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探讨论文

合集下载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各国纷纷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成本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国际范围内的成本管理管理制度进行比较与借鉴。

一、美国的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美国是世界上成本管理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体系完备,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借鉴经验。

在美国,企业通常采用ABC(Activity Based Costing)成本管理方法。

ABC成本管理方法通过识别和跟踪企业的各项活动和资源消耗情况,精确计算产品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盈利贡献度,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日本的成本管理管理制度日本的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

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是“精益生产”,它旨在通过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

此外,日本企业还注重员工参与,通过班组竞争、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三、德国的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德国在成本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

德国企业注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推崇精细管理。

在成本管理方面,德国企业普遍采用标准成本法和可变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通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测算,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提前掌握成本情况,并实现成本控制。

可变成本法则关注成本变动的原因和规律,通过对成本变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成本降低的途径和方法。

四、中国的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中国在成本管理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可以探索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如ABC成本管理方法和精益成本管理方法,通过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比较分析中外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比较分析中外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2 . 日本的企业成本管理
日本 作 为 全 球 第 二 大 经 济 国 在 成 本 管 理 : 7 5 - 面有着
其 中最 引 人 注 意 的 就 是 其 目标 成 本 上 大, 但 由于大规模 的成本 降低 , 产 品 质 量 受 到 了 不 良影 自 己 独 到 之 处 , 响, 在企业 长期 的战略竞争 中 , 优 势业 在 进 行 新 产 品 开 发 之 前 会 对 产 品 的
势 , 对 企业 发展 大大 不利 。
市 场进行调 研 , 预 测 出未 来 产 品市 场 的 状 况 , 制 定 出 合 理 的 目标 成 本 。 日本 企 业 对 目标 成 本 的有 效 设 置 , 对 生 产 的成 本 进 行 了一 个 有 效 的 引 导 , 节约 了资源消耗 , 达 到 了 成 本 控 制 的 目的 。 另 一 方 面 ,E t 本 企业很 注重
整体 收益 和有 害企业 名誉 。

方面 , 不 论 产 品 生 产 与 销 售 还 是 产 品材 料 的 供 应 与
2 . 成本管理缺乏战略性
售后服务 , 各 方 各 面 都 要 实行 成 本 控 制 , 以 达 到 合 理 控
只 注 重 一 个 方 面 的成 本 管 理 , 其 结 果 就 第一 , 成 本 管 理 要 具 有 一 定 的 战 略 性 。我 国 改 革 制 成 本 的 目的 ,
比较分析 中外企 业成本管理现状
口 孔 玉 红
摘 要: 成 本 管 理 在 企 业 经 营 管 理 中 占有 重要 的 地 位 , 我 国 的 成 本 管 理 相 对 国外 先进 的 成 本 管 理
还有 一定 的距 离。比较分 析 中外企 业成 本管理 的现 状 , 对 我 国企 业 加 强 成 本 管 理 有 着 重 要 意 义 。 本 文 从 中 外 比 较 视 角 下 我 国企 业 成 本 管 理 的 现 状 出发 , 探 讨 了 国 外 企 业 成 本 管 理 成 功 经 验 举 例 以及 借 鉴 国 际 经验 完善 我 国 企 业 成 本 管 理 的 思 路 , 为我 国企业 完善 成本 管理提供 参 考 。 关键词 : 成本 管理 ; 中 外 比较 视 角 ; 现状; 思路 加 强 企 业 成 本 管 理 是 提 升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重要 技 的不 断 发 展 , 企业产 品的生产趋 于量化 , 而 我 国传 统 途径 , 我 国企 业 成 本 管 理 已 经 进 行 了 十 几 年 , 但 与 外 企 的 成 本 管 理 方 式 就 是 利 用 这 些 产 品 的 规 模 化 生 产 来 达 成 本 管 理 还 存 在 一 定 的差 距 。 所 以 比较 分 析 中 外 企 业 到 节 约 成 本 的 目 的 , 这也 是我 国成 本管理 方式 和措施 成 本 管 理 的现 状 , 从我 国的企业 的实际情况 出发 , 借 鉴 的漏 洞 。 在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的 促 使 下 , 产 品 的 销 售 范 围 外 企 成 本 管 理 的 经 验 对 我 国企 业 成 本 管 理 质 量 的 提 升 E t 益扩 大 , 产 品不再只局 限于一个 区域 , 而是 向着 全 国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启示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就企业经营而言,成本贯穿于全过程,能否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与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直接挂钩。

