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整理
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总体结构综述】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
在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就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掀开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
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基础知识识记】中华文明的起源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懂得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过着氏族集体的生活。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后历经尧、舜、禹,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到启时,“禅让制”被“世袭制”替代,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在盘庚迁都殷以后,国力最强大。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朝暴君商纣,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统治者通过分封制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国力不断强盛。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并起,纷争不断。
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统一国家的建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中国。
他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实行“焚书坑儒”,北筑万里长城,南修筑灵渠,开发边疆,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西。
古代史终极重点整理--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九品官人法以朝官兼任中正,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品评士人为上上至下下九等,吏部据以授官。
任中正者多是士族;品评标准实为门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品官占田荫客制西晋时期一项保障贵族、官僚们经济特权的制度。
官僚按官品占有土地10-50倾,佃客1-15户,占有衣食客1-3人。
也有为官僚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限之意,以制止土地兼并和隐瞒户口;此外还可按官品高低庇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
东汉以来不断反战的士族阶层,魏晋间获得重大政治优势,中国官僚政治进入士族政治时代。
八王之乱:晋惠帝即位,杨皇后之父杨骏辅政。
291年皇后贾南风与楚王玮合谋杀害杨骏,又设计杀汝南王亮和楚王玮,干政七八年。
贾后欲废宫人谢玖所生太子司马谲,引起公愤,诸王起兵,互相残杀。
300年赵王伦杀贾后,废晋惠帝自立。
306年,大权最终落入东海王越手中。
五胡起兵汉魏之际西部北部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民族不断内迁,史称“五胡”。
阶级和民族矛盾交织,引发民族动乱,削弱了西晋统治的基础。
西晋灭亡304 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今山西离石)起兵反晋,自立为汉王。
308 年称帝,都平阳(临汾)。
311 年刘曜攻下洛阳。
俘晋怀帝,晋在关中的官僚又拥立司马邺为晋愍帝。
316 年刘曜占领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亡。
淝水之战与北方再分裂淝水之战-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前秦苻坚当政,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
出兵伐晋,晋军谢石、谢玄帅北府兵八万人迎战前秦符融。
两军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大胜。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文化冲突与融合在晚期罗马与汉晋帝国存在的最后三百年中,西方从公元3-5世纪,东方从2-4世纪大致同时出现了长期的、全面的、根本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衰落现象……只是通过不断爆发的人民运动的反奴役的斗争,并伴随着大规模的蛮族入侵,才使古老的欧洲和亚洲再次获得了生命力。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九:小关战、沙苑战、河桥战)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九:小关战、沙苑战、河桥战)公元536年小关之战:宇文泰的亮相公元536年,东魏大丞相高欢兵分三路西进关中,欲与西魏丞相、大行台宇文泰决战,结果中路军首战就在小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被宇文泰击溃,其余两路不战自退。
两年前,孝武帝元修与高欢撕破了脸,只得跑到长安投靠关陇集团的领袖宇文泰。
其实这一步就等于“才脱虎口、又入狼窝”,宇文泰和高欢实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枭雄。
当初宇文泰之所以收留他,也只不过想建立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合法政权,等到大权在握,孝武帝的“逃跑”行为就开始让宇文泰不安,毕竟他想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傀儡。
当年年底,宇文泰就以元修与妹妹元明月乱伦为口实,鸩杀了孝武帝,另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西魏文帝。
至此宇文泰一统关中,同时务农安民、严惩贪污,力图让久经战乱的关中得以休养生息。
宇文泰踏实了,据守晋阳、遥控邺城(东魏都城,今河北临漳县西)的高欢就该不安稳了。
当时东魏势强,西魏政权刚刚建立,尚不稳定,高欢便有了一平关陇的打算。
正好宇文泰的弑君给了高欢口实,而此时的关中大旱又给了高欢趁虚而入的机会。
双方的第一场大战小关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因为关陇平原的咽喉正是小关(即潼关),要进入关中,必须先拿下小关。
536年年底,高欢派出三路大军,司徒高昂从南路攻打上洛(今商州),高欢自领大军从北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设浮桥渡黄河,掩护中路猛将窦泰所部精锐骑兵攻打潼关,乘虚攻取长安。
宇文泰当时率军驻扎渭水北岸的广阳(今陕西临潼北)。
他识破了高欢一虚一实的战术,对诸将说:“高欢三面围住我军,搭建浮桥表示他要过河,实际上是想吸引我军注意力,给窦泰从西进军两面夹攻我们的机会。
窦泰骁勇,素来胜多败少,骄傲轻敌,我们发奇兵先击窦泰,高欢则不胜而胜。
”诸位将领都不以为然,认为高欢近在眼前,不战不防反而掉头击窦泰,万一出了差错会全军覆没。
宇文泰的族侄宇文深与他意见相同,认为如果在蒲坂迎击高欢军,窦泰肯定乘机从反面扑来,双方夹击下一定会失败。
高一历史魏晋南北朝知识点
高一历史魏晋南北朝知识点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标志着东汉王朝的灭亡以及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的兴起。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一历史中关于魏晋南北朝的重要知识点。
一、时期背景1. 东汉末年动荡:东汉末年社会经济危机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
加上外患和政治腐败,东汉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2. 群雄割据: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割据成为常态,形成了一片割据混乱的局面。
著名的军阀有曹操、刘备、孙权等,他们相互争斗,割据一方。
3. 三国鼎立:曹操统一北方,建立魏国;刘备建立蜀国;孙权建立吴国。
三国互相对峙,鼎立于中国大陆。
4. 魏晋南北朝的兴起:曹魏灭亡蜀国,曹魏后继有西晋,而吴国也在后来被孙吴所灭。
此后,中国历史上进入了魏晋南北朝的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的历史1. 西晋的兴起:西晋是东汉时期陇西人族出身的司马氏建立的王朝,其初期统治较为稳定。
西晋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最终司马炎统一了北方。
2. 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进入了五胡乱华的时期,羌、匈奴、鲜卑、氐、羯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国家,统治中原地区。
3. 东晋的建立:东晋是西晋王室的后裔司马睿所建立的王朝。
东晋时期,南方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文化繁荣,是当时中国的重要政治中心。
4.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历经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等南朝王朝的更迭,以及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北朝王朝的兴起和衰落。
三、社会文化特点1. 佛教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传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佛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化艺术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十分繁荣。
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文人墨客,如曹操、曹丕、陶渊明、谢安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3. 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趋势加剧,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共存的时期。
四、历史地理演变1. 边界的变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边界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中国版图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演变。
魏晋南北朝史
这本书的目录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学术 研究成果,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使得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历史 的基本事实,还可以对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思考和探讨。
《魏晋南北朝史》这本书的目录体现了全面、深入、严谨的学术风格,为读 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历史视角。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历史,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史》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籍。无论大家是历史爱好者、研究者 还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我都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我相信大家会从 中收获颇丰,并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的魅力。
目录分析
《魏晋南北朝史》是一本全面、深入剖析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书籍。 通过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舞蹈和戏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兰亭序》为 代表的乐曲和以《西洲曲》为代表的舞蹈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这个时期的商业活动也十分活跃。海上贸易和丝绸之路的繁荣为中国的经 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 国,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这个时期的哲学、艺术、文学和历史学都得到了深远的发展,形成了独特 的‘魏晋风度’。”
“这个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王羲之、王献之为 代表的书法家和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画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推 崇。”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大发展时期。佛教在这个时期得到 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道教也在此时形成并发展。”
内容摘要
本书还在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和多元的时期, 本书通过对这个时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文化领域的描绘和分析,揭示了这个时期文 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本书也深入探讨了这个时期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制度,以及这些政策 和制度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史
袁绍
出身名门望族。 祖上四代有五人官 至三公,门生故吏 遍天下。
灭宦官立功。推为 关东军盟主。
关东盟军瓦解后, 开始相互混战。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太尉曹 嵩儿子,20岁以“孝廉”入仕,曾任洛 阳北部尉、典军校尉等职,是东汉末年 势力发展最快军阀之一。时人许劭评价
3、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08年,曹军以20万大军水陆并进, 与孙刘联军5万战于赤壁。曹军失败。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 名战例。
“连环船”“苦肉计”“火攻” 曹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北方兵不
习水战;瘟疫流行减员;马腾、韩遂 据西北。
襄樊古隆中遗址
明宣宗绘《武侯高卧图》
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 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 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 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
——翦伯赞
