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唯以爱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让我们的教育充满爱
让我们的教育充满爱读过亚米切斯的《爱的教育》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的:“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二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在教育上获得成功,就要让教育充满爱。
下面谈谈我在教育工作中的一点看法和做法。
一、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就需要每一位教师树立教育事业的爱心。
首先,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应安心从教,不见异思迁。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之中。
还要求我们要淡化功利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功利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分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多更大的功利,就容易使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最终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消极因素。
其次,应爱校如家,关心学校发展。
提倡爱校如家,是因为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岗位,是教师整个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还应关心学校发展,学校的发展和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
它为教师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为教师服务和施展个人才华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如果学校的发展是一座正在建设的大厦,那么全体教师的关心就是一块块闪光的砖瓦。
二、爱我们自己人民教师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可笑,尤其是现在,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更是显得有些落伍。
如果我们不爱我们自己——教师,就有辱“教师”这个职业,也就不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以身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要时刻注意到每天都有几十双眼睛在审视着你,并试图去效仿你。
因而,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而言,在与学生零距离的相处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优等生固然要器重,但后进生也不能鄙视。
了解《爱的教育》中的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
了解《爱的教育》中的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简介《爱的教育》是一本由泰戈尔所著的教育理念书籍,讨论了关于教育与人性之间的联系。
本文将重点探讨《爱的教育》中所阐述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在课堂实践中应用这些理念。
教育理念爱与自由发展《爱的教育》强调了爱和自由发展对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这意味着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注重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创造和表达能力。
同时,老师应该以满怀爱心和尊重来对待学生,并创造一个关怀且宽容的学习环境。
维护人性尊严该书还探讨了维护人性尊严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而有价值的个体,他们应该被平等对待,并在学校内享有公正和权益保护。
教师应努力避免对学生进行批评和羞辱,而是通过鼓励和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来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爱的教育》也提出了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泰戈尔认为,传统的教育常常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个体需求的关心。
因此,他呼吁实行开放、灵活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推动整个教育系统朝着更人本化的方向发展。
课堂实践培养探索精神在课堂实践中,实施《爱的教育》理念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老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开放式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引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爱的教育》中所倡导的重要一环。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创建小组活动和团队任务,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促进互助与共同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彼此之间的同理心、尊重和合作能力。
创造情感连接《爱的教育》指出了在课堂中建立情感连接的必要性。
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需求,并与他们建立起互信和共情的关系。
这种情感上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并提高他们对教育过程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
结论通过了解《爱的教育》中阐述的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我们可以看到爱与自由发展这一核心概念,在培养学生成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爱的教育”浅析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爱的教育”浅析近代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 - 1827)生活的灵魂是爱。
“爱的教育”(又称“教育爱”)是裴斯泰洛齐(以下简称“裴氏”)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与目标。
