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总体规划年样本

合集下载

七都镇总体规划方案(2018-2035)

七都镇总体规划方案(2018-2035)

七都镇总体规划方案(2018-2035)一、区位分析地理位置七都镇位于苏锡常都市圈内,也处于江苏省优化发展区内,毗邻太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南端,与浙江省相交。

七都镇距离上海114km,距离苏州市区55km,距离无锡116km,距离嘉兴113km。

对外交通沪渝高速、S230省道和苏震桃公路等重要的对外通道是影响七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沪渝高速江苏段经过吴江区北厍、黎里镇、古池荡、七都镇、震泽镇,终点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的苏浙两省交界处,与浙江省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相接,江苏段路线全长49.947公里。

S230省道起自宜兴丁蜀镇,止于苏浙交界的苏州市吴江七都镇,为环太湖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苏南地区一条重要的通往浙江的南向通道,吴江境内部分路段与规划中的苏震桃公路共线。

苏震桃一级公路,北接苏州市区友新路,经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跨太湖稍连接松陵、横扇、震泽、桃源等乡镇,南接浙江桐乡(盐官至乌镇一级公路)。

七都镇周边城镇盛泽镇、平望镇和滨湖街道是苏州市规划内的优化提升区域。

二、七都镇的发展潜力七都镇作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长三角城市群、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不仅具备优美的太湖风光,还有亨通光电缆、有色金属、针织纺织、建材家居四大支柱产业,国学大讲堂、江村文化等文化资源,以及太湖国学音乐小镇的旅游项目资源。

同时在交通上,南临沪苏浙高速公路、318国道,西接苏震桃一级公路,中有230省道横贯全镇。

京杭大运河、太浦河在镇郊交叉流过,有效地连结长江三角洲中最富裕的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是整个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三、上位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中,七都镇沿湖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太湖及其生态环境为前提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带,区域会展中心和研发基地。

吴江城市总体规划中,定位为临湖生态经济片区中心。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本规划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现状特征和现实问题,在生态保护、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文化体系、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发展目标及各景区景观特色定位,构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从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及各景区在资源保护、景区发展、建设引导等方面的重要对策。

一、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兼顾发展落实“保护第一”的要求,严格保护太湖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山水人文资源的原真性、江南水乡风貌的独特性,保障太湖水系的生态环境,维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同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兼顾景区及周边区域的发展需求。

2、区域统筹、整体协调高度重视太湖风景名胜区在长三角及区域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整体保护环太湖地区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协调太湖风景资源保护利用与太湖流域防洪、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充分协调景区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系,促进城市与景区的和谐发展。

3、优化资源、突显特色深入研究太湖风景名胜区水体、岛屿、湖湾、岸线、湿地、山体和植被等自然景观风貌特征,梳理和挖掘吴越文化史迹及景区所在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资源品质,突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山水与吴越文化交融的景观特色,提升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价值。

4、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把握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充分结合景区资源特点,探索因地制宜优化生产方式、改善和提高景区人居环境质量的途径,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景区生态景观环境。

二、性质太湖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山水组合见胜、以吴越文化为内涵特征、以江南水乡田园为景观风貌的,融风景游览、休闲游憩及科学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发展目标以风景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首要前提,强化太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及人文特色,进一步协调景区与城市关系,合理利用风景资源,优化引导景区产业结构,将太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生境优越、特色鲜明、城市与景区和谐相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同里古镇ppt课件

