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例子
我们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吸烟习惯和其他因素,以确定是否存 在显著差异
3
3
研究结果
1
吸烟习惯
病例组的吸烟习惯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中,80%的人 每天吸烟超过10支,而对照组中这一比例为30%
4
结论
总之,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 究是一种有用的研究方法, 可以帮适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并 收集足够的暴露和结局信息, 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
-
感谢观看
20XX年XX月
研究的局限性
上述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回忆 偏倚和混杂偏倚等。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 系,需要进行更为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时间因素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吸烟习惯是在多长时间内形成的?这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吸烟对肺癌风险的影响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改变
其他风险因素
除了吸烟,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如职业、饮食、遗传等)与肺 癌的发生有关?这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流行病学研究
2
其他因素
两组在职业、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01
02
4
4
结论
根据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吸烟习惯在肺癌患 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这表明吸烟可能是导致肺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研究只是一个例子,并不能完全证明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原因。为 了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原因,还需要进行更多类型的研究,例如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
在上述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
4
结论
剂量反应关系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统计分析报告分析(干货分享)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统计分析报告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统计学分析报告背景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的危险因素,肺癌死亡有87%是由于吸烟所引起的,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砷、丙烯、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的损害,某些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和失活,导致细胞遗传信息转化癌变。
目前影响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精神因素,吸烟,室内环境污染,呼吸系统疾病及家族史,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等。
吸烟是肺癌发病中突出的致病因素,吸烟者癌症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2~4倍。
我国肺癌的发病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加。
...感谢阅览...本文对今年住院的肺癌患者进行了吸烟状况的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1.159例患者均为某医院住院明确诊断的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08例,女性51例,发病年龄28~90岁,平均61。
61±10.51岁。
2。
按1∶1配对方法随机选取非肺癌住院患者为对照,配比条件除性别相同外,同在一个年龄组内,排除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平均年龄61。
59±9.93岁.二、分析内容1。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2。
吸烟史: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年限,吸烟量,吸烟类型,戒烟情况;3.诊断类型:鳞状上皮癌(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腺癌,未定型癌;4. 接触有害物质名称及年限,家庭患癌史等。
三、研究方法1. 按患者吸烟与不吸烟的发病年龄,观察发病年龄高峰及二者差异。
2.按患者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分组,观察肺癌发病与吸烟的关系。
3.按患者吸烟与否,日吸烟支数及肿瘤类型进行比较。
4。
统计方法:各种参数采用配对X2检验。
四.调查过程:ﻫ1、收集数据:小组每个人分别到不同的地段进行社会调查:如肿瘤医院进行调查访问,记录医院有多少肺癌患者,有多少人有吸烟的历史。
病例对照实验的经典 Doll和Hill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敦和英国其他地区重复回顾调查,均得到一致性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吸烟习惯与肺癌的关系 Doll 和 Hill 用回顾性配对调查方法分析了
649 例男性肺癌病人,60 例女性肺癌病人与 649 例男性 60 例女性对照者吸烟习惯。男性肺
癌病人不吸烟者为 0.3%,对照组不吸烟者为 4.2%(P=0.00000064),女性肺癌不吸烟者为 31.7%,对照组为 53.3%(P<0.02),说明肺癌病人不吸烟者很少,绝大多数都有吸烟习惯。 见表 2。
3、病例组与对照组消耗烟叶最大量和消耗总量 回顾性调查分析了男性肺癌病人 647 例,对照 622 例,女性肺癌 41 例,对照 28 例。肺癌病人消耗烟叶的最大量和消耗总量均显 著大于对照病例,见表 6,表 7。
表 5 肺癌病人各年龄组 10 年内平均每日吸烟叶量与每年肺癌期望死亡率(‰)
性别与年龄 不吸烟 <5
的随访观察,阐明了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这为研究癌症病因提供了一个范例。现将其方法、
设计及结果综述如下:
一、回顾性研究
(一)回顾性研究设计的要点
1. Doll 和 Hill 设计的基本要求 首先选定病例组,病人要诊断明确,有代表性,要
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用同样的方法回顾有无暴露于某因素,以及暴露的程
男 25~ 45~ 65~74
0 0.03 0.14 0.59
0 2.38
女 25~
0.006 0.04
死亡率(‰) 10 年内每日平均吸烟量
+
5~ 15~ 25~ 50
0.13 1.35 2.66
0.12 1.67 3.88
0.17 2.95 6.95
0.52 4.74 10.24
实习2 吸烟与肺癌 流行病学
所以在病例对照研究时做一致性检验
本次调查一致率(符合率)= 8两次4一1致3人 9数/总3 数0 x 100%=74% 50
一般认为一致率大于70%的资料比较可靠,所以此次 关于吸烟情况的调查资料基本是可靠的。
问题7a:请分别计算表 2-3 中男性、女性 的吸烟率、及吸烟的比值比,并说明意义
消除人口学上的主要混杂 因素(年龄、性别、经济 状况和居住地区)。
男性高于女性 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还应考虑:
种族 职业 文化程度 其他生活习惯(饮食) ......
