药指导原则及临床应用建议。
首先,合成冰片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
通过合理的剂量和用药演示,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的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和滥用的风险。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遵守调整剂量的指示。
其次,合成冰片的用药时长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调整。
临床上,合成冰片主要被应用于ADHD的治疗,并且一般建议将用药时间限制在数周到数个月之间。
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和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合成冰片的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来进行个体化调整。
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更小的剂量,在开始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需要进行更频繁的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剂量和治疗计划。
在使用合成冰片时,患者和家属应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失眠、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等。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胸闷或胸痛等,应及时就医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此外,还应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共同使用可能导致危险的副作用。
针对临床应用方面的建议,首先,医生应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合成冰片。
在选择药物方案时,也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过敏史等因素。
其次,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和用法、潜在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
患者和家属应具备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
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药物治疗
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药物治疗注意力不足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面对这种神经行为疾病,药物治疗成为了主要的干预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药物治疗,以及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等方面。
1. 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药物治疗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神经递质的调节。
目前认为,注意力不足多动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系统存在不平衡。
药物治疗通过调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改善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从而缓解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跃等症状。
2. 常用药物常用于注意力不足多动症药物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甲基苯丙胺类(如哌酮酯、甲基苯丙胺)和非甲基苯丙胺类(如阿莫西林、贝洛西丁)等。
甲基苯丙胺类药物在药物治疗注意力不足多动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哌酮酯是一种药物,它通过慢释放机制提供持续的效果,适用于一天中需要长时间的治疗。
而甲基苯丙胺则是通过即时释放的方式发挥作用,适用于需要短期效果的情况。
非甲基苯丙胺类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治疗。
阿莫西林是一种抗生素,但它同时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贝洛西丁属于β受体阻滞剂,通过改变脑内神经传导物质的浓度来减少冲动和过度活动的症状。
3. 药物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药物治疗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注意力不足、多动和冲动行为,并提高学习和学业表现。
大多数孩子在接受药物治疗后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例如,甲基苯丙胺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心脏不良反应、食欲减退和睡眠障碍等副作用。
此外,药物治疗还可能导致情绪变化和认知功能下降。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选择
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选择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
本文将探讨多动症儿童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的选择。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多动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和氟西汀(Fluoxetine)等。
这些药物可通过调整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改善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
1. 药物的选择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来决定。
常见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和氟西汀等。
甲基苯丙胺主要用于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动行为,而氟西汀主要用于改善情绪问题。