嘉峪关魏晋墓军屯画像砖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 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 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 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 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 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藉世 资,用相凌驾,都正俗士,斟 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 仰。……岁月迁讹,斯风渐笃, 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 还,遂成卑庶。
匈奴
此例之所由仿,但谓此乃权臣易代之法,益变本而加厉焉。此固世
运人心之愈趋愈险者也。
《廿二史札记》卷七“禅让”条
三国鼎立局面存在条件
政治:三个集团都有当地豪强地主支持。 曹操-中原;刘备-荆益;孙权-南北地主 经济:三个相对独立经济区的形成。北
方破坏;江南、益州发展。 军事:三方一定时期内保持某种均势,
古代文学史笔记-魏晋南北朝
三.《咏怀》诗,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
试论嵇康诗的特色
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
一.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如《赠兄秀才入军》。他追求一种自由自在,与自然相亲,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清远的境界。
二.游仙诗内容有二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如汉乐府《长歌行》。另一种是愤世嫉俗之言。如曹植《游仙诗》。
试论太康诗歌的内容特点和艺术形式特点。
内容特点:
一.“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诗品》)没有胸怀天下的巨大抱负,没有面对历史的深沉思索,转而在儿女之情中表现绮丽情思。
二.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如陆机,古诗十九首,他拟作十二首;他的《短歌行》简直就是曹操原诗的翻版。
第一章 建安风骨
名词解释:
建安风骨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试论郭璞《游仙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郭璞的游仙诗有两类内容。一类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如《游仙诗》其一。另一类内容,则是在承继传统上求仙长生之主题,以高蹈轻举、复食采药为主旨。如《游仙诗》其六。
二.郭璞的游仙诗感情真实,坎壈咏怀。另外,郭璞诗情采斐然,描写生动,色泽丰富。如“风生梁栋间,云出窗户里。”
第二章 正始之音
试论正始思潮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一、参考文献(一)古籍1.《三国志》与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年。
参见教材第383页有关介绍。
历代学者对《三国志》进行考订、研究的有关著作,基本收录于《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研究三国时期典章制度,可以参考(清)杨晨:《三国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钱仪吉:《三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历代学者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考订、研究著作,基本收录于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2.《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历代学者对《晋书》的研究成果,主要为补《表》、《志》,收录于《二十五史补编》。
3.《众家编年体晋史》,乔治忠,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4.《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5.《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6.《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7.《陈书》中华书局,1987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8.《南史》中华书局,1974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9.《北史》中华书局,1975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10.《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11.《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历代学者有关研究,参见《二十五史补编》、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
12.《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总目
第1辑(1979年5月)北凉承平七年(449)写经题记与西域通往江南的道路唐长孺王真保墓志考释陈仲安王伯当——隋末农民战争资料札记黄惠贤魏晋间的乌丸与“护乌丸校尉”陈国灿千唐志斋藏石目录(上)谭两宜编,黄惠贤、陈国灿、程喜霖校订第2辑(1980年12月)贞观十四年(640)手实中的“合受田”唐长孺《常何墓碑》写本录文《常何墓碑》跋黄惠贤跋《武周张怀寂墓志》陈国灿敦煌石室所出《唐某市时价簿口马行时沽》书后朱雷千唐志斋藏石目录(下)谭两宜编第3辑(1981年11月)跋吐鲁番所出唐代西州差兵文书唐长孺僧懿及《伐魔诏》一书黄惠贤北凉的按赀“配生马”制度朱雷李显甫开李鱼川之时间考卢开万华陀之死及其生卒年程喜霖高昌郡纪年唐长孺敦煌发现计账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上)[日]山本达郎著、谭两宜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古代及考古中心研究所藏吐鲁番所出汉文佛经残文书目录前言彭肇兴译第4辑(1982年12月)跋《敬史君碑》唐长孺《程知节碑跋》补黄惠贤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陈国灿麴氏高昌王国的“称价钱”朱雷《魏书·陆俟传》所载盖吴之死辨疑卢开万北府与北府兵杨德炳释烽铺程喜霖跋郗昂《歧邠泾宁四州八马坊碑颂》王世平律令格式陈仲安附录一:唐神龙散颁刑部格附录二:唐开元水部式敦煌发现计帐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但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下)[日]山本达郎著,谭两宜译对均田制末期敦煌地区土地四至记载的考察(一)[日]山本达郎著,孙晓林译第5辑(1983年12月)唐代的内诸司使(上)唐长孺释“艻”、“棘”李格非《魏书·杨播传》“自云弘农华阴人”辨唐长孺读《周书·于谨传》书后黄惠贤对未刊敦煌借契的考察陈国灿唐代“手实”制度杂识——唐代籍帐制度考察朱雷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卢开万关于北府兵的兵数与兵将来源杨德炳唐代烽堠制度拾零程喜霖跋管元惠神道碑陈仲安跋四川茂汶县北较场坝点将台唐代石刻题记陈仲安《唐昭武枝尉曹君(通)神道碑》跋鲁才全关于均田制末期敦煌地区四至记载的考察(二)——现在的户主和过去的户主[日]山本达郎著,孙晓林译第6辑(1984年12月)唐代的内诸司使(下)唐长孺读《心斋十种》本《襄阳耆旧记》书后黄惠贤唐代瓜州途程——唐开天“过所”实地考察小记陈国灿释“不良人”与“白水郎”——读《唐大和上东征传》质疑朱雷南朝齐梁时期“三调”、“三课”考释卢开万唐代的“驿家”和“馆家”试释鲁才全读史札记二则杨德炳读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二则程喜霖都督散考陈仲安《武经总要》的编纂和版本孙继民唐代均日制的给田基准考——特别以吐鲁番的实例为中心[日]土肥义和著,冻国栋译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一)[日]池田温著,李步嘉译第7辑(1985年12月)读《僧传》论两晋南朝的吏力唐长孺读纪昀等辑《邺中记》书后黄惠贤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陈国灿《伍子胥变文》、《汉将王陵变》辨疑——读敦煌变文札记(一)朱雷读《三国志·高柔传》书后卢开万《盖蕃墓志》考释鲁才全四姓试释杨德炳《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某人行旅会验》考——读《吐鲁番文书》札记之一程喜霖李筌《太白阴经》琐见牟发松北魏军镇考补牟发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二)[日]池田温著,李步嘉译第8辑(1986年12月)晋郛休碑跋唐长孺唐代的“三司”陈仲安有关襄阳《羊祜碑》的几个问题黄惠贤八、九世纪间唐朝西州统治权的转移陈国灿《捉季布传文》、《山远公话》、《董永变文诸篇》辨疑——读敦煌变文札记(二)朱雷北魏政府徙民的形式与内容卢开万跋武周《袁公瑜墓志》鲁才全论东晋王导的基本政策杨德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考释——兼论请过所程序与勘验过所(上)程喜霖《李卫公问对》辨析孙继民唐代都督府的置废牟发松吐鲁番所出《唐勒依限征纳税钱文书跋》冻国冻第9、10辑(1988年12月)跋元怿墓志(陈仲安)对高昌国某寺全年用月帐的计量分析——兼析高昌国的租税制度陈国灿从葬仪看道教“天神”观在高昌国的流行陈国灿敦煌藏经洞所出两种麴氏高昌人写经题记跋朱雷《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唐太宗入冥记》诸篇辨疑朱雷东汉至魏晋户口数的变化及其实质一一魏晋南北朝户口数研究之一卢开万西晋的课田与田租卢开万跋武周《崔玄藉墓志》鲁才全武周《匹娄焕德墓志》跋鲁才全汉末的琅邪郡与琅邪的诸葛氏杨德炳西晋末年长江中下游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杨德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考释——兼论请过所程序与勘验过所(下)程喜霖唐西州张无价及其相关文书孙继民魏晋南朝的行台牟发松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牟发松隋代人口的若干问题管见冻国栋唐代民族贸易与管理杂考冻国栋辑校《邱中记》(晋)陆翙著,黄惠贤辑校第11辑(1991年4月)唐长孺教授八十大寿纪念专辑汉唐间中央行政监察权力的分合陈仲安《隆中对》实现过程中的条件和机遇杨德炳孙吴世袭领兵制度探讨高敏正始玄学新议王延武关于东晋侨州郡县的几个问题夏日新《玄都律》年代及所见道官制度姜伯勤释道安南投襄阳疑年考朱雷许逊与净明道张泽洪试论南朝道教缔造者陆修静钟国发北朝的兵役、番兵和资绢鲁才全《魏书·官氏志》载太和三令初探黄惠贤、聂早英六镇起义前的北魏行台牟发松唐代的诞节张泽咸唐代的御史台狱王素唐代的科举与官僚入仕齐陈骏唐代闽中进士登场与文化发展管见冻国栋唐代度支职事由简变繁论略何汝泉唐代户税若干具体问题探讨卢开万唐李皋治理江陵事迹辨析—一读《两唐书·李皋传》札记李文澜唐五代的僧侣地主及僧尼私财的传承方式张弓唐代的行军统帅孙继民唐及五代的魏博镇方积六高昌国的占田制度陈国灿《唐垂拱元年(685)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考释程喜霖关于唐前期西州设“馆”的考察孙晓林敦煌文书与唐五代北方地区的饮食生活(主食部分)黄正建曹仁贵归奉后梁的一组新资料李正宇唐长孺先生主要著述目录石墨林编后记第12辑(1993年4月)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刘黑闼起义和唐镇压措施的变化黄惠贤“武德政治”浅析黄惠贤唐麟德二年西域道行军的救于阗之役——对吐鲁番阿斯塔那四号墓部分文书的研究陈国灿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一)陈国灿汉末行政区划疆界之更易与诸葛武侯“卧龙处”考朱雷隋唐五代的乐工乐户卢开万刘备与诸葛亮杨德炳夷陵之战蜀师为何由“忿兵”变为“縻军”杨德炳读《周利贞墓志》书后鲁才全杜孚与赵含章——《杜孚墓志》跋鲁才全道科“命籍”、“宅录”与汉魏户籍制的一个侧面——读陆修静《道门科略》札记之一冻国栋读隋书札记二则冻国栋“阴山却霜”之俗解何德章评丘古耶夫斯基对敦煌所出某些籍帐文书的考释王克孝东晋南朝士大夫与佛教的关系(上)张宇道教文化与盛唐诗人石云涛大正藏《目录部》《史传部》高昌事辑柳洪亮近年来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日]窪添庆文著,牟发松译,李少军校第13辑(1994年12月)《兵车行》写作年代质疑唐长孺南北朝前有关谢氏家族的几个问题初探黄惠贤谢鲲年表黄惠贤《谢府君神道碑》推证黄惠贤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二)陈国灿唐乔师望职官年谱陈国灿《李陵变文》、《张议潮变文》、《破魔变》诸篇辨疑——读《敦煌变文集》札记(四)朱雷读《宋书·雷次宗传》书后卢开万读《唐代墓志汇编》札记鲁才全关羽北征之谜试解杨德炳读《南齐书·王融传》论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何德章《南齐书·东南夷传》记北魏攻百济事纠谬何德章唐前期关中灾荒、漕运与高宗玄宗东幸石云涛唐代东都留守考程存洁东晋和后秦佛教界的交往周健东吴世袭领兵制形成于何时王大胜入唐僧带来的公验和过所[日]砺波护著,龚卫国译,陈国灿校《曲石唐志目》校补鲁才全第14辑(1996年6月)曹魏中军溯源黄惠贤落后于时代的用人观念——刘表之悲剧原因探王大胜读史札记二则陈金凤谯国恒氏与淝水之战杨德炳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牟发松北魏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墓志札记之一何得章北魏的兵制与社会——“从兵民分离”到“军民分籍”[日]佐川英治《〈魏书〉点校商榷七十例》一文献疑何德章长乐冯氏与元魏宗室婚姻关系考——以墓志为中心鲁才全唐代“均田制”实施过程中“受田”与“私田”的关系及其他朱雷唐代科举制度中贡举类特殊科目及其考试卢开万唐代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读敦煌所出《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札记之一冻国栋有关高力士和广东冯氏旧籍、世系的几点补证黄惠贤旅顺博物馆藏《唐建中五年(784年)〈孔目司贴〉》管见冻国栋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石云涛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三)陈国灿标点本《唐大诏令集》纠缪雷绍锋《唐两京城坊考》校补拾遗程存洁《中国中世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导言[美]丁爱博(Albert