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假事件
一桩典型的传媒假事件论杨丽娟追星事件报道中传媒的道德责任
渐 归 于 平 淡 。 这 一 事 件 所 凸 现 的 我 国 新浪娱乐频道: “女孩苦追星 父亲跳海自杀: 谁该为追星梦买单”;
新 闻 从 业 者 职 业 道 德 意 识 缺 乏 、 对 职 搜狐娱乐频道: “老父为女儿再见刘德华跳海自杀”;
业规范的无知, 值得我们深思。
CCTV: 杨丽娟 VS 刘德华: 一场“迷梦”引发的血案;
成) 》; 《新华每日电讯》第 3 版《每日一评: 对待极端痴迷者, 不该“围观起哄”》; 《北京青年报》《疯狂追星引发的血案谁来负责? 》; 《新京报》头版导读《杨丽娟希望华仔吊唁父亲》, C03 娱乐版《杨丽娟舍夫赴广州 雨再返 港寻华仔》( 整版) ; 《北京娱乐信报》第 19 版《杨丽娟母亲摇刘德华道歉》;
动 的 事 实 , 它 本 来 很 小 , 可 能 有 一 点 新 《南 方 日 报 》头 版 导 读 《刘 德 华 疯 狂 女 粉 丝 离 港 , 拒 领 父 亲 遗 体 》, A02 评 论 《追 星 悲 剧 非
闻 价 值 , 但 在 传 媒 的 推 动 下 , 事 实 不 再 娱乐圈独有( 讯之) 》, A14 版《“刘德华女歌迷之父自杀”追踪报道: 杨丽娟母女今 天 回 兰
德 华 见 面 的 路 费 。 这 是 一 个 极 端 的 个 4 月 6 日凤凰卫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偶像崇拜是个人炒作还是传媒运作? 》
新闻界 2007·2
·3·
本刊专稿
新闻界 2007·2
·4·
案, 传媒用少量的篇幅报道即可。但 《兰 州 晨 报 》不 仅 刊 登 系 列 追 踪 报 道 , ②还 以 帮 林 鹃 ( 报 道 中 杨 丽 娟 的 化 名 ) “圆 梦 ”的 名 义 , 刊 登 杨 父 给 刘 德 华 的 《请 愿 书 》, 呼 吁 全 国 传 媒 关 注 , 推 动 事 件 的 发 展 。后 来 《兰 州 晨 报 》在 报 道 基 础 上 联 合 “星 迷 网 ”所 发 起 的 “健 康 追 星 ”大 型 调 查 活 动 , 也 难 免 炒 作 嫌 疑。
大众传媒错误引导社会风气的例子
大众传媒错误引导社会风气的例子
重庆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呈现出节目在过度娱乐化中,内容格调低下、曲目庸俗媚俗“第一次心动”被勒令停播。
一些大众媒体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矫柔造作的芙蓉姐姐的粉墨登场,刘晓庆离婚假新闻传播等,使大众传媒成了飞短流长、打探隐私、传播绯闻、炮制奇谈怪论的孳生地。
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
在某些电视真人秀竞技节目中,眼睛喷火、腿上切肉、滚钉板、吞毒虫等场景的实播,在充满猎奇性的节目中令人不忍观看,在感官刺激中产生视觉污染。
甚至新闻报道也呈现出低俗化的倾向,故意渲染一些残暴凶杀案的细节,津津乐道于某些人间悲剧的色情与暴力,将人们痛苦的经历戏剧化、娱乐化,在不择手段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低俗化倾向。
2007 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訾北佳编造《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北京某报《<艺术人生〉被令限期自救》的虚假消息,在无中生有中煞有介事,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2007 年的“陕西野生华南虎”、2008 年的“平江野生华南虎”事件,成为令人不齿的假新闻。
这些由大众传媒散播的假新闻事件,导致一些经济利益市场效应的追求中呈现出虚假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声誉。
传媒假事件
传媒假事件:自编自导自演自报的新闻假事件(pseudo-event)一词起源于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的著作《形象》,他将假事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并指出了假事件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等特征。
本文研究的“传媒假事件”是一种假事件,它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活动策划和报道的行为主体都是传媒自身。
从理论上厘清“传媒假事件”,有助于在这方面形成新闻工作的职业规范。
“传媒假事件”的两个典型案例案例一:行为主体是传媒组织,某报的“孩子回家行动”。
1995年11月,河南警方解救出了被拐卖的一群四川儿童,某报闻讯开展了新闻追踪,准备报道这些孩子如何被认领回家。
