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的中医预防和养生
从中医养生角度谈中风的预防
从中医养生角度谈中风的预防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从中医养生角度谈中风的预防1、中风病预防的重要性中风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一直被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大疾病,很多医务工作者终其一生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不断的探索。
降低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其根本的措施应重视中风病的预防,避免和控制导致中风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
2、中医是怎样认识中风病的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气候骤变或烦劳过度、忧思或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用药不当、跌仆等。
而导致体内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肝风内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而中风。
3、中医提倡的预防就是“治未病”吗是的,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就是第一防止得病,第二就是得了病防止加重和复发,这些正好针对了中风病的四个发病特点。
4、中医如何预防的呢中医预防与现代预防是一脉相承、互为补充的。
现代学者提出健康四基石:1)合理膳食;2)适量运动;3)戒烟限酒;4)心理平衡。
5、中医预防与养生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假养生观念或错误的养生观念被大家所认同,能说一下哪些是错误的吗张悟本出版的养生书籍四个月卖掉100万册。
究其原因,是百姓有不少饮食健身误区,被“钻了空子”。
误区一: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不会加重动脉硬化。
实际上,每100克植物油含热量900千卡,是苹果的17倍,圆白菜的40倍。
每餐植物油转化成的脂肪,得慢跑一个小时才能消耗掉。
否则,堆积脂肪,易患各种慢性病。
误区二:牙疼不是病。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牙周炎本身就是单独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因素。
因为牙周炎发病,牙齿松动,咀嚼过程中,细菌和毒素被“囫囵吞枣”,容易造成胆固醇、脂肪等等沉积在血管上。
中医养生如何预防中风
中医养生如何预防中风中风,也称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脑血液运行障碍或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病症,而中医养生的理念则强调预防为主,注重平衡身体阴阳,调理脏腑功能,以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本文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预防中风的方法。
一、饮食调养饮食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中医养生注重在饮食中调养身体,预防中风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中风多与肝火旺盛,湿热蕴结有关,因此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偏好。
1.食物宜选:多食蔬果、谷类、优质蛋白质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花椒、柠檬、苦瓜等具有疏散风湿、解毒化痰的食材有助于防止中风的发生。
2.少吃盐多吃蔬菜:中医认为,多食盐会导致水液潴留,增加中风的风险。
应适度减少食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摄入量,以增加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取。
3.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会对脾胃产生刺激,使得体内阴阳失调。
应选择适温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内部的平衡。
二、精神调养精神状态的调节对于预防中风同样重要。
中医强调身心合一,提倡养生要注重提升精神品质,调节情绪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1.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舒缓的运动方式适合中风预防。
2.保持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
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3.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波动会引起体内内分泌失调,影响脑血管的健康。
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等,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三、中医调理中医养生强调平衡阴阳,调理脏腑功能,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针对中风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中医调理。
1.经络保健: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的运行通道,保护经络的畅通对于预防中风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全身经络的血液循环。
2.草药调理:中医草药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如桑叶、丹参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课题
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课题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导致的,中医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
一、中风的中医预防知识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在预防中风中的重要性。
根据中医理论,饮食应该清淡,避免油腻、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常用的中医预防中风的食疗方法包括红枣、核桃、蜂蜜等食材,这些食物有助于活血化瘀、调理气血,从而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2. 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的不稳定会对身体的气血运行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中风的发生。
中医强调要保持情绪的平和,避免过度悲喜,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情绪调节。
3. 定期运动中医强调运动对于保持身体的气血畅通至关重要。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加身体的阳气,促进气血的运行,减少中风的风险。
二、中风的中医治疗知识1. 穴位按摩中医治疗中风常常会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如印堂穴、风池穴等,以疏通相关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达到预防和治疗中风的目的。
2. 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所致,因此常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红花、山楂等,这些药材有助于舒经活络、祛风除湿、化瘀通络。
3.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在中风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加快康复。
总结与展望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而中医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情绪调节、定期运动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中风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中医通过穴位按摩、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手段能够减轻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中医在中风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保健指南老年人如何预防中风