在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同行业间恶性竞争加剧的今天,企业成本管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面对机遇与挑战,为立足于市场根据企业自身状况,深入开展内部问题查找与改进,采用高效适当的成本管理方法迫在眉睫。

我国企业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研究与分析,在成本管理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一)管理层独立性缺失。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过高,控制工作大部分停留在表面少有深入进行的研究,相关领域鲜有涉足关注度不高,固定成本尚不可改变,企业多以提高产量来降低平均摊销到单位产品的方式以达到单位成本降低,以低廉的价格购进质量低下的材料,少有开展从各个环节如技术研发、供应链等入手的成本控制,控制监督模式重心更多放在了降低财务报表个别数据本身,针对性不强,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种方式下,管理层视野受到及大限制,采取措施后得到的也仅仅是很低效的反馈。

(二)主体认知存在偏差。

就目前而言,在成本控制方面企业处于实践相对较少经验相对不够的状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足之处一点一点地暴露了出来,对成本控制理论体系不够深入,认识不够精准,过度强调财务人员的作用并以其为项目核心,视野过度集中于生产过程,以节约为主要手段,放置其他因素不顾,秉持其他非生产因素无需投入观念致使生产与成本相分离,外部价值链也得不到重视。

工作过程大都属于走流程,资源高度不集中,致使侧重点偏离,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成本信息失真较严重。

问题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占据了产品成本的大部分,考虑到技术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较少,直接导致产品相关成本内容缺失,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所保有的经济效益不能完整估量,对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市场有一定的阻碍;二是不良利益,如偷税漏税、粉饰业绩、牟取私利等的驱动导致企业甘于铤而走险对报表进行刻意调整、胡乱摊派成本甚至编造虚假成本信息。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的差异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的差异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的差异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成本的科学控制和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然而,在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之间,成本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成本管理制度的差异以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一、成本分类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企业在成本分类上存在差异。

以制造企业为例,美国的成本管理制度更倾向于使用作业成本法,即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活动和产品;而德国的成本管理制度则更加注重制造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区分。

这种差异在计算和核算成本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企业对成本的控制策略存在区别。

二、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例如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

这些方法在计算和核算成本时的原则和步骤存在差异,因此可能导致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重点和策略不同。

比如,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改进,而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则更加关注活动成本和资源利用情况。

三、成本控制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存在差异。

有些国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和精准化,通过建立精细的成本中心和成本指标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而有些国家则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的整体性和总体效益,通过制定整体的成本控制策略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成本信息的传递与利用成本管理制度的差异还表现在成本信息的传递和利用上。

在一些企业中,成本信息的传递和利用比较简单和低效,只限于财务部门和管理层之间的交流;而在另一些企业中,成本信息的传递和利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岗位,以支持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成本决策和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成本管理制度的差异对企业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成本管理制度适合不同的企业环境和发展阶段,但都应该以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为导向。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制度,并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在对中美两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中美两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差异,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成本管理;比较分析;价值链;内部控制;启示1中美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述评1.1美国企业成本管理2007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万多亿美元,相当于整个欧盟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全球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在全球500强大企业中,美国拥有176家,其中前100家超强大企业中,美国独占34家。

在全球品牌500强中,美国几乎占了一半,有249个品牌,其中前六名顶尖品牌全是美国拥有。

美国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在成本管理上,美国企业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美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

其中对成本管理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适时制、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基准管理、目标管理、持续改进以及限制理论。

为什么美国能够不断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保持自己企业和经济模式的高效率和持续发展,这是我们最应该研究和分析的。

很多人从各个方面分析过美国的经济模式和企业管理特点,也得出过各种的结论。

美国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经济模式开始超越日本和德国的经济模式,又重新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榜样。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带领美国的经济回到了领先的位置,无论是作为计算机核心的芯片,还是计算机的软件及操作系统,计算机的生产和制造,到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都发源和发展于美国。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也是首先在美国推行。