不料活动进行到一半时,因故孩子们无法被自己的家人或四川警方认领,河南警方也不能长期收养,只能暂将孩子送回养父母家,新闻追踪眼看只能就此遗憾结束。
该报总编提出报社出面将孩子接回四川的点子,使新闻追踪再掀高潮(其中也出现波折,为使高潮不断该报总编曾亲自出面请求公安部门配合,报社捐款给派出所)。
事件得到系列报道后,“省市有关领导和新闻界人士像迎接贵宾一样前往机场迎接”孩子。
有研究者认为,该报“就敢闯这个禁区,不仅投入到报道事件中去,而且将报道事件掀起来向前翻进。
”案例二:行为主体是传媒的记者,并被作为某报记者的采写经验总结。
2002年8月18日,热带风暴即将从粤西沿海进袭,19日中午我忽然接到区域新闻中心记者的电话,他告诉我一个紧急情况:一位记者的朋友和9个年轻人一起在某岛旅游,被困荒岛无法返回,粮尽援绝,拖下去可能出人命。
……我想打‘110’。
但转念一想,……如果游客能坚持一下,待风浪较小的时候我们再出动营救,把握就大得多。
我和边防支队有过不少来往和合作,这一回,何不来一个穿针引线,促成营救行动,顺理成章地推出独家报道……下午2时30分,我打通了边防支队的电话。
当晚9时多,摄影记者赶到了(此前,他们一直在等摄影记者到)。
我们先做了一些铺垫,当晚向报社发回一条游客被困、边防官兵准备出动营救的消息。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核心知识点梳理写在前面的话:各位童鞋,无论你选择报考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硕还是专硕,《新闻理论十讲》都是考研复习的重中之重哈,自从该书2008年出版以来,每年选自《新闻理论十讲》的考题都会有一两道,且所占分值不少,故而此书需要精心研读,看薄看透并且对结构框架烂熟于心是每一位考生的不二选择哈。
下面是对于本书的笔记梳理,建议童鞋们在看过书后再用这份笔记加以复习。
在复习后期,应该做到看到每一个标题,就能立刻反映出此标题下的主要内容。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与宣传(2012年专硕论述题第一题)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商业宣传和政治宣传。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及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而宣传是为了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四、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舆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三、新闻的特性第一、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第二、强烈的时效要求。
论传媒假事件的虚假性
所谓 的创造性 、 主观能动性 等都 在服从的 基础上才能够产生 。 否则公 司再好 的构想 也无法得 以推广 。 那些懂得 无条件 服从的
员 工 , 能得 到企 业 的认 可 与 重 用 。 才
勇于承担责任 。 国大众汽车公 司认 德 为 : 没有人 能够想 当然 地 ‘ 有 ’ 份 “ 保 一
因此 , 相 和 本 质 是 一 致 的 ; 相 则 指 没 真 假
不 “ 据希望来描 写事实 ”, 而是 先 “ 根 ③ 根
据希望来制造事实 ” ,然后再去报道 自己 “ 策划 ” 出来的 “ 事实 ”。 陈力 丹教 授 将这 种 由传 媒 自导 、 自 演、 自报的事件称为 “ 传媒假事件”, 其本
中 ,默默无 闻是一 种缺乏竞争力 的表现 , 而那些善 于表 现 自已的员工 , 却能够获得 更 多的 自我展示机会 。 那些善 于表 现 自己 的员 工是最具竞争 力的员工 , 他们 往往 能
够脱 颖 而 出 。
个 职场人士都是公平 的 , 每个人都拥有相 同的时 间 , 但是 在 同样 的时 间内 , 有人表 现平平 ,有 人则取得 了卓 著的工作 业绩 , 造成这种 反差 的根 源在 于每个人 对时 间 的管理 与使用效率上存在 着巨大差别。 因
好 工作 , 而要靠 自己的责任感去争取一份
好 工作 ! 世界 上也许没有哪个 民族 比得 ” 上德 国人更有责任感 了, 而他们 的企业首 先 强调的还是责任 , 他们认为没有 比员工 的责任心所 产生 的力 量更能使 企业具 有 竞 争力 的了。 然 , 显 那些具有 强烈责任 感 的员工才能在 职场 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 总之 , 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员工的 职业素养是一个企业 的生命 , 只有在这两 个方面做好 , 组织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并且 不断做大做 强。 ● ( 作者 :浙江大 学宁波 理工 学院 0 8
新闻学概论.