同里古镇ppt课件
清摇同里忆水声
ppt课件
1
1 简介 2 历史 3 美景 4 风俗 5 小吃
ppt课件
目录
2
同里简介
原名富土,因其名太奢,乃 将富土二字竖相叠,上去点, 中断开,拆为同里,同里同 里,同为乡里。同里镇建于 宋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 史了,古镇四面环湖,镇内 河道纵横,是一个典型的江 南水乡,具有浓厚的“小桥、 流水、人家”及“东方威尼 斯”的韵味。
月份活动
三月廿八朱天会
民间自发组织纪念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的活动。大部分以老婆婆为主,
民间称“三月廿八轧老太婆”,活动内容主要是“坐蒲凳,吃素斋”。
四月十四神仙会
神仙会里有踩高跷、荡河船、蚌壳精等,队伍很少,最后还有一批善男
信女穿着罪裙以示赎罪。
七月三十烧地香放水灯
纪念地藏菩萨生日,黄昏时分,点烛烧香,结束后开始放水灯,放水灯
退思园布局小巧,而不露富。 亭、台、楼、阁、廊、坊、桥、 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 退思园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 纵向为横向,自成一体。
ppt课件
6
穿心弄,长300来米,80厘米宽, 最窄处据说只有六十厘米宽,仅 容一人通过,如果两人在巷中相 遇,须得互相侧身才可通过。石 板下是流水,走过去,倥倥作响, 身后便留下一串清脆的响声,穿 心弄又称"响板弄"。 这无疑是古 镇最有特色的一条小巷,以逼仄、 幽深而著名,小巷的名字很特别, 一个心字加在中间,是标示着某 种心境吧,怀揣不同心境的人穿 过这条巷弄,必会有不同的感受。
ppt课件
8
我在同里,穿越一座桥又 一座桥 听说这里的每一座桥都有 一个说法 那五十五座桥 又该有几多动人的传说呢 到同里走三桥:长庆桥、 吉利桥、太平桥 仿佛走了三桥,青春、吉 祥、平安 就像被绣在美好画卷上一 样,永久相伴

江苏省测绘局文件

江苏省测绘局文件

江苏省测绘局文件
苏测[2006]201号
关于2006年度江苏省
优质测绘工程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市规划局),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我省测绘生产单位不断提高测绘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局组织开展了2006年度全省优质测绘工程的评选活动。

今年申报优质测绘工程共有54个测绘项目,项目涉及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地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等。

经评审,荣获2006年度省优质测绘工程的有46个项目,其中:“盐城测区(Ⅱ期)1:10000数字线划图”(省测绘工程院)等5项为一等奖;“苏州吴中相城一级导线和四等水准测量”(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等17项为二等奖;“江苏海门石化基地水下地形测量及全潮水文测验”(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24项为三等奖(获奖名单附后)。

希望各获奖项目的完成单位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测绘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以争创优质测绘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全省测绘为构建和谐江苏的贡献率。

为表彰在优质测绘工程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者,请获奖单位安
排资金按每项目一等奖20000元、二等奖10000元、三等奖5000元的标准奖励主要参与人员。

各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以此次评优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测绘质量监督管理,积极引导各测绘单位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激发创优热情,促进我省测绘质量水平上新台阶。

附件:2006年度江苏省优质测绘工程获奖项目名单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测绘优质工程评选结果通知
抄送:国家测绘局
2006年度江苏省优质测绘工程项目名单。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同里古镇介绍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同里古镇介绍

江苏同里详细介绍同里简介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紧靠市府所在地,紧依上海、苏州、杭州中国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全镇总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

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

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

镇外四面环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厚重历史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

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

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

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

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

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主要景观及特色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

《同里志》记载,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

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

同里镇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桥多。

1、名人多。

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3人。

同里镇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诗人叶茵、明代画家王宠、清朝军机大臣桂芬、书画家陆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烟桥、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王绍鏊、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

基于水环境的江南传统聚落空间探析——以江苏省同里古镇为例

基于水环境的江南传统聚落空间探析——以江苏省同里古镇为例

江南地区,先民择水而居、以水为生、辛勤劳作,共同聚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聚落。

至明清时期,以江南密布的河湖水网为基础,人们兴修运堤、开凿运河、围湖开垦,在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以桑基稻田、桑基鱼塘为基础的农业体系;又依托江南便利的水运交通,以桑蚕业、纺织业、稻业为主要产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人们在长期对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过程中,形成相适应的生计模式,并不断改造聚落水土关系,提高对水环境与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格局。

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同里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以江南地区水脉文化为基础,研究江南传统聚落基于水适应性的选址分布与空间格局,探析江南传统聚落与水环境双向关联性。

1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江南传统聚落概论从文化生态圈角度出发,本文对江南地理范围的划分,沿用李立在《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一书中的界定,包括上海、江苏长江下游、浙江杭州湾沿岸、皖南以及赣东北[1]。