他将对儿童的爱贯穿于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之中,堪称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践“爱的教育”的教育家及楷模。
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给人们以莫大的教益。
本文拟对其“爱的教育”思想从四个方面作以简要的分析。
一、萌爱关于裴氏“爱的教育”萌发的思想渊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童年时期受女性温柔慈爱的善良天性的影响;第二,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第三,受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激进思想的影响;第四,受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单子论的影响。
1.“爱的教育”植根于裴氏幼小的童年通过翻阅史料得知,裴斯泰洛齐在五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爱,可以说,裴斯泰洛齐的童年受到两位伟大女性的细心呵护:一位是他的母亲苏珊娜(Susanna),另一位是忠诚的女仆巴贝丽( Babeli)。
母亲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知书达理,是非分明。
女仆巴贝丽也是一位善良、贤惠的姑娘,在裴氏父亲临终时,她曾许下诺言,终身服务于裴氏一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女性的慈爱给裴氏幼小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裴氏“爱的教育”思想最早便植根于幼年时期的早期教育——女性的慈爱的教育中。
2.“爱的教育”植根于宗教信仰裴斯泰洛齐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他的祖父就是一名传教士。
童年时期的裴斯泰洛齐经常和祖父生活在一起,接受基督教教义的熏陶。
基督教教义中讲的是博爱精神,其道德的核心就是爱。
作为一名基督徒,首先是尽心尽性尽意地爱主,爱上帝;其次是“爱人如己”,这里“人”指的是所有人,包括敌人。
强调的是爱神与爱人的统一,这就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
裴氏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运用于教育实践当中,热爱儿童,关心儿童,开创了教育史上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先河。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读后感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读后感《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关于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一些东西,真的是感触颇多呀!一说起夏丏尊先生,我就觉得他特别了不起。
他对教育那可是充满了热情和真心。
不像有些老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夏先生是真的想让学生们学好,想让他们成为有出息、有担当的人。
他的教育方法也特别有意思。
不是那种死板的照本宣科,而是特别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他会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去探索知识的海洋。
就好像给了你一把钥匙,让你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这种感觉真的太棒啦!而且夏先生特别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
他知道学习不光是学知识,更是要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
所以他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烦恼,给他们鼓励和支持。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们也能像夏先生这样,那该多好呀!读了关于夏先生的事迹,我就在想,要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像他这样,那咱们的教育得多美好呀!学生们也能更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夏丏尊先生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就是教育界的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无数学生前行的路!《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读了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故事后的感受哈。
哇塞,夏丏尊先生简直就是教育界的大神!他那种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真的太感染我啦。
你知道吗?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只会讲大道理的教育家。
他就像我们身边亲切的长辈,总是用最贴心的方式教导学生。
他特别强调爱的教育,觉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原来教育还能这么充满温情。
夏先生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不会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这多酷啊!就像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森林里冒险,让我们自己去找到宝藏。
读完夏先生的故事,我真的好希望能穿越回去,当他的学生。
我觉得他一定能把我教得特别棒,不仅学习好,还能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夏丏尊先生,真的是我心中的偶像,我要向他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呢?。
春晖中学的夏丏尊用生命践行爱的教育
春晖中学的夏丏尊用生命践行爱的教育学的夏丏尊用生命践行爱的教育春晖学的夏丏尊:用生命践行“爱的教育”夏丏尊,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
夏丏尊还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耕耘者。
他同叶圣陶先生、刘薰宇先生一样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之。
尤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身为开明书店总编辑的夏丏尊先生创办了《学生》杂志,叶圣陶先生任杂志主编。
爱的教育朱自清称夏丏尊“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夏先生历时21年的教育实践和体现在其著作的教育思想,其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爱”,我们不妨把他的教育思想称之为“爱的教育”。