遗传(p53基因突变) 厨师
问题6:回顾性调查时,进行表2-2检验的必要 性如何?你对调查对象对吸烟量回答的可靠性 怎样估价?
入院选择偏倚
问题4:a选择住院的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 其代表性如何?
病例最好的来源是自随机抽样选出的病例, 但不易获得,需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用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入院率偏倚等
诊断确凿
节省人力、物力、省时被调查者合作,提供的信息 比较可靠等优点。
肺癌病人一般均入院治疗,且病例来自20家医院,具有一定代表性
队列研究
特点 观察性研究,无人为干预 设立对照 观察方向:因到果,前瞻性 能验证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
优点 适用于常见病 偏倚少,验证因果能力 强 可计算暴露及非暴露组 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和 特异危险度 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 果,并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可将暴露因素分级,便 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问题3:调查对象不仅为患肺癌的人,同时附带
查胃癌、肠癌、肝癌病人,请考虑这样做的意
义。
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
选用消化系统肿瘤作为对照可以消除其他致癌因
病例对照研究(卫管卫法)
实习病例对照研究【课题一】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20世纪二十年代,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报道,肺癌年死亡率逐年升高。
1901年~1920年男性为1.1/10万,女性为0.6/10万,至1936~1939年上升到男性10.6/10万,女性为2.5/10万。
关于肺癌的病因,当时有人提出过吸烟、大气污染等危险因素,但也有人提出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化的结果或/和对肺癌的诊断手段的改进,使肺癌的检出率与死因诊断水平提高等。
问题1 如何提出病因假设?问题2 为验证上述因素和肺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英国学者Doll和Hill于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进行了吸烟和肺癌关系的专题研究。
在四年间,搜集了伦敦及其附近20所医院(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医院)诊断为肺癌的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上述医院在这四年期间凡新收入肺癌、胃癌、肠癌及直肠癌等患者时,即派调查员前往医院调查。
每调查一例肺癌病人,同时配一例同医院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病人作为对照。
问题3 此为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简述该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
问题4 简述该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问题5 简述该种研究中病例和对照的选择原则。
问题6 病例和对照的来源有哪些?问题7 本研究选择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是否有代表性?肺癌病人大都经病理组织学或痰细胞学检查确诊,少部分病人依据肺部X线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事先规定75岁以上的病人不作为调查对象,并去除了误诊为肺癌最后修订诊断的病人80例,因故未能调查的肺癌病人408例(包括调查时出院者189例,病危者116例,死亡者67例,耳聋者24例,不会英语者11例),这样被调查的肺癌病人大约占当时这些医院里肺癌病人总数的85%,计1465例。
问题8 试述严格制定病例、对照诊断和排除标准的重要性。
问题9 缺失因故未能调查的病例资料对研究结果有何影响?对照组和肺癌组的匹配因素是(1)年龄相差少于5岁,性别相同;(2)居住地区相同;(3)家庭经济条件相似;(4)同期入院并住同一医院。
流行病学:实习二 吸烟与肺癌
但配比因素应以主要混杂因素为主,且配比因素不 能太多,否则难以选取对照,也容易造成配比过 头。
问题6:回顾性调查时,进行表2-2检验的必要 性如何?你对调查对象对吸烟量回答的可靠性 怎样估价?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回顾性调查研究,是依据调 查人员的询问和研究对象的回忆得到资料。调查 时调查员是否带有主观性,被调查人的回忆是否 有偏倚,都影响资料的可靠性,所以在病例对照 研究时做一致性检验很有必要。
可以较快地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缺点:
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对照也常不能代表所属
的人群,因此容易产生选择偏倚 调查时需要调查对象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的信息时,
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混杂因素的影响较难控制 由于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和未病者人数不祥,故一般
可比
非暴露组
结局时间顺序 研究工作时序
出现研究结局 (疾病)
未出现研究结局 出现研究结局
(疾病)
未出现研究结局
病例对照与队列研究的区别
病例对照
时间
回顾性的
因果关系 由“果”及“因”: 疾病 暴露
对照组 非病人和病人(不同质)
队列研究
前瞻性的
由“因”及“果”:暴露 疾病 非暴露人群和暴露人群 (研究之初是同质的)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将特定范围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 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 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 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 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接触过某种物质 •具备某种特征 •或行为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吸烟与肺癌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肺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而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选取了来医院进行肺癌筛查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没有肺癌的患者作为对
照组。
根据患者的吸烟情况将两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病例组中有85%的患者吸烟,而对照组仅有15%的患者吸烟,两组之间差异明显。
另外,随着吸烟数量和时间的增加,肺癌患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吸烟与
肺癌之间的相关性也得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验证。
除了吸烟,其他因素也可能对肺癌发生风险产生影响,例如空气污染、职业危险因素、基因突变等。
然而,这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
一。