中医保健指南老年人如何预防中风中医保健指南:老年人如何预防中风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导致脑血管异常而引发的。
因此,中医提供了一些预防中风的方法,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和预防中风的发生。
本指南将详细介绍中医保健方法,帮助老年人预防中风。
一、调节饮食饮食是中风预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强调选择富含纤维素、低盐、低脂肪的饮食。
建议老年人多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和豆腐。
此外,中医还推荐老年人适量摄入一些防风化痰和活血行气的食物,如生姜、蒜和山楂等。
二、运动保健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从而预防中风。
中医建议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和气功等。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平衡阴阳,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身体保暖中医强调保持身体温暖,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更加重视。
寒冷的环境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限,容易导致中风。
因此,老年人在冬季或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穿暖,并保证周身的血液循环畅通。
四、情绪调节情绪的波动对中风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医主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产生过度的压力和焦虑。
老年人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等方式,保持身心愉悦,降低中风的风险。
五、定期体检中医强调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中风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干预和调理,从而降低中风的风险。
六、中药调理中医提供了一些草药和中药方剂来调理身体,增强健康和预防中风。
然而,使用中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中药对每个人的体质有所不同,需要个性化的处方才能确保疗效。
总结:预防中风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保健指南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包括调节饮食、适度运动、保暖身体、情绪调节、定期体检和中药调理。
老年人应该积极采取这些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中风的风险。
如何通过中医方法预防和治疗中风
如何通过中医方法预防和治疗中风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断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虽然中风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但是通过中医方法,我们可以预防和治疗中风,减少其对我们的影响。
首先,中医强调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中风的发生与身体的阴阳失衡有关,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
例如,中医认为,饮食是调节阴阳平衡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来调节阴阳平衡。
同时,中医还强调养生和运动的重要性,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养生方法,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中风的发生。
其次,中医注重药物治疗。
中医药物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脑部供血,从而预防和治疗中风。
例如,中医认为,某些中药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脑血管的通畅性,减少中风的发生。
同时,中医药物还可以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中风的风险。
当然,在使用中医药物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
中风的发生与每个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因此,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调整。
通过个体化的治疗,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提高治疗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预防和治疗中风的过程中,要寻求专业的中医师的帮助,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最后,中医强调综合治疗。
中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中医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从多个方面对中风进行干预,提高治疗的效果。
同时,中医还强调治疗的过程中要注重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养生预防中风
中医养生预防中风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病突然发生局部脑血流中断或出血而引起的病症。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威胁。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预防中风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预防中风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中医认为中风属于“中寒”、“中瘀”、“中热”等不同类型,其起病原因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根据中医的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防中风。
1. 调理阴阳平衡中风风险与体内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提倡保持心态乐观,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增加。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维持阴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 补充气血中医认为,气血充足对于预防中风非常重要。
合理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保持体内气血的平衡。
此外,常规的针灸、按摩等中医手法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气血的养分供应。
3. 调节体质中医认为,中风与体质的弱点和不平衡有关。
根据个体差异,中医师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采取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调理。
通过中医的调节,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中风的发生。
二、中医养生预防中风的具体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以下是中医养生预防中风的一些基本原则:(1)保持饮食四季调节:每个季节的饮食都应根据当时的气候和身体需要进行调整。
冬季可适量摄取温热的食物,如生姜、大蒜等,以增加身体的御寒能力。
(2)选择合适的食物:中医认为,一些食物具有较好的预防中风的作用,如豆类、鱼类、海藻、坚果等。
这些食物富含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调理血脉,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
(3)合理搭配膳食:中医推崇“五谷杂粮”,即选择不同的谷物和主食进行搭配,如米、面、粗粮等。
搭配合理可以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的摄取。
2. 运动养生中医认为,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预防中风的发生。
预防中风的中医方法
预防中风的中医方法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血液供应到大脑受阻或中断导致脑部功能异常的疾病。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疾病,预防中风至关重要。