考试科目:《新闻学概论》第一讲、第二讲(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1、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①实质②标准③作用2、舆论是指——①个人的意见②少数人的意见③公众意见3、新闻传播的归宿是——①受者晓其事②传者传其情③受者明其理4、所谓的“无形意见”,是指——①用理论说话②用形象说话③用事实说话5、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是——①延缓性新闻②软新闻③突出性新闻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1、以新闻的内容来分类,有——①政法新闻②经济新闻③国际新闻④文教卫生新闻⑤体育新闻2、亲身传播的不足之处有——①传播面窄②传播速度慢③互动性差④针对性差⑤保真度差3、大众传播的长处有——①反馈快②互动快③传播速度快④传播面广⑤保真度好4、传播新闻的主要载体是——①报纸②杂志③书籍④广播⑤电视5、信息的特点有——①新鲜性②反常性③共享性④扩缩性⑤组合性三、是非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新闻与宣传具有共体性与共时性。
()2、新闻重在说理,宣传重在叙事。
()3、信息传播要求定性的准确,而宣传要求定量的准确。
()4、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5、舆论就是个人周围的飞短流长。
()6、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有硬新闻、政法新闻。
()7、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有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8、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有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9、给新闻下定义实质上就是揭示新闻的本质,概括新闻最根本的一些特征。
()10、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11、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12、信息沟通要求定性的准确。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宣传1.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宣传分为两类:政治宣传、商业宣传3.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4.二.新闻≠舆论1.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传媒是否真地代表了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新闻反应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是新闻也可能没有反应舆论,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
三.欧洲文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中国古代生活传播结构有一下几个特征:1、信息内敛,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
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
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
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
”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
“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
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
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
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
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
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传媒假事件』的心理学分析
一介 社会责 任的缺 失。 此以陈 力丹的 观点为 代表, 他认 为,诸 如
”杨丽娟追 星”等事件是很典型 的“传媒假事件”,它 是传媒为
了迅速扩大知名度或增强美誉度,以弘扬主旋律的名义策
,划 、推动 的事实 ,有 一点新 闻价值 ,但在 传媒的 推动 下,事 实
,不 再是自 然发生 的,而 成为传媒 自导、 自演、 自报的 假事件 ,
r矗耥一 @
了“盒情盒理”… …大批冒牌成语竞相“涌现” ,破坏了汉语言 的规范化与纯洁性,对学校教学与中、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了’ 不良影响。
三、对策探讨 广播、电视目前仍是单向输出的媒体,如何让媒体加大 对未成年人的正面影响、减弱负面影响,这是必须引起广播。 电视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广播、电视对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影响的现状和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有针对性; 地探讨 相应的对 策。 1、牢固树立保护意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拥. 有从广播电视媒体上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享受健康的娱‘ 乐的权利。