翻译教育小说《爱的教育》1920年,夏丏尊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
一天,他漫步长沙街头,购得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教育小说《爱的教育》日译本。
回到寓舍,开始阅读,竟被书的描写深深感动,“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在他的内心深处引起强烈共鸣。
他用了三个夜间流着泪读完全书,认为书里展示的简直“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于是他决心要将它翻译成文,介绍给国读者。
但苦于生活无定,环境嘈杂,迟迟没有动笔。
一直到1922年,回到故乡浙江省的上虞春晖学任教,建好了私宅平屋,有了安定的环境,有了闲暇的时间,才开始翻译。
为了准确表达原作的内容,他又设法买来该小说的英译本。
每到夜深人静,夏丏尊就会走进他的“小后轩”,点上煤油灯,翻开日译本和英译本,铺开稿纸,开始翻译。
那里的冬天本来就特别冷,加上“小后轩”在平屋的最北边,朝北的窗户缝隙不小,寒风直往里钻,更是冷得出奇。
夏丏尊生起炉火写上一阵就要凑到火盆上搓搓手。
夏天,小后轩的蚊子特别多,而且几乎全是疟蚊,他只好一手拿着蒲扇驱赶蚊子,另一只手交换着翻书和书写。
通常要过了午夜12点才肯歇手。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共91篇日记和9篇教师的“每月例话”,每译完一篇,刘薰宇、朱自清都要争当第一个读者,夏丏尊总是关照他们“务尽校正之劳”。
最后一个读者往往是丰子恺,当时他已经开始漫画创作,会边读边考虑为译作配上合适的插图。
试析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试析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作者:冯学敏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16期摘要:“爱的教育”既是夏丏尊一生信守的教育理念,又是他对于教育价值的最终认定。
夏丏尊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无论是兼任地位低微的舍监职员,还是担任受人尊敬的国文科教师,他都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实施爱的教育。
从事编辑工作的期间,他仍然心念众青年,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辅助他们的学习,将爱的教育理念延伸至整个青年群体。
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传递着的不仅仅是爱,更是希望。
关键词:夏丏尊;中学生;爱的教育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48-05夏丏尊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
他在前后约20年的中学教师工作生涯中,把最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是先生恪守的教育信条。
即使在先生不再专门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专心编辑中学生刊物之后,仍然念念不忘为中学生排忧解难,为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着想。
[1]马叙伦先生为夏丏尊先生墓所题写的“志屏绅冕,教瘁其身。
教惟以爱,众归如春”之句正是夏先生对学生施以无私关爱的写照。
一、秉持“爱的教育”理念,施教中学生(一)兼任舍监,心系中学生1913年,夏丏尊先生在浙江一师教书,当时学校中的人员截然分为教员与职员,教员专事教书,职员专门管理事务。
而舍监就是职员的一种,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地位待遇很低,常被学生轻侮。
原任舍监受不过学生的气而辞职后,夏丏尊先生毅然自荐兼任舍监,他认为“真正要作教育事业须不怕打,或者竟须拼死,所以就职之初就抱定了硬干的决心:非校长免职或自觉不能胜任时决不走,不怕挨打,凡事讲合理与否,不讲感情”。
[2]他的勇气不得不叫人称赞,也正是在这种决心的支持下,夏丏尊先生用连做舍监的七八年时间,与学生朝夕共处,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制止了学生的许多不当行为,这也真正拉近了他同中学生的距离。
舍监工作异常辛苦,但这也为夏丏尊先生了解当时浙江一师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
试析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绅冕 , 教 瘁其 身 。教惟 以爱 , 众 归如 春 ” 之 旬 正 是
要使他们 眼里不单有 ‘ 员’ 的 印象 。 ” 1 - 1 5  ̄这 里 。
“ 员 ” 与“ 师 ” 相 差甚远 . 差 别 就 在 教 育 者 的 修 养 上 , 教 育 者 的 人 格 上 。 教 员 和 b 役 工 匠 一 样 是 糊 口谋 生 的 , 而教师是要教书育人的 。 而 育 人 就 必 须 提 高 自身 的 修 养 。夏 丐 尊 先 生 非 常 重 视 教 育 者 的修 养 和 人格 。“ 真 正 的 教 育 需 完 成 被 教 育 者 的 人 格 ,知 识 不 过 人 格 一 部 分 , 不 是 人 格 的 全 体 。
优 秀的作 品 , 辅助他 们 的 学 习, 将 爱的教 育理念 延 伸 至整 个青 年 群体 。 夏 丐尊 的“ 爱 的教 育” 思 想
传 递 着的不仅 仅是 爱 , 更是 希 望 。
关键 词 : 夏 丐尊 ; 中学生 : 爱 的教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图分 类号 : G5 2 9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6 7 3 — 9 0 9 4 ( 2 01 4 ) 0 6 — 0 0 4 8 — 0 5
不 当行 为 , 这 也 真 正 拉 近 了 他 同 中 学 生 的距 离 。
忘 为 中学 生 排 忧 解 难 , 为中学生的学习 、 生 活 着
想 。【 l 】 马叙伦 先生 为 夏丐尊 先 生墓所 题 写 的“ 志 屏
夏丏尊与爱的教育
夏丏尊与爱的教育作者:夏弘福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05期夏丏尊(1886-1946),浙江上虞人,一生中有22年担任过教师。
他除了当教师,还协助同人经亨颐、匡互生创办了两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江湾的立达学园。
在实践中,他与同人一起探索并形成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夏丏尊教育理念的基础,包含了人本主义的观念,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六育并重。
他提出“教育要以人为背景”,强调学校应以学生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在具体的教育中,要德、智、体、美、群、劳“六育”并举。
他引用卢梭的话“不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
因此需把劳心与劳力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有远大理想、高尚品德、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具备劳动技能和良好体魄的人。
六育中的“群”育,是重视学生的社会活动,接受或参加社会教育。
