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鲁教版 五四制 山东 济南 莱芜 化学 下册 期末 资料 全册

合集下载

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 第二节 化

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 第二节 化

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习题【无答案】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B.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C. 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D. 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 火力发电B. 风力发电C. 氢燃料客车D. 太阳能电池路灯3. 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天然气B. 酒精C. 石油D. 煤4. 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C.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D.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5.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水能C.煤炭D.太阳能6.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 )A. 天然气B. 乙醇汽油C. 氢气D. 煤气7.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不是无限的B. 煤和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C. 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D. 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8. 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9. 下面是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蜂窝煤(碳)→液化石油气(丙烷:C3H8)→管道煤气(CO、H2、CH4)→天然气(CH4)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10. 下列关于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B. 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产品C.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D. 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加热就可以直接燃烧11.大庆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1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铁杵磨针C.滴水成冰 D .抱薪救火2 .以下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可燃性B,导电性 C.挥发性D,密度3 .小花喝完饮料,看着易拉罐,它是铝制还是铁制的呢?在讨论时,小婷说可能是铁制的,小静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测与假设B .设计实验 C.操作实验 D .得出结论4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取用少量液体B.取用液体C.量取液体D.点燃酒精灯5 .小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祛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 〔1g以下用游码〕.假设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A. 15gB. 15.0gC. 14.5gD. 14.0g6 .以下处理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沉降B.明矶溶解吸附C.煮沸D.过滤7 .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以下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储B.吸附C.过滤D.沉淀8 .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投药天然水f I汛僵、过滤—* II吸附>IH消毒一►净化的水A .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B.步骤II中使用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C.步骤III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一定是纯水9 .水是生命之源,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长期饮用蒸储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C.实验室用蒸储和过滤的方法都能使硬水软化D.杀菌消毒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10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a管产生的是氢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该实验可证实水是由氢、氧二元素组成的C.该反响属于根本反响类型中的分解反响电沂D.相同时间内a、b两管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 411 .以下关于水的组成,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12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B. MgOC. Cu 〔OH 〕 2D. KMnO 413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海水中富含的钠元 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局部信息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2.99 C.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 3层14 .以下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B.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15 .以下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色的C.引燃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氧气能与所有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17 . 2021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 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 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以下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18 .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 a 、b 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 b 溶液中参加少量二氧化镒的同时,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16.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A.臭氧B.二氧化碳C. PM 2.5D.二氧化硫 将a 溶液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 m 〕与反响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9.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以下有关氧气的实验,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选项是〔B.氧气的制取C.氧气的收集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0.检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是否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A.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第R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3分)21 .用化学用语填空.(1)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黑色固体___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4)硫酸根离子;(5)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2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请按要求填空:①2 He 氯3 Li 锂4 Be 镀5 B 通6 C 碳9 F a10 Ne11 Na12 Mg13 A114 Si15 P16 S17 Cl IS Ar钠镁铝硅磷疏氯fi(1)表中空格②内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2)表中1至18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填元素符号).(3)表中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那么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24 .现有①液氧②液态空气③冰水共存物④二氧化镒⑤石灰水⑥氯酸钾⑦铁粉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 .25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答复有关问题.11 H 氢1.00S2 He 氯4.00323 Li 锂6.9414 Be 铀9.0125 B硼W.S16 C碳12.017 N 氮14.018 0 氧16.009 F 菌19.0010 Ne20.18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3.自然界中的水常见的状态有:固态、气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题:(1)试管b中的气体是;(2)发生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式为该反响的根本类型是 ;(3)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之一是_、气态,其分子能量的大小关系为固态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试答复以下问4-A. O、SB. Na、ClC. F、ClD. C1、Ar〔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共27分〕26.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该实验反响的原理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有:①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②测量出实验所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③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④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⑤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并将硬质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1〕正确的操作步骤为〔填数字序号〕;〔2〕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实验分析】从上述数据中可知,该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该实验数据比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填数字序号〕.①没有缓缓推拉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参加铜丝量太多;④反响后读数时小气球中气体未全部挤出硬质玻璃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7.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 翻开弹簧夹,水注入集气瓶.(装置如图1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图1 图2(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现象.