总之,这项病例对照研究强调了吸烟与肺癌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发现吸烟状况与肺
癌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
因此,为减少肺癌的发生风险,应该积极宣传控烟的重
要性,并促进公众学习有关吸烟对健康的知识。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方法设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13名,调查其年龄、性别、职业、是否吸烟、烟龄及吸烟深浅度等,分别进行成组资料分析和配对资料分析,并按照性别进行分层资料分析。
结果吸烟是患肺癌的危险因素,性别是该项调查的混杂因素。
关键词吸烟肺癌病例对照研究自80年代起,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其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
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肺癌跃居群癌之首。
本次调查研究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以及影响调查结果的混杂因素,呼吁全社会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并采取措施,有效预防肺癌或降低肺癌发病率。
1.材料与方法设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13名,调查其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是否吸烟、开始吸烟年龄、吸烟年限、吸烟数量以及吸烟深浅。
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统计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吸烟与不吸烟的人数,计算χ2、OR及OR的95%可信区间。
进行按性别分层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统计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男女吸烟与不吸烟的人数,计算χ2、OR及OR的95%可信区间。
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将病例组序与对照组序一一配对,分别统计对子数,计算χ2、OR及OR的95%可信区间。
2.结果2.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病例对照合计吸烟82 54 136不吸烟31 59 90合计113 113 226χ213.46OR 2.89OR 95% CI (1.64,5.09)2.2 按性别分层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2 按性别分层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男女病例对照合计病例对照合计吸烟61 40 101 23 14 37 不吸烟21 40 61 10 19 29合计82 80 162 33 33 66χ2 5.02 3.12OR 2.9 3.94 OR 95% CI (1.14,7.36)(1.01,9.62)2.3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3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对照病例有暴露史无暴露史对子数有暴露史32 50 82无暴露史22 9 31对子数54 59 113χ210.125OR 2.273OR 95% CI (1.366,3.782)3. 结论3.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χ2=13.46,OR=2.89(1.64-5.09)肺癌与吸烟有关系,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89倍。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
调查方向:收集回顾性资料
比较 人数
暴露
a
+
a(a c)
c
-
疾病
病例
b
+
b(b d)
对照
d
-
时间
研究起点
图1 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
4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设立对照 观察方向由“果”至“因” 难以证实因果关系
5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
提出假设 病例和对照的选择 样本含量的估计 研究因素的选定和测定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62
40.3
650 100.0
590
90.8
37
5.7
14
3.5
9
650 100.0
χ2 检验
χ2=2.40 n=2
0.30<P<0.50
χ2=4.65 n=2
0.05<P<0.10
χ2=8.59 n=2
0.01<P<0.02
25
纸烟与烟斗
吸纸烟与吸烟斗的习惯在某些人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习 惯均有的人只好撇开不计。 比较单纯吸烟斗或纸烟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是这样的:在 525个单吸烟斗或单吸纸烟的肺癌病人中5.7%是吸烟斗 的,94.3%是吸纸烟的。 在507个非肺癌病人中9.7%是吸烟斗的,90.3%是吸纸烟的,肺 癌组吸纸烟的比重较高。吸烟斗的比重较低的机率是0.01〈P 〈0.01。
吸烟的概念愈明确,则二者的关系愈清楚,例如用最 大吸烟量及一生吸过的总吸量为指标较用发病前的 吸烟量为指标来得好。
但前二项指标由于多数病人记忆模糊估计数字不 易准确,故后一项指标仍属可取。
24
吸烟及肺癌病例对照研究护理课件
03 肺癌的预防与护理
戒烟的重要性
01
02
03
减少肺癌风险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 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 低患肺癌的风险。
改善健康状况
戒烟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健康问 题的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吸烟还会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健 康,增加早产、低体重和其他 健康问题的风险。
02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患有某种疾 病的人群(病例)和未患该疾病的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本课件中,病例为吸烟及肺癌患者,对照组为非吸烟及肺 癌患者。
提高护理人员在肺癌防治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THANKS
研究结论的总结
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应 加强控烟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
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鼓励和帮助吸烟者戒烟,特别是 高危人群,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
施。
针对不同吸烟状况的人群,应制 定个性化的戒烟方案和干预措施。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科学研究
进一步深入开展吸烟及肺癌的研 究,探索吸烟与肺癌之间的作用 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病例对照研究的目的
探讨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联
通过比较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在肺癌发病情况上的差异,分析吸烟 与肺癌之间的关联。