夏丏尊一向重视的“劳”育,终于在立达学园得以实施。
1929年,立达设立了农村教育课,提倡勤工俭学,学校农场规模很大,师生耕地、种菜和花卉,还养鱼、养鸡、养蜂。
他早年“自耕自食”的愿望在立达得到了尝试。
可贵的是,立达所提倡的劳动,并不是单纯为了劳动,而是为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并在劳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关键还是为了育人。
注重人格感化的爱的教育挚诚、挚爱与人格感化是夏丏尊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第一要求,可称其为爱的教育,这是他对学生的一贯态度。
当年他在浙一师任“舍监”,负责管理学生的食宿等日常生活,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感化学生,被他的学生丰子恺称为“妈妈的教育”。
春晖时期,他在从日译本翻译的意大利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一书中,更彰显了爱是教育的灵魂。
他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为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他数十年身体力行追求爱的教育,不是溺爱,而是在严格要求下,用全身心培养学生早日成才的爱。
关于“爱的教育”的四个问题——浅析夏丏尊“爱的教育”与语文教
语文教学通讯
B u l l e t i n o f C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Au g . , 2 01 7 Vo 1 . 9 5 4 No . 8
第9 5 4卷
第 8 期
◆教学探 索
深情无私奉献 , 用至真至诚 的爱意感染学生。 夏先生
的“ 爱 的教 育 ” 思想 时至 今 E t 都 是 我们 教育 航路 上 的
指 路 明灯 。
一
、
何谓“ 爱的教育”
后, 将 中文版 的名称改为《 爱的教育》 。 其实以“ 爱 的
教育” 为题 , 不仅 更 能体 现 书 中 神韵 , 也 恰 巧 对夏 先 生一 生 的教 育事 业进 行 了完美 的总 结 。
核心便是教师 。 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 , 更要在孩子们
的心 里播 洒下 爱 的种 子 。 教 师是 教育 的 主导者 , 对 学 生 的成长 有着 不 可忽视 的影 响 。夏 先生将 教 育从 业
女的父亲 , 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 的教师。 平
日为人 为父 为师 的态 度 ,读 了这书 好像 丑女 见 了美
人, 自己难堪起来 不觉惭愧了流泪。 ” 其实《 爱的教
育》 原名是 C u o r e , 中文 意思 “ 心” , 夏 丐尊 思前 想 后 , 认 为一个 简单 的“ 心” 字并 不能 表达 出书 中的 真情实 意 ,也 无法 体现 这本 书 的深刻 内涵 ,于是 再 三推敲
夏 丐尊 “ 爱 的教 育 ” 思想 与 一本 小说 有 着千 丝万
缕 的联 系 。 1 9 2 0年 ,夏先 生偶 然 读 到 了意 大 利 作 家 亚 米 契 斯 的儿 童小 说 《 心》 , 书 中 的真 挚 情 感 让他 动
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由夏丏尊的“爱的教育”生发开去
教学探究|助理编辑薛蓉E-mail:czssjxr@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由夏丐尊的"爱的教育”生发开去■范静摘要结合夏丐尊的教育教学思想,将他的"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分别从在教中创设情境、在学中创设情境和将教与学相结合激发情感三个方面来阐述,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做具体分析。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合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教育教与学初中时期是学生情感变化最为丰富的时期,在教育中实施“爱的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定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更是情感活动。
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情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跟作者形成共鸣,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以及写作手法。
语文课本中精选的篇篇美文里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华.融入了作者丰富的个人阅历,富含深刻的情感。
如鲁迅的《故乡》有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孟子〉二章》中有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感,这些作品都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果我们在学习课文时总是采取传统的介绍背景、导入新课、过程讲解、质疑讨论、总结延伸这样的步骤来教学的话,就会忽略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我们要借助于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来震撼学生心灵,激发学习的潜力,将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两理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发。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贪多求全是我们的通病,“少慢差费”是教学的痼疾。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群文教学,旨在生生不息,从少到多,从一到无穷。
在教学中优化阅读和教学的内容,走向群文状态是具备现实教学意义的选择。
相较于单个文本的阅读教学,群文教学的最明显特点是有明确的焦点统摄,阅读内容的本体有同质性、丰富性和差异性。
2024年爱的教育读书思想总结
三、精心组织,有序开展
本次“读书月”活动注重将阅读活动与学校教学实际相结合,与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以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指导学习,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一:开展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及课前五分钟时间,阅读或背诵一首中华经典诗词,巩固课内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感悟中华文化精髓。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安利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2024爱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2024爱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爱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它强调通过爱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其全面发展。