在选择药物时,应仔细评估患儿的症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2. 药物治疗的效果药物治疗多动症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些患儿对药物反应良好,注意力和行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而另一些患儿可能对药物反应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以考虑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此外,药物治疗应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行为疗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多动症儿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教育和训练,帮助患儿改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
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以认知模式和行为调节为基础,通过引导患儿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例如,通过教育患儿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父母训练父母在多动症儿童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父母训练旨在帮助父母理解多动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提供行为管理和教育策略。
通过训练,父母可以学会与多动症儿童相处、应对和指导,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支持和环境。
基于数据挖掘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用药规律研究[摘要]选取公开发表文献中辨治ADHD的有效中医复方88首,建立用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药物功效、性味归经、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
结果显示,使用频率≥10%的药物有33味,前12位中药依次为石菖蒲、远志、熟地黄、龙骨、甘草、茯苓、牡蛎、龟甲、白芍、五味子、山茱萸、山药,为ADHD常用药物。
使用频率前7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收涩药、开窍药、利水渗湿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以温为最;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以甘为首;归经以肝、心、肾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的药对如远志→石菖蒲、牡蛎→龙骨、远志→熟地黄等。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8个聚类方。
研究表明中医治疗ADHD用药以补虚(滋补肝肾,补益心脾)、安神为基本组方配伍,兼顾平肝(为主)、清热、理气、活血、化痰、熄风等,契合病机;多种数据挖掘技术结合能更全面和客观地反映ADHD临床用药规律。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用药规律;数据挖掘;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Studyonmedicationregular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intreating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basedondataminingNIXin-qiang<sup>/1</sup>,HANXin-min1*,YINDong-qi<sup>/1</sup>,LIUCheng-quan<sup>/1</sup>(1.FirstClinicalMedicineCollege,Nan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46,China;2.Depar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uai′an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Huai′an223002,China)[Abstract]Inthisstudy,effortsweremadetocollect88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prescriptionsfortreatingADHDfrompublicliteratures,establishamedicationdatabaseandconductdataminingontheefficac y,properties,tastes,meridianentriesandcompatibilityregularityofTCMsbyusingfrequ encyanalysis,associationrulesanalysisandclusteranalysis.Theresultsshowed33h erbswithahighfrequency(≥10%).Thetop12frequentlyappliedADHDherbswererespectively AcoriTatarinowiiRhizome,PolygalaeRadix,PreparedRehmanniaeRadix,OsDraconis,GlycyrrhizaeRadixetRhizome,Poria,ConchaOstreae,TestudinisCarapacisetPlastri,PaeoniaeAlbaRadix,SchisandraeFructusChinensis,FructusCorni,DioscoreaeRhizoma.ThetopseventypesoffrequentlyappliedADH Dherbsbyeffectwererespectivelytonicherb,sedativeherbs,liver-windcalmingherbs,heatclearingherbs,astringentherbs,awakingherbsanddampclearinganddiuresispromotingherbs.Theto pthreepropertieswerewarm,coldandneutral,withwarmasthedominance.Thetopthreetastesweresweetness,bitternessandacridity,withsweetnessasthedominance.Thetopthreemeridianentrieswerel ivermeridian,heartmeridianandkidneymeridian.Theassociationrulesanalysissh owedcommonlyusedherbalpairs.PolygalaeRadix-AcoriTatarinow iiRhizome,ConchaOstreae-OsDraconis,PreparedRehmanniaeRadix-FructusCorni-OsDraconis.Eighthigh