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 魏晋南北朝史模拟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三国魏晋南北朝(检测三)

1.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10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内纱市在城两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

A.专业市场广泛分布B.市坊制度得以建立

C.政府城市管理松驰D.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2.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一次就给谢安9 万多张,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种现象

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B.促进了文化高度发展

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3.北魏后期,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这种认识反映了

A.北方经济重心地位仍然较稳固B.儒家文化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C.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D.南方三教合一的趋势日趋明显4.北魏中后期,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这一变化A.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B.使北魏统治基础得以削弱C.说明北魏抑商政策的松动D.为民族间融合奠定了基础5.汉、魏时,州郡长官可以自行选用僚佐;北周、北齐以来,州郡僚佐已归吏部选授,隋更确立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这说明

A.官员素质日渐提升B.行政效率日益提高

C.官僚机构渐趋膨胀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6.曹魏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门阀士族垄断仕途B.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

C.佛教对儒学的冲击D.传统儒学的理论局限

8.玄学出自《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魏晋时期的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就是蕴藏于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

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巨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

A.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偏离了孔孟传统儒学

C.糅合了儒道的思想内涵D.削弱了佛教文化影响9.(2019·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测试·1)魏晋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於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

宗庶杂居,以定维城之业。”该观点主张()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0.(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2)西晋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改郡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晋初的做法旨在()

A.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B.促进诸侯国经济迅速发展C.拓展西晋统治的版图D.利用分封诸王以屏藩帝室11.(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4)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12.(2018·福建泉州二模·25)北魏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

倍田,明确规定各类上地的用途。这一做法()

A.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B.推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C.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D.限制了土地的高度集中13.(2014·海南单科·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

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14.(2018·北京海淀区二模·13)北朝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洛阳寺庙的盛况。其中写道:“光宅嵩洛(迁都洛阳),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捐财产)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B.官吏搜刮百姓贪污成风C.儒家已丧失其正统地位D.佛教在各阶层广泛传播15.(2018·黑龙江大庆二模·26)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

这说明()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一些皇帝和王公大臣崇佛,佛教势力逐渐膨胀起来。一些佛寺的高级僧侣不仅插手国家政治事务,还借机扩大经济势力,一种特殊的农业经营方式——佛教庄园经济发展起来。佛教高级僧侣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并招揽许多失地农民在庄园土地上耕种,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社会上把这些在佛教庄园里耕种的农户称为“佛图户”。这些“佛图户”必须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种树建房等各种杂务。“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级僧侣的严格监管,基本上没有自主性。“佛图户”丧失了原有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