在我进行爱的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爱的教育要求教育者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以心换心,以爱换爱。
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其次,爱的教育强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愿意听从我们的教育和指导。
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
同时,我们要注重倾听,倾听学生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感,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重要性。
再次,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肯定,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只有让学生敢于表达和独立思考,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爱的教育也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让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爱的教育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爱的教育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通过真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年《爱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爱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本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爱的教育》是____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说它和我差不多年纪,今天我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的时候,被书中无数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
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
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夏先生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
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
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
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
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
2024年读爱的教育体会心得范例(二篇)
2024年读爱的教育体会心得范例泰戈尔曾经表述:“爱是自古长明的灯塔,它凝视着风暴却坚定不移,爱是充满生命力的所在,正如酒杯中盛满的美酒。
”《爱的教育》这本刊物诞生于____年,与我年龄相仿。
今日,我手捧此书,逐字品味,深感书中无数故事带来的强烈感染力。
《爱的教育》这部作品,虽体积小巧,却内涵深厚。
它标志着意大利文学在中国翻译传播的重要篇章。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爱的教育》与《续爱的教育》。
前者由丐尊先生根据日本译本转译,后者则是亚米契斯友人的作品,亦基于三浦关造的译本,对前者构成了恰如其分的补充。
夏先生曾深情地说:“我在四年前方才获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当时曾连续三夜泪流满面地读完,即便是在后来的翻译或随意翻阅中,仍深感其带来的触动,不禁眼眶湿润。
”阅读《爱的教育》,我被书中那些普通人物的平凡故事深深打动。
诸如《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等与儿童相关的故事,歌颂了孩子们应有的纯真情感。
书中展示了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润物无声地滋养和塑造着儿童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在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一词虽然常挂在嘴边,实践起来却知易行难。
学校教育作为完整教育过程的一部分,绝不仅仅以儿童为中心,它首先考量的是现实社会的矛盾与进步,以及新一代儿童将如何成长。
教育既是自由的追求,也是必要的规范。
集体教学的形式确立后,“因材施教”的理念仍需我们不断努力实现。
爱如空气,无所不在,它融入我们的生命,赋予我们民族尊严和情感。
《爱的教育》描述了一群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青少年。
他们出身不同,境遇各异,但都共同怀揣着对祖国意大利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深情。
书中不可忽视的每月“精神讲话”,不仅启迪了书中角色,同样震撼了我的心灵。
这让我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同样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安排时间,让孩子们聆听这些“爱的故事”,体验爱的力量,学习关爱他人。
我相信,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教唯以爱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去哪里,我都可以融入到民众中去。
我当时23岁,在育才也算是“大学生”了。
没有想到的是,我因祸得福,可找到自己愿意待的地方了!在育才我能明显感觉到新鲜的气息和精神上的解放。
陶先生教导我们要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自觉觉人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
1945年夏天,我奔向中原,真的做了一个“小战士”。
我在育才的学习只有半年时间,但这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
我以为,世界上没有比育才更好的学校了!我就像是登上了一条船,在船上看见江面和沿河的风景美不胜收,便再也下不来了。
这条船就是陶行知思想。
对陶先生,我是感恩戴德,一生敬仰。
从他身上,我真正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关爱老百姓,融入大众,为别人活着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1984年离休后,我怀揣一颗“百姓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学习陶行知、宣传陶行知思想的道路,实践着陶先生的话——“宁做80岁青年,不做18岁老翁”。