除了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药在预防中风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预防中风的中医方法。
一、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中医认为,情绪波动大、精神紧张等都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是预防中风的重要一环。
中医建议通过调节情绪、避免压力过大、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方式来保持心理平衡,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二、饮食调理,均衡膳食中医食疗在预防中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草药中有许多能够降血压、抗凝血、清血脂等功效的药材,可作为中风的预防药物。
同时,合理的饮食习惯也能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
中医提倡饮食均衡,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谷物等健康食材,以保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三、穴位按摩,调节气血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能够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预防中风的效果。
例如,按摩风池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保护脑部血管;按摩合谷穴则能起到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降低中风风险。
穴位按摩需要专业人士指导,因此在进行穴位按摩时,最好咨询中医师的建议。
四、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中医强调运动对于预防中风的重要性。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医认为,中风与体质虚弱有关,因此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对预防中风非常有益。
适宜的运动形式可以包括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重要的是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
五、中药调理,强身健体中医药在预防中风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根据中医的理论,针对个体的不同症状,采用中草药进行调理,可以达到预防中风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天麻、丹参、川芎等,这些药材具有强身健体、补气养血的作用,对预防中风非常有帮助。
在使用中药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医师的指导,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中医养生如何预防中风发作
中医养生如何预防中风发作中医养生在预防中风发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下面将介绍中医养生如何预防中风发作的相关内容。
一、均衡饮食饮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之一。
为了预防中风的发作,应该保持饮食的均衡,合理搭配各种食物。
中医认为,中风与体内的阴阳失调有关,因此在食物选择上要注重平衡阴阳。
常食富含植物蛋白质的食物,如豆类、蔬菜、水果等,同时避免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过量摄入食物。
二、合理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对于预防中风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活血化瘀、调节气血平衡,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从而减少中风的发生。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坚持定期进行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但是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过度疲劳。
三、合理调整情绪中医养生注重调整情绪,认为情绪的不稳定容易导致气机紊乱,从而引发中风。
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爱好、与亲朋好友交流、听音乐、读书等方式进行情绪调节,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中。
四、合理作息中医养生强调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充足的睡眠对于预防中风至关重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中医还提倡午睡,午睡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精力,减少疲劳。
五、避免过度劳累中医认为,过度劳累会消耗人体的精气神,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引发中风。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当感到疲劳时,及时休息,放松身心,保持健康的状态。
六、药膳调理中医还强调使用药膳进行调理,以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
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可以通过煮汤、炖煮等方式制作成药膳,如石斛鸡脚汤、黄耆鸽蛋汤等,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进行食用。
总之,中医养生在预防中风发作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均衡饮食、合理运动、调整情绪、良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药膳调理等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预防中风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课题
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课题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它会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造成脑部损伤。
中医预防和治疗中风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中医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的知识。
1. 中风的中医预防知识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以下是一些中医预防中风的方法:调节饮食:中医强调饮食对中风预防的重要性。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尽量减少油腻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也被认为有助于预防中风。
保持适度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和气血的运行,减少中风的风险。
中医建议选择适合个人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舒缓压力: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定和长期压力可能导致气血阻滞,增加中风的风险。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学会放松身心,如通过冥想、按摩等方式舒缓压力。
2. 中风的中医治疗知识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主要包括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草药治疗:中医经验积累了许多可以用于治疗中风的草药配方。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作用来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然而,草药治疗需要依赖医师的处方和监督,因此在使用草药治疗中风时,应该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中风患者中,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中风后的功能障碍。