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得到再次发展,其核心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全球化的采购和生产、企业供应链的管理等也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这种全新产业的发展使美国企业重新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如何加强成本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了很多年,虽有一定收获,但还不成熟,存在较多问题。

在成本管理方面,美国企业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其成本管理方法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当然,基于我国目前国情,完全照抄照搬美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不可行的,我国企业应在学习中不断创新,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启示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分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首先,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统性较差。

其次,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少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弃,从而使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

最后,传统成本管理研究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只注意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注意产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只注意微观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

(二)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对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中美工厂综合成本对比分析——以台州某制造企业为例

中美工厂综合成本对比分析——以台州某制造企业为例

2018年第09期中美工厂综合成本对比分析□刘鹏章哲产经纵横近年来,伴随着原材料、用工等成本不断上涨,浙江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

尤其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减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成本优势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更加凸显。

本文对台州某制造业企业在中美两个工厂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浙江制造业仍存在一定的综合成本优势,但相对优势正在减小。

企业基本情况台州某塑胶企业创建于1992年10月,是一家专业生产环保餐饮具的外商独资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公司主要产品为一次性刀叉、纸杯、吸管等,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供应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赛百味、温迪及连锁超市沃尔玛等终端客户,市场遍及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总部位于温岭市东部新区,拥有5个生产基地(温岭3家、三门1家、美国1家),1家研发中心(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共建成为温岭市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美国生产基地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该州2016年GDP总量居美国各州第六位,制造业企业综合成本高于全美平均水平,与浙江有一定的可比性。

2017年,台州工厂与美国工厂营收分别为6.4亿元、1.8亿元。

企业成本比较从整个企业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2017年综合成本约占94%、净利润率为6%。

其中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包装物料成本、税收成本占比较高,分别约占营业收入的48%、12%、10%、7%,电费、物流、折旧等其他成本共占营业收入的17%(见图1)。

由于美国工厂目前只生产一次性吸管,下面从中美工厂生产1吨一次性吸管的各项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国内成本优势明显,海外生产源自销售需求。

该公司在浙江省内生产1吨吸管并到海外销售的平均总成本为15476元,较其在美国生产成本低1/3左右,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海外开设工厂的原因主要是其销售市场都在海外,在当地拥有工厂有助于提升产品信誉度,并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其次是吸管的运输成本较高,海外生产有利于降低海运成本。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中美两国的企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不同的国情和市场环境,中美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美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并从中总结对我国的启示。

一、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在成本计算方法上,中美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一些企业采用全成本核算方法,将全部成本分摊到产品上,以确保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而在美国,一些企业则更加注重利用成本驱动的管理方法,例如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成本系统和VBM(Value Based Management)价值驱动管理方法。

这些方法在成本核算中更加强调不同活动对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成本控制。

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是,应该在成本计算方法上注重不同活动的核算。

通过详细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更准确地确定产品成本,并根据成本结构合理调整生产策略。

二、成本控制策略的比较在成本控制策略上,中美企业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中美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建设:美国企业更加注重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他们通过细致的流程管理,完善的制度规范和高效的信息系统,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

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仍然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2. 创新意识:美国企业注重创新,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中国企业在这方面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企业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

3. 供应链管理:美国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通过合理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和采购成本。

中国企业应该在供应链管理上加强,以提高整体成本效益。

通过对中美企业的比较,我国企业可以借鉴美国企业的成本控制策略。

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创新力度,并注重供应链管理,以提高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效果。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人力资源是企业成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美国,一些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通过提供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

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

政商界:一位浙江老板对比了中美制造业的真实成本,有点可怕2016-01-25 09:49:35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

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

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为何变得这么高?以下是一位熟悉中美制造业的浙江老板给出的成本对比分析。

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同行中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一直位居国内同行出口的前二位。

目前,公司占地7.9万平方米,500名员工,5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10万吨。

去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

“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

“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

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

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

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能不高么?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