(编辑 沙培宁)丏尊(1866~1946),名铸,字勉旃,号闷庵,浙江上虞人,近代著名教育家。
夏丏尊是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等教育领域成绩卓然。
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他被称为“四大金刚”之一;在春晖中学,他是经亨颐先生的得力助手;他是上海立达学园的主要参与创办者;他还是《中学生》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等等。
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下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人的教育“工程”——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教育小说 Coure 翻译成《爱的教育》。
1925年,《爱的教育》首先在上海《东方杂志》上连载,1926年,由开明书店出单行本。
此后,此书再版30多次。
《爱的教育》吸引读者的既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是可歌可泣的人物,而是催人泪下的爱的力量。
因此,“《爱的教育》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
”[1]当年,许多中小学把《爱的教育》定为学生必读的课外书,学生都把书中的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教师则把这部小说看做教育孩子的指南。
夏丏尊翻译思想初探——以《爱的教育》为例
Thoughts on Translation of Xia Mianzun——of "Love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作者: 程荣
作者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出版物刊名: 长治学院学报
页码: 34-3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夏丏尊 《爱的教育》 情感教育 翻译思想
摘要:夏丏尊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翻译家。
他所翻译的《爱的教育》(日译本),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目前国内外关于夏丏尊翻译思想的研究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在于夏丏尊并没有专门的翻译理论著作并提出明确的翻译标准、目的和策略,这就使得研究夏丏尊翻译思想有一定难度,只能从他的论著中提取归纳。
夏丏尊的译作《爱的教育》渗透着他的翻译思想。
文章从夏丏尊翻译《爱的教育》入手,剖析其翻译过程中所秉承的标准及原则,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初步探索。
关于“爱的教育”的四个问题——浅析夏丏尊“爱的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关于“爱的教育”的四个问题——浅析夏丏尊“爱的教育”
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齐梦慧; 王金香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夏丏尊先生有感于亚米契斯的儿童小说《心》,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形成了"爱的教育"的教育思想。
"爱的教育"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互动,主张将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浓浓的爱意来感染学生。
爱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发展乃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鉴夏先生"爱的教育"的思想;而语文得天独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为"爱的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广阔天地。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齐梦慧; 王金香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浅析夏丏尊爱的教育对当代语文情感教育缺失的反思 [J], 穆飞
2.渗透爱的教育学习本真语文--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 [J], 冯倩
3.试析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J], 冯学敏;
4.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由夏丏尊的“爱的教育”生发开去 [J], 范静
5.爱的教育:夏丏尊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J], 李兴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总结范本(2篇)
2024年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总结范本引言:2024年是爱的教育的大发展之年,我在这一年里阅读了大量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书籍,并通过实践和思考,深入理解了爱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读书过程中所获得的见解和体会,并对爱的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爱的教育的核心理念爱的教育是一种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它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完整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内在需求。
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点:1. 尊重与包容:爱的教育注重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不对孩子进行刻板的定义和归类。
教师应该摒弃成规和偏见,以包容和尊重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2. 关怀与陪伴:爱的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陪伴。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健康的个性和人际关系。
3. 鼓励与赞赏:爱的教育通过鼓励和赞赏,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自信和动力。