“聚”指聚集,“落”指落地生根、定居[2]。

江南多平原、丘陵,水网纵横、湖泊星罗。

先民以水为生、辛勤劳作,形成了众多聚落。

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以丰富的物产为基础,依托便利的水运交通,形成了以纺织业等核心产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周庄、同里、南浔、乌青等商业聚落。

摘要 “择水而居,以水为生”是江南传统聚落聚居生活的基本特色。

水环境是江南传统聚落发展、演变的核心要素,因此以水环境为切入点,分析江南传统聚落水环境文化内涵,并分析其在聚落中的物化表征,探析水环境对于传统聚落空间的影响机制。

以同里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从聚落文化内涵、聚落分布、演变、形态、空间等多个角度,运用量化指标分析水环境对传统商业聚落的影响,为当下乡村精细化建设规划原则的制定提供参照和依据。

关键词 江南传统聚落;水环境;同里;古镇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08.29Abstrac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Jiangnan are living by the water and relying on water resourc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is the core el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Therefore, the paper tak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and analyzes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settlement,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water environment o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he paper takes Tongli ancient town as an example, and uses spatial syntax.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water environment on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distribution, evolution, form, and space, etc. of the settle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for the current refinement of the countryside.Key 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water environment; Tongli; ancient town作者简介:葛澄钰(1997-),女。

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规划

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规划

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规划一、概述(一)、引言吴江丝绸具有悠久历史,历史上吴江盛泽与苏州、杭州、湖州并列为我国四大绸都,盛绸、苏缎、杭纺、湖绉扬名天下,享誉海内外,丝绸纺织产业一直是吴江的传统优势产业。

目前,吴江地区不仅是我国真丝绸出口的重要基地,同时又是全国最大的薄型化纤绸生产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丝绸星火技术密集区”和“中国绸都”,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势。

为全面推进丝绸纺织产业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吴江市委、市政府以当前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我国加入WTO以及国内外需求不断增长为发展机遇,加快实施丝绸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尽快形成实力强大、不断创新的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

为明确吴江丝绸纺织产业近期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受吴江市计委委托,按照产业集群要求,编制本规划。

根据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工业函[2004]219号《关于召开“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评审会的函》,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12月21日在南京召开了本规划评审稿的评审会,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在评审稿的基础上修改形成本规划的最终稿──《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规》。

(二)、规划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12.2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12.26《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苏计产业发[2003]1096号,2003.9.11《江苏国际纺织产业基地战略研究》,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4《苏州制造业基地战略研究》,苏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4(三)、规划范围1.空间范围本规划空间范围为吴江市整个行政区域,包括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桃源、横扇和七都10建制镇。

全市总面积1177平方公里(不包含所辖太湖水面),人口77万。

苏州总体规划

苏州总体规划

苏城总体规划总体规划1.城市性质: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发展目标:在规划期内苏州全市域基本实现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现代化,经济繁荣、文教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道德风尚良好,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完善。

苏州中心城城市设施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古城风貌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发扬,成为与国际经济接轨,高度开放,经济发达,国际上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3.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014.7平方公里(包括吴县市的市区、太湖度假区、及东山、西山、镇湖、太湖、渡村、望亭、通安、东渚、光福、胥口、浦庄、横泾、东桥、黄埭、渭塘、湘城、木渎、越溪、藏书、郭巷、车坊、甪直、黄桥、蠡口、陆慕、北桥、太平、阳澄湖28个镇;吴江市的同里、屯村2个镇;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巴城、正仪、南港5个镇)。

4.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近期为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0万人。

2005年149.1万,其中吴县市区13.5人。

远期为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0万人。

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

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

远期为186.9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5.总体布局:城市布局结构形态采用“组团式”布局,由城市组团,山脉、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

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6、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系统的主骨架是井字形快速路加三环的道路系统。

古城内保持原有路、河格局,严格限制道路拓宽。

古城区我印象中的苏州,除了古色古香的街坊,精巧雅致的园林,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韵,而苏州的城市规划也同样令我惊喜。