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负责任的社会一定要树立强 烈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并通过国家法律、行政手段 和社会力量确保未成年人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让广播、, 电视 成为未 成年人 的良 师益友 。 2、进 一步 办好 少儿 频道 和少 儿节 目。 创新 形式 .巩 固和 发展未成年人素质教育阵地在我国,广播、电视历来是未成 年人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要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一阵 地, 不断满 足未 成年人 的精神 文化 需求。 电台、 电视 台要创 新 形式、丰富节目内容,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节目的质量。要根据7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需求,多创作、播出融知识性、娱乐性、+ 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积极主动地引导未 成年人奋发向上 、健康成长。 3、净化声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文化空间要严格节 目审查制度,对未成年人相对集中收听收看时段所播出的广 播、电视节目更要把好审查关。要把握好专题节目、娱乐节, 目、 体育节目 、电视 剧的总 量和播出 比例, 严格控 制电视剧 中 渲染暴力、凶杀、恐怖、黑帮、卖淫、吸毒、赌博等内容。广告节 目中 的人物 行为、 语言、 形象等要 格调高 雅,同 时要加 大公益 。 广告播出量,让广播、电视为未成年入的健康成长营造出一 块绿色文化 空间。 4、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当面对丰富多彩的5 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时、当家长式的简单干预显然已无法与广 播电视争夺孩子的注意力时,与其一味地发表批评、指责( 当 然,必要的批评指责是必要的) ,不如帮助孩子们获得正确使 用和有效利用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能力,就是说,必须重视 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 要加 强自我 约束、 自我规 范,要 根据《 未成年 人保护 法》多 制 作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节目,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自身 的格 调和品 味:另 一个方 面,学 校、家 庭、社 会等方 面要形 成 合力,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未成年人逐 渐具 备较强 的识别 力和 自我约 束力, 筑起自 我“防 护墙 ”,积 。 极 有效 地抵 御广 播电 视可 能带 来的 不利 影响 。
自编自导自演自报的新闻:传媒假事件
《学习时报》,2006年9月18日自编自导自演自报的新闻:传媒假事件陈力丹周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传媒由过去单纯的党政机关的一个部门,转变为同时具有经济利益追求的社会单元。
一些传媒为了迅速扩大知名度或者增强美誉度,以弘扬主旋律的名义,策划推动了一系列事件。
比如,一些传媒策划并连续报道营救被拐卖儿童等活动,这些事件通常会得到党政部门和老百姓的认可,扩大了传媒的影响力,提高了传媒的发行量或收视率,最终为传媒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在实践上,这似乎是一种双赢,其合法性也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支持。
这样的做法通常被支持者概括为“新闻策划”的一类,视为主观能动性在新闻业务上的体现。
传媒假事件≠新闻策划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曾分析过相似现象,他将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并适合传媒报道的新闻称为假事件。
这在公共关系领域司空见惯,公关工作者甚至直接称之为“制造新闻”。
然而这些假事件的制造者并不是传媒,而是社会其他组织。
这与我国由传媒公开策划并由该传媒进行报道的事件有着一个明显区别,那就是传媒策划的事件的行为主体就是传媒自身。
从这点来看,所谓的此类“新闻策划”本质上就是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公共关系活动,可以更确切地称之为传媒假事件。
这与组织新闻报道活动意义上的新闻策划是根本不同的,传媒假事件已经属于传媒的经营管理范畴,而新闻策划是属于新闻业务范畴。
在传媒假事件中,消息来源与报道者出现了重合,即事件由该传媒报道后,传媒兼具消息来源和报道者的双重角色。
这种重合存在显性与隐性两个层次。
显性重合层次中,该事件本来不会自然发生,是传媒直接策划和发起的,然后再由该传媒报道。
这时传媒作为消息来源的角色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隐性重合层次在我们新闻实践中大量存在,如摄影和电视报道中经常出现的摆拍现象。
这种情况下,传媒并没有直接策划和发起某个事件,但对所截取的事件场景进行了导演或重新建构。
传媒假事件名词解释
传媒假事件名词解释
传媒假事件是指在传媒领域中出现的虚假事件,这些事件通过传媒渠道散布,
影响公众的认知和观点。
传媒假事件常常是有意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或以夸大、歪曲事实的方式呈现真实事件,以达到某种目的,如争取关注、引起争议、炒作或误导公众等。
这种虚假信息经常以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网络文章或视频等形式传播,迅速扩散并引起公众关注。
传媒假事件的出现对社会和公众产生了不利影响。
首先,它们可能误导公众,
扭曲事实真相,导致公众产生错误的观点和判断。
其次,由于虚假事件易于快速传播,给予传媒吸引眼球的动机,这些事件往往导致大量的争议和讨论,分散了人们对真正重要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传媒假事件还可能对个人和组织的声誉造成损害,进而影响他们的信誉和业务。
为了应对传媒假事件,我们需要加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媒体素养。