E. Dien)著,张琳译,牟发松校改中国前近代史理论的重构——序说[日]中村哲著,牟发松译第15辑(1997年6月)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人手[日]谷川道雄著,牟发松译六朝至唐吴郡大姓的演变冻国栋“魏文慕通达”试释柳春新东晋南朝时期襄宛地方社会的变迁与雍州侨置始末张琳东晋上流社会享乐之风再探讨杨德炳东晋南朝士大夫与佛教的关系(下)张宇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何德章北朝盐政浅述黄惠贤唐代的荐举制度卢开万罗隐《吴公约神道碑》所见唐末之“杭州八郡”冻国栋吐鲁番出土天宝年间马料文卷中所见封常清之北庭行朱雷美国普林斯顿所藏几件吐鲁番出土文书跋陈国灿对吐鲁番所出唐天宝间西北逃兵文书的探讨刘安志唐末宋初归义军时期之“地子”、“地税”浅论雷绍锋北魏《元伯阳墓志》辨伪鲁才全《千唐志·孙煌妻李夫人墓志》图版说明辨证鲁才全《崔敦礼碑》“碑额”录文歧异——《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一黄惠贤关于唐丘玄素撰《天王道悟禅师碑》陈国灿读《宋书·州郡志》札记二则何德章关于杜宝《大业杂记》的几个问题牟发松《大业杂记》遗文校录牟发松谷川道雄教授主要著作目录《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图文本简明目录对照表石墨林第16辑(1998年7月)“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柳春新六朝时期湖北地区的自然灾害述论牟发松刘弘与应詹——围绕刘弘为何葬在湖南安乡问题杨德炳仇池立国久远解陈金凤关于北魏青齐土民的几问题杨洪权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何德章高澄之死臆说何德章唐末光州人入闽史实考朱雷唐五代押牙(衙)考略刘安志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之唐代军府陈国灿关于唐代前期的丁口“虚挂”——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冻国栋《昭陵碑录》所载《崔敦礼碑》有两种不同的录文—一《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全唐文·崔敦礼碑》初校稿一一《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三黄惠贤窦诞职官年表——以《窦诞墓志》为中心鲁才全《唐登州司马王庆墓志》所见唐前期山东半岛若干史事朱长义校点《渚宫旧事》(唐)余知古撰、夏日新校点隋书地理志州郡县名便检(州名编)陈仲安、牟发松五代州郡县名索引(州名编)瞿安全、杨小旻关于唐向西域输送布帛与客商的关系[日]荒川正晴著,乐胜奎译,李少军校《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图文本简明目录对照表(续完)石墨林第17辑(2000年4月)散骑诸官初置时期有关问题索隐——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黄惠贤曹魏中后期散骑诸官的变化——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西晋散骑建省及其所领诸官——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三黄惠贤汉唐间“伍伯”浅识冻国栋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何德章出镇宗王之府州僚佐与宋元嘉中主相之争鲁力窦建德武牢之败原因试析张宇“租输二分制”与唐前朝财赋格局特点张荣强唐西州蒲昌府防区内的镇戍与馆驿陈国灿P.3964号文书《乙未年赵僧子典儿契》中所见的“地水”——唐沙、伊州文书中“地水”、“田水”名义考朱雷唐代西州的突厥人刘安志跋敦煌文书《某寺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关于唐代家具的一点思考唐刚卯试释敦煌文献中的“指伪”刘进宝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出身者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何德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苗氏订补——上党苗氏家族墓志研究鲁才全《〈后汉书·班固传〉论》平议牟发松关于郭泰生平的几个问题胡秋银蜀魏战争中的汉中与陇右陈金凤“库露真”与“襄样”——唐代漆器研究之—唐刚卯第18辑(2001年9月)隋钞本《三国志·蜀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资料之一黄惠贤隋钞本《三国志·吴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曹操政权中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柳春新王敦三考——读《晋书》札记之一魏斌读沈约所拟《授蔡法度廷尉制》书后冻国栋北魏末帝位异动与东西魏的政治走向何德章刘宋初年的方镇格局与荆扬之争鲁力从判文看唐代的执法以情——以家庭关系为中心朱海唐代中后期供军使、院及相关问题探讨贾志刚辽宁省档案馆藏吐鲁番文书考释陈国灿吐鲁番出土唐“勘田簿”残卷中所见西州推行“均田制”之初始朱雷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高宗咸亨年间的西域政局刘安志《拓跋虎墓志》释考牟发松唐崔泰之墓志探析鲁才全《唐崔暟墓志》跋冻国栋刘长卿重出诗考陈顺智《因话录》史料价值浅识万军杰《北史》零札(上篇·本纪部分)牟发松1990~1999年新出汉魏南北朝墓志目录汪小烜三种新出版吐鲁番文书人名地名索引石墨林第19辑2002年11月日本中国史研究中的共同体问题[日]谷川道雄著,李济仓译试析战后中日学界对六朝隋唐时代特质的不同把握牟发松隋钞本《三国志·魏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之三黄惠贤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读《宋书·州郡志》札记之二何德章刘琨之死记疑董慧秀南朝前期豫章郡的豪族——围绕胡、邓二氏为中心的考察魏斌唐代道士罗公远及其灵验传说——读《道教灵验记》札记之一冻国栋唐玄宗《御注孝经》发微朱海从墓志看唐代女性佛道信仰的若干问题万军杰唐代世俗社会造经现象述论简梅青由武成王庙制变迁看唐代文武分途于赓哲岑参道隐略论——兼与詹石窗先生商榷石云涛从唐代地方长官的选任看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以山南荆楚为例李文澜略述唐代人口的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冻国栋唐代剑南道军费刍议——以剑南西川为中心贾志刚姜亮夫《莫高窟年表》魏晋写经系年订补陈国灿从胡商到编民——吐鲁番文书所见麴氏高昌时期的粟特人陈海涛跋吐鲁番鄯善县所出《唐开元五年(717)后西州献之牒稿为被悬点入军事》刘志安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往亡”晏昌贵《大谷文书集成》(壹)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他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第20辑2003年12月东晋时期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的一次短暂变革——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四黄惠贤北魏迁洛后鲜卑贵族的士文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三何德章刘琨、卢谌答诗始末推论董惠秀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山口正晃关于周隋之际的洛阳经营魏斌诸葛亮祭祀所见魏晋隋唐制祀的变化李文澜跋《千金序》冻国栋隋末粮仓与群雄盛衰姜望来唐代自然灾害问题述略——侧重灾害资料的统计与分析靳强唐宣宗早期政治探微黄楼唐玄宗御注《孝经》考朱海唐后期的士商交游及商人地位的变迁张宇从家世渊源观念的变化看唐代入华粟特人的汉化——以墓志材料为中心刘惠琴、陈海涛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于赓哲从“开元寺三门楼题刻”看北方民众的佛教信仰简梅青墓志所见唐安史之乱间的“伪号”行用及吏民心态——附说“伪号”的模仿问题冻国栋唐代行兵中的十驮马制度——对吐鲁番所出十驮马文书的探讨陈国灿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都司”考刘安志《大谷文书集成》佛教资料考辨刘案志、石墨林《大谷文书集成》(贰)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他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第21辑(唐长孺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专辑)2004年12月受教四十年谷川道雄漫忆唐长孺先生沙知怀念恩师唐长孺先生高敏温故与怀念张泽咸追忆与唐长孺先生的一次会谈余英时怀念唐长孺教授池田温唐长孺先生在京都砺波护唐长孺先生二三事魏连科唐长孺师与敦煌文书的研究朱雷两进唐门,师恩无涯杨德炳从唐长孺教授问学记张弓南望珞珈忆恩师李文澜哲人虽已去,遗爱有余思——缅怀业师唐长孺先生王素回忆唐长孺先生何德章细微处见精神——忆唐长孺先生石云涛漫卷帘衣延草色欲回春气入书丛——对唐长孺师研究出土文献方法的体会陈国灿寻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试论唐长孺先生的史学风格姜伯勤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的“亚洲型”特征——读唐长孺师论著笔记张弓唐长孺先生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臆想黄正建唐长孺先生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唐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重读所著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牟发松唐长孺先生史学论著未刊稿叙录(一)——附说:唐先生早年未刊稿所见的治学理路与方法冻国栋读唐长孺先生论著的点滴体会胡宝国读《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纪念唐长孺先生逝世十周年卞孝萱唐代告身的一个考察——以大谷探险队所获李慈艺及张怀寂告身为中心小田义久文中子王通的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卢开万唐代户部别贮钱的来源何汝泉共同体理论:解释中国“人”的历史——浅评谷川道雄先生的历史观李文澜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钟国发唐六尚长官考黄正建涉县娲皇宫石壁唐代朱书题记试释孙继民跋武昌阅马场五代吴墓所出之“买地券”冻国栋敦煌所出张君义文书与唐中宗景龙年间西域政局之变化刘安志第22辑2005年12月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何德章、马力群公孙五楼家族与南燕政治魏斌北魏末年的青齐士风魏斌赵郡李氏“三祖”小考张葳读独孤及《吊道殣文并序》书后冻国栋唐代病坊隶属于经营问题小考——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进展罗彤华论东城老父对唐中叶社会变化的四大“忧虑”——《东城老父传》读后之二唐刚卯唐懿宗身世新考黄楼唐前期勋官的授予流程及勋的累加马志立敦煌所出写本《二十五等人图》补论冻国栋唐代府兵简点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刘安志唐代的“执衣”与执衣钱陈国灿吐鲁番所出衣物疏研究二题刘安志唐五代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对生态平衡的认识乜小红吐鲁番统治敦煌时期的官府劳役陆离论南北朝时期的“亡命”——以社会史侧面为中心北村一仁《唐会要》献疑数则朱海《唐代墓志汇编》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重收墓志举例万军杰《大谷文书集成》(叁)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它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第23辑(2006年12月)“唐宋变革”的世界史意义——内藤湖南的中国史构想…………………………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里”“丘”关系再研究………………………………侯旭东走马楼所出孙吴贷食简初探……………………………………………………魏斌晋武帝立嗣背景下的贾充………………………………………………………权家玉太子勇之废黜与隋唐间政局变迁………………………………………………姜望来兼融南北:《大唐开元礼》的册后之源………………………………………吴丽娱《平淮西碑》再探讨……………………………………………………………黄楼读唐代家书札记二则……………………………………………………………朱海唐代女性寿命问题探讨……………………………………………………… 万军杰唐五代“练塘”资料中所见的“强家”与“百姓”——隋唐五代江南地方社会个案研究之一……………………………冻国栋麹氏高昌“遗言文书”试析……………………………………………………冻国栋跋吐鲁番新出《唐显庆元年(656)西州宋武欢移文》…………………… 刘安志从三至五品官带勋者荫子孙看唐前期勋官制度的演变——读《唐天宝年代国忌、诸令式等表》之后………………………马志立Tsong ka(宗喀)、khri ka(赤卡)、临蕃城考……………………………… 陆离点校本《资治通鉴》讹误校正…………………………………………李文澜刘晓慧第24辑(2008年12月)吴简所见的“子弟”与孙吴的吏户制——兼论魏晋的以户为役之制…………………………………孟彦弘吴简释姓——早期长沙编户与族群问题………………………………魏斌《晋书习凿齿传》述评……………………………………………… 黄惠贤柳春新西晋杨骏一族的崛起……………………………………………………权家玉“和靖”与“宽和”——东晋中期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李济沧六朝建康的木材…………………………………………………………何德章邺城谣谶与北朝政治社会变迁…………………………………………姜望来唐代的皇帝丧葬与山陵使………………………………………………吴丽娱唐“仙州”史事素描……………………………………………………冻国栋唐德宗“奉天定难功臣”、“元从奉天定难功臣”杂考……………黄楼唐代再娶习俗之下继室与前室子关系探讨——兼析唐代的“两娶一门” …………………………………万军杰唐宋间家训中的“己”………………………………………………… 朱海跋“千唐志斋”新藏《崔府君(□伯)墓志》……………………… 冻国栋唐代的“神山路”与拨换城……………………………………………陈国灿唐初对西州的管理——以安西都护府与西州州府之关系为中心…………………刘安志粟特文古信札的断代……………………………………………………麦超美读《旧唐书职官志》札记…………………………………………… 马志立25辑目录(2009年12月)长沙吴简劝农掾条列军州吏等人名年纪三文书新探…………………王素走马楼出土孙吴“加臧米”简试论……………………………………魏斌读史札记三则……………………………………………………………黄惠贤三国孙吴兵制二题………………………………………………………何德章试析曹魏时期许昌政治地位的变迁……………………………………权家玉北魏假爵制度考补………………………………………………………明建论“上党有天子气”……………………………………………………姜望来西魏北周“作牧本州”考析……………………………………………钟盛从“两税外加率一钱以枉法论”到两税“沿征钱物”——唐五代两税法演变续论………………………………………陈明光唐宋间黟、歙一带汪华信仰的形成及其意义…………………………冻国栋《旧唐书》“隋末群雄传”形成过程臆说……………………………徐冲今佚唐代韦彤《五礼精义》的学术特点及影响——兼论中晚唐礼学新趋向对宋代礼仪的影响…………………吴羽唐“制将”考……………………………………………………………黄楼唐代“妾”的丧葬问题…………………………………………………万军杰跋“千唐志斋”新藏《裴岩墓志》……………………………………冻国栋。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1.古籍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注,顾颉刚等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版华阳国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初学记,〔唐〕徐坚等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太平御览,〔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文苑英华,〔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版册府元龟,〔北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唐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五代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影印)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据世界书局本影印)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金石萃编,〔清〕王昶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1921年扫叶山房本影印)八琼室金石补正,〔清〕陆增祥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吴兴刘氏希古楼刊本影印)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据上海文瑞楼版影印)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刘祜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据广州广雅书局刻本复制重印)全唐文,〔清〕董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晋令辑存,张鹏一撰,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赵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唐五代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辑录,唐耕耦等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吐鲁番出土文书,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版二十五史补编(二、三、四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2.