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摘要】中美企业间的成本管理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在成本管理理念、核算方法、控制手段、降低目标和管理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这种差异也为中美企业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对方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

未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企业间成本管理有望趋同发展,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通过深入研究中美企业间成本管理的差异性和共同点,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经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跨国合作。

.【关键词】成本管理、中美企业、差异性、理念、核算方法、控制手段、降低目标、管理技术、学习、优势、趋同发展1. 引言1.1 中美企业间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中美企业间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美两国的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不同,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中美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差异。

了解和研究中美企业间的成本管理差异性,有助于各自企业更好地把握本土市场的运作环境,挖掘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

从对方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美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差异性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中美企业可以互补优势,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

1.2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异性在成本管理理念上的差别。

中美企业对成本管理的理念存在不同的偏向。

中国企业普遍注重成本控制,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而美国企业则更注重成本管理的决策价值,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成本核算方法上的差别。

中美企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企业多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或批发成本法;而美国企业更倷新兴成本核算方法,如活动-based costing (ABC),更能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国内外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启示

国内外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启示

企业经营国内外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启示文 武,石 锦,龙子午(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摘要]为丰富中国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指导企业的成本管理顺利实践,总结企业实施成本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梳理了建国以来成本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分析了中国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借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在对比了中美企业成本管理差异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和发展中国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的建议。

[关键词]成本管理;管理会计;企业成本[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1 中国成本管理发展历程从1949年至今,成本管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散到系统、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过程。

归纳起来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1949-1957年,学习苏联阶段;1958-1978年,“破除迷信”阶段;1978-1991年,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成本管理会计体系的阶段;1992-2012年,向国际会计标准靠拢的阶段;2013年-至今,全面建立成本管理会计体系阶段。

1.1 学习苏联阶段(1949-195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建立更加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3月发布了“关于草拟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命令,责成每个企业部门分别拟定统一的会计科目草案及其说明,由财政部设置的会计制度审议委员会统一加以审查。

财政部在1953年1月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统成本计算规程》,这是中国第一个成本核算制度。

该制度对成本计算所依据的凭证、账簿的种类和每种凭证、账簿所应具备的具体内容,以及凭证的传递路线、成本计算的具体程序和有关会计分录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1.2 “破除迷信”阶段(1958-1978)1958-1961年期间,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会计核算的形式变成了“以单记账”,不需要科目对应的关系,试算平衡也不定期,各种会计核算制度形同虚设或被废止。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些企业要在世界这个大舞台站稳一席之地,必须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而成本优势是它们不可缺少的“资本”之一,因此笔者对中美成本管理进行比较,使我国企业了解美国成本管理的优势及不足,并且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首先介绍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然后各自分析美国和中国的成本管理模式并结合中美企业成功案例来进一步了解中美企业成本管理的异同,最好通过两国之间的比较,对我国现阶段各个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提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启示一、概述(一)成本管理的内涵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的行为总称,它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职能。

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再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一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它在企业管理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成本管理是一个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也是在企业中循环往复的过程。

企业通过成本管理活动以减少或杜绝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同时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生产耗费活动,应考虑产品设计、工艺安排、设备利用、原材料采购、人力资源分配等产品生产、技术、销售、储备和经营等各个领域。

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也不能仅仅是专职成本管理人员,应包括各部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并要发动广大职工群众,调整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对我国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对我国启示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对我国启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的一员,于今年四月份对美国企业财务管理进行了为期20天的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了美国Compaq、Exxon-Mobil等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

比较中美企业的作法,深感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美国企业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一、中美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从班组成本核算到邯钢成本一票否决,从成本细化到责任成本,到目前为止,我国成本管理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

由于观念上的束缚,这些年来,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妨碍了企业发展。

而美国恰恰相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推动美国企业成本降低的主要驱动力,而中国国有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

20世纪,美国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涌现出一大批把发明和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并为美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创业家。

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不但为美国盈得高额垄断利润,也使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保持成本竞争优势。

这种精神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相比较,最大的差距不在设备和技术或生产工艺的落后,不在冗员或债务的沉重,而在于管理思想的保守和技术更新的滞后。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比较重视5!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挥。