二、爱的教育的实施方法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爱的教育的核心是“师爱生,生懂师”,教师应该真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与学生建立起互信和理解的关系。
2.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爱的教育强调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爱的教育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教师应该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4. 个性化教育:爱的教育注重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三、个人心得体会在读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爱的教育的魅力和影响。
通过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和个体差异,爱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在实践中,我尝试了爱的教育的各种方法和策略,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哪里,我都可以融入到民众中去。
我当时23岁,在育才也算是“大学生”了。
没有想到的是,我因祸得福,可找到自己愿意待的地方了!在育才我能明显感觉到新鲜的气息和精神上的解放。
陶先生教导我们要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自觉觉人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
1945年夏天,我奔向中原,真的做了一个“小战士”。
我在育才的学习只有半年时间,但这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
我以为,世界上没有比育才更好的学校了!我就像是登上了一条船,在船上看见江面和沿河的风景美不胜收,便再也下不来了。
这条船就是陶行知思想。
对陶先生,我是感恩戴德,一生敬仰。
从他身上,我真正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关爱老百姓,融入大众,为别人活着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1984年离休后,我怀揣一颗“百姓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学习陶行知、宣传陶行知思想的道路,实践着陶先生的话——“宁做80岁青年,不做18岁老翁”。
(编辑 沙培宁)丏尊(1866~1946),名铸,字勉旃,号闷庵,浙江上虞人,近代著名教育家。
夏丏尊是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等教育领域成绩卓然。
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他被称为“四大金刚”之一;在春晖中学,他是经亨颐先生的得力助手;他是上海立达学园的主要参与创办者;他还是《中学生》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等等。
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下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人的教育“工程”——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教育小说 Coure 翻译成《爱的教育》。
1925年,《爱的教育》首先在上海《东方杂志》上连载,1926年,由开明书店出单行本。
此后,此书再版30多次。
《爱的教育》吸引读者的既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是可歌可泣的人物,而是催人泪下的爱的力量。
因此,“《爱的教育》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
”[1]当年,许多中小学把《爱的教育》定为学生必读的课外书,学生都把书中的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教师则把这部小说看做教育孩子的指南。
夏丏尊认为,这部小说的作者写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即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在项红专(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浙江 杭州 310036)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等教育领域成绩卓然。
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者必须有相当的人格。
他的“爱的教育”实践颇有成效,学生们称他的教育是“妈妈的教育”。
夏丏尊;《爱的教育》;人格感化;“妈妈的教育”G63 B 1002-2384(2011)05-0040-03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教唯以爱— 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1923年,夏丏尊在春晖中学完成了一项影响了几代一、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中小学管理·2011/0540鉴往知来Jianwang zhilai《爱的教育》一书“译者序言”中,夏丏尊说过一段异常深刻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
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
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2]在这里,夏先生把办学校比做挖池塘。
他认为,我国学校老是在制度和方法上变来变去,好像挖池塘的人不断改变池塘的形状,但忽视了池塘之所以成为池塘的关键是必须有水。
他认为,办好学校的关键是必须有感情,必须有爱,这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没有感情和爱的学校犹如无水的池塘,任凭外形如何变化,总免不了有空虚之感。
夏丏尊对当时中国的教育曾提出过尖锐的批判──教育热衷于赶时髦。
“杜威来就流行‘教育即生活’,孟禄来就流行‘学制改革’,推士来就流行‘科学教育’,罗素来就自负‘国学’和什么。
忽而‘设计教学’,忽而‘道尔顿制’等类的走马灯式的转变,总是猴子种树难成荫的。
”[3]学校换汤不换药。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模仿别国的,可是模仿来的只是一个形式,内容却仍是‘之乎者也’(现在改作‘的了吗呢’)式的科举式的老斯文。
”“中学校的墙壁上或廊柱上虽明明用了隶书或是魏碑写着‘打破封建制度’的标语,其实中学校本身就是封建制度的化身,而且还是封建思想的养成所。
”[4]各阶段教育不独立。
“学校原该使各阶段可以独立。
中国的学制从系统图上看去,似乎也可以言之成理,划分自由。
可是这张系统表却是一张不能兑现的支票,实际是高小为初中的预备,初中为高中的预备,高中为大学的预备(大学呢,又是出洋的预备)而已。
下级各为上级的预备,在下级终止的就做了牺牲,这牺牲以中学一段最残酷。
”[5]学校已在自杀。
“就实际情形看来,中国的中学校本身已在暴露着空虚与破绽,已在自己中毒的途上了。
它一壁无目的地养成了许多封建式的‘诸位同学’与‘少爷小姐’,一壁除了升学以外不预及他们的去路。