今人论著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4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谷川道雄(日)著,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史(上、下),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谷川道雄(日)著,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隋唐五代史 (上、下) ,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隋唐五代史 (上、下) ,吕思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隋唐史,岑仲勉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寒柳堂集,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山居存稿,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严耕望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1年版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读史存稿,缪钺著,三联书店1963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才不才斋史学论文集,祝总斌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黎虎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六朝史论,朱大渭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唐研究论文选集,池田温(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史探微,杨联陞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五朝门第,王伊同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刘淑芬著,学生书局(台北)1992年版拓跋史探,田余庆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版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康乐著,稻禾出版社(台北)1995年版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张金龙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汉晋唐时期农业(上、下),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唐代工商业,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唐代阶级结构研究,张泽咸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唐代财政史稿(上、下),李锦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严耕望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6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四卷),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汉唐外交制度史,黎虎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魏官僚机构研究,郑钦仁著,牧童出版社(台北)1976年版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甘怀珍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北),2003年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张金龙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高敏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府兵制度考释,谷霁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唐书兵志笺证,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北周六典,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北周地理志,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九朝律考,程树德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历代刑法考,沈家本撰,邓经元、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神仙道教,胡孚琛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齐涛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黄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乌桓与鲜卑,马长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北朝胡姓考,姚薇元著,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陈连庆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蔡鸿生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西域史地文物丛考,马雍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西域史地丛稿初编,张广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朱雷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敦煌艺术宗教与精神文明,姜伯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姜伯勤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敦煌学十八讲,荣新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荣新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余太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唐代的外来文明,谢弗(美)著,吴玉贵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王小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隋唐帝国与东亚,〔日〕堀敏一著,韩昇编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贠安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荣新江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谷川道雄编,玄文社1989年版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举前史,〔日〕宫崎市定著,同朋舍1956年版秦汉隋唐史の研究,〔日〕滨口重国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初版、1971年再版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日〕宫川尚志著,平乐寺书店1964年初版、1977年再版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31),〔日〕池田温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版六朝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著,岩波书店1982年版魏晋南朝の贵族制〔日〕越智重明著,研文社1982年版六朝贵族制研究,〔日〕中村圭尔著,风间书房1987年版中国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砺波护编,同朋舍1987年版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日〕窪添庆文著,汲古书院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日〕川本芳昭著,汲古书院1998年版六朝都督制研究,〔日〕小尾孟夫著,溪水社2001年版中国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的社会与文化,〔日〕中国中世史研究编,东海大学出版会1970年版隋唐帝国と东亚世界,〔日〕唐代史研究会编,汲古书院1979年版年版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日〕唐代史研究会编,刀水书房1988年版3.期刊历史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中国史研究文史汉学研究(台)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唐研究东洋史研究(日)东方学报(日)东洋学报(日)魏晋南北朝史专著目录(1998-2003)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魏晋南北朝历史梳理
魏晋南北朝历史梳理
魏朝(曹魏――西晋――东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魏朝(曹魏)、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
魏晋南北朝(220--581年),是中国历史最为黑暗的时期,国家分裂不统一,没有一个中央集权统治,政权更迭频繁,经济崩溃,外族文化入侵。
导致了社会混乱不堪,民不聊生,是整个五千年文明史上最悲催的时代,称作乱世,恰如其分。
2、魏指的是三国时代220年曹丕代汉以后建立的魏国,于是被史家视为正统。
晋朝指的是265年司马炎篡魏以后建立的晋朝,在晋朝建立没多久就发生八王之乱,晋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即皇帝位,重建晋祚,此后一直维持到420刘裕代晋建立刘宋。
南朝指的是420年刘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灭陈而止,这期间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北朝指的是439年北魏统一中原地区到581年隋文帝代北周。
共计121年,这期间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五个政权。
3、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等,促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因而最能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点的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各个政权起止时间;如何理清魏晋南北朝369年历史30多个王朝?
魏晋南北朝各个政权起⽌时间;如何理清魏晋南北朝369年历史30多个王朝?魏晋南北朝,5个字轻松带过369年历史?还是梳理6条脉络捋清楚吧百度百家号19-05-2718:03⽥瑞安导读魏晋南北朝(220—589),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秦以来历时最长的⼤分裂时期,虽然中间有西晋的短暂统⼀。
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建⽴魏,到589年北周杨坚灭南朝陈,在长达369年中,除了各⽅粉墨登场,政权频繁更迭,战争连绵不断,还发⽣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
本⽂尝试从6条脉络出发,依次整理这段纷乱历史,与喜欢历史的朋友分享。
1、曹操⽗⼦率先垂范公元220年正⽉,曹操在洛阳病逝,⾄死也没把⾃⼰架到炉⼦上烤。
10⽉,⼉⼦曹丕迫不及待逼汉献帝让位,⾃⽴为皇帝,终于⼲了⽼爹⼀辈⼦没敢⼲的事。
改朝换代如此轻松,魏⽂帝甚是满意,封汉献帝刘协为⼭阳公,满⼝承诺“天下之珍,吾与⼭阳共之”。
刘协从不称职的皇帝岗位退休后,却成了⼀名称职的“郎中”。
为⼭阳公14年中,刘协夫妇悬壶济世,⾛乡串村为当地百姓治病,其和皇后曹节被民间誉为“龙凤医家”。
234年, 54岁的汉献帝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令以汉天⼦礼仪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这位⼀⽣担惊受怕的末代皇帝也得以善终。
雄⼼不已的曹丕40岁不到就挂了,长⼦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
229年,魏明帝追尊其⾼祖⽗曹腾为⾼皇帝,“对⾷夫⼈”吴⽒为⾼皇后,尊奉各位先帝神位进⼊洛阳宗庙,⾄此,曹腾成为曹魏王朝6位拥有帝号的⼈之⼀。
魏⾼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叡魏元皇帝—曹奂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正统王朝正式追尊为皇帝的宦官,⼤概仅曹腾⼀⼈,这位中常侍如地下有知,定当⼼满意得。
2、司马⽗⼦如法炮制曹睿也是36岁英年早逝,临终⼜托孤不慎,遗命司马懿和曹爽辅养⼦曹芳继位。
曹爽哪⾥是⽼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很快朝政⼤权落到司马⽒⼿上。