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

而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

(二)美国企业注重战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中国企业偏向单一成本控制。

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

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

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引言成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驱动力,资源以成本的形式完成价值创造,进而通过收入的实现完成价值的转移。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最大化和高效率利用组织资源而进行的管理行为。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为此,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一直热度不减。

但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我国学者注重理论探讨,从研究的内容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I的实施对成本管理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在我国,对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许多学者结合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对中国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由于环境的变革而应采取的对策。

余绪婴、欧阳清等学者从总结我国成本管理发展历程的角度,探索新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适应模式;王平心、邓为民等人从引进作业成本的角度探索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模式;陈胜群、胡元木等人从分析评价日本的成本企划入手,探索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方法、观念在我国的借鉴与应用。

1980年9月成立的成本研究会,先后10多次组织全国性的成本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并多次出版《成本管理文集力111。

国内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二是关于成本管理的概念架构问题;三是关于成本管理的目标问题;四是关于成本管理的模式问题;五是关于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的问题。

2 企业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2.1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的发展,应归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成本会计计量和汇报财务信息是与资源的取得和消耗有关的。

它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21。

标准成本制度是管理会计的前奏,管理会计的产生基础是成本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雏形味海芳《管理会计学》)美国〈〈成本管理》杂志的主编凯瑟琳娜和乔°斯腾詹夫妇在2002年编著的《成本管理精要》的一书中认为,会计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后者和成本会计含义相同。

本钱治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1)

本钱治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1)

本钱治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1)在本钱治理上,美国企业一直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本钱治理模式。

而我国国有企业固然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本钱降低途径,并且很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本钱治理模式,但在本钱治理的现实操纵中,大部分企业把本钱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本钱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本钱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21世纪企业本钱竞争的一个重要宝贝,谁在信息技术上独领风骚,谁就在本钱竞争中胜人一筹。

在这方面我国大型企业团体应投进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统筹规划全系统的信息发展规划,建立ERP系统,减少各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进,重复浪费的现象。

中美企业本钱治理比较从班组本钱核算到邯钢本钱一票否决,从本钱细划到责任本钱,到目前为止,我国本钱治理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

由于观念上的束缚,这些年来,本钱治理对进步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妨碍企业发展。

而美国恰恰相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进步和治理创新是推动美国企业本钱降低的主要驱动力,而中国国有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和治理创新的机制。

上个世纪,美国在技术进步和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不断涌现一大批把发明和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并为美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创业家。

技术发明和治理创新不但为美国赢得高额垄断利润,也使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保持本钱竞争上风。

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相比较,最大的差距不在设备、技术或生产工艺的落后,不在冗员或债务的沉重,而在于治理思想的守旧和技术更新的滞后,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展。

其结果只能是在依靠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往控制和降低本钱。

而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本钱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上风大得多。

从中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差距看国内企业

从中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差距看国内企业

从中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差距看国内企业(1)全面预算是企业加强集权管理,实现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开展集团化管理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却是困难重重,很少听到国内有典型的成功案例,这项工作往往成为企业管理者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终难免失败的结局。

笔者根据多年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经验教训,通过实地考察美国知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两国企业在文化、体制、机制及管理思想等方面反映出的差异,试图找到中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症结所在,并据此为这种先进管理思想在中国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和心得,供大家参考。

中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差距中美两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企业文化、信息化手段等方面。

首先,由于管理体制不同,美国企业的预算目标是“单一化”的,即股东权益的增值,表现形式有EV A(经济增加值)、EPS(每股收益)、股票价格等等。

而国内企业的预算目标则是“多元化”的,包括规模、利润、保值增值、效绩评价,以及其它一些非经济指标。

其中规模、利润等指标难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全貌,片面追求单一指标可能损害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长远经济利益。

保值增值、效绩评价虽然与单一指标相比更加科学,但由于缺乏资本市场的依托和验证,也不能给股东带来最直接的利益。

一些与企业经营无关的非经济指标与股东权益最大化存在矛盾,这在美国预算管理中是不曾考虑和涉及的问题。

预算目标的多元化与目标之间的内在矛盾势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预算目标混乱,使预算失去方向。

