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从接到优课任务,我就开始思考课程标准3-1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选择哪段历史,哪个内容,哪个角度切入。

再参考教研组的意见后,最终选择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主题,。

课上完了,“吾日三省吾身”,教学想进步,反思是绝佳过程和方法。

详作思考,呈现如下:一、成功处(一)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常规逻辑出发,贴合学生已有的教学和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流程: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

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在教学内容上做了提升和拓展,比如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什么会结成利益同盟?为什么战争期间某些帝国主义国家会改变自己的立场?被殖民的国家会在战争期间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科技与战争之间的联系?如何导向科技发展的方向等。

以求实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育需求。

(二)教学设计方面,以丘吉尔生平入手,让学生不自觉以丘吉尔的眼亲历一战导入:丘吉尔的人生经历丘吉尔之眼小组合作分析史料6则,立足宏观世界格局,按国别分析引发一战的原因丘吉尔之眼从原因入手,分析并定义一战的性质丘吉尔之眼小组合作分析一战的经过,完成表格(参战国、战线、阶段、战役等)归纳丘吉尔之眼小组合作分析史料6则,归纳一战特点,推理一战的影响由“一战”想到的:如战争与和平;国家实力是制定政策的根本等(三)教学内容方面立足课标,整合教材,重新设计教案学案,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史料,比如一战的原因和影响分别选择了六则史料,适时教给学生看文字资料、地图资料、图表资料的方法;寻找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归纳一战爆发原因和影响,尝试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并定义一战的性质;看书归纳一战的经过,感受战争的残酷,并分析战争中国家立场改变的原因;归纳一战的特点,推理一战的影响;联系现实反思历史等。

(四)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在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上设计学生活动,比如一战的原因,设计为合作探究5分钟,分析资料,归纳英、法、德、意、奥、俄等国有哪些利益要求?思考一战爆发的原因?尝试定义一战的性质?要求:每个小组分析原因,并选择一个国家进行阐述,言简意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开,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参战国,掌握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其起因、过程和结果的认识,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其主要参战国,认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其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争过程的图片、地图和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相关战争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战争场景。

4.作业:准备相关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反思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上完本课有以下几点体会: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展示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同时又自然导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自然。

2.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书上有的一律用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

需要探究的知识一定要选取合适的材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3.学习历史一定要注重思想教育,这一点本课的体现较好,希望以后尽力强化。

不足之处:1. 时间把握不好,学生讨论的时间稍微少一点,以后力争让学生充分讨论,不流于形式。

2. 一战原因分析还要在深入一些,让学生明明白白。

反思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集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余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通过19世纪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有兴趣的同学也可在此基础上涉猎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内容。

讲解时应采用启发式,注重分析综合,从整体上做出结论,揭示帝国主义本质和规律,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搏斗大厮杀,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世界现代史,因为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联。

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使学生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在学习重难点问题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通过谈话、讨论,与学生共同归纳、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认识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本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呈现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第一次世界大战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是从这个角度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在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要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以使学生能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以不同方式处理:(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进行讲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

(2)也可以按照历史的顺序,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黄桂荣一、主要的成功之处1、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彰显历史魅力。

历史课程的功能和特色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其基本要义在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大战前的欧洲:光荣与“梦想”(2)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3)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对于以上三个部分,我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提供一定的史料用来说明问题,这些史料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实物等各个方面。

如在讲述“大战前的欧洲”时,我呈现了关于欧洲文明成果的图片(如:欧洲著名的思想家、主要科技发明、英国议会大厦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战前欧洲文明的辉煌。

在讲述完这个主题后,我又以图片、文字以及实物书籍的方式呈现了“一战”后欧洲受战争冲击和破坏的相关图片。

通过设置强烈的对比情景使学生理解“一战”对欧洲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从而理解一战后欧洲相对衰落的历史事实,进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感受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感悟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2、搭建支架,就近发展:追求“高思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现场”,进而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

如在讲述“一战”所导致的列强间实力的变化和战争的毁灭性时,我在教学中注重了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列强间实力的变化,从而得出“一战”后欧洲相对衰落的历史事实,并把“一战”作为16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直至“一战”开始从向衰落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一战”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3、不同视角,审视历史:体现高立意本课在教学中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审视“一战”:第一,文明演进的角度,将重点放在战争对文明成果的破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战争是对文明的一种极大破坏;并同时说明在客观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盘县教师进行学校杨劲松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三、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1、列举出一战的主要战役2、识记一战的导火线、起止时间、交战双方、原因、性质、结果、影响。

(二)能力训练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探究讨论: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第一次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出发,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灾难,形成唯物史观。