根据具体病情,针灸治疗可以结合艾灸、拔罐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3. 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除了中医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外,中风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长期服用药物:中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在使用中药和西药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定期体检:中风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身病情的变化。
如发现异常,应咨询医生并接受治疗。
合理安排生活:中风患者需要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与运动的平衡。
饮食调理:中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饮食。
中风的中医防治及调理
中风的中医防治及调理中风,又称脑卒中(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突然,平常无任何症状。
严重危害着我们人类的健康。
对于中风,我们如何用中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急症1·突然晕倒,脑部气血爆开者可选用刺血法:刺血针或采血针在手指指端,大椎,耳尖刺血。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2·痰涎闭窍,其气不上达者,可选用取嚏法:藜芦,加麝香或者细辛为末,用葱叶或小软管等探刺鼻腔取嚏。
二、平时保健1· 艾灸法神阙,艾灸此穴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温阳救逆,开窍复苏作用。
平时温和灸神门可用于预防中风。
对于危急患者,速即隔盐火炷多灸,有回阳救急之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2· 刮痧刮痧具有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祛痰解经,软经散结等作用,通过刮上述部位,可畅通身体气机,提升正气,预防中风。
刮痧部位:背部督脉、夹脊、膀胱经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3· 泡脚方川芎10g、桑枝30g、麻黄30g煮水泡脚。
4· 保持平和的心态防重于治,平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淡泊名利、心胸开阔,大肚能容,对待得失荣辱,不过喜过惊,泰然处之。
5· 食疗黑豆桃仁煎黑豆30克、桃仁6克,红糖30克~ 50克,先以水煮黑豆、桃仁。
至豆熟后去渣取汁,冲红糖水饮之。
一日两次。
6· 功法保健脚腕转动疗法先将脚背伸直,两脚腕向外转动15次,向内亦转动15次;然后两脚背缩回竖直,两脚再向外转动15次,向内转动15次。
长期坚持此法拉筋锻炼,有预防中风的作用。
三中风中医辨证论治(一)中经络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组成: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桃红四物汤)茯苓、人参、菖蒲、甘草、陈皮、胆星、半夏、竹茹、枳实。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中风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中风中医学认为,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或者中断,从而引发的一类疾病。
为了预防中风的发生,中医养生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中风。
一、饮食调养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在预防中风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几个可以帮助预防中风的中医饮食建议:1. 合理搭配五味:中医认为五味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包括辛、甘、酸、苦和咸。
合理搭配五味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
建议饮食中应包含五味食物,并适度摄入。
2. 控制盐的摄入:中医认为盐过多会导致体内水液聚滞,增加血压,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
饮食中应控制盐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3. 增加粗粮摄入:中医认为粗粮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消化、清肠、降血压和血脂。
建议适量增加粗粮的摄入,如糙米、全麦面包等。
4. 适量食用水果和蔬菜:中医认为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能够帮助抵御血管病变的发生。
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
二、运动养生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预防中风。
以下是中医养生中常推荐的一些运动方式: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每天适量散步可以有效预防中风。
2.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动作缓慢、柔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练习太极拳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水上运动:水上运动,如游泳、水中操等,可以降低运动的冲击力,减轻关节负担,同时能够锻炼全身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4.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指的是按摩身体的穴位,以调理气血运行。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三、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情绪的失调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因此,情绪的调节在预防中风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1. 保持愉快的心情: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可以适时放松、听音乐、看书,或者与亲友交流,以保持心情舒畅。
中风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中风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中风(脑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药在中风的预防和康复中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的中风健康管理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调理:中风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食物、豆类等。
同时,应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2. 药物治疗:中医药在中风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有血通络、祛痰、活血化瘀等作用的药物。
例如,桃仁、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草药常用于中风康复治疗。
3.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药特有的治疗方法,在中风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足三里、手太阴肺经等。
4.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通过燃烧中药,将药气灌入中风患者身体的治疗方法。
熏蒸能够通过药物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病灶的康复。
5. 运动疗法:中风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药推荐的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气功等,可以有效调节气血,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
综合上述内容,中风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药
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熏蒸和运动疗法。
在实施这些方案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中风一、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候变化等。