司马懿的⼉⼦司马师开始主宰魏朝廷,待司马师暴死,继其位者是他的弟弟司马昭,曹髦的切齿之⾔〝司马昭之⼼,路⼈皆知〞便是专横跋扈的司马昭的真实写照。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1.古籍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注,顾颉刚等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版华阳国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初学记,〔唐〕徐坚等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太平御览,〔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文苑英华,〔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版册府元龟,〔北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唐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五代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影印)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据世界书局本影印)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金石萃编,〔清〕王昶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1921年扫叶山房本影印)八琼室金石补正,〔清〕陆增祥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吴兴刘氏希古楼刊本影印)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据上海文瑞楼版影印)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刘祜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据广州广雅书局刻本复制重印)全唐文,〔清〕董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晋令辑存,张鹏一撰,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赵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唐五代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辑录,唐耕耦等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吐鲁番出土文书,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版二十五史补编(二、三、四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2.今人论著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4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谷川道雄(日)著,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史(上、下),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谷川道雄(日)著,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隋唐五代史 (上、下) ,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隋唐五代史 (上、下) ,吕思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隋唐史,岑仲勉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寒柳堂集,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山居存稿,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严耕望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1年版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读史存稿,缪钺著,三联书店1963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才不才斋史学论文集,祝总斌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黎虎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六朝史论,朱大渭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唐研究论文选集,池田温(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史探微,杨联陞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五朝门第,王伊同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刘淑芬著,学生书局(台北)1992年版拓跋史探,田余庆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版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康乐著,稻禾出版社(台北)1995年版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张金龙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汉晋唐时期农业(上、下),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唐代工商业,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唐代阶级结构研究,张泽咸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唐代财政史稿(上、下),李锦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严耕望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6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四卷),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汉唐外交制度史,黎虎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魏官僚机构研究,郑钦仁著,牧童出版社(台北)1976年版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甘怀珍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北),2003年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张金龙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高敏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府兵制度考释,谷霁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唐书兵志笺证,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北周六典,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北周地理志,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九朝律考,程树德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历代刑法考,沈家本撰,邓经元、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神仙道教,胡孚琛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齐涛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黄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乌桓与鲜卑,马长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北朝胡姓考,姚薇元著,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陈连庆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蔡鸿生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西域史地文物丛考,马雍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西域史地丛稿初编,张广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朱雷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敦煌艺术宗教与精神文明,姜伯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姜伯勤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敦煌学十八讲,荣新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荣新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余太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唐代的外来文明,谢弗(美)著,吴玉贵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王小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隋唐帝国与东亚,〔日〕堀敏一著,韩昇编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贠安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荣新江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谷川道雄编,玄文社1989年版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举前史,〔日〕宫崎市定著,同朋舍1956年版秦汉隋唐史の研究,〔日〕滨口重国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初版、1971年再版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日〕宫川尚志著,平乐寺书店1964年初版、1977年再版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31),〔日〕池田温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版六朝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著,岩波书店1982年版魏晋南朝の贵族制〔日〕越智重明著,研文社1982年版六朝贵族制研究,〔日〕中村圭尔著,风间书房1987年版中国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砺波护编,同朋舍1987年版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日〕窪添庆文著,汲古书院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日〕川本芳昭著,汲古书院1998年版六朝都督制研究,〔日〕小尾孟夫著,溪水社2001年版中国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的社会与文化,〔日〕中国中世史研究编,东海大学出版会1970年版隋唐帝国と东亚世界,〔日〕唐代史研究会编,汲古书院1979年版年版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日〕唐代史研究会编,刀水书房1988年版3.期刊历史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中国史研究文史汉学研究(台)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唐研究东洋史研究(日)东方学报(日)东洋学报(日)魏晋南北朝史专著目录(1998-2003)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魏晋南北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420~589年)
魏晋南北朝重要的历史⼤事件汇总——(公元420~589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南朝宋开始,⾄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及奴⾪,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此时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如北魏孝⽂帝改⾰,民族融合也进⼀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2]在隋朝统⼀天下后,合并关东与江南⼈⽽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时期。
中⽂名称:南北朝 英⽂名称:the Nan-Bei Dynasty 所属洲:亚洲 ⾸都:建康、平城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主要民族:汉族、匈奴、鲜卑、羌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 北朝:公元386年(丙戌年)——581年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南北朝皇帝 南朝: 宋⾼祖武皇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太祖⽂皇帝刘义隆 刘劭 世祖孝武皇帝刘骏 前废帝刘⼦业 太宗明皇帝刘彧 后废帝刘昱 顺皇帝刘准 齐太祖⾼皇帝萧道成 世祖武皇帝萧赜 郁林王萧昭业 海陵恭王萧昭⽂ ⾼宗明皇帝萧鸾 东昏炀侯萧宝卷 和皇帝萧宝融 梁⾼祖武皇帝萧衍 临贺愍王萧正德 太宗简⽂皇帝萧纲 豫章兴⽂王萧栋 武陵仁王萧纪 世祖孝元皇帝萧绎 肃宗闵皇帝萧渊明 穆宗敬皇帝 孝成皇帝萧⽅智 汉顺武皇帝侯景 陈⾼祖武皇帝陈霸先 世祖⽂皇帝陈蒨 临海王陈伯宗 ⾼宗宣皇帝陈顼 长城炀公陈叔宝 北朝: 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圭 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 南安隐王拓跋余 ⾼宗⽂成皇帝拓跋浚 显祖献⽂皇帝拓跋弘 ⾼祖孝⽂皇帝元宏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 肃宗孝明皇帝元诩 元⽒ 元钊 敬宗孝庄皇帝元⼦攸 长⼴王元晔 节闵皇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皇帝元修 孝静皇帝元善见 ⽂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皇帝拓跋廓 北齐显祖⽂宣皇帝⾼洋 恭宗闵悼皇帝 济南闵悼王⾼殷 肃宗孝昭皇帝⾼演 世祖武成皇帝⾼湛 任城王⾼湝 范阳王⾼绍义 北周孝闵皇帝宇⽂觉 世宗明皇帝宇⽂毓 ⾼祖武皇帝宇⽂邕 ⾼宗宣皇帝宇⽂赟 静皇帝宇⽂衍 事件 南朝 刘裕篡晋 刘裕篡晋淝⽔战后,谢安威望提⾼,权⼒增⼤,引起皇室和其它⼠族的猜忌,终遭排斥,出镇⼴陵。
中国历史之魏晋南北朝
附:国内相关学会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1984年成立,会长李凭。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1985年成立,会长胡阿祥。 大同平城北朝史研究会,1986年成立,会长殷宪。 诸葛亮研究会:襄樊、南阳、成都、临沂、天水;中国国际诸葛亮研究会 南京市六朝文化研究会,2001年成立,会长石尚群 赤壁之战研究会:赤壁、嘉鱼
☆中国=汉族+非汉族,华夷之辨,先秦:诸夏 (华夏),秦:诸夏统一,汉:多民族国家; 魏晋南北朝:非汉族登上历史主舞台;唐: 南北史;五代中原王朝…… ☆ 晋书石季龙载记:冉闵诛胡羯,“无贵贱男 女少长皆斩之,四者二十余万, ……于时高 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 其三,特殊的社会结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等级性、 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四个特征尤为强烈与明显, 可以称之为该时期社会结构的四大特征。其中,以宗 法性与等级性为内核的门阀世族成为统治阶层。西晋 以至东晋,门阀世族的统治不断强化;及南朝以降, 门阀世族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落,社会地位仍很巩固。 与此相联系,该时期世族寒门界限森严,而随着世族 的衰落,寒门地位逐渐上升,南朝帝王大抵出身二等 乃至寒门军功地主即是明证。 • 其四,变动的典章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上每 多权宜之制,从中央官制到地方行政制度,往往处于 一种过渡状态,缺乏凝固的制度,诸多制度因时、因 地、因人、因族地发生着流变;也正因为这是制度上 的过渡时代,各种制度显得尤为复杂。中国制度史的 研究表明,汉制(三公九卿,郡县)与唐制(三省六部,州县)有 巨大差别,这种差别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由魏 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自然演变所致。