lyfrequentclusterprescriptionsweresummarizedbasedonthecluster analysis.ThisstudyindicatesthatbasicTCMprescriptionsfortreatin gADHDwereprincipallycomposedoftonics (nourishingliverandkidney,invigoratingheartandspleen)andtranquilization,whichweresupplementedwithherbsforcalmingliver,clearingheat,promotingqi-circulation,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reducingphlegmandcalmingendogenouswind.Thecombinationof multipledataminingtechniquescanreflecttheclinicalmedicationreg ularityofherbsfortreatingADHDinanoverallandobjectivemanner. [Keywords]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medicationregu larity;datamining;frequencyanalysis;associationrules;clusteranal ysisdoi:10.4268/cjcmm2015063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以其持续上升的患病率、多样化的核心症状及共患病、慢性过程甚或持续终身等因素成为医疗界日益关注的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sup>[1-2]</su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2008年12月 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2010年3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翻译药审中心最终核准目录概要 (4)1. 引言 (4)1.1 诊断 (5)1.2 鉴别诊断 (5)1.3 流行病学和合并病症 (6)2. 范围 (6)3. 法律依据 (6)4. 患者特征和选择 (7)4.1 诊断和入选标准 (7)4.2 排除标准 (8)5. 疗效评价方法 (8)5.1 主要疗效终点 (8)5.2 次要疗效终点 (9)5.3 其他的支持性疗效标准 (9)6. 临床试验的策略和设计特点 (9)6.1 在人体中的早期研究 (9)6.1.1 药效学 (9)6.1.2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9)6.1.3 剂量效应研究 (9)6.2 治疗验证性研究 (10)6.2.1 短期试验 (10)6.2.2 长期试验 (10)6.3 在特殊人群中的研究 (11)6.3.1 成人 (11)6.3.2 学龄前儿童 (12)7. 临床安全性评价 (12)7.1 一般建议 (12)7.2 特殊的不良事件 (12)7.2.1 反跳/撤药/依赖 (12)7.2.2 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 (13)7.2.3 血液学不良反应 (13)7.2.4 心血管不良反应 (13)7.2.5 内分泌不良反应 (13)7.3 评价包括长期治疗安全性的临床安全性人群暴露程度 (13)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概要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和青春期精神病之一。
该疾病被认为会对学习和发育造成重大影响。
药物治疗的益处已经从经验上得到了证实,而且有几种药品已在市场上销售。
尽管该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是其体征和症状可能不会自行消失,患者到成年时仍然会出现。
针对ADHD综合征的这些新观点对于药物开发领域而言是一种挑战。
然而,该指南旨在提供ADHD新药评价指南(主要针对的是儿童期发病的ADHD)。
此为首个以精神病学角度说明精神疾病的治疗指南,该指南应与其他EMEA和ICH指南一起进行解读,后两者可适用于相似的情况和患者人群。
1. 引言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是一种已明确的疾病,其核心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以及冲动,但是也会影响执行功能。
该病于儿童期发生,同时,常常由于学龄儿童出现了学习问题和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而首次诊断出该疾病。
因此,治疗直接针对的是注意力的改善和活动过多/冲动的减少,以使得患者能够专心于工作和行为活动。
哌甲酯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批被报告能够有效治疗“多动综合征”的药物之一。
尽管该药通常被认为是标准治疗,但已有新的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例如托莫西汀)上市。
在欧洲,心理分析教育和心理分析教育联合药物治疗通常被认为是标准治疗,常常还会提供行为治疗以维持疗效。
这种情况下,认知治疗,神经反馈训练和饮食方法1被认为可能有效,但没有确切的医学证据。
长期以来公认的是,ADHD的关键症状会随着年龄而改善。
直到最近才发现该疾病的症状可能会持续至成年,因此将药物治疗延伸至该年龄组。
通常情况下,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主要出现在成年期,影响工作和社会功能。
由于ADHD 是一种慢性疾病,预期的治疗也是长期性的,因此这里强调了在其他方面健康的患者组中的长期安全性数据的重要性。
1Pelsser LM, Frankena K, Toorman J et al. 2008.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nto the effect of food on ADHD. Eur Child and Adolesc Psychiatry, to be completed1.1 诊断ADHD首先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引起重视,其特点是持续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而这些症状会影响在学校的表现和社会功能。
根据DSM-IV-TR,6/9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活动过多-冲动区域症状应持续6个月(标准A)。
一些症状应在7岁以前出现,同时在诊断时还应存在一些在学校、工作或社会环境中的影响(标准B-D)。
症状不应是继发于其他精神病(标准E)。
大部分病例都符合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多-冲动的标准,但是任一症状区域均可以占优势,因此应进行亚组分类,即分为联合型、注意力不集中优势型和活动过多-冲动优势型。
ICD-10将ADHD分类至活动过多症中。