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情志失调,如长期的恼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进而灼伤阴津,引起肝风内动,发为中风。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或者饮酒无度,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也容易引发中风。
劳累过度,包括过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会使人体正气亏损,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发为中风。
气候变化,尤其是季节交替之时,气温骤变,寒邪侵袭人体,气血凝滞,也可能诱发中风。
二、中医预防中风的方法1、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参加有益的活动,如读书、绘画、旅游等,来调节心情,舒缓压力。
遇到烦心事时,要学会倾诉和释放,避免长期憋在心里。
2、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
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山楂、洋葱等。
3、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顺应四季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外邪侵袭。
5、中药调理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可以选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
如对于气血不足者,可以服用归脾汤;对于肝肾阴虚者,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对于痰湿内阻者,可以服用二陈汤等。
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6、针灸预防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定期进行针灸调理,如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位,可以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
三、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1、中药治疗根据中风的不同阶段和证候,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在中风急性期,多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为主,常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常用方剂有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等。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一、背景中风,也叫脑卒中,是指脑血液循环突发性中断引起的脑组织功能障碍,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风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和经济负担。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疾病诊治方法,对中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健康管理方案1. 养生保健中医强调“治未病”,在预防中风方面,养生保健是关键。
推荐以下几个方面的健康管理方法:- 合理饮食:中医饮食调养讲究营养均衡,健脾养胃,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蔬果和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 定期运动:中医认为运动可以活血化瘀,预防中风。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对中风预防效果显著。
- 心理调节:情绪稳定、心理健康对中风的预防很重要。
中医强调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2. 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通过辨证施治来防治中风。
根据中医的理论,中风可以分为不同的病因和病机,因此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药物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通络等作用。
具体的药物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改善中风患者的病情和预防复发。
-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3.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中风治疗的新趋势。
可以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可以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中风的症状和预防复发,而西医可以提供检查和药物治疗的技术支持。
三、总结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核心是预防和个体化治疗。
通过遵循良好的饮食惯、适度的运动、心理健康调节等,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而针对中风患者的个体情况,中医提供了一系列的辨证施治方法,以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复发。
同时,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实施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以提高中风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中风病的中医预防和养生(精)
五味不可偏嗜!
食补注意事项
“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平和体质无需进补。 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有从众心理。
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有阴虚、阳虚、气虚、
气血虚之分。药不对症会适得其反;如滥服人参对于阴虚阳亢者,会导 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五味过量物极必反
一、未病先防
(四)、适劳逸、慎起居,适宜运动:
从发病时间来看,中风发病与人体的阴气 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半夜、凌晨阴气偏盛 为发病的高峰期。提示我们提前进行干预性 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如不要熬夜、睡前适当饮水、冬天夜间注 意保暖等。
一、未病先防
(四)、适劳逸、慎起居
适宜运动:
适宜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和其血脉,以畅郁积”。可调节脏腑功能,使机 体阴阳气血平衡协调。 传统保健中“五禽戏”、“太极拳”、“八段 锦”、“易筋经”等有益身心。
一、未病先防
(六)、中医特色手段预防: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通过针刺“耳前动 脉”和“风府”穴可以防治中风。 有中风先兆者可每日针刺; 无先兆但属高危人群者,可在季节更替之时进行针刺预防。 艾灸预防中风的内容较针刺更为丰富。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中风下》中谈到先艾灸百会、 次灸风池、次灸大椎、次灸肩井、次灸曲池、次灸间使,各 三壮,次灸三里五壮。其炷如苍耳子大,必须大实作之,其 艾又须大熟。还强调要重视先兆症状,坚持施灸,人稍觉心 神不快,就灸此诸穴各三壮,可以明显缓解。 清代吴亦鼎《神灸经纶》有中风先兆时可依次灸合谷、 风市、昆仑、手三里、关元、丹田等穴。
二、既病防变 —— (二级预防)
中医养生预防中风的小妙招
中医养生预防中风的小妙招中风,即脑血管疾病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血管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中风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而中医养生作为一种传统的预防保健方法,对于中风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预防中风的小妙招,供读者参考。
一、起居有度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讲究起居有度。
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在入睡前适当放松身心,可以进行一些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活动,例如泡澡、听音乐或阅读等。
另外,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坐姿,对于预防中风非常重要。