• 其二,复杂的民族关系。北方地区的主 角是入主的“五胡”与留居的汉族,在 北方整体“胡化”的同时,是颇多曲折 艰难的胡人的逐渐“汉化”;在南方, 则特别表现为退守南方的北方汉族与南 方汉族以及越蛮俚僚的自然融合与强制 融合,这也是一种“汉化”。魏晋南北 朝历史实际是由北方边疆民族(重要者 先后有鲜卑、羌胡、高句丽、柔然、高 车、突厥等)、中原地区(曹魏、西晋、 十六国北朝)、南方六朝三大地域所构 成的。其间区域对抗、民族兴衰、社会 转型、制度冲突等等,复杂异常。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总目(122)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总目(1—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朝资料》是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办的一份史学同仁刊物。
刊物以“资料”为名,实际内容以研究论文为主,由著名史学家唐长孺先生创办并担任主编,多位武大魏晋隋唐史研究名家撰稿,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9辑,最初为内部资料,后改为公开发行,在海内外魏晋隋唐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1辑(1979年5月)北凉承平七年(449)写经题记与西域通往江南的道路唐长孺王真保墓志考释陈仲安王伯当——隋末农民战争资料札记黄惠贤魏晋间的乌丸与“护乌丸校尉” 陈国灿千唐志斋藏石目录(上)谭两宜编,黄惠贤、陈国灿、程喜霖校订第2辑(1980年12月)贞观十四年(640)手实中的“合受田” 唐长孺《常何墓碑》写本录文《常何墓碑》跋黄惠贤跋《武周张怀寂墓志》陈国灿敦煌石室所出《唐某市时价簿口马行时沽》书后朱雷千唐志斋藏石目录(下)谭两宜编第3辑(1981年11月)跋吐鲁番所出唐代西州差兵文书唐长孺僧懿及《伐魔诏》一书黄惠贤北凉的按赀“配生马”制度朱雷李显甫开李鱼川之时间考卢开万华陀之死及其生卒年程喜霖高昌郡纪年唐长孺敦煌发现计账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上)[日]山本达郎著、谭两宜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古代及考古中心研究所藏吐鲁番所出汉文佛经残文书目录前言彭肇兴译第4辑(1982年12月)跋《敬史君碑》唐长孺《程知节碑跋》补黄惠贤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陈国灿麴氏高昌王国的“称价钱” 朱雷《魏书·陆俟传》所载盖吴之死辨疑卢开万北府与北府兵杨德炳释烽铺程喜霖跋郗昂《歧邠泾宁四州八马坊碑颂》王世平律令格式陈仲安附录一:唐神龙散颁刑部格附录二:唐开元水部式敦煌发现计帐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但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下)[日]山本达郎著,谭两宜译对均田制末期敦煌地区土地四至记载的考察(一)[日]山本达郎著,孙晓林译第5辑(1983年12月)唐代的内诸司使(上)唐长孺释“艻”、“棘” 李格非《魏书·杨播传》“自云弘农华阴人”辨唐长孺读《周书·于谨传》书后黄惠贤对未刊敦煌借契的考察陈国灿唐代“手实”制度杂识——唐代籍帐制度考察朱雷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卢开万关于北府兵的兵数与兵将来源杨德炳唐代烽堠制度拾零程喜霖跋管元惠神道碑陈仲安跋四川茂汶县北较场坝点将台唐代石刻题记陈仲安《唐昭武枝尉曹君(通)神道碑》跋鲁才全关于均田制末期敦煌地区四至记载的考察(二)——现在的户主和过去的户主[日]山本达郎著,孙晓林译第6辑(1984年12月)唐代的内诸司使(下)唐长孺读《心斋十种》本《襄阳耆旧记》书后黄惠贤唐代瓜州途程——唐开天“过所”实地考察小记陈国灿释“不良人”与“白水郎”——读《唐大和上东征传》质疑朱雷南朝齐梁时期“三调”、“三课”考释卢开万唐代的“驿家”和“馆家”试释鲁才全读史札记二则杨德炳读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二则程喜霖都督散考陈仲安《武经总要》的编纂和版本孙继民唐代均日制的给田基准考——特别以吐鲁番的实例为中心[日]土肥义和著,冻国栋译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一)[日]池田温著,李步嘉译第7辑(1985年12月)读《僧传》论两晋南朝的吏力唐长孺读纪昀等辑《邺中记》书后黄惠贤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陈国灿《伍子胥变文》、《汉将王陵变》辨疑——读敦煌变文札记(一)朱雷读《三国志·高柔传》书后卢开万《盖蕃墓志》考释鲁才全四姓试释杨德炳《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某人行旅会验》考——读《吐鲁番文书》札记之一程喜霖李筌《太白阴经》琐见牟发松北魏军镇考补牟发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二)[日]池田温著,李步嘉译第8辑(1986年12月)晋郛休碑跋唐长孺唐代的“三司” 陈仲安有关襄阳《羊祜碑》的几个问题黄惠贤八、九世纪间唐朝西州统治权的转移陈国灿《捉季布传文》、《山远公话》、《董永变文诸篇》辨疑——读敦煌变文札记(二)朱雷北魏政府徙民的形式与内容卢开万跋武周《袁公瑜墓志》鲁才全论东晋王导的基本政策杨德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考释——兼论请过所程序与勘验过所(上)程喜霖《李卫公问对》辨析孙继民唐代都督府的置废牟发松吐鲁番所出《唐勒依限征纳税钱文书跋》冻国冻第9、10辑(1988年12月)跋元怿墓志(陈仲安)对高昌国某寺全年用月帐的计量分析——兼析高昌国的租税制度陈国灿从葬仪看道教“天神”观在高昌国的流行陈国灿敦煌藏经洞所出两种麴氏高昌人写经题记跋朱雷《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唐太宗入冥记》诸篇辨疑朱雷东汉至魏晋户口数的变化及其实质一一魏晋南北朝户口数研究之一卢开万西晋的课田与田租卢开万跋武周《崔玄藉墓志》鲁才全武周《匹娄焕德墓志》跋鲁才全汉末的琅邪郡与琅邪的诸葛氏杨德炳西晋末年长江中下游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杨德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考释——兼论请过所程序与勘验过所(下)程喜霖唐西州张无价及其相关文书孙继民魏晋南朝的行台牟发松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牟发松隋代人口的若干问题管见冻国栋唐代民族贸易与管理杂考冻国栋辑校《邱中记》(晋)陆翙著,黄惠贤辑校第11辑(1991年4月)唐长孺教授八十大寿纪念专辑汉唐间中央行政监察权力的分合陈仲安《隆中对》实现过程中的条件和机遇杨德炳孙吴世袭领兵制度探讨高敏正始玄学新议王延武关于东晋侨州郡县的几个问题夏日新《玄都律》年代及所见道官制度姜伯勤释道安南投襄阳疑年考朱雷许逊与净明道张泽洪试论南朝道教缔造者陆修静钟国发北朝的兵役、番兵和资绢鲁才全《魏书·官氏志》载太和三令初探黄惠贤、聂早英六镇起义前的北魏行台牟发松唐代的诞节张泽咸唐代的御史台狱王素唐代的科举与官僚入仕齐陈骏唐代闽中进士登场与文化发展管见冻国栋唐代度支职事由简变繁论略何汝泉唐代户税若干具体问题探讨卢开万唐李皋治理江陵事迹辨析—一读《两唐书·李皋传》札记李文澜唐五代的僧侣地主及僧尼私财的传承方式张弓唐代的行军统帅孙继民唐及五代的魏博镇方积六高昌国的占田制度陈国灿《唐垂拱元年(685)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考释程喜霖关于唐前期西州设“馆”的考察孙晓林敦煌文书与唐五代北方地区的饮食生活(主食部分)黄正建曹仁贵归奉后梁的一组新资料李正宇唐长孺先生主要著述目录石墨林编后记第12辑(1993年4月)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刘黑闼起义和唐镇压措施的变化黄惠贤“武德政治”浅析黄惠贤唐麟德二年西域道行军的救于阗之役——对吐鲁番阿斯塔那四号墓部分文书的研究陈国灿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一)陈国灿汉末行政区划疆界之更易与诸葛武侯“卧龙处”考朱雷隋唐五代的乐工乐户卢开万刘备与诸葛亮杨德炳夷陵之战蜀师为何由“忿兵”变为“縻军” 杨德炳读《周利贞墓志》书后鲁才全杜孚与赵含章——《杜孚墓志》跋鲁才全道科“命籍”、“宅录”与汉魏户籍制的一个侧面——读陆修静《道门科略》札记之一冻国栋读隋书札记二则冻国栋“阴山却霜”之俗解何德章评丘古耶夫斯基对敦煌所出某些籍帐文书的考释王克孝东晋南朝士大夫与佛教的关系(上)张宇道教文化与盛唐诗人石云涛大正藏《目录部》《史传部》高昌事辑柳洪亮近年来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日]窪添庆文著,牟发松译,李少军校第13辑(1994年12月)《兵车行》写作年代质疑唐长孺南北朝前有关谢氏家族的几个问题初探黄惠贤谢鲲年表黄惠贤《谢府君神道碑》推证黄惠贤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二)陈国灿唐乔师望职官年谱陈国灿《李陵变文》、《张议潮变文》、《破魔变》诸篇辨疑——读《敦煌变文集》札记(四)朱雷读《宋书·雷次宗传》书后卢开万读《唐代墓志汇编》札记鲁才全关羽北征之谜试解杨德炳读《南齐书·王融传》论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何德章《南齐书·东南夷传》记北魏攻百济事纠谬何德章唐前期关中灾荒、漕运与高宗玄宗东幸石云涛唐代东都留守考程存洁东晋和后秦佛教界的交往周健东吴世袭领兵制形成于何时王大胜入唐僧带来的公验和过所[日]砺波护著,龚卫国译,陈国灿校《曲石唐志目》校补鲁才全第14辑(1996年6月)曹魏中军溯源黄惠贤落后于时代的用人观念——刘表之悲剧原因探王大胜读史札记二则陈金凤谯国恒氏与淝水之战杨德炳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牟发松北魏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墓志札记之一何得章北魏的兵制与社会——“从兵民分离”到“军民分籍” [日]佐川英治《〈魏书〉点校商榷七十例》一文献疑何德章长乐冯氏与元魏宗室婚姻关系考——以墓志为中心鲁才全唐代“均田制”实施过程中“受田”与“私田”的关系及其他朱雷唐代科举制度中贡举类特殊科目及其考试卢开万唐代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读敦煌所出《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札记之一冻国栋有关高力士和广东冯氏旧籍、世系的几点补证黄惠贤旅顺博物馆藏《唐建中五年(784年)〈孔目司贴〉》管见冻国栋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石云涛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三)陈国灿标点本《唐大诏令集》纠缪雷绍锋《唐两京城坊考》校补拾遗程存洁《中国中世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导言[美]丁爱博(Albert E.Dien)著,张琳译,牟发松校改中国前近代史理论的重构——序说[日]中村哲著,牟发松译第15辑(1997年6月)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人手[日]谷川道雄著,牟发松译六朝至唐吴郡大姓的演变冻国栋“魏文慕通达”试释柳春新东晋南朝时期襄宛地方社会的变迁与雍州侨置始末张琳东晋上流社会享乐之风再探讨杨德炳东晋南朝士大夫与佛教的关系(下)张宇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何德章北朝盐政浅述黄惠贤唐代的荐举制度卢开万罗隐《吴公约神道碑》所见唐末之“杭州八郡” 冻国栋吐鲁番出土天宝年间马料文卷中所见封常清之北庭行朱雷美国普林斯顿所藏几件吐鲁番出土文书跋陈国灿对吐鲁番所出唐天宝间西北逃兵文书的探讨刘安志唐末宋初归义军时期之“地子”、“地税”浅论雷绍锋北魏《元伯阳墓志》辨伪鲁才全《千唐志·孙煌妻李夫人墓志》图版说明辨证鲁才全《崔敦礼碑》“碑额”录文歧异——《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一黄惠贤关于唐丘玄素撰《天王道悟禅师碑》陈国灿读《宋书·州郡志》札记二则何德章关于杜宝《大业杂记》的几个问题牟发松《大业杂记》遗文校录牟发松谷川道雄教授主要著作目录《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图文本简明目录对照表石墨林第16辑(1998年7月)“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柳春新六朝时期湖北地区的自然灾害述论牟发松刘弘与应詹——围绕刘弘为何葬在湖南安乡问题杨德炳仇池立国久远解陈金凤关于北魏青齐土民的几问题杨洪权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何德章高澄之死臆说何德章唐末光州人入闽史实考朱雷唐五代押牙(衙)考略刘安志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之唐代军府陈国灿关于唐代前期的丁口“虚挂”——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冻国栋《昭陵碑录》所载《崔敦礼碑》有两种不同的录文—一《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全唐文·崔敦礼碑》初校稿一一《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三黄惠贤窦诞职官年表——以《窦诞墓志》为中心鲁才全《唐登州司马王庆墓志》所见唐前期山东半岛若干史事朱长义校点《渚宫旧事》(唐)余知古撰、夏日新校点隋书地理志州郡县名便检(州名编)陈仲安、牟发松五代州郡县名索引(州名编)瞿安全、杨小旻关于唐向西域输送布帛与客商的关系[日]荒川正晴著,乐胜奎译,李少军校《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图文本简明目录对照表(续完)石墨林第17辑(2000年4月)散骑诸官初置时期有关问题索隐——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黄惠贤曹魏中后期散骑诸官的变化——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西晋散骑建省及其所领诸官——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三黄惠贤汉唐间“伍伯”浅识冻国栋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何德章出镇宗王之府州僚佐与宋元嘉中主相之争鲁力窦建德武牢之败原因试析张宇“租输二分制”与唐前朝财赋格局特点张荣强唐西州蒲昌府防区内的镇戍与馆驿陈国灿P.3964号文书《乙未年赵僧子典儿契》中所见的“地水”——唐沙、伊州文书中“地水”、“田水”名义考朱雷唐代西州的突厥人刘安志跋敦煌文书《某寺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关于唐代家具的一点思考唐刚卯试释敦煌文献中的“指伪” 刘进宝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出身者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何德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苗氏订补——上党苗氏家族墓志研究鲁才全《〈后汉书·班固传〉论》平议牟发松关于郭泰生平的几个问题胡秋银蜀魏战争中的汉中与陇右陈金凤“库露真”与“襄样”——唐代漆器研究之—唐刚卯第18辑(2001年9月)隋钞本《三国志·蜀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资料之一黄惠贤隋钞本《三国志·吴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曹操政权中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柳春新王敦三考——读《晋书》札记之一魏斌读沈约所拟《授蔡法度廷尉制》书后冻国栋北魏末帝位异动与东西魏的政治走向何德章刘宋初年的方镇格局与荆扬之争鲁力从判文看唐代的执法以情——以家庭关系为中心朱海唐代中后期供军使、院及相关问题探讨贾志刚辽宁省档案馆藏吐鲁番文书考释陈国灿吐鲁番出土唐“勘田簿”残卷中所见西州推行“均田制”之初始朱雷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高宗咸亨年间的西域政局刘安志《拓跋虎墓志》释考牟发松唐崔泰之墓志探析鲁才全《唐崔暟墓志》跋冻国栋刘长卿重出诗考陈顺智《因话录》史料价值浅识万军杰《北史》零札(上篇·本纪部分)牟发松1990~1999年新出汉魏南北朝墓志目录汪小烜三种新出版吐鲁番文书人名地名索引石墨林第19辑2002年11月日本中国史研究中的共同体问题[日]谷川道雄著,李济仓译试析战后中日学界对六朝隋唐时代特质的不同把握牟发松隋钞本《三国志·魏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之三黄惠贤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读《宋书·州郡志》札记之二何德章刘琨之死记疑董慧秀南朝前期豫章郡的豪族——围绕胡、邓二氏为中心的考察魏斌唐代道士罗公远及其灵验传说——读《道教灵验记》札记之一冻国栋唐玄宗《御注孝经》发微朱海从墓志看唐代女性佛道信仰的若干问题万军杰唐代世俗社会造经现象述论简梅青由武成王庙制变迁看唐代文武分途于赓哲岑参道隐略论——兼与詹石窗先生商榷石云涛从唐代地方长官的选任看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以山南荆楚为例李文澜略述唐代人口的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冻国栋唐代剑南道军费刍议——以剑南西川为中心贾志刚姜亮夫《莫高窟年表》魏晋写经系年订补陈国灿从胡商到编民——吐鲁番文书所见麴氏高昌时期的粟特人陈海涛跋吐鲁番鄯善县所出《唐开元五年(717)后西州献之牒稿为被悬点入军事》刘志安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往亡” 