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傈僳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一、生态旅游的发展优势1、丰富的生物资源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

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拥有1.7万多种,占60%还多,为全国之冠。

同时云南又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的美称,全省有中草药2000多种。

云南香料植物种类也很多,有“天然花园”的盛誉,全省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在1500种以上,堪称“花卉王国”。

云南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寒、温、热三带动物共处一域,种类繁多,名列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2、民族多样性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人口超过5000人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不同的民族聚居也造就了云南丰富的旅游产品。

3、资源优势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

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

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克罗拉多大峡谷还要深,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4、区位优势云南省是祖国的西南门户,其南部、西部分别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其边境线长达4046公里,约占全国陆上边境线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以及这一地区各国进入云南最主要的陆上通道。

民族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民族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民族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围场满族蒙古
族自治县为例
王兰;张梦竹
【期刊名称】《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卷),期】2024()2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旅游的重视以及各种政策的推动,发展民族旅游不仅可以适应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的旅游需要,而且是推动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的关键举措。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族旅游这一旅游形式因其集民族性、异域性、神秘性、资源独特性、休闲性和文化体验性于一体,日益受到旅游者推崇。

以旅游人类学理
论为指导,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面对围场地区进行分析,探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民族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
潜力,以此提出进行全域可持续旅游的措施。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王兰;张梦竹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省惠州市榕城职业技术学校政治教
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贫困山区乡村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以阜平县朱家营村旅游开发为例
2.少数民族乡村旅游SWOT分析与旅游产品开发构思——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
3.重庆武陵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开发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框架
4.\"健康中国\"视域下民族地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SWOT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r——以藏羌民族地区水磨古镇为例
5.民族体育旅游类主题公园开发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以广西桂林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傈僳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发 毕业论文

浅谈傈僳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发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傈僳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发姓名:学校:专业:学号:二○一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摘要:维西,是人间仙境香格旦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长在这块古老而神秘土地上的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和保存着的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很有开发价值。

流传在维西的洞经古乐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包罗广博的内容,隆重庄严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优雅曲调以及谈演宗旨等特色,像一颗弥足珍贵的种子留存着,在历经多少年后传承保存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

主题词:傈僳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维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带,是人间仙境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境内是一个以傈僳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多宗教并存的自治县。

县内自治民族为傈僳族。

在全县15多万的人口中,傈僳族8178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23%,其它还有纳西、藏族、白族、普米族、汉族等20多个民族,县内少数民族比例高达83%以上。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保持自身鲜明的民族特征的同时,又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我县的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包容性。

生长在维西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不但勤劳、善良、勇敢,而且能歌善舞,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保存和传承至今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有开发价值。

一、对民族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民族文化有着广阔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

民族文化资源是由民族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两大类所构成,它涵盖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节庆、宗教艺术、文字古籍、天文历法、民族医药、饮食习俗、歌舞戏剧、名胜古迹、民族工艺、民风民俗以及其它各种在各民族历史中存在的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潜力巨大,价值极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强大的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云南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省份,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兼备,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地方。

下面对云南旅游产业进行SWOT分析。

一、优势:1. 自然资源丰富,云南地处南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造就了多彩多姿的自然景观,包括丽江、大理等景区。

2. 文化底蕴深厚,云南民族多样,且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例如云南的傣族文化、纳西族文化、哈尼族文化等。

3. 旅游基础设施完备,云南省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唯一的航空枢纽城市,交通便利。

4. 政府支持度高,云南是国家级旅游开发和示范区,政府将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积极投入资源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劣势:1. 相对于发达城市,云南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比较滞后,这对旅游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带来了限制。

2. 云南的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弱,影响了旅游信息服务水平、旅行社的优化经营等。

3. 部分旅游资源破坏的问题,例如雾凇景观的开发经营,容易引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机会:1. 中国重视“文化+旅游”发展,而云南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 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在扩大,国内旅游消费能力在逐年提高,云南的旅游市场潜力非常大。