二、合理饮食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理,合理膳食对于预防中风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要选择健康的食材,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补充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其次,要适当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最后,要遵循“谷寒、肉热、菜凉、汤温”的原则,合理搭配食物,有助于平衡体内阴阳,促进健康。
三、运动锻炼中医养生非常注重运动锻炼,适当的身体活动对于预防中风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锻炼。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降低患中风的风险。
四、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有许多小妙招可以用于预防中风。
首先,可以进行一些中医保健按摩,例如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和身体的经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调节身体机能。
其次,可以尝试一些中草药养生方剂,例如川芎茶和当归红枣汤等,具有活血化瘀、调节气血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借助中医经络理疗、针灸等疗法,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和谐。
五、心理调节中医养生强调心理的调节和平衡,对于预防中风也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面对压力和困难,避免悲伤、愤怒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中风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中风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中医养生中有许多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中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预防中风,中医推荐以下饮食调理方法:1. 温和的膳食:食用温和的食物,如粗粮、杂豆、绿叶蔬菜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并且有利于减少体内湿气的产生。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导致血液循环紊乱,增加中风的风险。
因此,要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
3. 合理搭配食材:中医养生强调食物的药性。
在饮食中,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适当搭配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如枸杞、红枣、黑豆等,来增强对中风的预防作用。
二、运动保健中医养生中,适当的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预防中风的中医运动:1. 慢跑: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每周坚持适量的慢跑,可以降低患中风的风险。
2. 水上运动:水上运动,如游泳、水中健身操等,可以减轻身体负担,增强体质。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和骨骼的负荷,对于预防中风非常有效。
3.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运动,通过慢节奏的功夫和呼吸调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平衡阴阳,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中风的发生。
三、情志调理中医认为,情志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情绪的失衡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情志调理的方法:1. 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激素水平,减少心理压力对身体的伤害。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预防中风。
2. 学会释放压力:压力是导致情绪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适当的方式释放压力,如听音乐、阅读、运动等,可以维持情绪平衡,减少中风发生的风险。
3.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
积极的社交关系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黄色中国风中医养生预防中风中风病症状及治疗
第三部分
分证论治
1、风火闭窍
阳闭:五大主症+闭证共证+肝风肝 火症(肢痉、项强、口噤、抽搐) 治法:清肝熄风,醒神开窍
方药:
①天麻勾藤饮 合大承气汤 ② 安宫牛黄丸
2、痰火闭窍
阳闭:五大主症+闭证共证+痰热症(鼻鼾 痰鸣,项背身热,烦躁,便秘)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
①安宫牛黄丸 ②羚羊角汤《通俗伤寒论》( 羚羊角、钩藤、桑
第三部分
分证论治
4、气虚血瘀
主症:四大主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 黄芪、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归尾 )
5、阴虚风动
主症:四大主症+肝肾阴虚症脉 (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酸腿软)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怀牛膝、龟版、白芍、玄参、天 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篙甘草 )
( 人参、熟附子、生姜、大枣。)
第三部分
后遗症
主症:偏瘫,肢软,肢麻,口舌喎斜, 兼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主症:言语謇涩或失语; 兼症:口舌喎斜、流涎,偏瘫,肢麻 (痰阻舌窍症脉)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医学心悟》
(白附子、石菖蒲、远志、天麻、全竭、南星、羌活、木香、甘草。)
(2)中脏腑: 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 (五大主证)
第三部分 【鉴别诊断】
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第三部分 【鉴别诊断】
中脏腑
厥证
痫病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昏迷时间一般较长,伴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昏迷时间较短,醒后如 醒后如常人,发作时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
主要症状:
轻症: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 重症:意识不清、二便失禁等
(昏、瘫、喎、謇、麻)
中风病名称的由来
“中风”发病迅速犹如秋风扫过,半身枯萎,
所以古人也称为“偏枯”。 该病起病迅速,来势凶猛,症见多端,与自 然界“风”的特性一致,有起于顷刻之间, 善行数变,变化多端,好侵袭人体头面、巅 顶的特点。 古代医学家把这种病类比而得名“中风病”。
中风病危害
“四高、一多”
高患病率 (疾病谱第一、二位) 高死亡率 患者 痛苦 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 并发症多
家庭 负担 社会 负担
中风病 病因
(1)正衰积损:(先天因素)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元 气耗伤,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 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起携痰浊、瘀血上扰清窍,突发本病。《 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聩,本皆内伤积颓败而然。” (年龄因素: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 )
情志调摄 养生
时间(四季等)养生 饮食 养生 体质 养生
运动养生 其他:针、灸、推拿、气功调摄养生
一、未病先防
(一)、调畅情志
:
情志的变化既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又 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能状态,从而导致人体生理病 理变化。
例:长期性格暴躁,精神紧张,“怒则气上”,可使血 压波动升高; 例:“思则气结”,情绪抑郁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抵抗力下降,外邪易于侵犯,诱发中风。
五味不可偏嗜!