晏昌贵《大谷文书集成》(壹)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他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第20辑2003年12月东晋时期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的一次短暂变革——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四黄惠贤北魏迁洛后鲜卑贵族的士文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三何德章刘琨、卢谌答诗始末推论董惠秀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山口正晃关于周隋之际的洛阳经营魏斌诸葛亮祭祀所见魏晋隋唐制祀的变化李文澜跋《千金序》冻国栋隋末粮仓与群雄盛衰姜望来唐代自然灾害问题述略——侧重灾害资料的统计与分析靳强唐宣宗早期政治探微黄楼唐玄宗御注《孝经》考朱海唐后期的士商交游及商人地位的变迁张宇从家世渊源观念的变化看唐代入华粟特人的汉化——以墓志材料为中心刘惠琴、陈海涛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于赓哲从“开元寺三门楼题刻”看北方民众的佛教信仰简梅青墓志所见唐安史之乱间的“伪号”行用及吏民心态——附说“伪号”的模仿问题冻国栋唐代行兵中的十驮马制度——对吐鲁番所出十驮马文书的探讨陈国灿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都司”考刘安志《大谷文书集成》佛教资料考辨刘案志、石墨林《大谷文书集成》(贰)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他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第21辑(唐长孺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专辑)2004年12月受教四十年谷川道雄漫忆唐长孺先生沙知怀念恩师唐长孺先生高敏温故与怀念张泽咸追忆与唐长孺先生的一次会谈余英时怀念唐长孺教授池田温唐长孺先生在京都砺波护唐长孺先生二三事魏连科唐长孺师与敦煌文书的研究朱雷两进唐门,师恩无涯杨德炳从唐长孺教授问学记张弓南望珞珈忆恩师李文澜哲人虽已去,遗爱有余思——缅怀业师唐长孺先生王素回忆唐长孺先生何德章细微处见精神——忆唐长孺先生石云涛漫卷帘衣延草色欲回春气入书丛——对唐长孺师研究出土文献方法的体会陈国灿寻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试论唐长孺先生的史学风格姜伯勤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的“亚洲型”特征——读唐长孺师论著笔记张弓唐长孺先生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臆想黄正建唐长孺先生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唐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重读所著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牟发松唐长孺先生史学论著未刊稿叙录(一)——附说:唐先生早年未刊稿所见的治学理路与方法冻国栋读唐长孺先生论著的点滴体会胡宝国读《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纪念唐长孺先生逝世十周年卞孝萱唐代告身的一个考察——以大谷探险队所获李慈艺及张怀寂告身为中心小田义久文中子王通的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卢开万唐代户部别贮钱的来源何汝泉共同体理论:解释中国“人”的历史——浅评谷川道雄先生的历史观李文澜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钟国发唐六尚长官考黄正建涉县娲皇宫石壁唐代朱书题记试释孙继民跋武昌阅马场五代吴墓所出之“买地券”冻国栋敦煌所出张君义文书与唐中宗景龙年间西域政局之变化刘安志第22辑2005年12月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何德章、马力群公孙五楼家族与南燕政治魏斌北魏末年的青齐士风魏斌赵郡李氏“三祖”小考张葳读独孤及《吊道殣文并序》书后冻国栋唐代病坊隶属于经营问题小考——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进展罗彤华论东城老父对唐中叶社会变化的四大“忧虑”——《东城老父传》读后之二唐刚卯唐懿宗身世新考黄楼唐前期勋官的授予流程及勋的累加马志立敦煌所出写本《二十五等人图》补论冻国栋唐代府兵简点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刘安志唐代的“执衣”与执衣钱陈国灿吐鲁番所出衣物疏研究二题刘安志唐五代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对生态平衡的认识乜小红吐鲁番统治敦煌时期的官府劳役陆离论南北朝时期的“亡命”——以社会史侧面为中心北村一仁《唐会要》献疑数则朱海《唐代墓志汇编》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重收墓志举例万军杰《大谷文书集成》(叁)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它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
魏晋南北朝历史大事件
魏晋南北朝历史大事件三国(220年-280年)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孙权接受曹丕的封号,称吴王。
225年诸葛亮出兵南中。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同年迁都建业。
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族灭曹爽,掌握魏政权。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
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都洛阳,国号晋。
279年晋武帝分六路出兵伐吴。
280年孙皓降晋,吴亡。
285年江南缝衣工匠到达日本。
《论语》传人日本。
286年月氏僧人竺法护翻译佛经二百一十部。
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
301年李特率领流民起义。
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称汉王,后称帝。
北方地区逐渐进人了十六国时期。
李雄在成都自称成都王,后建国号汉,史称成汉。
311年匈奴杀晋太子及王公百官三万余人,制造永嘉之乱。
312年郭象卒。
316年晋愍帝降刘汉,西晋灭亡。
317年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辅佐下在建康称晋王。
凉州刺史张寔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前凉。
318年司马睿称帝,都南京,建立东晋。
刘聪族弟刘曜改汉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319年羯族石勒建国号赵,史称后赵。
321年东晋名将祖逖死。
337年慕容皝建立燕国,史称前燕。
352年苻健在长安建国号秦,史称前秦。
353年王羲之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354年桓温北伐,攻入关中。
356年桓温再次北伐,收复洛阳。
366年前秦开始开凿敦煌莫高窟。
381年笈多王朝遣使到长安访问,赠送火浣布。
383年苻坚率领前秦军队进攻东晋,战于淝水,前秦大败。
前秦土崩瓦解。
384年羌族姚苌建立后秦。
鲜卑族慕容垂建立后燕。
历史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时期 讲义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时期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中古历史的转折点魏晋南朝士族社会从汉代经学到魏晋玄学文学艺术“自觉”的时代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社会:士族社会的兴衰政治:皇权与门阀政治消长思想:儒、玄、佛、道并行制度:皇权衰弱而中央集权加强儒学衰落而影响立法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起兵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于许昌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建安13年(208年):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形成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的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任天下之智力“人才莫盛于三国,亦唯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
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
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后世尚可推见其心迹也。
”赵翼古来只有禅让、征诛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
……至曹魏则既欲移汉之天下,又不肯居篡弑之名,于是假禅让为攘夺。
自此例一开,而奉为成式者且十数代,历七八百年,真所谓奸人之雄,能建非常之原者也。
屯田兴修水利九品官人法中正则由政府委任,这样就把私人的月旦评变作官家的品第,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
政府控制了舆论,而当中正的既是大族名士,他们的私家操纵也由此取得了合法地位。
——唐长孺208年,辟为丞相府文学掾,加入曹氏集团。
时年30岁。
220~226年,魏文帝时期,渐受重用。
文帝伐吴,以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
与曹真等受遗诏辅佐明帝。
227~239年,魏明帝时期,长期在外统兵,官至太尉。
抵御诸葛亮北伐,平辽东公孙渊。
与大将军曹爽(曹真子)同受遗诏辅佐齐王芳,拜太傅。
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曹爽,独秉大权。
251年,平定淮南王凌反抗。
同年卒。
251年,以抚军大将军辅政。
次年进大将军。
254年,废黜齐王芳,立高贵乡公髦。
255年,平定扬州毋丘俭、文钦反抗。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按时代)
书名作者朝代曹操集曹操汉诸葛忠武书诸葛亮三国蜀诸葛亮集诸葛亮三国蜀魏文帝集曹丕三国魏曹子建集曹植三国魏人物志刘邵三国魏阮嗣宗集阮籍三国魏嵇康集嵇康三国魏王弼集王弼三国魏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三国魏临海水土异物志沈莹三国吴孙冯翊集孙楚晋晋地道记王隐晋帝王世纪皇甫谧晋帝王经界纪皇甫谧晋傅鹑觚集傅玄晋傅子傅玄晋博物地名记张华晋博物志张华晋十四州记黄恭晋左太冲集左思晋物理论杨泉晋古今注崔豹晋三国志陈寿晋傅中丞集傅咸晋夏侯常侍集夏侯湛晋潘安仁集潘岳晋潘太常集潘尼晋陆机集陆机晋陆云集陆云晋南方草木状嵇含晋郭弘农集郭璞晋搜神记干宝晋抱朴子葛洪晋葛洪集葛洪晋华阳国志常璩晋襄阳耆旧记习凿齿晋郡国志袁山松晋孙廷尉集孙绰晋西域志道安晋后汉纪袁宏晋佛国记(法显传)释法显晋拾遗记王嘉前秦搜神后记陶渊明晋陶渊明诗陶渊明晋陶渊明集陶渊明晋广州记裴渊晋邺中记陆翙晋太康地记、元康地记佚名晋西京杂记佚名晋吴地理志张勃晋土地记张氏晋南燕书张诠十六国南燕谢康乐集谢灵运南朝宋荆州记盛弘之南朝宋异苑刘敬叔南朝宋齐谐记东阳无疑南朝宋荆州记郭仲产南朝宋永初山川记、永初郡国志刘澄之南朝宋高令公集高允北魏谢法曹集谢惠连南朝宋后汉书范晔南朝宋幽明录刘义庆南朝宋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丹阳记山谦之南朝宋鲍氏集鲍照南朝宋谢光禄集谢庄南朝宋宋书沈约南朝梁沈隐侯集沈约南朝梁江文通集江淹南朝梁弘明集释僧祐南朝梁孔詹事集孔稚圭南朝齐燕史高闾北魏真诰陶弘景南朝梁冥通记陶弘景南朝梁陶隐居集陶弘景南朝梁刘户曹集刘峻南朝梁谢宣城诗集谢朓南朝齐梁武帝御制集萧衍南朝梁王左丞集王僧孺南朝梁文心雕龙刘勰南朝梁诗品钟嵘南朝梁何记室集何逊南朝梁水经注郦道元北魏王宁朔集王融南朝齐续齐谐记吴均南朝梁吴朝请集吴均南朝梁别本十六国春秋崔鸿北魏十六国春秋崔鸿北魏殷芸小說殷芸南朝梁王詹事集王筠南朝梁刘秘书集刘孝绰南朝梁刘豫章集刘潜南朝梁庾度支集庾肩吾南朝梁南齐书萧子显南朝梁刘庶子集刘孝威南朝梁温侍读集温子昇北魏邢特进集邢邵北魏十三州志阚骃北魏大魏诸州记、舆图风土记佚名北魏高僧传释慧皎南朝梁荆楚岁时记宗懔南朝梁梁昭明太子集萧统南朝梁昭明文选萧统编南朝梁梁简文帝御制集萧纲南朝梁三辅黄图佚名南朝梁阴常侍集阴铿南朝陈沈侍中集沈炯南朝陈魏特进集魏收北齐魏书魏收北齐徐孝穆集徐陵南朝陈玉台新咏徐陵编南朝陈金楼子萧绎南朝梁金楼子萧绎南朝梁梁元帝御制集萧绎南朝梁古今同姓名录萧绎南朝梁集异记郭孝产南朝梁陆太常集陆倕南朝梁任中丞集任昉南朝梁庾子山集庾信北周江令君集江总南朝陈颜氏家训颜之推北齐冤魂志颜之推北齐洛阳伽蓝记杨衒之东魏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刘子刘昼北齐谈薮阳松北齐陈后主集陈叔宝南朝陈张散骑集张正见南朝陈北周清隋中说王通隋梁书姚思廉唐陈书姚思廉唐艺文类聚欧阳询唐北齐书李百药唐晋书房玄龄等唐隋书魏征等唐广弘明集道宣唐南史李延寿唐北史李延寿唐周书令狐德棻等唐括地志李泰等唐法苑珠林道世唐初学记徐坚等唐通典杜佑唐建康实录许嵩唐玄怪录牛僧孺唐续玄怪录李复言唐集异记薛用弱唐博异志谷神子(冯廓)唐晋书音义何超唐南北史续世说李垕唐吴地记陆方微唐中华古今注马缟五代全唐文董诰等编清全唐诗彭定求编清文苑英华李昉等宋太平御览李昉等宋太平广记李昉等编宋册府元龟王钦若等宋资治通鉴司马光宋资治通鉴外纪刘恕宋历代地理指掌图税安礼宋三国杂事唐庚宋南北朝杂记刘敞宋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宋续世说孔平仲宋舆地广记欧阳忞宋通志郑樵宋吴郡志范成大宋路史罗泌宋通鉴纪事本末袁枢宋职官分纪孙逢吉宋历代兵制陈傅良宋三国纪年陈亮宋郡斋读书志晁公武宋舆地纪胜王象之宋六朝事迹编类张敦颐宋东汉会要徐天麟宋救荒活民书董煟宋三国志辨误无名氏宋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熊方等宋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宋类编长安志骆天骧元文献通考马端临元历代名臣奏议黄淮等辑明永乐大典解缙等明历代名臣奏疏王锡爵明古奏议黄汝亨辑明古今盐略汪砢玉明历代史论张溥明太仓考刘斯洁明盐政全书周昌晋明丝绢全书程任卿辑明晋书钩玄钱普明晋五胡指掌张大龄明古今治平略朱健明历代宅京记顾炎武清读通鉴论王夫之清历代武举考谭吉璁清读书敏求记钱曾清三国大事年表万斯同清三国汉季方镇年表万斯同清三国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国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魏方镇年表万斯同清汉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吴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两晋诸帝统系图万斯同清晋诸王世表万斯同清晋功臣世表万斯同清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东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