3. 全球的自由行旅游人数在不断增加,自由行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为云南自由行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四、威胁:1. 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如果无法得到有效治理,将会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2. 区域发展不平衡,云南省内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旅游资源供给和需求也不平衡,如果不能有效调节和协调,会给整个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威胁。

3. 自然灾害可能对云南旅游业带来威胁,例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

综合分析,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机会和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威胁和挑战。

为了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合作,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内部优化、创新能力提升,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以及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引言旅游业是云南省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对餐饮业、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且对扩大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对于云南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SWOT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云南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影响云南省旅游业的劣势和挑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并依靠优势抓住机遇提升云南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游客体验。

为了推动云南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规范旅游业的相关规则并最终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因此本文选择SWOT分析法对影响云南旅游业发展得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二、云南省总体情况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接壤,边境线较长且边境贸易发达,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的交通便捷,这为云南的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云南省处于北纬低纬度地区,属于高原地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于此,有热带、亚热带更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的景象。

而且云南省大部分城市四季的温差小,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适中,气候宜人。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除了汉族以外有25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此,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而且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

由于这样的特点云南形成了不同的旅游产品和发展模式。

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旅游,又有各种名胜古迹。

三、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云南省2105年旅游业生产总值为亿元,占云南省GDP的比重为%,总量上相比2016年的亿元增长%。

2016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万人次到2016年则达到了2811649万人次,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国内旅游人数增加,港澳台和外国游客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人数从2016年的万人次到2016年的万人次同比增长%。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内容摘要:在云南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并成为云南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忽视的劣势。

关键词:国际,国内,趋势,现状,优势,劣势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一)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21世纪将是一个市场化、技术化、生态化、消费化、个性化的时代。

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内在价值的重视,旅游需求将从传统的旅游方式转向更为多样化的旅游方式,新的旅游需求类型将会随时出现,对旅游产品精品需求更加强烈,而精细旅游观念的增强使旅游者对廉价旅游、短程旅游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爪.陛化需求的趋势不断增强。

由于不同的旅游者文化素养、经济收人、个人爱好、职业、年龄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希望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安排旅游活动,旅游者通过各种高技术的信息手段,便捷地获多方信息,可以自由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也可以自主地安排行程,成为“自游人”。

高质化是旅游发展的另一种趋向。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一些人的收入趋高,他们在旅游活动中,需要豪华的设施,以满足个人的需要。

但是旅游的高质化不等于超豪华趋势,而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需要高质量的服务,如交通的快捷安全,通讯的方便畅通,食宿的舒适安逸,价格便宜,是客人获得自我表现与自我实现的满足,这些都是高质化的要求。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较为落后。

从我国旅游项目开发的模式主体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光旅游项目,它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依托,旅游活动多停留在景物的静止的观赏方面,缺少娱乐性和参与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区还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仍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了参与性在内的、能刺激旅游者需求的娱乐型、观光型项目。

这种旅游项目的开发意味着我国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渐向着高级化方向迈进。

第三阶段就是顺应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积极发展融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同时适当增加特种旅游与专项旅游的比重,这是我国旅游项目开发的趋势所在。

永兴傈僳族乡傈僳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永兴傈僳族乡傈僳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永兴傈僳族乡傈僳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华坪县永兴乡人民政府张友华我于2003年7月从永兴乡基度村调动永兴乡政府工作,转眼已过8年,在这8年里我走遍了全乡傈僳族居住地方的每个村寨,每座山,每条河,应该说傈僳族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是有所了解的,特别是近5年来,我通过下乡调研,与群众座谈、访问群众等途径多方了解了傈僳族居住地方的生产生活状况,现就我乡近年来傈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及对策建议作如下分析和探讨:一、基本情况永兴傈僳族乡位于丽江市华坪县西北部,全乡辖7个村,幅员面积314.6平方公里,2010年末全乡总户数3320户,总人口14071人;其中以傈僳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有4个(基度、思木、马鹿、坝山村)4328人,约占全乡总户数的31%。