食补注意事项
“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平和体质无需进补。 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有从众心理。
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有阴虚、阳虚、气虚、
气血虚之分。药不对症会适得其反;如滥服人参对于阴虚阳亢者,会导 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五味过量物极必反
二、既病防变 —— (二级预防)
(一)、及早识别中风先兆: 中风发作前往往有某些先兆症状出现。 《素问•调经论》将中风先兆证称为“微风”, 表现多为头目眩晕,手指麻木,或肌肉不自 主地跳动等。当出现以上这些现象之一者, 要及早检查和治疗。
二、既病防变
(二)、治病求本,辨证施治。
中风发病后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症型,进行活血、 化痰、平肝熄风、健脾补肾等治疗。不同症型用药 也不一样。 中风病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 中经络主要治法为祛风养血通络或滋阴潜阳, 熄风通络。 中脏腑主要治法为清肝熄风,辛凉开窍或豁痰 熄风,辛温开窍或者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注意:中成药也有不同的种类,不仅仅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 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 的目的。 如,怒伤肝者,以悲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等。
一、未病先防
(二)、顺应四时 (四季养生)原则
四季气候变化对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 推波助澜作用。
冬季寒邪当令,寒邪袭人使气血运行不畅,易 引发中风病; 春季风木当令,肝木盛易生风邪,且春有余 寒,也易发病。 所以起居要顺应季节气候变化,避风寒,使邪 不能入袭。
中风发病虽急,其形成与发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绝大多数中风患者在真正发病之前有长达若干月 甚至几年的非健康“未病”状态。 因此, 按照中医 养生,“治未病”(预 防)理论,进行调制, 可有效地阻断其进一步 向疾病方向的转化。
中医养生与“治未病”(预防)理论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病后防复发
人人享有健康! 共建和谐社会! 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谢谢
例:痰湿质
调整原则:化痰利湿 中药调整:王琦教授的化痰利湿方:生黄芪、
苍术、茯苓、橘红,荷叶、冬瓜皮。 饮食调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冬瓜、 白萝卜等,不宜饮酒。 运动调整:经常进行搓热手心、摩腹运动; 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应坚持适量散步。 情志调整:淡化苦恼,树立起调体质、能减 肥的信念。
三、病后防复发
------(三级预防)
中风病之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 日久,正气必定耗损,容易复发。 经过大量临床验证,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仍 是本病首选方剂。现代多数治疗中风的中成药是由 此方作为基础。 现代研究也证实,针刺、艾灸风池、风府穴对 脑血管有扩张作用,结合推拿疗法如上肢按肩井、 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捻揉十指并拔伸指间关 节,最后摇肩、肘、腕关节,并轻柔地作上肢屈伸 动作数次都十分有利于康复,防止复发。
例:瘀 血 质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皮肤较粗糙,肤色晦黯,有色素
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牙龈易出 血,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 脉涩。 心理特征:平日易烦躁,健忘,易失眠。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能耐受寒邪。
例:瘀 血 质
调整原则:活血化瘀 中药调整:血府逐瘀汤(清:王清任)。 饮食调整:山楂、木耳等;适量葡萄酒。 运动调整:可参加各种舞蹈、步行、徒手健 身操等。 情志养生:放松心情,享受快乐。 其它养生:刮痧,在脊柱两边的膀胱经脉上 面,由下向上地刮痧,可改善血液循环。
一、未病先防
四季养生原则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 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冬令进补” 2、“春捂秋冻” 春天阴寒末尽,阳气渐生。故早春宜保暖,衣服不可 顿减,以助阳气生发。 秋天少着衣使身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强人体御寒能 力。
一、未病先防
(五)、不同体质的养生:
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 1 、先天禀赋 “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 有长,有阴有阳”《灵枢·寿夭刚顺》 2、 后天因素 三高饮食导致湿热、痰湿体质 体质有差异养生方法也不同
一、未病先防
(五)、不同体质的养生: 九种体质(王琦)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痰湿质