四、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师:详细阅读教材,( P123- P126)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时间8--10分钟。

完成导学案的练习。

预设学生行为:生:自学生:在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二、检测自学的效果: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检测我们自学的效果:有笔试和口答。

九年级历史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9篇

九年级历史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9篇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9篇第一次世界大战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初三世界史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似乎远离他们时空,难于感受,更谈不上兴趣。

特别历史课本中的战争史实,对处于和平时代的孩子简直等同与卡通故事中的虚拟情节,过目就忘,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关系。

世界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要求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如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从每天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对战争话题的讨论。

教学片段:老师: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如果说那时距离我们还很远,那么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通过每天的新闻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

(播放几则新闻报道)同学们能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吗?学生1:我看常常看晚上世界新闻报道,对有关伊拉克战争了解一些,今天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感受到了战争很残酷,生命很脆弱。

学生2:我看电视画面上的儿童受伤,哭喊着爸爸情景心里感觉很难受,我不喜欢战争!学生3:假如世界上没有战争,世界将充满了和平的阳光,我们会快乐地成长,生活是美好的。

一战和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繁荣的。

学生4: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一战中出现了坦克、远程大炮、毒气弹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使用了最新的研制的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等……老师:那么针对那些地区性的冲突和矛盾,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你怎样看待“萨拉热窝事件”?学生:我觉得可以通过对话、和平谈判来解决。

不要使用恐怖行动,如刺杀、袭击。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次突发事件,也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将人类带入战争的深渊。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含反思)

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次世界⼤战》(含反思)第⼋课《第⼀次世界⼤战》⼀、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次世界⼤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次世界⼤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次世界⼤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

过程与⽅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次世界⼤战原因的理解;运⽤图⽰法揭⽰第⼀次世界⼤战的交战双⽅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法,引导学⽣探究⼤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次世界⼤战是⼀场⾮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民带来巨⼤灾难,给世界造成巨⼤损失;引导学⽣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导⼊新课2018年是第⼀次世界⼤战结束100周年。

法国郊外的华⼯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的出现。

距离巴黎市中⼼200公⾥外的⼩村庄设问:与19世纪中期相⽐,1913年英、法、德、美在⼯业产量(经济实⼒)和殖民地⾯积上有何变化?提⽰:在经济上,美、德⼯业产值跃居第⼀、第⼆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积),英、法占有殖民地⾯积仍然处于第⼀、第⼆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

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次世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图⽂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展⽰: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盾:法德⽭盾、俄奥⽭盾和英德⽭盾,其中英德⽭盾成为主要⽭盾。

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利加⼊德奥集团。

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和影响,如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历史资料、观看影片和图片等,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重要战役的过程和作用。

2、教学难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理解。

分析战争与科技、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

3、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影片等资料,增强学生对战争的直观感受。

4、情境教学法创设战争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或影片片段,如战场上的硝烟、士兵的伤亡等,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关注和思考,提问学生对战争的初步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原因分析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等方面,详细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主要参战国介绍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主要成员,以及它们的实力对比。

战争进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战争的主要阶段和重要战役,如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分析战役的特点和影响。

结果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和战后签订的条约。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4、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领导人或士兵,模拟战争爆发前的外交谈判和战争中的决策过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理解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增强对战争的警惕性,培养热爱和平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

2.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4.史料教学法:运用历史文献、图片等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

2.呈现(10分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包括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本文是对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此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结束及其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

并能够分析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反思战争对人类的深刻启示。

二、教学内容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

2.战争的过程及其对各国产生的影响。

3.战争的结束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问答、课堂讨论和PPT展示等方式。

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照片、影像和听取讲师的讲解来记忆和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束。

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概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系统地阐述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国在此次战争中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战争的经过等等。

3.课堂讨论: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

例如:战争开始的原因是什么?各大国的一个政策是什么?这个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等等。

4.总结课:教师对本课内容做一个总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问答、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灌输和思维的开拓。

在讲授过程中,我的口才表现不够流利,应更好地把握讲解的节奏,讲解时加以详解,生动描述史实,增加学生的掌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听课状况,诊断学生学习热情萎靡的状况,更好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完善课堂布置、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次教学中,历史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学生记住一些名词和史实,而是需要让学生感知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度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人教版(优秀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人教版(优秀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课程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课文和史料,自主讨论与分析,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用课件展示几张关于战争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最容易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将图片内容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去走近一战,关注一战。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共有38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那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课件展示: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问:你知道欧洲是怎样变成一只“火药桶”的?这将它点燃的“一粒火星”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得出结论: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学生说到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后,请学生介绍萨拉热窝事件,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介绍萨拉热窝事件的有关内容,充分理解它的导火线作用。