人均耕地面积1.3亩,人均有粮33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996元;中学1所;村完小7所;傈僳族在校初中生为165人,在校小学生698人,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76人;傈僳族村级卫生室4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8‰;乡级文化站1个;全乡傈僳族干部总数为24人,占少数民族干部的27%,其中,公务员5人,占少数民族公务员11%;乡科级领导干部3人,占乡科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36%;傈僳族党员213人,基层组织健全。

二、近年来永兴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经验体会(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至2010年末,全乡工业总产值29365万元,比2005年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4334万元,比2005年增长2.9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98.4万元,存款余额70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6元,比2005年增长2.7倍,粮食总产量495万公斤。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五年来,共投入639.5万元,完成了4个县乡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21个整村推进项目及80户258人易地搬迁项目,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053人。

到2010年末,全乡共种植茶叶12000亩,核桃75000亩,花椒、竹子、蚕桑等经济林木20000亩,发展烤烟1250亩,农村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作者:耿选珍邓建平来源:《当代旅游》2015年第08期摘要:在偏远民族地区文化是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但随着乡村旅游、村寨旅游等休闲旅游方式的快速发展,在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率、经营者追求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盲目性和不可持续性,导致部分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难以恢复的破坏,甚至可能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的失真或消亡。

本文在分析凉山州彝族文化资源运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凉山州;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民族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本文中的彝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由当地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和当地彝民从奴隶社会一步夸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所构成的人文景观,并可成为旅游者游览欣赏的对象,强调这部分文化因素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能够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特色文化资源总和。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下辖17个县(市)、境内有14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3.53%,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3%。

近年来,凉山州政府抓住彝族文化这一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村寨式乡村旅游,不断改善当地彝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让“旅游助推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理论得到实践,不断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一、凉山州彝族文化资源简介在凉山州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资源中能给当地社会带来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典型旅游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饮食文化旅游资源饮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他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

凉山彝族饮食规矩繁多但不缺乏文化韵味,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内容丰富,首先是荞麦文化资源。

凉山彝族人民以荞麦为主食,荞麦有甜乔苦乔之分,两者都是高寒植物,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食物,荞麦被誉为“五谷之王”,天然“三降食品”,彝族人民将荞麦做成馍后,可蒸、可烤、可煮、可炸,其味无穷;其次是酒文化资源。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本文探究运用企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决策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以黔东南的侗族村寨旅游开发为例进行研究,尝试基于对当地旅游开发的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的调查了解,对其进行全面和综合的分析,探讨优化当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在充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社会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SWOT分析;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引言:将企业或组织的内部资源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构建为分析矩阵,从而对矩阵中的任意两种不同因素进行匹配分析,进而做出最有利于达到未来发展目标的战略决策和规划,就是SWO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一、基于旅游开发分析黔东南肇兴侗族村寨的优势与劣势民族村寨旅游近十几年在国内旅游市场上迅速发展,但是很多地区在开发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与因开发旅游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相比,没有取得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因此应当探索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到适合当地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

(一)肇兴侗族村寨与同类旅游目的地相比的优势在黔东南以及毗邻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中,肇兴侗族村寨不仅有优美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四季宜人的气候条件和大量国家级文化、文物保护单位与自然保护区,还有侗族大歌、风雨桥以及鼓楼等世界文化遗产。

加之保存完整的大型侗族村寨和独有的社会生活方式,使其具有吸引旅游消费者的众多独特人文元素。

而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古老的建筑艺术和民族手工艺产品,可以让游客体验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在群山环抱的侗族村寨感受异域风情,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和放松身心。

此外由于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当地的旅游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交通和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相对完善。

(二)与同类旅游目的地相比肇兴侗族村寨的不足由于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的不足,肇兴侗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目前存在对消费潜力、民族文化价值挖掘不足的问题。