在古城区,站在六七层的“高楼”上,就可以“一览众‘楼’小”了。

我了解到,古城区的建筑是限高的,最高建筑不能超过24米。

吴江市某年度城市总体规划

吴江市某年度城市总体规划

吴江市2002-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目录附件一对原规划及实施情况的回顾及评价 (11)附件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8)附件三城市自然条件及建设用地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四城市历史沿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五对松陵城区外来人口及用地构成分析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六城市现状概况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七城市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八城市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九城市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一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二城市工业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三城市仓储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六城市风景旅游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七总体城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八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九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十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十一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十二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滕头看中国生态村发展

从滕头看中国生态村发展

由同里名镇游、滕头村生态游引发的思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也逐渐增多,交通网络化程度逐年增高,因而旅游业也就此发展起来。

城市旅游、名镇旅游、乡村旅游、高山旅游等等,旅游类型日益多样化。

那么在这众多的旅游中,什么样的旅游活动及旅游资源既能让旅游者达到他的旅游需要,也能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呢?1、村镇概况1.1 同里镇同里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古镇区面积33hm^2,总人口约3.2万居民。

历史文化保护区约1hm^2,被由49座桥连接的15条小河划分为七片,有2000居民。

古镇内的建筑物大约有38%都是建于明清时期,现有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6个市级文物控制单位,其中的退思园已经作为苏州园林的一部分而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2 滕头村滕头,嵌在奉化与溪口之间的生态旅游区,位于奉化城北6公里,离宁波市区27公里,宁波机场15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溪口12公里。

全村296户,787人,有6500外来人口,800亩耕地,1.2平方公里面积。

过去,这里穷得出了名,“有囡不嫁滕头村,年轻后生打光棍”。

但滕头人靠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

以“艰苦创业,永不满足,两手过硬,一犁耕到头”的精神,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成了“一年一个样,年年都变样,越变越像样,全国做榜样”的小康示范村。

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3095元。

村里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生态500佳”。

又接着被评为“世界十佳自然村”。

2、村镇旅游发展现状2.1 同里2.1.1丰富的旅游资源1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的旅游资源,悠悠岁月造就了同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星罗棋布的江南水乡古镇中,同里以其名人志士多、明清建筑多、小桥流水多形成了历史文化名镇的坚实地基。

2名人志士多,宋代至清末年间,同里先后出状元、进士、文武举人136人,诞生了南宋诗人叶茵,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园冶》作者计成,军机大臣沈桂芬,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国学大师金松岑,第一个翻译列宁著作、中国近代统计学奠基人金国保,文汇报创始人严宝星等。

吴江城市规划

吴江城市规划

吴江市都市总体规划(2023-2023)来源: 吴江市建设局受人民政府委托, 吴江市建设局于2023年年终开始对《吴江市都市总体规划》组织修编, 目前规划成果已经基本完毕。

为提高规划旳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现将都市总体规划旳重要内容进行公告。

请广大市民对该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提议, 为下一步规划成果旳完善提供参照。

第一部分总则一、区域位置吴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苏锡常、杭嘉湖经济圈之间, 东临上海、北靠苏州、西濒太湖、南与浙江嘉兴、湖州接壤。

二、规划年限近期: 2023-2023年远期: 2023-2023年远景: 展望50年第二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发展目旳经济发展目旳: 见表一表一社会发展目旳: 见表二表二生活水平目旳: 见表三表三生态环境目旳: 见表四表四二、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人口规模预测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以构造调整为主线, 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 树立生态观念, 将吴江建设成为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体旳园林都市。

人口与都市化水平预测1.市域人口吴江市域总人口分别为: 2023年135万人, 2023年160万人。

2.都市化水平预测吴江都市化水平估计: 2023年为70.4%, 2023年为81.3%三、市域空间构造规划1.市域空间构造: 分为五个相对独立旳片区。

临苏外向型经济开发区: 包括松陵、同里、菀坪以及平望旳太浦河以北地区。

临沪综合经济区:指汾湖镇, 具有紧临上海旳区位优势, 是吴江全面接轨上海发展旳前沿阵地。

临湖生态经济区: 包括七都和横扇。

盛泽民营经济区: 包括盛泽、铜罗、平望太浦河以南地区。

震泽民营经济区: 包括震泽、桃源。

2. 城镇等级规模构造:估计吴江全市人口2023年临苏外向型经济开发区50万人, 临沪综合经济区20万人, 临湖生态经济区7万人, 盛泽民营经济区40万人, 震泽民营经济区13万人, 合计130万人。