公众应该
保持怀疑态度,并通过多方面的信息获取与交叉验证,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媒体从业者也应该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原则,在报道和编辑过程中秉持真实性和可信度。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传媒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以减少传媒假事件的发生。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公众对信息的正确认知,维护社会的信任和稳定。
媒体行业中存在的虚假新闻问题与整改措施
媒体行业中存在的虚假新闻问题与整改措施一、虚假新闻问题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媒行业在数字化时代迎来了巨大的变革。
然而,与此同时,媒体行业中存在着严重的虚假新闻问题。
虚假新闻指的是制造或散布不实消息、误导公众的内容。
这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对于新闻的可信度和媒体行业的声誉。
1. 虚假新闻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虚假新闻能够扭曲事实,给公众带来困惑和误导。
例如,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散布不正确的信息会导致大量人群恐慌和错误决策,从而给社会稳定带来风险。
此外,虚假新闻还可能煽动仇恨、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等诸多负面效应。
通过制造谣言并加以渲染,某些势力甚至可以利用虚假信息来挑动民族关系、破坏社会团结。
2. 新闻机构与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虚假新闻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与某些新闻机构和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有关。
有些从事媒体工作的人为了追求点击量和利润,不惜编造甚至散布虚假信息。
他们缺乏对真实事件进行深入采访和核实的责任感,只追求所谓“热点”新闻。
二、整改措施要解决虚假新闻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源头控制虚假信息、加强监管、提高媒体职业道德水平等多个方面采取整改措施。
1. 强化法律法规与行业自律政府应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对虚假报道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媒体行业协会也应该加强自律,出台更严格的行业规范和内部管理制度。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约束媒体从业者不得散布或制造虚假信息。
2. 加强专业培训与审核机制提高记者队伍素质是防止虚假新闻问题再次发生的重要途径。
媒体机构应该投资更多资源进行职业培训,提升新闻从业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报道能力。
此外,建立一个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真实、准确和客观的报道上线。
3. 加强技术手段与用户教育通过科技手段来识别虚假新闻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媒体机构可以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自动化识别和筛查,以尽量排除虚假内容。
同时,也要加强公众对于辨别虚假新闻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新闻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2、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就是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公共关系活动。
其特征有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等。
3、新闻价值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4、舆论监督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在较小程度上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
舆论监督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
“监督”和“监测”内涵是有差别的。
二、单项选择1、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2、新闻事实中涉及的人物有较高的知名度,就具备了新闻价值中的(显著性)3、(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4、通常被称为“非个性化报道”的是(客观报道)三、多项选择1、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是()①新闻定义、②新闻价值、③宣传价值、④新闻法规2、新闻来源的途径,一般有()①采访他人、②在现场亲眼目睹、③查阅有关资料3、按时序标准,新闻事实的分类有()①曾在的事实、②现在的事实、③将在的事实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有()①硬新闻、②软新闻四、是非题(错)1、突出性新闻是对逐渐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对)2、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错)3、新闻之真,重在情真。
(对)4、客观报道通常被称为“非个性化报道”。
(错)5、避免感情用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在报道中多用形容词和副词。