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O(2)甲生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良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猜测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红磷量缺乏,导致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你还能作出的猜测是.(交流与讨论)(1)木炭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文字表达式为 ,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 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测不合理,理由是.(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良(其他仪器忽略).①装置左侧液面先后的变化情况:.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性.③改良后的实验的优点是.A B CD E(1)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参加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假设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镒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A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4)实验室假设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5)小阳同学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2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答复以下问题:Bo合理的顺序是.〔2〕 C 图是氧气的 操作,D 图是氧气的 操作,二者的区别是 .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0分〕30. 〔5分〕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 C 15H 10O 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答复:〔1〕黄酮素含有 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 〔最简整数比〕. 〔2〕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1. 〔5分〕某化合物16g 在纯氧气中燃烧,只生成 36g 水和44g 二氧化碳,通过计算说明: 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火的条芾星木火的条带星木一 .选择题(共20小题)1D 2, A3 . B4. Bo 5, C6. C7. A8. D9. A10D.11. D12 . B13 . D14 . D15 . A16 , D17B18 , C19B20 . B二 .填空题(共5小题)21 . (5)(1) CuO;(2) N2;(3) Al ;(4) SO42;(5) 5P205.22 . (5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请按要求填空(2)表中1至18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Li、Be、Na、Mg、Al (填元素符号).(3)表中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那么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 3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A .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3. (6)自然界中的水常见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其分子能量的大小关系为固态小于气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试答复以下问题:(1)试管b中的气体是02 ;(2)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通电2H2 T +02 T ;该反响的根本类型是 _仝解反响(3)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之一是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填序号) ②⑤ .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25 . (3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答复有关问题.11H 氢 1.0082 He 氮 4,00323 Li 锂 69414 Be 镀 9,0125 B 硼 10.816 C裱12.017 N 氯 14.018 0 氧 16.009 F 氟 19,0010 Ne20.183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13 A1铝 26.9814 Si 硅 28.0915 P 磷30.97 16 S 硫 32.06 17 C1 氟 35.45IS Arnt- 乱 39.95(1)以下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AC (填字母序号)A. O 、SB. Na 、ClC. F 、ClD. C1、Ar(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从左往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 2N 3 .三.实验探究题(共 5小题)26. (7)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该实验反响的原理是 2Cu+O 2 — △ 2CuO (用方程式表示).【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有:①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 ②测量出实验所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③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④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24. (4)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填序号) ①⑦4—b⑤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并将硬质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1〕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②①⑤④③〔填数字序号〕;〔2〕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粉变黑色;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响;【实验记录】如表是甲、乙、丙三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的容积/mL反响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mL反响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mL反响消耗的氧气体积/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甲451541118.3乙401851322.4丙502061420.0填写上表中空白,帮助丙组同学完成实验数据的统计;【实验分析】从上述数据中可知,该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该实验数据比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③〔填数字序号〕.①没有缓缓推拉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参加铜丝量太多;④反响后读数时小气球中气体未全部挤出27. 〔8〕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室温,翻开弹簧夹,水注入集置如图1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 气瓶.〔装盛过量红磷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2)甲生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良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猜测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红磷量缺乏,导致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你还能作出的猜测是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了弹簧夹.(交流与讨论)(1)木炭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座日二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测不合理,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根本不变.(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良(其他仪器忽略).①装置左侧液面先后的变化情况:液面先下降后上升.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热性.③改良后的实验的优点是减少实验误差以制取某些气体,请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铁架台 ; ② 集气瓶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参加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假设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镒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B (填序号)A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C.需加热(4)实验室假设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D (或 E)(5)小阳同学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 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收集装置是 C(或E).(填字母)29. (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有以下操作步骤:①装入固体药品 ②检查气密性 ③翻开活塞 ④参加液体药品 ⑤组装 好B . 合理的顺序是⑤②①④⑦③⑥(2) C 图是氧气的 检验 操作,D 图是氧气的 验满 操作,二者的区别是 带火星化清 氧镒氧溶 二化火的条 带星木/带火 /一星的 J木条A ⑥收集氧气⑦准备的木条放的位置不同四.计算题(共2小题)30. (5)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 i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答复:(1)黄酮素含有3 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3: 2 (最简整数比).(2)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 .(3)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 5: 16 .(4)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为81.1% (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黄酮素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15: 10=3: 2;故填:3; 3: 2;(2)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 15+1 X 10+16X 2=222.故填:222;(3)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X 15) : ( 1X 10) : (16X2) =90:5: 16;故填:90: 5: 16;日 1 篇15 -100%(4)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 ~81.1%;故填:81.1%.31. (5)某化合物16g在纯氧气中燃烧,只生成36g水和44g二氧化碳,通过计算说明: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解答】解:反响的氧气质量为:36g+44g - 16g = 64g,16 32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为:36gx 18+44g x 44 - 64g = 0,即化合物中不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化合物中不含有氧元素.。