例如,朗讯公司的销售收入从三年前的60亿美元降至现在的10亿美元左右,充分体现了美国企业预算目标的“单一化”,就是股东权益的增值,或者说是每股收益和股票价格,而不是规模与利润兼顾。

再如,RR DONLLEY 公司(美国最大印刷公司)的做法更具代表性,当企业收益指标下滑,达不到资本市场期望时,公司将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缩减费用开支(停止出差)、减少投资规模、裁员(先裁中层管理人员,然后是基层员工和高管人员)、关闭亏损企业和项目等。

中外企业成本管理比较与启示

中外企业成本管理比较与启示

感谢观看
一、中外企业成本管理的背景和 意义
成本管理在中外企业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西方发达国家,成本管 理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其理论和实践都较为成熟。而在中国,成本管理虽 然也得到了广泛的和应用,但发展历程较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成本管理的地位 也更加突出。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 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对中外企业成本管理进行比较和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的成 本管理理念和经验,对促进中国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2.成本分析工具
在成本分析工具方面,西方企业运用各种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工具,如杜 邦分析、比率分析等,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相对 较弱,往往只运用简单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对于非财务指标的运用较少。
3.成本改善措施
在成本改善措施方面,西方企业通常从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再造、质量管 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多元化的成本改善措施。例如,通过优化供应商选择、 实施物流管理等手段来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来降 低生产成本。中国企业也在逐步引入这些先进的成本改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比较分析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外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企 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注重精确核算、多元化分析以及从多个角度采取改善措施,形 成了较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而中国企业的成本管理相对较为传统,亟需引进 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启示
二、中外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
1.成本核算方法
在成本核算方法方面,西方企业通常采用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较为先 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精确核算,为企业提 供决策依据。而中国企业则更多地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如直接成本法、间 接成本法等,其精度和细化管理方面与西方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在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理念与实践,为中小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理论概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降低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被提出和应用。

以下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对成本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研究。

二、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特点和方法在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和方法:1. 精细化管理:国内中小企业通常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控制成本。

这种管理方式强调对生产过程的细致监控和控制,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2. 节约型管理:由于国内中小企业一般资金有限,因此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加注重节约型管理。

中小企业通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3. 供应链优化:国内中小企业通常与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形成供应链关系,而供应链优化对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中小企业通过合理调整供应链关系、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方式,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控制。

三、国外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特点和方法在国外,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也存在一些特点和方法的差异。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特点:1. 创新导向:在发达国家,创新是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策略之一。

这些企业借助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通过推陈出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方式,实现成本控制和降低。

2. 伙伴关系建立:国外中小企业通常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有效降低成本。

这种合作关系可以让企业共享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最大化。

3. 国际化运营:相较于国内中小企业,国外中小企业更加注重国际化运营。

通过扩大市场规模、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方式,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探讨论文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探讨全文如下:
在成本管理上,美国企业一直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
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

而我国国有企业虽然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
并且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但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21世纪企业成本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谁在信息技术上独领风骚,谁就
在成本竞争中胜人一筹。

在这方面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应投入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统筹
规划全系统的信息发展规划,建立ERP系统,减少各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重复浪费
的现象。

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
从班组成本核算到邯钢成本一票否决,从成本细划到责任成本,到目前为止,我国成
本管理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

由于观念上的束缚,这些年来,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
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妨碍企业发展。

而美国恰恰相反,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推动美国企业成本降低的主要驱动力,而中国国有企业缺乏
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

上个世纪,美国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不断涌现一大批把发明和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并为美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创
业家。

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不但为美国赢得高额垄断利润,也使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
断保持成本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相比较,最大的差距不在设备、技术或生产工
艺的落后,不在冗员或债务的沉重,而在于管理思想的保守和技术更新的滞后,我国国有
企业普遍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展。

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
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

而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成本
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

2.美国企业注重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中国企业偏向单一成本控制。

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
链中的所有成本。

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

美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
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
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

它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
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
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
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在
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
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
产品成本的90%,足以决定企业命运。