(对)6、大众传媒既是重要的舆论工具,又是典型的休闲文化。
(对)7、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对)8、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也会造成新闻失实。
(对)9、新闻媒介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强调程度与被公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对)10、新闻报道存在着时效性与深刻性之间的矛盾。
五、简答1、事件性事实和非事件性事实的特点事件性事实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有开头、过程、结尾;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时间和地点比较具体和集中;常常带有鲜明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与宣传1.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受者晓其事宣传: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传者扬其理2.新闻: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宣传: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3.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3)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4)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1.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2.关系: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
3.总结:媒体是舆论的载体,但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三、新闻的特性1.报告现实事物。
2.强烈时效要求。
3.可以公开传播4.现代新闻传播业造成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第二讲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1.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2.接受者的“不知”3.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二、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意见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
1.对媒体:对事实的选择标准2.对读者:使用价值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1.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正面”假新闻的表现及特征演变-假新闻特征
“正面”假新闻的表现及特征演变|假新闻特征一篇关于湖北某县委书记先进事迹的正面典型报道,刊发后却被认为是“过头”了,引来一片争议乃至非议①。
已经持续评选了七年的《新闻记者》杂志“年度十大假新闻”,2007年度因为评出了一篇报道典型人物失实的“正面”假新闻而格外引人关注,该杂志也以“正面假新闻终于现形”来描述这个案例的显著意义。
② 正面报道中的假新闻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以往的新闻实践中也屡有发现,然而当前一段时期,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个议论和聚焦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对它展开思考。
“正面”假新闻表现形态四类“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正面报道也因而成为一类富有特色的新闻报道。
所谓正面报道,从报道对象看是指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反映了社会和社会成员积极、光明的一面;从媒介报道者的报道意图看是提倡和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正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当然早有研究者指出,舆论监督类报道对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也应包括在正面报道之内。
本文所涉及的正面报道,仅指表现手法上直接、正面报道上述“积极”事实的报道。
“正面”假新闻也即指这类正面报道当中包含有虚假、不实成分的新闻报道。
有研究者还提出“好事假新闻”的提法,涵义与此相当。
“正面”假新闻也属一类独特的新闻报道,在尊奉“坏事才是新闻”等新闻价值标准的西方新闻界相对鲜见。
不妨将常见的“正面”假新闻的表现形态分为四类:措施成就类。
这类假新闻主要发生在时政、科教、文卫等报道领域,即那些为各级领导干部吹喇叭、抬轿子的所谓正面报道。
诸如,夸大工作成效、编造纸上措施、虚报数字、措施和成效没有必然联系等。
当前此类中有两种较为突出的现象:一种是坏事当作好事报。
例如,明明是灾害事发突然,民众损失严重,而报道不是将焦点对准社会关心的灾情,却一味报道领导干部赶赴现场、坐镇指挥、有信心战胜眼前的困难的姿态等;另一种是为了出正面新闻,记者不惜主动参与编造策划,“总结提炼”经验,使用“创造性的举措”、“国内首创”等高级修饰语拔高层次。
陈力丹--“茶水发炎”事件凸显记者职业道德的失范
2007年3月,中国新闻网和浙江电视台“新闻007”栏目的记者乔装成患者,将事先准备好的新泡的龙井茶水送到杭州10家医院检测,结果有6家医院在茶水中检测出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诊断出有炎症,从而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茶水发炎”事件。该事件一经披露,马上成了传媒议论的焦点。
目的正当,手段就自然适当吗?