澜沧县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澜沧县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澜沧县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澜沧县是一个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山区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是澜沧县推动经济发展和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下是澜沧县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优势:
1. 丰富的自然景观:澜沧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峡谷、瀑布、湖泊、原始森林等,这些景观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吸引人的旅游资源。

2. 多样的民族文化:澜沧县是中国边境县,有波族、傣族、拉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这种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多样化的特色体验。

3. 政策支持:澜沧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包括资金支持、优惠政策等。

劣势:
1. 基础设施落后:澜沧县的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道路交通和通讯设施不完善,这给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2.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规范化的管理,澜沧县的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机会:
1. 旅游市场需求增加:当前,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乡村去度假、休闲和寻求原生态的体验,这为澜沧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机会。

2. 政策利好: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乡村旅游进行扶持和引导,澜沧县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机会来发展乡村旅游。

威胁:
1. 竞争加剧: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热度提升,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澜沧县需要面对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以及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

2. 环境破坏风险: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澜沧县的环境可能会受到破坏,如水源污染、森林砍伐等问题,这也是需要引起关注和解决的威胁。

维西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刍议

维西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刍议

文化 交错结合 ,传统歌舞 异彩纷 呈 ,是
维西 傈僳族 自治县傈僳族 传统 文化的圣 地 ,是 国家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傈 僳 族
保 护 区之后 ,就积极着 手撰写 《 维西傈
僳 族 自治县 民族 民间 传 统 文化 保 护 条 例》 ,并将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区的保护方 案写 入保护条 例之 中,做 到 “ 以条例约 束违 章建筑 ,以条例保护 区域性 传统文 化” ,在保护实践 中叶枝镇 同乐村傈僳族 传统 文化保护 区以 “ 结合 实际 、操 作性 强 、因地制宜 、保 护为主 ”的方法 实施 保护 。 ( 一 )协 同镇 、村两 委成立 了 同乐 村傈僳族 传统文化 保护 区保 护领导 小组 和管理委 员会 ,领 导小组成 员 由县 级文 化部 门 、林业部 门 、土管部 门 、镇 村两

自治县 ,也 是 国家级 贫困县 。县境 内各 民族有关 自己古老 的历史传统 文化 ,历 经悠悠 岁月 ,世代沿 袭下来 ,至今大 多 保持其独 特的风貌 。尤其是傈 僳族传 统 文化历 史悠 久 ,内容丰 富 ,包罗 万象 。 叶枝镇 同乐 村傈僳族传 统文化保 护 区是 最具代表我 县傈僳族传 统文化 的 中心 区 域 ,其僳僳 族传统文 化浓郁 、宗教礼仪 丰 富 、居 民建 筑风格独 特 、游牧 和农耕
查工作 。
还是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传播地 和普及 地 , 直 到 现在 还 有 部 分 老人 会 使用 被 誉 为
“ 人类 社会 的最 后一 种少 数 民族文 字 ” 。
行 了保护 区域 的划定 ,并 以 “ 同乐村 村 规 民约 ”进行 自我 管理 和 ( 涤 例》 保 护
两手 一 起 抓 。
级 领 导 组 成 。管 理 委 员 会 成 员 由 区 域 内

浅谈维西县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浅谈维西县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浅谈维西县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第一篇:浅谈维西县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浅谈维西县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维西县职业高级中学徐文宇摘要:维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是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旅游资源丰富:有淳朴的民族风情、秀丽的自然风光,然而,由于维西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至使维西旅游业发展迟缓,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维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对维西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提出一套可性行方案,分析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及建议。

使维西的旅游资源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资源优势规划与发展保护可持续发展一、前言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西南端,东临香格里拉,东南连丽江,南接兰坪,西与贡山、福共交界,东北及北面与德钦衔接。