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除了吸烟外,还可以研究其他可能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可以了解肺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 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 的数倍。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统计分析报告(完成)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统计学分析报告背景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的危险因素,肺癌死亡有87%是由于吸烟所引起的,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砷、丙烯、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的损害,某些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和失活,导致细胞遗传信息转化癌变。
目前影响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精神因素,吸烟,室内环境污染,呼吸系统疾病及家族史,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等。
吸烟是肺癌发病中突出的致病因素,吸烟者癌症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2~4倍。
我国肺癌的发病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加。
本文对今年住院的肺癌患者进行了吸烟状况的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1. 159例患者均为某医院住院明确诊断的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08例,女性51例,发病年龄28~90岁,平均61.61±10.51岁。
2.按1∶1配对方法随机选取非肺癌住院患者为对照,配比条件除性别相同外,同在一个年龄组内,排除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平均年龄61.59±9.93岁。
二、分析内容1.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2. 吸烟史: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年限,吸烟量,吸烟类型,戒烟情况;3. 诊断类型:鳞状上皮癌(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腺癌,未定型癌;4. 接触有害物质名称及年限,家庭患癌史等。
三、研究方法1. 按患者吸烟与不吸烟的发病年龄,观察发病年龄高峰及二者差异。
2.按患者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分组,观察肺癌发病与吸烟的关系。
3. 按患者吸烟与否,日吸烟支数及肿瘤类型进行比较。
4. 统计方法:各种参数采用配对X2检验。
四.调查过程:1、收集数据:小组每个人分别到不同的地段进行社会调查:如肿瘤医院进行调查访问,记录医院有多少肺癌患者,有多少人有吸烟的历史。
病例对照研究-预防医学专业
采用分子 生物学技 术检测基 因型
根据某一基因 型的有无将研 究对象分为类 病例组和类对 照组
统计分析,计 算OR值、p值
判断有无相乘模型交 互作用及显著性意义
若有,进一步判断为正相 乘作用,抑或负相乘作用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研究示意图
环境暴露
+ -
基因型
+
+ -
-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解决问题 1991年美国Maclure提出病例交叉设计 日常生活中一些突发事件之后,常会伴随某些结果 的发生。究竟是这些突发事件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还是仅仅由于机会所致?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本原理
暴露与某急性事件有关 比较相同研究对象暴露情况
在急性事件发生前一段时间与未发生事件的某段时间 如果暴露与少见的事件(或疾病)有关,那么刚好在事件发生 前一段时间内的暴露频率应该高于更早时间内的暴露频率。
研究目的和用途
广泛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 深入检验病因假说; 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研究示意图
回顾性收集暴露情况
比较
过去
现在
调查方向
人数
暴露
疾病
a
+
病
a/(a+c)
人
c
-
研究
人群
b
+
b/(b+d)
d
-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非 病 人
病例对照研究原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观察法 暴露为客观存在,无人为干预 设立对照 与描述性研究相区别 由“果”及“因” 先有疾病,后追溯可能与疾病有 关的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方向 论证强度 “果→因”,不能确证疾病与暴露的因 果关系,可为队列研究提供病因研究的线索和方向
流行病学_计算题
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中,获得以下资料,请对其进行分析并解释结果。
附表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 对照 合计吸烟 688 650 1338不吸烟 21 59 80合计 709 709 14181.(1)x 2=(ad-bc )2n/ [(a+b )(a+c )(c+d )(b+d )]=(688×59-650×21)2×1418/[1338×80×709×709]=19.1 (3分)(2) OR=ad/bc=688×59/650×21=2.97 (3分) (3) )1.19/96.11()/96.11(97.2%952±±==x OR CI OR (3分)(4) AFe=(OR-1)/OR ×100%=66.3% (3分)结论:吸烟与肺癌有显著性关联,关联强度值为2.97,计算(每题10分,共50分)2、某县1970年有平均人口100万,假定该县1970年共有A 病易感者平均人口50万人,当年共发生A 病病例1000例,同年100人死于该病。
请计算该县1970年A 病发病率、死亡率。
计算题(80分)5. 为了研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有人调查了649例肺癌病人,其中有647人吸烟,同时调查了649名健康人中有622人吸烟,请问:①这是哪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请写出其名称。
②请将资料整理列表并进行分析(要求写出公式并代入数字)。
(15分)5. ①这是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
(2分)②将资料整理成下表:(2分)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 对照 合计 吸烟 647 622 1269不吸烟 2 27 29合计 649 649 1298χ2=(ad-bc )2n/ [(a+b )(a+c )(c+d )(b+d )]=(647×27-622×2)2×1298/[1269×649×649×29]=22.0 , P 〈0.001 (3分)(2) OR=ad/bc=647×27/(622×2)=14.0 (2分) (3) )0.22/96.11()/96.11(0.14%952±±==x ORCI OR (2分) (4) AFe=(OR-1)/OR ×100%=92.8% (2分)结论:吸烟与肺癌有显著性关联,关联强度值为14.0, 吸烟者中肺癌的发生归因于吸烟的为92.8%。
流行病学与肺癌研究
流行病学与肺癌研究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发生规律的科学。