3.美国大型企业责任中心比较规范明确,我国企业关联交易价格用于人为调节成本情
况严重。

美国大型企业大都是跨行业、跨地区或跨国公司,其生产规模之庞大,分支机构之繁杂,管理层次之深入,非中国企业所能比。

但在分权和集权,也就是各个责任中心的划分上,比中国企业要清晰得多。

美国企业通常把责任中心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投资中心、销
售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和权限由总部通过书面授权来确认,上
不揽权、下不越权。

各个平行的责任中心之间的经济往来则通过规范的关联交易价格自行
调节和确认,从而使管理层次清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各个责任中心的积极性。

美国
企业各责任中心采用的关联交易价格或称转移价格较少有上级干预的成分。

据统计,美国
企业转移价格的37%采用市场价,46%采用成本价,另有13%采用成本加成价。

规范的转移
价格有利于真实反映各责任中心经营成果,激励各个责任中心的士气。

目前,我国企业关联交易价格过多依赖母公司协调和行政干预,成为人为调整成本的
工具。

美国企业在责任中心的设置和运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只有建立起清晰明确的责任
中心,才能形成成本控制的内在动力。

4.美国企业比较重视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而中国企业比较偏重财务成果的事后审计。

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偏重于依赖财务审计揭示舞弊和违
纪的薄弱环节。

这种事后审计使企业成本管理中违纪违规总是久禁不绝。

美国大型企业在
内部控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会计专业的内部审计转向管理部门的
过程控制;二是由过去单纯的内部审计转向与外部审计合作,走共同审计的路子;三是由单
纯的查错防弊转向有系统、有组织地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监管程序是否有效,侧重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和事先控制。

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讯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评估公司运用这些讯息所带来的影响;第二,作业是否符合
公司规定及国家法规;第三,资产的保全;第四,资源的有效使用;第五,公司经营目标的
保障措施。

由于美国企业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较好地筑起了防止各个环
节成本舞弊的屏障,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上升。

美国企业成本管理启示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今后应着重在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内在机制和
方法,树立大成本观念上下工夫。

1.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精神,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过去我们较多地强调企业的应变能力,但应变能力是适应而非创新,我们的创新能力
不够强。

虽然我们有激励创新的政策-如合理化建议奖、技术进步奖,但这些政策各个企
业执行不一样,标准不科学,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变成变相发奖的一条渠道,影响了企业
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使科研机构与企业、高等院
校联系更加紧密,并走向市场,形成科研经费的良性补偿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和
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加强策略成本管理。

目前我们的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不经济,生产建设投资高,产品
能耗物耗高,这些因素基本都是在产品设计和工厂建设过程中忽视策略性成本管理造成的,它们对成本影响深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以改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应对现有生产
装置及制造程序进行分析,对确实没有效益的应坚决予以淘汰,对进行优化后有生存能力
的应尽快进行改造和优化。

在今后的决策中,应高度重视策略性成本管理,把策略性成本
管理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对无成本分析的方案不予批准立项。

3.加强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链的管理。

我们在成本管理时比较重视对成本费用发生的控制,而忽视价值链的管理,主要原因
是成本费用发生较直观,而各制造程序、作业程序附加值大小和物流选择对价值变化影响
只有通过计算、比较才能发现。

事实上,成本费用的发生有很多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而制
造程序、作业程序以及物流的选择则是我们可优化组合的,它们对成本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因此,企业应对其制造程序附加值大小进行计算分析,减少附加值小的或无附加值的程序,对物流的选择应通过价值链分析优化资源配置。

4.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反应能力。

信息技术是21世纪企业成本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谁在信息技术上独领风骚,谁就
在成本竞争中胜人一筹,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方面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应投入大的财力、
物力和人力,统筹规划全系统的信息发展规划,建立ERP系统,减少各企业各自为战、盲
目投入、重复浪费的现象。

5.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提高预防和监控能力。

目前我们企业在内部控制上主要是事后审计,对企业效能审计、内控制度审计还做得
不够,难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企业效益难以把握,管理未见重大
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高公司预防和监控能力是当务之急,我们应当借鉴美国大公司内
部控制的成功经验,转变审计工作重点,加强审计力量,改变内审工作方法,进一步促进企业成本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