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目录附:《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论证意见第一章总则第1条面对全球经济化、区域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近些年来,吴江市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吴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7、《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年);8、《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9、《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的通知》(苏建规[2002]35号)10、《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1、《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1—2020)》;12、《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3、《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抓住我国已加入WTO的机遇,培育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外向型经济。

2、充分发挥吴江市位于苏沪接壤及苏锡常与杭嘉湖两地区交汇点的优势,确立依托上海,服务苏州,与杭嘉湖错位发展的思路,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与苏州衔接。

3、本着集约发展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开发区进行适当控制,优化城市整体结构。

4、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发掘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镇域规划的示范)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镇域规划的示范)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附件:总体规划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城镇概况-----------------------------------------------------------------------01第二章规划背景-----------------------------------------------------------------------06第三章规划依据与总体规划目标--------------------------------------------------08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10第五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12第六章镇域空间管治与自然环境保护规划--------------------------------------14第七章镇域旅游规划-----------------------------------------------------------------15第八章镇域交通规划-----------------------------------------------------------------16第九章城镇用地总体布局-----------------------------------------------------------17第十章城镇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1第十一章城镇道路交通与对外交通规划-------------------------------------------24第十二章城镇绿地与河网水系规划-------------------------------------------------26第十三章城镇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27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8第十五章城镇市政工程设施规划----------------------------------------------------34第十六章城镇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37第十七章城镇综合防灾规划------------------------------------------------------------39第十八章城镇近期建设规划------------------------------------------------------------40第十九章规划实施建议------------------------------------------------------------------42第一章城镇概况1.1现状概况1.1.1基本概况1.1.1.1 地理位置同里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部,东经120°44’,北纬31°09’处。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290万人 2020年:38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2010年:32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2020年:400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
2021/5/27
7
城市总体布局
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 心城为 主体、周边卫星城镇烘托的“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形态。由城市组团、山脉、河 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 道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劣势:行政体制分治
定位:区域次级商务中心、苏州

来新城
重点: 体制协调、产业升级、城

2021/5/27
商务
19
二、苏州主城区南部发展规划
城市南部松吴地区发展规划
2021/5/27
20
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南部松吴地区发展
近期完善优化吴中片区生态环境,
远期考虑建设南部松陵生态组团
南部松吴地区发展策略
2021/5/27
5
发展总目标-----新人间天堂 “文化名城、花园水乡、宜居城市、高新基地”
在规划期内苏州全市域基本实现农业、工业、科技、 教育现代化,经济繁荣、文教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 道德风尚良好,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完善。 苏州中心城区城市设施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古城风貌 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发扬,成为与国际经济接轨,高度开 放,经济发达,国际上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 城市。
14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两带三环五楔”
绿地面积为6591公顷,比现状 增加了2710公顷,约占城市建 设用地的17.32%;人均公共绿 地面积达到14.98平方米。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规划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规划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规划(2018-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委托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九年十一月目录1规划概述 (4)1.1规划背景 (4)1.1.1开发区发展历程 (4)1.1.2任务由来 (4)1.2环境保护目标 (5)1.2.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5)1.2.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7)1.2.3声环境保护目标 (8)1.2.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8)1.3规划主要内容 (9)1.3.1规划范围、期限 (9)1.3.2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 (9)1.3.3产业发展规划 (9)1.3.4土地利用规划 (9)1.3.5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4)1.3.6规划与环评的互动 (17)2 区域环境及开发现状 (18)2.1开发现状 (18)2.2环境现状 (19)2.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9)2.2.2地表水环境现状 (19)2.2.3地下水现状 (19)2.2.4声环境 (19)2.2.5土壤环境 (19)2.3主要环境问题与制约因素 (20)3规划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 (20)3.1规划协调性分析 (20)3.2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27)3.3主要污染源强预测 (29)3.3.1水污染物排放量 (29)3.3.2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32)3.3.3固体废物预测 (32)3.3.4 污染源预测汇总 (32)3.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5)3.4.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35)3.4.2水环境影响预测 (35)3.4.3地下水影响预测 (35)3.4.4风险预测 (36)4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37)4.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37)4.1.1选址区位优势 (37)4.1.2空间结构合理性 (38)4.1.3规划规模合理性 (39)4.2优化调整建议 (39)5环境影响减缓对策 (40)6三线一单环境管理 (43)6.1严格生态保护红线 (43)6.2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43)6.3严控资源利用上线 (44)6.4环境准入清单 (44)7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45)7.1土地资源承载力 (45)7.2水资源承载力 (46)7.3水环境承载力 (46)7.4大气环境承载力 (47)8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48)8.1清洁生产分析 (48)8.1.1入区企业清洁生产现状及要求 (48)8.1.2清洁生产建议 (49)8.2循环经济分析 (50)8.2.1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50)8.2.2循环经济建设建议 (51)9结论 (52)1规划概述1.1 规划背景1.1.1开发区发展历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区东侧和北侧,北临苏州市区,地处长三角核心位置,东接上海,西濒太湖,南邻杭州,北依苏州。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解读《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昨天,省建设厅组织12位国内著名专家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进行了专门论证。