这种教育值得诅咒。
老实说吧,中学校自己已在那里自杀了。
”[6]夏丏尊的批判可谓痛快淋漓。
他翻译《爱的教育》,正是为了纠正当时教育界缺乏情爱这一根本性的弊端。
任何教育改革如不抵触教育的灵魂,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真正的教育,就是充满情爱的教育。
有了情和爱不一定办得好学校,但没有情和爱就一定办不好学校。
感化。
他认为,凡是一种艺术,大概都应当有背景。
背景是艺术的生命。
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没有背景的教育不能叫做教育。
那么,什么叫做教育的背景呢?他说:“我们所行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当然应当用人来做背景。
”[7]夏丏尊抨击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了人的存在,“课程自课程,人自人,这种无背景的教育,就是再办几十年也没有什么效果。
”[8]他还指出,教育除了以人为背景外,重要的就是教育者的人格。
当时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学店式的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中间但有知识的授受,毫无人格上的接触;简直一句话,教育者是卖知识的人,被教育者是买知识的人罢了。
”[9]这种学店式的教育对学生的危害是巨大的。
“机械的大家卖来卖去,试问这种知识有什么用处?” [10]夏丏尊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人格上的作用和影响。
“真正的教育需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知识不过人格一部分,不是人格的全体。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教育者必须有相当的人格,被教育者方能心悦诚服。
只靠规则是靠不住的。
” [11]夏丏尊认为,在种种事情上,要使学生做到那“从”字样的心悦诚服是不容易的事情。
“教员”和“教师”有很大的不同。
教育毕竟是英雄的事业,大丈夫的事业,够得上“师”的称呼的人才有资格从事这项事业。
因此,我们做教员的,应该不断进取,提高修养,方够得上“师”字的称呼。
夏丏尊进一步指出:“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发出来的行动,自然使人受着强大的感化。
同是一句话,因说话者人格的不同,效力亦往往不同。
这就是有人格的夏丏尊认为,实施“爱的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人格二、教育者必须有相当的人格中小学管理·2011/0541鉴往知来Jianwang zhilai背景与否的分别。
”[12]夏丏尊与李叔同是莫逆之交,他们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改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共事过7年。
夏丏尊经常称赞李叔同的人格魅力:“他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有灵光,所以不威胁学生,而学生见他自生畏敬。
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家。
”[13]“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
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
”[14]他甚至认为,自有学校以来,自有教师以来,未有盛于李先生者。
所以,只要一提起李叔同的名字,全校师生以及工役没有人不肃然起敬的。
夏丏尊不仅是“爱的教育”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爱的教育”的忠实践行者。
他的“爱的教育”实践颇有成效,身边的同事送他一个绰号叫做“爱心澎湃者”,学生们称他的教育是“妈妈的教育”,他也因此获得“妈妈教师”的美称。
夏丏尊的学生丰子恺深情地回忆道:“他(指夏丏尊)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
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
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
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个诨名。
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
”[15]夏先生对学生的学业品行要求十分严格,毫不马虎妥协,但他的教育方式却是妈妈式的。
他认为:“理想的教师应当把真心装到口舌中去。
”[16]他苦口婆心,诲人不倦。
“如果学生无故请假外出,他是死不答应的,宁愿与学生争论一两个小时也不答应学生外出。
”[17]虽然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他却是真心爱护他们。
“我不记学生的过,有事不去告诉校长,只是自己用一张嘴和一副神情去直接应付。
” [18]他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循循善诱的。
丰子恺回忆说,夏先生在浙江一师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时。
那时的学生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而夏先生则叫他们做一篇“自述”,而且说:“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
”[19]对待学生,夏丏尊强调“重教育轻教训”,因为“教育是积极的辅助,教训是消极的限制。
”[20]教师上课,难免有学生不专心、做小动作,这时,夏先生非常讲究批评艺术,而不是采用训斥的方法。
有学生回忆道:“有时我们顽皮得和孩子差不多,课堂上我们听着听着,忽然发现夏先生说话的速度逐渐变慢,终于完全停顿,眼睛却牢牢盯住某个方向。
跟着他的眼光朝那个方向看去,准能发现有同学思想开小差,或者做什么小动作。
这无言的片刻,就是夏先生对我们最严厉的训斥。
同学们把这种训斥称之为‘此时无声胜有声’。
”[21]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他的态度永远是亲切的。
”[22]夏丏尊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是关怀备至,使学生感到家庭式的温馨和母亲般的温暖。
在春晖中学,有学生选指导师的规定,夏先生对选他做指导师的学生这样说:“你们选我做指导师,我很高兴。
你们就把我作为义父吧,你们远离家庭,寄读学校,学习上、生活上必然碰到许多困难,我作为指导老师,有责任为你们排忧解难,你们相信我吧,一切由我负责。
” [23]夏先生与学生关系融洽,感情很好。
他毫无矜持,有话直说。
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
他爱学生,关心他们的一切。
“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要嘱咐他们不要喝酒,不要乱花钱等等。
”“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24]遇到学生生病,他就坐在学生的床边,喂饭送药;遇到学生睡觉蹬了被子,他总是帮着盖好。
他就像妈妈一样,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妈妈一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