中医调畅情志的方法
1、清静养神
《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养神之道贵在“静”。使人的 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 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阅读、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 花、钓鱼等均能赏心悦目、怡情养性、陶冶情操、调神健身。
2,调摄情志
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活中难免产生 这样或那样不良的情绪,关键在于善于控制和调节。
一、未病先防、
(三)、饮食调护(食疗为助):
合理饮食,首先要戒烟、酒。 饮食习惯不佳,喜好烟、酒,喜食荤腥、饥饱 无度 ,可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以致肝风挟痰, 横窜经络, 诱发中风。
(三)、饮食调护(食疗为助):
饮食上应当谨和五味,辨证施食。
五脏 ------五味
肝(木)--酸--- -脾 心(火)--苦--- -肺 脾(土)--甘--- -肾 肺(金)--辛--- -肝 肾(水)--咸--- -心
一、未病先防
(四)、适劳逸、慎起居,适宜运动:
从发病时间来看,中风发病与人体的阴气 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半夜、凌晨阴气偏盛 为发病的高峰期。提示我们提前进行干预性 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如不要熬夜、睡前适当饮水、冬天夜间注 意保暖等。
一、未病先防
(四)、适劳逸、慎起居
适宜运动:
适宜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和其血脉,以畅郁积”。可调节脏腑功能,使机 体阴阳气血平衡协调。 传统保健中“五禽戏”、“太极拳”、“八段 锦”、“易筋经”等有益身心。
一、未病先防
(六)、中医特色手段预防: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通过针刺“耳前动 脉”和“风府”穴可以防治中风。 有中风先兆者可每日针刺; 无先兆但属高危人群者,可在季节更替之时进行针刺预防。 艾灸预防中风的内容较针刺更为丰富。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中风下》中谈到先艾灸百会、 次灸风池、次灸大椎、次灸肩井、次灸曲池、次灸间使,各 三壮,次灸三里五壮。其炷如苍耳子大,必须大实作之,其 艾又须大熟。还强调要重视先兆症状,坚持施灸,人稍觉心 神不快,就灸此诸穴各三壮,可以明显缓解。 清代吴亦鼎《神灸经纶》有中风先兆时可依次灸合谷、 风市、昆仑、手三里、关元、丹田等穴。
瘀血质 阴虚质 气郁质
湿热质
特禀质
例:痰湿体质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
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鼾声如雷,喜食 肥甘甜黏之物;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中风、消渴、胸痹等病。
中医的“治未病” 理论与现代医学心脑血管 病“三级预防” 不谋而合
一、未病先防
中医认为疾病虽未发生,但如 果邪气已内伏,机体的阴阳失调就 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未病先防是指防病于未然,强 调养生预防疾病。
中医养生(预防)的理论基础:
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 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预防中风病的方法
五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
一、未病先防
(四)、适劳逸、慎起居,适宜运动: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 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例:生活不规律、长期疲劳、工作紧张 都容易导致中风,注意劳逸结合非常必要。 例:血压过高或有过中风病史者,应用 坐便器,切忌排便时用力过猛或过久。
(2)劳倦内伤:(后天因素)
“阳气者,烦劳则张”。顿劳过度,易使阳气升张,引动风阳,内风 旋动,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扰清窍脉络。因肝阳暴张,血气 上涌骤然而中风者,病情多重。
中风病因
(3)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 痰浊内生,郁久内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 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 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 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 中风 》所谓“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4)五志过极: 情志失调,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 瘀结脑脉;暴怒,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 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 血逆行,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 者最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