专家们认为《规划》体现了节约资源、集约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规定。

由于《规划》对苏州的现在和未来都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因此,现把《规划》作一解读,让读者对《规划》有个基本了解。

中心城区面积599.2平方公里《规划》对苏州城市作了四个层次划分。

即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古城地区。

其中,市域面积为8488平方公里,包括市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和吴江5个县级市。

城市规划区面积为2597平方公里,包括苏州市区(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以及昆山市的巴城、张浦、锦溪、周庄镇;吴江市的松陵镇、同里镇、横扇镇部分地区(仅包括原菀坪镇,下同);常熟市的辛庄镇部分地区(不包括原练塘镇,下同)。

中心城区面积为599.2平方公里,包括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古城地区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

常熟、昆山、张家港、吴江跃升大城市根据《规划》,到2010年时,全市市域总人口为98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70%,城镇人口为690万人;2020年时市域总人口为11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城镇人口为880万人。

同时,到2020年时,全市将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四个城市规模等级。

其中特大城市1个,即苏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大城市4个,即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吴江市,城市人口规模都在65万人至70万人左右;中等城市1个,即太仓市,城市人口规模为40万至45万人;小城镇49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总体规划( -2020年)附件: 总体规划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城镇概况-----------------------------------------------------------------------01第二章规划背景-----------------------------------------------------------------------06第三章规划依据与总体规划目标--------------------------------------------------08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10第五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12第六章镇域空间管治与自然环境保护规划--------------------------------------14第七章镇域旅游规划-----------------------------------------------------------------15第八章镇域交通规划-----------------------------------------------------------------16第九章城镇用地总体布局-----------------------------------------------------------17第十章城镇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1第十一章城镇道路交通与对外交通规划-------------------------------------------24第十二章城镇绿地与河网水系规划-------------------------------------------------26第十三章城镇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27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8第十五章城镇市政工程设施规划----------------------------------------------------34第十六章城镇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37第十七章城镇综合防灾规划------------------------------------------------------------39第十八章城镇近期建设规划------------------------------------------------------------40第十九章规划实施建议------------------------------------------------------------------42第一章城镇概况1.1现状概况1.1.1基本概况1.1.1.1 地理位置同里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部, 东经120°44’, 北纬31°09’处。

同里镇地处太湖沿岸, 大运河畔, 是太湖流域典型的水乡古镇。

东南接318国道, 距虹桥机场80公里。

西连苏嘉205省道, 离苏州18公里, 吴江6公里, 水陆交通便捷, 地理位置优越, 素有”苏淞要涂”之称。

1.1.1.2 行政区划及人口同里镇镇域总面积131.54平方公里, 辖原同里镇区、屯村镇区2个镇区, 共有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12个居委以及29个乡村, 镇区面积9.7平方公里。