它通过观察、描述和分析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寻找疾病的暴露因素和影响因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行病学在肺癌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流行病学与肺癌研究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肺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烟草消费较多的地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肺癌,其中中国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肺癌患者更多,这与男性吸烟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年龄方面,肺癌多发生在老年人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二、肺癌与吸烟的关系长期以来,吸烟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环芳烃等,进入人体后会对肺组织产生直接的损害,增加了罹患肺癌的风险。
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10倍以上,而且吸烟时间越长、数量越多,患病风险也越高。
三、其他与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除了吸烟外,还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室内空气污染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由于煤炉等燃烧设备产生的烟雾和灰尘。
长期暴露在这些污染物中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肺癌。
此外,工作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如石棉、镍、铬等也被发现与肺癌有关。
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四、流行病学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在肺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寻找到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通过比较患病和非患病人群之间的差异,研究者可以确定与肺癌风险相关的因素。
例如,一项针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可以通过比较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患病率,来确定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联性。
此外,流行病学还可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进一步探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实习二吸烟与肺癌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吸烟的危害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包括对心血管系 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损害。
吸烟还会增加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例如肺癌、喉癌、食管 癌、冠心病等,这些疾病的死亡率也非常高。
肺癌的危害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非常高。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吸烟或吸入二手烟会增加患上肺癌的风险 。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如何预防肺癌的发生。
通过研究吸烟对肺癌的影响,可以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 科学依据,以减少吸烟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02
文献综述
吸烟会促进肺癌细胞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抵抗力和 免疫逃逸现象的发生。
吸烟会影响肺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过程,影响免疫应 答的调节作用。
05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的肺 癌风险较非吸烟者高得多。
吸烟对肺癌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复杂,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吸烟对肺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应 该积极开展控烟宣传和措施。
吸烟对肺癌的影响
吸烟与肺癌的发病机制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
吸烟对肺癌的影响与吸烟量
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风险越高。
吸烟对肺癌的影响与吸烟时间
吸烟时间越长,患肺癌的风险越高。
肺癌的发病机制
1 2基因ຫໍສະໝຸດ 变肺癌的发生与多个基因的突变有关,其中一些 基因的突变可以由吸烟引起。
04
研究结果
精选病例对照研究资料
29
病例对照配比比例与效率关系
对照/病例
1 2 3 4 5
净增信息量(%)
50 17 8 5 3
检验效率
1 1.3 1.5 1.6
30
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 对照的配比条件不应包括:
A. 年龄 B. 性别 C. 职业 D. 住地及居住年限 E. 吸烟史
个体采样器监测、生物监测,血清学、组织学分析等。 (4)现场观察 根据研究需要,赴现场观察,收集有关信息。
36
调查表基本结构
封面信 指导语:卷头、卷中 问题和答案:开放式、封闭式 编码和其他资料
37
调查表设计要点 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问题应具体、明确,不能抽象、笼统 问题尽量通俗易懂 用词要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问题要尽量简短 避免复合性或双重含义问题 避免倾向性和诱导性问题
31
四、样本含量估计
方法有三:查表法 公式法 累计法
32
有关参数
(1)人群暴露者比例:病例组暴露率(P1) 对照组暴露率(P0)
(2)相对危险度RR(优势比OR) (3)值,第一类错误,即假阳性率(0.05,0.01) (4)把握度=1-, 即第二类错误,亦即假阴性率。
33
例:为研究某地吸烟与口腔癌的关系,欲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已知该地人群吸烟率(P0)为50%,OR 为2.5,把握度为0.9,问需要多少病例与对照?
查表法
在OR为2.5,P0为0.5时有3个数字: 96、 72、 60。
96是M=1时,病例与对照样本数; 72是M=2时,病例样本数; 60是M=3时,病例样本数。
34
(2)公式法