2024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末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讲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末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讲质量守恒定律
返回
考点解析
3. 解读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 六个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
量 微观:分子的种类 两个一定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 三个可能变 物质的状态、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返回
考点解析
4. 注意事项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鲁教版八年级全
专题一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2讲 质量守恒定律

01 考点解析
CONTENTS

02 针对训练
考点解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1. 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2. 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
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 g乙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4.4 g丙、5.4 g丁和2.8 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4.6 g
B. 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 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要3.2 g乙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是指真正参加反应
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
(3)“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
态的物质质量,不能将气体的质量忽略不计。
(4)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分子
个数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返回
针对训练
1. [新趋势·航天科技][2023·丽水]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 反应原理之一是2Li2O2+2CO2 2X+O2,则X的化学 式为( D )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3、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4、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5、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l,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A.15∶16 B.15∶14 C.5∶4 D.15∶86、“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2O B.NaCl C.NaH D.NaClO3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甲烷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8、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全面)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全面)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全面)(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4、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下列关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6、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8、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2、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3、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不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质D.一定是混合物4、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5、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6、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7、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难溶于水C.该实验可说明N2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9、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1、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新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新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3、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4、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2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5、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6、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7、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8、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2HgO-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9、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1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12、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 C.2H2D.2H+13、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1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3、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7、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9、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1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1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2、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g2Cl2)3、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5、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6、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8、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铁杵磨成针C.火烧赤壁 D.凿壁偷光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提纲(全面!)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提纲(全面!)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提纲(全面!)在化学中,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种。

天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未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如木材、棉花、石料、沙子、蚕丝、竹子、亚麻、羊毛和真皮等。

而人工合成材料则是指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如塑料、玻璃、钢铁、陶瓷、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在化学中,变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

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称为化学反应。

而物理变化则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上述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如电灯发光。

而化学变化可能没有任何现象,只要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例子包括生锈、燃烧、腐烂、变质、酿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毒、煮熟、消毒、生长和衰老等;物理变化例子则包括外形的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电器的工作过程等。

需要注意的是,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其中蜡烛熔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在宏观角度看,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而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分子和原子本身不变。

而化学变化则是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在化学中,物质的构成微粒非常微小,世界万物都是由对应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O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而有些物质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Fe,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C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如铜是由铜原子构成Cu,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H2O,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H2,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O2.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包括水的H2O、碳的C、氢气的H2、铁的Fe、氧气的O2、铜的Cu、一氧化碳的CO、氧化镁的MgO和二氧化碳的CO2等。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5、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6、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7、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9、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反应的实质:有无新物质生成
2、化合反应:多变一
3、分解反应:一边多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5、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
6、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
7、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
8、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9、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氮气78%(氮肥、保护器)其次是氧气21%
氧气:
1、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发生氧化反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3、制法:1、分解过氧化氢 2、加热高锰酸钾 3、加热氯酸钾
4、收集:1、向上排空气法 2、排水法 3、万能瓶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6、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7、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共2种元素)
二氧化碳:
1、物理: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
3、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映
不用稀硫酸:反应产生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上,阻止反应进行
不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使气体不纯
不用碳酸钠:反应太快,不易收集
4、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不用燃着的木条是因为气体还有可能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例如氮气)
6、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满
7、二氧化碳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酸性物质
8、二氧化碳通入装水塑料瓶,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物理性质)
9、用途:保护器、灭火、气体肥料、工业原料
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变化 2、质量
1、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
2、书写步骤:1写 2配 3注 4查气体沉淀符号为箭头加热符号为△
3、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步骤:1设2写3标4列5答6检查
三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燃烧和灭火:
1、同时满足: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2、灭火为破坏其中任意一个条件: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促进燃烧:1增大和氧的接触面积 2增加氧的浓度
4、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5、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反映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
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CH4甲烷)
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汽油柴油煤油)
煤的干馏、汽化、焦化、液化(化学变化)
化石燃料燃烧产物: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煤燃烧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氮的氧化物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1)气体、固体和液体互溶:气体、固体是溶质。

(2)液和液互溶:量多——溶剂,量少——溶质;若溶液中有水,水均是溶剂(3)未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溶剂是水
溶解后放热: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
溶解后吸热:硝酸钾硝酸铵(硝酸类)
几乎无变化:氯化钠
溶解度
1、20℃时,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能溶解的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
2、绝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氢氧化钙和气体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溶解度曲线交点: X℃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通过溶解度曲线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时候用
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5、受温度影响大的采用:降温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受温度影响小的采用:蒸发结晶法
6、
7、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8、配置溶液: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配置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通过这个列出方程式
配置溶液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原因
★★


★重点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