末, 全镇总人口53590人, 18063户, 其中非农业人口12185人, 人口密度为407人/平方公里。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91795万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7129元。

表1: 同里镇乡村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 《同里镇国民经济及社会统计资料》同里现有镇区范围包括东溪街、富观街、新填街、竹行街、南新街、上元街、三元街、鱼行街、东新街9个居委。

末, 镇区常住人口为12160人; 屯村镇区现有屯溪街、东关街和迎燕街3个居委会, 镇区人口2806人。

原同里和屯村两个镇区的常住人口共计为14966人( 其中包括居住在镇区的农业人口2781人) 。

1.1.1.3 历史沿革1. 建制沿革同里镇处于太湖流域, 六千多年前, 曾一片湖沼地。

随着渔牧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过渡, 先民在此围圩造田, 形成了河网密布的自然地貌。

同里镇北九里湖一带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代表着五千多前”崧泽文化”的历史陈迹。

唐代初, 居民聚居城市, 当时称铜里。

地点在九里村。

后梁开平三年, 吴越王钱缪置吴江县后, 铜里先后属吴江县感化乡、范隅下乡。

北宋初建镇, 设巡检司, 改名为同里。

元明时, 镇区逐渐南移至河道更为密集的现址。

1981年, 同里镇被列为太湖风景区13个景区之一。

1982年, 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省省级文物保护镇。

1995年12月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 历代城池演变唐宋时, 镇在九里村( 现镇区北约1公里处, 地处九里湖畔) 。

元代开始, 镇中心向河道更为密集的现镇区迁移, 原镇区遂变为农村。

明代, 镇区格局基本成形。

至清代, 镇区内基本无空地, 形成一个完整、繁荣的城镇。

同里古镇原有五湖围绕, 分别为同里湖、南新湖、九里湖、庞山湖和叶泽湖。

现还存有同里湖、南星湖和部分九里湖。

(1) 地貌变化古镇区由河网分割为8个圩, 分别是: 东桧楖圩、西桧楖圩、佛字圩、东柳圩、西柳圩、秵镰圩、漆字圩和洪字圩。

整个古镇地势西高东低。

西桧楖圩和东柳圩间, 原有濠潭, 北通富观桥东侧后港, 南通市里( 石皮弄南口) 得春桥港。

明末, 南北水道淤塞, 濠潭成为低地。

至清代末, 低地成为农田。

这是镇区中保留的唯一一块农田的由来。

东桧楖圩和秵镰圩间, 原有池塘称荷花荡, 向西通忏堂滨, 往南至泰来桥西侧与东埭港相通, 向东延伸称放生河。

清代前期, 放生河淤塞, 填土架屋, 成为闹市, 即新填地西段。

清末, 荷花荡淤塞成荒地。

解放初期, 该荒地和在其北的周家坟被平整成广场, 成为全镇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