N [Z 2P(1 P) Z P1(1 P1) P0 (1 P0 ) ]2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病例对照研究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如果用询问的方法调查饮酒与中风的关系,最可能发生 A. 饮酒者少报饮酒量B. 中度或大量饮酒者少报饮酒量C. 少量饮酒者多报饮酒量D. 少量饮酒者不报饮酒E. 不饮酒者谎报饮酒 22. 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χ=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A. 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 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 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 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 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M匹配,但M的3. 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 取值一般不超过A. 2B. 3C. 4D. 5E. 64. 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地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应首选 A. 现患病例 B. 新发病例C. 死亡病例D. 重病例E. 轻病例5.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A. 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 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C.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 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E. 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6. 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用的研究方法是A. 临床试验B. 历史性队列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病例对照研究E. 横断面研究7. 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 相对经济B. 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C. 可计算发病率D. 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E. 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8.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 信息偏倚B. 选择偏倚C. 观察偏倚D. 混杂偏倚E. 诊断偏倚9. 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当是A. 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未患某种疾病的人B. 病例组为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种疾病的人C. 病例和对照均未确定患某种疾病D. 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E. 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是不患某种疾病的人 10.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指A. 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 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C. 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D. 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E. 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11.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 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B. 估计的暴露的相对危险度C.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 要求的把握度E. 要求的研究变量的性质12. 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A. 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 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D. 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E.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13. Stratified analysis can decrease:A. Selection biasB. Information biasC. Confounding biasD. Berkson biasE. Survival case bias 14.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对照人群最佳 A. 医院内的其他患者人群B. 与病例来自同一源人群C. 病例的亲属人群D. 病例的邻居或同事人群E. 整个非病人群的一个随机样本15. 假定研究表明,60%的胃癌病人胃粘膜表面可检出幽门螺杆菌,而无胃癌的对照组只有10%的可检出幽门螺杆菌,据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请问此结论A. 正确B. 不正确,因为不是用率来比较C. 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D.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显著性检验E. 不正确,因为不能区分两者的时间关系16. 在某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研究中,某医师认为其中的年龄是混杂因素,这里的混杂因素是指A. 仅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B. 与研究的疾病没有联系的因素C. 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都没有联系的因素D. 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有联系的因素E. 仅与对照组有联系的因素17. 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内涵 A. 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B. 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C. 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D. 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E. 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18. Which bias can not appear in case control studyA. Selection biasB. Information biasC. Recall biasD. Confounding biasE. Withdraw bias19. 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A. 未知的混杂因素B. 与研究的疾病无关的因素C. 未知的暴露因素D. 可疑的暴露因素E. 已知的混杂因素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杂因素 20. 根据某医院20年来肺癌住院病人500例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肿瘤A. 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B. 