地理位置在北纬26°53′————28°02′,东经98°54′——99°34′之间。

东西最大跨径70公里,南北纵距122公里,总面积4661平方公里,县城保和镇距省会昆明680公里,至迪庆州首府香格里拉225公里。

全县辖七乡三镇,79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为144551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79%,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维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地带,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的美称,被誉为“兰花之乡”“药材之乡”“天然杜鹃花园”“滇金丝猴大乐园”“滇西北动植物基因库”。

历史上维西曾是进藏通缅的要冲,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重新凸现出来,维西植被良好,平均海拔较低,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寒温带针叶林过度地带,气候相对温暖,旅游活动受季节影响较小,具有四季旅游的气候优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迪庆建设世界级的精品旅游区,维西产业结构调整,“三江并流”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香格里拉——茶马古道旅游线的开发等,使维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维西所处“三江并流”腹地的地位和作为重要旅游目的 1地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品牌效应突出。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浅析.doc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浅析.doc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浅析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浅析作者姓名:韩泉专业名称:旅游管理指导老师:张颖讲师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以其特有的优势(特色鲜明、民风淳朴、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旅游季节性限制少等等),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旅游资源,除了淳朴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外,也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普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看到巨大的市场潜力时,我们也看到,在开发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的破坏,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在对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I -AbstractWith our tourism boom in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ethnic minorities in its particular feature and advantage (handba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restrictions and tourism seasonality less ), ha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tourism resources, except for the simplicity of th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also has its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in modern society is generally very interesting.The sight of huge market potential, we also se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has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ational cultur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o debase the lost and the values of degradation and loss caused by sightseeing place value of a problem. Therefore, in the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we must keep to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integrating minority regions to promote tourism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by analyzing the nuking “Lisu national” state tourism resources for exampl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tourism resources.Keywords: the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ujiang “Lisu national” prefectures- II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引言 (1)1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分析 (3)1.1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简介 (3)1.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特征 (11)1.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1.3.1开发现状 (12)1.3.2存在问题 (12)2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14)2.1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14)2.1.1气候条件 (14)2.1.2环境条件 (15)2.2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16)2.2.1民族经济发展状况 (16)2.2.2基础设施条件 (19)2.3客源市场条件分析 (19)2.4政策环境分析 (21)2.5旅游形象 (22)3开发构想 (23)3.1开发原则 (23)3.2开发构想 (24)3.2.1旅游总体形象设计 (24)3.2.2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25)3.2.3旅游项目建设 (25)3.2.4旅游线路组织 (26)- III -3.2.5配套设施建设 (27)3.3民族资源保护 (28)3.3.1民族资源保护的意义 (28)3.3.2民族资源保护的方案 (29)总结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 IV -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

基于PIPP模式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以维西县响古箐村傈僳族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PIPP模式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以维西县响古箐村傈僳族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PIPP模式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以维西县响古箐村傈僳族为例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各地纷纷启动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建设。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文化冲突、资源耗竭等,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文化旅游的兴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文化旅游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也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传承,同时还能够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族文化。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选取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响古箐村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探寻基于PIPP模式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可帮助推动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实际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探究维西县响古箐村傈僳族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分析基于PIPP模式的文化旅游开发对傈僳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影响;(3)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促进维西县响古箐村的文化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政策法规等资料,对傈僳族民族文化、PIPP模式以及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2)访谈法: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和村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资源等信息。

(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游客对于当地傈僳族文化的认知度、文化旅游产品的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分析当地文化旅游开发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4)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数据和真实的信息,为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基础。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俗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俗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俗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民俗旅游成为新时代备受热捧的高端旅游方式。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与人文地理环境使其孕育出丰富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具有民俗旅游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开发民俗旅游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积累起一定经验,但始终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民俗旅游的研究,深入分析维西县民俗旅游发展,总结问题并建设性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俗旅游;旅游开发;问题分析;对策思考;一、研究背景(一)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与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1,从民俗旅游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核心。