其后, 忏堂浜也被填没, 并拆除了浜口的里仁桥。

西柳圩广仁桥南原有一小浜( 今陆家埭北端) , 上有石板桥名蒋家桥, 清末淤塞。

东桧楖圩和佛字圩间原有船舫浜。

1969年, 因工厂占用, 船舫浜被填没, 并拆除了浜口的玉带桥。

1966年开始, 因防治血吸虫病和扩展镇区用地等原因, 将丁字河填没( 北口为吉利桥, 西口在圣堂弄北端, 东口在东棣北端) 。

拆除吉利桥、长春桥、升平桥。

1997年重开丁字河, 除重建三桥外, 增建泰安桥。

1999年开始移建乌金桥。

(2) 城池演变1).南宋以后, 由于士绅、富户的出现, 竞相建造私家园林。

所选地址, 多在现镇区周围, 平民也往该地集中。

南宋宝佑年间, 诗人叶茵在西柳圩和西桧楖圩一带( 卧云庵西) 建水竹墅别业。

叶茵自定水竹墅十景, 各咏诗一首。

这是同里镇最早的园第记载。

2).元代, 江南财赋司副使宁昌言在秵镰圩建别墅( 今广场西侧) , 称万玉清秋轩。

中有菊坡、岁寒屏、苍茛谷、来鹤亭、桔圃、吴蓉沼、金粟坞、碧梧岗、师古斋、棲云馆等。

可惜此别墅寿命太短, 至元末已荒芜。

元末, 沈万三婿陆仲和在南秘圩( 今北新村) 和东桧楖圩( 今南濠弄) 建走马街, 设帐子廊, 亭台池囿, 辉耀桑梓。

明初抄没为官街, 遂废。

元末, 富户叶振涛在同里湖滨建水花园( 今田浪村荡湾里) 。

园广数里, 中有聚书楼、约鸥亭、小垂虹等, 池阁石梁、映带左右。

明初抄没入官, 遂废为渔丛。

此处是同里湖岸最为曲折的一段, 岸边竹林农舍, 掩映其中, 为同里八景之一的”水村渔笛”。

3).明代, 官绅阶层建造大批住宅, 平民人口也随之增加, 商业繁荣。

基本形成住宅区在北、商业区在南的格局。

①.住宅、园第据里志记载, 摘录如下:西桧楖圩: 今南棋杆、东棋杆、电机厂一带有: 明洪武时太医院院使周缪所居恒心堂; 明正统江西右布政使何源归老所居的遗老堂; 明宣德间清丰县教谕吴骥宅; 诸生陈序宅; 县令沈士元宅; 明万历南京监察御史陈王道故居宏略堂( 后称孚寄堂) , 中有春草池塘。

王道亡后敕建侍御坊、陈氏家祠; 处士王有庆在遗老堂旧址上建师俭堂; 掖县知县陆元祥宅筠轩; 另有现存平民住宅三谢堂。

东桧楖圩: 今东新桥至普安桥一带有: 明成化财顾昶所居盘窝; 顾昶子顾宽所建乐寿堂。

中有同心堂, 唐寅撰记。

西有感梅亭, 文征明等题诗; 顾昶孙、光禄寺监事顾纲所居的光禄第; 明隆庆间监察御史顾曾唯所属的侍御第。

今石皮弄至崇本堂间有: 明万历间江西兵备道顾自植所建的西宅别业。

西柳圩: 今陆家埭有: 明成化间处士朱祥所建耕乐堂, 内有燕翼楼; 另: 现存明代建筑明厅、承恩堂。

漆字圩: 有唐家宅及现存明代建筑潘氏墙门。

②.商业区主要集中在镇区南部的洪字圩( 今南埭、东埭) 、西柳圩南( 西埭) 、秵镰圩南( 竹行埭) 。

至明代中前期商业已相当繁荣。

吴骥所定同里八景诗中, 《南市晓烟》一首即是当时繁荣景象的描述。

凭着此处水路交通的方便, 货船麋集( 白粲连艘何济济) , 商品繁多( 懋迁百货无朝曛) , 更有饭馆酒楼( 当炉贳洒开芳樽) , 一片热闹景象( 接踵肩摩肯辞险) , 而且贸易规模也十分可观( 青蚨满箧常欣欣) 。

4).清代, 镇区进一步充实, 除原濠潭和其西侧的磕头坟、荷花荡和其北侧的周家坟这二片荒地外, 几乎没有其它成片空地, 并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

①.住宅区主要分布在东桧楖圩、西桧楖圩、佛字圩、东柳圩、西柳圩东部、漆定圩及秵镰圩北部。

向北扩展到南秘于南边( 红塔埭) 、尼字圩南部( 章家浜) 。

向南扩展到成字圩北部和冲字圩( 三阳田、铁匠弄和马家廊下) 。

②.商业区分布在洪字圩( 东埭、南埭、圣堂弄) 、西柳圩南边( 西埭) 、秵镰圩南边( 竹行埭) 以及由放生河淤塞而成的新填地。

③.手工业区零星遍布于住宅区和商业区的交界处, 米业、粮油加工、糖坊和木业( 棺材、农具等) 则集中在镇区东、南、西三个周边地区。

至清末, 同里镇基本形成了北部沿后港( 南秘圩、西桧楖圩) 以深宅大院为主, 南部沿前港( 洪字圩) 以商贸为主, 四周为手工业区, 南北之间为平民住宅区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