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C. 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D. 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E. 吸烟者肺癌发生率为不吸烟者的4倍[A2型题]21.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表5-1),其OR值为表5-1 某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病例对照合计暴露 18 12 30 非暴露 13 19 3231 31 62 合计A. 3.21B. 2.33C. 2.19D. 0.5E. l.622.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A. 80%B. 40%C. 20%D. 100%E. 无法计算23.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A. 18B. 16C. 20D. 10E. 无法计算24. 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方法设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13名,调查其年龄、性别、职业、是否吸烟、烟龄及吸烟深浅度等,分别进行成组资料分析和配对资料分析,并按照性别进行分层资料分析。
结果吸烟是患肺癌的危险因素,性别是该项调查的混杂因素。
关键词
吸烟肺癌病例对照研究
自80年代起,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其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
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肺癌跃居群癌之首。
本次调查研究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以及影响调查结果的混杂因素,呼吁全社会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并采取措施,有效预防肺癌或降低肺癌发病率。
1.材料与方法
设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13名,调查其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是否吸烟、开始吸烟年龄、吸烟年限、吸烟数量以及吸烟深浅。
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统计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吸烟与不吸烟的人数,计算χ2、OR及OR的95%可信区间。
进行按性别分层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统计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男女吸烟与不吸烟的人数,计算χ2、OR及OR的95%可信区间。
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将病例组序与对照组序一一配对,分别统计对子数,计算χ2、OR及OR的95%可信区间。
2.结果
2.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表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病例对照合计
吸烟82 54 136
不吸烟31 59 90
合计113 113 226
χ213.46
OR 2.89
OR 95% CI (1.64,5.09)
2.2 按性别分层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表2 按性别分层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男女
病例对照合计病例对照合计吸烟61 40 101 23 14 37 不吸烟21 40 61 10 19 29
合计82 80 162 33 33 66
χ2 5.02 3.12
OR 2.9 3.94 OR 95% CI (1.14,7.36)(1.01,9.62)
2.3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表3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病例
对照
有暴露史无暴露史对子数
有暴露史32 50 82
无暴露史22 9 31
对子数54 59 113
χ210.125
OR 2.273
OR 95% CI (1.366,3.782)
3. 结论
3.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χ2=13.46,OR=2.89(1.64-5.09)
肺癌与吸烟有关系,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89倍。
这与目前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相符,有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
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每日吸烟量越大,吸烟持续时间越长,吸烟总量越大,吸烟初始年龄越小,戒烟时间越短,吸烟深度越深,患肺癌的危险性就越大。
[1]
3.2 性别分层病例对照研究,各层结果如下:
男性χ2=5.02,OR=2.9(1.14-7.36)
女性χ2=3.12,OR=3.94(1.01-9.62)
女性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男性,性别可能是混杂因素。
目前有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为鳞癌的男性比例为女性的12.1倍,腺癌的男女性比例是1.7。
[2]亦有研究显示,女性吸烟者死于肺癌的相对风险为 3.0(95%CI∶2.9~3.1),超额死亡为26.0%,城乡35~69岁因吸烟死于肺癌损失的期卑寿命平均分别为13.0年和20.4年。
[3]
3.3 配对资料分析结果如下
χ2=10.125,OR=2.273(1.366-3.782)
肺癌与吸烟有联系,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273倍。
3.4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所得的结果有差异,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有几类常见错误:①使用假设检验时,不考虑资料的分布类型;②将配对设计改用成组设计的方法处理,或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交代不清,或不交代检验方法;③分不清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使用范围,采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4]作者在使用统计方法时应掌握其适用条件,减少偏倚。
References:
[1]. 王冬梅等,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Meta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9. 8(3): 第229-233页.
[2]. 尧晓晴等, 1213例肺癌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3. 18(1): 第9-10页.
[3]. 邹小农等, 中国城乡居民吸烟与肺癌死亡的年龄关系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9):第907-910页.
[4]. 田庆丰与张功员, 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常见错误分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7(1): 第70-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