课件展示: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2、教师小结: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十分迅猛,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有美、德、英、法、日、俄等。

初中历史观摩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观摩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观摩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主要参战国及战争的性质。

2.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所了解到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

2.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主要参战国。

(2)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讨论战争的性质。

3.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材内容发表观点。

4.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战例,如凡尔登战役。

(2)学生分析战例,体会战争的残酷性。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战争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主要参战国、原因和影响,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发表观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战例,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增强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4.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5.不足之处:(1)课堂讨论时间略显紧张,未能充分展开。

(2)部分学生对战争的性质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1.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

2.在课后布置相关阅读资料,加深学生对战争性质和影响的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掌握重要战役、参战国家、战争结果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图片和地图,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时空观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

(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争的影响。

2、教学难点(1)对一战爆发原因的综合分析。

(2)理解一战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片段,展示战争的残酷场景和巨大破坏。

(2)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你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初步的感受和疑问?”2、讲授新课(1)一战爆发的背景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展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的图表,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解释这种不平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讲解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的形成过程和目的,通过地图展示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对峙态势。

(2)一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阐述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不匹配,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

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讲述 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的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如何成为一战的导火索。

(3)一战的过程①战争的阶段介绍一战的三个阶段:1914 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德国实施“施里芬计划”但未能实现速战速决;1915 1916 年是战争的第二阶段,双方在西线进行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大规模战役,战争陷入胶着;1917 1918 年是战争的第三阶段,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因素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

第⼀次世界⼤战优秀教案第⼀次世界⼤战【教学⽬标】1.知识⽬标(1)通过学习。

了解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2)掌握第⼀次世界⼤战的爆发原因、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

2.能⼒⽬标(1)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柱状图、地图和漫画,体会和认识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并培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

(2)通过学习第⼀次世界⼤战的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的残酷性,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懂得第⼀次世界⼤战是全球性的浩劫,培养热爱和平的热情,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在历史进⼊20世纪的时候,⼈类陷⼊了⼀场灾难,1914年,⼀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战爆发,将⼈类拖进了长达四年的战⽕之中。

这场世界⼤战的根源是什么?⼜给⼈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知讲解⼀、两⼤军事集团的对峙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实⼒对⽐发⽣很⼤变化。

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重新分割世界。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下⾯我们来看看1899年德国外长⽪洛夫是如何表⽰的。

教师出⽰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边,⽽让别⼈分割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陆和海洋,⽽我们德国满⾜于蓝⾊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给⾃⼰⼀块光明之地、⼀块阳光下的地盘。

”教师提问:我们从德国外长⽪洛夫的这番话中可以解读出⼏个信息?学⽣发表看法后教师总结并讲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盾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1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生生交往、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研究、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讲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引起了我对新课程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想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仅良好的开头需要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也需要情境的创设。

本课我在讲萨拉热窝事件之前,先让学生看材料:“在波黑共和国萨拉热窝的阿柏路十字街口的路旁铺有一块石板,上面刻有一双17岁青年的脚印,旁边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亨·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地的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一个17岁的青年呢?由此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

这样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情景,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充分设计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

为此教师应该做到着力于引导,就是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

如本节课就是通过设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意大利原来属于同盟国,为什么参加了协约国作战?”、“美国为什么先中立后参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呈现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第一次世界大战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是从这个角度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在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要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以使学生能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以不同方式处理:(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进行讲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

(2)也可以按照历史的顺序,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

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凡尔登战役,教学中应对战争残酷的现实进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这也是这一目以“空前的灾难”作标题的原因,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要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

2)列举一战中的三条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及四次战役):
注:一战中首先交战国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西线和东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两线作战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3)一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有三次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年在西线)、凡尔登战役(1916年)、索姆河战役(1916年)1916年被交战双方认为是关键性的一年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

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四、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①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展开扩军备战活动,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一场世界战争一触即发。

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③性质:就整个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各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结。

六、练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萨拉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造成了严重灾难;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根据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和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我用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特别是用动画来演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组织学生讨论:一战爆发的原因、德国的野心、一战的性质、一战的影响等等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发言很踊跃。

正是因为给予了学生思维自由飞翔的空间,使他们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了解当今世界局部战争的渴望。

而且为了加深学生
对教材的理解,我补充了一些课外的相关资料,比如美国的中立和参战的原因,俄国推出战争等等。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导语的设计,因为五步教学法中第一步是复习检测,所以如何导入本课内容上我很是苦恼,是用图片呢还是复习过渡,最后只能是两者都兼顾,但是这样的设计感觉怪怪的。

而且因为使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上课时节奏较快。

所以感觉前松后紧。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持续不断地去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