除了ADHD独有的症状等级评定之外,无其他诊断工具。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MRI22)和功能 MRI(fMRI3)观察到的形态学差异及电生理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和DNA 多态性4均是彻底研究的对象,然而还远未像(生物)标记那样得到广泛应用。
1.2 鉴别诊断ADHD不仅应与活跃儿童在其他方面的“正常”行为相区分,还应与因低智商(精神发育迟缓)或高智商(天才儿童)而导致的儿童分裂行为相区别,在后者的情况下,需求与能力之间是不“相符”的。
尽管常常将对立违抗障碍和行为障碍合并,但是ADHD应与因反复行为失败和无法达到预期而导致的对立行为相区别。
ADHD应与刻板型运动障碍(抽动障碍)相区别,在后者中,活动过多更多地局限在身体的某个部位。
ADHD如果没有合并症存在的话应与其他具有类似症状的精神病相区分,例如情绪障碍及焦虑症和人格障碍。
在儿童中发生的特殊双相障碍不应与ADHD相混合。
首发症状年龄(<7岁)应作为鉴别诊断的标志之一。
如果症状是发生在全身性发育迟缓或精神障碍的情况下,则不应诊断为ADHD。
如果症状是因使用药物而引起,也不应诊断为ADHD。
2Hutchinson A, Mathias J et al. 2008. Corpus callosum morp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meta-analytic review. Neuropsychology 22 (3): 341-93Rubia K, Halari R et al. 2008. Dissociated Functional Brain Abnormalities of Inhibition in Boys with Pure Conduct Disorder and in Boys with Pure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m J Pychiatry in press.4Waldman ID, Nigg JT et al. 2006. The adrenergic receptor alpha-2A gene (ADRA2A) and neuropsychological executive functions as putative endophenotypes for childhood ADHD. Cog Affect Behav Neurosci 6 (1): 18-201.3 流行病学和合并病症ADHD是儿童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全球患病率据估计大约为5-6%5。
然而,各种来源的患病率并不相同。
DSM-IV-TR中的患病率略微增加(3-7%),原因是其纳入了两种亚型的分级。
在青少年和成人中的患病率研究较少。
在Finish 队列研究中,ADHD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高达8.5%,大部分病例为注意力不集中亚型6。
在其他研究中也报告了接近的患病率。
在成人中,一项跨国调查所报告的平均患病率为 3.4%7,与高收入国家(4.2%)相比,低收入国家的患病率(1.9%)较低。
至少在儿童中,ADHD在男孩中要比女孩中更为常见。
在临床样本中已经发现男女的平均比例为5:1,但是在流行病学样本中,该比例为3:1或2:18。
该数字常常取决于所研究的(亚)类型。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类型而言,性别差异不是很明显。
在儿童精神病中,合并病症在诊断学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9,10。
因此,ADHD 中合并病症的发生率较高。
仅有30%的病例属于单纯的ADHD。
最明显的合并病症对立违抗障碍和行为障碍。
还可能会合并其他的疾病(例如情绪障碍及焦虑症,学习障碍,Tourette 综合征),但还是应与ADHD相区分。
在年纪较大的受试者中,常发现合并物质滥用。
2. 范围本指南旨在于开发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期间对申请人进行协助,无论所研究的药物种类为何。
其仅是一个指南;任何对指南的违背均应进行解释并在临床概述中进行讨论。
3. 法律依据本指南旨在为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新药的评价提供指南。
该指南应与修正后的指令2001/83/EC以及当前及未来的EU和ICH指南5Polanczyk G, Silva de Lima M et al. 2007.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ADH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Am J Psychiatry 164:942-9486Smalley SL, McGough JJ et al. 2007. Prevalence and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an adolescent Finish population. J Am Acad Child and Adolesc Psychiatry 46 (12): 1575-837Fayyad J, De Graaf R et al. 2007. Cross-nation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adult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British J Psychiatry 190: 402-098Staller J, and Farone SV 2006.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girls: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CNS Drugs 20 (2): 107-23.9Caron C and Rutter M. 1991. Comorbidity in Child Psychopathology: Concepts, Issues and Research Strategies. J Child Psychol and Psychiat 32 (7): 1063-80.10Gillberg C, Gillberg IC etal. 2004. Co existing disorders in ADHD: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Suppl 1: 180-92中列出的其他相关内容共同进行解读,尤其是针对如下各方面内容:- 支持药物注册的剂量-反应信息– CPMP/ICH/378/95(ICH E4),- 临床试验的统计学原则– CPMP/ICH/363/96(ICH E9),- 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 CPMP/ICH/364/96(ICH E10),- 基线协变量的调整– CPMP/EWP/2863/99,- 缺失数据– CPMP/EWP/177/99,- 评价临床安全性的人群暴露程度– CPMP/ICH/375/95(ICH E1A),- 药品在儿科人群中的临床观察– CPMP/ICH/2711/99(ICH E11),- 在人体中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EudraLex vol. 3C C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