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文化特色。

一个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积沉淀,习俗与文化已经成为民族烙印与民族特色,其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建筑、节日、宗教信仰嫁娶等习俗、礼仪、音乐舞蹈娱乐、生活起居等惯性,是同我们日常生活程序一样的另一种境界体现,因此从某种层面来说,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方式。

旅游者通过完全融入少数民族中,感受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求新、求异、求乐、求知,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不同于传统观赏型旅游,民俗旅游更侧重于亲身体验、融入其中。

随着经济发展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更加注重文化素养与个人气质的综合提升,而随着改革开放与政治建设,1990年以来民俗文化逐渐摆脱“愚昧”、“低俗”的帽子,成为另一种风情,因此文化体验型的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捧的旅游方式。

(二)民俗旅游的多样化形式民俗旅游根据组织形式与体验方式等分类,具有多样性特点,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特点,我选择了相对有利用价值与参考意义的民俗旅游形式进行深入了解。

比较著名常见的集锦荟萃式,这种民俗旅游主要是通过将散布的典型民俗集中起来放在一个主题公园或者区域内进行,这种民俗旅游方式适用于非少数民族聚居地,或者为了方便游客体验缩减行程,使内容呈现相对集中。

东南亚旅游行业SWOT分析

东南亚旅游行业SWOT分析

东南亚旅游行业的SWOT分析如下:优势:1.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泰国曼谷的宫殿和寺庙、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火山和海滩、柬埔寨吴哥窟的古代建筑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2.便利的旅游基础设施:东南亚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包括航空、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以及酒店、餐厅和旅游景点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条件。

3.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民:东南亚人民以热情好客著称,他们友善、热情,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劣势: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景点和旅游服务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和服务质量竞争时有发生,对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造成了一定压力。

2.环境问题和旅游资源保护: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东南亚的许多景点面临着环境问题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挑战,如垃圾处理、生态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

3.安全问题:东南亚一些国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绑架、抢劫、盗窃等,这些问题可能对游客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机会:1.亚洲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亚洲经济和文化的崛起,亚洲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为东南亚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

2.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东南亚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可以为东南亚旅游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如智能旅游、在线预订和移动旅游等。

威胁:1.全球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可能对东南亚旅游业造成影响,如汇率波动、国际政治冲突等,这些问题可能对游客的数量和旅游支出造成一定影响。

2.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可能对东南亚的旅游资源造成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水等,这些问题可能对景点的可访问性和旅游体验造成一定影响。

3.新兴旅游市场的竞争:随着新兴旅游市场的不断崛起,如非洲、南美洲等,东南亚旅游业可能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傈僳族村落改造工程方案

傈僳族村落改造工程方案

傈僳族村落改造工程方案一、现状分析1. 自然环境傈僳族村落分布在高山、峡谷之中,交通不便,多年来一直受制于山地地形的恶劣条件。

由于地势陡峭,水源少,土地贫瘠,造成傈僳族村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 生活环境傈僳族村落房屋多为土木结构,老旧破败,条件简陋。

由于地形复杂,村落之间交通困难,土地难以耕种,导致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3. 经济状况傈僳族村落多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落后,缺乏经济来源。

另外,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傈僳族村落与外界的联系较为紧张,交通极不便利,导致了村落经济的低效运作。

4. 文化传承傈僳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风俗。

但是受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文化传承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村落改造工程方案1.基础设施建设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是村落改造的首要任务。

通过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解决村落供水、供电问题。

同时,建设更加完善的通讯网络,改善村落与外界的联系。

2. 产业发展针对傈僳族村落经济的特点,可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村落经济效益。

比如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农家乐旅游等形式,吸引外界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 房屋改造加强对村落房屋的改造,建设坚固耐用的房屋,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通过新建房屋、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 文化传承加强对傈僳族文化的传承工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开设文化类课程等形式,传承和弘扬傈僳族的传统文化。

5.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村落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治理水土流失,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6. 教育医疗加强对村落教育、医疗设施的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的医疗条件和受教育水平。