民法学者张新宝认为,“采用间谍式采访方式一般属于不正当竞争的采访手段”。[1]“茶水发炎”事件,是一件再清楚不过的记者们违规采访的事件,其他传媒应该旗帜鲜明的对其提出批评。2007年4月11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指出,该报道有悖于媒体记者的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误导公众,不利于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然而,我们在多数媒体看到的对此的报道倾向,是小事化了。素有批判精神的《北京青年报》4月12日评论版头条评论《宽容“茶水发炎”报道体现开明媒体观》,便是对卫生部批评迅速反映。虽然话说得很全面,也很温和,但是倾向是宽容记者的行为。我们认为,如果由非传媒业的人士,出于对传媒业的爱护,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适当的,但是传媒业自身对明显违规的行为采取这样的自我宽容态度,就不对了。严于律己,不论对个人还是单位、行业,都是必要的。
“茶水发炎”事件凸显记者职业道德的失范
作者: 陈力丹
关键词: 茶水发炎 新闻调查 记者 职业道德┊阅读:2781次┊
本文作者:陈力丹 高学巍
内容提要 本文以目的与手段的理论,讨论了今年3-4月间发生在传媒界的“茶水发炎”事件。作者认为,在新闻职业规范的判断上,记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什么是错的。道德应是一般采访应遵循的底线,法律法规则是特殊情况下必须遵循的底线。
类似“茶水发炎”事件中记者的做法,多年前就被学术界称为“陷阱新闻”,即通过隐瞒记者身份或假扮成别的社会角色,掩盖真实的采访目的,以获取事件的强烈冲突效应和“现场捉奸”的新闻效果。这些新闻往往以揭露社会问题、弘扬社会公德为公开的宗旨。如印度2001年的“武器门”风波。在“武器门”事件中,印度泰赫卡网站()的两名调查记者假扮军火交易商推销一种子虚乌有的武器。在历时8个月的过程中,暗访记者贿赂了政府的各级官员。尽管当事记者在采访手段上严重背离了职业道德,但由于媒体所揭露的是与公众利益重大相关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获得舆论的支持,当年3月25日《印度时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84%的被调查者同意泰赫卡网站的做法,包括他们使用的偷拍和下套的办法。而在法治国家的新闻界,这种做毫无疑问属于违反行业规范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孩为晕倒环卫工撑伞系造假
综合《新快报》、中央电视台报道近日,一张照片在网络热传,照片当中有一名环卫工因为中暑在路边晕倒了,旁边有一个小女孩为她打起了一把伞。
这张照片感动了众多网友。
随后,有网友指出,这张照片是摆拍而成的,事件是假新闻。
昨日,给媒体报料此事的霍先生坦承造假,称新闻是自己自编自导的,数次道歉,希望能获得谅解,并一再强调是为了公益、是为了关心环卫工人。
但是“小女孩撑伞”图片中出现的Logo很“碰巧”与一家公司扯上关系。
霍先生否认有意为之,称那把伞只是朋友“随便”拿来用的。
但是否随便,没有旁人佐证。
这是一则比较典型的传媒假事件,从两方面来看,第一点如果不涉及企业炒作,就像是霍先生说的只是为了关心环卫工人,这是人为制造的这种正能量,因为从来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实,所以只能通过自导自演向受众展示这一伪造的事实。
最后通过传媒的作用,使事件媒介化,达到所谓的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但是,最后变成让人非常愤怒和震惊的“震能量”。
在这种“震能量”的背后,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对公众而言,他们的情感被欺骗了,大家感觉被忽悠。
另外两个最受伤害的是清洁工汤大姐和撑伞小女孩,当事件真相被报道出来后,小女孩的心灵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她将怎样看待成人的世界?第二点,如果这个事件只是个噱头,真正目的只是为了宣传伞的另一种形式的广告,这样性质变得更加恶劣。
在记者眼中,这样的社会正能量是值得宣传的,这是一个新闻,而且这有可能提高点击率或者销量,所以记者没有进行深入的查访,就直接向受众传播,使事件媒介化,制造了一个轰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