晋方镇年表万斯同清东晋方镇年表万斯同清晋僭伪诸国世表万斯同清晋僭伪诸国年表万斯同清伪汉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成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赵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秦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后秦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后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南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宋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宋方镇年表万斯同清齐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齐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齐方镇年表万斯同清梁诸王世表万斯同清梁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陈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陈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魏诸帝统系图万斯同清魏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异姓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外戚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西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东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北齐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北齐异姓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北齐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周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周公卿年表万斯同清补历代史表万斯同清历代马政志蔡方炳清十六国年表张愉曾清治河全书张鹏翮清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蒋廷锡辑清古诗源沈德潜选辑清廿一史四谱沈炳震清三国志补注附诸史然疑杭世骏清晋书补传赞杭世骏清后汉书补注惠栋清三国纪年表周嘉猷清晋书天文志校正卢文弨清晋书礼志校正卢文弨清魏书礼志校补卢文弨清历代职官表纪昀等清四库全书总目纪昀等清南北史表周嘉猷清廿二史札记赵翼清廿二史考异钱大昕清十七史商榷王鸣盛清清清清西魏书谢启昆清后汉书辨疑钱大昭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三国志证闻钱仪吉清补晋兵志钱仪吉清三国会要钱仪吉清南朝会要钱仪吉清三国志补义康发祥清补三国艺文志侯康清三国志补注续侯康清宋州郡志校勘记成蓉镜清补梁疆域志洪齮孫清九家旧晋书辑本汤球撰清十六国春秋辑补汤球撰清晋官五种黄奭辑清后汉书注补正周寿昌清古谣谚杜文澜辑清西秦百官表练恕清北周公卿表练恕清宋书札记李慈铭清梁书札记李慈铭清魏书札记李慈铭清三国志辨微、续附杂咏尚镕清晋书考证傅云龙校清历代钱法备考沈学诗清晋略周济清三国志琐言沈家本清历代刑法考沈家本清补晋书艺文志秦荣光清三国艺文志姚振宗清后汉书集解王先谦清魏书校勘记王先谦清晋书校文丁国钧清补晋书艺文志、补遗、附录、附刊误丁国钧清后凉百官表缪荃孙清南凉百官表缪荃孙清西凉百官表缪荃孙清北凉百官表缪荃孙清夏百官表缪荃孙清北燕百官表缪荃孙清晋书校勘记周家禄清六典通考阎镇珩清南朝宋会要朱铭盘清南朝齐会要朱铭盘清南朝梁会要朱铭盘清南朝陈会要朱铭盘清补晋书艺文志文廷式清两汉三国学案唐晏清三国志质疑徐绍桢清晋会要汪兆镛清补晋宗室王侯表秦锡田清补晋异姓封爵表秦锡田清补晋僭国年表秦锡田清补晋执政表秦锡圭清补晋方镇表秦锡圭清盐法通志周庆云纂清补晋书经籍志吴士鉴清三国方镇年表吴廷燮清晋方镇年表吴廷燮清东晋方镇年表吴廷燮清元魏方镇年表吴廷燮清三国志证闻校勘记罗振玉清补宋书宗室世系表罗振玉清梁书斠议罗振玉清陈书斠议罗振玉清魏书宗室传注校补罗振玉清北齐书斠议罗振玉清周书斠议罗振玉清敦煌石室遗书罗振玉辑清魏书宗室传注罗振玉注清汉魏六朝诗三百首周贞亮纂录清三国大事表谢钟英清三国疆域表谢钟英清三国疆域志疑谢钟英清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编清补陈疆域志臧励和清三国志集解卢弼清三国志世系表周明泰清补宋书艺文志聂崇岐清补魏书兵志谷霁光清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讹陶元珍清补南齐书艺文志陈述清补南齐书经籍志陈鸿儒等编清魏书官氏志疏证陈毅清新校晋书地理志方恺清南北朝侨置州郡考胡孔福清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黄大华清补晋书艺文志黄逢元清南北史合注李清清历朝茶马奏议廖攀龙等清读三国志杂志林国赞清三国志裴注述林国赞清历代名臣谥法考刘长华清三国志考证潘眉清晋五胡表沈惟贤清泉史盛大士清晋书考证孙人龙辑清魏书地形志校录温曰鉴清晋书斠注吴士鉴、刘承幹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吴增仅清三国会要杨晨清补三国食货志佚名清补北齐书疆域志佚名清北齐书校证愿学斋主人清北齐书旁证愿学斋主人清晋书补表赵在翰清三国志注证遗周寿昌清魏书源流考李正奋补后魏书艺文志李正奋编晋书地理志注马与龙晋书纂注姚怀箴敦煌曲子词集王重民辑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敦煌变文集王重民等编历代各族传记会编(第一、二编)翦伯赞等编后汉书补表校录陈汉章柔然资料辑录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料编纂组编全宋词 唐圭璋编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六册)张星烺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宾资料汇编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编北周地理志王仲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汪向荣、夏应元南齐书校议朱季海中国古籍中有关柬埔寨资料汇编陆峻岭、周绍泉编注匈奴史料汇编林幹编冯继钦、东郭士等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先秦两汉三国卷)东北古史资料丛编(两晋—隋卷)孙进已等编晋令辑存张鹏一丝绸之路资料汇抄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全宋诗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载籍中南亚史料汇编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编全唐文补遗吴钢主编全清词(顺康卷)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流沙坠简王国维、罗振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徐俊纂辑全唐文新编 周绍良总主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全元文李修生主编全唐文补编 陈尚君辑校全宋诗订补陈新九朝律考程树德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清版本成书时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五九年辑校本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中华书局一九六○年编校本3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本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续修四库全书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192~2325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间刊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426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校注本210~263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校注本223~2638中华书局一九八○年校释本226~2499中华书局一九八九年辑校本10农业出版社一九八一年辑校本11续修四库全书本?~2931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317?2中华书局一九六四年辑存本、续修四库全书本215-2823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215-2824续修四库全书本217-278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书(广雅书局本)217-2786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7士礼居黄氏丛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年本8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西晋9江苏古籍出版社二○○二年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太康年间10平津馆丛书三国时期吴国的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理论与编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理论与编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政治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与理论。
在这个时期,史学理论和编纂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突破。
本文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理论与编纂。
一、史学理论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背景的变迁和经济的恢复,社会开始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局面,这也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史学理论方面,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首先是史家的流派,他们提出了以历史实事为依据的写史原则。
代表性的史家就是魏晋时期的范晔,《后汉书》是他的代表作品。
范晔强调史家要做到客观公正,注重事实真相的还原。
他对于历史的记载秉承了“真实”,“实事”原则,而不是屈从于时政或者权力的干预。
第二个学派是文雅派,典型代表是魏晋时期的陆机和陆云。
文雅派注重史书的文学性,他们追求史书的艺术性和立意的深远。
陆机在《文赋》一文中,对于史书的写作提出了细致入微的要求。
他认为史书应该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华丽的文笔,同时应该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第三个学派是帝王史观,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特别重视帝王史研究。
他们认为以国家史研究的对象是帝王。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北魏的宇文泰和贾思勰。
宇文泰的学说指出“正史论”即将正史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史书要真实、全面地反映帝王的言行。
而贾思勰则在《齐民要术》等著作中提到了“王者之学”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王朝政权的国力、治理能力以及政策决策都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二、史学编纂的发展史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史学编纂的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历史编纂工作,为后来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是官方编纂。
南朝刘宋时期,编修国史的工作开始启动,历史学的编纂进入了官办化的阶段。
《宋书》、《南齐书》等正史之作开创了正史编纂的先河。
这些正史经过官方认可,成为了后来中国历史正史编纂的典范。
其次是私家编纂。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以士人为主导的私家编纂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政治
1)三国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
①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
亡于公元265年。
②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
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
③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
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
2)晋十六国时期
①西晋与东晋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
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
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
②南朝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①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②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③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
④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
589年为隋所灭。
③北朝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受禅称帝,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
经济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化
文化特点
⑴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⑵思想界异常活跃。
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⑷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迥异。
文化成就
1)笔记体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缺少艺术的虚构。
2)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魏晋以后,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
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宗教:三教互相渗透
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学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