三、工程实施过程1.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争取相关资金支持。

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并因地制宜地开展改造工程。

3. 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工程实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哀牢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swot分析

哀牢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swot分析

哀牢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制定战略、推出新产品或进入新市场时进行全面分析。

下面是哀牢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SWOT分析:
优势:
1. 哀牢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2. 哀牢山四季气候宜人,景区内风景秀丽,有大量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3. 拥有灵隐洞、迎客松、卧佛寺等知名景点,旅游资源丰富
4. 紧邻南京市,交通便利,容易吸引周边城市和省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劣势:
1. 哀牢山周边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如酒店、餐饮等
2. 哀牢山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周边有许多知名的旅游胜地
3. 在当今旅游市场上,单一的自然景观或文化景观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产品
机会:
1.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哀牢山可以通过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更多游客
2. 身份认同感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家乡文化,对哀牢山的旅游需求也不断增加
3. 政府支持,哀牢山旅游开发已经被列为当地政府的重点项目,政策扶持力度大
威胁:
1. 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哀牢山的旅游业
2. 经济下行期间,旅游业的需求可能会下降
3. 旅游业的政策和法规不断变化,对哀牢山的旅游业经营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哀牢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提高竞争力。

同时,要注意自然灾害和经济下行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西傈僳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旅游管理
维西傈僳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
王博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有丰富的地理、自然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傈僳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地区。

然而由于其生态的脆弱性,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促使旅游业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耦合与创新成为发展其旅游产业的重要途径。

傈僳族不可复制的民族文化内涵,为维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越来越深入。

文创产业是目前国内外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力量。

维西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因子有着难以替代、不可复制的差异化优势,它所具有的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力的特征,将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生机和动力。

一、维西县的资源优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具备开发大型梯级电站的优良条件。

早自东汉以来,这里就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也是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

县境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是继大熊猫之后的又一国宝。

维西县内各民族文化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

傈僳族服饰典雅大方、建筑别具一格、注重风水。

此外,傈僳族的天文、历法、占卜、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县内流传着“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的大词戏,而民间歌舞《阿尺目刮》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傈僳族平民洼忍波经过苦心钻研和不断探索,
创造出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傈僳族音节文字,成为傈僳族音节文字发展史上的丰碑。

县内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教派共存,同时各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多种宗教和不同教派友好相处,形成了宗教现象的奇观。

云南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发挥着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作用。

傈僳族又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极大丰富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文景观的内涵,为维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维西县的发展劣势
1978-2005年,维西县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转折,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虽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该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有较大比重,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很低。

同时,县内大多区域处于工业化初期,有些甚至处于工业化萌芽阶段,基本上仍为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力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传统产业比重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粗放式发展,使得少数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也可以通过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将促使各种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生产力及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三、维西面临的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维西在对县情的把握上经历了认识转变和深化的过程。

1998年维西根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水电、矿产、生物和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使全县经济迅速发展。

同时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服
务型政府”建设。

近年来,云南旅游产业在全国相对发展较好,由于维西所处的地理优势和其所有的各类资源优势,特别适合通过与周边形成旅游线路、发展自己的生态文化特色,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很好的契机。

于此同时,以上海对口帮扶和昆明市西山区对口扶贫为契机,维西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四、维西面临的发展威胁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人口集中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地区。

维西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缓解贫困的尖锐矛盾,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该地区发展中的双重目标。

维西有着发展旅游业的极大优势,但是该地区生态环境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未开发阶段。

如果选择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必然要加大对资源的开发。

但是,资源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会限制经济增长。

同时,经济增长过程的“外部不经济性”必然带来高污染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个矛盾的出现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面临两难选择,这就成了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发展当地旅游业以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威胁。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维西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发展地区,也是傈僳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地区。

它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地理环境占优势,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将成为重要战略,但又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巨大威胁。

而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特性及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弱的特点使之契合了“两难选择”的产业转型的内在需求,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拉力,必将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能级、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创
意旅游产业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